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历史试题
邢台市第八中学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历史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 1.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够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长子、长孙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不论是周王的还是诸侯的,嫡长子、嫡长孙一定是大宗,正妻所生之子不一定是大宗,长子,长孙也不一定是大宗,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排除。 2.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列传里,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这主要说明中国传统社会 A. 宗法分封始终主导 B. 家国一体观念突出 C. 君权至上意识浓厚 D. 家庭伦理道德至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体现了国家宗族的内容,家国一体观念突出,B项正确;“始终主导”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 项;材料没有体现君权至上和家庭伦理道德至上的信息,排除CD项。 3.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 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的结合来强化王权 B. 通过封同姓诸侯来加强周王对地方的控制 C. 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 D. 通过制定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及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的大意是:西周之所以平定天下,主要是因为政治制度的创新,西周的制度与商朝的制度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分封制。材料中“立子立嫡之制”、“宗法及丧服之制”指的是宗法制,“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 指的是分封制。因此,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即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相结合,以拱卫王室,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一个方面,分封的对象除了同姓贵族,还有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此项说法片面,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西周政治制度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的结合来强化王权的特征,并且世袭制自夏启就已确立,并非商周两朝的不同之处,故C项错误;礼乐制度是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材料强调的是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密切结合,故D项错误。 4.自汉初以来,继承秦制。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丞相。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2人,其中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3人被免职,2人因罪自杀,3人下狱处死。汉武帝这样做的基本用意是 A. 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局面 B. 分割丞相的权力以加强集权 C. 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 D 显示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重用内廷近臣和频繁任免丞相的措施,直接用意是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局面,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分割相权以加强集权,而是强调汉武帝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局面,B项错误。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一个途径,而不是其频繁任免丞相的用意,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僭越皇权的信息,而是强调汉武帝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局面,D项错误。 5.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 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 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答案】A 【解析】 紧扣题干“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规则,可知唐代三省运作虽以服从君主专制为前提,但基本上仍以政事堂决议为主。BD两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无关,C不符合唐代史实。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6.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指的是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指的是郡县制,属于官僚政治,故B项正确;两者都属于地方行政制度,但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郡县制不是以血缘为纽带,故C项错误;分封制维护的是奴隶制度,没有顺应历史潮流,故D项错误。 7.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 便于实现对朝政全面控制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C 【解析】 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排除A;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这一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准确表达的能力,以武则天时代的皇权与相权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古代专制制度下,皇权对相权的压制和控制,考生需要对每一个选项逐一排查,发现与题干不一致的地方,然后选择表达最严密和准确的选项。武周时将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二者为政务中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与凤阁、鸾台协商处理政务之意,故意味着参与议政的人员增多,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弱化,而皇权等于得到了强化。 8.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 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 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 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了行省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但是其官吏的选用与所属军队的调动权则分别由中书省、吏部与皇帝掌管,体现了其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的权力,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了行省拥有地方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缺乏实际权力”的表述与题意不合,故B项排除;材料中反映了行省不具备官吏的选用与军队的调用权力,因此“权力集中专断”的表述不合题意,故C项排除;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行省的权力范围,“君主专制得以加强”不合题意主旨,故D项排除。 【名师点晴】行省制起源于元朝,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是现代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在职能和权力行使方面表现为主要为中央收权,同时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承上启下和代朝廷统摄节制的作用,但是在官吏的任免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这也是行省的特点,权大而不专,从而防止了行省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使命的减弱和向地方割据势力的转化,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使行省具有一定的地方权力。 9.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B 【解析】 通过材料中北宋和南宋宰相祖辈任官情况可知,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高级官员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而南宋时有所减少;两宋时宰相祖辈担任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没有政治背景的平民有机会担任宰相职务,体现了当时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的变化,C不正确;身份地位较为低下的人出任宰相,得益于科举制的推行,D说法不正确。 点睛: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 10.下面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时间 茶叶(万磅) 生丝(包) 鸦片战争前 5000(年平均值) 5000(年平均值) 1845年 8010 13220 1851年 9919 23040 1853年 10122 62896 A. 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 B.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C. 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 D.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表格数据来看,鸦片战争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大量农副土特产品被列强收购,说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是出口变化,排除A项;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外国资本主义冲击中国市场,排除B项;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D项。 11.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 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工业国家,为了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疯狂对外扩张,并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成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必然产物,费正清的说法是“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只看到了鸦片战争发动原因的表象,抹杀了其实质,是对历史的错误解读,故B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而费正清的说法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没有揭示鸦片战争的根源,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鸦片战争发动的原因,没有涉及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相关信息,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而费正清的说法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没有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故D选项错误。 1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可知,这场战争为发生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故选A。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年,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900年,三者均不符合材料“最初的一步”的限定,排除BCD。 13.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 A. 协定关税 B. 勒索大量赔款 C. 开放通商口岸 D. 割占香港岛 【答案】A 【解析】 【详解】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基于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英国迫切需要广阔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协定关税指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从此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它有利于英国压迫中国降低税率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故选A;勒索大量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反而因导致国内市场相对狭小而不利于扩大对华商品输出,排除B;通商口岸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若关税不降低,列强依然难以扩大商品输出,排除C;割占香港岛强占香港,损害了中国领土的完整,与列强扩大对华商品输出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 1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 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B. 