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2020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ww.ks5u.com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2分) 1.辛亥革命“完成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 ) A.完成中国民主政治的任务 B.促成了社会性质的转变 C.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 2.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官、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3.《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 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 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4.下图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苏联的一幅漫画,画上右下方文字是“欧洲”,该漫画的主旨是( ) A.抨击杜鲁门主义的冷战叫嚣 B.阻止柏林危机的扩大漫延 C.揭露马歇尔计划的阴谋实质 D.反对北约集团的战争政策 5.继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又绕过联合国焊然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企图将伊拉克改造成“民主样板”,向中东其他国家推广。这说明( ) A.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已经形成 B.美式民主是行之有效的民主 C.霸权主义仍然是世界和平最主要的威胁之一 D.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形成 6.1500—1600年欧洲小麦年产量变化不大,但以黄金计价的小麦价格上涨极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航路开辟后黄金大量流入欧洲 B.工业革命引起技术进步 C.资产阶级革命后生产关系改变 D.经济危机引起物价上涨 7.洋务派在1865年以后创办的军事工业中,普遍实行雇佣劳动。工人的工资基本上是按照技术高低而定,劳动强度虽然很大,但加班作业,亦加给工资。这表明当时的洋务企业( ) A.注重保障工人权益 B.已脱离落后因素的影响 C.具有资本主义因素 D.主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8.民国时期,有学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为着帝国主义间,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他看来( ) A.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空间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 C.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为前提 D.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 9.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10.18世纪中叶以前,英国人口增长速度缓慢。18世纪4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尤其是1811-1821年的10年间,英国人口增长了18%,人口年增长率达到1.8%,这种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长速度被称为英国“人口革命”。当时英国“ 人口革命”的出现( ) A.体现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成果 B.主要得益于海外的殖民扩张 C.增加了“福利国家”的负担 D.引起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变化 11.民国初年,苏州丝绸业从业者大多世代相传,各织绸厂都采用手拉织机。1925年,在延龄冠记绸厂采用电力织机后,各家绸厂纷纷效尤,舍木机、手拉机而采取电力机。这一变化( ) A.使丝织业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B.是工业革命成果在华的交叉应用 C.使我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 D.反映苏州重工业发展领先轻工业 12.1924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 ) A.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 B.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C.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 D.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 13.开辟新航路给西班牙带来了巨额财富,据估计,1545—1560年,西班牙人从拉丁美洲运回的黄金每年平均为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但巨额财富并未给西班牙带来新的发展,西班牙在17世纪迅速走向衰落。结合下表判断,西班牙衰落的经济原因最有可能是( ) 16世纪六七十年代西班牙国家财政预算开支简表 项目 军费 宫廷开支 偿还战争债务 经济建设 行政开支 比例 22%-28% 4%-13% 51%-62% 1%-2% 4%-16% A.军费开支耗空了财富 B.宫廷王室的奢侈生活 C.通货膨胀现象严重 D.经济建设投入不足 14.有学者总结了汉初的经济政策,如下表所示。这些政策( ) 时期 经济政策 出处 汉文帝 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 《汉书》 “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 《盐铁论》 汉景帝 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 《汉书》 A.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确立 B.促进了盐铁官营的实施 C.有利于自耕农经济发展 D.协调了农工商间的关系 15.“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 ) A.秦都咸阳 B.唐都长安 C.宋代东京 D.明代苏州 16.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 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1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18.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19.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很多小型企业从大公司获得的分包合同也是如此。这反映美国( ) A.冷战政策与公司发展相互影响 B.已经把军备竞赛作为根本国策 C.军工订单解决了严重失业问题 D.国民经济军事化加剧战争危险 20.1970年1月的某天,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对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字眼很疑惑,基辛格听后笑着回答:“大使先生, 难道你不认为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么?”导致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有此改变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B.中国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美苏争霸中,美国由攻势转为守势 D.两大阵营间的矛盾相对缓和 21.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形成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二次建交高潮。该外交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国( ) A.推动日内瓦会议达成了共识 B.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D.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22.马克思指出:“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下面哪次革命活动体现了这个观点( ) A.巴黎公社 B.辛亥革命 C.十月革命 D.法国大革命 23.