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原理型简答题的精准解答课件(71张)(全国通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原理型简答题的精准解答课件(71张)(全国通用)

第二篇 常考主观题逐空特训——打造综合大题的“精品组件” 专题四 原理型简答题的精准解答 热点题空一 物质变化型简答题 热点题空二 读懂图表,精准解答化学平衡简答题 栏目 索引 热点题空三 溶液中离子平衡简答题的答题思路 热点题空一  物质变化型简答题 高考必备 典型物质的重要性质要点 1.钠是“极其活泼”金属的代表 知识主线: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 过氧化钠:结构特点、与水及CO2反应特点;Na2CO3、NaHCO3相互转 化的条件。 2.铝单质的强还原性,即能溶于强碱,又能溶于强酸,均产生氢气。 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氢氧化铝的电离特点。 3.铁元素具有变价,铁制品腐蚀的原因,Fe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 空气中易被氧化;Fe3+具有氧化性、易水解;Fe2+、Fe3+的相互转化 的条件;Fe2+、Fe3+检验的特征反应。 4.氯气是具有强氧化性的有毒性气体,氯气可用于漂白,但氯气没有 漂白性,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HClO;氯水中存在Cl2+H2OHCl+ HClO,HClOH++ClO-,ClO-易水解、具有强氧化性。 5.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是酸性氧化物,具有较强的 还原性、弱的氧化性、漂白的可逆性;检验二氧化硫的特征试剂是品 红溶液。 浓硫酸具有吸水、脱水、强氧化性;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没有强氧 化性;注意 检验的干扰因素。 对点集训 题组一 物质性质应用型 1.根据物质的特性简答下列各题: (1)过量的铜加入少量稀硝酸中,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的稀硫酸, 这时Cu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稀硫酸后,氢离子与原溶液中 硝酸根离子构成强氧化性酸,又能与过量的铜反应 答案 (2)如图所示,将红热的铂丝插入锥形瓶中,不与溶 液接触,一段时间后铂丝仍保持红热,可能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水易挥发,且氨的催化氧化是放热反应 (3)将少量明矾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高温焙烧铬铁矿反应如为: FeO·Cr2O3+Na2CO3+NaNO3 Na2CrO4+Fe2O3+CO2+NaNO2 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3+水解,使溶液中 答案 H+浓度大于OH-浓度 陶瓷在高温下会与Na2CO3反应 (5)某含锰矿石的主要成分是MnO2,还含CaO、Al2O3、FeS等杂质,由 此矿石生产MnCO3的工艺流程中的第一步是酸溶,即用稀硫酸在较高 的温度下溶解含锰矿石。酸溶时,是否能将稀硫酸换为浓盐酸_____ (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 答案 MnO2在较高温度时可以氧化盐酸产生氯 气,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题组二 推理判断型 2.铁炭混合物(铁屑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纳米铁粉均可用于处理水中污 染物。 (1)铁炭混合物在水溶液中可形成许多微电池。将含有 的酸性废水 通过铁炭混合物,在微电池正极上 转化为Cr3+,其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当铁炭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时,也能去除水中少量的Cu2+和 Pb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相同条件下,测量总质量相同、铁的质量分数不同的铁炭混合物 对水中Cu2+和Pb2+的去除率,结果如图所示。 活性炭对Cu2+和Pb2+有吸附作用 答案 ②当铁炭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大于 50%时,随着铁的质量分数的增 加,Cu2+和Pb2+的去除率不升反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的质量分数增 答案 加,铁炭混合物中微电池数目减少 答案 纳米铁粉与H+反应 生成H2 解析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反应中OH-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 2H2O-4e-===O2↑+4H+。 (1)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3PO2也可用电渗析法制备。“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2H2O-4e-===O2↑+4H+ 答案解析 (2)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极室的H+穿过阳膜扩散至产品室, 答案解析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  (3)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 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 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______杂质。该杂 质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  4.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CuCl难溶于醇 和水,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且在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中存 在CuCl+Cl-[CuCl2]-。 