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集美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9月份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集美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九月份月考试题 考试范围:前两单元 一、单选题 1.某遗址“距今(2019年)7000—5000年”“位于长江下游”“发现稻谷和稻壳”。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山顶洞人遗址 【答案】C 【解析】 【详解】河姆渡遗址是距今位于长江下游、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文化,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2.“史实”是被考古史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下列属于“史实”的是 A. 盘古开天 B. 后羿射日 C. 大禹治水 D. 商王迁都 【答案】D 【解析】 【详解】商朝国都频繁迁移,直到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商王迁都是被考古资料证实的历史“史实”,故D正确;盘古开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都属于远古的传说,还没有被考古资料证明,不属于“史实”,排除ABC。 3.周灭商后,面对广大的土地和空间,摈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让他们去拓荒、保土和安民,推广周天子的一统政治。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 A. 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B. 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直接控制 C. 保证了统治秩序稳定 D. 推动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摈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 推广周天子的一统政治”等信息可知,西周的分封制比夏商时代的制度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因此西周的分封制推动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秦朝时期建立,而不是西周时期,故A选项错误;西周的分封制下诸侯独立性大,周天子不能通过分封制对地方直接控制,故B选项错误;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统治秩序的稳定是宗法制,而不是分封制,故C选项错误。 4.周朝有同姓贵族之间不得联姻的规定,故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这些诸候国被称为“甥舅之国”。“甥舅之国”的出现 A. 推动“家天下”局面最终形成 B. 强化了部落血缘贵族统治 C. 扩大了宗法关系巩固了统治 D. 加强了周天子的专制权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形成了“甥舅之国”说明了宗法关系的扩大,巩固了统治,所以正确答案为C。“禹传子,家天下”局面最终形成于夏朝,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周朝已经是奴隶社会的第二个朝代,当时没有部落贵族统治,所以B错误。君主专制开始于秦始皇,周天子时期尚未形成专制权力,D错误。 【点睛】宗法制 (1)特点:嫡长子继承,以血缘为纽带,等级森严。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3)内容:按血缘亲疏、远近确立起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及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继承制度 (4)作用:①强化了王权,保障了贵族特权。 ②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机构。 5.商朝统治者推行内外服制,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方国。各方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王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方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与商朝内外服制相比,西周的分封制 A. 扩大了中央王朝统治疆域 B. 遏制了诸侯间的攻伐战事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D. 建立起了有效的官僚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商朝统治者推行内外服制,……外服是商族以外方国。各方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王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可见商朝的内外服制度之下,中央权力相对较小,而分封制的含义是天子把士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要对天子承担一定的义务,如缴纳赋税、朝觐述职等,这样能够一定程度上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与材料相符,故C正确;通过材料“商朝统治者推行内外服制,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商朝中央地域的大小,也没有与西周的分封制疆域相对比,与材料不符,故A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诸侯间战争问题,所以分封制就不能体现遏制了诸侯间的攻伐战事,B错误。西周的选官制度是世官制(世卿世禄制),世官制属于贵族政治,而不是官僚政治,与材料不相符,D错误。 【点睛】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含义:周王将一定的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民赐给臣属、先代贵族,广建子国,以拱卫王室的一种政治制度。 内容:①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②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③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现述职。 评价:①利: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②弊:诸侯国有很大的独立性,不利于巩固中央 6.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西周新封的封国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这反映出分封制 A. 有利于君主专制强化 B. 隐含了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C. 强化了周天子的大宗地位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封制的实行赋予了诸侯较大的实力,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的日益强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由此可知,分封制实际上隐含了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故B正确;分封制的实施使的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削弱了君主权力,A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周天子大宗的地位,“地缘性的政治单位”体现了诸侯势力扩大,周天子的大宗地位有所下降,排除C;分封制的实施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错误。 7.