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Ⅰ卷(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共5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商代的甲骨文目前仅集中出现于殷墟一地,而周朝的青铜铭文则遍布四面八方。这表明在周朝 A. 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显著加强 B. 汉字开始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字 C. 青铜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 D. 贵族阶级丧失了文化话语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甲骨文目前仅集中出现于殷墟一地”“青铜铭文则遍布四面八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代的国家体制为松散的方国联盟,其文化的辐射力较小,而西周实行的分封制,以姬姓为主体的诸侯国把周文化传播到各地,大大增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故A项正确;商朝时的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的文字,故B项排除;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故C项排除;商周时代“学在官府”,贵族垄断了文化教育,故D项排除。‎ ‎【点睛】“甲骨文目前仅集中出现于殷墟一地”“青铜铭文则遍布四面八方”是关键信息。‎ ‎2.在商代早期的甲骨卜辞中,“帝”的卜辞较多,其含义往往指“天神”。到商朝末期,“宗”类卜辞的增加,“帝”逐渐消失,“帝”成为先王的祭称。这反映了 A. 宗教祭祀仪式简化 B. 宗祛嫡庶关系确立 C. 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D. 天人合一理论成型 ‎【答案】C ‎【解析】‎ ‎“宗”代表着祖先,它的数量增多表明对祖先更为重视,“帝”成为先王的祭称说明对人的重视程度更大,因此本题选C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祭祀仪式的问题;B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与嫡庶尊卑的问题;D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强调天人合一医德内容。‎ ‎3.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时期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史料 出处 ‎“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 ‎《孟子·公孙丑下》‎ ‎“武王杀纣而继公子禄父,使管叔、蔡叔监禄父”‎ ‎《尚书大传》‎ ‎“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商祀。建管叔于东,建蔡叔、霍叔于殷,俾监殷臣”‎ ‎《逸周书·作雒解》‎ ‎“自殷都以东为卫,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廊,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霍叔监之,是为三监 ‎《帝王世纪》‎ A. 商朝和西周是联盟关系 B. 西周最先在殷实行封建制 C. “三监”应该为先代贵族 D. 西周对商朝故都监察严密 ‎【答案】D ‎【解析】‎ 根据“周公使管叔监殷”“使管叔、蔡叔监禄父”“俾监殷臣”“自殷都以东为卫,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廊,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霍叔监之,是为三监”可知,四则文献都提到监督商朝故都殷,故D正确;武王打败商朝,建立西周,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西周最先在殷实行封建制”,排除B;管叔、蔡叔和霍叔都是西周周文王的儿子,是周武王的兄弟,C错误。‎ ‎4.西周有“同姓不婚”的传统。周王室常与异姓贵族联姻,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周王室此举在于 A. 加强对诸侯国控制 B. 保证周王室血统纯正性 C. 维护嫡长子继承制 D. 确立长幼有序等级观念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周王室常与异姓贵族联姻,依靠血缘关系的扩展和宗法继承规则,使得诸侯国大都控制在与周天子有着密切血缘关系的人手中,进而强化了对诸侯国的控制,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周王室的做法有利于加强对诸侯国控制,而不是保证周王室血统纯正性,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维护嫡长子继承制的信息,而是强调周王室的做法有利于加强对诸侯国控制,排除C。材料强调周王室的做法有利于加强对诸侯国控制,而不是确立长幼有序等级观念,排除D。‎ ‎5.有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的统一经历了夏商两代邦联式统一、周代分封制统一(联邦式统一)和秦汉中央集权制统一三个阶段,周代的分封制统一至少是与秦帝国的中央集权制统一具有同等意义的。这主要是因为分封制 A. 确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 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地位 C. 政治上建立了君臣关系 D. 确立了周天子的宗主地位 ‎【答案】B ‎【解析】‎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诸侯拥戴周王为天下共主,和秦朝时期“君主”具有相同的含义,故B项正确;等级森严不是材料体现主旨,故A错误;分封制下不仅君臣关系还是兄弟关系,故C错误;宗主具有血缘关系,郡县制没有,故D错误。‎ ‎6.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铭文记载:周恭王三年,贵族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从贵族矩伯手里换得1300亩田,并通过执政大臣进行了授田仪式,办理了换田手续,刻于青铜器上作为凭证。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 A. 贵族权重,世袭制巩固 B. 田地交换,井田制动摇 C. 田地买卖,私有制确立 D. 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 ‎【答案】B ‎【解析】‎ 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土地归国家所有,不得买卖,材料“进行了授田仪式,办理了换田手续”,说明这种行为动摇了井田制。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没有反映;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土地制度,排除D项。‎ 点睛: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在井田制下,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 ‎7.“籍田”为古代吉礼的一种。即由天了率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各代多行之,即在国都南面近郊天子执耒(后代执犁)三推三反(返);按品秋王公诸侯五推五反,卿大夫七推七反,士九推九反。最后,天子、王公贵族、大瓦依次分享牛、羊、猪三牲具备的祭品,籍田仪式才结束。据此判断“籍田”之礼 A. 形成于西周时期 B. 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 C. 体现统治者重农抑商 D. 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卿大夫七推七反,士九推九反”等字眼说明不同等级由不同的规定,所以据此判断“籍田” 之礼是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等级而非重农抑商,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小农经济的形成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籍田” 之礼其实在于维护等级制度。‎ ‎8.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 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宗法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执政的基础,排除A;题干所给材料中“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家天下”观念,故选D;根据题干所给材料可以知道,官员考核的主要根据是官员的政绩,题干所给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故排除BC。‎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的主旨即可。‎ ‎9.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以粮食为俸禄”反映了当时 A. 俸禄制取代了军功爵制 B. 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 C. 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 D.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特点是“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说明分封制遭到破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贵族分封制趋于瓦解,故C项正确。军功爵制是战国时期的制度,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周王室名存实亡是在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是在秦朝,故排除BD项。