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厦门市2020届高三一检理综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 ‎1.下列关于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和酶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B. 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可以作为信息分子调节生命活动 C. 激素和酶都是蛋白质,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 D. 酶和神经递质都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因此具有高效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酶和激素的区别和联系:‎ 区 别 酶 激素 来源 所有活细胞 植物:一定部位的活细胞产生;动物:由内分泌腺细胞产生 本质 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量的酶属于RNA 有机物,如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的衍生物等 生理作用 催化功能 调节功能 作用范围与特点 在细胞内或分泌到细胞外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具有功能的专一性 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具有作用部位的特异性,但一种激素可以有多种功能 作用条件 受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 相同点 微量,作用大,属于高效能物质,‎ 联系 激素对新陈代谢具有调节作用,离不开酶的催化;激素可以激活酶的活性;酶和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 ‎【详解】A、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而酶作用后不被灭活,A错误;‎ B、激素是体液中重要的信息分子,而神经递质是兴奋在细胞间传递的化学信号,二者都可以作为信息分子调节生命活动,B正确;‎ - 17 -‎ C、激素和酶不都是蛋白质,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C错误;‎ D、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而神经递质能传递调节生命活动信号,D错误。‎ 故选B。‎ ‎2.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生物体(2N=4)正常细胞分裂示意图(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 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C. 该图所示的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 D. 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题意显示某生物体正常细胞2N=4,而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故可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正确;‎ 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由于①与④为同源染色体,结合该生物体的基因型可知④染色体相应的位置上有基因A,不会有a(不考虑基因突变),B错误;‎ C、该图所示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故含有4个染色体组,C正确;‎ 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为体细胞,与亲代细胞一样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B。‎ - 17 -‎ ‎3.机体缺氧时缺氧诱导因子(HIF)聚集到细胞核中激活靶基因特定的DNA片段(HRE),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合成。EPO是一种糖蛋白质激素,可作用于骨髓造血组织,促进红细胞生成改善缺氧。氧含量的增加促进HIF解体,以减少EPO的合成,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EPO合成场所是细胞核 B. 缺氧时,EPO在HIF的作用下转变成了血红蛋白 C. 氧气充足时,HIF被解体以减少EPO的合成,这属于负反馈调节 D. EPO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以改善缺氧情况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详解】A、题意显示EPO是糖蛋白质激素,故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 B、缺氧时,(HIF)聚集到细胞核中激活靶基因特定的DNA片段(HRE),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合成EPO,EPO作用于骨髓造血组织,促进红细胞生成改善缺氧,并非是EPO在HIF的作用下转变成了血红蛋白,B错误;‎ C、氧气充足时,HIF被解体以减少EPO的合成,从而维持了血液中红细胞数目的稳定,该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C正确;‎ - 17 -‎ D、结合题意可知,EPO作为一种激素,其作用的靶细胞是骨髓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为红细胞,使红细胞数量增加,改善缺氧情况,D错误。‎ 故选C。‎ ‎4.13三体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病,患儿的畸形和临床表现比21三体综合征更严重。该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2500,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根据患儿中女性多于男性推测出该病受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 患儿多出的13号染色体若来自母方,则可判定原因是形成卵细胞时着丝点未分裂 C. 