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石河子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时间:120 分钟 总分:150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经典,成就“今典” ①阅读是永恒的,载体却不断更新。第二十三个“世界阅读日”前夕,一些商家推出新 的电子书阅读器,努力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纸 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不变的却是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 界的守望。 ②经典作品的魅力,并没有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而消散,相反,阅读方式和载体的 丰富,让人们可以更轻松地接触经典。近两年,中国互联网界最引人关注的现象之一,就是 风起云涌的“知识付费”。通过缴纳一定的费用,用户可以收听收看包括经典作品在内的各种 知识讲座,甚至可以让专家为自己答疑解惑。移动互联时代的经典作品,正以前所未有的方 式释放出延绵不绝的魅力。 ③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开拓出一个巨大的文化和阅读空间。对中国来说,知识付费的 商业模式之所以能够兴起,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就在于,经过上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的高等教 育改革,当代中国社会已经积累了规模庞大的“知识大众”和“文化大众”群体,他们拥有 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文化水平,有着较强的精神诉求。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为他们提供包括 经典作品在内的优质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刚需。 ④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一项动态的 文化生产。一部作品从诞生到成为经典,就是“经典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因为有了无数读 者的参与和拣选,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构成 了经典的谱系。其实,已经进入经典谱系的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通常也和大众有着亲密的 关系。简·奥斯汀的作品在成为经典之前和之后,都是很多英国家庭晚饭后的谈资;美国西 进运动中的拓荒人,结束一天的伐木后也会读上一幕莎士比亚;对于不少有一定年龄的中国 人来说,听老人摇着蒲扇讲《三国演义》的情景,又填满了多少个夏日黄昏?正是在大众的 口耳相传之中,成就了人类文明史上延绵不绝的经典作品。 ⑤因此,我们阅读经典作品,也要以优质的创作、精纯的阅读、大众的文化参与,成就 今天的经典。前几天,美国《纽约客》杂志网站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一 位作家:金庸。文章称他在中国的文化价值,大约相当于《哈利·波特》加《星球大战》。这 一评价,恐怕也是看中了金庸作品作为大众文化“今典”的价值。当然,“经典化”的过程难 免泥沙俱下,大部分风靡一时的流行读物都成了泥沙。这就需要我们的大学、知识群体以及 负有文化责任的媒体做出引导,让年轻人在更广阔的世界里,以更高质量的阅读,形成自己 的精神视野。 ⑥书林新叶催陈叶。移动互联时代,知识正以裂变般的速度更新,人们期待更多经典作 品。今天,我们阅读前人经典,更要成就当代“今典”。技术发展赋予我们时代的读与写更大 的开放性,需要我们好好把握,善加运用,让久远的经典面目可亲,让优秀的当代作品脱颖 而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阅读载体的不断演进,丰富了阅读方式和阅读载体,让人们比以前更热爱经典,也让人 们更轻松地接触经典。 B.移动互联时代,风起云涌的“知识付费”使经典作品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释放出延绵不绝的 魅力。 C.一部经典作品,是在无数读者的参与和拣选过程中形成的,它和大众关系密切,正是因为大 众的口耳相传,才使之成为经典。 D.金庸作品的文化价值,与《哈利·波特》和《星球大战》是大致相当的,这个评价也说明金 庸作品具有大众文化“金典”的价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重点阐述了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仅要阅读经典,更要积极参与,成就当代 “今典”。 B.通观全文,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类比等论证方式,例证详实,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C.第④段通过举例主要论证了经典具有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的特点。 D.文章先阐述当下经典作品魅力永恒,再指出“经典化”离不开大众参与,最后阐述成就“今 典”的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移动互联时代,如果我们使阅读方式和阅读载体多样化,就能够更轻松地接触经典,使经 典作品不断释放魅力。 B.拥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文化水平的“知识大众”和“文化大众”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优质知识 资源的刚性需求者。 C.成就今天的经典作品,需要我们优质的创作、精纯的阅读、大众的文化参与,使自己的精神 视野更加开阔。 D.大众的口耳相传成就了延绵不绝的经典作品。今天,我们要把握好技术的发展,使当代“今 典”都超越前人的经典。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鉴赏家 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 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 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 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 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 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 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子”的香 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 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椽。 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 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 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 子了,他们养得起他。 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 人,我也得卖果子。” 季四太爷即季匋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 叶三真是为了季匋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匋民送果 子是为了爱他的画。 季匋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 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匋民送去。 季匋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匋民画的 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 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 笔。季匋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 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 媚。 季匋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 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借以卖弄自己高雅博学。但是他对叶三另 眼相看。 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匋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 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 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季匋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 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唔!你怎么知道?” “花是乱的。” “对极了!” 