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ww.ks5u.com 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我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距今(2019年)约1万年前,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有1万多处,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区。这些文化遗存反映了远古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组织生活。由此可知,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特点是 A. 时间早 B. 一元化 C. 独特性 D. 多元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有1万多处,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区”,可以得出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化特点。故答案为D项。ABC项,三项均不能全面涵盖题意,排除。‎ ‎2.1976年发掘的妇好(殷商王后)墓,是殷墟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了卜甲、玉蚕、各类兵器等千余件随葬器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刻辞卜甲上的文字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B. 金属兵器反映出当时冶铁业达到较高水平 C. 玉蚕等遗物反映了早期丝织业的发展情况 D. 随葬品的豪华可以证明当时女性地位很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玉蚕”可知与早期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有关,C项正确。刻辞卜甲上的文字符号是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但不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排除A。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商周时期,女性地位较低,排除D。‎ ‎3.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国有史,州有志、其义一也”,家谱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这说明编修家谱的主要目的是 A. 传承家族文化 B. 促进家国认同 C. 不忘血脉孝道 D. 补充史料不足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谱”体现出血缘关系,材料“夫家有谱、国有史,州有志、其义一也”,说明家谱承载着伦理规范,塑造着人格精神,维系着社会秩序,这体现出家谱的编修主要目的是强化对家国的认同,故B正确;AC是家谱对家族的作用,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夫家有谱、国有史,州有志、其义一也”,联系所学宗法制的影响分析解答。‎ ‎4.《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 诸侯国之间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 C. 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向崩溃 D. 诸侯国弃国逃跑,井田制崩溃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材料的内容反映的是在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遭到破坏,奴隶制趋向崩溃,答案为C。ABD是分封制遭到破坏后出现的具体表现,不能反映实质,排除。‎ ‎5.《史记•商君列传》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一措施 A. 废止了贵族等级爵制 B. 摧毁了宗法分封的制度 C. 健全了官吏选拔制度 D. 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转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材料信息是调整等级爵制的选定方法,并不能说明废止,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摧毁了宗法分封的制度,且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是调整等级爵制的选定方法,并不能说明健全了官吏选拔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按军功授爵制度,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也促使选官制度转变,故D项正确。‎ ‎【详解】‎ ‎6.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 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 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选项排除。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选项排除。‎ ‎7.‎ ‎ 《诗经·小雅·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中出现从《诗经·小雅·北山》到《诗经·小雅·大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B. 青铜器的制造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 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由公田到私田的变化 ,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即铁制农具的使用,故D正确。‎ ‎8.一位同学在分析“百家争鸣”影响时制作了下表。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墨家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法家 ‎“尚法”,依法治国 A. 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B. 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 C. 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 脱离现实,禁锢人们的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奠定了后世传统思想文化基础,甚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都有所体现,说明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故答案为C;百家争鸣是思想文化的高峰,是受战国时经济的影响,A错在因果倒置,排除;百家争鸣促进儒家吸收各家思想,有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D不符合史实,排除。‎ ‎9.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 A. 皇帝制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 三公九卿制 D. 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材料中的“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可知秦始皇开创了一种政治制度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得以确立,根据所学可知,此项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正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都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一部分,所以ACD三项片面,排除。‎ ‎【详解】‎ ‎ ‎ ‎10.