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横峰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江西省横峰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共,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属于(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答案】D .................. 2.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 民本思想 B. 礼法并重 C. 仁政德治 D. 礼治为先 【答案】C 【解析】“礼、义、信”属于儒家的仁政德治思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民本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法”的思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仅仅强调礼治,还有“义、信”,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儒家是主张仁政德治的。 3. 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因而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董仲舒这一思想( ) A. 神化皇权并力图使之受制约 B. 确立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 C. 否定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D. 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同时,他主张制约君权,故A项正确;董仲舒的新儒学不是儒法合流,是独尊儒术,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故C项错误;商周时期神权与王权已经走向结合,故D 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学生可以结合董仲舒思想的相关知识,对此进行正确理解,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4.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 A. 法家思想的衰微 B.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 黄老之学被推崇 D. 程朱理学的盛行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士人”指的是儒士,这是因为汉代随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儒士受到重用,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法家思想其实一直未衰微,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黄老之学,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汉代程朱理学尚未盛行,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士人政府”是重用儒士的政府。 5.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A.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 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解读古文史料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契嵩和尚认为儒家与佛教都是圣人之学,对治世治心都有帮助。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契嵩和尚是看到了当时儒家文化的庞大影响力,想借助于儒家文化来宣扬佛教,这是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的表现,故A项正确;佛教与儒家在宋以前就开始了合流,“开始出现合流”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契嵩和尚虽认为儒教和佛教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儒教仍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其统治地位并未发生动摇,故CD项均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佛教思想 6. 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 A. 动摇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B. 配合政权统治需要 C. 冲击世家大族政权垄断 D. 推动文化多元发展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唐代设置道举考试的原因是唐代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唐代皇帝选择老子为其始祖主要目的在于为巩固统治服务。因此选择B选项。道举考试并不影响明经科所以并未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所以A选项错误。选拨方式上看也没有能够冲击世家大族的意图,因此C项错误。明显的意图不在于推动文化多元发展,因此D项错误。 7. 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提出:“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朱熹意在( ) A. 适应皇权的需要 B. 倡导重德修身 C. 宣扬“存天理,灭人欲” D. 维护纲常名教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吕氏春秋·孟冬》属于先秦时期文学,当时民营手工业还没有普及,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祭器只是其中一种产品,故B项错误;材料中“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以考其诚”说明古代器物制作讲求质量,故C项正确;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是商周时代,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宋明理学·朱熹思想; 8. 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并成为黄巾起义的工具。而东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认为,黄巾军领袖张角“诳眩黎庶,纠合群愚,招集奸党,称合逆乱”;同时强调“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信道求仙者应“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葛洪的主张( ) A. 体现了三教合一趋势 B. 有利社会和谐发展 C. 反映下层民众的诉求 D. 动摇儒学统治地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A选项错在材料只谈到儒家和道家,未提佛家,所以与“三教合一”无关;B选项说法正确,葛洪反对张角,强调“忠孝和顺仁信”,这对社会发展是有利的;C选项错误,从以上可以看出,葛洪的思想对统治阶级是有利的,有利于稳固统治;D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这一点。 9. 中国古代史学家多以封建制和郡县制来划分中国历史发展阶段。顾炎武希望“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这反映了顾炎武( ) A. 探索治国之道具有复古倾向 B. 呼唤圣人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C. 强调地方应该拥有一定自治权 D. 借封建宗法精神实现治世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了要增加郡县的权力,即强调了地方也应该拥有一定自治权,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不是复古倾向而是与时俱进,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人治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封建宗法精神,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0. 中国古代把请人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称为“润笔”。至明朝中后期不少士大夫已形成为人作文字必须取得适当的金钱或其它物质报酬的观念,甚者以“润笔为生”。材料能说明( ) A. 封建文化专制政策的松弛 B. 儒家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 C. 士大夫轻视科举入仕途径 D. 