抗战胜利后,国民政治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治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治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24.法国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出台了11部宪法。这些宪法大多寿命短暂,有的甚至“胎死腹中”。唯独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施行长达65年。这反映出该宪法( ) A.内容非常广博 B.适应社会发展 C.实现权力制衡 D.蕴含自由观念 25.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射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26. 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 时期 两宋 明清 项目 50%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二、材料题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 材料一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体现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平等则要求“数学(数量)平等”,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所以,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施治生《试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 材料二 纵观英国历史,特别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社会在作出了种种探索和尝试后,最终选择了这种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君主立宪制。……尽管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英王仍然是终身和世袭的国家元首,享有宪法赋予的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巨大权力,但是这种政体下的国王是“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宪法在赋予权力的同时,对王权的行使也加以了种种限制。通过一系列法案的颁布,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丁翌《试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材料三封建的专制帝王是最反动腐朽的势力,众多的昏君荒淫腐朽,专断无能,制造了一幕幕的悲剧。但专制王权在历史上也发挥出重要作用。战国时期人们对黄河的治理;汉武帝征发几万民工开凿了漕渠、六辅渠、白渠;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唐太宗派将军李靖等率十余万大军分道出击突厥,灭亡突厥,在北部边境设立都护府……康熙帝派出大批清军进驻黑龙江,围攻侵略我国领土并占领雅克萨的沙俄匪军,取得了雅克萨大捷,迫使俄国签订了对双方较为公正的《尼布楚条约》……商代青铜器工艺技术高度发展,所生产的大量青铜,式样各异,器物上的纹饰瑰丽而深厚,造型生动别致。中国的丝绸、瓷器精关精致、闻名并行销世界。中国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贡献。 ——《古代王权和专制主义研究》 1. 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6分) 2. 依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是如何确立“议会至上”的。(6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专制王权发挥的积极作用。(6分) 28.根据下列学习卡片,回答问题。 卡片一 卡片二 (1) 请把卡片一中A、B两处补充完整。(4分) (2) 根据卡片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崛起的新兴力量(4分)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4分)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的认识。 (4分) 29.材料一宋代的政治史表明国家的军事力量逐步衰落,但这仍是制度和文化有重要发展的时期。隐藏在这一发展后面的是中国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者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这一迅速的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显然高于以前并产生出直至19世纪在许多方面保持不变的经济和社会模式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在宋代,商业资本不但继续发挥其愁迁百物、畅通货币的作用,而且它更直接进入生产领域。对产品的包买和预付定钱,显然是有利于生产的。这种商品货币关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一定能萌生出来。历史的发展毕竟是曲折的。一方面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商业资本在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情况下,一部分货币转化为土地;另一方面,封建国家垄断性专利制度,也是商业资本推进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严重阻力,所以商业资本在宋代并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它的积极作用也就非常有限了。 ——邓广铭、漆侠《宋史专题课》 材料三 “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1909 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的“商业革命”有什么依据?(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商业资本在宋代没有更进一步发展”的原因。(4分) 3.比较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商业革命的历史地位的认识有何不同?选择你同意的观点并概括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建设民主政治的任务,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建立了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向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发展,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民族革命反帝的任务,故D项错误。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初期,洪秀全宣扬拜上帝教,反对孔子思想,而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秀全却大力宣扬孔子的思想,这说明原来的拜上帝教不能稳定政权,故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的前后期以天京变乱为分界线,B项不正确;C、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3.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中国政府反对英国将香港成为自治领, 从而避免英国继续保持对香港的殖民统治,这有利于中国政府在未来收回香港,从而维护中国对香港的主权,故答案选B项。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査宋代商业的发展,据材料中的“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可知,交子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A项正确;据材料中“蜀民以铁钱重”可知,交子产生于铁钱流通不便的背景下,B项错误:交子的产生和使用与富商的社会地位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错误。 5.答案:B 解析: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土地革命,意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近代中国革命的目标是反帝反封建,土地革命就是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发动土 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的实质是消灭封建土 地所有制,B项正确。