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初算缗钱”,开始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对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者,罚戍边一年,并没收他们的财产。该政策的实施 A. 促进工商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B. 提高民众的投资意识 C. 首要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 D.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答案】D 【解析】 根据“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可知,汉武帝推行的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征税使得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故D正确;征收重税是抑制商业发展的措施,不利于促进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民众的投资意识问题,故B错误;材料指出征收重税,是向工商业主,不涉及土地问题,故C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结合所学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分析解答。 8.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土也可进言。据此可知,朝议制度 A. 对政治事务的决策实行民主协商 B. 保证了中央机构的至上权力 C. 有利于减少重大事务的决策失误 D. 表明秦代中央官制发展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在朝议中允许更多的人来发表意见,这样能够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重大事务的决策失误,正确答案为C。虽然朝议允许各种人发言,但是没有体现对政治事务的决策实行民主协商,A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央机构具有至上权力,B错误。材料只是讲了“朝议”制度,不能表明秦代中央官制发展完善,D错误。 9.传说古代帝王在阴历一月決定一年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避讳嬴政的名,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把“正”字的音读作“征”了。一月的这种变化体现了 A. 皇帝独尊 B. 皇位世袭 C. 君权神授 D. 皇权至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由于避讳嬴政的名,就把政月改为正月”,这体现了皇帝独尊,正确答案为A。皇位世袭和君权神授与材料没有关系,故B、C错误。皇帝独尊是建立在皇权至上的基础上的,乃是皇权至上的一种具体体现,皇权至上是一种中央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 【点睛】皇帝独尊单指的是皇帝本人,是一个具体的人。皇帝独尊是建立在皇权至上的基础上的,乃是皇权至上的一种具体体现,皇权至上是一种中央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10.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国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柳宗元意在强调 A. 分封制不利于政权的长期稳固 B. 都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分封子弟是皇权专制的一种体现 D. 汉初分封必然导致七国之乱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有叛国而无叛郡”强调的是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秦实行郡县制是正确的。故B项正确。分封制发生在西周时期,与材料中柳宗元强调的郡县制时间不符,A错误。从材料中柳宗元的观点是强调郡县制的优点,无法体现C的内容,C错误。汉初实行的分封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而实行的,与齐国之乱没有必然性,D错误。 【点睛】郡县制 (1)由来及演变: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后世沿用,不断修正,元朝行省制度是对这一制度的大变革。 (2)特点:①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一种形式。②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3)作用:①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②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11.唐赵暇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本人也曾在洛阳登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圈套)中矣!”材料从本质上说明科举制 A.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位的垄断 B. 带动了唐朝社会尚学风气的形成 C. 加强了对文人思想文化控制 D. 提高了封建官僚集团的文化素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天下英雄入吾彀(圈套)中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通过科举制加强了对文人的思想文化控制,C项正确;材料无关科举制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位的信息,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无关科举制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排除B项;科举制用做官控制知识分子,不能说明封建官僚集团的文化素养有所提高,D项不符合题意。 12.唐朝科举不避时政,有价值的答卷相当于政治磋商活动中的提案,因而士人特别关心国事,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便根据时事做了数十篇的策论,而后在科举考试中被考官选中,这说明唐代的科举制 A. 具有匡时济世的功能 B. 体现近代民主议政的特点 C.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D. 助推注重教育的风气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讲述科举制出题的方向集中在时政以及如何治理国家,体现考试服务于政治以及匡时济世的功能,故A正确。材料反映唐朝时期科举,与B时间不符,B错误。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与这个材料内容不符,C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助推注重教育的风气形成,D错误。 13.西汉一代政区变化较大。汉初七国四十余郡,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这一变化说明汉代 A. 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B. 始终未能解决王国问题 C. 国家统治区域日趋扩大 D. 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汉初七国四十余郡,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可知,从汉初到汉景帝再到汉武帝郡县制不断扩大,王国缩小,说明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正确答案为D。材料只是讲述郡增多,王国减少,不能体现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A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到汉武帝时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B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统治区域扩大,故C错误。 