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大庆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政治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说明: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1.自古以来,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艺术技艺的追求上,中国人都讲究和谐、圆满、对称、均衡的哲学。龙泉青釉瓷器造型千变万化,但器型都工巧端正自然,追求和谐、圆满、中和之美。可见( ) A.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 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 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哲学的起源、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哲学的任务。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表述的是哲学的起源,A与题意无关。 B:“中国人都讲究和谐、圆满、对称、均衡哲学,龙泉青釉瓷器造型千变万化,但器型都工巧端正自然,追求和谐、圆满、中和之美”,可见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B选项正确入选。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错误。 D:题目未涉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D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选B。 2.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认为,“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这种观点属于 A. 客观唯心土义 B. 主观唯心主义 C. 唯物主义思想 D. 形而上学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B: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认为,“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这种观点认为世界是由我创造的,属于主观唯心主义,B符合题意。 A:该观点强调自我,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不属于客观唯心主义,A与题意不符。 C:该观点属于唯心主义思想,C说法错误。 D:不能判断该观点是否是形而上学思想,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唯心主义分为两种,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东西,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如王阳明“心外无物”、贝莱克“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如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3.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的是 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④“世界是一团水不熄灭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①都是唯心主义观点,不合题意;②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不合题意;③④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4.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上配置的地形地貌相机完成了环拍,科研人员根据“鹊桥”中继星传回的数据,制作了清晰的环拍影像图,完成了着陆点周围月面地形地貌的初步分析。由此可见 A.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 思维和存在是相互依赖的 C. 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 D. 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答案】A 【解析】 【详解】嫦娥四号着陆器上配置的地形地貌相机完成了环拍,科研人员根据“鹊桥”中继星传回的数据,制作了清晰的环拍影像图,完成了着陆点周围月面地形地貌的初步分析。这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正确且符合题意;存在决定思维,思维依赖于存在,存在不依赖于思维,可离开思维独立存在,B错误;C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思维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思维才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5.十九大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A.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B. 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构成部分,是社会和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C. 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 D. 是“科学的科学”,可以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答案】A 【解析】 【详解】A: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A符合题意。 B: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排除B。 C:真正的哲学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C错误。 D: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不是“科学的科学”,D错误。 故本题选A。 6.哲学以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但“世界”在不同时代是不一样的。孔子、亚里士多德时代,“世界”是肉眼所能看到的星空、河流等:黑格尔、马克思时代,“世界”扩大到望远镜、显微镜所能看到的世界.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 B. 哲学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是科学之科学 C. 具体科学的发展使哲学富有生机和活力 D.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A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事例强调具体科学对哲学的影响,而不是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排除。B选项观点表述错误,哲学并不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也并不是科学之科学,排除。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事例具体科学拓展了哲学的认知范围,说明具体科学的发展使哲学富有生机和活力,入选。D选项观点表述错误,题中推动哲学家前进的是具体科学,而不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排除。故本题选C。 7.马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实现了唯物论与可知论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③实现了唯物论与形而上学的有机统一 ④实现了实践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实现了唯物论与可知论的统一,①不选;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②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不是唯物论与形而上学的有机统一,③不选;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三个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住一切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 8.“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A.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D.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体现的是物质的运动,未体现物质的客观实在性,A不选。 B:“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说明水和人作为物质的具体形态,都离不开运动,B正确且符合题意。 C:本身正确,但材料未体现,不选。 D:材料侧重物质离不开运动,而“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侧重运动离不开物质,D不选。 故本题答案为B。 9.下述文字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 ①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③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候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④→③→②→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体现的哲理是物质是运动的(水天上来、奔流);②体现的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忧惧才见鬼出);③体现的是规律的客观性(岁月无情的变迁);④体现的是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常道、常数、常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的正确顺序应该是②→①→④→③,B正确,A、C、D错误。所以本题选B。 10.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这段话从唯物论角度表明。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人能够掌握社会发展规律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且相互依赖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说明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入选;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说明政治制度建设有规律可循,这种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③入选。“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属于唯物辩证法观点,与设问“唯物论角度”的要求不符,②不选;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依赖于存在,但存在不依赖于思维,二者“相互依赖”的说法错误,④不选。故本题答案为B。 11.