A、C两项是土地革命的目的,不属于“实 质”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无法从材料中得出,D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革命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故选B。湖北革命军公告的针对的对象是士兵,再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主要依靠军队的力量,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国际上其他国家对此的态度,排除C;由材料“ 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可知,辛亥革命不能体现反帝性质,排除D。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査马歇尔计划。根据图片可知,一个人躺在船上,手上鱼竿的鱼线是美元$的形状,导弹形状的脚跷在欧洲大陆上,导弹上写着“USA”的字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在于以经济手段控制受援国。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是为了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尽快实现战后复兴,防止希腊、意大利等国共产党借机夺取政权,以对抗苏联和共产主义国家,是经济上的杜魯门主义,是为最终实现美国全球霸权服务的。马歇尔计划为北约组织的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形势动荡的原因,材料主要叙述美国不顾联合国和国际舆论反对而发动战争,并且推广美式民主,这说明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威胁了世界和平,故C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说法都有误,故排除。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500—1600年”“以黄金计价的小麦价格上涨极大”可知其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此题时间不符,故B 项错误;1500 —1600年欧洲尚未大规模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故C项错误;此时并未发生经济危机,故D项错误。 11.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雇佣劳动”“工人的工资基本上是按照技术高低而定” “加班作业,亦加给工资”等信息可知,这些企业具有资本主义因素, 故选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注承保障工人权益,故A项错误;洋务 企业的管理多为封建衙门式管理,故B项与史实不符;主动引进西方 先进技术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根据“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的地位”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可以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实现有限度的发展,但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发展,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必须以民族独立为前提,故选D项;“没有发展空间”的说法与“有某限度的蓬勃” 不符,故排除A项;“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的说法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不符,故排除B项;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而不是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为前提,故排除C项。 1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势力始终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企业,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中国社会新的阶层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19世纪六七十年代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尚未出现发展的高潮,A选项排除。外国资本大规模输入中国的时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问题,D选项排除。 14.答案:A 解析: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生产力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这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前提.故选 A项;海外的殖民扩张从17世纪初就开始了,它不是当时英国发生“人口革命”的主要原因,故排除B项;当时英国还不是福利国 家,故排除C项;英国的人口变化不可能引起国际劳动分工格局 变化,故排除D项。 15.答案:D 解析:电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由此体现“交叉应用”。AC错,电机使用只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但不一定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B选项与材料无关。 16.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执政党内阁一旦受到不信任案,或者提请辞职,或者要求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结合选项内容可知选B项;执政党政府否决谴责动议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除A项;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无权进行裁决,故排除C项;不信任案是针对执政党政府,并没有违宪一说,所以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除D项。 1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6世纪六七十年代西班牙国家财政预算开支中,经济建设所占比例仅为1%—2%,即此时西班牙经济建设投入不足,使其发展缺乏后劲,从而使西班牙在17世纪迅速走向衰落,故答案为D项。 18.答案:C 解析:材料中汉文帝与汉景帝采取的经济政策应为休养生息政策, 丁男徭役减少有利于保证农时,减少田租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土地所有制问题,故A项排除;盐铁官营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故B项排除;“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有利于民间工商业的发展,但经营盐铁发家 的大商人往往兼并土地,即这一政策并不能协调农业、工业、商业 间的关系,故D项排除。 19.答案:C 解析: C. 题中的城主要指居住和办公等地点,市指交易场所,“城区即市区”即是指原先的分隔状态被打破,根据史实,到了宋朝才打破时空上的限制,所以C项符合题意; AB. 排除; D. 不是早期阶段,故排除。 故选:C。 20.答案:C 解析:材料“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表明当时宋朝地方官员比较重视耕织,阻碍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政府对茶利垄断,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农副产品和货币的使用情况,故B项排除;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对农民不种粮食的呵斥,没有体现出商人地位的变化,也没有与以往进行比较,故D项排除。 2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山东是江南的原料产地和棉布市场。这主要是由于江南是经济中心所在,工商业发达,大量原料运到此地进行加工生产,因此体现的是地区经济的差异,D项正确;大运河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排除A项;土地制度没有调整,依然是土地私有制主导,不符史实,排除B项;明朝中后期货币制度没有改变,排除C项。 22.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蚕桑养殖获得的利润高于种地,故大多农户发展蚕桑,没有体现农耕技术衰退,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 以及地主在蚕丝收获之际催收田租,这些说明了养蚕缫丝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地主的剥削程度减轻,故D项错误。 