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二 题型一 古今贯通类10道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二 题型一 古今贯通类10道

题型一 古今贯通类(10道)‎ ‎1.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分)‎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分)‎ ‎2.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 ‎3.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新课标2卷)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与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和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 ‎4.(2019·湖北黄冈高三3月质量检测·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 材料一 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伴随着旧士族消亡过程的是新型士人阶层的成长。科举培育出一种意义深远的 “文人文化”。……士人们积极构筑种种非“先赋性”的关系网络,联结他们的纽带是多元的,诸如同学、同年、同僚、同乡以至同道之类的关系。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诸多事物的运行过程。……胸怀“天下”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旗帜为凝聚鲜体的号召,制约君主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这一群体的认识及行为,通常倾向于维护中央集权;而其力量的崛起,客观上又构成了对君主专制的制约因素。 ‎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 材料二 当资本主义的浪潮席卷西方并猛烈冲击东方的时候,白觉的、强烈的时代意识是新知识分子群体并以产生的思想契机.也是他们区别于社会其他阶层的明显特征。“仁义礼智”被“奇技淫巧”打得落花流水,明智的知识阶层开始检讨传统学术的价值,摒弃了偏见与无知,新知识分子群体在传统中学的根基上,积极地、有选择地吸纳西学。……中国古代士人素来以治国平天下为自己的学术成就与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在新的时代文化背景下,知识分子开始了新的双向的角色认同。一方面他们继承并发扬士大夫忧国忧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传统,另一方面他们又萌生与政治决裂、向知识回归的自我意识。 ‎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新型士人阶层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这一群体形成的主要因素。(11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特征,并分析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历史作用。综合材料一、二,谈谈现代知识分子应如何实现个人价值。(14 分)‎ ‎5.(2019·山东临沂高三质量检测·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 材料一 西周以来的民本思想、儒家的仁爱学说、佛教的慈悲观念和因果报应理论,加上一系列社会因素,推动了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兴起与发展。商汤时期即有“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 的举措。此后几千年间,历代政权均采取种种措施救助鳏寡孤独贫病废疾之人。自南北朝以后,政府常设有恤养老幼贫疾的机构。唐代设有福田院与悲田院,收容老病孤寡之人。宋代广设福田院、广惠仓、居养院等,救助收养老疾孤穷丐者。明清时期,养济院成为政府设立的主要救济机构,民间慈善团体也日益兴起,这些团体首先接济孝子、节妇等无靠之人,其次便是养济院不收,但又不愿沦为乞丐的贫老病人。 ‎ ‎——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会史》等 ‎ 材料二 步入近代以后,在冯桂芬、陈炽、郑观应等人的宣传推动下,西方社会教养并重慈善理念的影响越来越大。清政府因此也对传统慈善事业进行了变革,在慈善机构内附设工艺厂或独立设置工艺所。1907年以后,收养贫民及残疾之人或其子弟、教养兼施的慈善机构,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这些机构,“除老弱废疾不堪劳动者,其余俱施以相宜之训诲工作”。同一历史时期,与传统慈善活动有着明显区别的公益机构,如阅报会、阅书会、戒烟会、不缠足会、新学堂等,纷纷设立。这些公益机构“是面向大众,甚至是面向整个社会”,而不是如传统慈善活动那样“仅仅是面向特定范围的一部分人”。 ‎ ‎——摘编自王卫平 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特点。(5分)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古代慈善事业相比,近代中国慈善事业出现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和影响。(10分)‎ ‎6.(2019·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卷·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中国古代按照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将其分为极贫、次贫等层级,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古代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还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如政府资助贫民春耕的种子。