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大联考试题新人教 版
2019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大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对哲学的影响 悲剧与哲学有关系吗?许多人会大惑不解地问。 悲剧,作为一种戏剧艺术,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天才,使得悲剧成为古希腊最繁荣并且对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艺术,此后古希腊悲剧获得世界性的影响和声誉。 古希腊悲剧对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前苏格拉底哲学)有什么影响,从保存下来的文献中看不出来。我们现在能够知道的是,在古希腊悲剧衰落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两位哲学家对悲剧作过严厉的批评,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则对悲剧作过较为客观、平正的研究。 不过,不管古希腊哲学家是怎么评价悲剧的,悲剧艺术并未随希腊悲剧的衰落而消失,而是继续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古罗马悲剧,以莎士比亚悲剧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悲剧,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以伏尔泰、歌德和席勒为代表的启蒙运动悲剧,以雨果等人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悲剧……最为重要的是,悲剧以最强烈的方式所表达出来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意识极大地影响了其他艺术的发展,诸如喜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小说等等都纷纷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某种悲剧意识,把自己提高到某种悲剧高度,以至人们开始把具有这种风格的艺术称之为悲剧性艺术,以至悲剧和悲剧性成为一种艺术精神,成为一种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 不仅如此,悲剧的影响进而从艺术领域转入生活,也就是说,人们开始用悲剧的眼光来打量和评价生活,以至人们把与悲剧中的事件相仿的社会生活事件叫做悲剧性事件,而把与悲剧中的人物相仿的实际生活人物叫做悲剧性人物。至此,悲剧和悲剧意识不仅仅进入了美学的殿堂,而且直逼哲学的大门并且发出了猛烈的叩门声:哲学不正好是关于生活、关于生命、关于存在和世界的学说吗?现在悲剧和悲剧性、悲剧感、悲剧意识、悲剧知识和悲剧精神已经由悲剧艺术和悲剧性艺术进入生活、进入存在领域了,那么,悲剧性不应该成为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吗?悲剧意识、悲剧精神不应该成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意识、哲学精神吗? - 13 - 事实上,近代以来,哲学家们已经感受到了悲剧和悲剧性艺术对文化和生活的这种广泛的影响,于是,他们纷纷从自己的哲学出发对悲剧做出某种解释,休谟、柏克、狄德罗、莱辛、谢林、黑格尔、施莱格尔、叔本华等人都建立了自己关于悲剧的理论。然而,他们只是让自己用自己的哲学去解释悲剧,却没有一个人能够从悲剧的视角出发、用悲剧的眼光来解释哲学。在黑格尔那里,悲剧仅仅是美学即艺术哲学所扬弃的一个环节,当然更不可能上升到存在论的高度。叔本华似乎在自己的哲学中给了悲剧一个相当高的位置(仅次于音乐),然而不幸的是这是由一个误会造成的,即他把悲剧误解为悲观主义,或者说把悲观主义误解为悲剧,认为悲剧是一种劝人放弃、让人听天由命的艺术。他与悲剧哲学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了,但实际上却隔着万丈深渊。 (节选自王江松《悲剧何以成为哲学》 1. 下列有关悲剧的认识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3分) A.古希腊出现了最早的悲剧戏剧艺术,对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有极大的影响,获得了世界 性的影响和声誉。 B.悲剧成为古希腊最繁荣并且对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艺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天才起了重要的作用。 C.古希腊悲剧、古罗马悲剧、文艺复兴悲剧、启蒙运动悲剧和浪漫主义悲剧都以极强烈的 方式,表达出了对生命的体验和生命意识。 D.悲剧的发展不仅影响着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也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态度,改变着哲 学。 2.下列有关对悲剧的认识与原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3分) A.古希腊哲学家对悲剧的评价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悲剧艺术并未随希腊悲剧的衰落而消失,反而继续了两千多年的发展。 B.悲剧能够成为一种艺术风格,甚至一种艺术审美形态和范畴,是因为悲剧以最强烈的方式所表达出来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意识极大地影响了其他艺术的发展,使之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某种悲剧意识,把自己提高到某种悲剧高度。 