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真题体验·亮剑高考3-2-5文化创新真题体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真题体验·亮剑高考3-2-5文化创新真题体验

温馨提示:‎ ‎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真题体验·亮剑高考 考点考情 考题统计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5年4考)‎ ‎2016·卷ⅠT19;‎ ‎2016·卷ⅢT19;‎ ‎2016·卷ⅢT39(2);‎ ‎2014·卷ⅡT39(1)‎ 文化创新的意义(5年2考)‎ ‎2016·卷ⅢT19;‎ ‎2014·卷ⅠT39(1)‎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5年6考)‎ ‎2017·卷ⅡT20;‎ ‎2017·卷ⅠT40(1);‎ ‎2016·卷ⅠT19;‎ ‎2016·卷ⅡT19;‎ ‎2016·卷ⅢT39(2);‎ ‎2014·卷ⅡT39(1)‎ 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全国卷5年0考)‎ ‎1.(2016·全国卷Ⅰ·T19)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合作,‎ 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  )‎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的事例,说明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才能传承下去,①②符合题意;立足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错误;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传播手段和传播形式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但不是前提,④错误。‎ ‎2.(2016·全国卷Ⅲ·T19)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 题肢 具体分析 结论 ‎①‎ 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入选 ‎②‎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说法错误 排除 ‎③‎ 材料未体现文化创新的作用 排除 ‎④‎ 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辞海》,说明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入选 ‎3.(2017·全国卷Ⅰ·T40(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3)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传播等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提到的成功经验。本题是原因类试题,《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说明我们应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利用现代传播技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群众参与,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3)此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要在准确把握材料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提出建议,只要言之成理都可以。学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如渗入课堂、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开设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等。‎ 答案:(1)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重视发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激发民众内心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引导民众广泛参与。‎ ‎(3)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 ‎4.(2014·全国卷Ⅰ·T39(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 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3)结合材料,就教育创新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 ‎【解析】第(1)问要求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回答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首先阐述创新对文化发展的意义及文化创新的作用,然后结合材料,从教育创新对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全面发展等角度分析。第(3)问结合材料可以从教育创新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的作用等角度分析。‎ 答案:(1)‎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主意识、创新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示例:创新托起中国梦;知识改变人生;创新成就梦想。‎ ‎5.(2014·全国卷Ⅱ·T39(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要。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 353幅。书中收录3 505种中草药,附方40 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 ‎【解析】本题要求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如何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材料中冯洪钱“访问”“拜访”“广泛收集”“查阅”“追踪”“创办”“研制成功”“治愈”等关键词表明他深入实践,‎ 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拜访老兽医、老药农,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表明他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说明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答案: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疫病治疗第一线,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广泛收集整理我国传统兽医中草药及药方,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收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推进创新。‎ ‎6. (2013·全国卷Ⅱ·T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二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 结合材料二,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解析】首先回答科技的物质特性,然后回答文化传承的作用——交流、发展。‎ 答案:科技创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科技创新带来更快速、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备选真题】‎ ‎1.(2017·江苏单科·T21)在一些旅游景区,国内外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如天坛、鸟巢、兵马俑、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经常被照搬、模仿或抄袭,山寨景观多次出现。对此类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 A.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B.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C.发展了国家倡导的大众文化 D.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改变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创新。国内外的许多标志性建筑经常被照搬、模仿或抄袭,这不是创新,也不利于对标志性建筑进行保护。这启示我们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改变,D正确;其余选项与材料的主旨内容不符。‎ ‎【状元解题妙招】判断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1.题型特点:一般要求学生选出正确的或者错误的题肢。‎ ‎2.解题方法:‎ ‎(1)条件排除法:设问一般要求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得出题干中的结论,或者得出题干结论中的结论,需要题肢中的哪些条件。要特别注意排除以必要条件代替充分条件、表述太绝对、不符合或夸大事实的题肢。‎ ‎(2)概念判断法:在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直接确定符合题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题肢。‎ ‎(3)事实判断法:根据材料信息、生活实际和现实国情等判断题肢的正误,不符合的排除,符合的当选。‎ ‎2.(2017·江苏单科·T22)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 (  )‎ 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 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 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创作的要求。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这启示我们在文化创作时要立足实践、扎根生活,才能更真实,B正确;材料未体现改变社会的问题,排除A;精品力作不一定非要满足大众,排除C;D材料未体现。‎ ‎3. (2016·海南单科·T1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 (  )‎ ‎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②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 ‎④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所以习近平强调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③④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①说法错误。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需要深入社会实践,但并非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②说法错误。故选D项。‎ ‎4.