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南宁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段考 ‎ 语文试题 2019.11.‎ 总分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 ‎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蕴含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加强地域文化研究,拓展中华文化研究的地域视角。‎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在一定自然地理范围内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为当地人民所熟知和认同、带有地域文化符号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多种多样的优秀地域文化一同构成了中华文化。地域文化历来是中华文化宏大画卷中的灿烂一页,是中华民族不断传承和发扬的文化宝藏。从历史上看,中华文化很早以前就是在广阔的地理空间内形成的,其中包括平原、高原、山地、河谷、海域等。在这些地理空间内,人们发展出农耕、渔猎、游牧等不同经济形态,进而形成具有明显地域差别的文化。西周分封之后,齐、楚、燕、晋等处于不同地域的诸侯国,依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基础,发展出既具有共同特点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秦汉以降,中华文化的地域格局不断扩展,内容也愈加丰富。直至近现代,地域文化一直在为中华文化这棵参天大树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当前,高铁、互联网等的发展虽然极大消除了不同自然地理空间之间的界限,不同地域文化也加速向具有同质特性的现代文化转化,但地域文化并没有消失,还将持续对当代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地域文化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地域文化研究,不是简单地重复地方文化研究,也不能与民族文化研究画等号,更不可将其与文化地理学等同,而是要突出中华文化研究的地域视角。这样的地域文化研究,是通过历史、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学、宗教等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深入分析中国各个地域文化的历史源流、丰富内容、人文特征和当代价值。换言之,当代地域文化研究要服务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服务于中华文化真实、立体、全面的展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地域文化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着力。从地域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看,横向和纵向的研究都很重要。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一波接一波的地域文化研究热潮,各地区对自己地域文化的纵向研究已经比较充分和深入,但地域文化的横向研究还比较薄弱,即对各地域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将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地域文化纳入作为整体的中华文化宏观研究格局中来。为了促进地域文化研究在更大平台、更高层次上繁荣发展,可以成立全国性的研究学会,建设一支热心于地域文化研究、具有相当理论和学术水平的专业队伍,举办各种地域文化学术会议。‎ ‎ (摘编自邵汉明《拓展中华文化研究的地域视角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多种多样的优秀地域文化一同构成了中华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 ‎ B.地域文化研究不包括民族文化研究,不等同于文化地理学,而是对中华文化进行地域视角的研究。‎ ‎ C.改革开放后,研究者对各地域文化自身进行了充分的纵向研究,但横向研究还不成熟,有待加强。‎ ‎ D.地域文化的横向研究应将其放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大视野中进行,需深入关注各文化间的相互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文章围绕地域文化的概念、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研究来展开论述,论证思路条理清晰。‎ ‎ B.文章多次论及地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间的关系,彰显了立足当代的立场。‎ ‎ C.第二段以西周和秦汉为例,都具体详实地论证了中华地域文化不断丰富扩展的历程。‎ ‎ D.第三、四段针对地域文化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片面认识及缺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 A.地方上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都属于地域文化,有很强的地域色彩。‎ ‎ B.广阔的地理空间、多样的经济形态、悠久的历史,使中国很早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 C.地域文化在加速向具有同质特性的现代化文化转化,可见对其作深入地研究没有太大的价值。‎ ‎ D.