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 秦简的记载 B. 学者的研究论著 C. 《史记》的记载 D. 民间的传说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旨在考查史学理论知识。秦简是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的第一手史料,可信度最高,故答案选A项。B、C、D项是二手史料,其可信度不及一手史料,排除。‎ ‎11.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热播,据史书记载:“至于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材料认为秦朝政治制度 A. 强化了君主个人独裁 B. 顺应了时代的趋势要求 C. 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 D. 削弱了三公九卿的权力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事势推迁”反映了秦朝政治制度顺应了时代的趋势要求,故B选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说明时代的趋势要求,不是强化君主个人独裁,故A选项错误;秦朝没有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故C选项错误;削弱三公九卿的权力是为了加强皇权,且材料主旨不在于此,故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如何理解“事势推迁所必至”,学生通过高中文言文的训练和学习应该具备分析这个关键信息的能力,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国家统一,中央集权,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2.《史记》载:“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六国贵族是亡秦的主要力量 B. 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C. 秦朝的灭亡与夏、商、西周一样是由于统治者暴虐无道 D. 司马迁记载上述史实要歌颂汉武帝治国有方 ‎【答案】C ‎【解析】‎ 材料列举了夏、商、西周灭亡的原因是统治者暴虐无道,秦的灭亡和这三者一样也是由于统治者暴虐无道,故C项正确。因为秦统治者的残暴专横,陈涉才会揭竿而起,人们纷纷响应,最终使得秦朝灭亡,排除A。材料论述秦朝的灭亡与夏、商、西周一样是由于统治者暴虐无道,而非主要强调秦灭亡的直接原因,排除B。材料并未涉及汉武帝治国的内容,而是强调统治者暴虐无道导致政权灭亡,排除D。‎ ‎13.公元前115年,桑弘羊提出“均输”方案,规定:凡各地应贡物品,一律改折为当地出产的物品抵充,然后将该贡物运往需要的地区出售。后来,西汉政府又于京师设平准机构,贱时买进物资,贵时卖出。上述措施 A. 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B. 加重了农民赋税负担 C. 旨在限制商业发展 D. 消除了各地经济差异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提出‘均输’方案”“‎ 又于京师设平准机构”中可以看出,西汉推行的均属平准政策,有效调剂物资供应,控制市场,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出农民负担的问题,故B项排除;C项包含在A项之中;D项说法错误,错在“消除”。‎ ‎14.武帝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和帝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这说明 A 皇帝喜好影响汉赋兴亡 B. 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 C. 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 D. 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不能说明武帝到东汉中期的皇帝都喜欢大赋,和帝以后的皇帝都喜欢小赋,所以不能反映皇帝喜好影响汉赋兴亡,故排除A项;和帝以后的赋以抒情为主,所以不能说明士人热衷颂扬国运,故排除B项;赋是汉代盛行的文学体裁,但它不是官方文学,故排除C项;由大赋到小赋的转变是当时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是时代变幻的结果,故选D项。‎ ‎1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如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A. 商朝、北宋、元朝 B. 东汉、西晋、隋朝 C. 商朝、隋朝、北宋 D. 东汉、北宋、明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西汉末年爆发农民起义,25年刘秀建立东汉,①处为东汉;汉献帝时期出现魏、蜀、吴三国,266年晋国取代魏国,并且于280统一全国所取代,史称西晋,故②处为西晋;西晋末年北方出现“五胡十六国”,317年东晋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并于589年灭掉南朝的陈国,完成统一,故③处为隋朝。综上可知答案为B ‎;商朝是奴隶社会的,AC错误;北宋建立于960年,而魏蜀吴时期结束于280年,D错误。‎ ‎16.山西被称为民族融合的熔炉。下列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民族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到山西境内 ②山西曾归属曹魏、西晋、前秦、北魏管辖 ‎③北人南迁给山西带去了劳动力和技术 ④北魏曾定都平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下列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民族关系叙述,①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到山西境内,符合史实;②山西曾归属曹魏、西晋前秦、北魏管辖,符合史实;魏晋南北朝时期指黄河流域的北方人为躲避战乱到江南地区,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山西仍然属于黄河流域而不是江南地区,故③表述不正确;④北魏曾定都平城,表述符合史实。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故答案为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17.汉承秦制,唐袭隋规。秦、隋两个王朝,国祚短促,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秦与隋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 制定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 B. 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运输通道 C. 修筑了规模庞大的军事战略防御工程 D. 开创了思想统一服务政治统一的方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被汉朝继承和发展,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为唐代沿袭,故A正确;隋朝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运输通道一一大运河,不符合秦朝,排除B;秦朝修筑了规模庞大的军事战略防御工程一一长城,不符合隋朝,排除C;D不符合隋朝,排除。‎ ‎18.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天可汗”说明 A. 少数民族畏惧唐朝的军事进攻 B. 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北方各族被迫接受唐朝中央政府领导 D. 唐朝与周边民族关系比较紧张 ‎【答案】B ‎【解析】‎ ‎【详解】唐朝经济繁荣,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各民族一视同仁,从而获得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拥戴,被称为“天可汗”,故答案为B;ACD 是说少数民族迫于唐朝的强大而臣服,不能显示出“共同拥戴”,排除。‎ ‎19.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其最重大的意义在于 A. 