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高二5月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高二5月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静海一中2018-2019第二学期高二生物(5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叙述中有几项正确( ) ‎ ‎①乳酸菌、青霉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 ‎②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 ‎③T2噬菌体(一种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因为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④细胞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⑤有些细菌只含有RNA A. 1项 B. 2项 C. 3项 D. 4项 ‎【答案】A ‎【解析】‎ 乳酸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青霉菌为真核生物,①错误;乳酸菌、酵母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二者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②正确;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具有核糖体,其繁殖只在宿主细胞中进行,③错误;蓝藻细胞没有叶绿体,但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④错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⑤错误。综上分析, A正确,B、C、D均错误。‎ ‎2. 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 氨基酸、葡萄糖、 含氮碱基 B. 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C. 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D. 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DNA的化学组成,要求考生明确DNA是一种多聚体,其单体是4种脱氧核苷酸,而每一分子脱氧核苷酸都是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的。‎ 在酶的催化下,多聚体DNA初步水解可得到其单体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还可以进一步水解得到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因此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D正确,A、B、C错误。‎ ‎3. 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都具有 A. 少量DNA B. 能量转换的功能 C. 膜结构 D. 运输蛋白质的功能 ‎【答案】C ‎【解析】‎ 此题要求知道个各细胞器的基本结构和所含的一些成分,选项中的B、C、D是线粒体和叶绿体共有的,A、B、C选项是叶绿体具有的,C选项是内质网具有的。另外知道膜构成的和非膜构成的细胞器,有利于分析此题。故选C。‎ ‎4.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 A. 甲>乙>丙 B. 甲<乙<丙 C. 甲>乙,乙<丙 D. 甲<乙,乙>丙 ‎【答案】B ‎【解析】‎ 根据渗透作用原理可知,水分子只能由浓度低的一侧项浓度高的一侧扩,因此由图可知,甲可以向乙、丙两个方向扩散,说明甲的浓度最低,即甲<乙、甲<丙;又因为乙可以向丙一侧扩散,说明乙的浓度比丙低,即乙<丙,则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甲<乙<丙,故选B。‎ ‎5.烫发时,先用还原剂使头发角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再用卷发器将头发固定,最后用氧化剂使角蛋白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这一过程改变了角蛋白的 A. 空间结构 B. 氨基酸种类 C. 氨基酸数目 D. 氨基酸排列顺序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烫发时,先用还原剂使头发角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再用卷发器将头发固定形状,最后用氧化剂使角蛋白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这个过程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 发生改变,角蛋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也没有发生改变,只是角蛋白由一个位置移到了另一个位置,改变了角蛋白的空间结构,故选A。‎ ‎6.如图中a、b代表元素,I~Ⅳ是生物大分子,X、Y、Z、W是相应生物大分子的单体,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a、b共有的元素一定有N、P B. 肝脏细胞中的I主要是肝糖原 C. 乳酸菌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Ⅱ D. 图中Z彻底水解的产物共有6种 ‎【答案】A ‎【解析】‎ Ⅰ是多糖,Ⅱ是DNA,Ⅲ是RNA,Ⅳ蛋白质,X是单糖,Y是脱氧核糖核苷酸,Z是核糖核苷酸,W是氨基酸;a与C、H、O组成核苷酸,因此a是N、P,b与C、H、O组成氨基酸,b是N元素。分析题图可知,a是N、P,b是N元素,二者共同的组成元素是N,A错误;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多糖,因此肝脏细胞中的I主要是肝糖原,B正确;乳酸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乳酸菌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Ⅱ,C正确;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由磷酸、核糖和碱基组成,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有A、C、G、U4种,因此Z彻底水解的产物共有6种,D正确。‎ ‎7.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 若要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一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C.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 D.