规定扶贫是各政权的重要职责,需设立独孤园等恤养老幼贫疾的常设机构。北朝在以“三长制”重建乡里机构时,特别强调三长有照顾乡里贫弱的责任。 ‎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 材料二 中国近代天灾人祸不断,1875—1878年的“丁戊奇荒”使死者超过1000万人。郑观应在上海募捐,英国人李提摩太主张以工代赈,引起他的共鸣。郑观应说:“与其遇患而始图补救,何如未事而预切绸缪。”他建议在社会内部建立稳固的备荒机制,从根本上增强人民抵抗灾害的能力。借鉴西方储蓄信贷制度,鼓励民众储蓄闲钱,以备不时之需。推崇德、法等国的灾害保险制度,“损害分担,荒歉无忧。”主张构建符合近代中国国情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以官绅合力、以工代赈等多元化方式筹资,设立慈善机构,对灾民实施“教养兼施”。 ‎ ‎——摘编自赵伦芬、谢晖《郑观应慈善思想探析》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思想并说明其当代价值。(12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观应扶贫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3分)‎ ‎7.(2019·云南昆明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20世纪上半叶,法律领域的巨大变化很容易被忽视。在帝国时期,大量法令、条例和契约,由没有任何个体自由观念的皇帝强制实行,决策权与执行权并没有分离。正是因为没有成文法,从君主意志出发的行政准则,才会贯彻一种道德秩序、礼制以及圣旨。 ‎ 成文法从原则上保障每一个人的权利,直到1900年后,它才被采纳。法制改革运动肇始于清末新政,当时清廷设立法部,建立独立的终审机关大理院,创立新型的现代法院系统,同时废除肉刑,构建现代监狱体系,拟定刑法、商法和民法,并起草宪法。清廷于1904年奏准颁布了《公司法》,这并不比英国和德国于19世纪60年代实行同类法典晚多久。1911年之后,法官的独立性在理论上有了保障,而政府的行政和司法职能正式分离,刑法做了普遍修改,并被强制实行。民法内容不断丰富,最终在1929年颁布了《民法典》;1935年,一部新的《刑法》生效。从以上可以看出,政府持续致力于司法改革是受到了他国模式的极大激励……。在国民党统治的1927年到1946年,各项法律分类清晰明确,与受过良好职业训练的律师和法官制定的别无二致。 ‎ ‎——摘编自(荷兰)冯客《简明中国现代史1912—1949》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传统法制与现代法制的特点。(17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转型的原因。(8分)‎ ‎8.(2019·河北邢台高三第9次月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 材料一 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起源于商,形成于西周,经后世不断发展完善。《商君书·画策》云:“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故胜民之本在制民,若冶于金、陶于土也。”户籍也是社会等级和身份的法定凭证,政府希冀通过国家户籍制度,将百姓紧紧地束缚在特定区域和特定职业上,以此达到严格控制流民的数量和规模的目的。明朝严格规定路引制度,允许农民在百里之内自由通行,但超出百里范围必须检验路引。清承袭明制,严密的保甲制不仅使百姓噤若寒蝉,也充分加强了邻里之间的互相监督,遏制了人口的流动。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在很多时候不是作为一种单独的制度存在和发挥作用。如西周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土地捆绑在一起发挥作用,春秋战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兵制捆绑在一起发挥作用。 ‎ ‎——整理自威阳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束缚下的人口流动》等 ‎ 材料二 在清政府的变法维新中,具有现代意义的户籍制度开始出现。1911年,民政部还先后颁布了《暂定户口规则》《户口管理规则》和《调查户口执行法》。这些法律效仿西方,规定了户籍登记、管理、统计及调查的事项等。1912年1月,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同年3月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第六条规定:“人民具有居住、迁徒之自由。” ‎ ‎——摘编自王一琼《论户籍制度的改革》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对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8分)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近代户籍制度与古代户籍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17分)‎ ‎9.(2019·河南八市高三第二次测评·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 材料一 清朝前期,政府未设立专门的救灾机构,沿袭了中国古代户部管理救荒的做法,救灾官员是临时差遣,不是专职。清末,官制改革中设立民政部,其执掌包括地方行政、自治、户口、风教、荒政等事项。民政部下设保息科,掌管官绅所办慈善事业、各地水旱灾、善后赈济。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状况不断恶化,限制了救济资金的投入,政府社会救济资金的来源呈现出对社会筹资渠道的依赖。 ‎ ‎——摘编自李俊岭《晚清社会救济进步与王朝灭亡的一致性》 ‎ 材料二 ‎ 建国初期,1949年,我国失业率为23.6%,灾害性弱势群体统计数字大约4000万,占当时人口的16%。因此,在救济灾民时,民政、财政、农业、水利、林业、卫生、气象等多部门以及人民救济团体、科学研究机关都参与其中;在改造和救济妓女时,公安、民政、司法、卫生、劳动等系统和妇女组织协同作战;在救济资金的筹措上,有财政拨款,也有社会各界群众、团体和单位自愿捐赠。