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60分,每题3分) 1.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表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预估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 A. 空气太稀薄 B. 宇宙辐射太强 C. 陨石撞击太多 D. 月球引力太小 【答案】C 【解析】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表面损石撞击密集,对人类威胁大,陨石什么时候撞击月球、撞击月球什么地方属于偶发事件,是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C正确。月球的空气状况、辐射、引力等人类目前已经完全知晓,这些属于稳定存在,可以事先估计,ABD错。 据报道,欧洲已开始利用空间太阳能发电(即在太空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所产生的电能将以微波或激光形式传输到地球),其效率是地面太阳能发电的3.5倍。读我国年太阳辐射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2. 在太空,太阳能发电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激光能量集中 B. 基本不受大气的影响 C. 距离太阳近 D. 发电站规模不受空间束缚 3. 我国太阳能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 沿海多于内陆 B. 盆地多于平原 C. 南方多于北方 D. 西部多于东部 【答案】2. B 3. 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太阳辐射的相关知识 【2题详解】 读题可知,空间太阳能发电产生的电能以激光的形式传输回地球,而不是太空中激光能量集中,A错;太空不受地球大气层的影响,太阳能发电效率高,B正确;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空间太阳能发电是在大气层外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其建设高度与日地距离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太空发电站发电效率高的主要是减少了地球大气层的影响,离太阳的距离近不是主要原因,C错;太空建设发电站成本高,建设规模受空间束缚,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太阳能空间分布内陆多于沿海,A错;四川盆地太阳能贫乏,B错;北方多于南方,C错;西部多于东部,D正确。故选D。 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如图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 4.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 A. 西二区 B. 西十区 C. 东十区 D. 东二区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甲城市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2点到10点,根据工作时间以正午12点对称,可知当地时间应为上午8点到下午4点,计算可得,该地时区为西十区,故选B。 印度尼西亚度假胜地巴厘岛上的阿贡火山于2018年1月15日再次喷发,火山灰直冲天空2500米高处。读“阿贡火山喷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 火山喷发物来自( ) A. 地壳 B. 岩石圈 C. 软流层 D. 内核 6. 本次火山喷发,影响到的圈层有( ) ①大气圈 ②水圈 ③生物圈 ④岩石圈 A. ① B. ② C. 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5. C 6. D 【解析】本题考查火山及其影响。 【5题详解】 在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重要发源地。引起地表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软流层,C正确。 【6题详解】 火山喷发,首先影响到的圈层是大气圈、然后降落到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D正确。 2019年“十一”长假期间,海南枫叶国际学校的李丽同学随父母去三亚游玩。当她面朝大海,长发在海风吹拂下向后飘起时,切实感受到惬意舒畅的心情。 结合“北半球海滨地区海陆环流图”(甲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乙图),回答下面小题。 7. 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气压最低的是(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8. 如果李丽头发向后飘起仅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可能发生在乙图中的哪个时间段( ) A. 16时至次日8时 B. 8时至16时 C. 18时至次日6时 D. 6时至18时 【答案】7. B 8. B 【解析】 【7题详解】 该图为热力环流的典型例子海陆风的示意图,气压大小根据高度越高气压越低和大气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压流向低压的规律即可得出答案,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故①④大于②③;而大气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压流向低压得出③大于②,故得出②气压最低。故选B。 【8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场景中的情况出现在吹海风的时候,即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高的时段。由图乙可知,在8~16时,海洋气温比陆地气温低,吹海风。故选B。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 B. 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C. 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D. 山谷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 10. 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 A. 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 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C. 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 D. 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答案】9. B 10. C 【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9题详解】 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陡崖,故 A 错;山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 故 C 错;山谷冬季日温差约 11℃,夏季日温差约 13℃,故 D 错。冬季、夏季山顶气温日变化曲线最平直,变化最小,B正确。 【10题详解】 一天中最低温出 现在山谷,约 4 时左右,此时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积聚在谷地。C正确。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图中M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 ) A.