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景胜中学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月考11月高二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每小题2分,共50分)‎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国的文人以诗歌的形式展现了自然美。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 自然景观也是一种文化 B. 诗歌的创作属于人们的文化活动 C. 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D. 艺术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的内涵的相关知识。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和产品。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因此,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D项说法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2019年5月25日至7月10日,阿富汗国家宝藏在河南郑州博物馆展出。有观众这样表达自己的观感:“通过参观这个展览,我了解了阿富汗的历史和文化,对阿富汗国家宝藏的颠沛窘境感同身受,也增强了保护中国国家宝藏的意识。”这体现文化生活的道理有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②人们接受健康文化的影响,是被动学习的过程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通过参观阿富汗国家宝藏展,可以了解了阿富汗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们对阿富汗国家宝藏的颠沛窘境感同身受,增强了保护中国国家宝藏的意识,说明了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①③正确。‎ ‎②: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②错误。‎ ‎④:该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④排除。‎ 故本题选B。‎ ‎3.M村原本是一个以磁州窑发源地闻名的古村落,但因自然条件艰苦,原住民纷纷搬离,成为空心村。当地从磁州窑文化、古镇村落文化入手,对新村和老村进行改造,发展文化艺术旅游产业。如今,空心村变成了文化村,古村落焕发出新活力。这表明 ‎①发展艺术旅游产业是振兴乡村文化的前提 ‎②乡村传统文化是村落改造的重要动力 ‎③乡村文化能够在村落改造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古村落的保护性改造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该地从磁州窑文化、古镇村落文化入手,对新村和老村进行改造,发展文化艺术旅游产业。如今,空心村变成了文化村,古村落焕发出新活力。表明古村落的保护性改造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乡村文化能够在村落改造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③④项符合题意;发展艺术旅游产业有利于振兴乡村文化,但并非是振兴乡村文化的前提,①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乡村文化能够在村落改造中转化为物质力量,而且乡村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笼统地说乡村传统文化是村落改造的重要动力,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4.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总结。这主要表明 A.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B. 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C.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 文化是一种素养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的产生的相关知识。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总结。这主要表明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文化的丰富形式,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未体现文化力量的实质,B项排除;材料未体现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的相关知识,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C。‎ ‎5.有人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和它的居民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这告诉我们 ‎①城市是城市文化的载体 ‎②城市建设蕴含着人们的精神特质 ‎③城市文化是城市居民创造物质成果 ‎④城市建设扩展了文化的形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是居民文化追求的载体和直接反映,说明城市是城市文化的载体,①项符合题意;从城市中可以看到它和它的居民的抱负,说明城市承载着居民的追求和城市发展理念,城市建设蕴含着人们的精神特质,②项符合题意;城市文化是城市居民创造的精神成果,③项观点错误;城市建设丰富了文化的内容,但没有扩展文化的形式,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 ‎【点睛】文化的形式。‎ ‎(1)从静态角度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2)从动态角度看,包括各种文化活动,即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6.文化创造美好,美好需要文化,文化与美最相关、最契合。只要有空地,就会有广场舞的身影;读书、看戏、听讲座,人们乐于用文化活动填补闲暇时间;插花、茶艺、琴艺等更为精致的“雅生活”正在普通百姓中悄然兴起。文化味儿,正成为时下国人日常生活中散发的新气息。这折射出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④追求“雅生活”有利于消除生活方式的差异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文化创造美好,美好需要文化,文化与美最相关、最契合。文化味儿,正成为时下国人日常生活中散发的新气息。这折射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②③正确;材料未涉及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①与材料无关,排除;④中的“消除生活方式的差异”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7.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男尊女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养儿防老”等旧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这说明 A.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 B. 应摒弃传统文化 C. 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和派生物 D.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不符合题意,该选项本身表述正确,但题干强调的是文化的相对独立性,而不是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B说法错误,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 C说法错误,如同不能将精神文明看作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一样,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D符合题意,从哲学上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作为社会意识组成部分的文化,它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甚至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男尊女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养儿防老”等旧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充分地说明社会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故选D。‎ ‎8.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风气和习俗,包括其成员的思想、品德、情感、礼仪、语言等。中国人重视家风的传统。这是因为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良好家风对个人的成长具有决定作用 ‎③家风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④文化以其特有的感染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国人重视家风的传统,原因在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同时家风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故入选。②④选项观点错误,良好的家风对个人的成长具有重大影响,但并不具有决定作用,同时优秀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所有的文化,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故排除。故本题选A。‎ ‎9.“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 )‎ A. 