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www.ks5u.com 高一历史期末练习题(一) 1.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 人的自觉意识觉醒 B. 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 C. 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 D. 礼制社会功能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即礼的社会教化功能增强,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的不是人的自觉意识,故A项错误;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孔子地位,故C项错误。 2.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几千年来不断积淀的结果。在秦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出的贡献中,最重要的是 A. 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陆通道 B. 制定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 C. 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 D.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答案】B 【解析】 从选项来分析,ACD三项只是经济、政治、思想方面的具体贡献,只有秦朝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才是最重要的贡献。故ACD排除。B项正确。 3.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 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 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 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 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答案】D 【解析】 由“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可以得出,西周建立之后,其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有功臣和宗室贵戚统领,故选D;当时是贵族政治体制,故A不符合史实;题干说到的诸侯国不是以素养作为依据的,而且也不是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故排除B;分封制不是构建的国家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故C也不符合史实。 点睛: 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这一题实际上是考查分封制的概念理解及其阶段特征。 4.《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世袭制 D. 禅让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了王位继承直接影响国家政治能否正常运行,西周时期王位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它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故B正确;A与王位继承并无直接关系,排除;C是中国古代王位继承的特点或基本原则,但其不能确定王位如何直接继承,排除;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民主选举部落首领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联系所学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和目的分析解答。 5.先秦时期,“玺”是官员任职期间公文的封印。秦朝统一中国后,对文书用印进行了调整和统一,它规定皇帝的印章称为“玺”,百官之印只能称为“印”。印章制度的变化突出体现了 A. 官员政治权力的降低 B. 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 C. 印章的社会功能丧失 D. 统治集团内部等级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玺”从公文的封印到成为皇帝的专属印章,百官之印只能称为“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突出体现了统治集团内部等级化的发展,D选项正确。材料无关官员政治权利的变化,不是在强调“皇权”的至上,更不能说明印章功能的丧失,所以ABC三个选项是错误的。 6.“封事”是大臣上书皇帝的密封的奏章。唐玄宗之前,封事多是在天象异常或有灾害之时;唐肃宗以后,群臣“上封事”的时机增多,谏官也成为其中的一员。这一变化反映了 A. 谏官监督权力的扩大 B.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消失 C. 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D. 天人感应思想影响减弱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官员可以直接上书皇帝的机会增多,皇帝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有利于皇帝对大臣的控制,反映了君主权力的集中和强化,故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皇权的加强,与谏官权力的扩大无关,故A不正确;皇权与相权矛盾消失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B不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与灾害事件相关的奏疏减少的信息,得不出天人感应思想的相关信息,故D不正确。 7.雍正年间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置军机处;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反映了 A. 军机处是正式决策机构 B. 内阁职能范围缩小 C. 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D. 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C符合材料,故选C;清朝军机处非正式决策机构,A错误;材料并未说明内阁职能范围缩小问题,排除B;军机处的设置与沿革反映的是中枢机构的变化,非中央集权问题,排除D。 8.古罗马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对该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自然法是各种法规的指导原则 ②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 ③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④自然法必须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法是法规的指导原则,①正确;通过材料的“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特点,②、③正确;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④说法过于绝对;故选A;B、C、D错误。 9.修昔底德认为雅典进入全盛时代,是因为有伯利克里的指导。他死后,他的继承人彼此平等,但都想居于首要的地位,所以他们笼络群众,却使民主政体由盛转衰。这表明雅典民主政体 A. 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B. 未体现出人人平等的理念 C. 存在不合理的多数人统治原则 D. 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但都想居于首要的地位,所以他们笼络群众”等信息来看,雅典民主政体已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故答案为D项;材料反映的是伯利克里的继承人对雅典民主政体的破坏,不是公民对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也不是反映多数人统治,排除A、C项;在雅典民主政体下公民人人平等,非公民与公民不平等,排除B项。 10.“19世纪初,英国议会下院的议席分配仍沿用中世纪的方式,传统选区大多已经衰败了,而后来发展起来的一些新兴城市,有很多没有选举资格……虽然这场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它使英国至此走上了坚定的改革之路。”英国这场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 贵族垄断议会议席 B. 君主立宪制确立 C.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D. 