取消了人头税,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 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C. 改变了长期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D.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最深刻的影响就是使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轻,C选项符合题意。摊丁入亩取消了人头税,A选项排除。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不属于最重要的意义,B选项排除。两税法不限制土地兼并,不利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D选项排除。‎ ‎20. 北宋造成“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从反面证明了 A.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 B. 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作保证 C. 兵越多,战斗力越强 D. 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A不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消除藩镇割据的基础,巩固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利大于弊;B不对,宋代经济仍然繁荣发展;C不对,冗兵反而战斗力低下,临阵多败;D符合题意,北宋加强中央集权采取分化事权等办法,造成机构重叠、官员冗滥、兵员过多,财政困难,效率低下。‎ ‎21.据宋人记载,宋朝的富商们流行“榜下捉婿”:每到科考放榜之日,土豪们都涌到榜下抢新科进士当女婿。“一婚至千余缗”。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宋朝 A. 婚姻观念的开放自主 B. 科举考试的开放性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C. 士商的身份界限消失 D. 商品经济的发展打破传统身份等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宋朝的富商们的“榜下捉婿”体现了富商以丰厚的资产吸引士人进士结亲,这实质上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传统的士农工商等级制度被打破,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婚姻观念的自主性,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社会阶层的流动,故B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士商的身份界限没有消失,故错误。‎ ‎22.古代中国新统一的王朝通常会编写前朝的历史,既是对前朝的“盖棺论定”。也表明对前朝正统的继承。元朝在修前朝历史时,为确定奉哪个朝代(金、辽、宋)为正朔,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元朝统治者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据此推断,该举措 A. 消除了意识形态对政治的影响 B. 有利于推动元朝的政教合一 C. 打破了传统的中原中心观念 D. 激化了帝国内部的民族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最后元朝统治者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可以看出该举措打破了传统的中原中心观念,故C项正确。A项中的消除说法绝对化,排除。该举措促进元朝政教分离,故B项错误。该举措有利于民族融合,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元朝民族政策改革。解题的关键是对“最后元朝统治者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对元朝民族政策改革及其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是 A.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 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 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 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答案】D ‎【解析】‎ ‎【详解】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各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各个政权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体现了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力量消长,答案为D;各民族始终处于战争状态与材料不符,排除 A;北宋960年建立,1127年灭亡,实际超过了100年,排除B;南宋建立的时候,辽政权已经被金所灭,排除C。‎ ‎24.宋元时期,城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其根本原因是 A. 政权并立,各民族文化交融 B. 统治者纵情享乐的影响 C. 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D. 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广泛流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宋代商品经济发达,随着城市的繁荣,城市市民阶层形成而且不断发展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故答案为C;宋元时期政权并立,各民族文化交融是城市文化生活的一个原因,但是不是根本原因,A错误;统治者耽于享乐可以给城市生活增加色彩,不是以经济为根源的,不是根本原因,B错误;D是城市文化丰富多彩的表现,而不是原因,排除。‎ ‎25.我国的南北分界自古是淮河跟秦岭一线。据美国学者贾志扬统计,唐代科第人物北方占绝对优势,然而到了宋朝,考中进士淮河以南却占了95.2%。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源于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政治中心的转移 C. 程朱理学的兴起 D. 丝绸之路的衰落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唐朝末年到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伴随着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地区的教育文化事业也得到发展,因此在科举考试中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答案为A项。北宋时期政治中心在黄河流域,排除B项;程朱理学的兴起和丝绸之路的衰落与材料中的现象无关,排除C、D项。‎ ‎26.下列有关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不正确的是 A. 商品种类增多 B. 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C.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D. 政府对商人征收重税,商业萎缩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重农抑商政策是指重视农业限制商业发展的一种政策,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说法不正确。其他三项均符合历史史实,故答案选D。‎ ‎27.据(康熙)《苏州府志》载:“吴农治田力穑,夫耕妇馌,犹不暇给,雇倩(请)单丁以襄其事,以岁计曰长工,以月计曰忙工。”这说明当时苏州地区的农村 A. 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B.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解体 C. 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D. 