如果能够加强地域文化研究并拓展中华文化研究的地域视角,那么中华文化就可以繁荣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小题。  ‎ 材料一:‎ 中国社科院和文献社共同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指出,对于中国的人口而言,21世纪上半叶发生的重大的人口事件之一是人口老龄化。‎ 联合国将“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中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 造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寿命大大延长。‎ 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第一,老龄人口的增长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将加重现有劳动人口的负担。据统计预测,1990年中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13.74个老年人,2025年将抚养29.46人,2050年将抚养48.49人。第二,伴随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必将对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第三,人口老龄化使养老经费大幅增加,给政府带来比较沉重的财政负担。第四,人口老龄化客观上要求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特殊的需要。第五,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再加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子女需外出打拼,陪伴父母的时间变少,使得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渐弱化。需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家庭为主体、社会为补充”的养老模式,以补充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 ‎(摘编自《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 ‎2008-2017年中国新生人口数量及人口出生率 ‎【注】人口出生率指某地在一个时期之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出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用千分数来表示。‎ ‎2010-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比重 ‎(以上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材料三 在国家还处于欠发达的状况下,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为此,国家已从宏观和战略的高度制定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中长期政策和长远规划,并争取以较短的时间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 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老年健康服务的刚性需求将不断释放。“十二五”时期,我国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尽管老年健康服务机构数量逐步增长,但适应老年人健康需求的综合性、连续性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强调要积极推动医养结合服务,重点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所需的医疗护理和长期生活照护服务,并以建立养老社区,中医药保健等方式使老年人健康服务更为多元化,推动老年病养护、防治。‎ ‎(摘编《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5亿》)‎ ‎4.下列对于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新生人口数量从2008年的1600多万上升到2017年1700多万,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这些年的人口出生率处于12‰左右。‎ B.2010-2016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逐年递增,这一趋势可能会延续下去,到2020年,60岁以上人口数预计增至近2.5亿。‎ C.2016年是我国近几年新生人数最多的一年,但新生人口量远不及同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量,还无法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加快的趋势。‎ D.2011-2016年,我们每年新增的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都超过了当年的新生人口数量,这是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个原因。‎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的定义,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 B.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降低了我国的生育率,改变生育政策,就能提高人口出生率,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C.