临床上可以通过基因测序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病 D. 可以取胎儿体细胞在显微镜下检查,通过分析染色体形态数目来辅助临床诊断 ‎【答案】D ‎【解析】‎ ‎【分析】‎ 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 ‎(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 ‎ ‎(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 ‎(3)禁止近亲婚配: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详解】A、该病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A错误;‎ B、患儿多出的13号染色体若来自母方,则可能原因是形成卵细胞时着丝点未分裂,也可能是减数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成功分离的缘故,B错误;‎ C、该病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可以通过显微观察确定,而不可以通过基因测序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病,C错误;‎ D、该病的检测可以取胎儿体细胞在显微镜下检查,通过分析染色体形态数目来辅助临床诊断,D正确。‎ 故选D。‎ ‎5.下图表示某细菌细胞中部分氨基酸的代谢过程。V至Z代表不同的酶,①至⑥代表不同的氨基酸。每一种氨基酸对该细菌都是必需的。野生型的细菌只需要从环境中摄取氨基酸①便可存活,而此细菌的某变异种只有在培养基中同时提供①③④氨基酸才能生存,该变异种细菌细胞内不存在的酶是( )‎ - 17 -‎ A. X、W B. V、W C. X、Y D. V、Z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基因控制性状包括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2、题图分析,酶V能将氨基酸①转化成氨基酸②,酶W能将氨基酸②转化成氨基酸④,酶Y能将氨基酸④转化成氨基酸⑥,酶X能将氨基酸②转化成氨基酸③,酶Z能将氨基酸④转化成氨基酸⑤。‎ ‎【详解】由题意可知“细菌的变种只有在培养基中提供氨基酸①③④才能生存”说明该变种细菌无合成氨基酸①③④的酶,必须直接提供氨基酸①③④;培养基中需提供氨基酸③④说明培养基中不存在将氨基酸②转化成氨基酸③④的酶X和W,而氨基酸①是培养该细菌必须要提供的,根据分析可知该突变菌细胞内不存在的酶是X和W,即A正确。‎ 故选A。‎ ‎6.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 A. 胰岛素可抑制脑神经元的凋亡,但可促进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 B. 胰岛素可以促进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 - 17 -‎ C. 免疫系统可以防卫并清除体内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 D. InR、GLUT的作用可体现蛋白质在细胞膜上行使不同的功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免疫系统除具有防卫功能外,免疫系统还能监控并清除人体内衰老、凋亡细胞和癌变的细胞,以维持内环境稳态。‎ 题图分析,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InR结合后,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作用,进而抑制神经元的变性、坏死;可以促进GLUT转运蛋白转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增加了神经元细胞能量供应。‎ ‎【详解】A、结合题图分析可知,胰岛素起作用后可抑制脑神经元的凋亡,同时也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作用,抑制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的过程,A错误;‎ B、胰岛素可以促进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不进入突触后膜,B错误;‎ C、免疫系统可以监控并清除体内变性、坏死神经细胞,C错误;‎ D、由InR、GLUT两种蛋白质的功能可知,不同的蛋白质在细胞膜上行使的功能是不同的,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7.将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中央为绿色)预先放在黑暗中48h小时,选取植株上若干生长良好、大小相同的叶片,采用适当的方法杀死韧皮部细胞阻断有机物转移,再用不透光的黑纸遮蔽左侧叶片后把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用打孔器分别在叶片中的①、②、③部位取下相同面积的圆片。‎ 请回答:‎ - 17 -‎ ‎(1)叶圆片①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 ‎(2)若将叶圆片①②③放在酒精中加热脱色,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能验证“光是光合作用必要条件”的组别是___________(填写序号),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能验证“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的组别是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 ‎(3)若将叶圆片①②③烘干称重,计算该植物叶片总光合速率时应该用①②的干重,而不用②③的干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 (2). ①② (3). ①呈黄白色(不呈蓝色),②呈蓝色 (4). ②③ (5). ②呈蓝色,③呈黄白色(不呈蓝色) (6). ③部位的细胞结构与①、②部位的不同,材料存在差异 ‎【解析】‎ ‎【分析】‎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而有机物的积累可使叶片单位面积的干物重增加,采用适当的方法杀死韧皮部细胞阻断有机物转移,将待测叶片的一半遮黑,测量相同时间内叶片被遮黑的一侧单位面积干重的减少值,作为呼吸消耗量的估测值。