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B. 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寒冷干燥 C.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D.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12. 下列气候类型与M点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11. D 12. A 【解析】此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1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是北半球的区域.M在30-40º的大陆西岸的意大利,是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º的大陆西岸,冬季受西风带的控制,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炎热干燥.D正确。 【12题详解】 A最冷月气温在0~15℃,夏季降水较少,冬季降水较多,为地中海气候。B最冷月气温在0~15℃,降水分配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D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选A。 下图为“某季节沿60°N纬线海平面气压变化柱状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北半球最有可能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4. 甲地盛行( ) A. 西南风 B. 东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15. 甲地( ) A. 气候温暖湿润 B. 河川冰封未开 C. 草木葱绿茂盛 D. 驯鹿大量北迁 【答案】13. D 14. D 15. B 【解析】 【13题详解】 由60°N气压柱状变化图可知总体上海洋气压低,陆地气压高,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4题详解】 由60°N气压柱状变化图可知太平洋气压低,陆地气压高,此时为北半球冬季,甲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影响,为西北风,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5题详解】 由60°N气压柱状变化图可知太平洋气压低,陆地气压高,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冬季河川冰封,故B项正确。此时甲地气候寒冷,故A项错误。甲处冬季,甲地为落叶阔叶林,冬季树木落叶,故C项错误。驯鹿此时南迁,故D项错误。故选B。 读我国东部某地5月3日至7日前后几天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16. 引起这次天气变化过程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 气旋 B. 反气旋 C. 冷锋 D. 暖锋 17. 此天气系统易形成( ) A. 华北地区夏季的暴雨天气 B. 华南地区的春雨天气 C. 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 D. 云贵高原冬季的阴雨天气 【答案】16. D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图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出现降水天气,故判断为暖锋过境,D对;反气旋中心气压高,且不会出现降雨,气旋中心气压低,AB错;冷锋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C错。故选D。 【17题详解】 暖锋降水是由于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靠近,则暖气团慢慢抬升,抬升过程中气温下降,则水蒸汽凝结形成降水,冷锋过境时速度慢,常伴有连续性降水天气。我国南方春季阴雨绵绵的天气是由暖锋造成,B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夏季暴雨是冷锋造成的,A错;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属于气旋,C错;云贵高原冬季的阴雨天气受准静止锋影响形成,D错。故选B。 18. 下图为“某地水循环示意图”,据图判断①②③④分别为( ) A. 蒸发、地表径流、距流域调水、降水 B. 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 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 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答案】B 【解析】读图,图中①对应水汽输送的自然循环,是大气降水。②进入地表水体、地下水,应是地表径流。③进入水汽输送环节,对应蒸发。④是进入社会循环的输水环节,应是跨流域调水。所以B对。 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9. 图示洋流中( ) A. ①为暖流 B. ②为寒流 C. ③位于北半球 D. ④位于南半球 20. 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 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 B. ②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C. 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 D. 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 【答案】19. C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②③洋流所在区域为副热带且为顺时针方向,依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洋流位于北半球,C正确; 中高纬度大陆东岸为寒流,故①为寒流,A错误; 中低纬度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故②为暖流,B错误; 由④流向、纬度位置及海陆分布情况可知其应在北半球,D错误。 故选C。 【20题详解】 ①洋流为北半球寒流,附近不具备形成大渔场的条件,A错误; ②为北半球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B错误; ③洋流为寒流,对周围环境有降温减湿作用,加大了同纬度不同海区的温度差异,C正确; ④洋流为北半球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40分) 21.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每隔15天一个节气,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并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冬至日太阳光照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二至日相比,地球公转速度将继续加快的是_____(填“冬至日”或“夏至日”);图中为晨昏线,其中弧MK为_____(填“晨线”或“昏线”)。 (2)图中P地的地方时为_____时,M地的昼长为_____小时。 (3)有关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单项选择)。 A.小寒至立春,我国各地物影渐长 B.立夏至芒种,海口昼长短于北京 C.小暑至立秋,太阳直射点将北移 D.