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生物高中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1章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秋生物高中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1章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 2 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基础巩固 1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 ) A.维持体温处于较低水平 B.使体内各处 pH 保持相同 C.保持体内渗透压绝对不变 D.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答案:D 2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的速率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 答案:C 3 下图是一幅生物概念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a、b 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 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B 4 下图表示向某生物血浆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后 pH 的变化 曲线,其中正确的结果是( ) 答案:B 5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实例的是( ) A.人体的体温维持在 37 ℃左右 B.血浆 pH 维持在 7.35~7.45 C.血糖的浓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D.细胞核中 DNA 含量相对稳定 解析:细胞核中 DNA 含量的相对稳定属于细胞稳态的范畴,血浆渗透压、血糖浓 度、血浆 pH 都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范畴。 答案:D 6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盐酸滴定等量人体血浆与质量分数为 0.9%的 NaCl 溶液时,两者的 pH 变化相 同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 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 的范围内 解析:稳态是一种相对的稳定,保持动态平衡。血浆中存在一些缓冲物质,可以对酸 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的共同调节下维持的。 答案:D 7 下图表示某人从剧烈运动到运动结束,其血浆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 AB 段和 BC 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 段上升是由剧烈运动,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 段下降的原因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 C.AB 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BC 段下降是因为乳酸被分解了 答案:B 8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至少有 4 种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解析:参与维持稳态的系统及器官有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及皮肤等,所以 A项正确;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变化有密切关系,B 项 错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超过这个限度,稳态会被打破,C 项正 确;稳态对于器官保持机能正常起重要作用,D 项正确。 答案:B 9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组织液减少 B.免疫调节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 、HP 等参与维持血浆 pH 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解析: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最终会导致组织液增多。 答案:A 10 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据图在下列横线上填写 适当内容。 (1)图中食物、水和无机盐,经[①] 系统处理后才能进入循环系统,最 后由大肠排出的是[②] 。 (2)呼吸系统可以吸入[③] ,排出[④] 。从图中可 以看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至少需要 系统和 系统的参与。 (3)由泌尿系统排出的是[⑥] 。 (4)细胞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要通过[⑤] 才能完成。 (5)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调节网 络。 解析:细胞与内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的直接参与完成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所以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桥梁。 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还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 才能正常进行。 答案:(1)消化 食物残渣 (2)氧气 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呼吸 循环 (3)水、无机盐、尿素等 (4)内环境 (5)神经—体液—免疫 能力提升 1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 对血浆 pH 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解析:葡萄糖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内环境;人是恒温动物,其内环境的温度不会 因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而不是体液。 答案:B 2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浆 pH 通常在 7.35~7.45 之间,pH 变化不大的原 因是( ) 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pH起缓冲作用 ② 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 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 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 pH 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 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物质调节了血浆 pH A.①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答案:C 3 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浆 pH 的变化趋势、引起 pH 变化的物质、能 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解析:在长时间运动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降低了血浆的 pH,在这种 情况下,血浆中的缓冲物质 NaHCO3 等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答案:B 4 下列是内环境受到破坏时出现的一些情况,错误的是 ( ) A.人患肠胃炎时,常感到四肢无力,原因是体内丢失了大量的无机盐 B.人感冒发烧时,食欲不振,引起四肢无力,是因为体温升高导致代谢活动紊乱 C.人患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血浆渗透压升高 D.毛细淋巴管阻塞会使组织液增多,导致水肿 解析:人患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血细胞和血浆蛋白部分进入原 尿,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答案:C 5 人体能适应冬夏气温较大的变化,而单个细胞却只能在 37 ℃左右生活。金鱼 能在 pH=10 的水中生活较长时间,而金鱼的细胞在 pH=10 的培养液中培养会很快 死亡。下列对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是生物对多变环境的适应 B.单个细胞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远低于多细胞生物 C.内环境稳态就是血浆渗透压、酸碱度、体温的稳态 D.多细胞生物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维持稳态,单个细胞缺少此机制 答案:C 6 生物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 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激素、血红蛋白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 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胰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进入内环境中 C.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 稳态 解析:A 项中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B 项中胰腺和唾液腺产生的消化酶 会进入消化道内,消化道属于外界环境;D 项中尿液不属于内环境,因而其相对稳 定不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答案:C 7 下列关于人体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 B.处于寒冷环境中,酶活性增强导致代谢加快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受体内环境的影响 D.体温过高时,要采取一定的降温措施 解析:严重腹泻时,机体会丢失水和无机盐;人是恒温动物,处于寒冷环境中时,人的 体温不变,酶的活性不变;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受体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共同影响。 答案:D 8 下图所示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其中①为毛细血管壁,②为红细胞,③为血浆, ④为细胞内液,⑤为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缺氧时,③的 pH 会略有降低,但由于 Na2CO3 的调节作用,③的 pH 最终会维持相 对稳定 B.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 CO2 不会引起③pH 的变化 C.②中的氧气到达④需要经过 4 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D.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而⑤中不含蛋白质 解析:②中的氧气进入③需经过 1 层膜,再经过①到达⑤需经过 2 层膜,最后进入④ 经过 1 层膜,共 4 层膜,并且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细胞在无氧条件下会产生乳 酸,乳酸进入血浆后与 NaHCO3 反应,使血浆的 pH 维持相对稳定;②为红细胞,进行 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由于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 液中,所以③与⑤相比,⑤中含蛋白质较少,但不是没有。 答案:C 9 下图是某同学总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有关概念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方框①②③内表示的内容: ① ;② ;③ 。 (2)在下表中填出图中所列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项重要指标及健康人的相应 正常值。 指标 正常值(范围) (3)如果内环境某种成分的指标超出正常范围,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请填写下 列相应内容。 ①发生严重腹泻后,只喝水,不补充盐, 。 ②发高烧时, 。 ③血糖浓度过低时, 。 ④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 。 (4) 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 过 、 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细胞,而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 过 、 、 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解析:(1)图中①②③代表着人体内环境的调节机制,即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 络,图中所示③的调节同时受②的影响,故②为神经调节,③为体液调节,①为免疫 调节。 (2)(3)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有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它们的稳定是细胞正 常代谢的保障。当严重腹泻时,会在失水的同时带走一部分盐,若只补充水分会使 内环境渗透压降低;发高烧时,体温超过酶的最适温度,会使细胞代谢紊乱;血糖浓 度过低,会引起低血糖症状;血液中钙含量过低,会影响骨骼发育,并有抽搐现象。 (4)绝大多数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借助于内环境,参与的系统有消 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等。 答案:(1)免疫 神经 体液 (2) 指标 正常值(范围) 渗透压 约为 770 kPa(37 ℃时) 温度 37 ℃左右 酸碱度 血浆 pH 为 7.35~7.45 (3)①内环境渗透压降低,细胞吸水膨胀 ②酶促反应受阻,代谢紊乱 ③出现低 血糖症状 ④会出现抽搐现象,严重时影响骨骼发育 (4)内环境 消化 循环 循环 泌尿 呼吸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