-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导学教程高考语文一轮演练19 一般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三
演练19 一般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三) (时间:40分钟 分值:22分) 一、(2019·复旦中学月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11分) 新生代青年的群体困境有两个特征:一是群体性,二是困扰性。前者指这种困境不是单个人的麻烦,而是很多人的共同体验;后者则是一种焦虑、不安的体验。[来源:学+科+网Z+X+X+K] 媒体对于新生代青年抗伤害能力的担忧成为一种暗示,这种暗示容易让他们对号入座。事实上,和平时代的心理陷阱和误区特别容易让他们受到伤害;而矛盾则是伤害的核心。对他们而言,具有矛盾性的环境和后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矛盾,使得新生代青年群体常被迷茫包围。他们在一次次的期待中失望后,很容易就迷失了自己。这样的迷茫使他们减少了对生活的热情。这个时候,他们会抗拒稳定,抗拒大众路线,抗拒一成不变。他们想在抗拒中找到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这样,新生代青年经常处在矛盾当中,他们的性格也充满了矛盾性。 新生代青年群体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和前几代青年的最大不同,就是不习惯竞争。他们不用自小就去争夺父母的关爱,也不用面对一个梨挣扎着是否要让给别人。在他们的初始社会化过程中竞争就已缺席。在继续社会化的时候,由于先天的原因,他们仍不习惯竞争,很怕有人抢自己的东西,很怕被检阅,被评价,被审核。而新生代青年所面临的时代,恰恰又是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国与国、城市与城市、学校与学校都在竞争,何况是刚刚独立的新生代青年?于是蚁族、宅人才会一拨又一拨地出现。[来源:1] 新生代青年群体会间歇性地感觉松散,意志不坚定,无法战胜惰性,做事情常常半途而废,该做的事不能认真去做。他们抗拒坚持。虽然也知道有些事坚持一下更好,但有时候就是做不到。对他们重要的东西,不可能同时拥有,所以总要选。自由的时代,能选有时候反而是一种痛苦。不了解自己的需要,缺乏信念和信心,这都会成为选择的负担。他们知道选择需要选择他们可以承担的,但面对选择时,他们搞不清可以承担什么,就会乱了方向。 新生代青年群体的天生优越感和自我否定的矛盾同时存在。一方面那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让他们理直气壮地没有信仰,因为没有什么信仰需要他们,也没有什么信仰可以征服他们。他们懂怀疑,懂寻找,懂探索,也懂害怕。另一方面信仰缺失又折射出他们不理解活着的意义,不明确自己的人生规划,不完全遵守社会的规则,然后对自我的肯定不够,容易否定自己的能力。他们在努力避免出错,但想多了就会瞻前顾后,导致不是想要的结果。所以在这个年纪,他们会讨厌自己,只是因为他们还不够认识自己。只看到某个特质、某个行为不好的一面,还没翻过来看看,就过早地给自己下了个消极的定义。其实真正阻止他们成功,阻止他们幸福的,就是给自己下的这些定义。 和祖辈相比,他们的内部信仰并没有被外部信仰覆盖,他们有空间也有自由去做自己,所以他们会有更多的自我问题。但这并不是没有信仰。信仰由外部信仰和内部信仰组成,外部信仰具有时代特征,而内部信仰才值得去深挖掘。他们的内部信仰是在发展中的,需要用更多的人生经历去充实。对于他们来说,成长是学会比单纯地相信什么更丰富的去体验的一种经历,当下每一刻的意义会自然组成人生的意义,不一定要早早规定好它。 (《蚁族、蜗居:新生代青年的群体困境》 《中国青年研究》2019年第03期,有删改。) 1.下列对于新生代青年性格矛盾性的具体表现举例失当的一项是(3分)( ) A.新生代青年可能会经常这样说,“怎么着,你别以为我是吓大的啊”,语气不仅张扬而且略带挑衅,但同时又不自觉地露出心虚表情。 B.新生代青年可能不会像少年时那样冲动顶撞父母,他们有时会参考父母的意见行动,但内心又会因怀疑自己的选择而感到迷茫。 C.新生代青年虽然注重心灵生活的充实,但也因为追求心灵充实,反而有时需要体验另一个极端:空虚;所以有时候他们会诉诸互联网。 D.新生代青年渴望证明自己,但可能因找不到合适空间而不得不转向体育运动或者打斗游戏;这样常常容易被人误解为不思进取或颓废。[来源:学,科,网] 2.根据文意,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新生代青年的抗伤害能力使人们担忧,但这种担忧反过来又伤害了新生代青年,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期待中失望后,很容易就迷失了自己。 B.独生子女这一身份注定了新生代青年不习惯竞争,但他们恰恰又处在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这便导致了蚁族、宅人一拨又一拨地出现。 C.因为不知道自己可以承担什么,新生代青年群体会间歇性地感觉松散,常常半途而废,意志不坚定,无法战胜惰性,该做的事不能认真去做。 D.新生代青年信仰的缺失导致他们不理解活着的意义,对自我的肯定不够,从而也容易否定自己,也便阻止了他们去成功,阻止了他们的幸福。 3.你觉得陷入群体困境中的新生代青年应该如何面对世界与未来?试就其困境中的某一点,结合现实浅要谈谈对策。(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1分)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它是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而来,经过由众多人参与的模糊集合,形成一个建立在各个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新的形象。它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用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其间渗透着、贯注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世界各国不少学者,都对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做过考察和研究,普遍认为,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一多。