工业革命的开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而后来发展起来的一些新兴城市,有很多没有选举资格……虽然这场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它使英国至此走上了坚定的改革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2年议会改革增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议会席位,适应了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趋势,故D正确;ABC选项均不属于1832年议会改革的根本原因,排除。 11.某学者曾高度评价美国创造的民主模式,认为其开启了民主政治的新纪元,构建起来的有效而有限的政府,为民主的回归奠定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和充分的发展空间,“民主的刽子手同时充当了民主理想的奠基人”。该学者意在说明,这一民主模式( ) A. 突出了总统和参议院的基本权力 B. 转移了国家元首的行政实际权力 C. 推动了民众直接参与政治的热情 D. 实现了权力制衡与代议制相结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邦联时期民主制极端泛滥,在代议制民主的构建过程中,制宪者有心设计并力促通过一个不太民主的宪法,引入分权制衡机制来弱化民众对政府的参与和控制,分离三权,相互制衡,终止民主的泛滥。他们创造的代议制民主模式违背了大众参政、多数统治等民主核心理念,却实现了构建现代国家的伟大任务,从而为美国后来的民主化进程奠定了制度框架,所以该学者意在说明,这一民主模式实现了权力制衡与代议制相结合。故答案为D项。美国的民主模式强调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并非突出总统和参议院的基本权力,排除A项;美国的民主模式并未转移国家元首的行政实际权力,排除B项;美国代议制民主是民众间接参与政治,弱化了民众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力,排除C项。 12.俾斯麦曾在议会中公开宣称:“我们这里不是英国,我们这些大臣是皇帝的奴仆而不是你们(指议员)的奴仆!”下列有关德意志政体叙述正确的是 A. 1875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 B. 联邦议会通过的法案必修得到帝国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C. 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D. 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议会选举产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我们这里不是英国,我们这些大臣是皇帝奴仆而不是你们(指议员)的奴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俾斯麦强调皇帝的权力和权威,即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答案为C;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宪法是1871年确立的,A错误;联邦议会是德国的上院,通过的法案得到皇帝的批准而生效,不需得到帝国议会的批准,B错误;宰相主持内阁工作,是皇帝任命的,D错误。 13.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侵略者说:“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发生了太多的怪事,当我们上岸追赶那些鞑靼人时,我们看到稻田里的农民是在用一种观望的眼神看着眼前的景象,似乎这场战争与他们无关。”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中国人缺乏抵抗精神 B. 百姓的国家与民族意识淡薄 C. 清朝的统治不得人心 D. 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百姓无知 【答案】B 【解析】 【详解】面对英国侵略者与清军作战百姓却无动于衷,说明百姓没有意识到清军与他们同属于一个主体——国家,即百姓的国家与民族意识淡薄,B项正确。材料不是说明国人缺乏抵抗精神,A错误;材料中现象说明的是百姓的国家与民族意识淡薄,不是政府的腐败,C错误;百姓的无知并不是闭关锁国政策导致,D错误。 14.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此材料体现了列强拥有的特权是 A. 领事裁判权 B.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通商口岸租赁土地、建造房屋 D. 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一个国家得到了,则其他的几个国家理所当然的一起享用;一个国家追求,其他国家蜂拥而至协助它。”材料所呈现出的特点符合片面最惠国的特征。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故选B;A是治外法权,破坏我国的司法主权,排除;C形成国中之国,排除;D是资本输出的形式,排除。 15.陆老师组织了一个有关太平天国运动两个文献《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课堂讨论。同学们讨论很热烈,但众说纷纭。现摘录以下四种说法,请你指出其中正确的 A. 两者都突出了农民要求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的愿望 B. 都得到了真正的实施 C. 两者都是太平天国的重要文献 D. 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施政纲领,而《资政新篇》是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方案,故C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的愿望,而《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故A不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空想性,而《资政新篇》缺乏实施的社会经济条件,都不可能真正的实施,故B 不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的社会理想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19世纪末,俄、德、法、日等国企图通过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英国对此持反对态度。1898年,英国国会通过“维护中国完整和独立”的决议,声称英国只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主张在中国全境无限制的贸易。此举体现了英国 A. 坚持公平贸易 B. 维护中国核心利益 C. 丧失了竞争优势 D. 维护在华侵略权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声称英国只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主张在中国全境无限制的贸易”可知英国想凭借自己的工业优势维护在中国的权利,即维护在华侵略权益,所以不主张瓜分中国,答案为D;英国要求“中国全境无限制的贸易”,同时近代列强逼迫中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从而可知英国不可能坚持公平贸易,也不会维护中国的核心利益,AB错误;材料内容不能表明英国丧失了竞争优势,C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要求学生结合英国近代对中国殖民扩张的过程特征来进行分析。 17.孙中山说:“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在议和过程中,美国就有人认为“切勿加中国以不公平导致产生新的仇视”。材料意在说明义和团运动 A. 改变了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 B. 使西方列强平等地对待中国 C. 粉碎了列强侵略中国的企图 D. 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结合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使西方列强看到了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使西方列强不得不改变侵华策略,实行以华制华,故A正确;B不符合史实,排除;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并没有粉碎列强侵略中国的企图,C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增强,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联系所学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分析解答。 18.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下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共同影响的是( ) A. 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 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 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三个条约都有赔款内容,A正确;《南京条约》有协定关税内容,B错误;《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开设工厂,C错误;《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错误。 