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4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的一份决议指出:领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点到面;就能够引导农民群众——在开始是一部分,随着将是大部分,而最后将是全部——跟着我们走向社会主义”。通过此决议的目的是 A. 动员农民打土豪分田地 B. 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C. 鼓励农民加入人民公社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的“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的一份决议指出:…由低级到高级,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点到面;就能够引导农民群众——在开始是一部分,随着将是大部分,而最后将是全部——跟着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为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故选B;A项是土地革命时期;C项是1958年建立的人民公社,排除;D项是1978年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 2. 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 “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 “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 “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度的提高 D. 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表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过渡时期”是指1949-1956年期间,而图中显示1956年以后工业总产值高于农业总产值,排除A;“三大改造期间”是指1953-1956年期间,而图中显示1953年-1955年期间工业总产值低于农业总产值,排除B;“一五”计划完成时是在1957年,而1956年以后农业总产值呈现下降趋势,排除C;1958年大跃进开展,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因此选D。 3. 下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A. 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 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 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 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答案】D 【解析】从图中的文字和数字可以看出,它反映的是1958年大跃进的有关内容,而“大跃进”的重要特点就是急于求成、浮夸成风,因此D项正确。 4. 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 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革 B.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 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起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时间是1961年,当时我国农村依然处于人民公社状态下,土地所有制没有发生变化,故A错误;农业合作化是1953—1956年开展的,与题干时间不符,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调整的成效,故C项错误;由题干中的“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可以分析出这则材料可以作为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源的例证,故本题选D项。 5.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以下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C. 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B项内容出现在1992年,所以不正确。CD两项出现在1984年以后,所以答案选择A项。正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才使得原有的人民公社这一行政机构被逐渐取消,与材料内容相符。 6. 下列材料节选自建国后一定时期新中国城市规划的要求,这表明新中国城市规划( ) A. 借鉴了苏联的做法 B. 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 C. 受经济模式的制约 D. 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1958年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就开始自主探索发展的历程,故A项错误;1958年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影响,1960年受到经济调整“八字”方针的影响,故B项正确;1978年受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发展水平不存在明显的变化,故D项错误。 7.1984年6-7月,全国夏粮丰收,农民争先恐后卖粮,因粮库不足,出现卖粮难的现象。这表明 A. 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证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卖粮难是由粮食丰收超出原有粮库存储量导致的,这说明农业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当时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成功,故选B;卖粮难是因为粮食产量太大了,不是国家故意打压农民的粮价,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材料说的是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没有提及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无法说明城市经济体制已经启动,排除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是在21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8.表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 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 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答案】A 【解析】表格数据反映了1982年到1988年我国乡镇企业发展中,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非农产业迅速增加,这一变化说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故A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不出城乡一体化的信息,B不正确;1992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与史实不符;材料只是反映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不能得出整个国家工业结构是否合理,D不正确。 9.邓小平在1984年的一次讲话中说:“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这一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下列改革举措直接受惠于此的是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决定在广东等地设立经济特区 C. 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D. 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的时间是1984年,A项是1980年;B项在1979年;D项是在1993年。故选C项。 10.1992年,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邓小平到经济特区视察“在全国引发了自由市场经济改革的新浪潮”。