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4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4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考纲要求]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资本主义萌芽。‎ 考点一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耕作技术——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1.创制耒耜:传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 ‎2.刀耕火种:直到西汉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在耕种前用火烧、耕种后用水除掉杂草的耕作方式。‎ ‎3.铁犁牛耕 ‎(1)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形成。‎ ‎(2)汉代牛耕普及全国,东汉出现了一牛挽犁。‎ ‎(3)唐代出现曲辕犁。‎ ‎4.主要影响:农耕技术的改进,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土地制度——贫者无立锥之地 ‎1.制度演革 ‎(1)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所有。‎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3)北魏到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在受到严重破坏后被废弛。‎ ‎(4)宋代以后:“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的土地兼并情形更为严重。‎ ‎2.历史影响 ‎(1)古代社会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农民占有较少。‎ ‎(2)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 ‎(3)开明的政治家力图改革田制,缓和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矛盾,但最终都未能成功。‎ 三、赋役制度 ‎1.赋税沉重 ‎(1)名目繁多,田亩税和人头税是主要形式。‎ ‎(2)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力役沉重 ‎(1)劳动者服徭役,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 ‎(2)过度征发徭役,又使大批农耕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 ‎3.主要影响: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四、水利事业 ‎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2.汉代:关中农民还创造了一种“井渠”,王景带领人民治理黄河,基本解除水患。‎ ‎3.隋唐至明清时期:我国劳动人民不断改进灌溉工具。‎ ‎[漫画证史] 牛耕的出现 ‎★牛耕的出现是我国农业动力的一次革命,畜力代替了人力。‎ ‎[图解历史] 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 ‎[构图解史] 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 ‎[轻巧识记] 古代农业 ‎[概念辨析] “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具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三种社会属性;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就等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开始瓦解。‎ ‎[名师指津] 古代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和经营方式的演变 ‎(1)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耜耕到铁犁牛耕的演变。‎ ‎(2)生产方式:经历了由集体耕作到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自然经济方式下的个体农耕,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主题一 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 史料一 西周时期那种“千耦其耘”的大规模集体耕作制到秦汉则以“一夫挟五口,治田四百亩”的小家庭耕作制为主。与倡导农业生产小家庭化相配合的是,战国时期手工业也日益小家庭化……一个家庭内“男子力耕……女子纺绩”……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业,逐渐成为中国农耕经济的主体。‎ ‎——孟意华《中华文化产生形成的基础》‎ 史料二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百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史料三 ‎ 春秋时期,随着铁制工具的使用,公社及其所有制井田制度的内部量变,农业经济的发达,各国的手工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大凡礼器、兵器、车器之属的生产,国家设有工正、工师、工尹等官吏管理,各种手工业仍由官府控制,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则由所谓“工肆之人”“百工居肆,以成其事”的民间手工业者自产自销。‎ ‎——白寿彝《中国通史》‎ 史料四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1.史料一属于后人史学评论性史料,主要反映了春秋至秦汉时期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的形成。‎ ‎2.史料二为原始文献史料,主要说明了古代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也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勿夺农时)。‎ ‎3.史料三为后世文献史料,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生产特点,当时手工业发展较快;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相结合,以官营为主;有专门的官员管理。‎ ‎4.史料四属于后人史学评论性材料,主要从生产工具改进和技术进步角度,说明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对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及思想文化等社会转型的影响。‎ ‎1.据史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归纳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试答:(1)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具有封闭性。‎ ‎(3)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4)脆弱性:是一种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难以抵御天灾人祸的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 ‎2.根据史料三及所学知识, 概括导致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试答:铁制工具的使用;井田制度的破坏及新的土地制度的逐步确立;农业经济的发达。 ‎ ‎3.根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小农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社会转型的影响。‎ 试答: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使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加速了宗法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最终确立;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思想解放。