19.1912年,孙中山自豪的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创举”是指 A. 辛亥革命的爆发 B. 封建统治被推翻 C. 中华民国的成立 D.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1912年”、“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的成立,它不同于此前中国的君主王朝,而是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而建立的共和国家,是“变局”、“创举”,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10月,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清朝统治被推翻与“创举”无关;D选项错误,北洋军阀基本被推翻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20.有学者说,因为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 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 结束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 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D. 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使中国人解放了大脑和双膝,改变了日常“磕头”的习惯,学者这样分析强调了辛亥革命对国人“平等”意识及“民主”精神觉醒方面的重要作用,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强调辛亥革命对国家政治管理方面的影响,没有涉及“君主”专制政体的终结,也没有提及国家“宪政”等方面有建设作用等相关的信息,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21.发表于1924年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之主张》一文指出:“军阀不消灭,不但好政府主义者所谓好政府无从实现,军阀自身之坏政府,亦必日在不统一的动摇中,而全国人民之产业生命,亦必随而动摇而丧失。”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 走上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之路 B. 主张打倒军阀建设民主政治 C.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北伐 D. 强调建立革命军队的重要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以得出,其强调的是只有打到北洋军阀统治,才能建立好政府,才能更好的维护人民的产业和生命,由此可以得出其主张打到军阀建立民主政治,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革命道路的选择,故A不正确;材料只是强调要打到军阀统治,没有涉及与国民党合作的问题,故C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革命军队的建设问题,故D不正确。 22.“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 A. 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 B. 是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 C. 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 D. 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因此这一运动深受国际形势的影响,选项D正确;五四运动是由中国人发起,排除A;五四运动中并没有暴力革命,也未推翻北洋政府,因此不是十月革命的翻版,排除B;选项C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掌握五四运动的起因。 23.“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宣言》1922年7月)该纲领表明中共 A. 第一次确定了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 B. 找到了十月革命的正确道路 C. 对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有了正确的认识 D. 是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结合中共二大的内容相关所学可知中共二大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说明中共二大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了正确的认识,故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确定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是在1921年中共一大上;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而且十月革命的城市中心论道路不符合中共国情,故B选项错误;中共二大召开是在1922年,此时中共刚刚成立,还没有成熟,依据所学可知,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遵义会议的召开;故D选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C选项。 24.有学者指出,上海有一种“缝隙效应”。晚清时,章太炎、邹容在租界宣传革命;民国时,满清遗老又在租界里按照清朝纪年生活;中国共产党人在租界召开了党的一大、二大。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上海 A. 走在现代化前列,变革意识强 B. 市政管理失序,各种势力角逐 C. 租界与华界并存,为各种势力活动创造条件 D. 帝国主义势力较多,相互掣肘存在管理真空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三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群体在上海租界的行为可知,上海租界与华界并存,政府难以有效管理租界事务的特点为各种势力活动创造条件,故选C。满清遗老有在租界里仍然按照清朝纪年生活,这无法体现上海走在现代化前列的结论,排除A;材料中三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群体只是各自按照自己的价值追求去探寻中国未来的出口,并不存在相互角逐的说法,排除B;材料并未描述帝国主义势力在租界相互掣肘的局面,排除D。 25.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努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 A. 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 B. 达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识 C. 普遍赞同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分析,毛泽东指出单纯依靠城市或农村革命,都是错误的观点,可知当时中共党内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即农村中心和城市中心论两种观点,A项正确;材料中的文章写于井冈山斗争时期,当时革命统一战线已经分裂,中共中央还在坚持城市中心论,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BCD三项错误。 26.1934年8月1日,《红星》报道:“我们工农红军今年‘八一’全体誓师,在彻底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胜利决心下,准备全体北上抗日。”这说明红军即将进行 A. 北伐战争 B. 秋收起义 C. 战略转移 D. 战略反攻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8月1日,“工农红军在彻底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胜利决心下,准备全体北上抗日”,这指的是红军即将进行长征,即战略转移,故C正确;北伐战争是在1926年,故A错误;秋收起义是在1927年,故B错误;战略反攻是在1947年,故D错误。 27.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 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转危为安 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中国革命的种子,其胜利使中共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转危为安,长征中形成的长征精神指引中国革命向前发展,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说法 ②③④是正确的,D项符合题意;长征在1936年胜利完成,而1945年春天召开的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①说法错误,与之组合的ABC三项是错误的。 