人口老龄化将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和家庭的养老负担,预计到2050年,我国将用接近一半的社会财富来抚养老人。‎ D.人口老龄化在我国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国尚处于欠发达的阶段,年轻人外出打拼,陪伴父母变少。‎ ‎6.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请简要概括说明。(6分)‎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小题。‎ ‎ 1963年过年(刘国芳)‎ ‎  男人挑了一担灯芯,要出门。一个女孩儿,蹦蹦跳跳跑了过来,女孩儿说:“爸爸要去哪儿呀?”‎ ‎  男人说:“卖灯芯。”‎ ‎  女孩儿说:“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啊?”‎ ‎  男人说:“过年回来。”‎ ‎  男人说着,出门了。女孩儿跟了几步,女孩儿说:“爸爸,给我买新衣裳过年。”‎ ‎  男人应一声,走了。‎ ‎  男人很快出了村,往荣山方向去。男人要经过荣山,去一个叫抚州的地方。从荣山到抚州,有六七十里。男人肩上挑着满满的一担灯芯,但灯芯没重量,一担灯芯只十几斤,男人不把这担灯芯当回事,他一天就能走到抚州。‎ ‎  果然,这天傍晚,男人到抚州了。一到街上,男人喊起来:“卖灯芯,点灯的灯芯。”‎ ‎  有人应声说:“几多钱一指?”‎ ‎  男人说:“三分。”‎ ‎  应声的人讨价还价:“两分卖不卖?”‎ ‎  男人说:“拿去。”‎ ‎  就有人走到男人跟前来,犹犹豫豫掏两分钱给男人。男人拿一指灯芯给人家,很少的一指,只有小指头那么粗。又有人过来,要买一角钱,男人也拿了一指给人家,这一指大些,大拇指那么粗。再没人过来了,男人又挑起灯芯喊道:“卖灯芯,点灯的灯芯。”‎ ‎  此后,抚州大街小巷都听得到男人的声音。‎ ‎  在抚州卖了几天,男人就离开抚州了。男人一路前去,去流坊,去浒湾,再去金溪……最后返回荣山回家。这样来来回回,要在外面呆一个多月。但不管走多远,男人都会在过年前赶回来。‎ ‎  这天,男人到浒湾了。‎ ‎  天晚了,街两边的房屋透出灯光,很暗的光,星星点点。这样星星点点的光,无法照亮巷子。一条巷子,黑漆漆的。男人挑着灯芯,高一脚低一脚走在巷子里,仍喊道:“卖灯芯,点灯的灯芯。”‎ ‎  一户人家,没点灯,屋里黑漆漆的。黑漆漆的屋里走出一个人来,这人说:“你来得及时,我屋里的灯芯刚好用完了。”‎ ‎  说着,拿出两分钱,买一指灯芯回去。‎ ‎  俄顷,那屋里有光了。‎ ‎  一个人站在一家小店铺前,男人见了,就说:“你店里有棒棒糖么,我用灯芯换你棒棒糖。”‎ ‎  那人点点头,同意了。‎ ‎  在男人换糖时,男人家里的女孩儿在想爸爸了,女孩儿问着大人说:“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呀?”‎ ‎  大人说:“还早哩,过年才回来。”‎ ‎  确实还早,男人那时候还在金溪。随后,男人去了南城南丰,再去了建宁和泰宁,还去了福建邵武、光泽。这一路花费其实很大,男人白天要吃,晚上还得住旅社。这一切开销,全在一担灯芯里。为此,男人一路很节约。有时,他一天只吃两个包子。但该买的,男人还得买。男人有一天就在邵武买了好几块布,好看的花布,是给家里女人买的。男人还买了一件红灯芯绒衣服,买给女孩儿的。男人还买了一根扎头的红绸子,也是给女孩儿买的。这东西可买可不买,男人犹豫了很久,拿出二分钱,买下了,然后放在贴身口袋里。‎ 男人回来时,灯芯全部卖掉了。但男人肩上的担子,没轻下来,反而重了。男人担子里放着布,放着衣裳,还放着麻糖、花生糖和拜年的灯芯糕。女孩儿早就等在家门口,老远看见男人回来了,女孩儿蹦蹦跳跳跑过去,女孩儿说:“爸爸,给我买了新衣裳吗?”‎ ‎  男人说:“买了。”‎ ‎  女孩儿就跳起来。‎ ‎  不一会儿,女孩儿就让妈妈帮她穿好了红灯芯绒的衣裳。男人买的红绸子,也扎在女孩儿头上。随后,女孩儿含着棒棒糖出去了。在外面,女孩儿看见几个孩子了,女孩儿于是把口里的棒棒糖拿出来,然后跟几个孩子说:“我爸爸回来了,给我买了新衣裳,还买了扎头的红绸子和棒棒糖。”‎ ‎  女孩儿说着时,有爆竹噼噼啪啪响起来。‎ 过年了。‎ ‎【注】1963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拐点,三年困难时期刚结束,经济、民生待兴。‎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说开头写女孩嘱咐爸爸“给我买新衣裳过年”,以孩子对过年的憧憬形成叙事的动力,使得叙事有种温暖格调。‎ B.男人卖灯芯以“指”为单位和以物易物的情节,意在表现当时经济发展之艰难以及民众思想观念还较落后。‎ C.“在男人换糖时,男人家里的女孩儿在想爸爸了”,这句话将男人对家的惦念和家人对男人的惦念这两条线索融合在一起,使情节更加集中。‎ D.男人回来时,“肩上的担子,没轻下来,反而重了”,说明担子里年货满满,也隐含着男人的责任感。‎ ‎8.文章以简短的“过年了”收尾,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 ‎ ‎9.作者刘国芳曾经说,“小小说应该具备诗、情、画、意”,请从其中任选两点,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探究。(6分)‎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 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徳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弑其君,故诛之也。已破陈,即县之。群臣皆贺,申叔时使齐来,不贺。王问,对曰:“鄙语曰:牵牛径人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且王以陈之乱而率诸侯伐之,以义伐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庄王乃复国陈后。‎ 十七年春,楚庄王围郑,三月克之。入自皇门,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君用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宾之南海,若以臣妾赐诸侯,亦惟命是听。