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教案:第15讲 分子动理论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一物理教案:第15讲 分子动理论

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高一 辅导科目:物理 ‎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时 间 A / B / C / D / E / F段 主 题 分子理论 教学内容 ‎1、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2、能够完成微观计算 ‎3、掌握油膜发实验。‎ 教法指导:因为初中就学习过这部分内容,所以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以前学习的内容来引入本节课。也可以通过下面的对话内容引入。建议时间10分钟。‎ ‎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老师今天的办公室有什么不一样?(当喷过香水)‎ ‎ 生A:很香 ‎ 生B:。。。。。。。。。。‎ ‎ 师:对的,看来A同学的鼻子很是灵敏啊,没错,老师刚喷了一些香水,同学们,我们能闻到香水的味道,是因为什么啊?‎ ‎ 生:老师,这是我们学习过的扩散现象!‎ ‎ 师:没错,这就是因为我么初中学习过的分子的扩散现象,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学习一下分子动理论。‎ 一、知识梳理 分子动理论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模型:型可以把单个分子看做一个立方体,或是一个小球。通常情况下把分子看做小球。‎ ‎①对液体、固体来说,分子紧密排列。在估算分子直径时,设想分子是一个球体。在估算分子间距离时,设想分子是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边长即为分子间距。‎ ‎②气体分子不是紧密排列的,所以上述微观模型对气体不适用,但上述微观模型可用来估算气体分子间的距离。‎ ‎(2)阿伏加德罗常数: NA=6.02×1023mol-1。它是微观世界的—个重要常数,是联系微观物理量和宏观物理量的桥梁。‎ ‎①已知固体和液体(气体不适用)的摩尔体积Vmol和一个分子的体积v,则NA=。‎ ‎②已知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则物质的分子数 n=NA.‎ ‎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1)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剧烈。‎ 体现: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等。‎ u 布朗运动的成因及其意义。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折线不是运动轨迹。这种运动并不是分子的运动,而是由于微粒受到分子撞击力不平衡所致,故它能反映分子的运动特征,即布朗运动的意义:‎ ‎①布朗运动的永不停止,说明分子运动是永不停止的。‎ ‎②布朗运动路线无规则,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律的。‎ ‎③布朗运动随温度的升高而越加剧烈,说明分子的无规律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2)分子速率的统计分布 ‎①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表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统计分布规律 ‎②温度一定时,某种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是确定的,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3、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f引和相互作用的f斥,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F是分子引力f引和分子斥力f斥的合力。f引和f斥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大小与分子间距离有关,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只不过斥力减小得更快些。‎ 当r>ro,f斥<f引 分子力F表现为引力 当r=ro,f斥=f引 分子力F=0‎ 当r<ro,f斥>f引 分子力F表现为斥力 这里ro的数量级约为10-10米。‎ 分子力属短程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的数量级大于10-9米时,已经变得十分微弱,可以认为分子力为零。‎ ‎ ‎ 一、 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计算物质的微观物理量 ‎ 教学指导:此类题目跟化学中的计算很是相似,学生如果化学还不错解决这类问题难度不大,注意基础公式的转换,这部分内容也不是很难,例题由老师讲解,变式训练由学生独立完成。‎ 例1、体积为V的油滴,落在平静的水面上,扩展成面积为S的单分子油膜,则该油滴的分子直径约为 。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油的摩尔质量为M,则一个油分子的质量为 。‎ ‎【解析】解:单分子油膜法,用油滴体积与面积的比值,根据总质量除以阿伏伽德罗常数可得结果 ‎【答案】 , ‎ 变式练习1某物质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单位体积该物质中所含的分子个数为( )‎ ‎(A) (B) (C)μ (D)ρ ‎【答案】D ‎ ‎ 变式练习2、利用单分子油膜法可以粗测分子的大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已知体积为V的一滴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S,这种油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A 二:关于分子力的概念辨析 ‎ 教法指导:分子力是短程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同时增大同时减少,注意临界距离R0,例题由老师讲解,变式训练由学生独立完成。‎ 例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与斥力共同产生,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则( )‎ ‎(A)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 ‎(B)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D)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解析】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注意斥力和引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相互作用力是斥力和引力的合力,随距离不是线性变化 ‎【答案】B 变式训练1、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r轴上,甲、乙两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图象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r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 )‎ ‎(A)乙分子从a到c一直加速 ‎(B)乙分子从a到b加速,从b到c减速 ‎(C)乙分子从a到c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大 ‎(D)乙分子从a到c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加 ‎【答案】A 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 ‎(B)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 ‎(C)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e点的横坐标,则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若两个分子间距离越大,则分子势能亦越大 ‎【答案】A 三:油膜法侧分子大小的实验 教法指导: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估测分子的大小通常采用油膜法。用油膜法测分子的直径有两个理想化近似条件:‎ ‎①把在水面上尽可能分散开的油膜视为单分子油膜。‎ ‎②‎ 把形成单分子油膜的分子视为紧密排列的球形分子,此时只须测出油滴的体积V,再测出油膜的面积S。最后根据1滴油酸的体积V和油膜面积S就可以算出油膜的厚度(D=),即油酸分子的尺寸。其线度的数量级为10-10m。用不同的方法测出的分子大小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数量级是一致的。除了一些高分子有机物之外,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约为10-10m。‎ 变式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且互相讲解。