23.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为了适应美国政府关于军备的特殊订单,美国大小企业都在合同方式上作了与之相应的调整,这体现了国家政策与公司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故选A。军备竞赛只是冷战政策实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可能是美国的根本国策,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就业的相关数据,只是提到了大小公司合同方式上的改变,排除C;材料并未提及军备竞赛会引发的消极影响,只是在陈述一段事实,排除D。 24.答案: C 解析: 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由攻势转为守势,因而调整对外战略,改善同中国的关系,故C项正确。1971年10月,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A项错误;B项与题干不符;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25.答案:C 解析: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促使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故C项正确;日内瓦会议召开是1954年,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不是导致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的原因,故A项错误;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属于新时期外交活动,故B错误;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是1971年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故D项错误。 26.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在革命活动中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A项中没有成立政党,B、D两项不是无产阶级革命。 2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经济的控制。由材料中 “合并”“成立”“接收”“维持”“接办”等信息可知,国民政府加强了对纺织等行业的控制,故D项符合题意:国民政府控制纺织行业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A项错误:统制政策出现在全面抗战时期, 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开始衰落,排除D项。 2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得以长期施行的主要原因。材料反映的是法国11部宪法中唯独1875年宪法长寿.说明该法律适应了法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故B项正确:内容广泛不是根本原因.且1875年宪法并不以内容广博著称.故A项错误: 民主政体都蘊含权力制衡,且1875年宪法参议院权力巨大,故C项错误;近代宪法都含有自由观念,故D项错误. 2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英国君主立宪制。 A. 由材料信息可知光荣革命成果并未受到侵蚀,故A选项错误; B. 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国王专权,故B选项错误; C. 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国王不能控制内阁,故C选项错误; D. 材料信息体现的是18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依然保留着媾和与开战的权力,但是“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也就说明国王必须要让议会参加才能行使媾和与开战的权力,表明国王仍旧保留着某些权力,但是必须要让议会参与才能行使,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3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影响。结合表格信息可知.两宋和明清时期的进士近一半出自平民家庭.这反映了科举制度促使部分社会阶层发生变动,因此选C项。 31.答案:1.特点:实行轮番执政;直接民主制;政事由全体公民集体议决;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自由和平等原则。 2.确立: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王权;以立法的形式限制了王权;通过代议制政体确立议会的最高立法权。 3.素质高的帝王统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有效地组织大型工程建设,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经验,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之间的融合,从而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对外交流,抵御外来侵略和创造了辉煌的文化、科技成就。 解析:(1)根据材料中“直接”、“自由和平等”、“轮番”、“集体议决”、“少数服从多数”等处信息即可对应总结出其特点有:轮番执政和直接民主制;政事由全体公民集体议决;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自由和平等原则。 (2)依据材料中“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资产阶级代议政体”、“一系列法案的颁布”等处信息可以将实现方式概括为三个方面,即: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王权;以立法的形式限制了王权;通过代议制政体确立议会的最高立法权。 (3)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史实可直接概括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即素质高的帝王统治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有效地组织大型工程建设,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经验,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民族之间的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利于抵御外来侵略;创造了辉煌的文化、科技成就。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直接民主制的原则;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议会至上; 32.答案:(1)A:马歇尔计划B:华沙条约组织 (2)第三世界国家、西欧、日本、中国。 (3)“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4)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对峙到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发 展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和平与发展 成为时代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33.答案:1.依据:商品经济及相关行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限制被打破;城镇兴起;出现最早的纸币;海外贸易兴盛,港口城市走向繁荣。 2.缺少扩大再生产的动力;封建国家专制垄断政策的实行。 3.前者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世界的特征。后者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同意后者观点,宋代由于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强化,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虽然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但评价历史应客观,实事求是。 解析:1.此题考查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可结合宋代的城市的发展、商业活动的时间和地点的打破和流通领域纸币的出现等角度进行分析。 2.从材料“一方面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商业资本在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情况下,一部分货币转化为土地;另一方面,封建国家垄断性专利制度,也是商业资本推进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严重阻力”进行概括分析。 