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2 min才能看到紫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中B液与斐林试剂中的乙液浓度不同,故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不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A错误;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一般需要用显微镜观察,但也可用组织样液直接加入试剂进行鉴定,不需要用显微镜观察,B错误;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再加入),并进行水浴加热,C正确;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8.有一条多肽链,化学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 ‎ ‎ A. p﹣1 B. q+‎1 ‎C. q﹣1 D. p+1‎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蛋白质,考查对氨基酸、蛋白质结构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氨基酸结构特点和脱水缩合反应特点分析多肽中氨基酸数目和N、O原子数目的关系,进而根据多肽中N、O原子数计算多肽中氨基酸个数。‎ ‎【详解】据图可知,图示4种氨基酸均只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氨基酸连接时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反应,生成一分子水,多肽中的O原子数目=氨基酸数目+1,根据多肽化学式CxHyOpNqS,可判断该多肽彻底水解,可得到p—1个氨基酸,选A。‎ ‎【点睛】利用原子守恒法计算肽链中的原子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解答此类题目的突破口。在一个氨基酸中,若不考虑R基,至少含有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在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时,要失去部分氢、氧原子,但是碳原子、氮原子的数目不会减少。其相关数量关系如下:‎ ‎①碳原子数=氨基酸的分子数×2+R基上的碳原子数。‎ ‎②氢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氢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2。‎ ‎③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至少含有的O原子数=氨基酸数+1)。‎ ‎④氮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的总数(至少含有的N原子数=氨基酸数)。‎ ‎⑤由于R基上的碳原子数不好确定,且氢原子数较多,因此以氮原子数或氧原子数的计算为突破口,计算氨基酸的分子式或氨基酸个数最为简便。‎ ‎9.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进入甲分解为CO2和H2O B. 乙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修饰有关 C. 丙合成的物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 D. 酵母菌与该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反映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中的三种有机物的含量柱形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细胞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能力。‎ ‎【详解】柱形图中的三种细胞器均来自于动物细胞。细胞器甲主要含有蛋白质和脂质,此外还含有少量核酸,说明甲为线粒体,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丙酮酸入甲分解为CO2和H2O,A错误;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具有膜结构,可能是内质网或高尔基体或溶酶体,溶酶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修饰无关,B错误;细胞器丙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不含有脂质,说明无膜结构,说明丙是核糖体,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正确;酵母菌与该细胞均为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有甲、乙、丙等,D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细胞器甲、乙、丙中的三种有机物含量”这一解题的切入点,围绕“细胞器的化学组成与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明辨细胞器甲、乙、丙的具体名称,并与有氧呼吸过程、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等知识建立联系,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 ‎10.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是一种膜蛋白。当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Ⅱ与该受体结合时,可激活细胞内的第二信使Ca2+等,进而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例如使血管壁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这所体现的细胞膜的功能是( )‎ A. 分隔细胞与环境 B. 信息交流 C. 控制物质的进出 D. 具有流动性 ‎【答案】B ‎【解析】‎ 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Ⅱ与细胞膜上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特异性结合,可激活细胞内的第二信使Ca2+等,进而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例如使血管壁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说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所以选B。‎ ‎【考点定位】细胞膜的功能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一要注意细胞膜的功能具体有那三个(分隔细胞与环境、信息交流、控制物质的进出);二要注意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点的区别;三要注意信息交流与控制物质进出的区别。‎ ‎11.‎ 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称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是从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无色针状晶体,可用有机溶剂(乙醚)进行提取。它的抗疟机理主要在于其活化产生的自由基可与疟原蛋白结合,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其生物膜系统遭到破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 B. 