‎ 通史视角认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影响 ‎1.政治上: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和经济基础。‎ ‎2.经济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是“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根源;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商业,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3.科技文化: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造就了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落后性也决定了中国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古代许多文学作品多是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 ‎4.民族心理与家庭伦理观念: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具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自私、保守性的不足;小农经济条件下,导致“重男轻女”“安土重迁”思想观念的产生;同时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注重孝道、重视加强邻里家庭和睦的观念。‎ 主题二 “苏湖熟,天下足”——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史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史料二 朝廷在古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集》‎ 史料三 北宋科举入朝做官的官员统计 前期 中期 后期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北方 ‎278人 ‎84.5%‎ ‎274人 ‎63.9%‎ ‎121人 ‎40.3%‎ 南方 ‎51人 ‎15.5%‎ ‎155人 ‎36.1%‎ ‎179人 ‎59.7%‎ ‎1.史料一为原始史料,主要说明汉代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生产方式较为落后。‎ ‎2.史料二表明南宋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赖江南地区,说明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 ‎3.史料三体现了北宋南方入朝为官的人员数量逐渐增多,客观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对教育文化的影响。‎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会出现从史料一到史料二的这种变化?‎ 试答:(1)魏晋南北朝、唐中后期及宋代,北方是经济重心,但北方战乱较多,大量人口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江南经济的发展。‎ ‎(2)南方相对安定,东晋、南朝及南宋等政治中心在南方,统治者也重视发展经济。‎ ‎(3)南方地理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等。‎ ‎2.史料三表格所示内容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试答:从史料表格信息看出,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北宋时期南方通过科举入朝为官的数量逐渐增多,客观反映了经济重心转移对教育文化的影响,实质说明文化重心随经济重心转移而变化。‎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的元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致使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中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推动了教育及科举的发展,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一、基本类型 ‎1.家庭手工业: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自给自足。‎ ‎2.田庄手工业:包括粮食等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等,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3.官营手工业 ‎(1)从汉武帝时代起,政府垄断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行业。‎ ‎(2)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3)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4)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5)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其劳动创造性自然也受到严重的束缚。‎ 二、主要成就 ‎1.纺织业的发展 ‎(1)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成为“国有六职”之一。‎ ‎(2)汉代: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4)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 ‎(5)元代:棉纺织家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 ‎(6)明代:在作坊中出现了雇工。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2.先进的冶金技术 ‎(1)先秦:冶铜业在西周时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春秋晚期出现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 ‎(2)汉代:汉武帝推行铁业官营制度,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 ‎(3)南北朝:出现了灌钢法,用于制作兵器。‎ ‎3.陶瓷业的成就 ‎(1)先秦:主要是烧制陶器。‎ ‎(2)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由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3)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4)宋代: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耀州窑等名窑闻名天下。‎ ‎(5)清代:创制了粉彩瓷器工艺。‎ ‎[轻巧识记] 古代手工业 ‎[图说历史] 家庭手工业 ‎[思维延伸] 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条件 ‎(1)政治条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2)经济条件:①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②农业动力革新的要求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 ‎[图解历史] 官窑瓷器 主题 古代中国的名片——手工业的发展 史料一 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凡执技以上市者,不贰市、不移官。