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度 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3*18=54分)‎ ‎1. 下列有关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化学反应均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为人类利用 C. 吸热反应中由于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因而没有利用价值 D.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化学反应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都伴随能量的变化,故说法正确;B、化学燃烧产生热能,利用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说法正确;C、如C+CO2=2CO,此反应是吸热反应,可以把CO2转化成燃料CO,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说法错误;D、放热反应有时也需要加热,如煤的燃烧,故说法正确。‎ 考点:考查能量叙述、能量的转化等知识。‎ ‎2.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②氢气氧气中燃烧 ‎③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④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 ‎⑤Ba(OH)2•8H2O与NH4Cl反应 ⑥氢气还原氧化铜 ‎⑦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⑧钢铁制品生锈的反应 A. ③⑤⑥⑦⑧ B. ③⑤⑥ C. ①③④⑤⑥⑧ D. 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①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属于金属与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②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所有的燃烧均为放热反应;③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此反应为吸热;④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⑤Ba(OH)2•8H2O与NH4Cl反应,为吸热反应;⑥氢气还原氧化铜,为吸热反应;⑦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为放热反应;⑧钢铁制品生锈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有③⑤⑥,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C和CO2的反应、工业制水煤气、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铵盐和强碱的反应。本题的易错点为⑦,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是与氧化的缓慢氧化,剧烈氧化就可能燃烧。‎ ‎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金刚石,s)+O2(g)=CO2(g) △H1 ;‎ C(石墨,s)+O2(g)=CO2(g) △H2; ‎ C(石墨,s)=C(金刚石,s)△H3=+1.9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H1 > △H2‎ C. △H3=△H1 -△H2 D. 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A错误;‎ B.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金刚石是吸热反应,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故石墨燃烧放出的能量比金刚石低,放热反应的∆H<0,,故B错误;‎ C.将3个反应依次编为1式、2式、3式,根据盖斯定律,3式=2式-1式,故,故C错误;‎ 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H3=+1.9kJ/mol,为吸热反应,故D正确;‎ 本题答案为D。‎ ‎【点睛】物质转化过程中,若吸收热量则物质由稳定变为不稳定物质,若放出热量则物质由不稳定变为稳定物质。‎ ‎4.热方程式C(s)+H2O(g)=CO(g)+H2(g)ΔH=131.3 kJ·mol-1表示( )‎ A. 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B. 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1mol一氧化碳和1mol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C. 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D. 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收131.3kJ热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反应热与物质的聚集状态及物质的量有关,物质状态不同、物质的量不同,反应热不同,A项错误;‎ B. 反应热量变化需要说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状态不同,反应能量变化不同,B项错误;‎ C. C(s)+H2O(g)=CO(g)+H2(g)ΔH=131.3 kJ·mol-1表示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mol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C项正确;‎ D. 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D项错误;‎ 答案选C。‎ ‎5. 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C2H2(g) + 5O2(g)= 4CO2(g) + 2H2O(l)△H =-4b KJ/mol B. C2H2(g) + 5/2O2(g)= 2CO2(g) + H2O(l)△H = 2b KJ/mol C. 2C2H2(g)+ 5O2(g)=4CO2(g) + 2H2O(l)△H =-2b KJ/mol D. 2C2H2(g) + 5O2(g)= 4CO2(g) + 2H2O(l)△H = b KJ/mol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生成2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是2bkJ。