‎ 例3、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直径”实验中,‎ ‎(1)(多选题)该实验中的理想化假设是( )‎ ‎(A)将油膜看成单分子层油膜 (B)不考虑各油分子间的间隙 ‎(C)不考虑了各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D)将油分子看成球形。‎ ‎(2)(单选题)实验中使用到油酸酒精溶液,其中酒精溶液的作用是( )‎ ‎(A)可使油酸和痱子粉之间形成清晰的边界轮廓 ‎(B)对油酸溶液起到稀释作用 ‎(C)有助于测量一滴油酸的体积 ‎ ‎(D)有助于油酸的颜色更透明便于识别 (3) 某老师为本实验配制油酸酒精溶液,实验室配备的器材有:面积为0.22m2的蒸发皿,滴管,量筒(50滴溶液滴入量筒体积约为1毫升),纯油酸和无水酒精若干等。已知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则该老师配制的油酸酒精溶液浓度(油酸与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比)至多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同步教学指导 ‎【答案】(1)ABD (2)B (3)1.1‎ 变式训练1体积为V的油滴,滴在平静的水面上,扩展成面积为S的单分子油膜,则该油滴的分子直径为 ① ;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油的摩尔质量为M,则一个油分子的质量为 ②___。‎ ‎【答案】; ‎ 变式训练2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0.6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为8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测得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cm,则:‎ ‎①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_____cm2,‎ ‎②实验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___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 数字).‎ ‎【答案】①115~120都对 ② 6.3×10-10~6.5×10-10 都对 ‎(1. 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水平,选题时难易程度上要有区分;‎ ‎2. 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竞赛的互动方式进行,并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与表扬)‎ ‎【A组】‎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大,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变大而斥力减小 D.物体的温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可以降低到绝对零度 ‎2.若以μ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v0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NA=   B.ρ=   C.m=   D.v0= ‎ ‎4.温度都是0℃的10克冰和10克水比较,它们的 ( )‎ A.分子数相同,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也相同 B.质量相同,温度相同,内能也相同 C.就分子的平均动能而言,水分子较大 D.水的内能比冰大 ‎5.对于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升高,气体中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在任一温度下,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 C.在微观角度看,气体的压强取决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 D.气体吸收热量,对外做功,则温度一定升高 ‎6.设有甲、乙两分子,甲固定在0点,ro为其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今使乙分子由静止开始只在分子力作用下由距甲0.5ro处开始沿x方向运动,则 ( )‎ A.乙分子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乙分子到达ro处时速度最大 C.分子力对乙一直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 D.乙分子一定在0.5ro~l0ro间振动 ‎7.若某种实际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下列关于一定质量的该气体内能的大小,与气体体积和温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保持其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如果保持其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内能减少 C.如果保持其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内能增大 D.如果保持其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内能减少 8.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空气的摩尔质量为M,室温下空气的密度为ρ(均为国际单 ‎ 位)。则1kg空气含分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室温下相邻空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_____________. ‎ ‎9.如图所示,在针管中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用力压活塞使气体的体积减小,则管内气体的压强__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按照气体分子热运动理论从微观上解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数字).‎ ‎10、如图所示,用细线将一块玻璃板水平地悬挂在弹簧秤下端,并使玻璃板贴在水面上,然后缓慢提起弹簧秤,在玻璃板脱离水面的一瞬间,弹簧秤读数会突然增大,主要原因是( )‎ A.水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B.玻璃板受到大气压力作用 C.水与玻璃间存在在万有引力作用 D.水与玻璃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 ‎【答案】1.B 易错点为选项C,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错因是概念不清。 ‎ ‎2.AC 在计算体积时要特别注意固液态的区别。 ‎ ‎3.A 由题意气体的初末状态相同,内能不变,所以在一系列的变化中做功的总值与热传递的大小应相等,所以A对;因W1W2Q1Q2数据不明确,所以无法判断他们的大小.‎ ‎4.A D ‎5.BC D项的判断要注意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 ‎6.B 乙分子由距甲0.5r0处开始沿x方向运动过程中分子力先为斥力后为引力,加速度先小后变大再减小,所以A错;在r0处加速度为0但速度最大,分子力对乙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最后不做功,乙分子没有受到回复力的作用故D错。‎ ‎7.AC 体积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8.NA/M;‎ ‎9.增大; 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分子的密集程度增大 ‎10、D ‎【B组】‎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 )‎ ‎(A)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 (B)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 ‎(C)清凉油的气味很容易被闻到 (D)两个铁块用力挤压不能粘合在一起 ‎2.阿伏加德罗常数是NA,铜的摩尔质量是M,铜的密度是ρ,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1 m3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A/M B.1 kg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A ‎ C.1个铜原子的原子质量是M/NA D.1个铜原子占有体积是M/(NAρ) ‎ ‎3.在一定温度下,某种理想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是( ) ‎ ‎(A)每个分子速率都相等 ‎(B)速率很大和速率很小的分子数目都很少 ‎(C)速率很大和速率很小的分子数是相等的 ‎(D)在不同速率范围内,分子数的分布是均匀的 ‎4.