若君不忘厉、宣、桓、武,不绝其社稷,使改事君,孤之愿也,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楚群臣曰:“王勿许。”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庸可绝乎!”庄王自手旗,左右麾军,引兵去三十里而舍,遂许之平。潘尫入盟,子良出质。夏六月,晋救郑,与楚战,大败晋师河上,遂至衡雍而归。‎ 二十年,围宋,以杀楚使也。围宋五月,城中食尽,易子而食,析骨而炊。宋华元出告以情。庄王曰:“君子哉!”遂罢兵去。 (节选自《史记・楚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B.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C.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D.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戎”是古代中原王朝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的统称,“陆浑戎”即来自中原西北方陆浑的少数民族部落。‎ B.“虞夏”指有虞氏之世和夏代。有虞氏是远古部落名,舜是虞代最后一位统治者,称“虞舜”,相传舜禅位禹,夏代由此开始,称为“夏禹”。‎ C.“肉袒牵羊”是古代战败投降的一种仪式。“肉袒”指将得来的猪牛等牲畜剥皮,将肉摆出来,“牵羊”指牵着羊,表示犒劳军队。‎ D.“质”是“质子”,是古代君主为表示诚意与妥协,派往敌方或他国去的人质,多为王子或世子等贵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庄王重视道义,言而有信。他力排众议,接受郑伯的投降,亲自指挥军队后退三十里而驻扎,并与郑国订立平等条约。‎ B.楚庄王善于纳谏,过而能改。他攻灭陈国,令其成为楚国的一个县。后来他听从申叔时的劝谏,将陈国政权还给陈君的后裔。‎ C.楚庄王胸有大志,意属天下。他借问鼎之机,向王孙满示威。王孙满告诫他君临天下要重德,并借天命之名使楚庄王知难而退。‎ D.楚庄王宅心仁厚,不为已甚。他敬重郑伯谦卑诚恳,断定他深受人民爱戴,故不灭其国;他赞赏华元为民请命,故退兵离开宋国。‎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史记・楚世家》)‎ ‎ ‎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 ‎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唐)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 ‎【注释】①几度:几年。②翻:反而。③共传:一起举杯。‎ ‎1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运用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再写忽见之喜,再抒又将别之情,不胜黯然,情感起伏,波澜曲折,富有情致。‎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问年龄。“翻疑梦”,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不觉恋恋不舍,表现出两人的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 D.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怀,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更”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惜”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 ‎15.颈联中“寒”“暗”二字向来为人称赞,请结合诗歌内容对这二字进行赏析。(6分)‎ ‎ ‎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以比喻来表达两情相悦永不变心的两句诗是: , 。‎ ‎(2)《归去来兮辞》用“ ,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3)《逍遥游》中的斥鴳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 , ,”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4)《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小题。‎ ‎“湖光山色画图中,万里烟波一棹通。明日扁舟江海上,不知何处是西风。”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       ,创作了这首潇洒自适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       ,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       ,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自身和环境有利。”斯蒂芬·‎ 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初露锋芒    一泻千里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 B.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 C.初露锋芒    一泻千里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 D.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B.