3.前者认为宋代发生的商业的变化具有近代的特征;后者认为对中国社会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对于二者的观点可结合自己的认识,选择一个,言之有理即可。点评:宋代在商业上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城市经济功能大大的增强,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出现了夜市和草市。但是宋代的商品经济实际上还是农耕经济的附属物,并未跳出农耕经济的轨道进而得到迅速的发展。与欧洲的商业上的革命有着本质的不同。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代以前的城市的发展的情况也需要掌握。 参考答案 1.答案:C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建设民主政治的任务,故A项错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建立了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向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发展,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民族革命反帝的任务,故D项错误。 2.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初期,洪秀全宣扬拜上帝教,反对孔子思想,而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秀全却大力宣扬孔子的思想,这说明原来的拜上帝教不能稳定政权,故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的前后期以天京变乱为分界线,B项不正确;C、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3.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革命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故选B。湖北革命军公告的针对的对象是士兵,再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主要依靠军队的力量,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国际上其他国家对此的态度,排除C;由材料“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可知,辛亥革命不能体现反帝性质,排除D。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査马歇尔计划。根据图片可知,一个人躺在船上,手上鱼竿的鱼线是美元$的形状,导弹形状的脚跷在欧洲大陆上,导弹上写着“USA”的字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在于以经济手段控制受援国。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是为了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尽快实现战后复兴,防止希腊、意大利等国共产党借机夺取政权,以对抗苏联和共产主义国家,是经济上的杜魯门主义,是为最终实现美国全球霸权服务的。马歇尔计划为北约组织的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形势动荡的原因,材料主要叙述美国不顾联合国和国际舆论反对而发动战争,并且推广美式民主,这说明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威胁了世界和平,故C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说法都有误,故排除。 6.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500—1600年”“以黄金计价的小麦价格上涨极大”可知其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此题时间不符,故B 项错误;1500 —1600年欧洲尚未大规模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故C项错误;此时并未发生经济危机,故D项错误。 7.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雇佣劳动”“工人的工资基本上是按照技术高低而定” “加班作业,亦加给工资”等信息可知,这些企业具有资本主义因素, 故选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注承保障工人权益,故A项错误;洋务 企业的管理多为封建衙门式管理,故B项与史实不符;主动引进西方 先进技术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8.答案:D解析:根据“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的地位”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可以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实现有限度的发展,但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发展,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必须以民族独立为前提,故选D项;“没有发展空间”的说法与“有某限度的蓬勃”不符,故排除A项;“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的说法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不符,故排除B项;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而不是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为前提,故排除C项。 9.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势力始终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企业,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中国社会新的阶层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19世纪六七十年代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尚未出现发展的高潮,A选项排除。外国资本大规模输入中国的时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问题,D选项排除。 10.答案:A解析: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生产力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这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前提.故选 A项;海外的殖民扩张从17世纪初就开始了,它不是当时英国发生“人口革命”的主要原因,故排除B项;当时英国还不是福利国 家,故排除C项;英国的人口变化不可能引起国际劳动分工格局 变化,故排除D项。 11.答案:B解析:电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由此体现“交叉应用”。AC错,电机使用只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但不一定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B选项与材料无关。 12.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执政党内阁一旦受到不信任案,或者提请辞职,或者要求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结合选项内容可知选B项;执政党政府否决谴责动议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除A项;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无权进行裁决,故排除C项;不信任案是针对执政党政府,并没有违宪一说,所以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除D项。 1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6世纪六七十年代西班牙国家财政预算开支中,经济建设所占比例仅为1%—2%,即此时西班牙经济建设投入不足,使其发展缺乏后劲,从而使西班牙在17世纪迅速走向衰落,故答案为D项。 14.