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7讲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第27讲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是考查频率较低的区域: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常与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及“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及必修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等知识相关联,考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思想主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毛泽东思想。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毛泽东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思想主张及影响仍需重点关注。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仅有少量的涉及: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常与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必修二“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等知识相关联,考查邓小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南方谈话”、邓小平理论的地位、“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等需重点关注。 一、毛泽东思想 1.萌发:国民大革命时期。 - 10 - (1)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 (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强调农村革命的意义。 2.诞生:井冈山时期。 (1)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 (2)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成熟:延安时期。 (1)标志: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中国革命进行了系统论述。 (3)文献:《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 4.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 (1)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理论以及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理论等。 (2)文章:《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 二、邓小平理论 1.形成 (1)1978年12月,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2)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 2.发展 内容 意义 “南方 谈话” 深刻阐发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 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 (续表) 内容 意义 中共 十四大 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中共 十五大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 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10 - 2.意义 (1)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2)是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四、科学发展观 1.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地位 (1)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2)2007年,在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内容 (1)回答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2)矛盾判断:作出了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判断。 (3)目标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 (5)战略布局: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确立: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地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知识拓展] 毛泽东的民族主义观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摘自《毛泽东祭黄帝陵 祭文》1937年4月5日 - 10 - 清明节 [知识图解]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时代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教材补缺]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 4.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5.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7.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依靠力量: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10.国家统一:“一国两制”。 11.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 10 - 【学习感悟】 热考主题一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历史概念] 1.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过的正确的理论思想和经验总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与建设道路。 3.《论十大关系》 (1)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2)内容:报告在总结新中国经济建设经验和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等十大关系,提出要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意义:这个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史料实证] [史料一] 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完成革命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读史 - 10 - 史料一信息“农村变动”是指群众力量,揭示出毛泽东认识到农民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重要性。 [史料二] 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读史 史料二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史料三]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中写道:“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读史 史料三反映了莫里斯·迈斯纳对毛泽东思想的客观认识。 [史料四] 但是,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不但如此,有的人还认为谁要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谁就是犯了弥天大罪。 ——《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读史 史料四中,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侧面表明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这条“正确道路”的内涵是什么? 提示:“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2.依据史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为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的? 提示: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中国近现代的三次转变,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再崛起,综合三则史料和所学知识阐述这三次“转变”的涵义,从中你又能获得怎样的认识? 提示:涵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从建设社会主义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转变。 - 10 - 认识:既要借鉴外国先进经验,更要立足于中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系统认知] 毛泽东思想的特点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始终贯穿着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素养落实] 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1.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材料主要阐明( B ) A.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具有一致性 B.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 C.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 D.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必然趋势 解析:据材料可得主要比较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在革命目标、领导阶级、革命性质、未来前途上的不同,故B项正确。 2.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一思想的提出( D ) A.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B.指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C.说明进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D.体现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 解析:根据材料中反映的是湖南暴动,可知当时并未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故A项错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材料并未强调,故B项错误;材料中强调武装斗争和“上山”体现了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故C项错误,D项正确。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飞跃。 - 10 - 热考主题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历史概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又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的特征。 [史料实证] [史料] 邓小平模式,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第六次政治选择,是毛泽东模式的改良型,一方面,它具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导向性,这是邓小平模式与毛泽东模式最大的区别,另一方面,它继承了毛泽东模式原有的强大政治资源,通过一个强大的有社会广泛基础的执政党,以实现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稳定,保持着强大的政治整合力。因此它在政治类型学上可以归结为“后全能主义型的新权威主义”发展模式。 ——萧功秦《二十世纪中国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 新政到当代改革开放》 读史 上述史料说明邓小平模式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模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拓和奠基之作。 结合上述史料思考,萧功秦的观点是什么? 提示:萧功秦认为邓小平模式有两大特点:继承了毛泽东模式的政治资源,充分利用了市场对经济的激活作用。 [系统认知] 1.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从思想路 线上看 毛泽东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邓小平继承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从道路选 择上看 - 10 - 正如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一样,邓小平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巨大成功后再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这符合中国的国情 从统一战 线上看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同样,邓小平在改革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统一战线 2.20世纪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比较 标志会议 核心或 精髓 解决的 问题 意义 三民 主义 同盟会成立大会 民权主义 民族独立, 民主共和 指导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民醒过来 毛泽 东思 想 中共七大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民主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指导革命和建设,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邓小平 理论 中共十五大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指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素养落实] 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1.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说:“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他还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这些言论( D ) A.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B.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 C.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到关键时期提出的 D.表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尚未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故B项错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到关键时期”是指世纪之交,与题中“1979年”不符,故C项错误。故选D。 2.“1984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邓小平的讲话推动了( C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B.深圳作为90年代改革开放标志的形成 C.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 解析: - 10 - 邓小平的上述讲话是在1992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故A项错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是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标志,故B项错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故C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是在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D项错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引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强国之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理论飞跃。 热考主题三 考点综合拓展 综合拓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飞跃。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引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强国之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理论飞跃。 (3)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 (4)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1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