材料中“新浪潮”的实质是 A. 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建立国有企业现代制度 D. 加入世贸组织以扩大开放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材料“1992年……邓小平到经济特区视察……引发了自由市场经济改革的新浪潮”反映了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B正确;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仍然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A排除;国有企业现代制度属于经济体制改革,并不是“新浪潮”的实质,故C排除;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排除。 11.改革开放使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内容明确体现出打破“所有制崇拜”的是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中共“十五大”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邓小平南方谈话阐释姓“资”还是姓“社”问题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五大”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这打破了“所有制崇拜”,故B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表现,土地仍然是集体所有,不符合题意,故A排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与打破“所有制崇拜”无关,故C排除;邓小平南方谈话阐释姓“资”还是姓“社”问题,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不符合题意,故D排除。 12.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此后,中国“吸收和借鉴文明成果”的举措是 A. 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B. 探索建立新的经济体制 C. 全面改革城市经济体制 D. 推进所有制的根本变革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南方谈话之后,中共逐步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借鉴和吸收西方的文明成果,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的继续发展,故选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已得到转移,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城市经济体制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全面启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整个改革开放事业都只是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所有制并不发生根本变革,排除D。 13. 报纸的产生、发展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刊物《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就曾发表了这样一段新闻:“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尽力竭力矣。”这反映出近代外文报刊的创办 A. 推动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B. 有利于稳固西方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C. 促成了国人创办实业的热潮 D. 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学东渐。从题干材料可知,西方的“自主之理”对于社会的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不推行,则会出现“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尽力竭力矣”的现象。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 14.许金城《民国野史》记载:“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辫子。”据此可见 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革新与传统思想并存 C. 西式生活方式影响广泛 D. 汉族的传统思想复兴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相关知识。材料只反映了国人剪发,不能体现民主共和观念,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西方生活方式影响广泛,也无法体现汉族的传统思想复兴。故C和D错误。而B中的革命从剪辫中可推断出来。传统思想可从选择吉日祭拜祖先中推断出来,故本题选B。 15.据记载:清朝末年的贵州新军服装开始有了突破,新军的着装学外国,戴大圆帽、穿军装、扎绑腿、戴肩章、穿皮鞋,一改旧时八旗、绿营的装束。这反映的实质是 A. 经济近代化推动了近代服饰的变革 B. 社会巨变促进军队形式上的近代化 C.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在内地传播 D. 清政府改革军事,国防力量有所增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为了应对社会现实的变化和镇压革命的需要,清政府学习西方练兵技术,编练新军,军队逐渐改变原有装束,故形式上朝着近代化方向发展,B项符合题意。A项是表象,不是实质;题干没有提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在内地的传播排除C;题干没有体现清代国防力量有所增强,排除D。 16.读下表:清末“新政”时期报刊杂志的出版发行情况统计 类别 总量 创办主体及数量 主要刊行地区及数量 报刊 167 (官办)12 (民办)155 (上海)65 (东京)71 杂志 84 (官办)9 (民办)75 (上海)46 (东京)34 对此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当时中国已经实现了出版自由 B. 百姓精神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 C. 出版业发展与近代化进程相关 D. 知识界接受了日本近代化模式 【答案】C 【解析】表格显示报刊发行主要地区是上海和东京是近代化和革命宣传中心最广泛地区,说明出版业发展与近代化进程相关,C正确;A中已经实现错误;B中根本说法绝对;D中接受日本近代化错误。 17.1912年,全国大约有1 500多种报刊,1913年由于北京国民政府的镇压度减少至130多种,1919年后又上升到400多种。1921 年,全国有报刊550多种,1926年增至628种,通讯社增加到155个。这一时期中国报刊业呈现出扩大兴旺的趋势,主要原因是 A. 近代印刷技术的革新和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B.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民众文化程度显著提高 C. 各种政治势力相互制衡,舆论界的环境相对宽松 D. 中国封建制度终结,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答案】C 【解析】由材料“由于北京国民政府的镇压度减少至130多种”并结合所学可知,政府在报刊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到了1919年后,随着其他政治势力的崛起,北洋政府对报刊业的控制能力下降,舆论界的环境也变得相对宽松,各政治党派纷纷都通过创办报刊的方式来宣扬自己的思想,所以这一时期中国报刊业呈现出扩大兴旺的趋势,故选C;报刊业的发展与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关系不大,排除A;这一时期教育事业虽有发展,但民众的文化程度仍然很低,排除B;如果D项是主要原因,则无法解释报刊业在1913年的衰落,故排除。 18.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下图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 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 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 【答案】B 【解析】广告成功,说明抓住了当时社会大众的心理,号召“思想日新”“谋卫生”,追求国家进步,反映出当时追求新思想已成为社会时尚,故答案为B项。