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汾湖高级中学期中考试质量检测 高二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1.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 )‎ A. 雨滴落地时的速度 B. 汽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速度 C.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D. 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雨滴落地时的速度,指落地一瞬间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A错误。‎ B. 汽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速度,与位移对应,是平均速度,故B正确。‎ C.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与位置对应,是瞬时速度,故C错误。‎ D. 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指一点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D错误。‎ ‎2.如图是体育摄影中的“追拍法”,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滑板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 A. 大地 B. 太阳 C. 滑板运动员 D. 步行的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追拍法”是跟踪运动的物体,将运动的物体看做是静止的,该图片是运动的滑板运动员被摄影师当做静止的,而用镜头跟踪,故参考系是滑板运动员。‎ A. 大地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B. 太阳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 C. 滑板运动员与分析相符,故C正确。D. 步行的人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3.关于形变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弹簧才可以产生弹力 B. 接触的物体之间发生的形变程度越大,它们之间的弹力越小 C.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弹簧的“硬”与“软”是指弹簧的轻与重 D.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弹簧的“硬”与“软”是指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大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只要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可以产生弹力,A错;弹力与形变量、劲度系数都有关系,B错;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弹簧的“硬”与“软”是指弹簧的劲度系数,C错;D对;故选D。‎ ‎4.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中,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    )‎ A. N B. kg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详解】A. 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故A错误;‎ B. kg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故B正确;‎ C. m/s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故C错误;‎ D. m/s2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故D错误;‎ 故选:B.‎ ‎5.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力是物体获得速度的原因 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也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也不是物体获得速度的原因,故选D.‎ ‎6.一个物体从斜面上匀速下滑,它的受力情况是( )‎ A. 受到重力、弹力、下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 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 物体受到的弹力方向垂直斜面斜向下 D.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答案】B ‎【解析】‎ ‎【详解】AB.物体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重力的向下分力并非物体实际受力,故A错误B正确。‎ C. 物体受到的弹力方向垂直斜面斜向上,故C错误。‎ D.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故D错误。‎ ‎7.把竖直向下的90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在水平方向上等于120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 )‎ A. 30N B. 90N C. 120N D. 150N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意,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有:‎ 由根据数学知识可知:.故ABC错误,D正确.‎ ‎8.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 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D.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快慢,与速度、速度变化量没有直接关系,ABD错;同理C对;故选C 考点:考查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无直接关系.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只能说明速度变化越快,不能说明速度变化越大,也不能说明物体运动越快,因此要正确区分速度v、速度变化量∆v和加速度a的不同 ‎9.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力水平推车,但车仍然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此人推车的力小于汽车所受到的静摩擦力 B. 此人推车的力与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平衡 C. 此人推车的力增大时,汽车受到摩擦力将保持不变 D. 此人推车的力增大时,汽车受到摩擦力将不断减小,直到汽车能够运动起来为止 ‎【答案】B ‎【解析】‎ ‎【详解】因为小车是静止的,所以推力应等于静摩擦力,A错,B对。当推理增加,若小车不动,则静摩擦力增加,若动了则转变为滑动摩擦力,C错,D错。‎ ‎【点睛】此类问题考查了静摩擦力的大小的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一般要结合物体所处的状态,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解。而滑动摩擦力则可根据公式直接计算。静摩擦力的方向是一个重点难点。‎ ‎10.关于“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B.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改变拉力的大小 C. 