新中国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救助,要达到既助困又救人的目的,依靠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调控,既要采取发放急赈、以工代赈、安置就业等经济措施,也要让弱势群体学习文化、参加政治活动,如妓女要参加固定的政治学习、文化学习;乞丐每天要有8个半小时的学习和讨论时间。 ‎ ‎——摘编自高冬梅《新中国建立初期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救助研究》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前期和晚期社会救济措施的差异以及原因。(7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政府相比,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救济措施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1分)‎ ‎10.(2019·辽宁六校协作体高三第一学期期中·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 材料一 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宫城正南门宣德门前的南北向大街称为御街、天街,自州桥“出朱雀门(内城正南门)直至龙津桥”,是主要的饮食业中心之一,尤以夜市著名,营业“直至三更”。城内著名的“酒楼”,有马行街东货行巷的丰乐楼(原名白矾楼),“三层相高,五楼相向”;此外,“州(指内城)东宋门外仁和店、姜店,州西宜城楼、药张四店、班楼”,等等,“在京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营业。……“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各种货物皆有。 ‎ ‎——白寿彝《中国通史》 ‎ 材料二 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布庄等手工作坊,收纳周边各题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文集》 ‎ 材料三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引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得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 ‎ ‎——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 ‎ 材料四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年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二等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 回答下列问题 ‎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4分) ‎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城市特点及影响明清城市发展的因素?(8分) ‎ ‎(3)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影响中英两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差异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近代的城市化进程?(13分)‎ 题型一 古今贯通类(10道)‎ ‎1.‎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 “不同之处”可结合所学知识,从汉代儒学和孔孟儒学的主张角度进行比较,孔孟思想注重仁政、民本、教化等,而汉代儒学则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发展”可从宋代理学的主张中进行思考,如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等。‎ 第(2) 问共通之处也就是相同之处,依据材料 “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康有为认为汉代以来的儒学都是伪造的,“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可归纳出两人都主张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依据所学知识.从两人的目的来看,都希望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 第(3)问态度,结合以上材料从历史的、辩证的角度看待孔子和儒学,不能盲目肯定或否定,区分开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等角度解答即可。‎ ‎【答案】‎ ‎(1)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5分)‎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5分)‎ ‎(2)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8分)‎ ‎(3)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7分)‎ ‎2.‎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考查明清人口增长的相关内容。由“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知,有人主张晚婚晚育。对这些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都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探讨和评价。