28.据载,山西太原有个前清举人叫刘大鹏,辛亥革命后他仍以清代遗民自居,拒不承认民国,直到民国二十六年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国人。促使刘大鹏思想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日本全面侵华,全民族抗战实现 B. 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 中华民国的建立 D. 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注意时间提示是“民国二十六年”,公元纪年是1937年,属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号召全民族统一抗战,所以答案选A;国民大革命结束时间是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中华民国建立时间是1912年,而且材料中涉及的人物在1937年拒不承认民国,因此选项C排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与题无关,排除D。 29.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以下宣言、口号、诗句,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 ) ①“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②“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 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 ③②①④ B. ②③④① C. ④②③① D. ④②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实行自卫,抵抗暴力”是在1937年八一三事变之后,“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是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一年后所写,“打倒列强,除军阀”是1924到1927年国民革命时期的口号,“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1935年中共《八一宣言》的内容,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②③④①,B选项正确,其他排序均存在时间上的错误,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 30.有学者认为,国民党控制着整个国家机器,在抗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导向和正确的战略、策略则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这说明 A. 中共的导向作用是抗战胜利之源 B. 国共抗战是全民族抗战主体力量 C. 国民政府的抗战起着决定性作用 D. 国际社会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了国共两党在抗战中作用,选项B正确;选项A片面解读材料,排除;选项C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理解材料肯定了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作用,避免片面解读材料。 31.1938年4月12日《纽约先锋论坛报》评论中国的某一战争:“中国方面为保卫徐州所作的苦斗,显系此次中日战事最大的会战。其结果华方已获完全胜利。”该外媒评论的是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武汉会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1938年3月14日到4月15日的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历史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第一次胜利,属于徐州会战的一部分,故C符合题意;淞沪会战时间是从1937年8月到1937年11月,时间不符合,故A不符合题意;1937年9月25日的平型关大捷属于太原会战的组成部分,时间不符合,故B不符合题意;武汉会战时间是1938年6月到1938年10月,时间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 3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数千年来中国社会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一百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下列哪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①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③有力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④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也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①②③④说法正确,A项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3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下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 揭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使命 C. 提出和平夺权正确的策略 D. 号召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共产党宣言》强调阶级斗争,主张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故C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故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揭示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以实现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使命,故B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34.巴黎公社期间:“旧官吏把乘坐豪华马车视为莫大的荣耀。而公社委员却将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当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大街小巷,穿行于黎民百姓之间的时候,只觉得浑身不自在,甚至可以说是如坐针毡。”材料主要反映出 A. 公社委员们“公仆”意识浓厚 B. 巴黎公社财政十分困难 C. 公社委员们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 D. 巴黎公社的社会主义性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公社委员却将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看,公社委员不愿意搞特殊化,脱离群众,他们廉洁奉公,具有“公仆意识”,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公社社员们崇尚廉洁,不能得出财政是否困难,故B不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故C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主义性质,故D不正确。 35.列宁认为,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是“真正革命民主国家下面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由国家即“人民的,首先是工人和农民的武装组织”来指导全部企业。它“不是建立在资产阶级基础之上的,没有脱离而且也不可能脱离这个基础的国家”。这说明列宁 A. 反对社会主义革命 B. 主张向社会主义过渡 C. 要求工人监督政府 D. 主张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国家即‘人民的,首先是工人和农民的武装组织’”、“不是建立在资产阶级基础之上的”,说明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必然要求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故选D项。A项表述错误,排除。B、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36.建国初期,随着“一五”计划的推进,我国也开创了政治建设的新阶段,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政治建设成就 A.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有利于国家战略的实施 C. 