立冬至大雪,北极圈内极夜范围缩小 【答案】 (1)冬至 昏线 (2)6 0 (3)B 【解析】本题以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冬至日太阳光照图为材料,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1)地球公转,1月初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因此地球公转速度将继续加快的是冬至日。图中右侧背向太阳光,为夜半球,经弧MK由白天进入黑夜,因此为昏线。 (2)P地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上,因此地方时为6时,M所在纬线出现极夜现象,因此M地的昼长为0小时。 (3)注意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春分直射赤道后向北移,夏至到达北回归线。然后南移,秋分再次直射赤道,继续南移,冬至到达南回归线。立夏至芒种,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海口纬度低于北京,因此长沙昼长短于北京,B正确;小寒至立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因此我国各地物影越来越短,A错误;小暑至立秋,太阳直射点将南移,C错误;立冬至大雪,北极圈内极夜范围扩大,D错误。故选B。 22.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横贯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圈,西入欧洲经济圈,给中国以及寻求发展的沿途各国带来新的机遇与未来。图为“一带一路”战略示意图及上海、科伦坡的气候特征图。 (1)在古代,航海依靠的动力主要是风和洋流,明朝郑和下西洋,沿海上丝绸之路往往选择_____ (填“冬去夏回”或“夏去冬回”),就是利用北印度洋的季风及季风洋流。而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骆驼,人们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的变化,其实主要是由_____ (填“热量变化”或“水分变化”)所造成的。 (2)试比较“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上海和科伦坡的气候特征。 (3)建设陆上丝绸之路——铁路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答案】(1)冬去夏回 水分变化 (2)东南 西南 少雨 多雨 (3)地质条件复杂;地形起伏大,地势崎岖;中段多沙漠,多风沙气候;中段深居内陆,干旱少雨 ;经过地震带,地质活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析】本题以“一带一路”战略示意图及上海、科伦坡的气候特征图为材料,考查季风气候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相关知识。 (1)古代交通运输比较落后,帆船是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顺风航行能够加快航速,节省时间,而逆风航行则船速较慢;同样顺着洋流航行也能够加快航速,节省时间,而逆着洋流航行则船速较慢,因此夏季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冬季我国东南沿海盛行西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因此郑和沿海上丝绸之路往往选择冬去夏回。水平自然带的分异有由赤道到两极和从沿海向内陆的两类地域分异,陆上丝绸之路从东向西延伸,因此体现了从干湿度或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景观的递变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2)据图可知,上海位于东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温和少雨。科伦坡位于南亚,为热带风气候,全年高温,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多雨,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少雨。 (3)本题考查铁路建设的不利条件,可从气候、生态、地形、地质等方面分析。从图可以看出从我国中部的西安出发经我国西北新疆出境进入中亚、西亚等。沿途自然环境恶劣,地形复杂,地形起伏大,地势崎岖;中段位于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多沙漠,多风沙气候;经过地中海地震带附近,地质活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23.读西亚某国地形图,图中河流为重要的国际性河流,回答下列问题。 (1)从大气环流及下垫面角度分析该国沿35°N自西向东降水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2)水资源是该地区生产生活的生命线,分析如何缓解该地区用水紧张的状况。 (3)从长远来看R水库修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答案】(1)特点:沿35°N自西向东降水先增加,越过山地后降水逐渐减少,东部广大地区降水稀少。 原因:冬季盛行西风,气流遇山地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越过山地后,空气下沉增温,降水减少;东部广大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远,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2)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调整产业结构,限制用水量大而产值低的生产部门的发展;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污水排放,有效治理水体污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 (3)合理。R水库修建后可以有效地调节当地的径流量;有效地解决当地农业灌溉问题,缓解生产生活用水紧张的压力。 不合理。水资源是当地非常紧缺的资源,水库的修建导致河流下游国家与地区用水更加紧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进而引起国家间的冲突与争端。 【解析】本题以叙利亚为背景,考查区域自然特征和水资源的相关知识。 (1)从图中的位置可以看出,该国为地中海沿岸的叙利亚,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冬季盛行西风,西部为迎风坡,气流遇山地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山地东部为背风坡,越过山地后,空气下沉增温,降水减少;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广大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远,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故沿35°N自西向东降水先增加,越过山地后降水逐渐减少,东部广大地区降水稀少。 (2)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消耗;调整产业结构,限制用水量大而产值低的生产部门的发展,减少水资源使用量;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污水排放,有效治理水体污染,防止水质污染造成的水资源不足;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促进水资源的保护。 (3)该题为开放性试题,从合理和不合理两方面回答都可以。R水库修建后可以通过调节季节变化,枯水期放水,丰水期蓄水,有效地调节当地的径流量;水库蓄水量增大,有效地解决当地农业灌溉问题,缓解生产生活用水紧张的压力,故合理。水资源是该地区生产生活的生命线,水资源是当地非常紧缺的资源,图中河流为重要的国际性河流,水库的修建蓄水,导致河流下游国家与地区用水更加紧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进而引起国家间的冲突与争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