【点睛】汉高祖刘邦建汉之初,在地方上则实行"郡国并行制" ,即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分封同姓和异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后来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文帝、景帝时,为消除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文帝采把齐国分成六个小王国,把淮南国分为三个小王国,以削弱其力量;景帝采纳晁错"削藩"的建议,削减了几个诸侯王的封区,导致了以"清君侧"为借口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下基本上解决了刘邦实行诸侯王制度的弊病,到了汉武帝时期又实行推恩令,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14.秦朝时,尚书是少府(九卿之一)属官,掌政务文书,地位较低。汉武帝时期,赋予尚书决策的职能,司法审查大权也转由尚书和廷尉共同行使。这一变化说明 A. 汉武帝时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B. 秦汉政治制度之间缺乏传承性 C. 西汉的中央官职实行分权制衡 D. 尚书已成为中央最高决策机构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秦朝尚书是少府的属官,虽有自己的办事机构,但地位相对低下。汉武帝时期,尚书享有决策权,“司法审判大权也转由尚书和廷尉共同行使”说明尚书权力日渐增大,牵制了廷尉的司法权,就使君权得到加强,故A项正确。仅一项制度不能得出秦汉政治制度缺乏传承的结论,B项错误。 汉武帝时期尚书权力和地位迅速上升,不能表明“西汉的中央官职实行分权制衡”,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成为最高决策机构,D错误。 15.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这反映出,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A. 加大了荐官的随意性 B. 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 C. 注重选拔的公正合理 D. 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曹魏时期选官在程序上要求“中正”出据书面 正式材料,选拔内容包括家世、品行和道德才能等,反映了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注重公正合理的一面,C项正确;要求“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等,表明其并没有随意,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以家世为先,不能促进社会阶级流动,也无法摒弃门第间的差别,排除BD项。 16.西汉初年,在王国的政治架构上,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吏的任免权,而相“总纲纪、统众官”。这一举措 A. 推行于“推恩令”颁布后 B. 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C. 直接导致“七国之乱” D. 意在防范封国的势力壮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和相“总纲纪、统众官”来看,西汉政府通过官僚制度的安排来加强中央对地方封国的控制,防范封国势力壮大,D正确;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不符合“西汉初年”,排除A;“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和相“总纲纪、统众官”加强中央对地方封国的控制,不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B错误;汉景帝削藩政策直接导致“七国之乱”,故C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和相“总纲纪、统众官”,紧扣关键信息和中央集权的含义分析解答。 17.《太平御览》卷二一四引《晋阳秋》曰:“陈群为吏部尚书,制九格登用,皆由于中正。考之簿世,然后授任。”材料所述的制度是 A. 郡县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制九格登用,皆由于中正”可知,材料所述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评定等级,选拔人才的标准是门第家世,故C正确;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察举制选拔官吏的依据是“孝廉”,B不符合题意,排除;科举制选拔官吏的依据是考试成绩,不符合“考之簿世,然后授任”,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制九格登用,皆由于中正”“考之簿世,然后授任”,联系所学九品中正制的内容、特点分析解答。 18.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我们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应该参阅 A. 《论语》 B. 《庄子》 C. 《法经》 D. 《道德经》 【答案】A 【解析】 【详解】联系所学知识,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故C正确;《庄子》是道家学派庄子的作品,《道德经》B项是道家学派老子的作品,不符合题意,排除BD;《法经》是战国时期改革家李悝制定的成文法典,不符合“儒家思想”,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联系所学孔子的思想分析解答。 19.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这是对哪次改革的描述( ) A. 梭伦改革 B. 商鞅变法 C. 李悝变法 D. 孝文帝改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游牧文化”演变为“农耕文化”,四个备选项中只有孝文帝改革的史实符合,故选D。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 20.与汉代皇帝重用身边近臣以削弱相权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科学”指三省 A. 分散相权且保证皇权独尊 B. 各司其职且分工科学合理 C. 职能明确且行政体系科学 D. 三权分立且互相监督制约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其职权和运行机制是: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如审议通过再交给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故A项正确;B、C两项体现不出“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应排除;三省六部制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不具备近代三权分立的特点,故D项错误。 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本题容易错选B、C,B、C选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二、多选题 2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虽然分分合合、王朝更替、偶有反复,但没有改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演变趋势指 A. 察举制度不断完善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专制主义不断强化 D. 民主法治不断健全 【答案】BC 【解析】 【详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在中央表现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在地方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BC正确;察举制度不断完善,不能体现选官制度演变趋势,更不能反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排除A;中国古代是封建专制社会,不是民主法治社会,D错误。 