“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出自《管子•形势》,意思是说对当今有疑惑不解的事可以考察古代,对未来不了解则可以考察过去,这是因为 ①意识是客观实在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意识可以指导人们正确的改造世界 ④事物运动有其固有的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意思是说对当今有疑惑不解的事可以考察古代,对未来不了解则可以考察过去,这是因为事物运动有其固有的规律,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正确但不是题干的原因,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在材料中未涉及,并且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意识才能指导人们正确的改造世界,③错误且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12.研究发现,青少年长时间沉溺社交网络和玩游戏,会刺激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也会使人脑灰质体积减少,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大脑损伤。这主要说明了 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 意识只有直接现实性 C.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 意识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D:研究发现,青少年长时间沉溺社交网络和玩游戏,会刺激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也会使人脑灰质体积减少,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大脑损伤。这主要说明了意识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D符合题意。 A:材料表明长时间沉溺社交网络和玩游戏,会刺激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也会使人脑灰质体积减少,强调的是意识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不强调意识是人脑的机能,A与题意不符。 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B说法错误。 C:社会实践是意识的源泉,人脑是意识的生理机能,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主要强调的是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信心、决心、意志等能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推动人们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13.安慰剂效应是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安慰剂效应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较为普遍,如心绞痛这样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使用安慰剂后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患者获得症状的改善。许多镇痛剂都具有明显的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 ①否定了意识活动的能动作用 ②表明人的主观情绪可以决定客观存在的变化 ③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④承认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人们发现安慰剂效应,并将其用于舒缓症状,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①排除,③当选。②说法错误,排除。④正确,“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可以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故本题答案选D。 14.红树林作为热带及亚热带一种特有的植物群落,不仅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也具有防风消浪等生态功能。然而近年来,海南、广西等地由于各种人为因素致使红树林大片消失,环境急剧恶化。因此海南省政府迅速采取措施设立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使之成为中国最大的成片海滩森林。这一做法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正确的理论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遵循客观规律 ④事物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决定意识、规律的客观性。海南省政府根据红树林的重要地位、作用和现状采取措施设立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对其加以保护,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体现了规律具有客观性,要遵循客观规律,①③ 正确且符合题意;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②说法错误;事物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答题效率,但前提是对教材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理解,本题难度适中。 15.“创客”,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人能产生各种创意,是因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 A. 主体差异性 B. 社会历史性 C. 主动创造性 D. 直接现实性 【答案】C 【解析】 因为意识活动有主动创造性的特点,所以人能产生各种创意,并指导人们动手把创意变为现实,C项符合题意;意识活动具有主体差异性,但这不是人能产生各种创意的原因,A项不合题意;社会历史性是实践的特点,不是意识活动的特点,B项不合题意;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活动没有这个特点,D项不合题意。答案选C。 【点睛】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②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16.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在年初发布文件,要求对教材进行全面排查,把“8年抗战”字样改为“14年抗战”,并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8年抗战到14年抗战”概念的调整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②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怀在“8年抗战到14年抗战”的概念变化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③尊重史实,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④抗战概念的调整是基于人们对抗战事实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题目中,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在年初发布文件,要求对教材进行全面排查,把“8年抗战”字样改为“14年抗战”,并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这里“8年抗战到14年抗战”概念的调整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这也是我国尊重史实,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的具体体现。故①③入选。②选项中“决定作用”的表述错误。④选项错误,抗战概念的调整是基于人们的抗战事实;故B选项入选。 17.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如何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落实总书记的上述要求,必须做到 A.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 解放思想,敢闯敢试 C. 扎住时机,促成飞跃 D. 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贫困地区人民的热情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哲学的知识。落实总书记“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的要求,需要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A符合题意;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贫困地区人民的热情均不符合题干要求,BCD不选。本题选A。 18.经过10多年准备,四大洲8个观测点组成虚拟望远镜网络,在集齐所有观测数据并深度分析后,让黑洞终于拥有了一张“正面照”。2019年4月10日,全球多地同步公布的“大片”让人类终于看见黑洞真容。首张黑洞照片的问世 ①表明受主客体因素影响,人类认识具有无限性 ②说明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成功认识世界的前提 ③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客观条件制约的结果 ④证明了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符合题意,依据题意,首张黑洞照片的问世过程说明受主客体因素影响,人类认识具有无限性;证明了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②错误,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是成功认识世界的前提;③错误,“突破客观条件制约”说法错误,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条件制约;故选B。 19.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画过一幅《卖羊》的漫画:一个农人牵着两只羊,悠闲地走着。一位农民看了这幅画却连连摇头发笑。丰子恺觉得纳闷,上前请教。农民说:“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根绳子把头羊牵好就行了。”这个故事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缺乏直接经验的认识具有局限性 ②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具有实践价值 ③来自于亲身实践的认识才是正确认识 ④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④:丰子恺很少接触羊,他的漫画被农民耻笑,而且农民的解释合情合理,这说明缺乏直接经验的认识具有局限性,也说明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①④符合题意。 ②: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都是活的认识的途径,无优劣之分,不便比较二者哪个更具有实践价值,②错误。 ③:来自于亲身实践的认识不一定都是正确认识,经过实践检验被证明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③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②③。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20.针对港珠澳大桥岛隧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工程支撑建设团队开展了百余项试验,先后攻克了人工快速成岛、深埋沉管结构设计、隧道复合基础等十余项世界级技术难题,申报专利400余项,填补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这表明 A. 实践产生新问题和提出新要求推动认识发展 B. 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 人类实践活动取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 D. 