‎ 点睛: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官僚性质的家臣” “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明白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情况下出现的乱象,不符合分封制的要求,得出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的结论。‎ ‎10.齐桓公在建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获得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资格后,他要效仿古代帝王“封泰山,禅梁父”,但被管仲极力劝阻,未能成行。这反映出当时 A. 齐国内政被卿大夫操纵 B. 管仲在政治上思想保守 C. 西周社会结构根本改变 D. 传统文化影响政治取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效仿古代帝王”“被管仲极力劝阻,未能成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虽然逐渐瓦解,但宗法等传统文化仍然起着影响,最终导致齐桓公“未能成行”,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传统文化的作用,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管仲的思想状况,故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宗法等传统文化仍然起着影响,故C项排除。‎ ‎1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书社”,“以社之户口,书于版图”,也就是把村社的户口、土地写画在版上。书于“版图”的村社也就被称为“书社”。“书社”的出现 A. 加重了农民负担 B. 强化了中央集权 C. 便于政府征收赋税 D.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把村社的户口、土地写画在版上,村社被称为“书社”,是统治者了解户口和土地状况,以此作为征收赋税的凭据,故C项正确;确定征收赋税依据,不能说明加重了农民负担,故A项排除;中央集权制度是秦朝开始形成,故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登记村社土地,不能说明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排除B项。‎ ‎12.春秋战国时代,许多诸侯国建立了商税、市税、关税制度。春秋时,齐国市税在各国中最高,为总货物的2%,关税为1%。到了战国,各国的市、关税总和可达到总货值的10%。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 重农抑商政策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 B. 税收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C. 诸侯争霸为商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D. 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业繁荣带来巨大财富,工商业税成为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故D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B项错误,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C项错误,错误在“必要条件”。‎ ‎13.先秦某思想家认为,家庭是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血缘亲情不能成为社会秩予的道德源泉,其指斥“盗(盗贼)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得其国”。据此可知其主张 A. 建立博爱互利社会 B. 维护“各爱其家”的宗法原则 C. 反对财产私有制度 D. 建立家庭为核心的秩序模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家主张不能独爱其家,而是应该拥有广泛的爱,有博爱,这符合墨家的“兼爱”思想,故A项正确;B选项错误,与材料内容相悖;独爱其家不代表私有制,因此这位思想家并没有反对私有制,故C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不能只以自己家庭为主,没有强调家庭核心的内容,故D项排除。‎ ‎14.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一年)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反映了儒者 A. 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B. 不受重用的愤懑之情 C. 重构礼乐纲常的愿望 D. 适应社会转型之努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苟有用我者,期月(一年)而已可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可知,孔孟都非常自信,希望统治者任用自己以实现政治抱负,体现出儒者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故A项正确,B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5.《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帐似的记录的总称。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原因在于其 A. 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B. 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 C. 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 D. 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题干中《春秋》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春秋》具有伦理教育的功能,才被统治者推崇,故B项正确;孔子的《春秋》不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故A项错误;儒学汉代时才被统治者所推崇,当时是已是官僚政治,故C项错误;《春秋》是编年体,故D项错误。‎ ‎16.字形歧异,确实是战国时期文字发展演化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个“马”字,齐有三种写法,楚、燕、三晋各有两种写法。一个“安”字,齐、燕各有两种写法,三晋竟有四种写法。这反映出 A. 书写材料发生变化 B. 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D. 政治分裂影响文化整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一个字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学法,甚至有好几种写法,材料中的时间是战国时期,与所学知识结合,战国时期文字发展演化之所以会出现字形歧异的问题,汉字出现多种写法,其原因正是由于战国时期政治分裂影响文字统一,故D选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文字发展演化过程中字形歧异的问题,没有涉及到书写材料的变化,并且战国时期书写材料仍以竹木简牍为主,故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文字发展演化过程中字形歧异的问题,并不是说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故B选项错误;百家争鸣现象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材料中的时间是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 ‎17.《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无两适。”这反映当时学者 A. 相互竞争百家争鸣 B. 强调变革和法律 C. 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D. 重视规则和秩序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礼者,天地之序也……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无两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规矩、道、法等概念反映了当时学者重视规则和秩序,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当时各思想流派相互竞争,故A项错误;“强调变革和法律”只符合法家,故B项错误;儒家孔子和道家老子并未主张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故C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材料关键信息“礼者,天地之序也……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无两适”归纳出规则和秩序的相同点,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归纳能力尤为重要,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8.山西省因历史上有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三晋之地”,但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或魏。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 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C. 晋国代表统一的潮流 D. 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或魏,其原因在于晋国是西周分封制下周成王弟唐叔虞的封国,周成王弟唐叔虞属于西周宗室,这体现了宗法制正统观念,故D选项正确;晋国的历史悠久的原因仍然在于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影响,故A选项错误;分封制的基础是宗法制,故B选项错误;晋国没有统一中国,故C选项错误。故选D。‎ ‎19.陈寅恪说:“李斯受荀卿之学,佐成秦治。秦之法治实儒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中庸》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为儒家理想之制度”。