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侨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侨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2019年秋季南安侨光中学高一年第2次阶段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据记载,春秋战国之际有了尧舜禅让的故事,战国后期出现了三皇的传说,司马迁等众多史家努力融合三皇五帝的华夏神话,构建了一个血缘世代传承、政治谱系递传的体系。这一做法 A. 为维护宗法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B. 有利于增进华夏民族的文化认同 C. 反映了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D. 推动形成各民族共同信仰的宗教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司马迁等众多史家努力融合三皇五帝的华夏神话,构建了一个血缘世代传承、政治谱系递传的体系”强调的是中华民族之间的血缘关系,有利于华夏民族的认同感,B选项符合题意。宗法制的标准是血缘,A选项排除。专制中央集权强调的是君主和大臣、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C选项排除。三皇五帝的传承世系与宗教无关,D选项排除。‎ ‎2.《吕氏春秋》记载:“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材料旨在说明 A. 分封制的必要性 B. 郡县制合理性 C. 立嫡制的合法性 D. 世袭制的重要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体现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到分封制,A选项排除。郡县制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B选项排除。材料信息虽然与王位继承制有关,但是重在强调其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稳定的积极作用,D项表述过于笼统,排除。‎ ‎3.周代的音乐领导机构“大司乐”培养的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贵族子弟学习音乐并非是去表演,而是要懂得音乐的使用和乐队、歌舞队的编制都有严格的规定。这说明周代乐舞 A. 适应官僚政治发展的需要 B. 因为规定严格而日趋僵化 C. 注重音乐的社会教化功能 D. 促进古代中国音乐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周代“大司乐”教育贵族子弟学习音乐并非真正让他们去表演,而是让他们懂得“礼乐”是一种有效的治国方式,这说明周代乐舞注重音乐的社会教化功能,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周代乐舞适应了贵族政治发展的需要,不是官僚政治;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周代乐舞的日趋僵化;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周代礼乐制度重在维护社会等级秩序,材料不能体现其促进古代中国音乐发展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4.战国时期,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将全国人口编为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这一举措被称为“户籍相伍”;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县”。“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 A. 确立起皇帝制度 B. 摧毁了宗法关系 C. 建立起官僚政治 D. 加强了基层治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有利于加强对基层的管理,故D正确;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A错误;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实行“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与宗法制无关,排除B;材料反映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无法体现建立官僚政治,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 “户籍相伍”“集乡为县”,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5.从秦开始,地方长官就有自辟(任命)僚属权,虽然中央限制郡只有辟署百石以下、县只有辟署斗食以下掾史吏员的权力,但地方设官,除几位主要长官的官秩在百石以上外,其余诸曹掾史本都在百石以下。据此可知,这一传统 A. 有利于完善地方官僚体系 B. 容易产生封建割据势力 C. 有利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 D. 说明郡县长官权力开始扩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秦代地方出几位主要长官外,其余官员都可以有地方长官选择任命,由此容易形成以地方长官为首的利益集团,从而产生封建割据势力,故选B项;这一传统容易加剧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并非是有利于完善地方官僚体系、加强封建君主专制,排除AC项;这一传统是地方长官的权力,并非是郡县长官权力的扩大,排除D。故选B。‎ ‎6.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秦简,其中包含《置吏制律》三条,规定县、都官、十二郡官吏、属官的考核、升黜工作从每年的十二月开始,到次年月必须截止。这一规定 A. 可以用来佐证秦朝厉行法治 B. 说明郡县官员必须由中央任命 C. 有利于国家政务的有序推行 D. 突出强化基层官员的责任意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知到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工作限制在每年的十二月到次年三月截止,避免拖拉影响工作运转,这样有利与统治机构的正常运行,正确答案为C。材料中没有涉及秦朝的厉行法治的信息,A错误。材料并没有“说明郡县官员必须由中央任命”,B错误。材料只是讲了对地方官任免和调整的有序性,没有“突出强化基层官员的责任意识”,D错误。‎ ‎7.秦以郡县、秦吏秦法治东方,易风移俗,结果激起较强反抗。汉初,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再次显现出来,且仍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高祖一面必须“承秦”,一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这表明 A. 汉承秦制稳定了国家秩序 B. 郡县制全国推行致秦朝速亡 C. 郡国并行在汉初有合理性 D. 