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 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 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D 【解析】 【详解】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指的是鸦片战争,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三次战争逐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甲午战后列强侵略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故A 项错误;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是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故B项错误;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是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故C项错误。 15.19世纪末,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 A. 要求清朝降低外国商品进口关税 B. 维护中国关税主权和领土完整 C. 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 D. 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1842年《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清政府就已经丧失关税自主权,排除A;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是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不是维护中国关税主权和领土完整,排除B;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是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不是实质,排除C;门户开放政策下,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同时要求各势力范围互相开放,实际上就是把中国变成列强共同的殖民地,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D正确。 16.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 ) A. 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 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 C. 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 D. 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描述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大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国侵略军的反侵略行为,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答案选A,B C D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 考点: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反侵略斗争 点评:关于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反侵略斗争的考查,高考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次重大历史事件: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抗英斗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详解】 17. 19世纪后半期,中国新疆地区的危机主要来自于 A. 英国和日本 B. 美国和法国 C. 俄国和德国 D. 俄国和英国 【答案】D 【解析】 【分析】 略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控制印度的英国和与新疆接壤的俄国,都力图在新疆扩张侵略势力,新疆面临危机,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18.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运动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 否定其排外主义 B. 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 全面赞扬与肯定 D. 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这是指的义和团运动排斥一切外洋文明;“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是肯定义和团运动的反帝意义,故D项正确。A项和B项只符合部分信息,故错误。C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材料的主旨信息,故错误。 19.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政府根本不知道舆论宣传是近代外交的一种形式,即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项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会左右甲午战争的进程,故 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信息“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的误读,排除。 点睛:“现实的问题历史考”一直是高考命题的思路,本题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引导考生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国际环境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只有首先抢占舆论制高点,才能快速反应,掌握主动权,沉着应对。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 20.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 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 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史料的鉴别能力。中日双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由此导致了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记载有较大差别;B、C、D三项均不是中日双方对丰岛海战记述各异的原因。 21.“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得到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 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C. 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 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的信息说明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实行全民族抗战,B正确;材料没有说明海外华侨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持导致抗日战争的胜利,A和C错误。材料也没有说明正面战场的抵抗导致抗日战争的胜利,D错误。 22.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 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 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 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答案】C 【解析】 本题题干是史沫特莱对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的评价,也就是要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最主要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不是正式建立。AD不合史实,B是次要的。故选C。 23.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 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B. 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 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D. 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题干发生在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代表顾维钧呼吁国际社会给予中国以有效帮助,否则会“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说明中国政府仅靠自身力量无力阻挡日本的侵略,因此顾维钧在国家会议上多方呼吁,争取各国对华的同情与帮助,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顾维钧警示如果列强继续采取绥靖政策,对远东的暴乱听之任之,很可能发生新的世界大战,但这并不是他的主要目的,他主要的出发点是为中国的抗战寻求支援和帮助,故A选项错误;顾维钧在材料强调了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但这不是其主要目的,故B选项错误;顾维钧强调列强应维护远东地区的和平,但不等于他认为应维护原有的世界格局,故D选项错误。 24.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 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 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 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1937年7月7日到1938年10”“ 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的信息说明国共两党创立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故D项正确;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但“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是抗战防御阶段,且“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指正面战场,故B项错误;“武汉失守”反映了在抗战前期,中国军队无力阻止日军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故C项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抗日战争•全面抗战开始。 25. 八路军总部在一道战役预备命令中指出:“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国内困难增加……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创立显著的战绩,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 根据这一命令所开展的军事行动是( ) A. 太原会战 B. 平型关战役 C. 徐州会战 D. 百团大战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重要战争的识记能力。太原会战和徐州会战是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组织的抗战行动,这与材料中所述共产党的军事行动不符,AC两项均排除。平型关战役是共产党抗战初期在山西组织的小规模军事伏击战,这与材料中“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不符,排除。百团大战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共产党在华北战场组织的大规模破袭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符合题意,故选D。 26.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 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 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 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 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国民政府抗战准备。材料体现了国民政府在1933—1937年,在沿海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布置防御工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从防范的地理方向来看,不是针对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和红军,也体现不出“削弱各地军阀”的意图;这实质上反映出国民政府针对日本作出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国民政府抗战准备 27.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这一分析的正确理解是 A. 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 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 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 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推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是英国的大炮”即可选出A项;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9世纪50、60年代,故B项中“鸦片战争中”的说法错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为阶级矛盾的激化,以反对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为主旨,故排除C、D两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28.