‎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清代人口增长 ‎【答案】(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 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办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3.‎ ‎【答案】‎ (1) 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 ‎(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隋唐;宋朝;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社会群体主题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由“科举培育出一种意义深远的‘文人文化’”可得出习儒学,致力于科举入仕,由“积极构筑种种非“先赋性”的关系网络,联结他们的纽带是多元的,诸如同学、同年、同僚、同乡以至同道之类的关系”可得出社会关系复杂,影响力大,由“通常倾向于维护中央集权;而其力量的崛起,客观上又构成了对君主专制的制约因素”可得出他们既维护中央集权又制约君主专制;第二小问因素,根据材料一,由“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伴随着旧士族消亡过程”可得出君主专制的强化和门阀士族势力的削弱,由“胸怀‘天下’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旗帜为凝聚鲜体的号召”可得出儒学复兴,理学兴起的因素,联系所学可得出宋代的重文政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影响。 ‎ ‎(2)第一小问特征,根据材料二,由“强烈的时代意识是新知识分子群体并以产生的思想契机”可得出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由“新知识分子群体在传统中学的根基上,积极地、有选择地吸纳西学”可得出知识结构上开始吸纳西学,由“知识分子开始了新的双向的角色认同”可得出产生新的角色认同;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材料二,由“知识阶层开始检讨传统学术的价值,摒弃了偏见与无知,新知识分子群体在传统中学的根基上,积极地、有选择地吸纳西学”可得出向西方学习,有利于思想解放,由“一方面他们继承并发扬士大夫忧国忧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传统,另一方面他们又萌生与政治决裂、向知识回归的自我意识”可得出有利于他们从经济上自强求富、实业救国,推动了近代工业发展,政治救亡图存,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等;第三小问现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应根据材料中近代知识分子的转变得出现代也一样,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将个人命运与社会价值和协统一等。‎ ‎【答案】(1)特点:推崇儒学,致力于科举入仕;社会关系复杂,影响力大;既维护中央集权又创约君主专制。(6分,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 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以科举选官削弱了门阀士族的势力;儒学复兴,理学兴起;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宋朝统治者采取崇文抑武的治国方略。(5分,每点2分) ‎ ‎(2)特征: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知识结构上开始吸纳西学;产生新的角色认同。(6分,每点2分) ‎ 作用:向西方学习,有利于思想解放;自强求富、实业救国,推动了近代工业发展;救亡图存,仅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6分,每点2分) ‎ 实现:顺应时代潮流,将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与时俱进,注重文化传承等。(2 分,言之有理即可)‎ ‎5.‎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福利制度主题;民生问题主题 ‎【解析】(1)据材料一“西周以来的民本思想、儒家的仁爱学说、佛教的慈悲观念和因果报应理论,加上一系列社会因素,推动了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兴起与发展”得出深受传统思想影响;据材料一“商汤时期即有‘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的举措。此后几千年间,历代政权均采取种种措施救助鳏寡孤独贫病废疾之人”得出历史传承久远;据材料一“自南北朝以后,政府常设有恤养老幼贫疾的机构……明清时期,养济院成为政府设立的主要救济机构,民间慈善团体也日益兴起”得出官方主导,民间逐渐参与;据材料一“这些团体首先接济孝子、节妇等无靠之人,其次便是养济院不收,但又不愿沦为乞丐的贫老病人”得出以收养、救助和济贫为主要方式;据材料一“此后几千年间,历代政权均采取种种措施救助鳏寡孤独贫病废疾之人”得出救助特定人群;据材料一“自南北朝以后,政府常设有恤养老幼贫疾的机构。唐代设有福田院与悲田院,收容老病孤寡之人。宋代广设福田院、广惠仓、居养院等,救助收养老疾孤穷丐者”得出设立专门机构或组织。 ‎ ‎(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步入近代以后,在冯桂芬、陈炽、郑观应等人的宣传推动下,西方社会教养并重慈善理念的影响越来越大”得出由专事收养发展为教养并重;据材料二“这些公益机构‘是面向大众,甚至是面向整个社会’,而不是如传统慈善活动那样‘仅仅是面向特定范围的一部分人’”得出由面向特定人群发展为面向整个社会。