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 B.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C. 文化具有培养和塑造人的功能 D. 文化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对人作用。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表明优秀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正确;健康的、可持续的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A错误;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不起主导作用,B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错误。故本题选C。‎ ‎【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 内容 启示 来源 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要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表现 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重视文化的影响,把握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的不同特点 特点 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主动感悟、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优秀 文化 塑造 人生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侧重广度),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侧重力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接受优秀文化,自觉抵制落后、腐朽文化,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10.古人云:“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说的是一旦没有道德约束和精神依托,人的欲望就会恶性膨胀和肆意泛滥,造成祸害与灾难。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加强文化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②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③要发挥优秀文化在塑造健全人格中的作用 ‎④优秀文化是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选项错误,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④选项错误,过于夸大了优秀文化的地位,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一旦没有道德约束和精神依托,人的欲望就会恶性膨胀和肆意泛滥,造成祸害与灾难,这启示我们要发挥优秀文化在塑造健全人格中的作用,加强文化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①③选项错误。故选D。‎ ‎11.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W市的农家书屋纷纷为村民推出免费的系列文化活动,如开展书法学习班、读书会、传统习俗礼仪活动、音乐欣赏会、村民沙龙等。农家书屋成了村民学习惠民政策、农业科技和文化知识的课堂。还是村民欣赏艺术、陶冶情操、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农家书屋推出系列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 ‎②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实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④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引导,满足人们多样化需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农家书屋推出系列活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产业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③;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引导的主体是国家,④与设问的主体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12.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优秀文化能提升人的幸福度 ‎④文化能够促进国家和民族兴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④选项错误,优秀文化能够促进国家和民族兴旺。题目中,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文化能提升人的幸福度。②③选项入选。选C。‎ ‎【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但不能据此认为人们对文化的接受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人们对文化的接受有些是在消极被动、无目的的情况下发生的。但并不都是如此,特别是人们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13.国产动漫剧《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摈弃说教式的灌输,采用“你懂的”的隐喻手法阐述历史事件,赢得网友赞赏,迅速在网上“走红”。于是,国内动漫界中,有一种爱国主义叫“幸福并感激着”;于是,越来越多的网生代青少年在现实中成为努力奋斗的“兔子军”。由此,可以感悟到 ‎①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②文化对人的成长有巨大影响力,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完美的人 ‎③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不断丰富自身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④流行文化所产生的精神力量,能够激励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创造幸福生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通过观看欣赏国产动漫剧《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使得越来越多的网生代青少年在现实中成为努力奋斗的“兔子军”,这表明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不断丰富自身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文化有优秀文化和落后文化之分,优秀文化有利于塑造着完美的人生;④错误,文化有优秀文化和落后文化之分,优秀文化所产生的精神力量,能够激励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创造幸福生活。故本题答案为B。‎ ‎14.里约奥运会自行车的赛场上,三位运动员戴着具有特色的中国元素和文化的头盔,头顶部分分别是穆桂英(图右)、张飞(图中)和花木兰(图左)的造型, 三位运动员,不仅仅让赛事扬威里约,获得历史上的第一枚奥运自行车金牌,而且让中国国粹文化闪耀全世界。下列认识正确的 ‎①该头盔亮相里约奥运会是文化传播途径创新的成功案例 ‎②该头盔亮相里约奥运赛场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③该头盔的设计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④该头盔的设计表明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该头盔亮相里约奥运会并不属于文化传播途径的创新,①不选;该头盔亮相里约奥运赛场,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②正确;该头盔的设计,表明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作用,③正确;社会实践是传统文化创新的源泉,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C。‎ ‎【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是人们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文化的影响。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往往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喜好作出自己的选择。‎ ‎1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最高目标。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亲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意味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减少与弱化 ‎②彰显了世界各国核心价值观的共同本质 ‎③是维护和发展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在要求 ‎④有利于各国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交流与传播。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对维护和发展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③④符合题意。①表述错误,世界文化多样性没有减少也没有被弱化。