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一个数的相反数是-8,则这个数是( )‎ A.8 B.-‎8 ‎C. D.‎ ‎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x+3=0,则这个方程根的情况为(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不能确定 ‎3.已知:如图,圆心角∠BOC=100°.则圆周角∠BAC的度数为( )‎ A.130° B.100° C.80° D.50°‎ 第3题图 ‎4.从申奥成功的2001年开始到2007年,北京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分别为(单位:天)185,203,224,229,227,241,246,则北京这几年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的平均值(取整数)约为( )天 A.225 B.‎222 ‎C.213 D.198‎ ‎5.当分式的值为零时,x的值是( )‎ A.x=3 B.x≠‎3 ‎C.x=5 D.x≠5‎ ‎6.在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圆 B.等腰三角形 C.梯形 D.平行四边形 ‎7.把代数式x3-8x2+16x分解因式,下列分解结果正确的是( )‎ A.x(x+4)2 B.x(x-4)2‎ C.x2-4x(2x-4) D.x2(x-8)+16x ‎8.图①是一个水平摆放的小正方体木块,图②③是由这样的小正方体木块叠放而成,按照这样的规律继续叠放下去,至第7个叠放的图形,此时第7个叠放的图形中小正方体木块总数应是( )‎ 第8题图 A.25 B.‎66 ‎C.91 D.120‎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9.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由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等组成,其中人工湖面积约35500平方米.将数据355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________.‎ ‎10.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1.一个口袋中放有3个红球和6个黄球,这两种球除颜色外没有任何区别.随机地从口袋中任取出一个球,取到黄球的概率是________.‎ ‎12.如图,把一个等边三角形的顶点放置在正六边形的中心O点,请你借助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角,以角为工具等分正六边形的面积,等分的情况分别为________等分.‎ 第12题图 三、解答题(共13个小题,共72分)‎ ‎13.(5分)计算.‎ ‎14.(5分)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x=3.‎ ‎15.(5分)用求根公式解方程x2-6x+5=0.‎ ‎16.(5分)求解不等式组并在所给的数轴上表示出它的解集.‎ 第16题图 ‎17.(5分)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AB、CD边的中点,连结CE、AF.‎ 求证:AF=CE.‎ 第17题图 ‎18.(5分)已知:Rt△ABC在4×6的方格图中的位置如图,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一个长度单位,请你先把△ABC以直角顶点为旋转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再沿水平方向向右平行移动三个单位长度(保留图形移动的结果),写出点C移动的路径总长(用小正方形的长度单位表示).‎ 第18题图 ‎19.(5分)如图,在相对的两座楼中间有一堵院墙,甲、乙两个人分别在楼的同侧观察这堵墙,视线所及如图①所示.根据实际情况画出平面图形如图②(CD⊥DF,AB⊥DF,EF⊥DF),甲从点C可以看到点G处,乙从点E可以看到点D处,点B是DF的中点,墙AB高‎5米,DF=‎100米,BG=‎10米,求甲、乙两人的观测点到地面的距离的差.‎ 第19题图 ‎20.(6分)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1,-1),B(0,-2),C(1,1).‎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以及它的对称轴;‎ ‎(2)求这个函数的最值.‎ ‎21.(5分)小明家在装修房子时,使用同样规格的黑白两色的正方形瓷砖铺设矩形的露天平台,根据不同的地块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案,设计的图纸如下图(外面一周都设计为黑色瓷砖).‎ 第21题图 如果有一块地方,小明用其中一种方案铺设,共用了1 056块瓷砖,问这块地方使用的是哪种设计方案,请你给出解答的过程.‎ ‎22.(5分)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x轴分别交于点A,B,直线y=kx+b经过OA上的三分之一点D,且交x轴的负半轴于点C,如果S△AOB=SDOC,求直线y=kx+b的解析式.‎ ‎23.(6分)已知:如图,AC是⊙O的直径,AB是弦,MN是过点A的直线,AB等于半径长.‎ ‎(1)若∠BAC=2∠BAN,求证:MN是⊙O的切线.‎ ‎(2)在(1)成立的条件下,当点E是的中点时,在AN上截取AD=AB,连结BD、BE、DE,求证:△BED是等边三角形.‎ 第23题图 ‎24.