青蒿素可以破坏疟原虫细胞的完整性 C. 青蒿素可破坏疟原虫的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 D. 青蒿素的抗疟机理不会破坏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 ‎【答案】D ‎【解析】‎ 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A正确;青蒿素的作用机理主要在于其活化产生的自由基可与疟原蛋白结合,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其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遭到破坏,因此青蒿素可以破坏疟原虫细胞的完整性,BC正确;线粒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因此青蒿素的抗疟机理会破坏线粒体的功能,D错误。‎ ‎12.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10倍物镜更换为40倍物镜 B. 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 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 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到胞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图显示:乙的放大倍数与甲相同,所以由观察甲到观察乙不必更换目镜和物镜,A项错误;在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由甲到乙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由乙到丙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B项正确;甲细胞失水较少,乙细胞失水较多,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高,C项错误;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此时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的少于从胞外扩散到胞内,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3.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如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肽键,②表示中心碳原子,③的种类有20种 B. 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磷酸基团,②表示含氮碱基,③的种类有4种 C. 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脱氧核糖,②表示磷酸基团,③的种类有4种 D. 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答案】C ‎【解析】‎ 如果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中心碳原子,②表示肽键,A错误;如果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核糖,②表示磷酸基团,③是碱基,RNA中的碱基含有A、U、C、G四种,B错误;如果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脱氧核糖,②表示磷酸基团,③是碱基,RNA中的碱基含有A、T、C、G四种,C正确;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都是葡萄糖,但是不同多糖葡萄糖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D错误。‎ ‎【考点定位】DNA与RNA的异同、蛋白质分子和糖类的结构 ‎14. 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变形虫的运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 生物膜能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C. 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小肠黏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D. 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囊泡结构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其运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A项正确;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B项正确;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小肠黏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C项错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对蛋白质的初步加工以及与高尔基体对蛋白质的进一步的修饰加工后,均会形成囊泡,通过囊泡结构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5.现有氨基酸10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1100个,羧基总数为1080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氨基数目、羧基数目及只至少含有肽键数目依次为 A. 102、82和998 B. 100、80和‎998 ‎C. 2、2和999 D. 102、82和999‎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有关计算,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有关蛋白质的计算,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游离的氨基或羧基数=R基上的氨基数目或羧基数目+肽链数.‎ ‎【详解】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这 1000个氨基酸分子的R基中的氨基有100个,羧基有80个。由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可知,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1000-2=998个。每条肽链的两端各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故含有两条肽链的蛋白质的氨基数和羧基数为肽链两端的氨基和羧基加上氨基酸R基上的氨基和羧基,即氨基总数为100+2=102个,羧基总数为80+2 =82个.‎ 故选A.‎ ‎16.下列结构与其组成的分子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噬菌体:蛋白质和DNA B. 