工业上可用向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和Na2SO3的方法制取CuC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生成CuCl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在反应进行时,当氯化钠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氯化亚铜的沉淀率 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Cl-浓度过大时,生成的沉淀CuCl又会发生CuCl+Cl- [CuCl2]-,因而沉淀率会降低 (3)实验测得溶液的 pH 与亚硫酸钠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①解释图像中Va时,随着亚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增大,溶液pH增大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当铜离子完全反应后,再加入Na2SO3消耗溶液中的H+,又使H+浓度 逐渐减小 由于发生2Cu2++2Cl-+ 答案 物质变化类简答题答题要领 (1)结合物质的性质,推测产生结果的原因;叙述时一般可使用因果表 述法。 (2)推理判断理由的阐述 该类型简答题一般是依据题意,根据化学知识及相关的知识对题目所 给的问题先进行分析判断,然后说明判断的理由。解题的思路:先对 问题作出判断,得出结论,然后再由结论追溯到分析过程,最后再回 到结论。采分点是推理过程和结论。 练后反思 热点题空二  读懂图表,精准解答化学平衡简答题 高考必备 1.化学平衡移动的判断方法 (1)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判断 通过比较平衡破坏瞬时的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 的方向。 ①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v正>v逆,此时正反应占优势,则化学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或向右)移动。 ②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v正K,平衡逆向移动; ②若Q=K,平衡不移动; ③若Q”“<”或“=”)K(T2),理 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进一步提高H2S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压强外,还可以 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 该反应正向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及时分离出产物 答案解题思路1 2 3 4 5 6 7 [解题思路]  1 2 3 4 5 6 7 2.在210~290 ℃,保持原料气中CO2与H2的投料比不变,按一定流速通 过催化剂甲,主要发生反应3H2(g)+CO2(g)CH3OH(g)+H2O(g)  ΔH,得到甲醇的实际产率、平衡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答案解析 (1)ΔH____(填“>”“=”或“<”)0,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温度升高甲醇的平衡 产率减小 1 2 3 4 5 6 7 解析 图像分析可知升温甲醇的平衡产率降低,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 反应方向进行,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 1 2 3 4 5 6 7 答案解析 (2)在210~270 ℃之间,随温度升高,实际产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高,反应速率加快 解析 210~270 ℃时反应未到达平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产 率增大。 温度升 1 2 3 4 5 6 7 3.一定温度下,在3 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CO2(g)  H2O(g)+CO(g),已知c(CO)随反应时间t变化曲线Ⅰ如图所示, 若在t0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Ⅰ变为曲线Ⅱ和曲线Ⅲ。 (1)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Ⅱ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加入催化剂 图像分析曲线Ⅰ变化为曲线Ⅱ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最后 两种情况的平衡浓度相同,说明改变的条件是加入了催化剂 解析 曲线Ⅰ、曲线Ⅲ对应的t0和平衡状态t1时,CO的浓度之比均为 2∶3,可知平衡未发生移动,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气体物质的 量不变时,设曲线Ⅲ对应的气体的体积为V,则4.5 mol·L-1×V= 3 mol·L-1×3 L,得V=2 L。 1 2 3 4 5 6 7 (2)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Ⅲ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将容器的体积快速压缩至2 L 1 2 3 4 5 6 7 题组二 工业生产中平衡图像的数学表征分析 4.已知CO2催化加氢合成乙醇的反应原理为:2CO2(g)+6H2(g) C2H5OH(g)+3H2O(g) ΔH<0。 1 2 3 4 5 6 7 (1)图1、图2分别是CO2的平衡转化率随压强及温度的变化关系,已知m 为起始时的投料比,即m= 。①图1中投料比相同,温度从高到低 的顺序为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T3>T2>T1 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温度越高,CO2的平衡转化率越小,所以T3>T2>T1 1 2 3 4 5 6 7 ②图2中m1、m2、m3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m1>m2>m3 保持 n(CO2)不变,增大n(H2),平衡正向移动,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所以 m1>m2>m3 1 2 3 4 5 6 7 (2)图3表示在总压为5 MPa的恒压条件下,且m=3 时,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 关系。则曲线d代表的物质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T4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提示: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来计算,某组分平衡分 压=总压×该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结果保留小 数点后三位)。 