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作a–F图象应该用线段依次将各点连接起来 D.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M图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A对;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保持拉力的大小不变,B错;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作a–F图象应该用平滑的直线连接,C错;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1/M图象,D错;故选A。‎ ‎11.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落地,则它下落时,它下落的高度为(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下落H所需时间为t,则有:‎ 它下落时 A. 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B. 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 C. 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D. 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12.一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最小( )‎ A. 电梯匀加速上升,且 B. 电梯匀加速下降,且 C. 电梯匀减速上升,且 D. 电梯匀减速下降,且 ‎【答案】C ‎【解析】‎ ‎【详解】电梯匀加速上升,且,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电梯匀加速下降,且,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电梯匀减速上升,且,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电梯匀减速下降,且,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比较可知,当电梯匀减速上升,且,物体受到的拉力最小,则弹簧秤的示数最小。‎ A. 电梯匀加速上升,且,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 电梯匀加速下降,且,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 C. 电梯匀减速上升,且,与分析相符,故C正确。‎ D. 电梯匀减速下降,且,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13.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一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在运动过程中,物体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推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 A. 20N,向左 B. 20N,向右 ‎ C. 10N,向左 D. 10N,向右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体在向右运动,故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则摩擦力的大小f=μmg=20N;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向左;故选A.‎ ‎【点睛】由于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大小决定因素不同,因此在分析摩擦力时一定要分清是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因此弄清物体的运动状态很关键.‎ ‎14.某同学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如图所示是他正要释放小车时的情形,对此另一同学提出了实验应改进的几点建议,其中合理的是( )‎ ‎①应把长木板的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阻力 ‎②应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绳与长木板表面平行 ‎③应将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 ‎④应使小车离打点计时器远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AB ‎【解析】‎ ‎【详解】为了使得小车受到的拉力为其合力,应用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抵消摩擦力,①正确;为了减小系统间的摩擦力,应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绳与长木板表面平行,②正确;两种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的交流电源,③错误;为了得到更多的数据,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④错误;故A正确;‎ ‎【点睛】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理解重要步骤的操作,熟练应用基本物理解决实验问题.‎ ‎1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质量为的木块,受到大小为、方向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拉力作用,沿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 对物体受力分析可以知道,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在水平方向有,‎ 竖直方向有,‎ 滑动摩擦力,‎ 根据以上三式联立可以求得.‎ 所以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物体受多力作用时,采用正交分解法进行分析,分解为两方向立式后,再找两方向之间的关联,最终联立方程组求解。‎ ‎16.对电现象及规律的认识中,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 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是由于丝绸上一些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B.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均增加为原来的2倍,距离不变,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原来的4倍 C.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电荷量均不变,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原来的一半 D. 电场线是电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A.玻璃棒和丝绸摩擦后,是因为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导致的玻璃棒带正电,A错误;‎ B.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均增加为原来的2倍,距离不变,由可得,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原来的4倍,B正确;‎ C.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电荷量均不变,由 可得,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原来的,C错误;‎ D.电场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电场而引入的,实际不存在,D错误。‎ ‎17.有a、b、c、d四个小磁针,分别放置在通电螺线管的附近和内部.