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食用植物油含有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 B. 分馏、干馏都是物理变化,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C. 淀粉、蛋白质、葡萄糖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 甲烷、汽油、生物柴油、酒精都是碳氢化合物,都可作燃料 【答案】A 【解析】分析:一般所说的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六类: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或微量元素)、和水;干馏是化学变化;葡萄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酒精不是碳氢化合物。 详解:植物油含有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 A选项正确;分馏是物理变化,干馏、裂解、裂化是化学变化,B选项错误;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选项错误;生物柴油和酒精均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碳氢化合物,D选项错误;正确选项A。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B.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 C. 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D. 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 【答案】A 【解析】A.聚乙烯塑料在自然界中很难分解,可造成白色污染,故A错误;B.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碳等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故B正确;C. 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故C正确;D. 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故D正确。故选A。 3. 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实验 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证明乙烯与溴反应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A正确;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但是两个反应的剧烈程度是不同的,所以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的活性是不相同的,B不正确;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水垢中有碳酸钙,说明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C不正确;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是因为生成的HCl水溶液具有酸性,D不正确。本题选A。 4. 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CH2=CH2+ B. CH3CH=CH2+Cl2CH2=CHCH2Cl+HCl C. 2CH3CH2OH+O22CH3CHO+2H2O D. 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 【答案】B 【解析】A. CH2=CH2+ 中碳碳双键断裂,属于加成反应,故A错误;B. CH3CH=CH2+Cl2CH2=CHCH2Cl+HCl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属于取代反应,故B正确;C. 2CH3CH2OH+O22CH3CHO+2H2O是乙醇的氧化反应,故C错误;D. 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反应中形成了碳碳双键,属于消去反应,故D错误;故选B。 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5g甲基(﹣CH3)所含有的电子数是9NA B. 7.8g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0.3NA C. 1mol C2H5OH和1mol CH3CO18OH反应生成水的中子数为8NA D. 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的原子总数为0.5 NA 【答案】A 6. 有机物对乙烯基苯甲酸(结构如图)在医药合成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而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化含物中含氧官能团为酯基 B. 该化台物中的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内 C. 该化合物可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D. 该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共3种 【答案】C 【解析】根据化合物的结构简式知,其中含氧官能团为羧基,A项错误;根据苯和乙烯的结构特点及碳碳单键可以旋转知,该化合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一定共平面,B项错误;该化合物含有羧基、碳碳双键和苯环,碳碳双键和苯环均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羧基和苯环均可发生取代反应,C项正确;该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有:羧基和乙烯基位于邻、间位,酯基与乙烯基位于邻、间、对位等,D项错误;答案为C。 7. 表示一个原子在第三电子层上有10个电子可以写成 ( ) A. 3d10 4s2 B. 3d10 4s1 C. 3s23p63d2 D. 3s23p64s2 【答案】C 【解析】分析:s能级有1个轨道,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p能级有3个轨道,最多可容纳6个电子,d能级有5个轨道,最多可容纳10个电子,按照能量最低原理分析。 详解:按照能量最低原理,在同一电子层,电子应先排满s能级,再排满p能级,最后排d能级,A选项中第三电子层上10个电子全部排在3d轨道,A选项错误;B选项中第三电子层上10个电子全部排在3d轨道,B选项错误;C选项中第三电子层上3s轨道排满2个电子,3p轨道排满6个电子,剩余2个电子排在3d轨道,C选项符合能量最低原理,C选项正确;按照能量最低原理,第三电子层先排3s轨道,再排3p轨道,因为4s轨道能量比3d轨道能量低,电子在排满3p轨道以后,电子进入4s轨道,4s轨道排满后再排3d轨道,D选项中第三电子层只有8个电子,D选项错误;正确选项C。 8. 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是( ) A. 甲烷的电子式: B. 碳原子的L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C. 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 D. 碳-12原子:126C 【答案】B 【解析】分析:正确运用电子式、轨道表示式、核外电子排布式、原子的表示方法等化学用语分析。 详解:甲烷中存在4对共用电子对,则甲烷的电子式为, A选项正确;碳原子的L层电子有4个电子,2s电子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2p轨道上还有2个电子,按照洪特规则,剩余的2个电子分布在2p轨道中,还有一个空轨道,则碳原子的L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B选项错误;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其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6, C选项正确;碳-12原子的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2,则该原子表示为126C, D选项说法正确;正确选项B。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个乙醇分子中存在9对共用电子 B. P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 H2S和CS2分子都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 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答案】D 【解析】分析:A.根据1个单键就是一对公用电子对判断B. BCl3分子中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C. CS2分子是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原子晶体的熔沸点的高低取决于共价键的强弱,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详解:1个乙醇分子中:CH3-CH2-OH,含有8个单键,所以分子中存在8对共用电子,A选项错误;P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Cl3分子中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B选项错误;H2S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CS2分子是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选项错误;因为碳原子半径小于硅原子半径,所以C-C的键长<C-Si<Si-Si所以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D选项正确;正确选项D。 点睛:比较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首先分析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 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然后再在同类型晶体中进行比较,如果是同一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的要看不同的晶体类型具体对待: 1.同属原子晶体 ,一般来说,半径越小形成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就越大,晶体的熔沸点也就越高。例如:C-C的键长<C-Si<Si-Si,所以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这样很容易判断出本题中D选项的正误。 2.同属分子晶体: 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如果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则分子之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出现反常。有氢键的熔沸点较高。例如,熔点:HI>HBr>HF>HCl;沸点:HF>HI>HBr>HCl。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般来说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例如:I2>Br2>Cl2>F2; 10.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手性碳原子的催化氢化,氧化反应"研究领域领域作出贡献的美、日三位科学家,手性分子具有镜像异构及光学活性,下列分子中具有光学活性的是( ) A. CBr2F2 B. CH3CH2OH C. CH3CH2CH3 D. CH3CH(OH)COOH 【答案】D 【解析】正确答案:D 手性碳原子指在一个碳上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D的2号碳上连有―CH3、―OH 、―COOH 、―H 四个不同的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2号碳为手性碳原子。 