民族大融合到汉初尚未出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高祖一面必须‘承秦’,一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并结合所学可知,“承秦”‎ ‎ 实行郡县制;“一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指实行封国制,说明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合理性,故C正确;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出现七国之乱,未能实现汉朝的长治久安,A错误;秦朝因为暴政而亡,不是郡县制导致灭亡,B错误;D项中的“尚未出现”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高祖一面必须‘承秦’,一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联系所学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分析解答。‎ ‎8.有学者描述中国古代的一项制度:“贫穷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这一制度是 A. 世袭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无论出身如何都只能通过读书考试“以获科第”,进入仕途。结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相关所学内容可知,这一制度应为科举制,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世袭选官的标准是血缘关系而非读书考试;察举选官的标准是德才,方式是推举,后来又被世家大族所垄断,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C选项错误,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标准是出身门第。故正确选项为D选项。‎ ‎【点睛】本题解题在于理解材料“贫穷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的内容,可得知无论出身贫穷与高贵,都只能通过读书考试的方式进入官场。结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相关所学内容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9.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 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 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答案】A ‎【解析】‎ 紧扣题干“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规则,可知唐代三省运作虽以服从君主专制为前提,但基本上仍以政事堂决议为主。BD两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无关,C不符合唐代史实。‎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10.学者李治安在《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中说: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其意在说明元代行省制 A. 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 B. 对地方行政制度建设的历史价值 C. 优于单纯的地方分权 D. 注重对地方行政区划的合理调整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地方行政区划打破了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可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这优于以往单纯的中央集权,没有强调对地方行政制度建设的历史价值,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元代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没有强调地方分权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元代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对地方行政区划的合理调整不是材料内容强调的主旨,故D选项错误。‎ ‎1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然而明朝多位皇帝长期不上朝,明朝的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稳定。这现象出现的原因 A. 皇权的进一步强化 B. 内阁取代了六部 C. 中枢体制日益完善 D. 宦官掌握决策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虽然昏君辈出,尽管在皇帝不上朝的情况下,大明帝国仍然维持运转,这主要和内阁的运行有关,皇帝通过控制内阁和身边的亲信太监进而掌握朝廷的走向,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皇权的强化是内阁出现的原因,A选项排除。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机构,B选项排除。明朝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掌握的是批红权,无决策权,D选项排除。‎ ‎12.雍正帝将密折奏事的范围扩大到各省督抚以下的布政使、按察使,而且特许某些道员、知府以及总兵以下的副将奏事。这一变化 A. 解决了地方行政效率低下的痼疾 B. 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 推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僵化 D. 拓宽了中央决策的信息来源 ‎【答案】D ‎【解析】‎ ‎【详解】密折奏事范围的扩大一方面加强了中夹集权,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央对地方信息的掌握更为全面,有利于中央的决策,选项D正确;密折制度的实施和地方行政效率提高两者之间无必然联系,排除A;选项B表述绝对,排除;选项C脱离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理解密折奏事范围扩大有助于信息来源范围的扩大。‎ ‎13.军机处出现以前,清朝皇帝挑选亲信顾问,一切但凭个人之好恶。军机处出现以后,参与机密重务的大臣资格,在官品上明确规定必须在三品以上,军机章京则只能从四品京堂以下的官员中选择。1799年以前,军机章京均由军机大臣负责挑补,皇帝并不过问。这说明 A. 军机大臣大权独揽 B. 军机处的封闭性和保密性强 C. 军机处任人唯贤 D. 军机处形成制度化用人机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一切但凭个人之好恶”,“在官品上有了明确规定;必须在三品以上;只能从四品京堂以下的官员中选择;均由军机大臣负责挑补”,可得出军机处出现后,皇帝亲信顾问的选拔形成了制度,选D项。这只是用人机制,看不出军机大臣大权独揽,实际上军机大臣只是皇帝的助手,听命于皇帝,排除A项。B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明显可以看出用人是讲究品级的,看不出任人唯贤,排除C项。‎ ‎14.