白银流通扩大商品经济范围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明朝中后期不少士大夫已形成为人作文字必须取得适当的金钱或其它物质报酬的观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儒家传统的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发生转变,故B选项正确;以“润笔为生”不等于封建文化专制政策的松弛,故A选项错误;“润笔”也不能说明士大夫轻视科举入仕途径,故C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白银流通扩大商品经济范围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故选B。 11.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 ) A. 抗清斗争高涨 B. 宋明理学兴盛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西方思想的影响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抗清斗争是民族矛盾激化的表现,与民主思想的形成没有联系,故A项错误;宋明理学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思想武器,是早期民主思想所批判的对象,故B项错误;民主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中后期中国的商品经济发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为民主思想产生创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西方民主思想在鸦片战争之后才逐渐传入中国,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局面·早期启蒙思想的背景 12. 苏格拉底在被处死前说:“好人无论是生前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材料( ) A. 表明了坚定不移的宗教信仰 B. 体现了追求永生的终极目标 C. 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 反映了对道德和生命的思考 【答案】D 【解析】材料涉及到生前死后的生命问题,也涉及到好人、坏人即道德的问题,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宗教信仰,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出对永生的追求,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民主政治衰落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3. 有学者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 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 ) A. 世俗清醒的世界观并未出现 B. 亟待改变传统的基督教信仰 C. 用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主义 D. 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说明已经出现了世俗清醒的世界观,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阐释改变基督教的信仰问题,故B项排除;据材料中“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可知文艺复兴披着宗教外衣宣传人文主义思想,故C项正确;“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是对材料信息的错误理解,故D项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文艺复兴·特点 14.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 B. 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 C. 文艺复兴自由的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的追求真理 D. 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 【答案】A 【解析】文艺复兴是肯定世俗的生活,是投身世俗的怀抱, 宗教改革是建立新教,是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也是研究人的旨意而非上帝的旨意,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宗教改革是宗教领域的反封建斗争,也不是追求真理,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对待神的态度,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文艺复兴是肯定世俗的生活,宗教改革是建立体现自己信念的新教。 15. 1420—1436年,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建造佛罗伦萨大教堂时,匠心独具的设计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大胆突破传统的完全封闭风格,在上面开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 ) A. 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着人们前途 B. 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C. 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 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1420 - 1436年可知为15世纪,而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排除A。15世纪欧洲君主专制尚未整体形成,资产阶级革命尚未发生,因此欧洲并未告别专制,排除B。宗教改革运动发生于16世纪,排除C。15世纪正值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推崇人的价值,因此D与题意相符。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16.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并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其共同原因是( ) A. 文艺功能的政治化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D. 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 【答案】B 17. 东汉末年,关羽是一个带兵的将领,刚傲而缺乏处世的谨慎周详,他不顾利害,让自己两面受敌,弄到战败授首的地步。千年之后,关公被中国人奉为战神、财神,戏曲脸谱中特具枣红色。这反映了( ) A. 儒学神学化、宗教化 B. 理学社会化、世俗化 C. 公平公正社会价值 D. 戏曲可以体现真实历史 【答案】B 【解析】关羽的忠义仁信符合儒家思想的价值观,所以他被人们不断颂扬.而千年之后“关公被中国人奉为战“神”、财“神”,是人们把关公作为神来崇拜,这也正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神学化、宗教化,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战“神”、财“神”反映的是理学的神学化而非社会化、世俗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公平公正社会价值属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时代,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本题的主旨是儒学对关羽的神化,而选项D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战神、财神。 18. 台湾学者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型。比如在诗歌上,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将唐诗的丰腴、通脱、旷达,化作瘦劲、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形成宋诗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 A. 宋代君主专制强化B. 宋代理学影响C. 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D. 宋代租佃契约关系定型 【答案】B 【解析】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富于哲“理”,这是由于受到了宋代“理”学影响,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宋代君主专制强化和形成宋诗这种特点无直接的关联,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和商品经济也无直接的关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也不涉及租佃契约关系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富于哲“理”和宋代“理”学是吻合的。 19. 著名元曲《西厢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老夫人同意婚事,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的流行说明了( ) A. 