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西藏拉萨市10校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西藏拉萨市10校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西藏拉萨市10校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 白寿彝对宗法分封制曾作如此评价:“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这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 家国同构 B. 神权统治 C. 等级森严 D. 中央集权 ‎【答案】A ‎【解析】A.题目中的信息“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体现了西周时期宗法分封制下“家”与“国”密切结合,即“家国同构”的特征,正确。 B.题目中未涉及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排除。 C.材料没有体现等级关系问题,排除。 D.表述与西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不符,故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宗法制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宗法制的影响等。 本题以宗法制的影响为切入点,考查西周政治制度,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 2. 周礼中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这说明西周礼乐制的实质是(  )‎ A. 用于处理阶级关系的原则规范 B. 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C. 宗法制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 D. 维护贵族生活享受的制度 ‎【答案】B ‎【解析】A.“阶级关系的原则规范”没有强调礼乐的等级差别。 B.题干所给材料中“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说明礼乐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差别,是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C.“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不能体现礼乐制度的本质。 D.结合所学知识,礼乐制度同样也约束贵族,贵族之间也有等级差别。 故选:B。 解答本题的依据是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的主旨及分封制的历史作用。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 ‎ 3.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 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答案】A ‎【解析】A、秦朝统一前实行分封制,这是贵族统治。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设立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这是官僚政治,故正确; B、井田制指的是农业生产方式,与材料内容无联系,故错误; C、中国古代,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也是集权制,周天子享有最高的权力,故错误; D、材料中未涉及军功、文治等信息点,故错误; 故选:A ‎。 本题以西方学者的评述为考查切入点,考查了对秦始皇历史功绩知识点的掌握,考查了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本题考查了对秦始皇历史功绩知识点的掌握,在解答题目时,应当结合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这些历史事实进行考虑。 ‎ 1.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反映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  )‎ A. 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 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 C. 实际上不起任何作用 D. 并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一个公民仅仅因为听烦了就投了反对票,要求放逐阿里斯提德,体现了雅典民主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说明陶片放逐法容易导致民主权力的滥用,并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故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克里斯提尼改革。需要掌握陶片放逐法的局限性。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陶片放逐法的局限性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克里斯提尼改革。考查对陶片放逐法的局限性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 2.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罗马的立法者,又规定,被定罪的人的财产应受到尊重。”为防止财产被人民没收,“罗马法律规定,除了最重大的叛逆罪外,不得没收财产。”其用意在于说明(  )‎ A. 财产不能被没收 B. 犯叛逆罪则必被没收财产 C. 古罗马法重视保护私有财产权 D. 没有财产权就没有自由,财产权是自由的基础 ‎【答案】C ‎【解析】A过于绝对,与材料信息“除了最重大的叛逆罪外,不得没收财产”不一致,故排除; B虽与材料相符,但没有体现作者的用意,不是材料体现的主旨,故排除; 材料的核心是“财产”,C项体现了作者的用意,故正确; 材料中没有涉及财产与自由的关系,故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被定罪的人的财产应受到尊重”、“罗马法律规定,除了…不得没收财产”,表明法律对财产的保护。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提取和理解能力。罗马法以保护私有财产为核心,注重保护私人的合法权利,但这一切均是建立在具有公民资格的基础之上的,对于广大的奴隶而言法律并不保护其个人的权益,奴隶只被看成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这体现了罗马法的阶级属性,即罗马法主要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罗马法是统治者维护阶级专制统治的工具。 ‎ 3.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本身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如王权与神权结合、用传统的国家制度建立政权、小农意识鲜明等等,它反对清政府的统治,却不能笼统称之为“反封建”。对这话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该学者认为“反对清政府统治”不等于“反封建” B. 这里“封建”指的是分封制下的“封邦建国” ‎ C. “小农意识鲜明”可以从《天朝田亩制度》中找到证据 D. “传统的国家制度”主要是指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内容可知,ACD三项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题干材料中的封建是指封建制度,而不是指分封制,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需要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的把握,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个条约结束了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改变了广州一个地区对外开放的局面,这应该是指《南京条约》。 B.在《天津条约》之前,中国已经对外开放。 C.《马关条约》签订之前,中国的大门已经被打开。 D.《辛丑条约》并没有规定,对外开放的事情。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第一点要对《南京条约》的内容准确把握,其次要对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对外贸易特点进行分析。 ‎ 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三次“革命”分别对应的是(  )‎ A. 王位世袭制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 皇帝制度确立《临时约法》的颁布《共同纲领》的制定 C. 秦的统一湖北军政府的建立解放战争的胜利 D. 秦的统一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文字和材料中文字“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可以判断是指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第二次是指1911年的辛亥革命;第三次是指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的政治制度,侧重于考查的是三次影响巨大的“革命”。 本题考查对影响中国巨大的三次革命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这里的“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它(  )‎ A. 曾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职能 B. 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 C. 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D. 曾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 ‎【答案】C ‎【解析】联系史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代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其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排除A; 两次国共合作分别发生于1924年到1927年大革命时期和1937年后的抗日战争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 联系题干所述,这一重要作用应该是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故C正确; 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战友。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执政的实质是代表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法律规定的参政权。 此题难度中档,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要求学生在充分掌握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判断,考查学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认识和理解。 ‎ 1. 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 ‎ ‎ A. 《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 《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答案】A ‎【解析】第一幅图展示的是:中国的政治文明,第二幅图展示的是:希腊的政治文明,第三幅图展示的是:美国的三权分立; A、因此这三幅图展示的不同地区的政治文明,故正确; B、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是民主政治制度,故错误; C、第二幅图雅典不是中央集权制度,故错误; D、第三幅图三权分立体现的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第一幅图是中的三公九卿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第二幅图未体现权力制约的信息,故错误; 故选:A。 本题以学习小组的研究课题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对皇帝制度、雅典民主机构、以及三权分立代议制度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本题考查对政治文明知识点的掌握,在解答题目时,掌握三幅图体现的是中国、雅典以及美国的政治文明制度。 ‎ 2. 下表的内容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下面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史实 推论 ‎①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 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法律基础 ‎②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 总统对国会负责体现了权力的相互制约 ‎③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实行 统一后的德国依旧推行君主专制政体 ‎④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标志着法国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政体 ‎(  )‎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故②是错误的;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是君主立宪制政体,故③错误的。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代议制,要求学生结合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对近代英法美德四国政体的特征准确把握,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 1. 法国思想家西耶斯把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劳动分工原理--“每个人的社会活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瞢他A的劳动”--引入政治领域来阐释某项制度,认为这种制度下“人民既不出场也不缺席”。他应该是在阐释:(  )‎ A. 代议制 B. 共和制 C. 联邦制 D. 两党制 ‎【答案】A ‎【解析】代议制是由公民定期选举出极少数人做社会之主的制度,有人称之为“间接民主”。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因而代议制下“人民既不出场也不缺席”。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代议制,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代议制,有一定的难度。学习时要注意掌握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创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过程,重点掌握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建立过程,并分析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 2. ‎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  )‎ A. 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 B. 5个民族自治区各族人民开始选举人大代表 C. 《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 D. 它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答案】C ‎【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结束,所以A不符合题意;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1958年10月25日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是1947年5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1955年10月1日成立,西藏自治区是1965年9月1日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是1958年3月5日成立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所以B错误; 《共同纲领》特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纲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通过的。