闻先生在他的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为历史上夏殷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龙凤当做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那么,龙图腾是如何形成的呢?闻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中说: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还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质疑龙图腾说,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如:“无论如何,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因为说到底,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因此,如果依据通行的理论和被学界接受的材料,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阎云翔)“迄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至于兼并与融合其他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更是完全出于臆想。” 学者们还指出,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型文化与社会学中某一氏族部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时空范围上讲,前者比后者大得多。因此,某一类型文化中的某种纹饰与某一氏族的图腾画等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还有的学者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悖论,如: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伤、杀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 (节选自《中华文艺·龙文化》) 4.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曾经存在于世界上许多民族中,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B.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一多,他认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龙同凤一样是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 C.一般来说,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D.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一度成为主流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被学术界否定。 5.下面对龙图腾的形成过程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人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形成一些图腾崇拜,如蛇图腾。 B.蛇图腾逐渐兼并与融合了许多其他弱小图腾,如马、狗、鱼、鸟、鹿等。 C.在蛇等图腾基础上形成的龙成为原始夏人的图腾。 D.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 6.龙图腾说受到一些学者质疑的原因是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 演练19 一般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三) 1.选D D选项所举例子中“这样常常容易被人误解为不思进取或颓废”是外界对新生代青年的误解,不属于新生代青年性格特征;且“渴望证明自己”不仅仅是新生代青年的特征,其他时代的人同样有。[来源:Zxxk.Com] 2.选D 强加因果。D选项“导致”说法和原文不一致,原文是“折射出”。 3.①主动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比如主动去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提高自己抗伤害能力等。 ②启动心理防御机制:比如处理好信任、个性与自由的关系;自己主动思考和表达困惑,全面地深刻地盘点,再去接纳和改变;把握虚拟与现实互动的度,注意相互之间的转换与沟通。 (以上两点只是示例,能抓住困境中任一方面,有归纳概括意识,结合现实做具体分析,条理清晰,言之有理即可得满分,不要求话语一致。如果出现其他答案,可以酌情给分;思维褊狭的,比如从个人改变环境角度等则不能给满分。) 4. 选D D项,龙图腾说遭到一些学者质疑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并不等于被学术界否定。 5.选D D项是对龙图腾特点的说明,不是对龙图腾形成过程的说明。 6.解析:解答本题要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从反面的叙述中归纳总结。由第五段作者引述的句子中可总结概括出第一、二个答案要点,由第六段作者的叙述中可总结概括出第三、四个答案要点。 答案:(1)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却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2)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3)将中国的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4)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伤、杀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国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