存在雇佣性质的经济关系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雇倩(请)单丁以襄其事,以岁计曰长工,以月计曰忙工”,说明农村存在雇佣关系,故选D;A中“根本”一词太绝对,排除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于鸦片战争后,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排除C。‎ ‎28.1885年清政府改台湾府为台湾省,任命刘铭传为首任巡抚。此举提高了台湾的战略地位,加强了东南海防。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 史料实证和历史叙述 B. 历史解释和历史观点 C. 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D. 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叙述指的是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因此材料体现的是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史料佐证,A选项排除。历史观点是针对某一历史事件而提出的观点,B选项排除。历史结论指的是由历史解释得出历史结论,D选项排除。‎ ‎29. 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本质意图是( )‎ A. 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B. 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C. 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D. 实现儒学的道德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王阳明生活的明朝社会矛盾十分的突出,君主专制走向顶峰,但封建制度的统治危机四伏。王阳明的思想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成为与朱熹一派理学相持对立的一家,被称为“心学”。其根本意图是要挽救封建统治危机,故A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阳明心学 ‎【详解】‎ ‎30.科技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各项科技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李时珍写出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 ②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③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④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 A. ②④③① B. ①③②④ C. ③②④① D. ④③②①‎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李时珍写出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是在明朝;②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是战国时期;③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时期;④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是南北朝时期。根据所学按照时间顺序为②④③①,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第Ⅰ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行政图(局部)‎ 材料二(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和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行省制的特点及影响。‎ ‎【答案】(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国权力日益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唐中后期:地方设置藩镇,由节度使管辖;节度使权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2)措施: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任用文臣担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设转运使,将地方大部分的财政收入收交中央。‎ ‎(3)特点:行省权力较大;行省的设置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 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点即可)‎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图一汉初行政图的信息“北海郡”、“胶东国”等信息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关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诸侯国权力日益强大,威胁中央集权方面分析作答。根据材料一中图二唐代中后期形势图的信息“河东节度使”、“卢龙节度使”等信息可知唐中后期在地方设置藩镇,由节度使管辖;关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方面分析作答。‎ ‎(2)根据材料二“(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等信息即可概括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3)关于特点,根据材料三“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等信息即可概括特点。关于影响,根据材料三“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统一、行省制度的开端等方面分析作答。‎ ‎【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 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北海郡”、“河东节度使”、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内容。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32. ‎ 材料一五代十国时期,地处“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城之境,时车马为家”的契丹族在北方崛起,当时的契丹实行的还是游牧民族的部族制,事简职专,官制朴实。契丹从后晋石敬瑭手中夺取幽云十六州,俘获了大量以农业文化为主的汉人,为了发挥汉人所长,史载“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至此,南北双轨制运行下的“蕃汉分治”便以国策确立下来,并为有辽一代所沿用。‎ 材料二有辽一代,北方草原树海中出现了许多农田区;银币成为法币;北部边疆得到开发和巩固。宋辽时期,我国的封建制度开始向边疆地区传播。辽朝在汉族先进文化的浸润下,也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摘自田泽斌《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分析契丹采取南北双轨制行政体系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契丹实行南北双轨制行政体系的历史作用。‎ ‎【答案】(1)原因:自然环境的影响;各族间经济文化差异大;风俗习惯和政治传统差异大;汉族人口众多,文化先进;民族矛盾尖锐;维护统治的需要;为了发挥汉人所长 ‎(2)作用:有利于恢复农业生产,安定民心;推动契丹社会封建化进程;缓和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加快了北部边疆的开发;为后世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自然环境、经济文化差异以及风俗习惯和统治阶级需要等回答。‎ ‎ (2)依据材料二“北部边疆得到开发和巩固。宋辽时期,我国的封建制度开始向边疆地区传播。辽朝在汉族先进文化的浸润下,也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信息归纳回答。‎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