1913年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始,从时间上可排除A项;C项结论不符合史实,“成为国民共识”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所述只是个案,不能说明广告已经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排除D项。 19.2018年6月9-10日在青岛举行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各国新闻媒体记者云集于此,他们要想给各国国内人民传播新闻,实现最迅速、面最广、互动性最强的新闻媒介是 A. 报纸 B. 电视 C.广播 D. 互联网 【答案】D 【解析】从材料的时间及最迅速、面最广、互动性最强的特性得出,互联网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报纸、电视、广播虽然有一定的传播功能,但报纸在迅速、互动方面较差。电视的互动性没有互联网强。广播也缺乏互动性。故A、B、C排除。 20.诗人北岛曾经写过一首短诗——《人生》,通篇只有一个字“网”。而今,“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2013年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放4G牌照,宣告我国通信行业进入4G时代。这表明 A. 互联网深刻影响了人类生活 B. 诗人的预测变为现实 C. 互联网取代了传统的“网” D. 世界开始连成了整体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选项,A符合题意,互联网已深入千家万户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B与题意不符,诗人的网指的是人的生活关系网;C说法错误,二者不能相互替代;D说法错误,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所以应选A。 二、非选择题 21.自古以来,城市就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区,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长安城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由外郭城、宫城、皇城三部分构成,外郭城从东、西、南三面拱卫皇城与宫城,是一般群众与官僚的住宅区与商业区。它的南面是皇城,为中央衙署所在地。宫城居全城北部正中,为宫殿区,是皇帝及后宫人员的住处。城内百业兴旺。北宋都城东京城(今河南省开封市)基本上继承了隋唐以来的传统,有三重城垣围护,外城为商业区和居民区;内城坐落在外城的中央,亦为商业与居民区,皇城在内城的中央稍偏西北,不仅是东京城的核心,更是北宋王朝的中枢。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城墙》 材料二 城镇人口数的变化反映 了城市化的进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唐朝长安城与北宋东京城在布局上有何异同。 (2)材料二中图1反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分别指出AB、BC两个阶段我国城镇人口的增长趋势及原因。 (3)指出材料二中图2在20世纪90年代初两种城镇化率差距拉大的原因。 【答案】(1)同:都是三重结构;都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一定的等级观念;城内都有市(商业区)和坊(居民区)。 异:北宋都城打破了市坊界限且商业区扩展至内城。 (2)AB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原因:“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三大改造的推进和完成,调动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BC段:20世纪60- 70年代末,城市化趋缓甚至倒退。 原因:“文化大革命”导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3)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改革开放进人新阶段;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 【解析】(1)同:由材料“北宋都城东京城基本上继承了隋唐以来的传统,有三重城垣围护”可归纳为都是三重结构;由材料“外郭城从东、西、南三面拱卫皇城与宫城”“皇城在内城的中央稍偏西北,不仅是东京城的核心”可归纳为都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一定的等级观念;由材料“是一般群众与官僚的住宅区与商业区”“外城为商业区和居民区”可归纳为城内都有商业区和居民区。 异:由材料“内城坐落在外城的中央,亦为商业与居民区”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都城打破了市坊界限且商业区扩展至内城。 (2)AB段:由图一中AB段不断上扬的走势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是在不断加快的。 BC段:由图一中BC段先下降而后逐步趋平的走势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是趋缓甚至是倒退的。 原因:AB段结合所学可从一五计划的开展、三大改造的推进和完成、大跃进运动的开展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BC段结合所学可从文革展开和知青下乡等角度进行分析。 (3)结合所学可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展开分析。从国内来看,可以联系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因素进行分析;从国际来看,可以联系经济全球化加快等因素进行分析。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高祖七年规定,“民产子,复勿事二岁”。 东汉章帝元和二年下诏,除规定“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外,又规定“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唐太宗贞观元年正月发布《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规定“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媒媾,令其好合。...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其劝导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以附殿失”。(《唐大诏令集》卷110) 清康熙五十一年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元年又逐步实行“摊丁入地”,取消了全部人头税。 材料二 我国人口增加率30%o,粮食增加率几年来是40% -50%,可见粮食增加很快,但是粮食增加的率不能长期地这样下去,因为耕地有限,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来总要成为问题的。同时,由于中国人口过多,劳动力廉价,人们不愿意改进技术实现机械化,进而无法提高生产率,我国的国民收入在1956 年将近900亿元,其中消费部分约为79% ,积累部分约为21%。因人口多,所以消费大,积累小,而这点积累又要分摊在这许多生产部门,觉得更小了。我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控制起来,使消费的比例降低,同时就可以把资金多积累一些。 ——摘编自马寅初《新人口论》 材料三 正是中国20 世纪50——60 年代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在改革开放时代恰逢劳动年龄,进入劳动,为改革开放带来了不断的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在很长时期里,我国老年化程度并不严重。例如,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少年儿童占人口(0-14岁)比例从36. 3%降低到22.9%,劳动年龄人口(15- -64 岁)比重从59.3%提高到70.2%,而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从4.4%上升到7.0%。人口结构的这种变化,大大减轻了人口抚养负担,提高了人口结构的生产性。在社会抚养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负担减轻的条件下,产生两个潜在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即所谓人口红利。 ——摘编自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 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的人口政策。为保证这一政策的落实,其又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中国古代文明形态,分析古代统治者采取这些政策措施的原因。 (2)材料二、材料三在人口问题上分别提出了什么观点?