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步入近代以后,在冯桂芬、陈炽、郑观应等人的宣传推动下,西方社会教养并重慈善理念的影响越来越大”得出西方慈善理念的影响,政府和慈善家的推动;据所学知识得出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小问影响,可以从促进社会治理体系的近代化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推动新型社会风气的形成;有利于思想的启蒙和解放等角度回答。‎ ‎【答案】(1)特点:深受传统思想影响;历史传承久远;官方主导,民间逐渐参与;以收养、救助和济贫为主要方式;救助特定人群;设立专门机构或组织。(5分) ‎ ‎(2)变化:由专事收养发展为教养并重;由面向特定人群发展为面向整个社会。(4分) ‎ 原因:西方慈善理念的影响;政府和慈善家的推动;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 ‎ 影响:促进社会治理体系的近代化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推动新型社会风气的形成;有利于思想的启蒙和解放。(3分)‎ ‎6.‎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民生问题主题 ‎【解析】(1)第一小问思想,从材料一“中国古代按照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将其分为极贫、次贫等层级,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古代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还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 ‎,可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思想是综合考察与分类定级,扶贫方式多样化,临时性救助与常设机构救助相结合,强调地方政权扶贫的责任;第二小问价值,结合中国古代扶贫思想及措施,以及中国当代精准扶贫、系统扶持等扶贫措施,从理论高度论述中国古代扶贫思想的当代价值。 ‎ ‎(2)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二“他建议在社会内部建立稳固的备荒机制,从根本上增强人民抵抗灾害的能力”,“借鉴西方储蓄信贷制度,鼓励民众储蓄闲钱,以备不时之需”,“推崇德、法等国的灾害保险制度”、“主张构建符合近代中国国情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以官绅合力、以工代赈等多元化方式筹资,设立慈善机构,对灾民实施“教养兼施””,可总结郑观应扶贫思想的特点是救灾与防灾相结合,赈灾与备荒相结合,鼓励民众平时储蓄和筹备保险,强调构建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第二小问原因,从材料二“中国近代天灾人祸不断”,“郑观应在上海募捐,英国人李提摩太主张以工代赈,引起他的共鸣”、“借鉴西方储蓄信贷制度”、“推崇德、法等国的灾害保险制度”,以及郑观应是代表资产阶级的阶级特点,可知郑观应扶贫思想的原因是中国近代灾荒频仍,郑观应富有慈善情怀,西方慈善文化的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答案】(1)思想:综合考察与分类定级;扶贫方式多样化;临时性救助与常设机构救助相结合;强调地方政权扶贫的责任。 ‎ 价值:精准扶贫,提高扶贫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注重系统性扶持,将摆脱贫困的短期目标与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的长远目标相结合。(12分) ‎ ‎(2)特点:救灾与防灾相结合;赈灾与备荒相结合;鼓励民众平时储蓄和筹备保险;强调构建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 原因:中国近代灾荒频仍,郑观应富有慈善情怀;西方慈善文化的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13分)‎ ‎7.‎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法制建设主题 ‎【解析】(1)第一小问中国传统法制的特点,据材料“在帝国时期,大量法令、条例和契约,由没有任何个体自由观念的皇帝强制实行,决策权与执行权并没有分离。正是因为没有成文法,从君主意志出发的行政准则,才会贯彻一种道德秩序、礼制以及圣旨”可得出人治特征明显,礼法秩序,决策权与司法执行权没有分离,非成文法大量存在等;第二小问现代法制的特点,据材料“成文法从原则上保障每一个人的权利”可得出成文法,强调自然权利,据材料“创立新型的现代法院系统,同时废除肉刑,构建现代监狱体系,拟定刑法、商法和民法,并起草宪法。清廷于1904年奏准颁布了《公司法》,这并不比英国和德国于19世纪60年代实行同类法典晚多久”可得出法律类别齐全,据材料“在国民党统治的1927年到1946年,各项法律分类清晰明确,与受过良好职业训练的律师和法官制定的别无二致”可得出法律职业阶层壮大,据材料“1911年之后,法官的独立性在理论上有了保障,而政府的行政和司法职能正式分离,刑法做了普遍修改,并被强制实行”可得出司法权独立等。 ‎ ‎(2)据材料“直到1900年后,它才被采纳。法制改革运动肇始于清末新政”可得出清末新政的推动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近代化努力,据材料“清廷于1904年奏准颁布了《公司法》,这并不比英国和德国于19世纪60年代实行同类法典晚多久”可得出西方文明的示范作用等。‎ ‎【答案】(1)传统法制:礼法秩序;人治特征明显;决策权与司法执行权没有分离;非成文法大量存在;缺乏个体自由观念。现代法制:成文法;强调自然权利;法律类别齐全;司法权独立;法律职业阶层壮大。 ‎ ‎(2)清末新政的推动;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近代化努力;西方文明的示范。‎ ‎8.