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C. 细胞骨架:脂质和核酸 D. 细胞壁:纤维素和果胶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的蛋白质和磷脂,其次还含有少量糖类;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噬菌体属于DNA病毒,主要成分有DNA和蛋白质.‎ ‎【详解】噬菌体是一种DNA病毒,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A正确;组成细胞膜的成分有脂质、蛋白质和糖类,B正确;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C错误;植物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对细胞起支持与保护作用,其成分主要是纤维素与果胶,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熟记生物学基本知识的能力。‎ ‎17.下列细胞结构之间,可以通过囊泡联系在一起的是 ‎①核糖体 ②内质网 ③高尔基体 ④细胞膜 ⑤线粒体 A. ①和② 、②和③、③和④ B. ②和③、 ③和④‎ C. ②和③、 ③和④、④和① D. ②和③、 ①和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本题考查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的囊泡运输,要求考生识记相关过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①核糖体合成蛋白质→②内质网进行粗加工→②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③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③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④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⑤线粒体提供能量。因此,通过囊泡联系在一起的细胞结构是B.②和③、③和④。‎ ‎18.‎ 研究表明,下丘脑SCN细胞中PER基因表达与昼夜节律有关,其表达产物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如图为相关过程。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ER基因只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 B. 图1过程①的原料为脱氧核苷酸,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 C. 图2中DNA模板链中一个碱基C变成了T,则mRNA中嘌呤与嘧啶比例不变 D. 图3中mRNA沿着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 ‎【答案】C ‎【解析】‎ PER基因存在于所有组织细胞中,只在下丘脑SCN细胞中表达,A错误;过程①是以PER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转录过程,原料为核糖核苷酸,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B错误;图2中DNA模板链中一个碱基C变成了T,则mRNA中相应位置的碱基由G变成了A,因此嘌呤与嘧啶比例不变,C正确;在翻译时,核糖体沿着mRNA分子向终止密码子的方向移动,因此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向右,D错误。‎ ‎19.miRNA 是一种小分子 RNA,某 miRNA 能抑制 W 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 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 miRNA 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miRNA 基因转录时,RNA 聚合酶与该基因的起始密码相结合 B. W 基因转录形成 mRNA 在细胞核内加工后,进入细胞质用于翻译 C. miRNA 与 W 基因 mRNA 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 A 与 T、C 与 G 配对 D. miRNA 抑制 W 蛋白的合成是通过双链结构的 miRNA 直接与 W 基因的 mRNA 结合所致 ‎【答案】B ‎【解析】‎ miRNA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与该基因首端的启动子相结合,A错误;真核细胞内W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在细胞核内加工后,进入细胞质用于翻译,B正确;miRNA与W基因mRNA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U、C与G配对,C错误;miRNA抑制W蛋白的合成,是通过单链结构的miR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miRNA蛋白质复合物直接与W基因的mRNA结合所致,D错误。‎ ‎【点睛】本题以“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学生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系统、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据此从图示中提取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因混合了密码子与启动子的内涵而导致对A选项的误判:密码子位于mRNA上,起始密码为翻译的起始点;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 ‎20.如图表示中心法则中部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过程①、③、⑤一般发生于烟草花叶病毒的体内 B. 图1过程①〜⑤不可能同时发生于同一个细胞内 C. 图2过程只发生在可增殖的细胞,复制起点A先于B复制 D. 图2、图3过程均可能发生在真核细胞内,均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 ‎【答案】D ‎【解析】‎ 由图可知图1中①过程是逆转录,②是转录,③是复制,④是翻译,⑤是转录。烟草花叶病毒是DNA病毒不会进行逆转录,A错误。这5个过程可能发生在同一细胞内,B错误。图2是DNA的复制,而B的复制泡较大,应是B先于A复制的,C错误。图2和图3都是DNA复制,图3是环状质粒的DNA复制,都可以发生在真核细胞内,由图可知都是双向复制,D正确。‎ ‎21.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需要 A. 选择含水量超过70%的豆腐并利用蒸煮法灭菌 B. 将豆腐小块整齐摆放并提供毛霉生长的最适温度 C. 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投入到装有卤汤的瓶中密封 D. 控制卤汤中酒的含量以防止腐乳成熟过慢或腐败变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腐乳由豆腐在毛霉的参与下发酵获得,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选择制作腐乳的豆腐含水量不宜过大,否则不易成形,一般所选择的豆腐含水量不超过70%。