C.因为哲学是关于生活、关于生命、关于存在世界的学说,所以当悲剧和悲剧意识转入生活,人们开始用悲剧的眼光来打量和评价生活,悲剧和哲学就接近了。 D-近代以来,哲学家们从各自的哲学出发,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悲剧理论.但是笔者认为他 们都没能从悲剧视角出发,用悲剧眼光解释哲学。 3.下列哲学家对于悲剧的理论,不能表现悲剧与哲学紧密相连的一项是(3分)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些情绪得到净化。 B.恩格斯认为,悲剧根植于社会的矛盾冲突,它反映了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之间的矛盾,由于矛盾的类型不同,悲剧的类型也不同,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种是英雄人物的悲剧;第二种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苦难;第三种是旧事物的悲剧。 C.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到,悲剧人物之所以会遭遇不幸,是因为他们越过了日神精神 (日神阿波罗:代表梦境状态和造型艺术的静态)的信赖自我的安心静坐,回复了酒神 (酒神狄俄尼索斯:代表迷醉状态和音乐艺术的振奋)一般的原始本性。 D.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悲剧:“ - 13 - 悲剧是人的苦难和死亡,这苦难或死亡即使不显示出任何无限强大与不可战胜的力量,也已经完全足够使我们充满恐怖和同情。无论人的苦难和死亡的原因是偶然还是必然,苦难和死亡反正都是可怕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陈小手 汪曾祺 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①。什么人家请哪位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一家宅门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三少奶奶,生的少爷、小姐,差不多都是一个老娘接生的。老娘要穿房入户,生人怎么行?老娘也熟知各家的情况,哪个年长的女佣人可以当她的助手,当“抱腰的”,不需临时现找。而且,一般人家都迷信哪个老娘“吉祥”,接生顺当。——老娘家都供着送子娘娘,天天烧香。谁家会请一个男性的医生来接生呢?——我们那里学医的都是男人,只有李花脸的女儿传其父业,成了全城仅有的一位女医人。她也不会接生,只会看内科,是个老姑娘。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但也不是绝对没有。陈小手就是一位出名的男性的产科医生。 陈小手的得名是因为他的手特别小,比女人的手还小,比一般女人的手还更柔软细嫩。他专能治难产。横生、倒生,都能接下来(他当然也要借助于药物和器械)。据说因为他的手小,动作细腻,可以减少产妇很多痛苦。大户人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请他的。中小户人家,忌讳较少,遇到产妇胎位不正,老娘束手,老娘就会建议:“去请陈小手吧。”陈小手当然是有个大名的,但是都叫他陈小手。 接生,耽误不得,这是两条人命的事。陈小手喂着一匹马。这匹马浑身雪白,无一根杂毛,是一匹走马。据懂马的行家说,这马走的脚步是“野鸡柳子”,又快又细又匀。我们那里是水乡,很少人家养马。每逢有军队的骑兵过境,大家就争着跑到运河堤上去看“马队”,觉得非常好看。陈小手常常骑着白马赶着到各处去接生,大家就把白马和他的名字联系起来,称之为“白马陈小手”。 同行的医生,看内科的、外科的,都看不起陈小手,认为他不是医生,只是一个男性的老娘。陈小手不在乎这些,只要有人来请,立刻跨上他的白走马,飞奔而去。正在呻吟惨叫的产妇听到他的马脖上的銮铃的声音,立刻就安定了一些。他下了马,即刻进产房。过了一会(有时时间颇长),听到“哇”的一声,孩子落地了。陈小手满头大汗,走了出来,对这家的男主人拱拱手:“恭喜恭喜!母子平安!”男主人满面笑容,把封在红纸里的酬金递过去。陈小手接过来,看也不看,装进口袋里,冼洗乎,喝一杯热茶,道一声“得罪”,出门上马。只听见他的马的銮铃声“哗棱哗棱”……走远了。 陈小手活人多矣。 有一年,来了联军。我们那里那几年打来打去的,是两支军队。一支是国民革命军,当地称之为“党军”;相对的一支是孙传芳的军队。孙传芳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 - 13 - ,他的部队就被称为“联军”。联军驻扎在天王庙,有一团人。团长的太太(谁知道是正太太还是姨太太),要生了,生不下来。叫来几个老娘,还是弄不出来。这太太杀猪也似的乱叫。团长派人去叫陈小手。 陈小手进了天王庙。团长正在产房外面不停地“走柳”②。见了陈小手,说:“大人,孩子,都得给我保住!保不住要你的脑袋!进去吧!” 这女人身上的脂油太多了,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孩子掏出来了。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迤里歪斜走出来,对团长拱拱手:“团长!恭喜您,是个男伢子,少爷!” 团长龇牙笑了一下,说:“难为你了!——请!” 外边已经摆好了一桌酒席。副官陪着。陈小手喝了两盅。团长拿出二十块现大洋,往陈小手面前一送:“这是给你的!——别嫌少哇!” “太重了!太重了!” 喝了酒,揣上二十块现大洋,陈小手告辞了:“得罪!得罪!” “不送你了!” 陈小手出了天王庙,跨上马。团长掏出枪来,从后面,一枪就把他打下来了。 团长说:“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这小子,大欺负人了!他奶奶的!”团长觉得怪委屈。 [注]①老娘:接生婆。②走柳:方言,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多指心里焦虑不安。。