‎ ‎——《礼记·王制》‎ 史料二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 史料三 鲁人善织屦(麻、葛等制成的单鞋底),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赤脚)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战国]《韩非子·说林上》‎ 史料四 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营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营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 ‎——范文澜《中国通史》‎ ‎1.史料一反映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管理采取“工商食官”的政策。‎ ‎2.史料二反映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史料三反映了民营手工业的经营和销售特点。‎ ‎4.史料四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匠地位的变化,实质说明了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的松弛,这是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史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试答:官营手工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家庭手工业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民营手工业由民间商人经营,产品投放市场。‎ ‎2.根据史料四,指出明清时期工匠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试答:变化:从定期服役到纳银代役到完全废除匠籍;政府对工匠的人身控制逐步松弛。影响:提高了手工业者的生产积极性;客观上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民营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营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答题术语 古代中国的农业 小农经济的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手工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各种手工业经营形式相结合: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私营手工业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考纲 卷别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手工业的发展 ‎ 全国卷Ⅰ ‎2016·汉代庄园经济的特点 ‎2016·人口问题 ‎2015·小农经济 ‎2015·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 ‎2015·经济重心南移 ‎——‎ 全国卷Ⅱ ‎2017·南北朝至唐中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2016·宋代土地政策调整 ‎2015·唐宋经济重心南移 ‎2013·宋代“不抑兼并”‎ ‎——‎ 全国卷Ⅲ ‎2017·汉代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017·唐朝后期土地政策的影响 ‎2016·市镇经济 与手工业的发展 本讲知识点在新课标全国卷的考查中,考频最高的为古代土地政策与农业发展的表现、经济重心南移等,古代手工业的发展鲜有考查。从考查方式上看,命题呈现出“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特点。从命题立意上看,凸显核心素养,重视方向引领,以古今贯通的方式考查人口膨胀和压力的问题,更是体现了社会热点 考向一 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经济发展的特点 ‎1.(2017·高考全国卷Ⅲ)《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解析:选C。材料“从事……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说明很多人发家致富,体现了当时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儒家思想一直奉行重义轻利的观念,故A项错误;西汉时期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B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出地方豪强控制了郡县,故D项错误。‎ ‎2.(2016·高考全国卷Ⅰ)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解析:选D。据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可以判断画像砖反映了汉代大地主田庄上的农业生产情况,不是个体农户的生产情景,故选D,排除A;画像体现的是生产场景,看不出精耕细作的信息,排除B;汉代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私有制,排除C。‎ ‎3.(2017·高考全国卷Ⅲ)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解析:选A。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土地规模在20~130亩的农户占绝大多数(占比为74.1%),土地特别多和特别少的比例较小,由此可知占有适量土地的自耕农盛行,故A项正确,B项错误。唐朝中期,实行“两税法”后,均田制瓦解,题干为唐朝后期,均田制已经瓦解,C项错误;仅凭拥有不同土地规模的户数及所占比例,无法判断农业生产效率,D项错误。‎ ‎4.(2017·高考全国卷Ⅱ)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解析:选C。南方人喝茶习俗在北方从“被嘲笑”到“‘道俗’皆饮”,体现了南方饮茶文化对北方的影响,这说明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逐渐上升,C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唐朝中期南茶才开始北运,A项错误;南北方饮食习惯相差很大,只是某些方面相互交融,B项错误;南方经济超越北方是在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项错误。‎ ‎5.(2015·高考全国卷Ⅰ)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解析:选B。观察图表,可知江苏代表的南方在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增加,表明随着唐代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故选B项。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能解释河南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减少,故A项错误;中原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南方,但并没有急剧衰退,故C项错误;从唐宋至明清时期,政治重心逐渐北移,故D项错误。‎ 考向二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小农经济的形成及现象 ‎6.(2015·高考全国卷Ⅰ)《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选A。据题干信息可知,战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得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选A项。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导致农业收益的增加,故C项错误;国家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7.(2013·高考全国卷Ⅱ)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选D。宋太祖曾经说过:“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耳”,有鉴于此,宋代采取了“不抑兼并”的措施,其后果必然是导致土地兼并严重,从而导致租佃关系盛行,自耕农经济衰退。据此判断,C项表述错误,故选D项。宋代中央集权空前强化,A项表述错误,材料未涉及流民问题,排除B项。‎ 考向三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8.