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的建国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所以C正确;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所以D 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解答的关键信息是“1953年” 本题考查了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远亲不如近邻”。下列各项,能突出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建树与这一俗语反映的意思相近的是(  )‎ A. 发起组建东盟 B. 参与创建亚太经合组织 C. 参与创建联合国 D. 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D ‎【解析】材料中“远亲不如近邻”是指要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AB两项表述错误不符合中国外交史实,C项与题意要求不符,排除。 上海合作组织涉及的是中国的邻国,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国际区域集团合作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远亲不如近邻。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2. ‎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A. “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 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 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 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答案】B ‎【解析】部分台湾同胞的思乡之情反映了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台湾岛内仍然存在主张分裂倾向的势力,A项不符合史实;返乡运动并不能说明海峡两岸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C项不符史实;D项20世纪90年代港澳回归,与题目时间不符合。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意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 ‎ 3. ‎《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  )‎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一大片”‎ ‎【答案】B ‎【解析】A.“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可知属于新中国外交政策中“另起炉灶”方针的含义,另起炉灶即宣布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童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心的基础商同各国另行建立心得外交关系,故正确;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先清楚帝国主义在华得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得国家建交,故排除; ‎ C.“一边倒“是指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故排除; D.“一大片“即指同周边国家和其他第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故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侧重于考查的是外交政策的内容。 解题关键是对“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的准确解读。 ‎ 1. 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列宁发表这一言论的背景是(  )‎ A. 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全部结束 B.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已经形成 C. 七月流血事件使人民群众觉醒 D. 俄国遭受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答案】B ‎【解析】“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表明当时存在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故B正确; 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并未结束,故A错误; 七月流血事件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故C错误; 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四月提纲”:列宁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俄国十月革命,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 2. ‎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发给华盛顿一封“八千字电报”,认为苏联在最大限度地发展武装力量,并以此不断扩张“势力范围”。对此,美国应当联合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起对付苏联。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战后苏联积极扩充势力范围 B. 电文主张对苏联实行“遏制战略” C. 美苏“冷战”促使世界分裂 D. 美苏开始进入“冷战时期”‎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46年 2 月”、“美国应当联合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起对付苏联”等可知:电文主张对苏联实行“遏制战略”,故B正确; A项只是材料一个方面内容的体现,不够全面和核心;排除; CD两项“美苏冷战”,不符合史实,1946年时还没有开始冷战,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发表才标志着冷战开始,排除。 故选:B。 本题实际上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相关内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解题的关键是“1946年 2 月”、“美国应当联合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起对付苏联”。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 3. 学者提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能够“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重要因素有(  ) ①西欧国家走向联合 ②日本迅速崛起 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国家联合,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组织以及中国实力增强,这些多极化力量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世界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故①②③④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加强,解题的关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多极化趋势加强,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国家联合,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组织以及中国实力增强,这些多极化力量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世界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 1. 