希腊人认为,城邦是“能使人认识到自身的精神、道德和智慧力量的唯一体制”,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唯一体制”。下列言论的内涵与此观点最吻合的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奴隶是人”‎ C. “人是城邦的动物”‎ D. “人生而平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城邦对于公民的重要意义,离开了城邦这个公民群体,公民也就不成其为公民了。这与“人是城邦的动物”相吻合。所以C项符合题意。“人是万物的尺度”、“奴隶是人”和“人生而平等”都更强调是个人的价值,无法体现城邦与公民的重要意义,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是错误的。‎ ‎15.公元前440年,雅典城邦司库官被指控挪用公款,在未经详细调查的情况下,公民大会便将其中十位成员判处死刑。当钱的去向被查明并证明司库官无辜的时候,其中九人已经被处死,只有一人得以幸免。这表明雅典公民大会 A. 掌握城邦司法权 B 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 C. 有时会违背民意 D. 存在权力滥用的现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当钱的去向被查明并证明司库官无辜的时候,其中九人已经被处死,只有一人得以幸免”体现的是在直接的民主下,公民大会存在着权力滥用的现象,D选项符合题意。陪审法庭掌握城邦的司法权,A选项排除。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公民大会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物,违背民意的说法错误,C选项排除。‎ ‎16.希腊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以贵族将领个人之间的比拼决定战争胜负,之后转变为集体协同配合的“重装兵方阵”作战。 这场“重装兵革命”(  )‎ A. 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 B. 推动了公民资格标准改变 C. 降低了贵族集体荣誉感 D. 巩固了伯利克里改革成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以贵族将领个人之间的比拼决定战争胜负,之后转变为集体协同配合的‘重装兵方阵’作战”表明平民由原来处于仆从地位,到平民和贵族处于同等的作战地位,说明平民的政治地位提高了,答案为A;材料不能体现公民资格标准的改变,B错误;材料不能体现集体荣誉感,C错误;伯利克里改革是公元前5世纪的,与材料时间不符,D错误。‎ ‎17.古罗马法律规定:房屋最高不得超过70尺,以防倒塌对邻居造成损害或影响邻居的阳光,特拉雅努斯帝又降为60尺,……土地荒芜而不耕种,如由別人耕种了,经两年后,土地所有权就属于耕种的人;房屋拆除后,应建筑而不建筑的,则由在其上建筑房屋的人取得该土地的所有权。这说明,在古罗马 A. 严格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B. 所有权会因公共或社会利益受到限制 C. 鼓励私有财产的合理流动 D. 禁止因为个人私利而危及他人的利益 ‎【答案】B ‎【解析】‎ ‎【详解】如果房子盖的过高,就会影响邻居的阳光,也就是说因为个人利益影响了公共利益,土地荒芜不耕种,或房子拆除后不盖新房,这是在浪费社会资源,也就是说损害了会利益,这种情况下,国家法律对财产所有人的权利就不再保护,甚至强制所有人让出权利,总之,财产所有权不是绝对受保护的,而是在特定条件下受到限制,B项正确;A项与材料所述内容不符,排除;材料虽体现了私有财产的流动,但谈不上“鼓励”,排除C项;D项仅符合材料前半部分,排除。‎ ‎18.恩格斯说:“它(罗马法)对简单商品生产的切重要关系如买卖、借贷等契约以及其财产关系都有非常详细和明确的规定,以致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材料强调罗马法 A. 具有超越时空的适用价值 B.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C. 确立了近代社会行为规范 D. 形成了比较完善系统的法律体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罗马法是建立在简单商品生产基础之上的”,“罗马法对简单商品生产的一切重要关系都有规定”等关键句可知体现了罗马法适用商品交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其内容仍然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具有超时空的适用价值,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民主政治无关,B选项排除。罗马法是奴隶主专制的工具,与近代公民社会不符合,C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19.“英吉利人是在原始社会解体的基础上进入封建社会的,公众民主意识仍以残余形式被顽强地保存着,而长期被公众认可的习惯法有着浓厚久远的社会基础,对社会所有成员皆有约束力。”材料重在说明,英国 A. 缺乏成文法的约束 B. 有限王权观历史悠久 C. 政治体制亟需完善 D. 尚未形成专制的王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而长期被公众认可的习惯法有着浓厚久远的社会基础,对社会所有成员皆有约束力。”结合所学可知,这表明英国存在悠久的王权有限传统,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英国缺乏成文法的约束;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表明英国政治体制需完善;D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英国的王权有限观历史悠久,并未说明英国尚未形成专制王权。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0.英国首相卡梅伦曾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A. 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 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C. 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D. 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答案】D ‎【解析】‎ ‎【详解】英国首相“只能去内阁蹭饭……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这说明英国首相是内阁首脑,并且接受议会监督,故D正确;英国首相是英国首脑,有政治实权,故A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不出首相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故B错误;“去内阁蹭饭”不能说明首相经济待遇低,故C错误。‎ ‎21.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后,内阁依仗其在议会中的多数票优势,一再更改议会工作日程表,使议案和辩论尽量集中于“国家中心问题”,即内阁事务。这足以说明英国 A. 内阁加强对立法工作的控制 B. 君主立宪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C. 国家权力核心已转移至内阁 D. 