答案:C解析:材料中汉文帝与汉景帝采取的经济政策应为休养生息政策, 丁男徭役减少有利于保证农时,减少田租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土地所有制问题,故A项排除;盐铁官营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故B项排除;“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有利于民间工商业的发展,但经营盐铁发家 的大商人往往兼并土地,即这一政策并不能协调农业、工业、商业 间的关系,故D项排除。 15.答案:C解析: C. 题中的城主要指居住和办公等地点,市指交易场所,“城区即市区”即是指原先的分隔状态被打破,根据史实,到了宋朝才打破时空上的限制,所以C项符合题意; AB. 排除;D. 不是早期阶段,故排除。故选:C。 16.答案:C解析:材料“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表明当时宋朝地方官员比较重视耕织,阻碍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政府对茶利垄断,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农副产品和货币的使用情况,故B项排除;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对农民不种粮食的呵斥,没有体现出商人地位的变化,也没有与以往进行比较,故D项排除。 17.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山东是江南的原料产地和棉布市场。这主要是由于江南是经济中心所在,工商业发达,大量原料运到此地进行加工生产,因此体现的是地区经济的差异,D项正确;大运河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排除A项;土地制度没有调整,依然是土地私有制主导,不符史实,排除B项;明朝中后期货币制度没有改变,排除C项。 18.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蚕桑养殖获得的利润高于种地,故大多农户发展蚕桑,没有体现农耕技术衰退,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以及地主在蚕丝收获之际催收田租,这些说明了养蚕缫丝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地主的剥削程度减轻,故D项错误。 19.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为了适应美国政府关于军备的特殊订单,美国大小企业都在合同方式上作了与之相应的调整,这体现了国家政策与公司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故选A。军备竞赛只是冷战政策实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可能是美国的根本国策,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就业的相关数据,只是提到了大小公司合同方式上的改变,排除C;材料并未提及军备竞赛会引发的消极影响,只是在陈述一段事实,排除D。 20.答案: C 解析: 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由攻势转为守势,因而调整对外战略,改善同中国的关系,故C项正确。1971年10月,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A项错误;B项与题干不符;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21.答案:C 解析: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促使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故C项正确;日内瓦会议召开是1954年,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不是导致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的原因,故A项错误;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属于新时期外交活动,故B错误;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是1971年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故D项错误。 22.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在革命活动中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A项中没有成立政党,B、D两项不是无产阶级革命。 2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经济的控制。由材料中 “合并”“成立”“接收”“维持”“接办”等信息可知,国民政府加强了对纺织等行业的控制,故D项符合题意:国民政府控制纺织行业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A项错误:统制政策出现在全面抗战时期, 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开始衰落,排除D项。 2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得以长期施行的主要原因。材料反映的是法国11部宪法中唯独1875年宪法长寿.说明该法律适应了法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故B项正确:内容广泛不是根本原因.且1875年宪法并不以内容广博著称.故A项错误: 民主政体都蘊含权力制衡,且1875年宪法参议院权力巨大,故C项错误;近代宪法都含有自由观念,故D项错误. 2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英国君主立宪制。 A. 由材料信息可知光荣革命成果并未受到侵蚀,故A选项错误; B. 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国王专权,故B选项错误; C. 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国王不能控制内阁,故C选项错误; D. 材料信息体现的是18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依然保留着媾和与开战的权力,但是“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也就说明国王必须要让议会参加才能行使媾和与开战的权力,表明国王仍旧保留着某些权力,但是必须要让议会参与才能行使,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2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影响。结合表格信息可知.两宋和明清时期的进士近一半出自平民家庭.这反映了科举制度促使部分社会阶层发生变动,因此选C项。 27.答案:1.特点:实行轮番执政;直接民主制;政事由全体公民集体议决;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自由和平等原则。 2.确立: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王权;以立法的形式限制了王权;通过代议制政体确立议会的最高立法权。 3.素质高的帝王统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有效地组织大型工程建设,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经验,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之间的融合,从而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对外交流,抵御外来侵略和创造了辉煌的文化、科技成就。 28.答案:(1)A:马歇尔计划B:华沙条约组织 (2)第三世界国家、西欧、日本、中国。 (3)“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4)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对峙到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发 展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和平与发展 成为时代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29.答案:1.依据:商品经济及相关行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限制被打破;城镇兴起;出现最早的纸币;海外贸易兴盛,港口城市走向繁荣。 2.缺少扩大再生产的动力;封建国家专制垄断政策的实行。 3.前者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世界的特征。后者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同意后者观点,宋代由于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强化,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虽然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但评价历史应客观,实事求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