陈先生认为 A. 秦朝制度法律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B. 儒家思想事实上是秦朝官方哲学 C. 李斯是秦朝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D. 秦朝政治在本质上是“儒表法里”‎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李斯受荀卿之学,佐成秦治。秦之法治实儒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中庸》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为儒家理想之制度”可知,荀子为儒家代表人物,故秦朝有关法律制度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A项正确。B项,秦朝奉法家思想为官方哲学,推行严刑峻法,排除。C项,李斯为法家代表人物,排除。D项,秦朝政治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本质体现了法家思想的专制倾向,排除。‎ ‎20. 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但在秦代的历史中却未出现官员出任太尉的记载。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 “焚书坑儒”致使秦代史书遭到严重损毁 B. 秦始皇为巩固个人军权并未实授这一职务 C. 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一事为后世臆想猜测 D. 秦朝统治的短促使得秦始皇未能任命太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御史大夫,执掌全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的,也是副丞相。秦代为保证皇帝对军权的绝对控制,太尉一职其实并未实授。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代的中央官制 ‎21.《史记•河渠书》载:“渠就,……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钟,古代容量单位)。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材料中的“渠”是指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灵渠 D. 广通渠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关中为沃野”“秦以富强”,结合所学可知,郑国渠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在战国末年由秦国修筑,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因此该水利工程是郑国渠,故B项正确;都江堰,在四川成都地区,不符合“关中”,故A项排除;灵渠是秦始皇在统一岭南过程修筑的一条连接湘水和离水的人工运河,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与题干地点不符,故C项排除;D项是隋朝大运河的一部分,不符合“秦以富强,卒并诸侯”,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关键是题干中“关中为沃野”,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郑国渠。‎ ‎22.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 增加了官吏人才来源 B. 扩大了官吏权力范围 C. 完善了官员选拔程序 D. 加强了思想控制程度 ‎【答案】A ‎【解析】‎ ‎“开放政权”是指让更多的人成为统治阵营里的一员,‎ 扩大了官吏来源,增强统治阵营的力量,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扩大官吏来源而非扩大了官吏权力范围,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完善选拔程序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思想控制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3.《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 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 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 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答案】C ‎【解析】‎ 明朝,在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人们逐渐改变了原有的义利观,逐利成为风尚,材料也没有涉及当时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问题,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汉代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故B项错误。汉初通过“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材料中的“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的现象,故答案选C项。材料表明富商的发展态势,并未涉及政治权利问题,故排除D项。‎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汉初经济发展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对材料内容的准确解读。本题难度不大,首先结合材料内容,判断出D项是无关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A、B说法错误。‎ ‎24. 下图是西汉长安城的城市布局复原图。对此图所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有 ‎①商业活动在城市边缘进行,城市商业功能有待增强 ‎②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空间限制 ‎③政府设置专职机构管理城市的商业活动 ‎④城市皇家宫室占地面积较多,城市政治功能突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图片可以看出“西安市”是在城市的边缘,故①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的商业活动的空间是受到严格的限制的,②正确;由图片中“明光宫.长乐宫.北宫.桂宫.未央宫”等可以看出④正确;③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本题答案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的商业·汉代的市 ‎25.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董仲舒这样构建的“天”的哲学的根本目的是 A. 神化儒家学术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 B. 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 C. 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 D. 利用“天人合一”观念论证儒家学说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以道德之天为核心,将“仁”和“天”结合,就是要求君主效法道德之天,把儒家的仁德之政与具体的治国国策相结合,以便解决相关的社会、政治问题,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大一统。此处并未强调“独尊儒学”,也与道家、阴阳家以及“天人合一”无关。论证“天人合一”的观念不是其目的,只是手段。故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 ‎26.清末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写道:(西汉)武、宣之间,经学大昌……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由材料可知 A. 西汉儒学具有经世致用的作用 B. 武帝确定“五经”前儒学杂乱 C. 西汉儒者治经学重在阐发义理 D. 武帝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可知材料重在强调儒学发挥着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作用,不是重在阐发义理,故A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儒学的发展,故B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儒学的独尊地位,故D项错误。‎ ‎【点睛】“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关键信息。‎ ‎27.古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和世界广泛接触和交流的见证。汉武帝时期,“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由此可知 A.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B. 西汉政府严格限制出境商旅 C. 汉王朝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 D. 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期在西域设立设专职官员管辖,保护丝绸之路畅通,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而是强调汉王朝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排除A。材料强调汉王朝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而不是西汉政府严格限制出境商旅,排除B。材料强调汉武帝时期在西域设立设专职官员管辖,保护丝绸之路畅通,而不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排除D。‎ ‎28.汉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农历”。