②选项的表述错误,各国的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不是相同的,故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16.作为“中英文化交流年”的重要文化项目,中国国家京剧院携《杨门女将》和《霸王别姬》两部经典大戏赴英国进行9场演出,对加强中英文化交流互鉴、增进两国人民友谊起到积极作用。这表明 ‎①不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②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文化交流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④文艺演出能使其他国家认同我国文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加强中英文化交流互鉴,对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②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不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①项与题意不符;文艺演出有利于其他国家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但不能说认同我国文化,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我们应怎样进行文化交流?‎ ‎(1)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既要更加热情的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或途径),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大众媒体),进行中外文化交流。‎ ‎(5)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6)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17.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朗读者”“见字如面”,一个个有时代创意又有传统底蕴的电视综艺节目,触动了观众心中深藏的传统文化情结。关于“中国味儿”文化类节目的走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的魅力来自于时间,诗词歌赋、文牍书信,越古老的文化就越有生命力 ‎②物质文明日益丰富,人们会更关注精神的富足,这类节目的走红有其必然性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的精神家园,文化节目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④文化的力量不在于本身价值的大小,而是取决于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①选项表述错误,并非越古老的文化就越有生命力。④选项错误,文化的力量不仅取决于本身价值的大小,而且也取决于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题目中,一个个有时代创意又有传统底蕴的电视综艺节目,触动了观众心中深藏的传统文化情结,这说明了物质文明日益丰富,人们会更关注精神的富足,这类节目的走红有其必然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的精神家园,文化节目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故②③入选。选D。‎ ‎18.2018年春节期间,央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热播,好评如潮。它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回到了诗歌的起源,也让诗歌回到了生活,把文化的“过去完成时”成功转化为“现在进行时”。《经典咏流传》广受好评的原因是 ‎①该节目依托现代传媒技术扩大了受众范围 ‎②该节目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该节目契合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该节目所承载的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回到了诗歌的起源,也让诗歌回到了生活,把文化的“过去完成时”成功转化为“现在进行时”,这既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满足了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②③符合题意;①④说法正确但不是该受到观众好评的原因,排除。故本题选C。‎ ‎19.钱学森特别重视通过学术书信进行交流。有研究表明,散落于各处的钱学森学术书信共计5631封,通信对象300余人。从通信对象身份看,具有明显的“跨学科”和“跨年龄”特征,甚至有通信对象与钱学森素未谋面,但通过书信彼此可以平等和坦诚地交流。从哲学角度看,以下名言有助于理解学术书信交流意义的是 ‎①问学必有师,讲习(研讨学习)必有友 ‎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③聪明的人,只要能掌握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④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①选项观点符合题干,通过书信交流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入选。④选项观点符合题干,题中钱学森长期坚持通过书信与人进行交流,说明其通过坚持良好交流方式而产生伟大意义,入选。②选项与题干不符,设问要求书信交流的意义,与读书无关,排除。③选项观点表述错误,要掌握自己,但仅仅掌握自己,不会什么也不失去,排除。故本题选B。‎ ‎20.近年来,各地中学举行的成人典礼,始于周代的冠之礼。对此,张同学认为,成人礼应该回归古代已有的冠仪式,使传统文化得以继承;李同学认为,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只要在内容上让学生感受到成人的责任就可以了,复古礼的仪式没有多少价值。可见 ‎①张同学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 ‎ ‎②李同学的合理性在于认识到传统礼仪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 ‎③成人礼仪形式的演变是社会进步的突出表现和主要标志 ‎④中华传统礼仪文化需要因时而变,并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②错误;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张同学认为“复古式的冠(笄)仪式没有价值”,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也启示我们中华传统礼仪文化需要因时而变,并注入时代精神,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成人礼仪形式的演变是社会进步的突出表现和主要标志”的说法夸大了成人礼仪式演变在社会进步的地位和作用,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21.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表明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①正确;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②说法错误;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表明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③正确;现代传媒不能丰富和扩展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④错误。故选B。‎ ‎22.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告诉我们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对待外来文化要坚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②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继承传统文化。“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告诉我们对待外来文化要坚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同时也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③④选项入选。故本题选D。‎ ‎23.当重庆市川剧团亮相匈牙利“布达佩斯之春”艺术节,在多瑙河畔的匈牙利国家剧院登台演出时,从未观看过中国川剧的匈牙利观众被川剧经典《李亚仙》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高亢激越的川剧声腔深深迷住了。这反映了 ‎①川剧艺术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②中华戏曲文化在交流中向世界传播 ‎③不同文化在交流中实现了创新融合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根据题目的表述,重庆市川剧团在匈牙利国家剧院登台演出时,从未观看过中国川剧的匈牙利观众被川剧经典《李亚仙》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高亢激越的川剧声腔深深迷住了,这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戏曲文化在交流中向世界传播,①②正确。‎ ‎③:题目中没有阐述不同文化在交流中实现了创新融合,③排除。‎ ‎④:题目中没有强调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该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④排除。‎ 故本题选A。‎ ‎24.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中国第31个列入该名录的项目。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  )‎ A. 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丰富性、文化创新与发展 B. 