‎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户籍制度主题 ‎【解析】(1)做好材料题的关键,在于审好题——分析影响,限定词为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对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影响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积极影响如下:从材料一“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得出“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是专制政府治理百姓的有力武器”;从材料一“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故胜民之本在制民,若冶于金、陶于土也;春秋战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兵制捆绑在一起发挥作用”得出“便于征发兵役、徭役及征收赋税,保证国家的财税收入;”;从材料一“严密的保甲制不仅使百姓噤若寒蝉,也充分加强了邻里之间的互相监督”得出“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和宗法等级制度”;从材料一“将百姓紧紧地束缚在特定区域和特定职业上”得出“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消极影响如下:根据材料一“明朝严格规定路引制度,允许农民在百里之内自由通行,但超出百里范围必须检验路引;将百姓紧紧地束缚在特定区域和特定职业上;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在很多时候不是作为一种单独的制度存在和发挥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但是户籍制度将百姓的活动严格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2)第一小问不同,我们可以从目的、内容、特点、影响等各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不同,从材料二中的“《暂定户口规则》《户口管理规则》和《调查户口执行法》;规定了户籍登记、管理、统计及调查的事项等;这些法律效仿西方;人民具有居住、迁徒之自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近代中国的户籍制度以户口登记和户口管理为主要内容,以社会经济为主要目的,逐渐与国际接轨,在法律上允许自由迁徙”。从材料一“户籍也是社会等级和身份的法定凭证;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在很多时候不是作为一种单独的制度存在和发挥作用;达到严格控制流民的数量和规模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不是单纯的人口统计制度,而是与其他制度相关联,严格限制迁徙。”第二小问原因,关于古代中国的户籍制度的原因,我们需要结合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政策的所学知识得出“传统的中国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统治者通过户籍制度来限制农民的迁徙,稳定农业生产,巩固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并维护社会稳定”;近代中国的户籍制度的原因,我们需要结合必修二的“晚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思想解放的潮流”得出“近代中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西方民主思想和现代户籍制度的传入,民主政治的推动。”‎ ‎【答案】(1)影响: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是专制政府治理百姓的有力武器;便于征发兵役、徭役及征收赋税,保证国家的财税收入;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和宗法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但是户籍制度将百姓的活动严格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8分) ‎ ‎(2)不同:近代中国的户籍制度以户口登记和户口管理为主要内容,以社会经济为主要目的,逐渐与国际接轨,在法律上允许自由迁徙;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不是单纯的人口统计制度,而是与其他制度相关联,严格限制迁徙。(8分) ‎ 原因:传统的中国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统治者通过户籍制度来限制农民的迁徙,稳定农业生产,巩固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并维护社会稳定;近代中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西方民主思想和现代户籍制度的传入,民主政治的推动。(9分)‎ ‎9.‎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清朝;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福利制度主题 ‎【解析】(1)第一小问差异,根据材料一“清朝前期,政府未设立专门的救灾机构…‎ 救灾官员是临时差遣,不是专职”得出清前期,未设立专门救济机构,临时差遣;根据材料一“清末,官制改革中设立民政部…政府社会救济资金的来源呈现出对社会筹资渠道的依赖”得出后期,设立专职救济机构;依赖社会筹资。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沿袭了中国古代户部管理教荒的做法”可以归纳出清前期,沿袭古代传统管理救荒做法;根据材料一“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状况不断恶化,限制了救济资金的投入”可以归纳清政府财政状况的恶化,结合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所学以及出处《晚清社会救济进步与王朝灭亡的一致性》,可以推导出西方民政救济制度传入;挽救濒临灭亡的统治。 ‎ ‎(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在救济灾民时,民政、财政、农业、水利、林业、卫生、气象等多部门以及人民救济团体、科学研究机关都参与其中”、“在救济资金的筹措上,有财政拨款,也有社会各界群众、团体和单位自愿捐赠”可归纳出救助主体和资金多元化;根据材料二“依靠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调控”可以得出经济救助与政治、文化结合;根据材料中国家各级机关积极救助,另外弱势群体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体现出国家、集体和个人结合。