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开场交待了当地特有的风俗和请老娘的种种“讲究”,为陈小手的出场做铺垫,同时 展示了社会环境,为陈小手的悲剧命运做铺垫。 B.《陈小手》的结尾是“欧·亨利式”的,这种奇峰突起的结构,使陈小手的命运突然逆转,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引起读者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 C.《陈小手》的语言充分凸显了汪曾祺小说的风格,语言平实,长短句不一,读起来有节奏,有起伏,回味无穷。 D.陈小手的悲剧,从头至尾,汪曾祺都没有抒情,仅是通过对团长心理、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展现事件。这就是汪曾棋所说的“倾向性不要特别地说出”。 5.结合全文,概括并简要分析陈小手的形象特点。(6分) 6.有人说“陈小手的死也许是偶然的,但陈小手的悲剧命运却是必然的”。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造成本文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原因。(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 13 -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一年来,不断激发中医药“五种资源”的潜力与活力,促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等各方面对外合作与交流的协调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在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方面,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向全国推广加强基层中医馆建 设、合理确定中医按病种支付标准、中医门诊诊疗服务纳入首诊范围、创新中医诊疗模式等经 验。各地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实践,比如江苏试点公立中医院人员编制备案管理;河南两家中医医院入选全省重点建设的6个区域诊疗中心规划;云南总站推广绥江县中医药进家入户的经验等。 一年来,以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获得感不断增强,包括人民群众获得中医药服务的途径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多样等。 (摘编自《中国人物》)。 材料二: 东汉末年,华佗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发明摘得诺贝尔奖,这一抗疟药物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性命;里约奥运会上,泳坛名将菲尔普斯身上的的火罐烙印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印”。近年来,“中医热”不断掀起风潮。 中医药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欢迎,正在莫斯科召开的世界传统医学国际展览会上,中国展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莫斯科国立谢切诺夫第一医科大学教授、论坛学术负责人济洛夫就认为,仅靠西医疗法在治疗一些疾病时存在明显不足,要是有效地对病人进行诊疗,需要借鉴东方国家历史悠久的传统医学。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与外国政府、地区和国际组织签订了86个中医药合作协议,中国政府已经支持在海外建立了10个中医药中心,建设了一批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交流合作基地,为搭建高水平中外中医药合作平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随着针灸等中医疗法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获得认可,中药的潜力也有望通过现代医学技术和标准被进一步发掘。世界传统医学体系国际论坛期间,一些专家认为,以青蒿素为例,它的研发过程与中医药传统的“煎煮熬”截然不同。从药材筛选提炼、临床试验、结晶获取、结构分析、人工合成直至新药研发,现代医学技术和标准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说明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两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将具有更大开发潜力和更好发展前景。通过加强中医药科技规划和项目的统筹等多种措施,中医药将更具“国际范儿”,也必将更多造福人类。 (摘编自《邢台日报》) 材料三: - 13 - 7.根据材料三图表所示,下文所述病例,你认为医生开的处方哪一个是合理的?(3分) 患者曹某,女,24岁。 主诉:发热1周(体温38.4℃),伴皮疹3天 症状:神清/发热恶寒/咽痛/干咳/颜面部潮红/皮疹/日红/无关节痛/胃纳差/眠差/二便可/舌红干/苔腻/黄白相兼/脉浮数 A.荆防败毒散。 B.银翘散 C.参苏饮 D.麻黄附子细辛汤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科研教育、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和新的成效,人民群众对医药服务质量的提升也有切身体会。 B.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新的历史时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欢迎,中国和世界在中医学上的交流合作正在不断深化。 