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B. 人们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不满 C. 元代商品经济的空前发达 D. 人们对摆脱理学束缚的渴望 【答案】D 【解析】 宋明理学为本题主要考查点。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女主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可知,这不是对家庭制度不满,而是对礼教不满,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元代商品经济的状况,故C项错误;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这体现了人们渴望摆脱理学束缚,故D项正确。 20. 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种思想主张( ) A. 谴责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B. 强调君权神授、社会契约 C. 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础 D. 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文艺复兴……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基雅维利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权,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故D选项正确;材料信息“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不能说明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故A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君权神授、社会契约的主张,故B选项错误;启蒙运动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础,材料未涉及启蒙运动,故C选项错误。故选D。 21. 《西方文明史读本》载:“启蒙运动思想家质疑了传统对人的所有限制——而且确实挑战了传统本身的正当性。他们拥护普通人的权利、市民的权利、奴隶、犹太人、印第安人和孩子的权利,但是并没有拥护妇女的权利。……在哲学和艺术中,启蒙运动中的男人支持传统的妇女思想:沉默、服从、恭顺、谦逊和贞洁。”材料主要表明启蒙运动( ) A. 全盘否定西方传统文化 B. 哲学和艺术成就突出 C. 捍卫所有人的基本权利 D. 本身存在一定缺陷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就UCLA“启蒙运动思想家质疑了传统对人的所有限制……但是并没有拥护妇女的权利。……在哲学和艺术中,启蒙运动中的男人支持传统的妇女思想:沉默、服从、恭顺、谦逊和贞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启蒙运动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在于全盘否定西方传统文化,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哲学和艺术成就突出,故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捍卫所有人的基本权利,故C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局限性 22. 康德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的回应;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两人思想分歧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康德侧重于自由而卢梭更侧重于平等 B. 分歧主要是实行人民主权的途径 C. 康德反对人民主权而卢梭提倡人民主权 D. 分歧根源在于两人阶级立场不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康德是欧洲启蒙运动中德国的代表,他“不赞同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统治者”,但可以“提出申诉”;而卢梭主张“用暴力手段推翻他”,说明两者都主张人民主权,但实现的途径不同。故选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 23. 明清时期,取材于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吏传记的公案小说兴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三侠五义》。该题材的盛行折射出( ) A. 商品经济的繁荣 B. 民众对理想社会的诉求C.市民阶层的扩大 D.官民价值观念的趋同化 【答案】B 【解析】小说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显然,清官循吏类公案小说的兴起折射出当时民众对理想社会的诉求,民众是借助小说获得精神慰藉,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该题材的盛行折射不出商品经济的繁荣,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该题材的盛行折射出理想社会的诉求而非市民阶层的扩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在古代封建社会官是官民是民,官民价值观念不会相同,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4.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凡一代又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王国维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代表,赋予元曲很高文学地位 ②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 ③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 ④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学成就。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并非后来就都消亡了,含④均是错的,而①、②、③又均是正确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含④,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含④,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不含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元曲等 25. 林散之先生这样评价中国书法,“人的情感和书法艺术应该是对整个大自然的节律秩序的感受呼应和同构……它们是真正美学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有学者认为该评论同样适用于中国古代的美术作品。下列名画最能体现此种“有意味的形式”的是( ) A. 女史箴图 B. 清明上河图 C. 墨兰图 D. 天王送子图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文人画,而墨兰图是一幅非常抒情的写意文人画,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人画而女史箴图是人物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文人画而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文人画而天王送子图是宗教画,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6. 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 ) A.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B.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D. 理念是万物本源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强调的独立思考,“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与题意不合,故A项排除;“人是万物的尺度”“理念是外物的本源”均与题意无关,故BD项排除;据材料中“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等信息反映出苏格拉底对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迷信权威、轻信盲从,缺乏独立思考的评判,而据所学可知苏格拉底则主张要独立思考,做到考求真务实,故C项正确。 27. 文学作品能够反映时代的风貌。如果我们要了解西周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最好查阅( ) A. 《诗经》 B. 《离骚》 C. 《窦娥冤》 D. 《儒林外史》 【答案】A 【解析】略 28. 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 ) A. 