这就是经典的“半叶法”测定光合速率的基本原理,测定时须选择对称性良好、厚薄均匀一致的两组叶片,一组叶片用于测量干重的积累,另一组(半叶遮黑的)叶片用于测定干重的消耗。‎ ‎【详解】(1)叶圆片①处于遮光条件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故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即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 - 17 -‎ ‎(2)要验证“光是光合作用必要条件”,则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为是否照光,因变量是是否有淀粉生成,可以通过检测叶圆片是否变蓝来得出结论,据此可知,①②对照就可以达到上述目的,该实验结果是①呈黄白色(不呈蓝色),②呈蓝色;要验证“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应该设置有、无叶绿体的对照,然后检测叶圆片是否变蓝即可,符合条件的组别是②③,应该得到的实验结果是②呈蓝色,③呈黄白色(不呈蓝色)。‎ ‎(3)若将叶圆片①②③烘干称重,来计算该植物叶片总光合速率,根据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来分析,假设①②实验前的干重为a,则实验一段时间之后,①的减少表示呼吸速率,即a-①的干重,②的增加表示净光合速率,即②的干重-a,故叶圆片总光合速率=②的干重-a+a-①的干重=②的干重-①的干重,这时不用②③干重的理由是③部位的细胞结构与①、②部位的不同,材料存在差异,正因如此③的减少不能代表正常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故不能选用。‎ ‎【点睛】学会分析实验目的中包含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半叶法测光合速率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另注意关注半叶法测光合速率的适用条件。‎ ‎8.研究小组探究不同浓度的IAA、乙烯利及二者的混合溶液对大豆下胚轴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如下。‎ 组别 A组 B组 C组 A0‎ A1‎ A2‎ A3‎ B0‎ B1‎ B2‎ B3‎ C0‎ C1‎ C2‎ C3‎ IAA ‎0‎ ‎10‎ ‎50‎ ‎100‎ ‎0‎ ‎10‎ ‎50‎ ‎100‎ ‎0‎ ‎10‎ ‎50‎ ‎100‎ 乙烯利 ‎0‎ ‎0‎ ‎0‎ ‎0‎ ‎10‎ ‎10‎ ‎10‎ ‎10‎ ‎50‎ ‎50‎ ‎50‎ ‎50‎ 不定根平均数量(条)‎ ‎12‎ ‎21‎ ‎32‎ ‎28‎ ‎10‎ ‎19‎ ‎28‎ ‎35‎ ‎7‎ ‎16‎ ‎19‎ ‎36‎ 请回答:‎ ‎(1)对大豆的下胚轴进行激素处理时常用浸泡法,这种处理方法对激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的要求是____________。‎ ‎(2)A组实验中IAA对大豆下胚轴生根的作用____________(表现/未表现)出两重性,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3)本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IAA和乙烯利混合溶液共同作用时乙烯对植物不定根形成过程中有促进和抑制两种相反的调控作用。‎ ‎①支持乙烯对不定根形成有抑制作用的证据是___________;‎ ‎②支持乙烯对不定根形成有促进作用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 - 17 -‎ ‎(4)进一步研究发现生长素能调控不定根发育的相关基因的表达,说明激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配制较低浓度的激素溶液,处理时间需几小时至一天 (2). 未表现 (3). A1、A2、A3组的不定根均数量大于A0组,说明实验组的IAA对大豆下胚轴的生根都有促进作用,没有体现抑制作用 (4). B1、C1组的不定根平均数量小于A1组(或:B2、C2组的不定根平均数量小于A2组或:当IAA浓度为10或50时,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加,不定根平均数量减少) (5). B3、C3组的不定根平均数量大于A3组(或:当IAA浓度为100时,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加,不定根平均数增加) (6). 为信息分子,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或: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解析】‎ ‎【分析】‎ 激素调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关系:‎ 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详解】(1)用激素处理大豆下胚轴可以用沾蘸法或浸泡法,前者通常使用高浓度的激素处理很短的时间,如3~5s;后者需要的激素浓度低,通常是处理几小时至一天,本实验中用浸泡法处理,具体做法是配制较低浓度的激素溶液,对大豆的下胚轴处理几小时至一天。‎ ‎(2)A组实验中A1、A2、A3组的不定根数量均大于A0组,说明实验组的IAA对大豆下胚轴的生根都有促进作用,没有体现抑制作用,故此可知实验中IAA对大豆下胚轴生根的作用未表现出两重性。‎ ‎(3)①实验中B1、C1组的不定根平均数量小于A1组(或:B2、C2组的不定根平均数量小于A2组或:当IAA浓度为10或50时,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加,不定根平均数量减少),由此实验结果可得出乙烯对不定根形成有抑制作用的结论;‎ ‎②根据实验结果中B3、C3组的不定根半均数量大于A3组,可以得出乙烯对不定根形成有促进作用的的结论。‎ ‎(4)进一步研究发现生长素能调控不定根发育的相关基因的表达,据此可知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传递了一种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的信息。‎ ‎【点睛】运用单一变量原则对题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比较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9.2019年12月,非洲爆发沙漠蝗灾,铺天盖地 - 17 -‎ 蝗虫大量毁坏当地的草场、作物对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请回答:‎ ‎(1)分散的蝗虫危害较轻,而一旦聚集成群,则破坏力惊人。