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
蚌埠二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O-16 C-12 N-14 S-32 Fe-56 Mn-55 Ca-40 Cl-35.5 Na-23 Mg-24 Al-27 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符合图示的是( ) ①冰雪融化 ②KMnO4分解制O2 ③铝与氧化铁的反应 ④钠与水反应 ⑤二氧化碳与灼热的木炭反应 ⑥碘的升华 ⑦ 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 A.②⑥⑦ B.②⑤⑦ C.①②⑤⑥⑦ D.③④ 2.已知反应:① 25 ℃、101 kPa时,2C(s)+O2(g) = 2CO(g) ΔH =-221 kJ/mol; ② 稀溶液中,H+(aq)+OH-(aq) = H2O(l) ΔH =-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碳的燃烧热ΔH <-110.5 kJ/mol B.反应热有正负之分,标准燃烧热ΔH全部是正值 C.稀硫酸与Ca(OH)2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 =-(2×57.3) kJ/mol D.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2O,放出57.3 kJ的热量 3.如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单质(X2)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MgF2>MgCl2>MgBr2>MgI2 B.22.4LF2(g)与足量的Mg充分反应,放热1124kJ C.工业上可由电解MgCl2溶液冶炼金属Mg,该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D.由图可知:MgBr2(s)+Cl2(g)=MgCl2(s)+Br2(l) ∆H=-117kJ/mol 4.最近意大利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Ⅰ、断裂1 mol N—N吸收167 kJ热量,形成1 mol 放出942 kJ热量;Ⅱ、N2(g)+3H2(g)2NH3(g) ΔH1=-92 kJ/mol,N4(g)+6H2(g)4NH3(g) ΔH2(kJ/mol)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2>0 B.N2分子比N4分子稳定 C.ΔH2=2ΔH1 D.ΔH2与方程式系数无关 5.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化学反应发生平衡移动的是( ) 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升高温度 C.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 D.使用催化剂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分子运动加快,增加了碰撞频率,故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B.反应:CaCO3(s)=CaO(s)+CO2(g)ΔH>0,在低温时能自发进行 C.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值增大 D.H+和OH-的反应活化能接近于零,反应几乎在瞬间完成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硝酸、稀硝酸中,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 C.N2(g)+3H2(g)2NH3(g)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H2的转化率均增大 D.对于反应2H2O2===2H2O+O2↑,加入MnO2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O2的生成速率 8.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工业合成氨反应中加压有利于提高氨气的产率 B. C.红棕色的NO2 ,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D. 9.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装置①依据两容器内气体颜色变化,不能判断反应2NO2(g)N2O4(g)平衡移动的方向 B.装置②依据U管两边液面的高低判断Na和水反应的热效应 C.装置③测定中和热 D.装置④依据褪色快慢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0.可逆反应mA(g)+nB(g)pC(g)+qD(g)的v-t图像如图甲所示。若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a1<a2 B.平衡时图甲和图乙中反应速率相等 C.t1>t2 D.平衡时图甲和图乙中反应限度相同 11.一定温度下,将1 mol气体A和1 mol气体B充入2 L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xC(g)+D(s),t1min时达到平衡。在t2min、t3min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气体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min时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2 C.t1~t3min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5 D.t3min时改变的条件是移去少量物质D 12.可逆反应:2SO2+O2 ⇌2SO3达到平衡状态时,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为平衡常数,Qc为浓度商)( ) A.Qc不变,K变大,O2转化率增大 B.Qc不变,K变大,SO2转化率减小 C.Qc变小,K不变,O2转化率减小 D.Qc增大,K不变,SO2转化率增大 13.一定条件下,反应:6H2+2CO2⇌C2H5OH+3H2O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 ΔH>0 B.达到平衡时,3v正(H2)=v逆(CO2) C.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值大于c点 D.a点对应的H2的平衡转化率为90% 14.下列事实中,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A.远洋海轮的尾部装上一定数量的锌板 B.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C.白铁皮片比马口铁片更耐腐蚀 D.埋在潮湿土壤里的铁管比埋在干燥土壤里的铁管更易被腐蚀 15.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 ) A B C D 铜的精炼 铁上镀银 防止Fe被腐蚀 构成铜锌原电池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Cu片作阳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Cl2↑+H2↑+2OH- B.用两个铜片作电极电解AgNO3溶液:Cu+2Ag+2Ag+Cu2+ C.用石墨作电极电解FeCl3溶液:2Cl-+2H2OCl2↑+H2↑+2OH- D.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Br2溶液:2Cu2++2H2O2Cu+O2↑+4H+ 17.有关下列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Ⅰ所示电池中,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 B.图Ⅱ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 C.图Ⅲ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Cu2+浓度始终不变 D.图Ⅳ所示电池中,Ag2O是氧化剂,电池工作过程中被还原为Ag 18.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uSO4和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石墨电极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溶液pH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阳极先析出Cl2,后析出O2,阴极先产生Cu,后析出H2 B.AB段阳极只产生Cl2,阴极只产生Cu C.BC段表示在阴极上是H+放电产生了H2 D.CD段相当于电解水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惰性电极电解 Na2SO4溶液,当 2 mol电子转移时,可加入 18 g 水恢复 B.