腐乳制作时的酒精含量能够通过影响毛霉产生的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发酵时间。‎ ‎【详解】选择制作腐乳的豆腐含水量不宜过大,否则不易成形,一般所选择的豆腐含水量不超过70%,A选项错误;接种毛霉时,需要将豆腐小块摆放整齐,在25~‎28℃‎环境下培养2~3天,毛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18℃‎,故不一定需要提供毛霉生长的最适温度,只要选择适宜毛霉生长的温度即可,B选项错误;制作腐乳时,先将腐乳咸坯摆入发酵瓶中,再加入卤汤,C选项错误;制作腐乳时卤汤中的酒精含量会影响发酵时间,故需要控制卤汤中酒的含量以防止腐乳成熟过慢或腐败变质,D选项正确。‎ ‎22.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A. 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B. 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 C. 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 D. 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答案】D ‎【解析】‎ 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约1/3的空间,A错误;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 h左右拧松瓶盖一次,放出CO2,注意不能打开瓶盖,防止杂菌污染,B错误;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8~‎25 ℃‎,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35 ℃‎,C错误;果醋发酵是需氧发酵,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名师点睛】果酒和果醋制作的比较:‎ 项目 ‎ 果酒的制作 ‎ 果醋的制作 ‎ 主要菌种 ‎ 酵母菌 ‎ 醋酸菌 ‎ 原理 ‎ 果酒: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 果醋:醋酸菌有氧呼吸 (1)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糖→醋酸 (2)当缺少糖源时,乙醇→乙醛→醋酸 ‎ 实验流程 ‎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 ‎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醋酸发酵→果醋 ‎ 温度 ‎ ‎18~‎25℃‎ ‎ ‎30~‎35℃‎ ‎ 氧的需求 ‎ 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 ‎ 需充足氧 ‎ 提示 ‎ 在果酒制作过程的前期通入空气或在发酵瓶中留有一定的空间(大约1/3),可以给酵母菌提供氧气,使其进行有氧呼吸,为酵母菌的生长、增殖提供能量,酵母菌迅速增殖,缩短发酵时间。在生产酒精的阶段要求严格的无氧环境,此阶段如果有氧,则会抑制酒精发酵。 ‎ 果醋制作过程中要求始终通氧,因为醋酸菌是好氧细菌,缺氧时醋酸菌的生长、增殖都会受到影响,另外醋酸的生成也会受到影响。 ‎ ‎23.大白菜和白萝卜都可以经过发酵制成泡菜。以下关于它们发酵过程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随发酵时间的延长,乳酸菌的数量都呈增加趋势,达到最大值后减少 B. 随发酵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的含量呈减少趋势 C. 发酵时都不需要密封 D. 腌制时间一定相同 ‎【答案】A ‎【解析】‎ 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装置中的氧气减少,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导致数量先增加,当乳酸菌达到一定的数量后,由于乳酸含量的增加,乳酸菌的增殖被抑制,其数量反而减少,A正确;随发酵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B错误;为创造无氧环境以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泡菜坛需要密封,C错误;若材料不同或营养成分不同,则发酵时间应有所差异,D错误。‎ ‎24.下图是某实验室从葡萄果实上获取酵母菌菌种的简要操作步骤。在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中接种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B. 图中①、②、③步骤都必须确保无菌操作 C. 图中选择培养基培养时,应在培养皿的皿盖上做好标记避免混淆 D. 图中选择培养基为固体,而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为液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A、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A正确;‎ B、微生物培养过程必须保证无菌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B正确;‎ C、图中选择培养基培养时,应在培养皿的皿底上做好标记避免混淆,C错误;‎ D、在进行酵母菌筛选时用MS固体培养基,而进行扩大培养时用的是液体培养基,D正确。‎ 故选C。‎ ‎25.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化学成分看,该培养基属于合成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B. 该培养基中,葡萄糖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能源,提供氮源的只能是蛋白胨 C. 该培养基含有能提供生长因子的物质,调好培养基的pH后就可以直接接种 D. 该培养基培养细菌时应将PH调至酸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氮源、碳源、水和无机盐等,液体培养基与固体培养基的区别是否添加适量的凝固剂琼脂,伊红美蓝指示剂可以专一检测大肠杆菌菌落。培养霉菌时需将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详解】此配方中:葡萄糖为主要碳源,同时可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能源,蛋白胨作为氮源,同时加有可鉴别大肠杆菌的伊红和美蓝,故从用途看该培养基为鉴别培养基,在调节好pH后,培养基还需灭菌后才可用于菌种的培养。该培养基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培养基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微生物培养基的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26.下图表示小方同学在实验室培养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②③步骤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操作 B. 培养基中必须含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 C. ③步骤接种环多方向划线是为了便于细菌计数 D. 