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 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 “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 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 “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是由于小农经济出身农民阶级局限性所致,因为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胜利,故D项正确;“长歌涌入金陵”,定都天京后孤军北伐,是失败的主观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腐朽享乐”导致内部矛盾尖锐,以致发生内讧,这是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逐渐衰退的表现,但不是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绝对平均,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但这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的表现之一,故C项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9.《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但是这个方案没有得到实施,一篇大文成为一片空谈。这是因为 A. 没有突破封建地主阶级与农民小生产者经济思想的局限 B. 太平天国本身不具备实施建设方案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C. 《资政新篇》没有得到洪秀全的赞同和支持 D. 《天朝田亩制度》阻碍了《资政新篇》的实施 【答案】B 【解析】 【详解】《资政新篇》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仅代表少数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发展的规划,因此未提及农民迫切要求的土地问题,加上军事斗争紧张等,未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所以B项正确;根据题干材料信息“《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可知,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封建地主阶级与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思想,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洪秀全对改革方案表示赞同,故C 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改革方案,都没有得到实际贯彻执行,故D项错误。 30.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这样评价的根本原因是马 A. 太平天国运动既没有反对帝国主义也没有对反封建主义 B. 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无本质的区别 C. 当时中国社会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 D. “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无法担负起建设新国家的重任,是因为太平天国本身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当时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发展停滞,也没有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产生,也就不可能有新的社会力量的出现,由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AB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提出了《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说明与传统的农民起义不一样,D选项排除。 31. “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个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这一材料 A. 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B. 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C. 描述了全国各省份独立的概况 D. 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并未涉及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问题,排除A项;材料肯定了武昌起义的首义作用,排除B项;十三省独立而非所有省份独立,排除C项;故D为正确选项。 考点:武昌起义 点评: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32.参加过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被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别人看作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 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 民主共和理念广泛传播 D. 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答案】C 【解析】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当时国民反对任何人再建立专制统治的根本原因,故选C;AB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33.1913年袁世凯在一次演说中提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说,“其内容规定,束缚政府”,让他“身受苦痛”。这主要是指《临时约法》 A. 规定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 实行责任内阁制 C. 缩小内阁权力 D.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效仿法国式的责任内阁制,当时的参议院为抑制袁世凯的野心,乃将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使袁世凯成为虚位总统。故B选项正确。规定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是属于《临时约法》的内容,但未体现“束缚政府”,故A选项错误。总统制改为内阁制,内阁的权力增大,故C选项错误。三权分立是内阁、法院、参议院分别拥有行政、司法、立法的权力,与总统无关,故D选项错误 34. 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A. 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 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 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 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答案】C 【解析】 由“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可知孙中山认为国民党之所以在革命之后十二年还没有成功,而俄国革命六年就成功了,是因为俄国有团结而强有力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所以选C;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所以不可能走苏俄革命道路,也没有放弃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所以排除A、B;孙中山把原因归结为领导核心不够好,而没有改变斗争目标,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综合理解材料意思的能力。题干材料中外关联,综合性较强,孙中山的话涉及俄国、法国、美国革命成功的历史经验,而又对俄国与法美存在不同的态度,需要考生综合中外历史知识全面考量,才能深刻理解孙中山讲话的内在含义,一定程度上考查到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 35.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 注意革命党、中华民国与老农之间的联系即可。在辛亥革命之后,老农对革命情况一无所知,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虽说已日渐深入人心,但对农村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二、材料题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 (2)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3)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1)细菌战、毒气战、南京大屠杀。 (2)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不全面。忽视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作用。 (3)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抗日战争的胜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影响。 (1)结合所学史实回答即可,诸如细菌战、毒气战、南京大屠杀等。 (2)从材料我们可以归纳出美国因素(海军、原子弹) 、苏联因素、综合因素等,材料显然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即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关键作用。 (3)主要理解日本两次侵华战争对于中国历史进程客观上的推动作用,这两次战争分别是中日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 3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抗争,终于使苦难的中国望见曙光。 材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封面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的,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 材料三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四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请回答: (1)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请你为这些历史学家寻找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试分析其失败的主客观原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经验教训? (2)据材料三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答案】(1)理由:这个制度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原则;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资本主义发展时代潮流,是一种空想。 原因:客观:中外反对势力联合绞杀;主观: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 经验教训:农民阶级无法领导民主革命取得成功。 (2)变化: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或迷信、尊崇、偶像);革命后认为皇帝“比寻常人还要可怜”(或破除迷信)。 (3)原因: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命精神激励着人们探求救国的新道路,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辛亥革命使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迎来短暂春天,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五四运动奠定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解析】 【详解】(1)理由,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时期颁发的一部纲领性文件,是洪秀全根据《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著作中阐述的平等思想而提出来的。《天朝田亩制度》通过绝对平均的方式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绝对平均主义为原则,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所提出的平分土地式的平均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革命性,但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资本主义发展时代潮流,是一种空想。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即主观原因是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不能提出符合自身的科学理论指导和革命纲领;失败的客观原因是当时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经验教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革命走向成功。 (2)根据材料“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前认为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 (3)根据材料“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推动人们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根据材料“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 可知,辛亥革命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人们探求救国的新道路,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一些障碍,并颁布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使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迎来短暂春天,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五四运动奠定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