实践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产生新问题和提出新要求推动认识发展,A正确且符合题意。 B: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不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错误。 C:实践决定认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取决于人类实践活动,C错误。 D:实践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但认识不是循环往复的过程,而是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D错误。 故本题选A。 21.倒洗澡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麻省理工学院一位教授经过细心观察和研究后指出:由于地球的自转,美国的洗澡水漩涡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漩涡会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见解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同时也带来了更广泛的实验。水漩涡方向的研究体现了 ①任何真理都有与客观事实相符的属性 ②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对既有论断的怀疑是真理发展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真理。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因此任何真理都有与客观事实相符的属性,①正确。 ②:真理和谬误有严格的界限,②错误。 ③:美国的洗澡水漩涡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漩涡会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这说明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正确。 ④:实践是真理发展的动力,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2)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22.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都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可是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并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和器官生长的理解。上述事实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着眼器官移植需要深化、改变着原有认识 ②生命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③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细胞的原有的真理性认识被推翻 ④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认识的特点。最新研究成果使人们对人体干细胞的有了全新认识,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器官生长的理解。这是由于生命现象的复杂性决定的,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②正确;对人体干细胞的全新认识表明人类的认识能力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④正确;①说法正确但材料未体现;真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推翻原理真理性认识的过程,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23. 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告打破。这启示我们 A.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 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 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D. 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答案】A 【解析】 【详解】A:材料中: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告打破。这说明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正确,应选。 BD: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只有一个,BD本身说法不对。 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与题意不符,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4.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佐证了( ) 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利用佐证了人在在联系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通过实践,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说法错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人能够正确利用规律,但是并不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③说法错误,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是本来就存在的,并不是由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决定的;④符合题意,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将无用的泥浆转化为有用的免烧砖,表明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故本题选A。 25.电子红包成了春节新时尚,在网上抢“电子红包”玩转了别样的年味。许多企业如京东商城、亚马逊、滴滴打车等纷纷推出了电子红包或优惠券,一夜之间竟然催生出千千万万个移动支付新客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材料表明人们可以 A. 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和改造事物 B. 根据人们的主观需要建立事物间的具体联系 C. 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D. 创造自在事物的联系,促进事物发展 【答案】C 【解析】 “电子红包”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说明人们可以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故C选项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存在,因此不能创造自在事物的联系,排除;B说法错误,人们可以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而不是根据主观需要,排除;D中的“创造”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26.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以及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流域上下游,进行系统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材料表明 ( ) ①应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 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关键部分功能及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④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建设生态文明应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①④项符合题意;只有当部分以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否则,整体功能则小于部分功能之和,②项说法错误;材料不体现关键部分对于整体的作用,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系统优化的方法: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有序性;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27.17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使用诞生不久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发现了植物细胞,开启了近现代生物学的大门。20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利用x射线晶体学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人类的观察极限从亚细胞结构推向了分子结构。我国科学家的重要科研成果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背后,也站着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一冷冻电子显微镜。显微镜在生物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表明 ①实践活动是主体、客体和手段三者的有机统一 ②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决定了实践条件的提高 ③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实践话动 ④实践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离不开实践的手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我国科学家的重要科研成果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背后,也站着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冷冻电子显微镜。显微镜在生物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表明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活动是主体、客体和手段的有机统一,实践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离不开实践的手段,①④符合题意。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条件的提高决定了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②错误。 ③: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话动,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8.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物质的具体形态。由此可见,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 ①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②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③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④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④: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表现。