史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 A.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 B. 战争与革命再次成为世界主题 C. 俄罗斯与中国结盟挑战美国霸权 D. 美国丧失干涉地区冲突的实力 ‎【答案】A ‎【解析】结合苏联解体后世界形势可以得出,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冲击着美国的霸主地位,故A正确; B与史实不符,排除; 新时期中国奉行的是不结盟政策,故C错误; D与史实不符,美国依然到处插手地区事务,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加强,解题的关键是“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 ‎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世祖即位后,采用汉制建立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立中书省后一月(中统元年五月),随即设置了十路(又称十道)宣抚司,当时的主要目的在于整饬各路政治以稳定社会和征集钱粮以供北征粮饷,属临时差遣性质。但宣抚司无处置军务之权,使、副又多数没有宰臣职衔,不足以应付发生叛乱或社会治安等方面特殊情况,于是在一些地区改置行中书省。此后,又相继以中书省宰执大臣行省事于其他地区,或授予进征军帅或地方官员宰执之衔,皆称行省,其中有的是临时性建置,有的则成为常设的地方最高统治机构。几经置废分合,最后稳定为十个行中书省,分统除中书省直辖诸路以外的各大地区,形成了“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的行政区划格局。 --‎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美国在政治上是实行分权制度的国家。美国的分权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纵向分权,即中央政府和州政府实行分权,这种分权称之为联邦制;二是横向分权,即政府内部之间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之间的分权,这种分权称之为三权分立。麦迪逊曾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力就有了双重的保障。”……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的联邦制,是在经历了历史的检验之后,才为人们所真正认识到。从1787年建立联邦时的13个州扩展到现今的50个州。因此,联邦制的积极作用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肯定的。 --摘编自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元代与美国近代地方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地方治理制度出现的背景和影响。‎ ‎【答案】(1)依据材料一“建立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其中有的是临时性建置,有的则成为常设的地方最高统治机构”的信息和所学从行省设置特点和权力回答,依据材料二“即中央政府和州政府实行分权,这种分权称之为联邦制”的信息和所学从联邦制特点分析回答。 (2)第一小问元朝背景从疆域广阔,维护元朝统治角度思考回答;弊端从路府州县行政能力下降以及面积过大不好管理等角度回答;美国背景从避免了中央集权过分集中以及发展资本主义角度回答,弊端从机构重叠以及权限不清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 (1)答:特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初期行省为中央派出机构,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美国依据宪法,在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分权制衡,地方独立行使宪法的权力,保障人民的权力。 (2)答:背景:元朝统一后,为加强中央对全国的有效管辖;根本目的是维护元朝统治。 美国:接受并发展启蒙思想家的分权制衡理论;邦联制存在弊端。 影响:元代: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省的建制沿用至今。弊端:路府州县行政能力下降;行省面积过大超越其管理能力。 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避免了中央集权过分集中,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但也存在严重的弊端:法律不一;机构重叠;权限不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元朝和美国近代关于地方的治理的特点,并且分析这两种地方治理的背景和影响。 原因类解析题在新课标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做到角度全面。重大历史事件往往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等角度分析,有时还需要从国际角度分析。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正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阅读材料,试结合所学中国历史知识阐述作者的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首先依据材料获取观点,本题观点依据材料“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正发生相当的作用”,然后进行论证,论证依据的材料从“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倡导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以及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等角度分析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 观点:政治制度必须根植于本国国情。 论证:自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捍卫了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维系了中华文明的延续传承。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倡导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但均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任何国家在学习他国先进政治制度时必须植根于本国国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解答的关键信息是“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正发生相当的作用”“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倡导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以及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本题考查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开放式论述题确定论题至关重要,拟定论题的最基本的原则是要对所选论题非常熟悉,自己头脑中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来支撑自己所选论题。自己掌握的史实越多,论证起来就越容易、越充分,得分率也就越高。 ‎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宋朝实行的恩荫制度,是当时科举之外的一种入仕途径。公元1015正月,宋真宗赵恒定承天节(真宗生日)、南郊奏荫子弟恩例,宋代恩荫之滥自此始。汉代一般荫补同母兄弟及儿子,唐代可荫子、孙或曾孙,至宋代则是一人入仕,子孙、亲族俱可得官。宋朝恩荫的机会有:圣节荫补,每年逢皇帝诞辰一次;大礼荫补,每三年逢郊社时一次;致仕荫补,官员告老退休时一次;遗表荫补,官员死时上遗表一次。功臣死后,推恩可达二十余人。