议会改革助推内阁权力膨胀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一再更改议会工作日程表,使议案和辩论尽量集中于‘国家中心问题’”可知,工业革命完成后的英国内阁权力扩大,加强了对议会立法方面的控制力度,A项正确;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近代英国国家权力核心在议会,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促使英国内阁权力膨胀,而非议会改革,D项错误。‎ ‎22.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法”。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例一开始只占10%,1930年占80%,1970年达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 A. 削弱了精英政治的影响 B. 缓和了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 C. 保证了公共行政的稳定性 D. 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不受党派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占据美国政府的绝大部分,这种做法有利于使政府行政避免受到政党政治的影响,保证公共行政的稳定性,故选C项;“两官分途”主要是为了保证公共行政的稳定性,并非是削弱精英政治的影响,与缓和两党矛盾也没有必然关系,更不一定会加强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排除ABD项。故选C。‎ ‎23.某宪法赋予总统有较长任期,并拥有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极大行政权,但总统提出的法案都必须经过政府部门部长的签字,而部长则对立法机构(参议院)负责。据此判断,该宪法是 A.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 法国1875年宪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总统有较长任期”,“总统提出的法案都必须经过政府部门部长的签字,而部长则对立法机构(参议院)负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正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D项正确;英国《权利法案》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没有总统,A项错误;美国总统提出的法案不需要政府部门部长签字,B项错误;《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没有总统,C项错误。‎ ‎24.德意志帝国的中产阶级认为,“为了在这个社会中维护和巩固内部和平,无偏见地解决由于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所引起的暴力问题,一个强大的、超越社会对立之上的王权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这表明当时德国 A. 君主政体得到各阶层拥护 B. 资产阶级放弃了民主诉求 C. 王权中立消除了阶级冲突 D. 威权统治有其时代合理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为了巩固内部和平,“一个强大的、超越社会对立之上的王权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这说明了威权统治有合理性,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产阶级的认识,不能得出君主政体得到各阶层拥护,该表述过于绝对;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资产阶级放弃了民主诉求;C选项错误,阶级冲突不能完全被消除,该表述过于绝对。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5.有学者指出:“普鲁土完成了德意志帝国重新统一的历史任务,又收服了德国的资产阶级,从而改变了他们对美国式宪政的偏好和追求,甘心接受普鲁士式的宪政安排。”下列对“普鲁士式的宪政”解读正确的是 A. 德意志帝国皇帝自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 B. 宰相要对皇帝和联邦议会负责 C. 由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拥有较大决策权 D. 首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的权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普鲁士领导下德国完成了统一,完成了国内市场的统一,有利于资产阶级,因此资产阶级“改变了他们对美国式宪政的偏好和追求,甘心接受普鲁士式的宪政安排。”可见不是实行美国的三权分立,而是有普鲁士特点的宪政,即首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的权力,故答案为D。德意志帝国首相自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A错误。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联邦议会负责,B错误。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作用较小,C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德国近代的政体,要求结合1871摸哪德意志宪法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26.19世纪40年代,英国第一任香港总督璞鼎查说:在中国“约束英国人远比保护英国人困难的多”,英国人“个个都是更大的恶棍”。这一现象的出现根源于 A. 领事裁判权 B. 五口通商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居住及租地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英国人很难管理英国人,因为英国人在中国为所欲为,这主要是由于领事裁判权,导致中国没有了对在华英国人的司法管辖权,故选A项。其他选项不涉及对英国人的管理,B和C主要是贸易问题,排除;D属于租界问题,排除。‎ ‎27.1841年12月,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亚当斯发表演说指出:“(鸦片)战争的原因是磕头”认为中英外交礼仪的争执导致了战争。该看法 A.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 夸大了文化观念的影响 C. 说明了英国侵略真正目的 D. 强调了中英冲突的偶然因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亚当斯“(鸦片)战争的原因是磕头”的看法反映了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这夸大了中西文化观念的影响,故选B项;鸦片战争根源在于英国亟需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排除A项;英国侵略的真正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市场,排除C项;由“亚当斯……认为中英外交礼仪的争执导致了战争”可知,他认为鸦片战争是中西文化观念冲突的结果,而不是偶然因素,排除D项.