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的封锁 D. 充分展示制度的优越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时期,在政权巩固和经济恢复的背景下,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成了重中的重。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家战略的实施,B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之后社会主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得到充分发挥,新中国的外交努力和一边倒的方针,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37.建国初期,《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他们很多人自己也曾经受尽苦难,直到解放的一天,他们从来也跨不进任何一个衙门的门槛,除非是被捆绑着双手,可是现在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走进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此次会议的召开表明当时 A. 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确立 B. 民族区域自治初步确立 C. 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 “依法治国”方略确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是现在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走进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可知,这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选项A正确;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选项C与材料中“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符”,排除;选项D是十五大提出的,排除D。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可是现在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走进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解读。 38.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和上级国家机关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职责,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据此可知,该法的颁布 A. 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 B. 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为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D. 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追求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所述为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民族自治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B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故A不正确;材料主要涉及中央和自治区以及自治区之间的关系问题,全面发展的说法不准确,故C不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民族关系问题,不能得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追求的信息,故D不正确。 39.1978年12月,邓小平指出:“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些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这说明在立法问题上,邓小平 A. 着力构建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B. 倡导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C. 注重地方与中央、点与面结合 D. 强调立法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意思是:由于法律条文工作量大等问题,所以应该制定过程中要留有余地,随着各种情况的出现,以便能更有宽泛的去补充完善法律,并且有些地方可以先搞试点,不能像以前一样法律条文制定了,就完全照搬执行,所以说材料倡导在立法问题上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原则,故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立法工作的流程,不是一开始就要建立完整法律体系,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央与地方的结合,而是要符合地方情况,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故D项错误。 40.2019年9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10-2019.9)》中记载:1987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有关接待探亲台胞的办法;11月2日,第一批探亲台胞经香港赴大陆。这说明 A. “一国两制”成共识 B. 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C. “九二共识”已达成 D. 两岸“三通”已实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台湾同胞可以来大陆探亲,说明两岸隔绝关系被打破,选项B正确;选项A不符合两岸关系的史实,排除;选项C是1992年达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选项D是2008年实现的,排除。 41.1982年7月,蒋经国在纪念其父亲的文章中写道,“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这表明 A. 海峡两岸结束军事对峙状态 B. 两岸“三通”增进了民族情感 C. 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 D. 蒋经国“一个中国”情节深厚 【答案】D 【解析】 【详解】1949年国民党当局占据台湾,蒋介石最终在台湾去世,材料中蒋经国“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表明他具有“一个中国”情节,故D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B错误;材料反映了蒋经国“一个中国”情节,不能反映台湾当局的态度,排除C。 42.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始终把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下列不属于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出的努力是 A. “一国两制”的提出 B. 中英《联合声明》发表 C. 达成“九二共识” D. 两岸“三通”的实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英《联合声明》的发表,旨在解决香港问题,与台湾无关,故B项符合题意。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一国两制”,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992年,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三通”,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43.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有关海峡两岸关系进展的史实,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国民党军据守的岛屿,实现两岸 30 年来的真正停火 ②“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③两岸“三通”终于变成了现实 ④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反对“台独”交换意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①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国民党军据守的岛屿,实现两岸 30 年来的真正停火是1979年元旦;②“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是1981年9月叶剑英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③两岸“三通”终于变成了现实是在2008年底,④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反对“台独”交换意见是在2015年。