蝗虫肠道细菌产生的愈创木酚等物质可使蝗虫群体保持群聚状态不分散,以此推测,愈创木酚属于____________信息。‎ ‎(2)在多雨的年份,持续潮湿的环境可降低虫卵孵化率,并使蝗虫发生流行性疾病,因此不易爆发蝗灾。而在干旱的年份,蝗虫的存活率提高,产卵数也大大增加。由此分析,影响蝗虫数量急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等。我国治蝗专家马世骏院土经多年的研究,采取修筑堤坝、控制水位等措施,降低蝗虫的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从而控制蝗虫的密度,使大面积的蝗害在中国大地上得以防治。‎ ‎(3)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有关国家和机构全力合作进行灭蝗减灾的目的是________,从而缓解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和人道主义危机。‎ ‎【答案】 (1). 化学 (2). 降雨量(或:水分、温度、气候) (3). 天敌(或:捕食者、寄生关系的生物、传染病) (4). 出生率 (5). 死亡率 (6). 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三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特征,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 ‎【详解】(1)根据愈创木酚等物质可使蝗虫群体保持群聚状态不分散的这一作用可知愈创木酚是一种化学信息。‎ ‎(2)在多雨的年份,持续潮湿的环境可降低虫卵孵化率,并使蝗虫发生流行性疾病,因此不易爆发蝗灾。而在干旱的年份,蝗虫的存活率提高,产卵数也大大增加。由此可知,降雨量、天敌等因素是影响蝗虫数量急剧增长的主要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所以有效的治蝗措施能降低蝗虫的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从而控制蝗虫的密度。‎ - 17 -‎ ‎(3)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灭蝗的目的避免了植物的能量流向蝗虫,从而更多的保留下来为人类所用,故进行灭蝗减灾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从而提高了粮食产量,避免了粮食短缺和人道主义危机。‎ ‎【点睛】熟知种群的特征以及引起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以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10.家蚕性染色体组成为雌ZW,雄性ZZ。雄蚕吐丝多、丝质好,更受蚕农青睐,但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研究人员培育出了几乎只产雄蚕的家蚕品系,原理如图所示。(说明:a、b是只位于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且纯合致死,+代表与a、b对应的显性基因。)‎ 请回答:‎ ‎(1)图中亲本分别用Z++W与Za+Z+b表示,则子代中存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2)a与b的遗传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多次进行图中所示的杂交实验,发现后代雄蚕率为96%~98%,而不是理想的100%,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品系仅是从遗传的角度在实验室构建的,蚕丝性状不够理想。近期发现某优良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E基因控制,现有EEZ++Z++、EEZ++W、eeZa+Z+b、eeZ++W家蚕,能否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EEZa+Z+b家蚕?_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通过辐射处理使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片段拼接到W染色体上,最终培育出优良品种的家蚕,这种培育方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Za+Z++、Z++Z+b (2). 不遵循 (3). a和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4). 图中亲本雄蚕初级精母细胞中ZZ染色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形成含有++基因的Z染色体的精子,与含W染色体的卵子结合后,可出现能存活的雌蚕,所以雄蚕率不到100% (5). 不能 (6). 若要培育目标品种EEZa+Z+b,必须有Za+W或者是Z+bW的存活雌蚕来作为杂交母本,但这些基因型的雌蚕是不能存活的。因此无法通过杂交培育目标品种EEZa+Z+b - 17 -‎ ‎(或:若要通过杂交育种获得EEZa+Z+b,其中一条Z染色体必须来自母本,则母本的基因型为Za-W或者是Z-bW,但这两种基因型的雌蚕不能存活。因此无法通过杂交培育标品种EEZa+Z+b。‎ 或:家蚕EEZa+Z+b是由基因型EZa+和EZ+b的雌雄配了受精发育来的,而亲代雌性家蚕Za+W或Z+bW是无法存活。) (7). 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易位)‎ ‎【解析】‎ ‎【分析】‎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四种,比例是1:1:1:1,可以用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2.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1)结合题意可知,图中亲本的基因型为Z++W与Za+Z+b表示,子代中存活的基因型为Za+Z++、Z++Z+b。