同理生成4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放出4bkJ的热量。B、D的反应热中无“-”号,错误;C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考点:考查对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判断 ‎6.已知:1molH2(g)与1molBr2(g)完全反应生成2molHBr(g)时放出72kJ的热量,有关物质的相关数据如下表:则表中a为 化学键 H-H Br- Br H-Br 断裂1mol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36‎ a ‎369‎ A. 200 B. 230 C. 260 D. 404‎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1mol H2(g)与1mol Br2(g)完全反应生成2mol HBr(g)时放出72kJ的热量,即热化学方程式为H2(g)+Br2(g)=2HBr(g)△H=-72kJ/mol反应中,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生成物的总键能,则-720=436+a-2×369,解得a=230,答案选B。‎ 考点:考查反应热计算 ‎7.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类型能体现“原子经济”原则的是(  )‎ ‎①置换反应 ②化合反应 ③分解反应 ④取代反应 ‎⑤加成反应 ⑥复分解反应 ⑦加聚反应 A. ①②⑤ B. ②⑤⑦ C. ⑥⑦ D. 只有⑦‎ ‎【答案】B ‎【解析】‎ ‎【详解】化合反应、加成反应以及加聚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物中的所有原子都转化到生成物中,原子利用率达到100%,而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取代反应以及消去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或三种,原子利用率小于100%。‎ 答案选B。‎ ‎8.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1/2O2(g)== H2O(g) ΔH=a kJ·mol-1‎ H2(g)+1/2O2(g)== H2O(l) ΔH=b kJ·mol-1‎ ‎2H2(g)+O2(g)== 2H2O(l) ΔH=c kJ·mol-1‎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2b=c B. a、b和c均为正值 C. a=b D. 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答案】A ‎【解析】‎ A.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与反应热成正比,所以2b=c ,故A正确;B. 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a、b和c均为负值 ,故B错误;C. H2O(g)成为H2O(l)放热,所以a>b ,故C错误;D. 它们都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A.‎ ‎9. 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0.25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 2CH4(g) + 4O2(g) =2CO2(g) + 4H2O(l)ΔH= +890 kJ·mol-1‎ B. CH4(g) + 2O2(g) = CO2(g) +2H2O(l)ΔH= +890 kJ·mol-1‎ C. CH4(g) + 2O2(g) = CO2(g) +2H2O(l)ΔH=-890 kJ·mol-1‎ D. 2CH4(g) + 4O2(g) = 2CO2(g) + 4H2O(l)ΔH= -890 kJ·mol-1‎ ‎【答案】C ‎【解析】‎ ‎【详解】甲烷燃烧是放热反应,△H小于0,故AB不正确;‎ ‎0.25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kJ热量,则1mol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是222.5kJ×4=890 kJ。‎ 答案选C。‎ ‎10.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该反应反应物断裂旧键所吸收的能量高于生成物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 C. 该反应可能是碳酸钙分解反应 D. 因为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答案】D ‎【解析】‎ A. 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是吸热反应,A正确;B. 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总能量的差值,因此该反应反应物断裂旧键所吸收的能量高于生成物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B正确;C. 碳酸钙分解吸热,该反应可能是碳酸钙分解反应,C正确;D. 反应条件与反应是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没有关系,D错误,答案选D。‎ ‎11.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里反应的反应热可表示为:‎ H+(aq)+OH-(aq)=H2O(l);ΔH=-57.3kJ/ mol 已知: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ΔH1‎ HNO3(aq)+NaOH(aq)=NaNO3(aq)+H2O(l);ΔH2‎ 上述均系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ΔH1、ΔH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ΔH1=ΔH2=-57.3 kJ/mol B. ΔH1>ΔH2=-57.3 kJ/mol ‎ C. ΔH1<ΔH2<-57.3 kJ/mol D. 无法比较 ‎【答案】B ‎【解析】‎ ‎【分析】‎ 稀的强酸与强碱生成1mol H2O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吸热来解答。