当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指向如图所示,其中是正确的(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N极在右端,因此右侧磁场方向水平向右,小磁针c位置不对;上方磁场方向水平向左,所以小磁针d位置正确;左侧水平向右,a位置不对;内部水平向右,b位置不对,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8.如图所示,把长为L的导体棒悬挂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当导体棒中通以方向向左的电流I时,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A. 大小为BIL,方向竖直向上 B. 大小为BIL,方向竖直向下 C. 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 D. 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安培力的概念可知,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BIL,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方向竖直向下,选项B正确。‎ ‎19.在下面的四个图中,标出了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带正电的粒子在磁场中速度v的方向和其所受洛伦兹力f的方向,其中正确表示这三个方向关系的图是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有左手定则可知B对;选项A中洛仑兹力方向向下A错;选项C中洛仑兹力垂直纸面向外,C错;选项D中洛仑兹力垂直纸面向里,D错;故选B。‎ ‎20.如图所示,在垂直于纸面的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个矩形闭合线圈abcd,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O1O2是线圈的对称轴,应使线圈怎样运动才能使其中产生感生电流? ‎ A. 向左或向右平动 B. 向上或向下平动 C. 绕O1O2转动 D 平行于纸面向里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B. 由于磁场为匀强磁场,无论线圈在平面内如何平动,其磁通量都不变化,因此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AB错误;‎ C. 当线圈绕O1O2转动时,磁通量将发生变化,如转过90°时磁通量为零,因此有感应电流产生,故C正确。‎ D. 平行于纸面向里运动,线圈磁通量不变化,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错误。‎ ‎21.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每次用弹簧秤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木块运动状态及弹簧秤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表可知:( )‎ A. 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 0 . 7N B. 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为 0 . 6N C. 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 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二次是相同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当弹簧弹力为0.6N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弹力为0.7N时,物体开始加速运动,由此可知,最大静摩擦力不可能为0.7N,可能为0.6N,或者大于0.6N,小于0.7N,故AB错误;当木块开始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因此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2.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力F作用在物体C上后,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不受摩擦力作用 B B不受摩擦力作用 C. A受的各个摩擦力的合力不为零 D. A、B、C三个物体组成的整体所受摩擦力为零 ‎【答案】B ‎【解析】‎ ‎【详解】对B分析,B在水平方向上平衡,不受摩擦力作用。对C分析,在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静摩擦力作用,知A对C的摩擦力向左,大小等于F。对A分析,在水平方向上受C对A的摩擦力和地面对A的摩擦力,两个摩擦力的合力等于0。对整体分析,整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故B正确,ACD错误。‎ ‎2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 A. 0 B. 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 C. 大小为g,方向水平向右 D. 大小为g,方向垂直木板向下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木板撤去前,小球处于平衡态,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先求出弹簧的弹力,撤去木板瞬间,木板的支持力消失,弹簧的弹力和重力不变,求出合力后,即可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球的加速度.‎ ‎【详解】木板撤去前,小球处于平衡态,受重力、支持力和弹簧的拉力,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F-Nsin30°=0; Ncos30°-G=0;解得支持力 N=mg,弹簧的弹力 F=mg;木板AB突然撤去后,支持力消失,重力和弹簧的拉力不变,合力大小等于支持力N,方向与N反向,故此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垂直木板向下。故选D。‎ ‎【点睛】本题的关键对小球受力分析,抓住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由牛顿第二定律求瞬时加速度.‎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24.本题为选做题,考生只选择一题作答.‎ ‎(1)供使用选修1—1教材的考生作答.请先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该题答题区域内的[1]涂黑,再答题.(2)本题供使用选修3—1教材的考生作答.请先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该题答题区域内的[2]涂黑,再答题.)‎ ‎24.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变化的磁场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电场.已知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m/s,某广播电台的“经济、生活”节目的频率是1.03×108HZ,该电磁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______m.‎ ‎【答案】 (1). 能 (2). 2.9‎ ‎【解析】‎ ‎【详解】[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认为,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 ‎[2]由,代入已知数据,解得:‎ ‎;‎ ‎25.取两片不同的金属,相隔一定距离插入水果(如芒果等)内,就构成了简易水果电池.用理想电压表测得电池两极间的电压为1.26V。用阻值为10Ω的电阻与理想电流表串联,接在电池两极间,测得电流表中的电流为30mA,则该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V,内阻为_______Ω.