传统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 C. 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 D. 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中国“二十四节气”不属于大众文化,A与题意不符。‎ B: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没有体现文化发展,B与题意不符。‎ C: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C与题意不符。‎ D:中国“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史文化,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利于推进人类文明的演进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应该传承和保护,D符合题意。‎ 故选D。‎ ‎25.当前我国有一部分人,没有悟透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怀疑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甚至干脆下结论:传统文化在当下不适用,该修改或淘汰。于是乎,开口洋腔, 满腔西方,忘记了自己的袓宗是谁,叛逆自己的民族属性,漠视自己的传承责任。这启示我们要 ‎①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 ‎②反对“封闭主义”‎ ‎③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 ‎④反对“守旧主义”‎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的两种错误倾向的知识。材料中的“开口洋腔、满腔西方,忘记了自己的祖宗是谁,叛逆自己的民族属性,漠视自己的传承责任”是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的体现,故选项①③正确。选项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英雄不容亵渎、先烈不容诋毁。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施行。‎ ‎《英雄烈士保护法》指出,要建立健全烈士陵园、纪念堂馆、纪念碑亭等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制度。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应当健全服务和管理工作规范,保持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庄严、肃穆的环境和氛国,明确不得在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国内从事有损纪念英雄烈士环境和氛围的活动,不得侵占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和设施,不得破坏、污损纪念设施等。‎ 崇尚英雄才会诞生英雄,争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英雄烈士不仅以其顽强抗争推动了历史进步,更以其坚定信念、无畏气概和高尚人格,充实了民族的精神殿堂。透过长征将士,人们惊叹于“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走近抗战军民,人们感佩于“一寸山河一寸血”;品读革命故事,人们更深刻理解,为什么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回望历史的天空,正是无数先贤英烈,挺立起民族精神的万里河山。对于“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样的历史之问,无论任何时候,我们的回答不应有改变。‎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 ‎【答案】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承载着英雄精神,国家保护有利于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国家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持庄严、肃穆的环境和氛围,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有利于继承宝贵的革命文化,在文化激荡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 从材料可以看出,《英雄烈士保护法》的实施,为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让人们记住英雄,弘扬英雄的精神,争做英雄,充实民族的精神殿堂。可运用所学文化知识,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优秀文化的作用等方面,分析国家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有利于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点睛】感受文化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是什么?‎ ‎(1)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哪些?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4、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什么?‎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启发:我们应主动向上的学习优秀文化,参加健康的文化活动,远离避免错误的思想和错误的知识对我们的影响。‎ ‎5、如何理解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27.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孝感市某中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专题教育活动,加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着力创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校园文化。‎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对“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学生健康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的观点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健康成长。‎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先进文化的影响,对学生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文化会影响人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到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的文化会帮助学生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形成科学思维方式。‎ ‎④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引导学生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成长。‎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说明类试题,题目限定明确。针对材料某中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考生可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针对材料加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考生可从文化会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到活动和思维方式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针对材料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着力创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校园文化,考生可从有利于引导学生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成长的角度去分析说明。‎ ‎【点睛】说明类主观题解法 1.题型特点 说明类主观题一般来说,其设问形式主要有两种: (1)运用某原理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 (2)说明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做法的正确性或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2.解题方法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弄清命题者的意图。 要做到“两审”:审材料和审问题。一般先审问题后审材料,带着问题审材料。审问题,就是要弄清问题的中心,看清问题的特殊要求(如要求说明原因、意义或做法的正确性)‎ ‎,从而弄准答题应当运用的课本知识。审材料,先粗读再细读,尽快抓住它的关键词句、主要观点和中心思想。 第二步:根据材料内容对接教材知识,落实知识点内容。 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出问题、材料、教材三者之间的相关点,这是答题的关键。‎ 第三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 答案应具有针对性,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涉及多个知识点,要考虑其主次与先后,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规范。切不可答非所问,偏离题意。 