‎ ‎【详解】醋酸为弱电解质,电离会吸热,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ΔH1>-57.3 kJ/mol,HNO3为强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即ΔH2=-57.3 kJ/mol,故ΔH1>ΔH2=-57.3 kJ/mol,B项正确;‎ 答案选B。‎ ‎【点睛】弱酸或弱碱在溶液中电离生成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时会吸热,因此会使测定的热值减小,ΔH偏大。‎ ‎12.N2(g)与H2(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g),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I为放热过程、Ⅱ为吸热过程 B. 1/2 molN2和3/2molH2的键能之和大于1 mol NH3的键能 C. 1/2molN2和3/2molH2所具有的能量之和低于1 mol NH3所具有的能量 D. 该过程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92 kJ/mol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总能量的差值,据此解答。‎ 详解:A. I为断键过程,为吸热过程,Ⅱ为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为放热过程,A错误;‎ B. 由于是放热反应,则1/2 molN2和3/2molH2的键能之和小于1 mol NH3的键能,B错误;‎ C. 由于是放热反应,则1/2molN2和3/2molH2所具有的能量之和高于1 mol NH3所具有的能量,C错误;‎ D. 根据图像可知生成1mol氨气的反应热是1129 kJ/mol-1175 kJ/mol=-46 kJ/mol,因此该过程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92 kJ/mol,D正确。‎ 答案选D。‎ ‎13.下列一定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反应 B. 拆开反应物所有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 C. 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D. NaOH固体溶于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化学反应是否是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取决于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如铝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进行,A项错误;‎ B. 反应物所有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正确;‎ C. 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C项错误;‎ D. 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属于物理现象,不是放热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B。‎ ‎14.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 化学键 H-H Cl-Cl H-Cl 键能(kJ/mol)‎ ‎436‎ ‎243‎ ‎431‎ 对于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 断开1molH2中的H-H键需要放出436kJ的能量 B. 生成2molHCl中的H-Cl键需要放出431kJ的能量 C. 由键能数据分析,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D. 2molHCl(g)的能量比1molH2(g)和1molCl2(g)的总能量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因H-H键能436 kJ/mol,则有断开1molH2中的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故A错误;‎ B.因H-Cl键能431 kJ/mol,则生成2molHCl中的H-Cl键需要放出431kJ×2=862 kJ的能量,故B错误;‎ C.由键能与焓变的关系可得△H=(436+243-431×2) kJ/mol =-183 kJ/mol,△H<0,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 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H等于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总和减去形成生成物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总和。‎ ‎15.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只有在加热条件下该反应才能进行 C.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答案】B ‎【解析】‎ A、从图像可见,反应物的能量小于生成物的能量,反应吸热,故A正确;B、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如氯化铵和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不需要任何条件,故B错误;C、从图像可见,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故C正确;D、反应吸热,反应物键能之和大于生成物键能之和,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故D正确;故选B。‎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强酸跟强碱的反应热一定是中和热 B. 1molC完全燃烧放热383.3kJ,其热化学方程为:C+O2=CO2ΔH=-383.3kJ·mol-1‎ C. 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D. 表示中和热的离子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57.3KJ·mol-1‎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硫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热不是中和热,错误;B、热化学方程式中,没有标注各物质的聚集状态,错误;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正确;D、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17.