据上可知,正确顺序是①②③④。故答案为A项。综上分析可知,BCD三项序号排列顺序都是错误的,均排除。 【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44.冷战史专家文安立《冷战与革命》:“美苏干涉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和国内结构,第三世界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则孕育其中。若非冷战,当今的非洲、亚洲甚至拉丁美洲恐怕不会是这个样子”。在他看来 A. 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 B. 美苏主导了世界体系的重建 C. 美苏冷战促进了亚非拉美的社会进步 D. 冷战格局为第三世界提供了发展空间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若非冷战,当今的非洲、亚洲甚至拉丁美洲恐怕不会是这个样子”信息可知,冷战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形成,为第三世界提供了发展空间,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冷战”给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对抗,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如两德分裂、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美苏冷战对亚非拉第三世界的影响,并未体现美苏主导了世界体系的重建;C选项错误,美苏冷战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材料不能体现美苏冷战促进了亚非拉美的社会进步。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45.“欧洲的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尽力缓和局势。”为此,美国 A. 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B. 推行了“马歇尔计划” C. 组建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可知,该措施是美国在西欧实行的经济上的措施,而“推行马歇尔计划”则是美国在西欧采取的经济措施,故B正确;“提出杜鲁门主义”是冷战中美国政治上的措施,而题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方面的内容,故A错误;组建北约属于冷战中美国军事上的措施而题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方面的内容,故C错误;“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针对北约采取的对策,而题目反映的是经济方面的内容,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的内容,要求学生结合美国战后冷战政策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影响来分析材料。 46.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与盟国的关系遭受了多重考验,美苏接触加深了两欧对两者达成秘密协定、“共管”世界的担忧,法国则在核问题、国际货币问题上屡次针对美国发难。这主要反映了 A. 资本主义阵营出现了松动 B. 北约内部出现了严重分裂 C. 美苏关系出现了缓和趋势 D. 法国开始挑战美国的权威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欧共体的发展,美欧关系出现了变动,美国地位受到了其他力量中心的冲击,故A正确;北约作为军事政治联盟并没有出现严重分裂,故B不正确;材料不单单涉及的是美苏关系问题,重在反映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变化,故C不正确;五六十年代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开始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D项“开始”说法错误,故D不正确。 47.尼克松政府曾提出“把1973年作为欧洲年”,并表示“以前决策所形成的时代行将结束”,“盟国之间应强调友好、平等和团结,在经济上鼓励相互合作,弥合盟国间的经济冲突”。这表明 A. 苏攻美守态势改变 B. 欧洲一体化推动美欧关系调整 C. .美欧建立平等关系 D. 美国和欧洲国家利益一致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以前的决策所形成的时代行将结束”“盟国之间应强调友好、平等和团结,在经济上鼓励相互合作,弥合盟国间的经济冲突”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随着欧洲一体化和其经济的发展,欧洲逐渐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美国不得不调整它对欧洲的政策,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攻美守是美国调整与欧洲关系的背景,苏攻美守态势并没有改变,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随着欧洲一体化和其经济的发展,欧洲逐渐成为国际上不可忽视的力量,美国不得不调整与欧洲的关系,没有体现美欧建立平等关系,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和欧洲国家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国家,在很多方面利益一致,但这不是材料所表明的主旨问题,故D选项错误。 48.1993年年末,比尔克林顿曾脱口而出地说:“啊,我想念冷战。”确实,二战后美苏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除了给一些国家提供发展机遇外,还给了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材料中的“发展机遇”包括 A. 马歇尔计划促使欧日经济复苏 B. 新中国始终得到了苏联的支持 C. 经济联系增强欧洲走向一体化 D. 军备竞赛促进了美国科技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美苏冷战的威胁下,西欧国家为了保证自身安全,开始了一体化进程,欧共体成立并发展,故C符合材料中的“发展机遇”,正确;马歇尔计划是冷战的表现,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错误;1958年以后,中苏关系逐步恶化,故B错误;D项是对美国的影响,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 49.美国学者亨廷顿指出,冷战结束后,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者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西方文化"同“非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将是未来世界政治轴心”。对此评论正确的是 A. 冷战结束使世界政治经济冲突消失 B. 享廷顿意在为美国霸权主义政策辩护 C. 国家冲突是文明进程中的必然现象 D. 文明间的矛盾是引发国家冲突的根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亨廷顿认为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冲突的根源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意在说明以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和基督教文明受到挑战,西方国家应当以美国为首维护他们的文明和价值观,实际上是亨顿在为美国霸权主义政策辩护,故答案为B项。冷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冲突仍然存在,排除A项。C项“必然现象”太绝对,且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引发国家冲突的根源是国家利益,排除D项。 50.毛泽东曾说,“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对此论述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五四运动直接促进中国的制度变革和民众觉醒 ②五四运动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革命理论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④五四运动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开始促进中国制度变革和民众觉醒是甲午中日战争,故①错误;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是北伐战争,故②错误;③、④合乎史实,且符合题干意思,故③、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