(2015·山东文综·T30)下图中的“雷风侠”,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雷风侠”动漫形象创作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②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雷风侠”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设计的,体现了作者有文化自觉和担当,①符合题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体现了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④符合题意;材料涉及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不是体制的创新,②与材料不符;‎ 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③说法错误。故选B。‎ ‎5.(2015·海南单科·T15)“一月一镇一场”“一月一镇一赛”“一镇一演”是海南省某县着力打造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县政府积极为群众搭建表演舞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参加演出的群众越来越多。县政府的做法 (  )‎ ‎①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②激发了群众文化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其精神力量 ‎④扩大了群众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用文化成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海南省某县着力打造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激发了群众文化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也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发挥主体作用;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保障群众文化权益,并没有扩大群众的文化权益,④说法错误。故选C。‎ ‎6.(2015·海南单科·T16)近年来,海南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本土题材的剧目,如琼剧《海瑞》、人偶剧《鹿回头》、歌舞诗《达达瑟》、舞剧《黄道婆》等。这些剧目在全国各地演出,展示了海南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深受观众喜爱,引起了一股海南文化热。演出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  )‎ ‎①剧目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魅力 ‎②剧目创作坚持市场至上的导向 ‎③剧目创作坚持现实主义风格 ‎④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创造性发掘与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海南文艺工作者重视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创造性发掘与转化,创作本土题材的剧目,展示了海南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深受观众喜爱,①④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作为文化产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能坚持市场至上的导向;材料没有涉及剧目创作的风格,③与材料无关。故选B。‎ ‎7.(2015·海南单科·T17)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通过计算口诀和手指拨珠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珠动数出,算存一体,实用方便,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美誉的中国珠算 (  )‎ ‎①产生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 ‎②体现了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 ‎③表明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 ‎④印证了认识工具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中国珠算产生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体现了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①②说法正确;③④说法错误。故选A。‎ ‎8.(2015·北京文综·T39)“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里是北京。”‎ 北京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行走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亲近文化遗产,探访名人故居,走入创新基地……我们会获得丰富的文化体验。‎ 某校开展“漫游北京”文化实践活动,围绕“灿烂文明”“红色记忆”“魅力创新”三大主题向同学们征集活动意向。请完成下表。‎ 文化实践活动 主题:____________(从“灿烂文明”“红色记忆”“魅力创新”中任选其一) ‎ 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应与主题相符,可从以下地点中选择其一,也可另选其他)‎ 备选地点:国家博物馆、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长城、京西古道、焦庄户地道战遗址、鲁迅故居、中国科学技术馆、青龙桥人字铁路、798艺术区。‎ 推荐词:(结合个人体验和《文化生活》知识,阐述推荐地点的文化价值。100字左右)‎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实践活动的主题是“灿烂文明”“红色记忆”“魅力创新”三大主题,因为这三大主题需要结合所学的不同知识点以及个人体验来写推荐词。‎ 答案:示例:‎ 所选地点与主题相符,能将个人生活中的文化体验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价值,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知识角度:中华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弘扬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创新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文化的繁荣等。‎ 等级 等级描述 第一等级 能将个人生活中的文化体验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准确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所选地点的文化价值,情景理交融。‎ 第二等级 能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个人文化体验,较为准确地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所选地点的文化价值,但不够具体充分。‎ 第三等级 应答与试题无关;重复试题内容;没有应答。‎ ‎9.(2015·福建文综·T39(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心逐梦的中国,正以博大宽广的胸襟、心系天下的情怀,奏响“一带一路”交响曲,谱写自贸区战略新华章。‎ 材料一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热烈响应。2015年3月,福建被国家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2015年4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福建自贸区)正式建立,实施范围涵盖平潭、厦门和福州三个片区。‎ 材料三 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互动、共生共荣的历史。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之路。对此,同学们围绕“经济和文化何者先行”展开讨论。‎ 观点 论据及论证过程 观点一:经济先行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合作,但更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 观点二:文化先行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尊重、交流合作,才能保证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参考材料一和材料三,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展望中华文化与沿线各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美好远景。‎ ‎【解析】题目要求的范围是“文化发展的角度”,其中既包括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也包括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学生可以从以上三个角度分析。‎ 答案:①文化在交流与传播中发展,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实现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共同繁荣。‎ ‎③‎ 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中不断创新,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学生若从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0.(2015·安徽文综·T11(2))材料二 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 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要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满足用户消费。中国制造正在敞开一扇扇新的梦想之门。‎ 根据材料二,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的文化生活依据。‎ ‎【解析】本题属于依据类题目,范围是文化生活,答案结合材料和整个文化生活模块发散,从文化的实质、文化对经济的作用、文化创新的作用、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回答。‎ 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弘扬工匠精神,能够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弘扬工匠精神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文化生产力等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弘扬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与现代科技融合,创造高品质的产品。(3)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4)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弘扬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的产品,‎ 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要。‎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