已知:2Zn(s)+O2(g)=2ZnO(s)△H= —701.0kJ·mol-1 ,2Hg(l)+O2(g)=2HgO(s)△H= —181.6kJ·mol-1,则反应Zn(s)+ HgO(s)=ZnO(s)+ Hg(l)的△H为(  )‎ A. -259.7 kJ·mol-1 B. +259.7 kJ·mol-1 C. +519.4kJ·mol-1 D. -519.4kJ·mol-1‎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2Zn(s)+O2(g)=2ZnO(s) △H=-701.0kJ•mol-1,②2Hg(l)+O2(g)=2HgO(s) △H=-181.6kJ•mol-1,依据盖斯定律,将①-②得到:2Zn(s)+2HgO(s)=2ZnO(s)+2Hg(l) ‎ ‎△H=-519.4kJ/mol,则反应:Zn(s)+HgO(s)=ZnO(s)+Hg(l)△H=-259.7kJ/mol,故选A。‎ ‎18.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kJ/mol、890.3kJ/mol、2800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s)+1/2O2(g)=CO(g);△H=-393.5kJ/mol B. 2H2(g)+O2(g)=2H2O(g);△H=+571.6kJ/mol C. 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 D. 1/2C6H12O6(g)+3O2(g)=3CO2(g)+3H2O(l);△H=-1400kJ/mol ‎【答案】D ‎【解析】‎ 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碳的稳定氧化物是CO2,A不正确。氢气的稳定氧化物是液态水,B和C错误。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 二、非选择题(19→22总共46分)‎ ‎19.(1)根据如图所示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 △H=41kJ•mol﹣1‎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该反应放热反应 D.若当H2O为液态时反应热为△H2,则△H2>△H ‎(2)25℃、101kPa下,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kJ的热量,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已知反应:N2(g)+O2(g)=2NO(g) △H1‎ ‎2H2(g)+O2(g)=2H2O(g) △H2‎ N2(g)+3H2(g)=2NH3(g) △H3‎ 利用上述三个反应,计算4NH3(g)+5O2(g)=4NO(g)+6H2O(g)△H4 的反应焓变为:__(用含△H1、△H2、△H3的式子表示)。‎ ‎(4)已知反应2HI(g)⇌H2(g)+I2(g)的△H=+11kJ•mol﹣1,1molH2(g)、1mol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kJ。‎ ‎【答案】 (1). B (2). H2(g)+O2(g)=H2O(1),△H=﹣285.8kJ•mol﹣1, (3). 2△H1+3△H2﹣2△H3 (4). 299‎ ‎【解析】‎ ‎【分析】‎ ‎(1)图象分析生成物能量高于反应物可知为吸热反应,则根据图象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H2(g)═CO(g)+H2O(g)△H=+41kJ/mol,又气态水变成液态水还要放热,据此判断;‎ ‎(2)先求出1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在根据物质的状态与焓变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3)依据盖斯定律作答;‎ ‎(4)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化学键生成时需放出的能量=反应吸收的热量。‎ ‎【详解】(1)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H2(g)═CO(g)+H2O(g) △H=+41 kJ/mol,‎ A. 将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弄反了,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H2(g)═CO(g)+H2O(g) △H=+41kJ/mol,A项错误;‎ B. 生成物的能量比反应物的能量高,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项正确;‎ C. 生成物的能量比反应物的能量高,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项错误;‎ D. 因为气态水变成液态水还要放热,当H2O为液态时,其反应热值大于41kJ/mol,则△H < +41kJ⋅mol−1,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2)1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即0.5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的热量,则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142.9 kJ×2=285.8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1),△H=﹣285.8kJ•mol﹣1;‎ ‎(3)由①N2(g)+O2(g)═2NO(g)△H1 ②2H2(g)+O2(g)═2H2O(g)△H2 ③N2(g)+3H2(g)═2NH3(g)△H3 结合盖斯定律可知,①×2+②×3-③×2可得4NH3(g)+5O2(g)═4NO(g)+6H2O(g),即对应的焓变△H4=2△H1+3△H2﹣2△H3,故答案为:2△H1+3△H2﹣2△H3;‎ ‎(4)设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x kJ,则:(2x−436−151)kJ=11 kJ,解得x=299,故答案为:299。‎ ‎【点睛】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经常是常考点。