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理卷·2018届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0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理卷·2018届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04)

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理科生物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 第 一 卷 (选择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都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优选项;错选、不选、多选均不得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下列哪项不是人口增长直接引发的问题(  )。‎ A.耕地减少 B.燃料需求增加 C.水源紧张 D.泥石流频发 ‎2.现有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模型(如图)。根据模型分析,人口激增不会导致(  )。‎ A.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不能继续加以使用,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B.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的产量也随之下降;‎ C.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 D.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地球毁灭;‎ ‎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如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B.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C.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4.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是(  )。‎ A.银杏树可以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B.紫杉醇可以用于治疗癌症;‎ C.利用石油提炼各种柴油、汽油等燃料;‎ D.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 ‎5.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选项不符合这种环保措施的是(  )。‎ A.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即“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 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C.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平衡;‎ D.禁止捕杀任何野生动物;‎ ‎6.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现象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  )。‎ A.花香引蝶 B.豪猪遇敌竖起体刺 C.候鸟南飞 D.警犬嗅寻毒品 ‎7.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 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 ‎8.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  )。‎ A.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B.生态系统各个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 C.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D.生态农业利用了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 ‎9.下列食物中,其营养结构最不易被破坏的是(  )。‎ ‎10.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a、c、d、b四个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依次递增,则M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B.若M表示木本植物的丰富度,我国从南向北木本植物的丰富度变化的趋势是b―→d―→c―→a;‎ C.若a―→c―→d―→b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则M表示生物个体的数量;‎ D.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 ‎1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①生产者  ②分解者   ③消费者  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⑤食物链和食物  ⑥物质循环  ⑦能量流动  ⑧信息传递 A.①②③④ B.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2.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营寄生或腐生生活;‎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13.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有关成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中的信息指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约为流入螳螂能量的25~100倍;‎ B.图中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蝉属于第二营养级即次级消费者;‎ C.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5条;‎ D.这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图中所有生物和光能、CO2、H2O、N2;‎ ‎14.研究某水域生态系统中藻类(假设是唯一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状况,可先把藻类从已知水体中过滤出来,测定藻类的生物量,并据此推算出该生态系统中藻类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在光照强度适宜时,可成倍提高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 B.藻类细胞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比例与水域深度无关;‎ C.藻类固定太阳能的同时不一定都伴随物质循环发生;‎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取决于藻类所固定的太阳能;‎ ‎15.如图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 A.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④途径中;‎ B.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由于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16.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是绿色植物,丙是肉食动物;‎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C.①②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其中丁所含的能量最少;‎ 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 ‎17.在碳循环中,连通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生物类群和生理作用分别是(  )。‎ ‎①生产者 ②消费者 ③分解者 ④光合作用 ⑤呼吸作用 ⑥蒸腾作用 ⑦化能合成作用 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⑦‎ C.②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⑥⑦‎ ‎18.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图解(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则下列选项中,能使该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C获得能量最多的是(  )。‎ A.E增多、D增多、A减少 B.D减少、B减少、A减少 C.E减少、D减少、A减少 D.A减少、D增多、E减少 ‎19.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③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  ④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 ‎⑤种群可以作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单位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0.