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就是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 ‎(B)一定质量100℃的水转变成100℃的水蒸汽,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而体积增大,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D)如果气体温度升高,物体中所有分子的速率都一定增大 ‎5.以下关于热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功只能改变物体的机械能而热传递只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B)自然界中可以存在上万度的高温,但低温的极限是0开(K)‎ ‎(C)凡是能量守恒的过程一定能够自发地发生的 ‎(D)布朗运动是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 ‎6.关于分子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B.布朗运动图示中不规则折线表示的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轨迹 C.当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时,分子间作用力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 D.物体温度改变时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一定改变 ‎7.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图中f(v)表示v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百分率,所对应的温度分别为,则 ‎(A) (B) ‎ ‎(C) (D) ‎ ‎8.已知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为r0(约为10-1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恰为零,那么,两个分子从远大于r0处逐渐靠近到小于r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在逐渐增大;分子势能在逐渐增大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9.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布朗运动指的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B.与固体微粒相碰撞的液体分子越少,布朗运动越显著 ‎ C.液体的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 D.布朗运动只能在液体中发生 ‎10.设1克氢气的分子数为N1,1克氧气的分子数为N2,1克氮气的分子数为N3,它们的分子数比较( )‎ ‎ A.N1>N2>N3 B.N3>N2>N1‎ ‎ C.N1>N3>N2 D.N1>N2=N3‎ 11. 大量偶然事件的整体表现所显示的规律性,叫做统计规律。如图所示的容器中,上部规则地布有许多铁钉,下部用隔板分割成许多等宽的狭槽,大量的小球可通过其上方漏斗形入口落下,装之前有玻璃板覆盖,使小球最终落在槽内。‎ ‎ ‎ ‎(1)将一个小球扔下,重复多次实验,其落入哪个狭槽是____________的。(选填“必然”或“偶然”)‎ ‎(A)‎ ‎(B)‎ ‎(C)‎ ‎(D)‎ ‎(2)(单选题)让大量小球从上方漏斗形入口落下,以阴影表示最终落在槽内左右小球的分布形状,应是 ‎【答案】1、B ‎2、B ‎3、B ‎4、C ‎5、B ‎6、C ‎7、B ‎8、D ‎9、BC ‎10、A ‎11、(1)偶然 (2)D 分子动理论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4、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估测分子的大小通常采用油膜法。用油膜法测分子的直径有两个理想化近似条件:‎ ‎①把在水面上尽可能分散开的油膜视为单分子油膜。‎ ‎②把形成单分子油膜的分子视为紧密排列的球形分子,此时只须测出油滴的体积V,再测出油膜的面积S。最后根据1滴油酸的体积V和油膜面积S就可以算出油膜的厚度(D=),即油酸分子的尺寸。其线度的数量级为10-10m。用不同的方法测出的分子大小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数量级是一致的。除了一些高分子有机物之外,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约为10-10m。‎ ‎1.只知道下列那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A.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 D.该气体的质量、体积、和摩尔质量 ‎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 B.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分子的运动 C.布朗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水分子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的结果 D.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3.铜的摩尔质量为μ(kg/ mol),密度为ρ(kg/m3),若阿伏加徳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中哪个是错误的 ‎ A.1m3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A/μ B.1kg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A C.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是(μ / NA)kg D.一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μ / ρNA)m3‎ ‎4.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分子间的引力总是大于斥力 ‎ B.气体能充满任何仪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 D.分子间的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增大,而斥力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小 ‎5.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升高相同温度,内能增量相同 B.一定量0℃的水结成0℃的冰,内能一定减少 C.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增大,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减少 D.一定质量的气体吸热,而保持体积不变,内能一定减少 ‎6.质量是18g的水,18g的水蒸气,32g的氧气,在它们的温度都是100℃时 A.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B.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不相同,氧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C.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它们的内能不相同,水蒸气的内能比水大 D.它们的分子数目不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7.有一桶水温度是均匀的,在桶底部水中有一个小气泡缓缓浮至水面,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若不计气泡中空气分子的势能变化,则 ‎ A.气泡中的空气对外做功,吸收热量 B.气泡中的空气对外做功,放出热量 C.气泡中的空气内能增加,吸收热量 D.气泡中的空气内能不变,放出热量 ‎8.如图是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0℃和100℃)下的速率分布,由图可得信息 A.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 B.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C.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高 D.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小 ‎9.用r表示两分子之间的距离,Ep表示两个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当r=r0时时,两个分子之间引力等于斥力,设两个分子间相距较远时,Ep=0,则( )‎ A.当分子间距r 变小时,引力减小,斥力增大 B.当r>r0时,引力大于斥力,r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Ep增加 C.当r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