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①④符合题意。 ②: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的关系,②错误。 ③: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③错误。 故本题选D。 29.近期,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伦敦病人”案例,这可能是继“柏林病人”之后通过造血干细胞 移植的方法彻底治愈艾滋病的第二个案例。不过,研究团队也表示,现在说“伦敦病人”的艾滋病已被“治愈”可能还为时过早,仍需要对他进行更长时间的观察记录,以确保病毒不会在未来死灰复燃。材料表明 ①艾滋病毒的属性随着认识的深化而改变 ②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③认识正确与否有待于实践进一步检验 ④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才是终极真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艾滋病毒的属性是客观的,不会随着认识的深化而变化.排除①。 ②:以前,人们谈艾色变,现在科研人员认识到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法可能彻底治愈艾滋病,说明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②符合题意。 ③:研究团队也表示,现在说“伦敦病人”的艾滋病已被“治愈”可能还为时过早,仍需要对他进行更长时间的观察记录,以确保病毒不会在未来死灰复燃,这说明认识正确与否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③符合题意。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也会不断向前发展,不存在“终极真理”,排除④。 故本题选C。 【点睛】认识具有反复性 是指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因为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②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因为:①实践为认识提供新问题和新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新的认识工具。③实践不断提高人的判断和推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为:①只有处在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上的实践,②能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30.欧洲两位物理学家因1964年预言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通过强子对撞实验已探测到该粒子的存在。这说明( ) A.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D. 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强调世界的物质性,而并没有涉及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故排除。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强调世界的物质性,而并没有涉及运动和静止的统一,故排除。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欧洲研究中心通过实验探测到粒子的存在,说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故入选。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强调世界的物质性,并没有涉及规律的客观性,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了《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该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播出后就圈粉无数,热议无休。 这一档电视文化节目特别火,有其历史必然性。文化“娱乐至死”的时代已成过去式,主旋律文化、正能量节目不仅叫好,亦能叫座;在大众文化讲坛上,严肃的治国理政思想和传统的中华文化精髓同频共振,传统文化节目也可以轻快活泼;以接地气的文风直抵人心,以讲故事的方式架起古今桥梁,引导公众从“平‘语’近人”中见贤思齐。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结合材料对这档电视文化节目特别火的原因加以说明。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文化“娱乐至死”的时代已成过去式,主旋律文化、正能量节目不仅叫好,亦能叫座。这档电视文化节目把握了时代特征和变化的客观实际。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平“语”近人,思想解放,与时俱进,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把严肃的治国理政思想和传统的中华文化精髓相结合,使传统的文化节目轻快活泼。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具有促进作用。平“语”近人以接地气的文风直抵人心,以讲故事的方式架起古今桥梁,引导公众从“平‘语’近人”中见贤思齐。充分发挥了正确意识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了《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辩证唯物论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设问指向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结合材料对这档电视文化节目特别火的原因加以说明。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论,主要包括: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这档电视文化节目特别火的做法分析,按照世界观、方法论和材料分析的顺序组织答案。 32.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中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明确了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内容包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不断探索和研究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与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中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达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新时代的新实践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定是引领这个新时代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相关知识,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标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新时代的新实践中,并接受实践检验。 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定是引领这个新时代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 ③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中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达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在新时代、新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中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认识论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认识论相关知识,设问指向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属于体现类试题。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 解答本题首先把握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认识论,主要包括: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然后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点睛】演绎型主观题(“体现型”):这类题目的形式一定是给出相关的情景材料,且一般包含着多层意思,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从逻辑思维形式讲,此类题属于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式主观题。解答此类试题须先将材料分成若干层意思,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疏理——作答。 33.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互联网生态养殖的共享模式,以实体农场为基点将用户与养殖农户连接起来,用户通过共享的农场认养生态产品,体验当“农场主”的乐趣。同时农场主可通过互联网展示自己的生态农场,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形成从需求到产品再到消费的完整农牧产品消费链,打通了生产、管理、加工、包装、销售等农牧业上下游的每一个环节。农户根据网上订单来安排生产、管理、预售生态产品,既可吸引人们前来观赏、采摘,享受田园之美、体验动手之乐,又能带动当地“农家乐”旅游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该模式是如何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的。 【答案】 ①尊重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根据产品、市场间固有的联系,利用互联网,促进生态农牧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 ②把握联系的多样性。通过分析和把握生态农牧产品生产经营的各种条件,以实体农场为基点,立足人们的消费需求,确定了生态农牧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发展方向。 ③遵循系统优化的方法,从需求到产品再到消费的完整农牧产品消费链和集产品生产、管理、加工、包装、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增值链的形成,提高了当地经济的整体效益。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互联网生态养殖的共享模式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联系的观点,设问指向该模式是如何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的,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以“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 解答本题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联系,主要包括: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然后把握材料关键信息“立足人们的消费需求,确定了生态农牧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发展方向,打通了生产、管理、加工、包装、销售等农牧业上下游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