C.从华佗的“麻沸散”开创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到屠呦呦凭借发明“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可以看出,中医药一直走在世界医学的前列,引领世界医学的发展。 D.屠呦呦利用与中医药传统截然不同的方法研制“青蒿素”获得成功,说明中医药如果能打破藩篱,博采众长,将会有更好的发展。 9.中医药如何才能进一步提升国际地位,获得更大的发展?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題共4小題,19分) - 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材料一: 苏轼私识范仲淹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选自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材料二: 东坡说文 葛延之在儋耳,从东坡游,甚熟。坡尝教之作文字云:“譬如市上店肆,诸物无种不有,却有一物可以摄得,曰钱而已。莫易得者是物,莫难得者是钱。今文章、词藻、事实,乃市诸物也;意者,钱也。为文若能立意则古今所有翕然并起皆赴吾用汝若晓得此便会做文字也。” (选自南宋·费兖《梁溪漫志》) 材料三: 亡妻王氏墓志铭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复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君得从先夫人于九原,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文若能立/意则古今所有/翕然并起/皆赴吾用/汝若晓得此/便会做文字也 - 13 - B.为文若能立/意则古今所有/翕然/并起皆赴吾用/汝若晓得此便/会做文字也 C.为文若能立意/则古今所有/翕然/并起皆赴吾用/汝若晓得此便/会做文字也 D.为文若能立意/则古今所有/翕然并起/皆赴吾用/汝若晓得此/便会做文字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总角”,古人在说到年龄的时候,常以某种称谓来代替。“总角”指的是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孩子,男女不分。 B.“殁”,古人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夭折或病死的,称为殁。 C.“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 D. “讳”,古人指称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时,在名字前称“讳”,以表示尊敬。此文中对亡妻的名字称讳,可见苏轼对妻子王弗非常尊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材料一中,我们可见苏轼自幼时识得范仲淹后再未谋面,从他读范仲淹墓碑“至流涕”可见其十分遗憾。 B.材料二这篇短文,属于古代笔记类。此文妙在毫无抽象说理,而是通过形象的比喻,表明文意能统领各种素材的道理。 C.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苏轼妻子知书达理,敏静娴淑,体贴丈夫,卓有见识。对丈夫结交的朋友细心观察,提醒丈夫要警惕两类人,一是见风使舵、投人所好的人,二是对结交过于轻率的人。 D.宋人范温评价苏东坡说:“老坡作文,工于命意,必超然独立于众人之上。”恰是符合了材料二苏轼对作文的态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②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临江仙 冯延巳 秣陵(1)江上多离别,雨晴芳草烟深。路遥人去马嘶沉。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 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徘徊一晌(2)几般心。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 【注】(1)秣陵:今南京,旧称金陵,后更名为秣陵。(2)一晌:很短的时间。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冯延巳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以富艳精雕的意象来表达缠绵的情致,如以对“ - 13 - 雨晴芳草烟深”“天长烟远”等局部细景的雕琢来烘托离人的缱绻情怀。 B.“路遥人去马嘶沉”写出了离人去远,人影不见,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空间距离之远、凝望时间之长,表达了分手后眷恋徘徊的情意。 C.“沙头惊起双禽”中“惊”不仅指水边的禽鸟被笛声惊飞,还指主人公被惊吓,埋怨吹笛人不解自己心中愁怨,把自己从与意中人相会的美梦中惊醒。 D.“徘徊一响几般心”写出了主人公情感的复杂变化,他叹惋与意中人天各一方,哀怜自己孤独寂寞,更从“一晌”中悟到时光匆匆、生命无常的道理。 E.全词最后定格于“凝恨独沾襟”的主人公形象,离索之情、惜别之恨郁凝于心,无以宣泄,唯终日泪湿衣襟,词人在篇末简笔像,留给读者无限遐思。 15.将《临江仙》一词改写成一首内容与情感与原词符合的七言律诗,此诗具有首联写景,点明季节和时间,颔联对仗表明友人离去,颈联对比,尾联直抒胸臆的特点。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词语。(4分) 雨晴芳草 烟深。陌上新柳万枝金。 天长烟远帘斜挂, 。 秣陵桥头人独立, 。 徘徊一晌几般意, 凝恨独沾襟。