‎ ‎28.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珠江两岸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以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类似的现象在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不断重复上演。这主要反映了 A. 清政府的统治腐朽没落 B. 小农意识深厚不谙熟世情 C. 近代中国国人民族意识淡薄 D. 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当地居民以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等信息可知,说明当时普通民众对国家政治漠不关心,国人民族意识淡薄,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统治腐朽没落,但这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等信息可知,体现了当时中国国人民族意识淡薄,“小农意识深厚不谙熟世情”是材料内容体现的国人民族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而不是材料反映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国人民族意识淡薄的问题,没有体现民族受教育程度的高低问题,故D选项错误。‎ ‎29.鸦片战争后,“内地土产出口,外来洋货内销,取道粤北者日少,成千成万以挑运、护运及开设旅店为业者,失了谋生之路。”据统计湘粤间的肩获者,近十万人大多为会党。材料主要说明 A. 鸦片战争激化了阶级矛盾 B. 人民抗英斗争激烈 C. 农民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 D. 五口通商贸易繁荣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广州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由此导致大量相关从业者失业,成为会党的重要组成力量,由此说明鸦片战争激化了阶级矛盾,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人民的抗英斗争,排除B项;动摇了封建统治和五口通商贸易繁荣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CD项。故选A。‎ ‎30.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曾写道:“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这场“悲壮的斗争”‎ A. 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制度 B. 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 C.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D. 试图构建一种西方宗教文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太平天国运动借助拜上帝教发动起义,进行反封建斗争,但是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不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故B选项正确;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制度的是辛亥革命,故A选项错误;开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洋务运动,故C选项错误;太平天国是一场农民起义,没有试图构建西方宗教文化,故D选项错误。‎ ‎31.1895年4月签订的《马关条约》第六款第四条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这一规定:‎ A.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B. 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C. 使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地途径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体现出列强输出资本的侵略方式,D正确。A是甲午战争失败影响。不符合材料主旨。B是开辟通商口岸的影响。C是《辛丑条约》的影响。‎ ‎【点睛】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或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资本输出: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 ‎32.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这表明 A. 西方列强的干扰使清政府延误了战机 B. 舆论在国际冲突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C. 战前动员的不足是清政府战败的主因 D. 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的认识和运用不足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没有涉及西方列强的干扰,只是提到清政府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A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舆论对甲午战争前的中日双方的评论,B错误;清政府战败的主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力的衰弱,C错误;据材料“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可以得出政府对近代外交的认识和运用不足,故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结合所学甲午战争的背景分析解答。‎ ‎33.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 义和团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维新变法 D. 辛亥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主张“扶清灭洋”,没有理性的指导,采取了一些反近代化的极端措施,故A正确。民族主义强调对外,而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封建的农民运动,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错误。维新变法,将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有较为系统的指导思想,故C排除。辛亥革命是在三民主主义指导下进行的,因此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 ‎34.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A.