季匋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 季匋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匋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 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 叶三说:“四大爷,你这画不对。” “不对?” “‘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 花的莲子。” “是吗?我头一回听见!” 季匋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 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 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 季匋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匋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 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 卖。” 十多年过去了。季匋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 到季匋民坟上供一供。 季匋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日本有人专门收藏他的画。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匋 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 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客人非常虔 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 停地赞叹: “喔!喔!真好!真是神品!” 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 叶三说:“不卖。” 客人只好怅然而去。 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匋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写季匋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以及讨厌席间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借以卖弄自己高雅博 学”的情节,只是为了表现季匋民的清高不同流俗。 B.作者用民间语说民间事,“叶三”说的“紫藤里有风”“红花莲子白花藕”,都是百姓日常 用语。作者借助动作描写,让恬静淡泊的果贩与常常一语中的鉴赏家的形象精致地叠合在一 起。 C.画家季匋民与果贩叶三在他们各自的生活圈里都举止超常,他们惺惺相惜,不约而同地跳 出商业重围,暂时避进传统文化艺术的幽静,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心灵选择和文化选择的结 果。在这两个古朴的人物身上,寄寓着作者深厚的人文理想。 D.小说结尾,叶三把画带到棺材里的情节,表现出作家的深深遗憾。将艺术作品带进坟墓, 只是满足了其个人的占有欲望,体现的是中国文化自私狭隘的痼疾。 5、大画家季匋民的性格有哪些特点?试结合文本分析。(6 分) 6、小说题为“鉴赏家”,下笔即说全县“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但接下来却用较大的篇幅去 叙述叶三卖果子,这样写有何作用?(6 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 25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武帝以为有广之风。天汉二年,贰师击右贤王于天山。上欲使 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者,皆荆楚勇士奇材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 当一队,以分单于兵。”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上壮而许之。 陵将步卒五千人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军以大车为营。陵引士出营 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 汉军追击,杀数千人。 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连战,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 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单于大喜,使骑并攻汉军。汉军南行,未至鞮汗山,一日五 十万矢皆尽,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峡谷。单于乘隅下垒石, 士卒多死。昏后,陵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陵还,大息 曰:“ 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 目报陛下!”遂降。 后闻陵降,上怒甚,久之,上悔,遣公孙敖入匈奴迎陵。敖还曰:“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 汉军。”上闻,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其后陵谓汉使曰:“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 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陵曰:“乃李绪, 非我也。” 单于壮陵,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昭帝立,任立政等三人至匈奴招陵。单于置酒赐汉使 者,李陵、卫律侍坐。立政目视陵,而数自循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归汉也。有顷, 律起更衣,立政曰“少卿归故乡,毋忧富贵。”陵曰:“丈夫不能再辱。” (节选自《汉书•李陵传》) 【注】①贰师:即贰师将军李广利。 7、对下列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所将者,皆荆楚勇士奇材也:带领、率领 B、上曰:“毋骑予女。”:女子 C、单于壮陵,以女妻之:动词,嫁 D、握其足,阴谕之,言可归汉也:暗中 8、下列加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臣愿以少击众 B、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 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 C、上壮而许之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D、徒斩车辐而持之 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 弦而倒 B.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 弦而倒 C.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 弦而倒 D.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 弦而倒 10、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拜”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这里指“授予官职”,“拜相如为上大夫”和“公车特 征拜郎中”中的“拜”都为此义。 B. “辎重“最初是古代军事中的用语,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后扩用于社会方面。 C.“军候”军官职务,即军曲候。汉军部以下的编制单位称“曲”,每“曲”设军候一人,军 候一般统领 200-500 人。 D.“更衣”在古代是上厕所的委婉说法,与《鸿门宴》“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中“如厕“一词意思相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陵主动请缨,为国效力。贰师与右贤王交战,皇帝打算派李陵运送物资,但李陵提出自 当一队抗敌,不给骑兵也要以少击众。 B.李陵勇猛善战,有李广遗风。李陵率五千步卒被三万敌军包围,奋力搏战,杀敌数千,后 单于召集八万骑兵与陵军作战,也多次失利。 C.李陵誓死杀敌,无奈而降。箭心援绝,李陵带领将士斩断车轮辐条当武器,用短刀作战, 也曾想独自杀死单于,最终矢尽将亡而降。 D.李陵兵败屈辱投降,又因替匈奴练兵,惹怒汉武帝,汉武帝诛灭了他的亲族。后汉招陵归, 陵终不肯。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 5 分,共 10 分) (1)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四、诗歌鉴赏:(共 9 分) 古风 (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本诗创作时间约为李白“赐金放还”而离开长安之前。 ②徂辉:落日余晖。 ③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④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 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 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 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 上。 14、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 分) 五、基础知识题:(共 21 分) 15、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渚(zhě)  眇眇(miǎo) 聘望(chěng) 停杯投箸(zhù) B.