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古诗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写虽有美好景色为伴,却“ ”,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2)苏轼的《赤壁賦》中,作者写划着一只小船,在船上相互劝酒的句子是“ ,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立下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 (4)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虽然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乐趣,但他以“ ”表明自己坚持修身洁行,崇尚美好的道德情操。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成语的使用,全都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1)滚滾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2)中国和本地区国家就解决南海分歧达成了有效共识,希望域外国家支持而不是成为干扰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势力,不要节外生枝。 (3)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机床制造业—些有实力的集团为向国外市场渗透,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收购策略。 - 13 - (4)这夫妻俩在工作上互相理解支持,在生活中相互关心照顾,真是恩爱和睦、礼尚往来的一对儿。 (5)军训结束那天,我们举行队列表演,下午三时,操场上歌声嘹亮,沸反盈天,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 (6)作者然玉认为,将一条县级公路列为风景名胜,继而堂而皇之地征收门票。有关部门的这种做法莫此为甚。 A.(1)(4)(5) B.(1)(2)(3) C.(3)(4)(6) D.(2)(5)(6)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国家宝藏》这样的文物类节目的兴起,很好地满足了人们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来学习文物知识,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需求,受到人们追捧。 B.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在全国范围内承认网约车合法地位的国家,释放出鼓励创新、兼容并包、共同发展,赢得了喝彩。 C.写作《刺杀骑士团长》期间,村上春树在安徒生文学奖颁奖仪式上发表演说,主张人和国家都要 学会与黑暗的过去共存,而不能篡改历史。。 D.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并不意味着医保实现了全国漫游,如果医保全国漫游,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无序就医,加剧看病难、看病贵。 19.有调查显示,部分学生缺乏创造力。研究者认为,具有创造力的孩子在幼年时都比较淘气,而在一些家庭,小孩如果淘气就会被家长严厉呵斥,这导致他们只能乖乖听话,创造力就有所下降,这项调查最能支持的论断是(3分) A.幼年是创造力发展的关楗时期 B.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C.幼年听话的孩子长大之后可能缺乏创造力 D.有些家长对小孩淘气倾向于采取比较严厉的态度 20.在日常人际交往中,面对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场合,恰当地引用古诗文名句不仅能活跃气氛,还能展示你的品位。假如你置身于下面这样几种场合,你将会说出哪些古诗文名句?(5分) (1)在欢迎远方来客的仪式上: (2)在朋友遇到挫折时: (3)在参加高三同学告别会时: (4)月夜身在他乡思念亲人时: (5)在抒发个人抱负时: 21.阅读下面的材料,用简洁的语言完成A—— B两题(6分) 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有下面十个来探险旅游的人: (1)一个32岁的未婚女歌星; - 13 - (2)一个42岁的单身细菌学家: (3)一个法官: (4)一个医生 (5)一个美国副总统 (6)(7)一个非洲部落的酋长和他怀孕的妻子; (8)一个有四个孩子的父亲,他是个长期失业者,家庭生活一直靠做工的妻子维持; (9)一个38岁的寡妇,她独自抚养三个不到7岁的孩子; (10)一个离婚男子,家中尚有一对10岁的孪生儿子。 传来预报:当日晚上将发生强烈地震,该岛极有可能沉入海底,当时岛上只有一架可以承载四人的直升飞机,并且只能飞出一次,别无其他的交通工具和出路。 题目A:请每位同学从十个人中抉择出四名被允许搭载直升飞机的逃生者,并归纳出这四名逃生者的共同特点,然后总结出一条使人信服的逃生理由。 逃生者名单(只填写划横线的词语): 逃生者特点:(1分) 逃生理由:(2分) 题目B:请驳斥自己在题目A中的选择,并同样给出使人信服的理由。 驳斥理由:(3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理科的公式很美妙,不仅展现科学原理,也渗透着生活的真谛和哲学的内涵。例如: (1)F=kx。弹簧的弹力,等于劲度系数乘以伸长量。其中k越大,弹簧伸长单位长度所需力就越小;k越小,弹簧伸长单位长度所需力就越小。K小的弹簧经常被用来做一些精度较高的弹簧秤。但若k过小,弹簧即无法使用。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能“k”大的人不好惹,“k”小的人好说话。 (2)F=m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所以说,在同样的外力作用之下,人要想快速前行,负担不能过多。 