对于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的题目,要从是什么、为什么、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做法(错误的危害)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题目(如要求说明产生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应采取的措施),还要在答案组织中使用凸显特殊要求的词语,可以参见原因类、意义类、措施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8月,以“全球转变下的挑战与责任”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人文大会在比利时开幕。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在发表开场致辞时强调了技术在人文领域带来的重要改变。‎ ‎2017年7月,腾讯公司对外宣布,正式发起“长城你造不造”计划,结合自身业务与平台优势,运用互联网科技保护与传承长城文化,包括“长城小兵”IP形象和积累步数为长城“添砖加瓦”等微信小程序也首次向公众展示。‎ 此外,腾讯还用互联网技术复兴了口头文学中共同创造的传统,通过与艺术大师合作的方式,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进来,以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和形式传播。‎ 腾讯希望推动互联网与人文的融合,从科技和文化两个维度提升人类生活品质。但与此同时,新技术也催生了很多新的问题,在互联网走到十字路口的当下,要推动互联网与人文更密切的融合,从人类几千年的智慧中寻找力量,把人类带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腾讯成功的原因。‎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视频致辞中强调,此次会议是“重新唤醒人文力量的重要契机”。请为重新唤醒人文力量提两条建议。‎ ‎【答案】(1)①立足于社会实践,结合自身业务与平台优势,推出“长城小兵”IP形象和积累步数为长城“添砖加瓦”等微信小程序。‎ ‎②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运用互联网科技来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保护、传承长城文化,复兴口头文学中共同创造的传统。‎ ‎④在形式上积极创新,采取与艺术大师合作的方式。‎ ‎⑤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采取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和形式。‎ ‎(2)①世界凝聚新共识,促进对话与团结,同时保持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 ‎②充分运用当今科学技术,促进人文科学的传承与创新。‎ ‎③促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与互补。‎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首届世界人文大会在比利时开幕,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在发表开场致辞时强调了技术在人文领域带来的重要改变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1)材料中,腾讯公司运用互联网科技保护与传承长城文化,包括“长城小兵”IP形象和积累步数为长城“添砖加瓦”等微信小程序也首次向公众展示,故可以从文化创新立足社会实践以及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腾讯还用互联网技术复兴了口头文学中共同创造的传统,通过与艺术大师合作的方式,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进来,以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和形式传播,故可以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注重形式创新以及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世界凝聚新共识,促进对话与团结,同时保持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充分运用当今科学技术,促进人文科学的传承与创新等。‎ ‎【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 ‎(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 ‎(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29.《舌尖上的中国2》播出以来,引发观众的共鸣。‎ 材料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展示了中国各地各民族各具特色的优秀美食文化,而且通过展示人们日常生活中与美食相关的多重侧面,描绘与感知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家族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对主食的深厚情感。该片不仅刺激了人们的味蕾,还引起了观众感情上的共鸣,勾起了无数华人拳拳游子心和深深故乡情。该片播出后,受到了广泛赞誉。‎ 材料二《舌尖上的中国2》在呈现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同时,借鉴了西方纪录片的拍摄和制作模式,并且融入了生活情感。通过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让人们在感受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生活的情感。‎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舌尖上的中国2》受到广泛赞誉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舌尖上的中国2》给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启示。‎ ‎【答案】(1)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中华美食文化通过网络、电视等传媒的传播,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饮食文化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故乡情感。③文化具有影响人和塑造人生的功能,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2)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在凸显中国饮食文化特色的同时,要着眼于世界文化需求。②发挥大众传媒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的强大功能。③认同本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挖掘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解析】‎ ‎【分析】‎ 本题材料一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展示了中国各地各民族各具特色的优秀美食文化为背景材料,材料二以《舌尖上的中国2》通过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让人们在感受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生活的情感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1)材料中,中华美食文化通过网络、电视等传媒的传播,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故可以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该片不仅刺激了人们的味蕾,还引起了观众感情上的共鸣, 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故乡情感, 故可以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该纪录片勾起了无数华人拳拳游子心和深深故乡情,故可以从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 ‎(2)本题属于启示类主观解析试题。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和材料呈现的措施中去归纳。材料中,该纪录片在呈现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同时,借鉴了西方纪录片的拍摄和制作模式,并且融入了生活情感。通过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让人们在感受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生活的情感,故主要考虑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大众传媒的特点、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以及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点睛】为什么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解答此类问题,应立足于全书的内容,从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的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角度思考。具体包括:(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对人们的生活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对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4)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5)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6)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基础,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