答案解析 C2H5OH 0.243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5.氨气制取尿素[CO(NH2)2]的合成塔中发生反应: 2NH3(g)+CO2(g)CO(NH2)2(l)+H2O(g)。 下图为合成塔中不同氨碳比 和水碳比 时二氧化碳的转 化率(α)。b宜控制在_____(填字母)范围内。 A.0.6~0.7    B.1~1.1    C.1.5~1.6 a宜控制在4.0左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答案解析 A 当氨碳比大于4.0时, CO2的转化率增加不大,但增加了生产成本,氨 碳比太小,CO2的转化率较低,降低了原料利 用率 1 2 3 4 5 6 7 解析 控制变量,作垂直于横轴的一条直线交三条曲线于三点,转化 率越高越好,所以选择A。选择最佳氨碳比,可看最上面曲线的走势, 整体增加,曲线先陡后平(略上升),依然选择拐点。当氨碳比大于4.0 时,增大氨气的量,CO2转化率增加不大,但生产成本提高了;氨碳 比太小,CO2转化率低。 1 2 3 4 5 6 7 6.(2018·重庆模拟)(1)CO与Cl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光气(COCl2)。某温度 下,向2 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CO和Cl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 反应:CO(g)+Cl2(g)COCl2(g) ΔH=a kJ·mol-1,反应过程中测定的 部分数据如下表: t/min n(CO)/mol n(Cl2)/mol 0 1.20 0.60 1 0.90 2 0.80 4 0.20 1 2 3 4 5 6 7 ①反应0~2 min末的平均速率v(COCl2)=_____ mol·L-1·min-1。0.1 t/min n(CO)/mol n(Cl2)/mol 0 1.20 0.60 1 0.90 2 0.80 4 0.20 答案解析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②在2~4 min间,v正(Cl2)_____v逆(Cl2)(填“>”“=”或“<”),该温 度下K=_____。 = t/min n(CO)/mol n(Cl2)/mol 0 1.20 0.60 1 0.90 2 0.80 4 0.20 答案解析 5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③已知X、L可分别代表温度或压强,图1表示L一定时,CO的转化率随X 的变化关系。X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a____(填“>”“=”或 “<”)0。 温度 答案解析 < 1 2 3 4 5 6 7 解析 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转 化率增大,而图中随X增大时,C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平衡逆向移动, 则X为温度,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0。 1 2 3 4 5 6 7 (2)在催化剂作用下NO和CO转化为无毒气体: 2CO(g)+2NO(g)2CO2(g)+N2(g)ΔH=-748 kJ·mol-1 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不同温度下测定的氮 氧化物转化率如图2所示。温度高于710 K时, 随温度的升高氮氧化物转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温度升高到710 K时,单位时间内反应达 平衡,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再升高温度, 平衡向左移动,转化率降低 答案1 2 3 4 5 6 7 题组三 高考化学平衡图像真题体验 7.(2017·全国卷Ⅱ,27)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 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4H10(g)===C4H8(g)+H2(g) ΔH1 已知:②C4H10(g)+ O2(g)===C4H8(g)+H2O(g) ΔH2=-119 kJ·mol-1 ③H2(g)+ O2(g)===H2O(g) ΔH3=-242 kJ·mol-1 1 2 3 4 5 6 7 反应①的ΔH1为______________ kJ·mol-1。图(a)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 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______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 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降低压强 +123 kJ·mol-1 小于 AD 答案解析1 2 3 4 5 6 7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用②式-③式可得①式,因此ΔH1=ΔH2-ΔH3 =-119 kJ·mol-1-(-242) kJ·mol-1=+123 kJ·mol-1。由(a)图可以看 出,温度相同时,由0.1 MPa变化到x MPa,丁烷的转化率增大,即平 衡正向移动,所以x<0.1。由于反应①为吸热反应,所以温度升高时, 平衡正向移动,丁烯的平衡产率增大,因此A正确,B错误; 反应①正向进行时体积增大,加压时平衡逆向移动,丁烯的平衡产率 减小,因此C错误,D正确。 1 2 3 4 5 6 7 解析 反应初期,H2可以活化催化剂,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较小, 丁烷浓度大,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程度大,丁烯转化率升高;随着 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增大,原料中过量的H2会使反应①平衡逆向移 动,所以丁烯转化率下降。 (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 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 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为丁 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的关系。