请你从数学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反比例函数、正切函数、指数函数中任选一种,结合这个函数的特点和你对这个函数的思考,写一篇文章,展现这一函数对于你而言,它在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标题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全市统考 语文(参考答案) 1.(3分)D(“决定”“改变”在原文中没有相关表述,只提及影响) 2.(3分)A(原文并未表现因果关系) 3.(3分)A(该选项单纯是从艺术审美角度表现对悲剧的定义。) - 13 - 4.(3分)D(没有心理描写) 5.(6分)陈小手是旧社会一个男性产科医生的形象,他身上有许多令人尊敬的品质:(1)特立独行。他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以一名男性的身份学习医生们都不屑为之的产科,做只有女人才做的接生工作。(2)医术高超。他有着高超的接生技术,救活了很多产妇和婴儿。(3)正直敬业。为了不耽误接生,他特意养了一匹白马,争分夺秒、救人于危难,对自己的职业怀着一颗虔敬的心。(4)品德高尚。他不计酬劳,也从不以人家救命恩人的身份自居,对人谦恭有礼。(本题共6分,每点2分,学生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6.(6分)原因(2分):①狭隘、封闭的社会环境;②守旧、愚昧的思想文化;③军阀混战、草菅人命的时代 分析(4分) (1)狭隘、封闭的社会环境:①水乡宅院;②很少见到马;③学医的都是男人;唯一的一位女医人…是个老姑娘。 (2)守旧、愚昧的思想文化:①老娘靠供奉送子娘娘祈祷顺利接生;人们迷信老娘的“吉祥”;②学医的男人不会学产科;③陈小手在同行中被普遍地“看不起”;④陈小手每次接生后都要向男主人道一声“得罪”;⑤团长认为陈小手给自己的女人接生“摸来摸去”,自己“怪委屈”的。 (3)①“党军”和“联军”连年“打来打去”;②团长可以随意开枪杀人。 (原因每点1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分析每小点1分,答出与“原因”相应的任意四点即可得分。) 7.(3分)B 8.(3分)C(“中医药一直走在世界医学的前列,引领世界医学的发展”与原文信息不符) 9.(6分) ①激发中医药的潜力与活力,促进对外合作与交流。②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与现代科技结合,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与标准化;③中西医药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10.(3分)D 11.(3分)A(总角指的是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 12.(3分)A(苏轼与范仲淹从未谋面)。 13.(1)如果也是凡人,那为什么不能知道。先生对他的话感到很惊奇,就把那些人都告诉他了。(何为1分 ,奇1分, 以告之 1分 ; 句意2分) (2)她陪同我去凤翔做官,我(每次)外出办公事,她未曾不详细询问我办事的情况。(于凤翔1分 , 官1分, 所为1分; 句意2分) 14.(5分)B、E(A 项,“天长烟远”意境开阔,并不是局部细景的雕琢。C 项,“惊”字并非指笛声将送别之人吓了一跳、从美梦中惊醒,而是从满腔愁绪中惊醒。且“禽”被惊飞犹成双成对,离散的人却天各一方,人不如鸟,更增离人心头愁苦。D 项,“一晌” - 13 - 指时间之短暂,该句表达的是在短暂时间内感情变化剧烈,对时间、生命无常的感悟并无依据。) 15.(4分) 雨晴芳草(春)烟深。陌上新柳万枝金。(1分) 天长烟远帘斜挂,(路遥人去马嘶沉)。(1分) 秣陵桥头人独立,(隔江横笛起双禽)。(1分) 徘徊一晌几般意,(离别)凝恨独沾襟。(1分) (符合原词内容,符合题干要求,符合律诗押韵要求即可得分) 16.(6分)(1)往往取酒还独倾(2)驾一叶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4)余独好修以为常 17.(3分)A 18.(3分)C 19.(3分)C。 20.(5分,每空一分) (1)在欢迎远方来客的仪式上: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2)在朋友遇到挫折时: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 (3)在参加高三同学告别会时: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月夜身在他乡思念亲人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在抒发个人抱负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所给篇幅内写出的句子能表达题干的要求,没有错别字,意思对即可得分) 21.(6分,特点1分,理由2分,驳斥理由3分) 答案示例: A.选择(寡妇、酋长妻、失业者、离婚男) 共同点:都有孩子;理由:如果他们能逃生,那么他们的十个孩子和几个亲属可免遭厄运,这是大仁大义。 B.驳斥:四个人的逃生,仅能影响其个人家庭,并不如其他人逃生那样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 (试题阐释:本题所考察学生的是其个人思维的概括性和思辨性,能否快速准确的找到人物之间内部联系是需要概括人物特点的。至于立论和驳论,是对不同人生价值的衡量,所以学生只要能够涉及人生价值的探讨,并有所权衡,即可给分) 除示例所述之外:性别(社会道德)、价值(社会评判)、权力(社会影响)、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也可作为权衡依据。 22.请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 1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