(2016·高考全国卷Ⅱ)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解析:选B。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高度集中,租佃制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的现象,故选B项。宋代经济较唐代有进一步发展, A项错误;坊市制度崩溃主要与商品经济关系密切, C项错误;材料中谈到的宋代土地高度集中的问题与宋代实行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有关,是政府对土地政策的调整, D项错误。‎ ‎9.(2015·高考全国卷Ⅱ)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解析:选C。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农业技术进步会推动农业发展,也会使更多的农产品投入市场,带来商品经济发展,是推动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选C项。坊市制度瓦解只体现出商品交换场所的变化, A项错误;土地集中导致自耕农数量减少,不利于农业和商业经济发展, B项错误;古代海外贸易多为官府控制的朝贡贸易,对国内经济发展影响不大, D项错误。‎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种做法(  )‎ A.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 ‎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 ‎ D.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解析:选B。根据题干“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可知商鞅分解大家庭意在发展一夫一妻小家庭,这不会导致宗法关系的瓦解,故A项错误;一夫一妻小家庭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题干中向二男以上家庭多征税,并不是严刑峻法,故C项错误;题干中只对二男以上家庭多征税,并没有广泛增加农民的赋税负担,故D项错误。‎ ‎2.下图是中国古代农耕壁画。此图可以反映当时(  )‎ A.曲辕犁在北方推广 B.精耕细作农业的特点 C.农业产量大大提高 D.集体耕作方式的优化 解析:选B。题干图中信息并未提到地理位置,也看不出铁犁的形态,因而无法判断其是北方并使用曲辕犁,故A项错误;题干中可以看出铁犁牛耕的场景,符合精耕细作农业的特点,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农业的产量,故C项错误;题干中展示出了铁犁牛耕,说明其反映的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与井田制下的集体耕作不同,故D项错误。‎ ‎3.春秋时期,管仲提出“四民分业论”,即“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分别培养。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这一做法 ‎(  )‎ A.提高了工匠社会地位 B.促进了手工技术发展 C.固化了社会阶层等级 D.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选B。“四民分业论”“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说明工匠地位处于社会地位较低,故A项错误;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相互讨论工事,交流经验,能促进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故B项正确;将四民分开居住可以固化社会阶层等级,但仅反映材料一层信息,片面,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提出,故D项错误。‎ ‎4.据唐朝《国史补》记载,盛唐时期邢窑的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这反映出盛唐时期(  )‎ A.邢窑是当时唯一生产白瓷的官窑 ‎ B.制瓷业已是具有规模的独立生产部门 C.白瓷制瓷技术已经达到巅峰水平 ‎ D.官窑为了满足市场消费的需求而生产 解析:选B。“邢窑是当时唯一生产白瓷的官窑”,它的独尊地位我们无法从材料中获得相关信息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史实我们不难得知,制瓷业在唐代已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规模也已达到足够全国使用的程度,故B项正确;“巅峰水平”这属于明显的程度夸大,白瓷制造技术在后世尤其是宋代就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故C项错误;邢窑是否为官窑以及它是否面向市场进行生产,这些我们同样无法从材料中得到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 课下达标练 ‎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B.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解析:选B。材料中现象是自然经济的表现,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原因,故B项正确;土地私有制并非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故D项错误。‎ ‎2.汉代《盐铁论·水旱》中说道:“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做多,农夫乐事劝功。”材料说明汉代(  )‎ A.农民具有少劳作也必须多收获的意识 B.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C.灌钢技术加速了铁农具的推广普及 ‎ D.铁农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 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铁器的使用,推动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农民具有少劳作也必须多收获的意识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 说明铁器的使用,推动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反映的是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故B项正确;灌钢技术出现在南北朝,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铁农具推广,故D项错误。‎ ‎3.下图所示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 A.汉朝    B.宋朝   ‎ C.唐朝  D.明朝 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地方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郡国并行制,符合“初期对地方行政设置做出重大调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汉武帝“盐铁官营”符合“强化重农抑商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开通丝绸之路符合“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故A项正确, B、C、D三项错误。‎ ‎4.据相关材料记载,明朝的宏观经济情况为:农业占明朝GDP比重平均为88% ,手工业和商业最高时也没有突破20%; 政府税收占GDP 比重为3% -9% ,平均为5%。根据材料推断当时明朝(  )‎ A.田赋收入是财政收入的大宗 ‎ B.经济总量长期雄踞世界第一 C.推行农工商共同发展的政策 ‎ D.黄金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农业占明朝GDP比重较高,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经济总量长期雄踞世界第一,故B项错误;古代王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指出黄金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故D项错误。‎ ‎5.