用惰性电极电解 CuSO4溶液,当加入1 mol Cu(OH)2恢复电解前浓度时,电路中转移了4mol e- C.将Mg、Al金属放在NaOH溶液中组成原电池,Mg做负极,Al做正极 D.要想实现 Cu+H2SO4(稀) ═ CuSO4+H2↑的反应,需在电解池中进行,且 Cu 为阳极 20.最近美国学者成功实现用氮气和水生产氨,其装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图中的能量转化方式只有2种 B. B.a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2 + 6H+ + 6e- = 2NH3 C. 装置工作时H+ 向b极区移动,电解质溶液pH减小 D.a极区与b极区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21.(12分)(1)①CaCO3(s)═ CaO(s)+ CO2(g) ΔH = + 177.7 kJ·mol-1 ②C(s)+ H2O(g)═ CO(g)+ H2(g)ΔH =﹣131.3 kJ·mol-1 ③H2SO4(l)+ NaOH(l)═ Na2SO4(l)+ H2O(l)ΔH =﹣57.3 kJ·mol-1 ④C(s)+ O2(g)═ CO2(g)ΔH =﹣393.5 kJ·mol-1 ⑤ CO(g)+ O2(g)═ CO2(g)ΔH =﹣283 kJ·mol-1 (a)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表示不正确的有 (填序号)。 (b)根据上述信息,写出C转化为CO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O2(g)═ H2O(g)ΔH =﹣241.8 kJ·mol-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 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kJ·mol-1 (3)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 4NO2(g)═ 4NO(g)+ CO2(g)+ 2H2O(g)ΔH =﹣574 kJ·mol-1 CH4(g)+ 4NO(g)═ 2N2(g)+ CO2(g)+ 2H2O(g)ΔH =﹣1 160 kJ·mol-1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还原NO2生成N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用阿伏加德罗常数NA表示),放出的热量为 kJ。 (4)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l)+OH-(l) ═ H2O(l) ΔH =-57.3 kJ·mol-1 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记录温度4次 C.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D. 已知2NaOH(aq)+H2SO4(aq) ═ Na2SO4(aq)+2H2O(l) ΔH =-114.6 kJ·mol-1,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 22.(14分)(1)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 (如图1)。 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2。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____________腐蚀,此时,碳粉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 (2)氢氧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上海世博园中的交通工具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气比电解水制氢气更为科学 B.氢氧燃料电池作为汽车动力更能保护环境 C.以稀H2SO4、KOH溶液为介质的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相同 D.以稀H2SO4、KOH溶液为介质的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相同 (3)电动车采用了一种高效耐用的新型可充电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 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②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 (4) 下列描述中,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 A. 电解食盐水制得金属钠 B. 电解熔融氯化铝制取金属铝,用石墨作阳极 C. 一氧化碳高温还原铁矿石制得铁 D.电解熔融氧化镁制取金属镁,用铁作阳极 (5)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 A.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 ═ Ni B. 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 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 D. 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23.(14分)(1)严重雾霾天气的产生与汽车排放的NO2(N2O4)、CO、NO等气体有关。 回答下列问题: 用活性炭处理尾气时还可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 ΔH=-34.0 kJ·mol−1,借助传感器在T1℃测得不同时间点上NO和N2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 浓度/mol·L−1 0 5 10 15 20 25 NO 1.20 0.74 0.56 0.56 0.63 0.63 N2 0 0.23 0.32 0.32 0.36 0.36 15 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填字母)。 a.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b.加入适量的活性炭 c.通入适量的NO d.适当升高温度 (2)750K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甲醇,发生反应CH3OH(g)HCHO(g)+H2(g),若起始压强为101kPa,达到平衡转化率为50.0%,则反应的平衡常数 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忽略其它反应)。 (3)某温度,将2 mol CO与5 mol H2的混合气体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经过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转移电子6 mol。 ①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2 mol CO和1.5 mol CH3OH,此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2 mol CO与5 mol 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CH3OH的质量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v逆(CO)=2v正(H2)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③在一定压强下,容积为V L的容器充入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p1________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ΔH________0。 蚌埠二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答题卷 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A B B D D D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D B C B D C C B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21. (共12分) (1)(a)②③ (b)C(s)+ O2(g)===CO(g)ΔH =﹣110.5 kJ·mol-1 (2)409.0 (3)1.6NA 173.4 (4)C D 22.(共14分) (1) 吸氧 2H2O+O2+4e-═ 4OH- (2)C (3)①Zn-2e-+2OH-═ Zn(OH)2 ②Fe(OH)3+5OH--3e-=FeO42-+4H2O (4)C (5)AD 23. (共14分) (1)ac (2)50.5Kpa(单位可以不带) (3)① > 增大 ②cd ③小于 小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