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C.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D.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俄罗斯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B.在俄罗斯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C.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D.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20.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3分)‎ A.“孝廉”是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即选拔奇才异能之士来补充内廷。汉武帝时开始令州郡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B.《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曾流行一时。鲍照有拟作18首传世,他的作品对唐代诗人颇有影响。‎ C.列土:封爵赐邑。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D.《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这些诗赋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终南望馀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据记载,公元724年,祖咏在长安应进士试,此诗是他的应试诗。按例,应试诗应为五言六韵十二句, ① 。考官问他何故,他回答说“意尽”。也就是说,他认为 ② 。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被录取。此诗前三句写眺望终南山所见: ③ ,景物依次铺开;末句写望中所感,把“馀雪”二字作了深层次的抒写,将终南山的馀雪美景恰到好处地描绘了出来。清人王士禛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 “最佳”之作。‎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道理说不尽,道不完。如有人坚守一个“信”字可以成功,有人坚守一个“俭”字可以成功。还有“智”“宽”“退”“屈”“勇”等等这些字都可以概括人生成功之道。‎ 结合你的观察、思考、感悟,选择一个你最为认同的成功之道,并用一个字来概括,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也可以评说道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高二上学期段考语文参考答案 ‎1.B(“当下的地域文化研究不包括民族文化研究”曲解原文,原文说的是“不能与民族 文化研究画等号”。)‎ ‎2.C(对秦汉时期中华地域文化的发展,文章并没有做出具体详实的论证。)‎ ‎3.B(A项“地方上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都属于地域文化”错误,扩大了“地域文化”的范围。C项“可见对其作深入地研究没有太大的价值”错误,原文说“地域文化并没有消失,还将持续对当代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D项表述过于绝对。)‎ ‎4.D “2011—2016年,我们每年新增的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都超过了当年的新生人口数量”,不合文意,2011-2016年我国每年新增老年人口的数量都只有几百万,没有超过当年的新生人口数量。‎ ‎5.A B项,“改变生育政策,就能提髙人口出生率,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表述过于绝对;C项,“预计到2050年,我国将用接近一半的社会财富来抚养老人”于文无据,原文只涉及“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5亿”这样的说法;D项,把问题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年轻人外出打拼,陪伴父母变少 ,不恰当。‎ ‎6.①国家制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中长期政策和长远规划;②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③完善老年卫生医疗服务体系;④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⑤发展针对老年人的产业,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家庭为主体,社会为补充”的养老模式。(每点1分,共6分)‎ ‎7.B “民众思想观念还较落后”理解有误。‎ ‎8.①和开篇“过年回来”形成呼应,使文章回环往复,浑然一体。也照应了小说的标题。②“过年了”虽然措辞简短,在我们的文化和传统中却内涵丰富,结尾戛然而止,意味深长。③结尾用过年蕴含的喜庆稀释了艰难,用温情慰藉了疼痛,表达了人民渴盼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心愿。(每点2分,共6分)‎ ‎9.①A、语言的诗意:作家善于运用平淡质朴的百姓语言,整句与散句结合,使作品产生一种亲和力,呈现出淳朴自然的诗意美,如“男人一路前去,去流坊,去浒湾,再去金溪”“ 男人担子里放着布,放着衣裳,还放着麻糖、花生糖……”等。B、意境的诗意:文章选择“灯芯”“红灯芯绒衣裳”“俄顷有了光的小巷”“红绸子”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温馨感人的生活气息,具有浓厚的怀旧诗意感。