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  )‎ 朝代 秦汉 唐 宋 ‎ 元 明 清 ‎ 次数 ‎375‎ ‎493‎ ‎874‎ ‎513‎ ‎5105‎ ‎5344 ‎ 频率 ‎0.85次/年 ‎1.7次/年 ‎2.7次/年 ‎5.31次/年 ‎18.5次/年 ‎18.9次/年 A.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 ‎ B.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 C.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 D.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 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明清自然灾害次数比前朝多,但不能体现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低,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出灾害地点在南方还是北方,故不能体现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故B项错误;从明清时期自然灾害的次数和频率远超前朝,可知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侵扰,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对生态环境的治理,故D项错误。‎ ‎6.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  )‎ A.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 ‎ 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 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解析:选A。据材料“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可以得出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故A项正确;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有绝对化的倾向,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古代妇女的地位的信息,故C项错误;农业社会的主要劳动力是男子,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7.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占到55%;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59.1%,以北则为40.9%。这一变化(  )‎ A.导致丝绸之路的受阻 B.导致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反映经济格局的变动 D.加剧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 解析:选C。“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和“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 可知主要是反映全国经济情况的描述,没有涉及对外贸易,故A项错误;从户口的数量来看,虽然有变化,但不足以说明政治中心南移,故B项错误;通过唐宋南北户口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南方的户口增加,而北方相对减少,南北经济的结构有所变动,故C项正确;材料仅有户口数量,没有土地占有量的统计,故无法确定人地矛盾的情况,故D项错误。‎ ‎8.下表是不同时期府的南北地理分布情况统计表。出现表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历史时期中原王朝府的地理分布情况 ‎ 唐 五代十国 宋 元 明 清 ‎ ‎ 府 数 比 例 府 数 比 例 ‎ 府 数 ‎ 比 例 ‎ 府 数 比 例 府 数 比 例 ‎ 府 数 比 例 北 ‎7‎ ‎70%‎ ‎8‎ ‎44.44‎ ‎% ‎ ‎29‎ ‎43.29‎ ‎%‎ ‎13‎ ‎35.14‎ ‎% ‎ ‎33‎ ‎20.50‎ ‎% ‎ ‎84‎ ‎37.84‎ ‎%‎ ‎ 南 ‎ 3 ‎ ‎30% ‎ ‎10 ‎ ‎55.56‎ ‎% ‎ ‎38‎ ‎56.71‎ ‎% ‎ ‎24‎ ‎64.86‎ ‎% ‎ ‎128‎ ‎79.50‎ ‎% ‎ ‎138‎ ‎ 62.16‎ ‎%‎ A.政治中心南移 B.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 C.经济重心转移 D.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 解析:选C。材料没有涉及到政治中心南移,并且元明清时期政治中心都在北方,故A项错误;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在一定时期会影响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南方行政区划的增多,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我国南方地区经济不断发展,相应在政治上的表现则为南方的行政区划不断增多,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故D项错误。‎ ‎9.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该措施(  )‎ A.阻碍了经济发展 B.促进手工产品规范统一 C.动摇了农本观念 D.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解析:选B。“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 实际上是手工业标准化生产的法律要求,有利于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这种规定促进了手工产品规范统一,故B项正确;农本思想贯穿我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关于手工产品规范的法律与农本观念无关,故C项错误;《工律》规定旨在统一规范,并无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之意,故D项错误。‎ ‎10.“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十年磨一剑”……上述成语词组能够集中展现 ‎(  )‎ A.中国语言文化的精炼之美 ‎ B.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精神 C.古代中国的工匠精神 ‎ D.儒家格物致知的精神追求 解析:选C。材料中成语词组反映的是对工作的态度要精益求精,与语言文化无关,故A项错误;农业文明精神与材料成语词组不符,故B项错误;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只有做到心到、神到、手到,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一丝不苟”“精雕细琢”也要求要精益求精,而“工匠精神”的核心便是:要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事情、所造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故C项正确;格物致知强调的是求“理”的途径,故D项错误。‎ ‎11.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匍说》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这表明(  )‎ A.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 ‎ 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 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 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 解析:选A。