图中 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是产物之一,随着n(氢气)/n(丁烷)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 答案解析1 2 3 4 5 6 7 解析 590 ℃之前,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加快,生成的丁烯会更多,同 时由于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体系中会含有 更多的丁烯。而温度超过590 ℃时,丁烯高温会裂解生成短碳链烃类, 使产率降低。 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 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 烯产率在590 ℃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 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0 ℃之后,丁烯产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 升 丁烯高温裂解生成短碳链烃类 高温度时,反应速率加快 答案解析1 2 3 4 5 6 7 化学平衡简答题的答题要领 叙特点(反应特点或容器特点)―→变条件―→定方向―→得结论 (或结果) 练后反思 热点题空三  溶液中离子平衡简答题的答题思路 高考必备 1.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的比较 电离平衡(如CH3COOH溶液) 水解平衡(如CH3COONa溶液)  研究对象 弱电解质(包括水的电离、多 元弱酸的酸式盐) 盐溶液(包括强酸弱碱盐、弱 酸强碱盐、弱酸弱碱盐) 实质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升高温度 促进电离,离子浓度增大, K增大 促进水解,水解常数增大 加水稀释 促进电离,离子浓度(除OH- 外)减小,K不变 促进水解,离子浓度(除H+ 外)减小,水解常数不变 加入相应离子 加入CH3COONa固体或盐 酸,抑制电离,K不变 加入CH3COOH或NaOH,抑 制水解,水解常数不变 加入反应离子 加入NaOH,促进电离,K 不变 加入盐酸,促进水解,水解 常数不变 2.外界条件对AgCl溶解平衡的影响 AgCl(s)Ag+(aq)+Cl-(aq) ΔH>0 体系变化 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平衡后c(Ag+) 平衡后c(Cl-) Ksp 升高温度 向右 增大 增大 增大 加水稀释 向右 不变 不变 不变 加入少量AgNO3 向左 增大 减小 不变 通入HCl 向左 减小 增大 不变 通入H2S 向右 减小 增大 不变 对点集训 1.双碱法吸收尾气中二氧化硫的过程如下: 写出过程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在水中存在如下转化:CaO(s)+H2O(l)===Ca(OH)2(s)Ca2+(aq) +2OH-(aq) 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简述过程②NaOH再生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aSO3沉淀,平衡向正向移动,有NaOH生成 2.Na2HPO4是磷酸的酸式盐,但其水溶液呈碱性,从溶液中离子平衡角 度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Na2HPO4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 (2)当加入足量饱和CaCl2溶液时,溶液变为酸性,解释原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 3.已知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在水中分别存在下列溶解平衡:Ca(OH)2(s)  Ca2+(aq)+2OH-(aq),CaCO3(s)Ca2+(aq)+ 。在火 力发电厂燃烧煤的废气中往往含有SO2、O2、N2、CO2等。为了除去有 害气体SO2并变废为宝,常常用粉末状的碳酸钙或熟石灰的悬浊液洗涤 废气,反应产物为石膏(CaSO4·2H2O)。 (1)粉末状碳酸钙悬浊液能吸收废气中SO2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由于亚硫酸的酸性比 碳酸强,亚硫酸与碳酸根反应产生CO2气体,CaCO3的溶解平衡向右移 动,生成亚硫酸钙,再被氧化为硫酸钙 解析 解析 SO2与CaCO3悬浊液反应,相当于弱酸制更弱的酸。 (2)SO2与Ca(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石膏的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SO2+O2+2Ca(OH)2+2H2O===2CaSO4·2H2O 解析 解析 SO2与Ca(OH)2悬浊液反应,相当于酸碱中和反应,再被氧气氧化 为硫酸钙。 (3)试说明用熟石灰的悬浊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OH)2微溶,澄清的石灰水中Ca(OH)2的浓度小,不利于吸收SO2 解析 用熟石灰的悬浊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与浓度有关,浓度大时吸 收二氧化硫的效果好。 (1)向上述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溶液呈黄色,解释溶液变黄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中和氢离子,氢离子浓度降低,平衡向右移动, 溶液变成黄色 解析 加入少量NaOH固体,中和氢离子,氢离子浓度降低,平衡向右 移动。 (2)向已加入NaOH溶液的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则溶液应是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橙红色 (3)向原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已知BaCrO4为黄色沉淀),则平衡向 ____(填“左”或“右”)移动,溶液颜色将变_____。右 浅 溶液中有关离子平衡的简答题思路 阅读题目情境的信息,找出核心问题的分析对象,即平衡体系; 找出题目信息中与平衡体系变化的有关因素;利用平衡移动原理 分析变化的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即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说明平衡移动后对实际问题体系产生的影响。 一般用如下模式书写:“……存在……平衡,……(条件)使平衡 向……(方向)移动,……(结论)”。 练后反思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