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B. 推动了民族救亡运动 C. 促进了社会移风易俗 D. 激发了民主平等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胜利促进了民主思想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众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故D项正确。A项,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故未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排除。B项,题干与民族救亡无关,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社会风俗的变化,排除。‎ ‎35.学者胡适曾说:“我们应该决心求学;天塌下来,我们还是要求学。如果实在忍不住,尽可个人行动;手枪,炸弹,秘密组织,都可以,但不可再罢课。……倘要行动则可个人行动,而不必靠群众汪洋来掩饰自己的怯懦。”胡适的中心观点是( )‎ A. 国共两党推动的国民大革命实难救国 B. 个体的选择不能以正义之名绑架大众 C. 只有采用暴力才能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D. 务实的“实业救国”论才是理性爱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中胡适主张求学,反对罢课,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与国共合作无关,A项错误;材料胡适认为“倘要行动则可个人行动,而不必靠群众汪洋来掩饰自己的怯懦”体现了胡适认为个体的选择不能以正义之名绑架大众的观点,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胡适反对群众暴力,更没有涉及推翻北洋军阀统治,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实业救国”论,D项错误。故答案为B项。‎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五四运动·评价 ‎36.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由此可知,五四运动 A. 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B. 推动国民的民族意识日益觉醒 C. 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促进中国各民族革命力量联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五四运动后中华民族概念扩大,不仅包括汉族也包括其他各少数民族,体现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故B项正确。A项,题干未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排除。C项,材料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无关,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革命力量的联合,排除。‎ 二、材料阅读题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来审理这类案件,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法制在法的规范中也体现礼教价值观,“依法断案”也是“合礼裁判”,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违法而合礼救或不违法而违背礼教的行为,即“法外之情”和“法外之非”。“八议”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所谓“八议”,是指亲(皇亲国威),故(皇帝的故旧)功(功劳卓著的人)等八种人的犯罪,司法机关不自行处理,要先交大臣“议罪”,再奏请皇帝最终裁决,古代的诉讼虽然也收集使用物证人证,但更重视口供,以口供作为定案的主要根据。在通常情况下,没有认罪的口供是不能定案的,这就导致刑讯逼供。在中央,秦汉的廷尉、唐宋明清的刑部,一般都要受制于丞相、内阁等中央行政中枢;在地方,秦以后由郡守、县令等各级地方行政机关掌握司法审判。‎ ‎——摘编自王继尧《论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的变动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司法审判制度的特点。‎ ‎【答案】(1)变动:由公民法到万民法。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帝国版图的扩大。‎ ‎(2)特点:以礼入法,礼教是指导审判的重要原则;贵族、官员享有司法特权;皇帝掌握最终司法裁决权;以口供作为定案的主要依据,刑讯逼供;司法从属于行政机关,不具有独立性 ‎【解析】‎ ‎【详解】(1)变动:根据“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可知是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原因:结合所学内容从商品经济发展和帝国版图扩大的角度进行论述。‎ ‎(2)中国古代司法审判制度的特点依据“中国古代法制在法的规范中也体现礼教价值观”、“‘八议’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请皇帝最终裁决,古代的诉讼虽然也收集使用物证人证,但更重视口供,以口供作为定案的主要根据”、“导致刑讯逼供”、“在中央,秦汉的廷尉、唐宋明清的刑部,一般都要受制于丞相、内阁等中央行政中枢;在地方,秦以后由郡守、县令等各级地方行政机关掌握司法审判”等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请辞临时大总统,并在他任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尽管后来袁世凯践踏了这个约法,但它规定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不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再是任何人所得而私,这便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美国制宪者认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于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辩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政治……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正因为有这些忧虑,1787年的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 ‎——摘编自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因及影响。‎ ‎【答案】(1)目的:明确革命的意义;限制袁世凯的权利。‎ 意义: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或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意义)。