据统计北宋一代平均每年以各种恩荫补官者,超过500人,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平均每年由科举入仕者。由于这些凭借父祖恩荫补官的纨绔子弟养尊处优,不学无术,甚至文不能识字,武不能射箭,其素质低下显而易见,这些是造成北宋一代官员冗杂泛滥的一个主要原因。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恩荫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恩荫制度产生的影响。‎ ‎【答案】(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概况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宋朝实行的恩荫制度,是当时科举之外的一种入仕途径。”可知恩荫制度是科举之外的入仕途径;由材料“至宋代则是一人入仕,子孙、亲族俱可得官。”可知至宋代则是一人入仕,子孙、亲族俱可得官;由材料“宋朝恩荫的机会有:圣节荫补,每年逢皇帝诞辰一次;大礼荫补,每三年逢郊社时一次;致仕荫补,官员告老退休时一次;遗表荫补,官员死时上遗表一次。功臣死后,推恩可达二十余人。”可知恩荫制度的名目烦多;由材料“据统计北宋一代平均每年以各种恩荫补官者,超过500人,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平均每年由科举入仕者。”可知恩荫制度的数额众多。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由于这些凭借父祖恩荫补官的纨绔子弟养尊处优,不学无术,甚至文不能识字,武不能射箭,其素质低下显而易见,这些是造成北宋一代官员冗杂泛滥的一个主要原因。”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 故答案为: (1)特点:恩荫制度是科举之外的入仕途径;至宋代则是一人入仕,子孙、亲族俱可得官。恩荫制度的名目烦多;恩荫制度的数额众多。 (2)影响:官员人数增多,带来冗官问题;加重财政负担;造成政府行政效率低下;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概括宋朝恩荫制度的特点 (2‎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恩荫制度产生的影响。 恩荫又可称为任子、门荫、荫补、世赏,是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是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恩荫制度是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广义恩荫,是指由于封建制度下,祖辈、父辈的地位而使得子孙后辈在入学、入仕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称之为“恩荫“.狭义的“恩荫“特指宋代以后出现的一种独特的门荫制度,称之为“推恩荫补“,宋时被简称为“恩荫“。 ‎ 1. 材料  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教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 --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 ‎【答案】(1)依据材料“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等可知措施有:成立专门机构领导协调;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略物资;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 (2)依据材料“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教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用有:减少了德国的战略资源供点;消灭了德国部分海军力量。 故答案为: (1)成立专门机构领导协调;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略物资;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 (2)减少了德国的战略资源供点;消灭了德国部分海军力量。‎ ‎【解析】(1)本题考查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依据材料“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等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 (2)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依据材料“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教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等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中题难度适中。 ‎ 2. 材料:1933年,国民政府为衔接浙赣线与沪杭线拟建钱塘江大桥,茅以升任工程处处长。当时,建桥需要500万元,浙江省只筹得200万元,工程直到1934年勉强凑齐经费才开工。……钱塘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势受山洪、海潮以及台风影响,江底流沙厚41米。对此,茅以升发明“射水法”“沉箱法”及“浮运法”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建桥末期,淞沪抗战正紧,为抗战需要,茅以升及其施工队冒着敌人的轰炸加速施工,1937年9月及10月铁路、公路相继通车,这是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建桥期间,茅以升吸收大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实践,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人才。……同年底战局恶化,12月23日茅以升从全局出发,深明大义,亲自指挥炸毁大桥。大桥自通车至炸毁,尚不足3个月,但抢运国家的物质到后方为数甚巨。仅杭州沦陷前3天,就有数十万难民通过大桥疏散至后方。 --‎ 据项海帆等《中国桥梁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茅以升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遇到的困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塘江大桥从修建到炸毁过程中茅以升的贡献。‎ ‎【答案】(1)本小问的困难,依据材料信息“当时,建桥需要500万元,浙江省只筹得200万元……钱塘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势受山洪、海潮以及台风影响……建桥末期,淞沪抗战正紧”概括得出;经费紧张、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日本侵华等。 (2)本小问的贡献,依据材料信息“茅以升发明射水法、沉箱法及浮运法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建桥末期,淞沪抗战正紧,为抗战需要,茅以升及其施工队冒着敌人的轰炸加速施工……建桥期间,茅以升吸收大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实践,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人才……12月23日茅以升从全局出发,深明大义,亲自指挥炸毁大桥……但抢运国家的物质到后方为数甚巨。仅杭州沦陷前3天,就有数十万难民通过大桥疏散至后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进行技术创新;艰苦拼搏,冒死赶工;培养桥梁工程人才;顾全局、深明大义等角度分析。 故答案为: (1)困难: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经费紧张;日本侵华。 (2)贡献:进行技术创新:发明了“射水法”、“沉箱法”及“浮运法”; 艰苦拼搏,冒死赶工:建桥末期,淞沪会战吃紧,为支持抗战顶着轰炸加速施工;培养桥梁工程人才:施工时吸收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参加实践;顾全局、深明大义:为延缓了日军进攻炸毁桥梁,既为抗战抢运物资,又疏散了民众。‎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历史人物。考查茅以升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遇到的困难;钱塘江大桥从修建到炸毁过程中茅以升的贡献。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对茅以升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