1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SO2和SO3都是极性分子 B. 在NH4+和[Cu(NH3)4]+中都存在配位键 C. 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D. 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SO2是V形结构,是极性分子、SO3是平面三角形,是非极性分子,A错误;B.N元素可以形成配位健,则在NH4+和[Cu(NH3)4 ]2+中都存在配位键,B正确;C.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非金属性强,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C正确;D.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D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分子极性、配位健、电负性及原子晶体等 12. 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 A. 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 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C. 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 D. 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答案】C 【解析】分析:A.根据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与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之间的关系判断;B.根据水的分解破坏的化学键判断,氢键为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稳定性无关;C.分子间氢键的存在导致物质熔沸点升高,且同分异构体中分子内氢键导致物质的熔沸点较低、分子间氢键导致物质熔沸点升高,据此分析解答;D.根据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判断。 详解: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与F、Cl、Br、I的非金属性有关,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同一主族的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其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与氢键无关,A选项错误;水的分子结构:H-O-H,分解破坏的是H-O键,即破坏的是化学键,不是氢键,氢键为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稳定性无关,B 选项错误;对羟基苯甲酸易形成分子之间氢键,而邻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内氢键,所以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C选项正确;CH4、SiH4、GeH4、SnH4的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是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分子间不存在氢键,与氢键无关,D选项错误;正确选项C。 13.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W、Y、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Z>Y>W B. 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W>X>Y>Z C. Y、Z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 D. WY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2:1 【答案】C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W一定是6号C元素,X一定是13号Al元素,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则Z为17号Cl元素,Y是14~16号中某元素。若Y是14号Si元素,则电负性是C>Si,A不正确;原子半径Al一定是大于C的,B不正确;Y和Z有可能形成SiCl4,此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C正确;WY2分子若是CS2,它与CO2是等电子体,则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是1∶1,D不正确。 视频 14.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 CaC2 B. N2H4 C. Na2S D. NH4NO3 【答案】A 【解析】活泼金属和活泼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极性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非极性共价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则A.CaC2中钙离子和C22-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C22-离子内两个碳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A正确;B.N2H4中只含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B错误;C.Na2S中钠离子和S2-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C错误;D.NH4NO3中铵根离子与硝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铵根离子内存在N-H极性共价键,硝酸根离子内存在N-O极性共价键,D错误;答案选A。 15. 下列实验事实中,能用共价键强弱来解释的是( ) ①稀有气体一般较难发生化学反应 ②金刚石比晶体硅的熔点高 ③氮气比氯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④通常情况下,溴是液态,碘是固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分析:①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②原子晶体熔点与共价键强弱有关;③共价键越强化学性质稳定;④分子晶体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详解:①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分子内不存在化学键,①错误;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强,晶体熔点越高,C-C的键长<Si-Si,所以金刚石的熔点高于晶体硅,②正确;氮气分子内为氮氮三键,键能大,氯气分子内氯氯单键,键能较小,氮氮三键的共价键比较强,化学性质稳定,③正确;分子晶体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而与键能大小无关,④错误;所以说法正确的是②③,正确选项是B。 16. 某无机化合物的二聚分子结构如图,该分子中A、B两种元素都是第三周期的元素,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式是Al2Cl6 B. 不存在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C. 在固态时所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 D. 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答案】D 【解析】分析:A.将二聚分子变成单分子,得BA3化学式,根据两种元素都处于第三周期,可能是PCl3 或AlCl3,再根据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判断;B、根据该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的二聚分子,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C、化合物形成二聚分子,是分子晶体;D、该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的二聚分子,属于共价化合物。 详解:将二聚分子变成单分子,得BA3化学式,根据两种元素都处于第三周期,可能是PCl3 或AlCl3,而在PCl3所有原子已达稳定结构,形成二聚分子是不可能的,所以只可能是AlCl3,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l2Cl6,A说法正确;该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的二聚分子,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只存在Cl-Al键,Cl与Cl之间没有形成非极性共价键,所以也不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B说法正确;C、该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的形成的二聚分子,属于共价化合物,是分子晶体, C说法正确;该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的二聚分子,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也不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D说法错误;正确选项D。 17.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 ) A. 晶格能大小顺序:NaCl < NaF< CaO<MgO B. 酸性: HClO4>H2SO4>H3PO4>H2SiO3 C. 微粒半径: K+>Ca2+>Cl->S2- D. 热稳定性:HF>HCl>HBr>HI 【答案】C 【解析】分析:A、影响晶格能大小的因素主要是离子半径、离子电荷,晶体构型相同的离子晶体,核间距越小晶格能越大,离子电荷越高,晶格能越大;B、非金属性越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C、根据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解答;D、根据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与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之间的关系判断。 详解:根据晶体构型相同的离子晶体,核间距越小晶格能越大,F-离子半径Cl-小,所以NaF的晶格能大于NaCl,Ca2+、O2-带2个单位电荷,CaO晶格能比NaF大,Ca2+的半径的比较比Mg2+半径大,所以MgO的晶格能大于 CaO,所以有NaCl < NaF< CaO<MgO,A选项正确;Si、P、S、Cl是第三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它们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所以有HClO4>H2SO4>H3PO4>H2SiO3,B选项正确;在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K+、Ca2+、Cl-、S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都是三个电子层,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其离子半径大小顺序:Ca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