接种结束后,将④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在实验室培养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微生物纯化培养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①②③步骤依次表示倒平板、用接种环沾取菌液、进行平板划线,为了防止被杂菌污染,操作时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A正确;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存在差异,但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都是各种微生物所需的基本营养,所以培养基中必须含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B正确;③步骤接种环多方向划线是为了分离菌种,C错误;④是培养,划线接种结束后,将平板倒置后放入培养箱培养,防止冷凝水污染培养基,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微生物的营养,掌握平板划线法的过程及其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图文结合,进而达到巩固熟记并理解基础知识的目的。‎ ‎27. 下列有关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 B. 测定土壤中细菌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 C. 如果得到了2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 D.‎ ‎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目明显小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样品的稀释度直接影响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实际操作中,通常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以保证获得菌落在30~300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测定放线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3、104和105倍的稀释液;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103和104倍的稀释液。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考点:本题意在考查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的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28. 菊花的组织培养需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激素类、维生素类以及用量较少的有机物可单独配置成母液备用 B. 试管苗要先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者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 C. 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同样适合于某些微生物的生长 D. 各种植物材料的组织培养都必须添加植物激素 ‎【答案】D ‎【解析】‎ 激素类、维生素类以及用量较少的有机物,一般可按1mg/mL的质量浓度单独配制成,A正确;幼苗要先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者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等幼苗长壮后再移栽到土壤,B正确;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同样适合于某些微生物的生长,一旦感染杂菌则前功尽弃,C正确;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中常常要添加植物激素,但不是都必须添加植物激素,如菊花茎段组织培养不必添加植物激素,D错误。‎ ‎【考点定位】植物的组织培养 ‎29.图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以鸡血细胞液为实验材料)中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图中装置可以进行该实验的多个步骤。若下列操作之前甲烧杯中已加入相应的实验材料或溶液,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A. 若向甲烧杯中倒入蒸馏水并快速搅拌,则在装置乙完成过滤之后弃去滤液 B. 若向甲烧杯中加入2 mol/L的NaCl溶液,则在装置乙完成过滤之后保留滤液 C. 若向甲烧杯中缓缓加入蒸馏水并轻缓搅拌,则在装置乙完成过滤之后保留粘稠物 D. 若在甲烧杯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并轻轻搅拌,则玻棒上会出现丝状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有关知识。利用DNA和蛋白质在物理、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DNA在氯化钠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时,溶解度最低,在2mol/L时会溶解,在95%的酒精中会析出,而蛋白质恰好相反。‎ ‎【详解】若向甲烧杯中倒入蒸馏水并快速搅拌,则在装置乙完成过滤之后,应留下含有细胞核物质的滤液,A错误;若向甲烧杯中加入2 mol/L的NaCl溶液,则在装置乙完成过滤之后,DNA溶解在滤液中,要保留,B正确;若向甲烧杯中缓缓加入蒸馏水并轻缓搅拌,降低NaCl溶液浓度,使DNA析出,在装置乙完成过滤之后要保留粘稠物,C正确;若在甲烧杯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并轻轻搅拌,DNA不溶于酒精,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地分离,则玻棒上会出现丝状的DNA,D正确。‎ ‎【点睛】要明确三种重复操作的目的和作用:加2次蒸馏水,第一次是使血细胞破裂,第二次是降低氯化钠溶液浓度,使DNA析出;用纱布过滤3次,第一次获得含细胞核物质的滤液,第2次获得DNA粘稠物,第3次获得含DNA的2 mol/L的氯化钠溶液;用4次氯化钠溶液,第1次用2 mol/L的氯化钠溶液,除去不溶解的杂质,第2次用0.14 mol/L的氯化钠溶液,析出DNA;第3次用2 mol/L的氯化钠溶液,溶解DNA;第4次用2 mol/L的氯化钠溶液,溶解丝状物,用于DNA的鉴定。‎ ‎30.下列有关PCR技术中引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引物是一小段DNA分子或双链RNA分子 B. 扩增一个DNA分子至少需要的引物数目等于新合成的DNA子链数目 C. 