②情感朴素真切:文中写到山民的质朴民情,父女的亲情以及人民对新生活的热情,以情感人,反映生活,反映出作者对社会、对人生寄予的深切的温情。③充满画面感:小说多处运用景物描写,如浒湾的夜景、小巷 的人家的灯光、过年的热闹景象,使人如临其境。④意韵深远:本文的故事背景是1963年,但是作者没有过多书写痛苦,而聚焦在“过年”的题材,用“灯芯”来象征人民渴望国泰民丰的美好愿望。(每点3分,答出两点即可;①项A、B两个探究角度可任选一个,共6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10.C (见参考译文)‎ ‎11.C “肉袒”指的是脱去上衣,裸露肢体,以表示恭敬和惶恐惧怕。‎ ‎12.A “平等条约”有误,文章中胜负已定,楚庄王接受郑伯的投降,郑“子良出质”,没有“平等”可言。‎ ‎13.(1) 过去,周成王把九鼎安置在郏鄏(jiá rǔ),占卜说可以传世三十代,立国七百年,这是上天的意旨。(“卜”“命“各1分,判断句式1分,句意2分)‎ ‎(2)(我)见识鄙陋、出身卑微(或“地位低下”),却担任侍奉太子的职务,(皇帝的恩遇),不是我牺牲生命(杀身)所能报答的。(“猥”“微贱”“陨首”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庄王八年(前606),楚国讨伐陆浑戎,到达洛阳,在周都郊外阅兵。周定王派王孙满犒劳楚王。楚王向王孙满询问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统治国家在于道德不在于宝鼎。”庄王说:“你不要倚仗九鼎!楚国只要销毁刀剑上的刃尖便可以铸成九鼎。”王孙满说:“哎!君王忘记这些了吗?过去虞夏昌盛时,边远的国家都来朝贡,让九州的长官进贡金属,铸成九鼎,其上铸了许多山川物体,各种神灵与怪异之物都具备,好让百姓知道神鬼兴灾作害的情况。桀道德败坏,鼎便被迁到殷朝,殷延续了六百年。殷纣王残暴狂虐,鼎又被迁到周朝。如果天子道德美好,鼎虽然很小却重得移不动;如果天子道德敗坏,鼎即使再重也容易移动。过去,周成王把九鼎安置在郏鄏(jiá rǔ),占ト说可以传世三十代,立国七百年,这是上天的意旨。如今周王室虽然衰微,但上天的意旨没有改变。问鼎轻重,确实不可以啊。”楚王オ撤军回国。‎ 庄王十六年(前598),楚国讨伐陈国,杀了夏征舒。因为征舒杀死了自己的国君,所以楚国杀死了他。攻下陈国后,楚国就把它划作自己的县。群臣都庆贺胜利,只有申叔时刚从齐国出使归来,不来庆贺。庄王问他为什么,申叔时回答说:“俗语说,牵着牛径直走到人家田里,田的主人抢走了牛,牵牛走入人家田里确实不对,但抢走牛不也太过分了吗?当然,庄王您是因为陈国动乱才率领诸侯们攻伐它,明明以仁义的名义讨伐了人家,但又贪婪地把它划归为自己的一个县,那日后又怎么能在天下发布命令呢!”庄王于是又恢复了陈国后代的地位。‎ 庄王十七年(前597),春天,楚庄王包围了郑国,三个月攻下它。从皇门进入郑都,郑伯脱去上衣露出胳膊牵着羊迎接庄王说:“我不为上天所保佑,不能侍奉您,您因此发怒,来到我国,这是我的罪过。我怎敢不听从您的命令呢!您把我遗弃到南海吧,或者把我当奴隶赏赐给诸候,我也唯命是听。假若您不忘记周厉王、宣王、郑桓公、武公,不断绝他们国家的祭祀,让我侍奉您,这是我的心愿,我也不敢有如此的奢望。只是大胆地向您表白一下。”楚国的大臣们都说:“君王不要答应他,”庄王说:“郑国君能这样谦卑,就一定能以诚信用人,怎么可以断绝他的祭祀呢”说完,庄王亲自举起军旗,左右的人指挥军队,率军退后三十里驻扎下来,于是答应与郑国国君讲和。郑大夫潘尫(wāng)来订立盟约,子良到楚国当人质。夏季六月,晋国救助郑国,与楚国大战,在黄河畔楚国大败晋军,楚国一直打到衡雍才回国。‎ 庄王二十年(前594),楚国包围了宋都,因为宋国杀死了楚国使者。楚国包围宋五个月之久,都城内粮食吃尽,人们互换亲子骨肉而食,劈开人骨当柴烧。宋国的华元出城向楚军讲明实情,庄王说:“这是君子啊!”于是撤军离去。‎ ‎14.A “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错,应是“由上次别离说起,接着写此次相会,然后写叙谈,最后写惜别”。‎ ‎15. ①“寒”“暗”二字客观地描写了朋友深夜叙谈时的环境特征:一盏微弱的灯光映照着冷冷的夜雨;被雨打湿的丛竹颜色暗绿,使周围的雾气都染上浓暗的色调;描绘了寒冷、湿暗、凄清的画面。(3分)②“寒”“暗”二字也写出了作者此时的主观感受:久别刚刚重逢又要分离,人事沉浮,漂泊不定,诗人的心境是悲凉、暗淡、迷茫的。(2分)③“寒”“暗”二字既是写景同时又是在写情,情景交融,极富表现力。(1分)‎ ‎(第③个要点若渗透在前两个要点中回答亦可)‎ ‎1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 ‎ 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7.B 初露锋芒:比喻刚显露出某种力量或才能。/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语段强调人工智能“九歌”只是在“作诗”上显示一下本领,用“牛刀小试”更合适。//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一日千里:形容进展极快。//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和担心。文意强调的是没必要的担心,应用“杞人忧天”。‎ ‎18.D 保持以“九歌”为陈述对象的一致性,同时注意“学习”和“摸索出”的先后顺序。‎ ‎19.A 原句有两处错误,中途易辙,成份残缺。CD项中途易辙,B项成分残缺。‎ ‎20.A 即选拔奇才异能之士来补充内廷——此为举“茂才”。“孝廉”是举荐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此考点见必修五P37。)‎ ‎21.①但祖咏写了这四句就交卷了 ②已经将意思表达清楚无须赘言了 ③从阴岭、积雪、云端写到林表(此句补写的意象必须覆盖前三句诗,否则酌情扣分;意象的排序应当“依次”,否则也酌情扣分)‎ ‎22.作文解析:①概括成功之道的字可以从命题材料中选,也可以另行确定,不限。②全文只能选一个字来谈,务求展开得充分、深入;以防泛泛而谈的拼凑型作文。若出现多选,则评分不超过45分。③作文最好对“成功之道”进行二次定义,既可以指向名利获得方面,也可以指向德行提升自我完善方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