材料用磁石“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表明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唐朝制瓷业的成就,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唐朝瓷器的世界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应用于制瓷业,并没有体现十分广泛,故D项错误。‎ ‎12.宋词“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反映了宋代(  )‎ A.地域性商帮的崛起 ‎ B.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 C.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 D.手工业水平的高超和专业市镇的兴起 解析:选D。地域性商帮出现于明清时期,不是宋代,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无关,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并(太原)刀如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反映了宋代手工业水平的高超和专业市镇的兴起,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在农业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对有限,但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则是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烟草、花生等也大致于同时引进。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 ‎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 材料二 中国的南方人习惯于吃稻米,北方人则以粟、麦为主,采用新的粮食果腹,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被迫的过程。中国人采用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原产稻、粟、麦等粮食的不足;而美洲粮食作物在进入18世纪之后的快速推广,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口在成倍增长。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传播路径,与当时的移民路向大体一致,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逐渐推进。美洲作物的传入与推广,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虽然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总体上始终处于补充的地位,人们仍然以稻、麦等为主要粮食。 ‎ ‎——摘编自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特点及其原因。(15分)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状况产生的影响。 (10分)‎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但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得出农作物品种增加;经营方式多样;根据材料一“‎ 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得出美洲作物引入;经济作物大量种植;经济作物专业区出现;根据材料二“中国的南方人习惯于吃稻米,北方人则以粟、麦为主”得出:南稻北麦的格局(稻、麦等为主要粮食)。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得出:人地矛盾突出;“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得出市场扩大,农产品商品化加强;根据“自海外传入中国”得出: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中外交流以及政府鼓励农业发展,如垦荒、植棉等。根据材料二:“因为中国人口在成倍增长”得出因为中国人口在成倍增长 (2)根据材料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得出促进粮食产量提高,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根据材料二“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传播路径,与当时的移民路径大体一致,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逐渐推进”“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得出:优化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专业化农业区的出现,造成地方市场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区出现了货币地租。‎ 答案:(1)特点:农作物品种增加;经营方式多样;美洲作物引入;经济作物大量种植;经济作物专业区出现;南稻北麦的格局(稻、麦等为主要粮食)。‎ 原因:人地矛盾突出;政府鼓励农业发展,如垦荒、植棉等;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中外交流;中国人口的大量增长;市场扩大,农产品商品化加强。‎ ‎(2)影响:促进粮食产量提高,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优化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农业区的出现,造成地方市场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区出现了货币地租。‎ ‎14.(12分)阅读以下材料,从中提取两项有关汉、唐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汉代灌区分布示意图 ‎《唐朝灌溉工程数量简表》‎ ‎       地区 ‎     时间 工程类别    ‎ 长江以北 长江以南 中唐 以前 中唐 以后 中唐 以前 中唐 以后 灌溉 ‎98‎ ‎29‎ ‎23‎ ‎938‎ 解析:本小问说明,需要研究材料图表,选取说明角度,结合史实进行说明,首先根据材料汉代图和唐代表格可知汉、唐时期水利灌溉事业不断发展,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农耕经济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事业,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封建经济不断发展。其次,据材料汉代图可知汉代的灌区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材料唐代表格可知唐代在中唐以后长江以南的灌溉工程数量大幅增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从汉到唐随着江南的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封建经济不断发展。再次,根据唐代表格可知,中唐前后江北和江南灌溉工程数量变化对比明显,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唐以后北方政局混乱,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南方相对安定,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答案:示例一:信息:汉代的灌区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中期以后江南的灌溉工程数量大幅增长。‎ 说明:从汉到唐随着江南的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封建经济不断发展。‎ 示例二:信息:从汉到唐灌溉水利事业不断发展。‎ 说明:农耕经济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事业,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封建经济不断发展。‎ 示例三:信息:中唐前后江北和江南灌溉工程数量变化对比明显。‎ 说明:中唐以后北方政局混乱,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南方相对安定,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