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有何建议? 【答案】(1)政策:鼓励人口增长。 措施:调整税收政策;国家直接物质奖励;将人口数量作为官员政绩考核指标;鼓励婚嫁。 原因:在农耕文明下,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者数量的多少影响农业盛衰;人口的多少关系到赋税的征收、兵役和徭役的征发,是国家强盛与否的重要标志。 (2)观点:材料二主张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材料三认为20世纪50-60年代生产高峰的出现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 理由:材料二认为,过多的人口超出环境资源承载力;过多的人口影响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口多消费大影响资金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材料三认为,生育高峰、人口增长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人口增长在提供大量劳动力的同时,提供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带来人口红利,有利于经济增长。 (3)政策应随时代和国情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制定人口政策,应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其影响,不能过分强调其中某一方面的某种影响。 【解析】(1)政策:由材料“民产子,复勿事二岁”“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并须申以媒媾,令其好合”等信息可知,古代中国统治者都推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措施:由材料“实行‘摊丁入地’,取消了全部人头税”可归纳为调整税收政策;由材料“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可归纳为国家直接物质奖励;由材料“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以附殿失”可归纳为将人口数量作为官员政绩考核指标;由材料“发布《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可归纳为鼓励婚嫁。 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中国从文明形态上看,它是农耕文明,因此人口的多少不仅影响到农业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国家强盛与否的重要标志。 (2)观点:由材料“因为耕地有限,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来总要成为问题的”“由于中国人口过多……进而无法提高生产率”可知,材料二主张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由材料“正是中国20 世纪50—60年代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为改革开放带来了不断的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可知,材料三认为20世纪50-60年代生产高峰的出现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 理由:材料二的理由可从材料“耕地有限,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来总要成为问题的”归纳为过多的人口超出环境资源承载力;可从材料“由于中国人口过多,劳动力廉价,人们不愿意改进技术实现机械化,进而无法提高生产率”可归纳为过多的人口影响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从材料“因人口多,所以消费大,积累小,而这点积累又要分摊在这许多生产部门,觉得更小了”归纳为人口多消费大影响资金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材料三的理由可从材料“大大减轻了人口抚养负担,提高了人口结构的生产性”归纳为生育高峰、人口增长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可从材料“产生两个潜在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即所谓人口红利”归纳为人口增长会提供巨大的消费需求,带来人口红利,有利于经济增长。 (3)从古代人口政策的演变可以得出认识“政策应随时代和国情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两种观点的争鸣中可以得出认识“制定人口政策,应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其影响,不能过分强调其中某一方面的某种影响”。 23.在人生的旅途中,家是你永恒的港湾;在社会的纷争中,家是你永恒的坚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 ——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 材料二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 材料三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福建地区大家庭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中国传统家庭制度面临怎样的挑战。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分析传统家庭制度面临挑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改变传统家庭生活模式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家庭观念在近代发生了哪些积极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扼要说明家庭变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案】(1)基本特征:以血缘为基础,累世同居;共同生产,共同享有财产;家庭关系和睦。主要目的: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2)问题:传统家庭制度遭到批判 原因: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对封建专制的冲击;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动摇了传统大家庭制度的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家庭观念;西方思想文明的影响 (3)因素:工作和家庭分离,工厂的发展。 社会变化: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家庭民主等等。 (4)关系:社会发展推动家庭变革,良性的家庭变革有利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六世同居”“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同耕共食”“男耕女织,不分彼此”“不曾折箸争吵过” 概括明清时期福建地区大家庭的基本特征。再从封建统治者的角度分析主要目的: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2)根据材料信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 “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指出挑战。注意材料中时间“20世纪初”,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原因: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和政治运动对封建专制的冲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思想文明的影响。 (3)注意材料中信息“工厂”,是工业革命时代工业化的产物,由此得出机器大工厂的出现和发展,再结合材料信息“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 得出生产劳动和家庭分离。结合所学知识,社会发展如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等推动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家庭民主等等。 (4)综合上述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可以得出家庭变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社会发展推动家庭变革,良性的家庭变革有利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