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1)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书写时,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一般不用小数;‎ ‎(3)在物质的化学式后用括号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一般用英文字母g、l和s分别表示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中的溶质则用aq表示;‎ ‎(4)根据焓变的性质,若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的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H改变符号,但数值的绝对值不变。‎ ‎20.已知25℃、101 kPa时某些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 ‎ 名称 ‎ 化学式 ‎ ΔH ‎(kJ/mol) ‎ 名称 ‎ 化学式 ‎ ΔH ‎(kJ/mol) ‎ 石墨 ‎ C(s) ‎ ‎−393.5 ‎ 乙烷 ‎ C2H6(g) ‎ ‎−1560 ‎ 金刚石 ‎ C(s) ‎ ‎−395.0 ‎ 乙烯 ‎ C2H4(g) ‎ ‎−1411 ‎ 氢气 ‎ H2(g) ‎ ‎−285.8 ‎ 乙炔 ‎ C2H2(g) ‎ ‎−1300 ‎ 一氧化碳 ‎ CO(g) ‎ ‎−283.0 ‎ 乙醇 ‎ C2H5OH(l) ‎ ‎−1367 ‎ ‎(1)相同质量的上述八种物质,完全燃烧放热最多的名称是____。‎ ‎(2)石墨与金刚石互为____。‎ a.同位素 b.同素异形体 c.同分异构体 d.同系物 常温常压下,二者更稳定的是___。(填中文名称)‎ ‎(3)在标准状况下,22.4LCO和C2H2的混合气体在过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1096.6 kJ的热,则燃烧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4)估算在Ni作催化剂时,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焓变。C2H4(g)+H2(g)=C2H6(g) ΔH=____。‎ ‎(5)已知破坏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如下:‎ C-C C=C H-H ‎347kJ/mol ‎ ‎619kJ/mol ‎436kJ/mol ‎ 根据(4)的结论,估算C-H键的键能为____kJ/mol。‎ a.322.5 b.422.5 c.522.5 d.622.5‎ ‎【答案】 (1). 氢气 (2). b (3). 石墨 (4). 1.8 (5). -137kJ/mol (6). b ‎【解析】‎ ‎【分析】‎ ‎(1)相同质量的可燃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物质的量越多,再结合反应热比较放出的热量大小;‎ ‎(2)石墨与金刚石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能量越低越稳定;‎ ‎(3)设CO的物质的量为x mol,结合热量数据列方程求出参加反应的CO与C2H2各自的物质的量,再利用元素守恒找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4)依据盖斯定律构造已知热化学方程式,找出反应热之间的关系;‎ ‎(5)反应热=反应物断键所吸收的热量-生成物成键所放出的热量。‎ ‎【详解】(1)结合表格数据比较相同质量的上述八种物质,氢气的物质的量最大,完全燃烧放热最多,故答案为:氢气;‎ ‎(2)石墨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石墨比金刚石的能量低,石墨更稳定,故答案为:b;石墨;‎ ‎(3)在标准状况下,22.4L CO和C2H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设CO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根据上述表格数据可知,283.0 kJ/molx mol+1300 kJ/mol(1-x)mol=1096.6 kJ,解得x=0.2 mol,则CO的物质的量为0.2 mol,C2H2‎ 的物质的量为(1-0.2)mol=0.8 mol,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2mol+0.8mol2=1.8 mol,故答案为:1.8;‎ ‎(4)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乙烯的燃烧热为−1411 kJ/mol,则热化学方程式为:C2H4(g)+3O2(g)=2CO2(g)+2H2O(l) = −1411 kJ/mol①,同理根据氢气的燃烧热和乙烷的燃烧热可知得,H2(g)+O2(g)= H2O(l) = −285.8 kJ/mol②,C2H6(g)+ O2(g)=2CO2(g)+3H2O(l) = −1560 kJ/mol③,则①+②-③得C2H4(g)+H2(g)=C2H6(g) ΔH=−1411 kJ/mol−285.8 kJ/mol-(−1560 kJ/mol)-137kJ/mol,故答案为:-137kJ/mol;‎ ‎(4)设C-H键的键能为x kJ/mol,根据表格数据可得,619 kJ/mol+4x kJ/mol+436kJ/mol-(347kJ/mol+6x kJ/mol)= -137kJ/mol,解得x=422.5,b项正确,故答案为:b。‎ ‎21.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做反应热。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分为许多种,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等。‎ ‎(1)10g氢气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1209kJ热量,若H2O(1)=H2O(g) △H=+44kJ/mol,写出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2)利用50mL0.25mol•L-1硫酸、50mL 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装置中测定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 ‎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②使用下列用品不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 A.两个量筒 B.仪器a C.泡沫塑料板 D.