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和数量变化趋势;‎ B.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 C.年龄组成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D.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的密度影响不大;‎ ‎21.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 B.种群数量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 ‎22.某种群出生率如图曲线Ⅰ,死亡率如图曲线Ⅱ,则在哪一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的顶点(  )。‎ A.a     B.b C.c      D.d ‎23.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cm2;‎ B.标志重捕法不适用于调查土壤动物中的蜈蚣;‎ C.对酵母菌计数时,不需要做重复实验;‎ D.可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调查鼠类数量;‎ ‎2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农田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首先很快就会长满小灌木,成为灌木丛;‎ B.群落若不遭受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就不会出现演替现象;‎ C.组成加拉帕戈斯群岛的13个主要岛屿的鸟类各自形成独立的种群基因库,且这13个基因库的差别将越来越大;‎ D.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结构逐渐复杂,植被光能利用率提高,但能量传递效率保持相对稳定;‎ ‎25.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 ‎ 第二卷(非选择题)‎ 二、(本大题共有4小题,共50分。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26.(10分)Ⅰ.沙棘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沙棘木蠹蛾引起沙棘大面积死亡。研究者发现,某市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受害程度有显著差异,如图所示:‎ ‎(1)为了计算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有虫株率,研究者应采用_____法分别对两地的沙棘林进行种群密度调查。‎ ‎(2)已知每个有虫株上的虫数大致相同,那么据上图可知,2001~2005年,山坡地的沙棘木蠹蛾种群呈________增长,在________年(区段)该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最高。‎ Ⅱ.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调查了野外某山坡上山腰处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并测量了三个地点的土壤特征等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请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植物种类 地点A 地点B 地点C 非生物因素 地点A 地点B 地点C 草 ‎3‎ ‎5‎ ‎9‎ 风速 低 高 高 蕨类植物 ‎7‎ ‎5‎ ‎8‎ 距地面1.5 m的光强 低 中 高 灌木 ‎18‎ ‎4‎ ‎2‎ 土壤湿度/%‎ ‎48‎ ‎35‎ ‎15‎ 松树 ‎0‎ ‎2‎ ‎0‎ 土壤的有机物/%‎ ‎6.5‎ ‎3.8‎ ‎2.5‎ 落叶树 ‎15‎ ‎5‎ ‎0‎ 土壤深度(cm)‎ ‎>300‎ ‎≈100‎ ‎<15‎ 土壤含氮量(mg/kg)‎ ‎9.4‎ ‎4.5‎ ‎2.4‎ ‎(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地点________处的植物群落。地点B处草、蕨类植物、灌木、松树以及落叶树都有分布,体现了群落结构的____现象。A区域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除了表中列举的以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彻底烧光,则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演替,演替将向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方向发展,直至达到________为止。‎ ‎ (3)土壤中的有机质经过________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27.(10分)Ⅰ ‎.当今全球出现的诸多环境问题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有关。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方面的问题。‎ ‎(1)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________________3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 ‎(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动物种群自动调控模型,该动物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 ‎①该自动调控模型中右侧的调节机制为________,出生率和死亡率对于________变化起决定作用。‎ ‎②若此模型表示老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可看出,灭鼠时若只采用直接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请你依据此模型提出更有效的灭鼠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如图是我国北方某农场生态农业的结构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适当增加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家禽和家畜等生物种类,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 ‎(2)要利用该生态系统供养更多的人,应怎样调节人的食物结构?____________。‎ ‎(3)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②、④优于③的原因是 。‎ 28. ‎(15分)Ⅰ.下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 ‎(2)但由于各营养级生物不能利用在代谢中产生的___能,因而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的特点。‎ Ⅱ.如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160 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植物的能量是________kJ。‎ ‎(2)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 同化总量/106 J 储存能量/106 J 呼吸消耗/106 J A ‎900‎ ‎200‎ ‎700‎ B ‎100‎ ‎15‎ ‎85‎ C ‎15‎ ‎2‎ ‎13‎ D ‎18‎ ‎60‎ ‎12‎ 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________(填是或否)。‎ ‎29.(15分)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此图表示的是采取  方法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可用  技术扩增;‎ (2) 过程②操作中必需使用  酶;‎ (3) 图中⑥代表的是  酶,在它的作用下将质粒切出   末端;‎ ‎(4)⑧过程中,常Ca2+处理使细菌成为   细胞,从而利于重组质粒的导入。‎ (5) 基因工程的核心是  ;‎ 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答案 ‎1-25 DDACD CCDDC CDADA CBDDC ACBDB 26. ‎(每空1分,共10分)‎ ‎ Ⅰ.(1)样方; (2)“S”型;  2002~2003(年); ‎ ‎  Ⅱ.(1)A;  垂直分层;  消费者、分解者(2分);‎ ‎  (2)次生;  顶极群落(稳态);  ‎ ‎ (3)微生物的分解; ‎ 27. ‎ (每空1分,共10分)‎ ‎ Ⅰ.(1)基因、物种、生态系统;(3分) ‎ ‎ (2)①负反馈; 种群密度(种群数量); ②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降低环境容纳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 ‎ Ⅱ.(1)抵抗力; ‎ ‎ (2)增大或提高植物性食物的比例; ‎ ‎ (3)通过多层次分级利用有机废弃物,既充分利用了有机物中的能量,又减少了环境污染;(2分)‎ 28. ‎ (每空2分,共15分)‎ ‎ Ⅰ.(1)含碳有机物;  (2)热;  (单向)逐级递减;‎ ‎ Ⅱ.(1)7200(3分);  (2)9×108;  18%;  是(增加);‎ 29. ‎(每空2分,共15分)‎ ‎ (1) 人工合成(反转录法); PCR; ‎ ‎ (2) 逆转录酶; ‎ ‎ (3) 限制酶; 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 (4) 感受态;‎ ‎ (5)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3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