‎ ‎(2)a与b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或a和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图中亲本雄蚕的基因型为Za+Z+b,在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在四分体时期初级精母细胞中ZZ染色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进而形成含有++基因的Z染色体的精子,与含W染色体的卵子结合后,可出现能存活的雌蚕,所以雄蚕率不到100%。‎ ‎(4)现有亲本为EEZ++Z++、EEZ++W、eeZa+Z+b、eeZ++W家蚕,能否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EEZa+Z+b家蚕,要解答这个问题,可以采用逆推法来分析,若要培育目标品种EEZa+Z+b,必须有Za+W或者是Z+bW的存活雌蚕来作为杂交母本,根据题意这些基因型的雌蚕是不能存活的。因此无法通过杂交培育目标品种EEZa+Z+b。‎ ‎(5)科学家通过辐射处理后结果是让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片段拼接到W染色体上,显然是实现了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片段的拼接,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故最终培育出优良品种的家蚕所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点睛】熟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对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理解交叉互换的原理以及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β-葡萄糖苷酶是一种存在于微生物中 - 17 -‎ 可水解纤维素的酶,可用于生产燃料乙醇,也可作为洗涤剂的有效成分。某科研小组进行了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的分离、鉴定、提纯产物等研究。已知七叶灵能在β-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水解,其水解产物七叶苷原能和Fe3+作用呈现棕黑色。请回答:‎ ‎(1)为筛选出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应到_____________环境中取样,取样后要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选择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培养后要初步分离鉴定出目的菌株,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接种针挑取棕黑色的菌落用_____________法进一步纯化,进而筛选出高产菌株。‎ ‎(4)将高产菌株扩大培养,获得发酵液,用___________法去除发酵液中分子量小的杂质,再用_________法进一步纯化,最终获得纯度较高的β-葡萄糖苷酶。‎ ‎(5)生产中为降低成本,β-葡萄糖苷酶最好采用________法固定,以便重复使用。‎ ‎【答案】 (1). 富含纤维素 (2). 增加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的浓度 (3). 配制含基本成分的培养基,加入七叶灵、Fe3+,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粽黑色圈大的菌落即为目标菌落 (4). 平板划线 (5). 透析法 (6). 凝胶色谱法 (7). 化学结合或物理吸附 ‎【解析】‎ ‎【分析】‎ ‎1.寻找目的菌株的原理是需要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 ‎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3.凝胶色谱法也称为分配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的速度较慢,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的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得以分离。‎ ‎【详解】(1)实验目的是要筛选出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而β-葡萄糖苷酶是一种存在于微生物中的可水解纤维素的酶,据此可知要找到目的菌需要到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取样,取样后,为了增加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的浓度,要将样品菌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选择培养。‎ ‎(2)题意显示七叶灵能在β-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水解,其水解产物七叶苷原能和Fe3+作用呈现棕黑色,若要初步分离鉴定出目的菌株,需要在鉴定培养基中加入七叶灵(能在β-葡萄糖苷酶作用下分解)、Fe3+(与七叶灵的水解产物发生颜色反应),为得到单菌落需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然后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在该培养基中呈现棕黑色的菌落即为目的菌。‎ - 17 -‎ ‎(3)用接种针挑取棕黑色的菌落,然后用平板划线法接种,置于适宜条件下进一步纯化培养,进而筛选出高产菌株。‎ ‎(4)将高产菌株扩大培养,获得发酵液,因为透析袋允许小分子自由出入,而不能让大分子透过,故用透析法处理之后,发酵液中分子量小的杂质就能够被除去,再用凝胶色谱法进一步纯化,最终获得纯度较高的β-葡萄糖苷酶。‎ ‎(5)生产中为降低成本,β-葡萄糖苷酶最好采用化学结合或物理吸附法固定,以便重复使用,同时也能与产物有效的分离。‎ ‎【点睛】熟知相关的基础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从题目中找到关键信息解答本题中筛选目的菌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2019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能否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原体成为疾病防控的关键。请回答:‎ ‎(1)下图表示SARS-CoV-2病毒检测的部分流程。