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中国古代历法 A. 服务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 B. 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 C. 违背了“天人感应”学说 D. 未受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阴历”、“农历”、二十四节气都是服务于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古代历法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故B排除;中国古代历法体现了“天人感应”学说,故C排除;中国古代历法受到了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故D排除。故选A。‎ Ⅱ卷(非选择题共44分)‎ 二、材料题(本题共3小题,第29题20分,第30题16分,第32题8分,共44分。考生根据要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作答)‎ ‎29.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 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经济后果。‎ ‎(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 ‎【答案】(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 成效: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 目的: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后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 ‎(2)观念: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 ‎(3)关系: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做法,据材料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得出取消关卡和禁令,也就是允许自由经商;第二小问成效,据材料一“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得出商业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第三小问目的,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得出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第四小问影响,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得出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据材料二“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得出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据材料二“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得出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据材料二“以末致财,用本守之”得出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 ‎(3)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得出抑商和惠商是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一直奉行的经济政策,惠商是阶段性的,抑商和惠商在某一阶段同时存在。‎ ‎3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材料一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 刘邦称帝之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开通关市。南越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工具,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禁南越国关市铁器”,赵佗遂自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吕后去世后,双方罢兵休战。赵佗又以财物 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部族,势力所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遣使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 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王赵兴入朝,“用汉法,比内诸侯”。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内属”的南越王、王太后,“发兵守要害处”。公元前111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朝对岭南地区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平定南越的历史意义。(8分)‎ ‎【答案】(1)变化:从承认南越国半独立状态到制度统一,从尽力维持和平到武力解决。‎ 原因:汉朝社会经济状态从凋敝到繁荣;汉朝政治上从分封诸侯王到全面解决诸侯王问题,北方匈奴的威胁基本解决;南越国经济发展,分立的趋势明显。(12分)‎ ‎(2)意义:结束了南越的分立局面;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管理;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8分)‎ ‎【解析】‎ 本题是以区域历史和国家统一为主题进行考查。‎ ‎(1)“刘邦称帝之后,遂封赵佗为南越王”实际上承认了它的半独立姿态,到吕后、汉文帝时期,双方多次交战,汉朝武力解决,再到汉武帝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最终在制度上得到解决。主要突出汉朝时岭南地区的政局状态和解决方式的变化。‎ ‎(2)中央王朝对某一特定区域的平定或管辖政策的历史意义(或影响),一般都要从局部(当地)发展、整体(全国)巩固、各地交流与民族融合等角度作答(也即局部整体联系三大块)。西汉平定南越在当时结束了南越分裂,巩固了国家的统一;设立郡县加强了对当地的管理,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解释,也是对它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应该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摘编自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评析。(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或者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展开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观点:“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评析:战国时期,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经济有所发展;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士阶层日益活跃,追求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阶级特权;面对社会大变革,一批杰出思想家相互争辩,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可以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示例二 观点:《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并不恰当,“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评析: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仅侧重从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出发,具有局限性。夏商周三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人才和思想资源基础。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分别是儒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也受到先代文化的影响;他们开创的思想学派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可以说“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有助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和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因此,“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观点(可以是材料中的观点,也可以是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如根据材料信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百家争鸣’……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等可以提炼出两个观点:一是同意《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与评价;二是认为“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或者在材料的基础上提出其他观点。其次结合相关知识对提炼的观点加以评析。‎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