‎ ‎【答案】 (1). 1.26 (2). 32‎ ‎【解析】‎ ‎【详解】[1]用理想电压表测电池两极间的电压,即为电源的电动势 E=1.26V,‎ ‎[2]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 ‎ ,‎ 解得电源的内电阻 ‎26.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应使两细套之间的夹角为90°,以便求出合力的大小 B.用两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 C.若用两只弹簧秤拉时合力的图示F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拉力的图示F′不完全重合,说明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不一定是普遍成立的 D.F1≠F2,若方向不变,大小各增加1N,则合力F的方向不变,大小也增加1N ‎(2)某同学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图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乙中的F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B.图乙的F′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C.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答案】 (1). B (2). BC (3). B ‎【解析】‎ ‎【详解】(1)[1]A. 合力是我们根据平行四边形画出来的,不是计算出来的,不需要让夹角为特殊角,故A错误。‎ B. 为了使两次实验对橡皮筋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故用两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故B正确。‎ C. 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一定成立的,如果画出的差距太大,说明实验时出现错误,故C错误。‎ D.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力和两分力的大小并不总能同时增加相同的量。只有两力大小相等,夹角成120°时,才能保证合力与分力增加量相同;故D错误。‎ ‎(2)[2] F1与F2合成的理论值是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算出的值,而实际值是单独一个力拉O点的时的值,因此F′是F1与F2合成的理论值,F是F1与F2合成的实际值,故A错误,B正确;‎ CD. 由于O点的作用效果相同,将两个细绳套换成两根橡皮条,不会影响实验结果,故C正确D错误。‎ ‎(3)[3] 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所以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B正确ACD错误。‎ 三、计算题:(本小题共3题,共21分,第26题6分,第27题7 分,第28题8 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注:答案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如写在其它位置不得分。)‎ ‎27.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悬挂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小球和车厢相对静止,小球的质量为1 kg (sin 37°=0.6,cos 37°=0.8,取g=10 m/s2)。求:‎ ‎(1)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 ‎(2)悬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 ‎【答案】(1)7.5 m/s2,方向向右;车厢做向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向左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2)12.5 N ‎【解析】‎ ‎【详解】(1)车厢的加速度与小球的加速度相同,由小球的受力分析知(如图所示):‎ a==gtan37°=g=7.5 m/s2.‎ 加速度大小为7.5 m/s2,方向向右,‎ 车厢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或向左做匀减速运动.‎ ‎(2)由图可知,线对小球的拉力的大小为:‎ ‎ ‎ 悬线对小球的拉力为12.5 N.‎ ‎28.游船从码头沿直线行驶到湖对岸,小明对过程进行观察,记录数据如下表,‎ 运动过程 运动时间 运动状态 匀加速运动 初速度;末速度 匀速运动 匀减速运动 靠岸时的速度 ‎(1)求游船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及位移大小;‎ ‎(2)若游船和游客总质量,求游船匀减速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F;‎ ‎(3)求游船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 ‎【答案】(1) 0.105m/s2 84m (2) 400N(3) 3.86m/s ‎【解析】‎ ‎【详解】(1)根据 代入数据可解得: ‎ 根据 ‎ ‎(2)游船匀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F=ma=8000×0.05=400N 所以游船匀减速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合力大小F=400N 匀加速运动过程位移x1=84m ‎ 匀速运动位移x2=vt=4.2×(640-40)m=2520m 匀减速运动过程位移 ‎ 总位移 ‎ 行驶总时间为t=720s 所以整个过程中行驶的平均速度大小 ‎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 0.105m/s2, 84m (2) 400N(3) 3.86m/s ‎【点睛】利用求解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并利用平均速度的概念求解运动中的平均速度。‎ ‎29.如图所示,质量的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长木板左端加一水平恒定推力,当长木板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m/s时,在长木板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的小物块,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长木板足够长。(取)‎ ‎(1)小物块放上后,小物块及长木板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3)从小物块放上长木板开始,经过,小物块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答案】(1)(2)1s (3)2.1 m ‎【解析】‎ ‎【详解】(1)小物块的加速度 长木板的加速度 ‎。‎ ‎(2)由 ‎,‎ 可得 ‎。‎ ‎(3)在开始1s内小物块的位移 ‎1s末速度为 在接下来的0.5s小物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一起做加速运动且加速度为 这0.5s内的位移为 通过的总位移 ‎。‎ ‎30.取两片不同的金属,相隔一定距离插入水果(如芒果等)内,就构成了简易水果电池.用理想电压表测得电池两极间的电压为1.26V。用阻值为10Ω的电阻与理想电流表串联,接在电池两极间,测得电流表中的电流为30mA,则该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V,内阻为_____Ω.‎ ‎【答案】 (1). 1.26 (2). 32‎ ‎【解析】‎ ‎【详解】[1]用理想电压表测电池两极间的电压,即为电源的电动势 E=1.26V,‎ ‎[2]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 ‎ ,‎ 解得电源的内电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