‎ ‎(2)原因:民众容易情绪化,缺少理性;防止利益集团权力的垄断(防止专制、独裁、暴政);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美国宪法制定者的政治智慧。影响:美国政治制度趋向民主化、法制化;推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工业革命的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不利于权力集中,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 ‎【解析】‎ ‎【详解】(1)目的:根据“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目的在于明确革命的意义;限制袁世凯的权利。意义:结合所学内容从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近代民主民主革命的性质方面进行作答。‎ ‎(2)原因:根据“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于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辩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政治”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克服民众容易情绪化,缺少理性的弊端,防止利益集团的权力的垄断,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和制定者政治智慧的影响等。影响:结合所学内容从美国政治制度的民主化、法制化、推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革命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以及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等方面进行总结作答。‎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制度须不断生长,又定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制度决非凭空从某一种理论而产生,而系从现实中产生者惟此种现实中所产生之此项制度,则亦必然有其一套理论与精神。理论是此制度之精神生命,现实是此制度之血液营养,二者缺一不可”‎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952年)‎ 根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或世界史的具体史实,就所提取的观点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观点:政治制度要针对现实进行适当的调整。‎ 阐述:政治制度只有结合时代环境不断调整,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命力。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秦汉时实行三公九卿制,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通过不断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政权的巩固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后的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和贵族制的传统,但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限制王权,结束王权专制,确立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后来根据现实需要,确立了责任内阁制,不断进行议会改革,逐步形成了君主统而不治、议会至上的政治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也是根据现实进行不断调整的结果。综上,政治制度适应社会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旧有的政治制度才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示例二:观点:政治制度不能脱离原有的精神理论。‎ 阐述:政治制度建立在一定的精神理论基石之上,法家思想提出中央集权、郡县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秦朝实行“中央、郡、县”三级,汉朝增加州及监察区,唐朝在州之上设“道”,元朝推行行省制度,虽历代对地方管理方式不同,但都未改变秦以来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的制度,未脱离中央集权制度的精神理论,这为中华文明两千多年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基础。启蒙运动时期提出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三权分立的思想,美国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制定了1787年宪法,通过联邦制、三权分立、民主共和三原则,把这些思想贯彻其中,最终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此后美国的社会制度虽有微调,但都未脱离这一核心,这也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综上,合理的政治制度会适时而变,但不会脱离其原有精神理论。‎ 示例三:观点:政治制度既要与理论结合,也要符合现实。‎ 阐述:在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长期保存在政治体制之中,但在不同的朝代,为了适应现实需要,政治制度也会不断地发展创新。如秦朝的三公几卿制、汉朝的内外朝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宋代的二府三司制、明朝的废丞相设内阁等,都是不同的朝代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现实需要为加强皇权作出的尝试,并将皇权一步步推向顶峰。在近代的英国,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精神渗透在社会的制度中,从《大宪章》对王权的制约,经过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再经责任内阁制,议会对内阁的制约,到1832年及以后议会改革,民众获得选举权对议会权力的制约,都是权力制约与平衡精神的体现,同时不同时期权力制约的变化又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需要。‎ 综上,任何的政治制度,都以理论为内核,并根据现实的变动而变动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把握材料主旨,在此基础上立论。根据材料“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惟此种现实中所产生之此项制度,则亦必然有其一套理论与精神。理论是此制度之精神生命,现实是此制度之血液营养,二者缺一不可”可以归纳出观点,并按照题目要求结合中国古代史或世界史的具体史实论证即可,要求学生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