22.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中国古代思想家有的倾向积极涉世,参预国家政治;有的倾向消极避世,内省修身。下列人物中,倾向积极涉世、参预国家政治的有 A. 孔子 B. 老子 C. 庄子 D. 董仲舒 【答案】A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孔子周游诸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属于积极涉世;董仲舒为汉武帝建言献策维护汉朝的统治,属于积极涉世。故答案为AD项。BC项,老子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反映了消极保守的一面;而庄子继承发展老子的主张,且比老子的思想更消极,排除。 23.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 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 B. 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 C. 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 D. 都是因暴政而亡的 【答案】ABD 【解析】 【详解】秦朝和隋朝两个朝代都结束了长期分割据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两个朝代都留下了影响深远的巨大工程,秦朝时修筑长城,隋朝时修建大运河;两个朝代都是短命王朝,都因为施行暴政导致短命而亡;故ABD正确;在思想统治方面,秦朝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摧残文化,但隋朝没有这方面的措施,排除C。 三、材料阅读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及其以前,普通家庭亦有正夫、余夫之别。正夫从行投则为正徒,从军则为正卒,正夫实即小家长,余夫即在正夫之外的到达一定年龄而又不独立门户的诸子弟。在宗法制下,宗子继承产业,余子弟靠长兄过活,也养成了一种依赖性心理。在宗法大家破坏之后,有些子弟,甚或一般庶民之家子弟仍乐游散而不治室屋,此类人往往成为政府打击的对象。商鞅变法改革家庭组织制度,一方面细析家庭,使子弟自食其力。另一方面,对不分异之家的余子“要括出而令其与正夫同等服役”,即所谓“均出余子之使令……秦于授田征役中则本无正夫、余夫之别,而是同一标准,均列为编户齐民。家庭结构及家庭关系都简单化了。 材料二 秦的分户政策量带有暴力强制性,但却是建立在普遍土地国有制与国家投田制基融之上的。成年男子分居立户,政府给予一定数量的份地,这使使个体小家庭获得了独立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并由此形成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占据支配地位的经济形式一一一个体小农经济 ——上述材料皆满——编自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前后秦国的家庭形式发生的变化并说明商鞅变法中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家庭形式变化产生的积极作用。 【答案】(1)变化:从宗法大家庭到个体小家庭。 措施:实行军功授爵,废除世卿世禄制,破除世袭贾族特权;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禁止父子兄弟同居一室;强令推行一夫一妻制小家庭政策。 (2)积极作用:进一步瓦解了旧的宗法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和小农经济的形成;保障了国家的赋役征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推进移风易俗,利于社会新风尚的形成。 【解析】 【详解】(1)变化:从材料“在宗法大家破坏之后,有些子弟,甚或一般庶民之家子弟仍乐游散而不治室屋,此类人往往成为政府打击的对象。”“一方面细析家庭,使子弟自食其力。另一方面,对不分异之家的余子“要括出而令其与正夫同等服役””可知,商鞅变法中药将宗法大家庭分解,从而形成为个体小家庭,以便政府获得更多的收入,所以得出答案从宗法大家庭到个体小家庭 措施:从材料中对不分异之家的余子“要括出而令其与正夫同等服役”,即所谓“均出余子之使令……秦于授田征役中则本无正夫、余夫之别,而是同一标准,联系商鞅变法的内容可以概括出答案:实行军功授爵,废除世卿世禄制,破除世袭贾族特权;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禁止父子兄弟同居一室;强令推行一夫一妻制小家庭政策。 (2 )从材料“这使使个体小家庭获得了独立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并由此形成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占据支配地位的经济形式一一一个体小农经济可知是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可知是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从材料一中商鞅变法中促进家庭形式变化的举措分析得出,进一步瓦解了宗法制,促进经济的发展,成年男子分户保证了国家赋税的征收等方面来回答。得出答案进一步瓦解了旧的宗法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和小农经济的形成;保障了国家的赋役征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推进移风易俗,利于社会新风尚的形成。 2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关注官员的素质,内含治国理政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等官员甄别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职……察举制奉行“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希望实现……为政以德、教民以德,以及由深仁厚泽的君子贤人任官。 ——陈荣香、杨月坤《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 材料二 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中的察举制始行于哪一朝代?其对官员素质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2)分别指出魏晋和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名称。据材料二,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 (3)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据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积极的价值取向。 【答案】(1)朝代:西汉(汉朝)。标准:以德行、才学为主。 (2)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特点:自主报名;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3)价值取向:以德取人;自由开放;公平公正。 【解析】 【详解】(1)朝代: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创立察举制。标准:根据“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得出以德行、才学为主。 (2)制度: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吏。 特点:根据“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得出自主报名;根据“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得出分科考试;根据“官府择优录取”得出择优录取。 (3)价值取向:根据“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得出以德取人;根据“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得出自由开放;根据“择优录取”得出公平公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