(7分)在一个夹角为120°的墙角放置一个圆形的容器,俯视图如图.在俯视图中,圆与两边的墙分别切于B、C 点.如果用带刻度的直尺测量圆形容器的直径,发现直尺的长度不够.‎ ‎(1)写出此图中相等的线段;‎ ‎(2)请你设计两种不同的通过计算可求出直径的方法(只写明主要的解题过程).‎ 第24题图 ‎25.(8分)已知:如图,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P放在正方形ABCD的AB边上,并且使一条直角边经过点C,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与AD交于点Q.‎ ‎(1)请你写出此时图形中成立的一个结论(任选一个).‎ ‎(2)当点P满足什么条件时,有AQ+BC=CQ?请证明你的结论.‎ ‎(3)当点Q在AD的什么位置时,可证得PC=3PQ?并写出论证的过程.‎ 第25题图 答 案 ‎17.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 ‎1.A 2.C 3.D 4.B 5.C 6.A 7.B 8.C 二、填空题 ‎9.3.55×104 10. 11. 12.二,三,六 三、解答题 ‎13.解:原式 ‎14.解:原式 ‎.‎ 当x=3时,原式.‎ ‎15.解:a=1,b=-6,c=5.b2-‎4ac=36-20=16.‎ ‎,即x1=5,x2=1.‎ ‎16.解:由①得x<3.由②得x≥1.‎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如下:‎ 第16题答图 ‎17.证法一:在菱形ABCD中,AB=BC=CD=DA,∠B=∠D.‎ 因为E、F分别是AB、CD的中点,所以,.‎ 所以BE=DF.‎ 在△CBE和△ADF中,‎ 所以△CBE≌△ADF.所以CE=AF.‎ 证法二:在菱形ABCD中,AB=CD,AB∥CD.因为E、F分别是AB、CD的中点,所以,.‎ 所以AE=CF.又因为AE∥CF,所以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F=CE.‎ ‎18.略.‎ ‎19.解:由题意可知∠ABG=∠CDG=90°.‎ 又因为∠AGD为公共角,‎ 所以△ABG∽△CDG.‎ 所以.‎ 可求得CD=‎30米.‎ 同理可求得EF=‎10米.‎ 所以两人的观测点到地面的距离的差为‎20米.‎ ‎20.解:(1)由题意得 解得所以所求抛物线解析式为y=2x2+x-2.‎ 配方得.‎ 所以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2)因为a>0,所以当时,函数有最小值,‎ 这个函数的最小值为.‎ ‎(参照给分)注:也可以用公式正确求得对称轴和函数的最值.‎ ‎21.解:据观察可知两种方案中,长比宽均多出一块瓷砖,‎ 则可设宽需用x块,长需用(x+1)块.‎ 列方程x·(x+1)=1056.‎ 解得x1=32,x2=-33(不合题意,舍去).‎ 则宽需用32块瓷砖,长需用33块瓷砖.‎ 观察两种方案的规律,得知只有方案1的宽为偶数,长为奇数,‎ 所以应该选择方案1.‎ ‎22.解:因为直线与y轴,x轴的交点分别为A,B,‎ 所以两点坐标分别为A(0,3),B(2,0).所以OA=3,OB=2.‎ 所以,因为D为OA上的三分之一点,‎ 所以D点的坐标为(0,1)或(0,2).‎ 因为,‎ 所以当OD=1时,OC=6;当OD=2时,OC=3.‎ 因为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所以C点的坐标为(-6,0)或(-3,0).‎ 所以直线CD的解析式为或.‎ ‎23.证明:(1)连结OB.‎ 第23题答图 因为AC是⊙O的直径,AB是弦且等于半径长.‎ 所以OA=OB=AB.‎ 所以△AOB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OAB=60°.‎ 因为∠BAC=2∠BAN=60°,‎ 所以∠BAN=30°.‎ 所以∠CAN=∠BAC+∠BAN=90°.‎ 所以AC⊥MN.又因为AC为直径,‎ 所以MN是⊙O的切线.‎ ‎(2)连结AE,OE.‎ 由E是的中点,可得∠BAE=∠ABE=15°.‎ 易证△ABE≌△ADE.‎ 所以BE=DE,∠EDA=15°.‎ 可证得∠BDE=60°.‎ 所以△BDE是等边三角形.‎ ‎24.解:(1)AB=AC.‎ 第24题答图 ‎(2)方法一:作∠BAC的平分线,过点B作射线AB的垂线,两线交于点O.‎ 由图形的对称性可知圆心在∠BAC的平分线上,点O就是该圆的圆心.‎ 可测得AB的长度.在Rt△AOB中,∠BAO=60°,‎ 所以OB=AB·tan60°=AB,所以直径为2AB.‎ 方法二:连结OC,BC,可证得△COB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BC=OC.可求得BC的长度,‎ 所以直径等于2BC.‎ ‎25.解:(1)△APQ∽△BCP.(答案不唯一)‎ ‎(2)当P为AB中点时,有AQ+BC=CQ.‎ 证明:连结CQ,延长QP,交CB的延长线于点E.‎ 可证△APQ≌△BPE.‎ 则AQ=BE,PQ=PE.‎ 又因为CP⊥QE,可得CQ=CE,‎ 所以AQ+BC=CQ.‎ ‎(3)当时,有PC=3PQ.‎ 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A=∠B=90°,AD=BC=AB.‎ 又因为直角三角板的顶点P在边AB上,‎ 所以∠1+∠2=180°-∠QPC=90°.‎ 因为Rt△CBP中,∠3+∠2=90°,‎ 所以∠1=∠3.‎ 所以△APQ∽△BCP.‎ 所以.因为,‎ 所以.所以,或(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所以PC=3PQ.‎ 第25题答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