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 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C. 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 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三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形式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壁画具有不同的内容,体现出壁画的时代性特征,故D项正确。A项不全面;根据材料不能得出B项的结论;材料体现的都是壁画这种艺术形式,C项错误。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艺术内容·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名师点睛】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 战国时期的一些帛画已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秦汉时期,绘画门类已很丰富,魏晋时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了后世的国画艺术的发展,隋唐以前,人物工笔画占主导地位,隋唐时代,山水画逐渐发展起来,这一时期的绘画吸取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中国画又称国画,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形式。作画使用特制的笔、墨、纸、砚、绢素以及矿物颜料。以题材的不同,中国画又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在表现技法上,中国画有工笔与写意、勾勒与没骨、设色与墨笔等区别。在艺术风格上,中国画可分为错彩镂金的工笔重彩画与讲究笔墨韵味、自然清新的水墨淡彩画两大类型。 29. 徐光启热衷于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当他得知闽越一带有甘薯的消息,便从莆田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成功。随后写下《甘薯疏》,用以推广甘薯种植。再经过整理,收入《农政全书》。据此可以推知《农政全书》( ) A. 突破传统科技藩篱 B. 汇总历代农学成就 C. 介绍西方农学知识 D. 渗透近代科学思想 【答案】A 【解析】热衷于“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意在强调《农政全书》有突破传统科技藩篱的特点,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是强调“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而非汇总历代农学成就,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西方农学知识,选项C 不符合题意,排除;都是古代科学思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30. 18世纪的欧洲曾兴起一股“中国风”,在建筑、园林、绘画和各种日用品的装饰造型中都竞相采用中国题材和模仿中国风格。当时有些欧洲人说,中国风格已控制了欧洲的园林、建筑、不久恐怕连基督教堂上的装饰也将加上金龙和宝塔了。材料现象反映了( ) A.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大 B. 西学东渐现象出现 C. 西方尊中国“天朝上国” D. 中西科技差距拉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在建筑、园林、绘画和各种日用品的装饰造型中都竞相采用中国题材和模仿中国风格”,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欧洲产生很大影响。故答案为A项。材料所述现象不属于“西学东渐”,排除B项;CD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两大题,共40分) 31. 材料一 中国人在道德和政治经济学、农业、生活必需的技艺等方面已臻于完美境地,其余方面的知识,倒是我们传授给她们的;但是在道德、政治经济、农业、技艺这方面,我们却应该做她们的学生了。 ——伏尔泰《哲学辞典》 材料二 应该看到,科学和艺术在中国没有任何进步,这个民族既无高大的建筑,也没有美丽的雕像,更无诗歌、音乐、绘画和雄辩术。 ——狄德罗《狄德罗全集》 (1)孔子思想的有哪些? (2)伏尔泰和狄德罗对中国文化的评价有何不同? 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答案】(1)仁 、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2)伏尔泰赞扬甚至美化中国文化,将中国文化视为楷模。 狄德罗贬斥中国文化,认为中国文化一无是处。 伏尔泰: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不提倡神学、倡导理性和仁政思想可以为其理论提供依据,因此高度赞扬中国文化。。但也存在过度美华中国文化,没有看到中国文化的弊端。 狄德罗:从西方自然科学和技术、人文及社会科学的标准去衡量中国文化,贬斥中国文化,没有意识到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忽视了中国文化的成就。分(酌情给分) (3)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1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孔子思想成果是一道识记性问题,主要包括仁和礼、有教无类等。 (2)伏尔泰是赞美中国文化而狄德罗则批判中国文化,这是因为二者看待中国文化的角度不同而造成的,伏尔泰看到了中国文化的理性和仁政思想,而狄德罗则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看待中国文化。 (3)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回答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均是可以作为答案的。 32. 材料一在汉初的几十年,虽然废除了秦王朝个别过于残忍的法律条文,但就司法体系和司法实践而言,几乎完全因袭秦王朝。当时以贾谊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几乎一致建议汉王朝约法省刑以安定民心。董仲舒认为,要克服汉承秦制的弊病,不在于法律制度的小修小补,而关键在于改变汉王朝的指导思想,换言之,就是以《春秋》作为汉王朝最高法典,以《春秋》决狱,以《春秋》作为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有一个案子是这样的: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杖击丙而误伤乙。按当时法律,杀人者死,甲殴父当枭首。董仲舒认为按照春秋“原心”(根据动机)诛罪原则分析,甲的本意是保护自己父亲,既属于正当防卫,又本意不是为了伤害自己父亲,故只能属于误伤,而不能算犯罪。由于这种司法原则合乎以血缘、伦理、宗法、地缘关系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需要,因而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影响。 ——摘编自马勇《董仲舒传》 材料二西塞罗是古罗马最有才华的政治家之一,他不仅当过执政官、元老院元老、总督,积极从事政治活动,而且也是当时最伟大的演说家、哲学家、散文家。他生活的时期,法学家所做的主要工作是解释市民法,回答市民法的问题,周旋于细枝未节当中。西塞罗则认为要从法律根源深处来解释法的问题。在他看来,自然法亦即正确的理性,才是真正的法律,是衡量一切是非的标准;上帝是自然法的制定、解释者和监护者;成文法必须符合自然法,否则就称不上是法律。自然法、理性和上帝是统一的,公正、善和成文法则是它的体现。所有的人在这种神圣的自然法面前都是平等的,但不是财产的均等,而是理性的共有。 ——摘编自西塞罗《论法律》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与战国时期法家法制观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董仲舒、西塞罗关于法律认识的共同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西塞罗对今天法制建设产生的历史作用。 【答案】 (1)不同:法家:严刑峻法。董仲舒:德主刑辅; 法家:法不阿贵;董:强调纲常伦理等级秩序; 董对于法家来说更关注动机,原心定罪。 (2)共同:批判继承前人的解释;追寻法律本原,探寻法律本质;法律为现实服务。 (3) 西塞罗作用:指导了罗马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成为近现代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先驱;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观念具有永恒价值。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董仲舒与战国时期法家法制观的不同之处主要突出战国时期法家法制观是一味的强调严刑峻法和法不阿贵,而董仲舒则主张德主刑辅,不是一味的强调严刑峻法,但强调等级秩序。 (2)董仲舒、西塞罗关于法律认识的共同点主要从均批判继承前人的法律解释、均强调法律为现实服务的作用、均寻找法的本质等方面论述。 (3)西塞罗对今天法制建设产生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罗马法自身的作用,二是对近现代发蹙额的作用,三是要强调平等公正至上的观念的深远影响,主要强调西塞罗的法治精神的影响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