两种引物之间能够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 DNA聚合酶只能从引物的5'端连接脱氧核苷酸 ‎【答案】B ‎【解析】‎ 引物是一小段单链DNA或RNA,可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进行结合,A错误;扩增一个DNA分子至少需要的引物数目等于新合成的DNA子链数目,B正确;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进行结合,两种引物之间不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C错误;DNA聚合酶只能从引物的3'端连接脱氧核苷酸,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PCR技术和DNA复制的相关知识,对于此类试题,学生需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非选择题 ‎31.毒死蜱(C9H‎11C13NO3PS)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长期使用将导致土壤中农药残留严重.某研究小组从长期施药的韭菜温室土壤(偏酸性)里分离出能降解毒死蜱的,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请回答:‎ ‎(1)用于分离木霉菌种的培养基属于___培养基.配制此培养基时,应加入___作为唯一碳源.‎ ‎(2)制备培养基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下列字母和箭头排序)‎ a.倒平板 b.计算 c.熔化 d.称量 e.灭菌 ‎(3)接种前,将培养基在适宜温度下放置适当的时间,观察培养基______,以确定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4)为了统计木霉活菌的数目,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首先需将水样进行适当稀释,例如取水样 1 mL加入无菌水________mL 制备稀释倍数为 10 2 的稀释液,并照此依次制备更高倍数的稀释液。整个过程中,都要在________操作。 统计出0.2mL的稀释液在稀释倍数为105的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40个,则每mL样液中的菌落数为___个.用此法测定木霉数量,实际活菌数量要比统计的菌落数量___。‎ ‎【答案】 (1). 选择 (2). 毒死蜱 (3). b→d→c→e→a (4). 否产生菌落 (5). 稀释涂布平板法 (6). 99 (7). 火焰旁 (8). 2×107 (9). 多 ‎【解析】‎ ‎【分析】‎ 选择培养基的选择原理为: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判断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的方法为: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和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若未接种的培养基上无菌落,表明培养基灭菌合格。‎ ‎【详解】(1)要分离出能降解毒死蜱的木霉,需要以毒死蜱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只有能降解毒死蜱的木霉能生存,其它微生物都不能生存,因此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制备培养基的顺序为b计算→d称量→c熔化→e灭菌→a倒平板。‎ ‎(3)为了检验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需在接种前,将培养基在适宜温度下放置适当的时间,观察培养基是否产生菌落,以确定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4)微生物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首先需将水样进行适当稀释,例如取水样1mL加入无菌水99mL制备稀释倍数为102的稀释液,并照此依次制备更高倍数的稀释液。整个过程中,都要保证无菌操作,即在酒精灯火焰旁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统计出0.2mL的稀释液在稀释倍数为105的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40个,则每mL样液中的菌落数为40÷0.2×105=2×107个。由于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用该方法统计的实际活菌数量要比统计的菌落数量多。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掌握培养基的配制和无菌操作、微生物的培养以及微生物数量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2.下图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A部分表示的是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因为该部分中有[ ]__________,没有[ ] 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 ‎(2)如果图中动物细胞是心肌细胞,则数量显著增多的细胞器是[ ] __________‎ ‎;如果是人的性腺细胞,则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 ] __________。‎ ‎(3)若图A细胞可分泌某种蛋白质,该蛋白质在[ ] __________初步合成完成后,需经内质网和[ ] __________的加工和运输,最终以__________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答案】 (1). 13中心体 (2). 2液泡 (3). 4叶绿体 (4). 15细胞壁 (5). 9线粒体 (6). 8内质网 (7). 11核糖体 (8). 5高尔基体 (9). 胞吐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A表示动物细胞、B表示植物细胞,其中1~15依次是细胞膜、液泡、细胞质基质、叶绿体、高尔基体、核仁、染色质、内质网、线粒体、核孔、核糖体、溶酶体、中心体、核膜、细胞壁。‎ ‎【详解】(1)图A细胞中含有13中心体,但是没有2液泡、4叶绿体和15细胞壁,因此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2)动物细胞是心肌细胞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因此9线粒体数量较多;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合成场所是图中的8内质网。‎ ‎(3)分泌蛋白在11核糖体合成后,还需要先后经过8内质网和5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转运,最后通过细胞膜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各种细胞器的图象、分布和功能,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注意动植物细胞的区别进而判断A、B细胞的种类。‎ ‎3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生物膜和人工膜在组成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两种膜对甘油、CO2、O2三种物质的通透性______________,表明这三类物质是直接穿过膜的___________,这种跨膜运输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三种物质对同一种膜的通透性不同,推测可能与其________有关。