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中共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从政治、经济、社会方面得出:(政治)增强了弱势群体对新中国的认同感;体现了中共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经济)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基础;(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促进了社会稳定。‎ ‎【答案】(1)差异:清前期,未设立专门救济机构,临时差遣:后期,设立专职救济机构;依赖社会筹资。 ‎ 原因:清前期,沿袭古代传统管理救荒做法。后期,西方民政救济制度传入;清政府财政状况的恶化;挽救濒临灭亡的统治。(每点1分,共7分) ‎ ‎(2)特点:救助主体和资金多元化;经济救助与政治、文化结合;国家、集体和个人结合。(每点1分,共3分) ‎ 意义:增强了弱势群体对新中国的认同感;体现了中共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了社会稳定;(每点2分,任意4点即可得8分)‎ ‎10.‎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城市建设主题 ‎【解析】(1)从材料一“‘出朱雀门直至龙津桥’,是主要的饮食业中心之一,……营业‘直至三更’”、“‘白昼通夜’营业”可以得知宋代的城市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从城市中有“酒楼”、“丰乐楼”可以得知在宋代城市中出现了专业的服务型场所;从材料一“州东……州西……”、“各种货物皆有”可以得知区域特征明显,商品种类丰富;从材料一“在京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大抵诸酒肆瓦市”可以得知宋代城市的商业职能上升。 ‎ ‎(2)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二“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可以得知明清的城市以工商业活动为主要功能;从材料二“吸引外地客商”可以得知城市的辐射范围很广;从材料二“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可以得知城市的分布比较密集;从材料二“收纳周边各题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可以得知城市与周边农村联系比较密切。第二小问因素,结合课本知识,可以得知“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区域分工,商业的发展”、“人口分布比较集中”“市场繁荣”、“交通便利”等因素。 ‎ ‎(3)第一小问原因,我们要分别进行分析。对中国而言,从材料三“长期为列强占据”可以得出“列强经济侵略”,从“新式工厂发展滞后”可以得出“近代工业发展缓慢”,从“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可以得出“破产农民难以转化为产业工人”;对英国而言,从材料四中城市数量的增长可以得出“社会经济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根据课本知识我们知道英国是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它的工业化速度较快。第二小问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其一,中国近代城市化是列强侵略的结果,必然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其二,由于列强的入侵,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破产农民只能进入城市,这样更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其三,在开放时间较早的城市,他们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也逐渐转变;其四,城市的近代化也推进了整个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其五,众多通商口岸的开放,成为西方列强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其六,由于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众多的破产农民也大量涌入城市,势必会增加城市的人口压力,从而带来一系列的城市问题。‎ ‎【答案】(1)特点:商业职能上升;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出现街市和夜市);出现专业服务性场所(娱乐、服务设施完备);区域特征明显,商品种类丰富(每点1分) ‎ ‎(2)特点: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 ‎ 因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区域分工和商业的发展;人口集中市场繁荣;交通便利(每点1分) ‎ ‎(3)原因:中国:列强经济侵略,近代工业发展缓慢,破产农民难以转化为产业工人。 ‎ 英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5分) ‎ 评价:中国近代城市化是外国侵略的结果,带有浓厚的半殖半封特征,改变城市布局;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引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也使之成为列强商品、资本输出的基地;增加了城市的人口压力,带来一系列问题(8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