碎泡沫塑料 ‎③向装有盐酸的小烧杯中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性迅速倒入 ‎④假设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t=3.4℃,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为____。(保留一位小数)‎ ‎⑤下列操作不会使测量的中和热数值改变的是___。‎ A.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的温度 B.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该实验在保温杯中进行 C.用 0.275mol•L-1Ba(OH)2溶液代替氢氧化钠溶液 D.把仪器a改为铜制品 E.用60mL 0.5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反应 F.用0.5mol•L-1醋酸代替硫酸 ‎【答案】 (1). H2(g)+1/2O2(g)=H2O(l),H=﹣285.8kJ•mol﹣1 (2). 环形玻璃搅拌棒 (3). A (4). C (5). 56.8 (6). BE ‎【解析】‎ ‎【分析】‎ ‎(1)依据条件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首先书写1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时的热化学方程式,再利用盖斯定律求出生成液态水时的热化学方程式;‎ ‎(2)①根据量热计的构造来判断仪器;‎ ‎②环形玻璃棒,使溶液混合更均匀,测量更准确;碎泡沫塑料和底部垫纸条,目的是保温,以减小实验中的误差;‎ ‎③测定中和热时,应将NaOH溶液一次迅速倒入装有盐酸烧杯中;‎ ‎④根据Q=m•c•△T计算出反应放出的热量,然后计算出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就可以得到中和热;‎ ‎⑤‎ ‎【详解】(1)10g氢气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1209kJ热量,则1molH2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241.8 kJ⋅mol−1,即热化学方程式为:又H2(g)+1/2O2(g)=H2O(g),H=﹣241.8 kJ•mol-1①,H2O(1)=H2O(g) △H=+44kJ⋅mol−1②,则依据盖斯定律可得①-②得到H2(g)+1/2O2(g)=H2O(l),H=﹣285.8kJ•mol﹣1,故答案为:H2(g)+1/2O2(g)=H2O(l),H=﹣285.8kJ•mol﹣1;‎ ‎(2)①仪器a的名称是环形玻璃搅拌棒,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 ‎②环形玻璃棒,使溶液混合更均匀,测量更准确;碎泡沫塑料和泡沫塑料板,目的是保温,以减小实验中的误差;量筒是测量溶液体积的,不能减少实验误差,故选A;‎ ‎③倒入NaOH溶液时,必须一次迅速的倒入,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否则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故选C.‎ ‎④50mL 0.50mol⋅L−1盐酸、50mL 0.55mol⋅L−1 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50mol/L=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cm3=100g,温度变化的值为△t=3.4℃,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T=100g×4.18J/(g⋅℃)×3.4℃=1421.2J,即1.4212 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 −56.8 kJ/mol,‎ 故答案为:56.8;‎ ‎⑤ A.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的温度,则硫酸的起始温度偏高,温差偏小,使测试结果偏低,A项错误;‎ B.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该实验保温杯中进行,不会使实验结果造成误差,B项正确;‎ C.用 0.275mol•L-1Ba(OH)2溶液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则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除了生成水外,还生成了BaSO4沉淀,该反应中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影响测试结果,C项错误;‎ D.把仪器a改为铜制品,铜会传热,会造成热损失,影响实验结果,D项错误;‎ E.中和热是指稀的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所放出的热量,用60mL 0.5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反应不影响中和热的测定,E项正确;‎ F.醋酸为弱酸,电离会吸热,则用0.5mol•L-1醋酸代替硫酸,会影响实验结果,F项错误;‎ 答案为BE。‎ ‎【点睛】书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 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能会出现分数表示的情况。‎ ‎22.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A和2molB两种气体相混合后于容积为2L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x值等于_____;‎ ‎(2)A的转化率为______;‎ ‎(3)生成D的反应速率为_____;‎ ‎【答案】(1)2;(2)60%;(3)0.2mol/(L•min)。‎ ‎【解析】‎ 试题分析:(1)平衡时C的浓度为0.4mol/L,则n(C)=0.4mol/L×2L=0.8mol,根据物质发生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n(C):△n(D)=1:1=0.8mol:0.8mol=x:2,解得x=2;(2)平衡时n(D)=0.8mol,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n(A):n(D)=3:2,所以△n(A)=3/2n(D)=3/2×0.8mol=1.2mol,故A的转化率为(1.2mol÷2mol)×100%=60%;(3)v(D)=△c(D)÷△t=(0.8mol÷2L)÷2min=0.2mol/(L•min)。‎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物质的平衡转化率的计算的知识。‎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