‎ ‎(3)生物膜对H2O的通透性__________人工膜,推测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该物质最可能是___________。‎ ‎(4)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性不同,说明生物膜对控制物质进出具有_____________ 性。‎ ‎【答案】 (1). 前者有蛋白质(或后者无蛋白质) (2). 相同 (3). 磷脂双分子层(双层磷脂) (4). 自由扩散 (5). 分子大小(分子量大小) (6). 大于 (7). 蛋白质(或者通道蛋白) (8). 选择透过性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的曲线图为载体,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图文转换能力和识记能力,考生要识记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图中两种膜对甘油、二氧化碳、氧气三种物质的通透性相同;人工膜对钾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三种离子的通透性相同,并且均处于较低值,而生物膜对三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生物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大于人工膜。‎ ‎(1)图中看出,人工膜对三种离子的通透性相同,并且均处于较低值,而在通过生物膜时速率明显提高很多,这一事实的发生的因为生物膜中具有载体蛋白;而生物膜对三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说明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2)甘油、CO2、O2通过人工膜和通过生物膜的速率相同,说明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图中甘油、CO2、O2通过速率的差异,也反应了物质的分子大小会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3)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H2O在生物膜上的运输速率大约是人工膜上的10倍,说明生物膜上有协助水运输的物质(或生物膜上有水通道蛋白协助水运输)‎ ‎【详解】(1)生物膜由磷脂与蛋白质分子组成,人工膜只有两层磷脂,在组成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有蛋白质。‎ ‎(2)据图可知:甘油、CO2、O2通过人工膜和通过生物膜的速率相同,故两种膜对甘油、CO2、O2‎ 三种物质的通透性相同,表明这三类物质是直接穿过膜的双层磷脂,这种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三种物质对同一种膜的通透性不同,通过速率与三种物质分子量大小呈反相关,推测可能与其分子量大小有关。‎ ‎(3)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H2O在生物膜上的运输速率大约是人工膜上的10倍,说明生物膜上有协助水运输的物质(或生物膜上有水通道蛋白协助水运输);生物膜对H2O的通透性大于人工膜,推测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该物质最可能是通道蛋白。‎ ‎(4)图中看出,人工膜对三种离子的通透性相同,并且均处于较低值,而在通过生物膜时速率明显提高很多,这一事实的发生的因为生物膜中具有载体蛋白;而生物膜对三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说明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有效利用题干信息,注意比较人工膜与生物膜的不同。‎ ‎34.科研人员经过科学研究获得了乌金猪FTO基因(与肥胖相关基因)及其表达的相关结果,请据图回答:‎ ‎(1)FTO基因表达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过程 ‎(2)由图结果表明,FTO基因在乌金猪的多种组织和器官中普遍表达,但是_________________存在差异,在_______________中最高。‎ ‎(3)测定FTO基因表达量的方法是:首先提取待测组织中的RNA,利用RNA做模板在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分子,然后将DNA分子经过体外大量复制后测定其含量,此含量反映不同细胞中的RNA含量,即FTO基因的___________。‎ ‎(4)经过DNA测序可获得FTO基因的碱基对排列顺序,通过此顺序可以推测出FTO蛋白的________排列顺序,进而预测FTO蛋白的_____________结构。‎ ‎(5)以红细胞和胰岛B细胞胞为例说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 ‎(6)请归纳RNA的五大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转录 (2). 翻译 (3). (FTO基因)相对表达量 (4). 肝 (5). 逆转录 (6). 相对表达量 (7). 氨基酸 (8). 空间 (9). ‎ 两者都有血红蛋白基因和胰岛素基因,但各自表达产生特有蛋白质 (10). 遗传物质、催化、翻译模板、运输氨基酸、核糖体成分 ‎【解析】‎ ‎【分析】‎ 图示为乌金猪FTO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内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在肝细胞内表达的量是最多的,最少的是心脏,从而明确基因在不同细胞内是选择性表达的。然后根据图示分析进行准确回答。‎ ‎【详解】(1)FTO基因表达的过程分为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2)由FTO基因在不同细胞内表达量的分析,可知FTO基因在乌金猪的多种组织和器官中普遍表达,但是FTO基因相对表达量存在差异,在肝中最高。‎ ‎(3)测定FTO基因表达量的方法可以采用逆转录和PCR扩增的方法:首先提取待测组织中的RNA,利用RNA做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分子,然后将DNA分子经过体外大量复制后测定其含量,此含量反映不同细胞中的RNA含量,即FTO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4)经过DNA测序可获得FTO基因的碱基对排列顺序,通过此顺序可以推测出FTO蛋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进而预测FTO蛋白的空间结构。‎ ‎(5)红细胞和胰岛B细胞都有血红蛋白基因和胰岛素基因,但胰岛素基因只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血红蛋白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即不同基因在不同细胞中各自表达产生特有蛋白质。‎ ‎(6)RNA的种类有mRNA、tRNA、rRNA,mRNA可作为翻译蛋白质的模板,tRNA可作为翻译过程中搬运氨基酸的工具,rRNA是构成核糖体的成分,另外有些病毒还以RNA作为遗传物质,有些具有催化作用的酶的本质是RNA,故RNA的功能可归纳为:遗传物质、催化、翻译模板、运输氨基酸、核糖体成分。‎ ‎【点睛】本题考查肥胖基因的表达及其导致的结果,要求考生将坐标图分析以及基因表达的有关知识相结合,才能准确作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