科学家以病毒的RNA为模板通过①____________过程合成cDNA,再对cDNA进行PCR扩增,这项技术称为RT-PCR。‎ ‎(2)进行RT-PCR需要加入的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要从cDNA中扩增出新冠病毒特有的基因序列ORF1ab和核壳蛋白基因N关键在于要加入__________、dNTP及所需的酶一起构成反应体系。‎ ‎(3)RT-PCR加入Taqman荧光探针可以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检测产物浓度,原理如下:Taqman荧光探针为一段与_____________互补的核苷酸单链,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荧光基团R和一个淬灭基团Q。探针结构完整时,R发射的荧光被Q吸收;而PCR扩增时结合在模板链上的探针被切断,使R和Q分离,R基团发射的荧光不被淬灭,这样通过对荧光信号强弱的监测就可实现对产物的检测。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经历的循环数越少,说明含有病毒的概率越____________。‎ ‎(4)一次核酸检测历时需16小时,为快速检测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这一技术的关键是要生产出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请写出生产这种抗体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逆转录(或:反转录) (2). 逆转录酶 (3). Taq酶 (4).‎ - 17 -‎ ‎ (ORF1ab和核壳蛋自基因N)的特异性引物 (5). 目的基因 (6). 大 (7). ①向小鼠体内注射新冠病毒的抗原蛋白(或灭活的新冠病毒):②提取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多次筛选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③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就提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解析】‎ ‎【分析】‎ ‎1.将标记有荧光素的Taqman探针与模板DNA混合后,完成高温变性、低温复性、适温延伸的热循环,并遵守聚合酶链式反应规律,与模板DNA互补配对的Taqman探针被切断,荧光素游离于反应体系中,在特定光激发下发出荧光,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被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呈指数规律增长,通过实时检测与之对应的随扩增而变化荧光信号强度,求得Ct值,同时利用数个已知模板浓度的标准品作对照,即可得出待测标本目的基因的拷贝数。‎ ‎2.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的抗体。通常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来制备,单克隆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效应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用具备这种特性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成细胞群,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 ‎【详解】(1)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为逆转录或反转录,故题图中以病毒的RNA为模板合成cDNA的过程为①逆转录,再对cDNA进行PCR扩增,这项技术称为RT-PCR。‎ ‎(2)RT-PCR是扩增DNA的过程,因为加入的模板是RNA,故需要加入的酶是逆转录酶和Taq酶。要从cDNA中扩增出新冠病毒特有的基因序列ORF1ab和核壳蛋白基因N关键在于要加入(ORF1ab和核壳蛋自基因N)的特异性引物、dNTP及所需的酶一起构成反应体系,从而实现了相关基因的扩增。‎ ‎(3)RT-PCR加入Taqman荧光探针可以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检测产物浓度,原理如下:Taqman荧光探针为一段与目的基因互补的核苷酸单链,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荧光基团R和一个淬灭基团Q。探针结构完整时,R发射的荧光被Q吸收;而PCR扩增时结合在模板链上的探针被切断,使R和Q分离,R基团发射的荧光不被淬灭,这样通过对荧光信号强弱的监测就可实现对产物的检测。若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经历的循环数越少,说明扩增次数少,说明更多的荧光探针与目的基因进行了碱基互补配对,可推测获得的核酸产物中含有病毒的概率越大。‎ - 17 -‎ ‎(4)若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病毒检测,需要制备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能够大量制备的优势,故设计的思路是设法获得能产生该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步骤如下:①向小鼠体内注射新冠病毒的抗原蛋白(或灭活的新冠病毒),目的是要获得能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效应B细胞;②提取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多次筛选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③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可以提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点睛】熟知逆转录、PCR扩增和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理解题目中关于荧光检测的关键信息是解答本题的难点,获取信息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要能力。‎ - 17 -‎ - 1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