苗裔(yì) 偕逝(xié) 修葺(qì) 玉盘珍馐(xiū) C.纤尘(qiān) 薜荔(pì) 千载(zǎi) 塞上长城(sài) D.柏树(bǎi) 寤寐(mèi) 霰雪(xiàn) 催眉折腰(cuī) 16、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蓝莓明目的功效有口皆碑,是因为蓝莓含有一种叫紫檀芪的自然化合物,是很好的抗氧化 剂。 ②卡耐基演讲口才新天地会让你通过学习增强自信,能泰然自若地当众站起来演讲,在商场 或社交场合夸夸其谈,思路清晰又富有语言魅力。 ③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做出的所谓最终裁决是非法无效的,南海主权归属于中国是 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 ④伴着落日的余晖,游人登上拦河大坝,举目远眺,只见晚霞尽染,江河日下,美丽的黄河 像母亲的血液输入平原儿女的条条“血管”,滋润着肥沃的河套平原。 ⑤“港独”会将香港卷入政争漩涡,打破香港的安稳和谐,令香港丧失“资金避难所”的独 特优势,得之不易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因“港独”而毁于一旦。 ⑥近年来,东莞市持续重拳打击各类涉黄违法犯罪活动,取得良好成效,有效净化了社会风 气和营商环境,但仍有个别地方色情业东山再起。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 1~2 岁之间,并且 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B. 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 学生完成 20 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C. 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 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受益。 D.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 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18、下列选吸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善刀而藏之 B、 技盖至此乎 C、 奈何取之尽锱铢 D、列缺霹雳 19.下列各句中的加线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齐楚之精英 B.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B.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0、对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是() ①句读之不知   ②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皆不可限以时月 ⑤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⑥其势弱于秦 ⑦唯利是图   ⑧智勇多困于所溺 A.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B.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C.①③⑦/②⑧/④⑤⑥ D.①②⑦⑧/③④⑤⑥ 21.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加线字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仓皇东出    B.一夫夜呼 C.李牧连却之 D.骊山北构而西折 六、古诗文默写:(每空 1 分,共 6 分) 2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 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 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2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李白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4、《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语言文字运用:(5 句) 2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① 。成长于克勤克俭、崇俭抑奢的家风环境,自 会多一份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主动;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也会多一些 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相反, ② ,或是急功近利,或是没规没矩,或是 爱慕虚荣,很难想象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人会严以用权、实以谋事、动遵法度。可以说, ③ ,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事业成就。 八、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 分) 26、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非洲谚语) 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路再长、再远,夜再 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席慕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写 成诗歌,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 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 下文语境进行判断。本题中,A.“比以前更热爱”错;B.“知识付费”与经典作品释放魅力没 有因果关系;C.“大众的口耳相传”缩小范围,只是条件之一。故选 D。 2、此题考查学生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C.“论证了经典具有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 神气质的特点”错。论证了“已经进入经典谱系的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通常也和大众有着 亲密的关系”。故选 C。 3、本题考查把握作者观点和筛选整合把握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 础上,把握文章主旨,并从文中找出跟选项有关的内容,分析比较,辨别正误,最后选出符 合题意的选项。本题中,D.“都超越前人的经典”错。故选 D。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解析:4、C (1)A.写假名士最主要的是为了反衬叶三鉴赏家的形象。 B.“作者借助动作描写,让恬静淡泊的果贩与常常一语中的鉴赏家的形象精致地叠合在一起” 错,是语言描写。 D.错,该情节没有“表现出作家的深深遗憾”;体现的是中国文化中重友谊、重知已、轻功 利的传统精神。 故选:C。 (2)季匋民的性格特点可以结合“季匋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 “季匋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 茶就道别”“季匋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 匋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等内容概括得出。 (3)叶三的身份是卖果子的,但他对画的鉴赏却比假名士更到位,让季匋民对他另眼相看, 体现出普通人也有高超的审美能力;从他对果子的筛选来看,“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杏 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 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 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 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子”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 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 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椽。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这 些果子本身就具有既美丽又可口的特点,正是对果子的鉴赏培养了他对美的鉴赏,并通过他 卖的果子勾勒出一幅四季风物图,营造了宁静的生活氛围。 答案: (1)C。 (2)①季匋民为人超脱率性。“季匋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② 为人清高。“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 盏茶就道别。”③虚心诚恳。他对果贩叶三另眼相看,视叶三为知音,破例让他自由出入书房, 看自己作画。能虚心接受叶三的意见,改白荷为红莲。④重情重义。季匋民送了叶三很多画, 有时不题款,叫他去卖个好价钱。 (3)①从内容上看,展现了人物生存的环境,丰富了作品内容。各色水果勾勒出了一幅当地 的四季风物图,也写出了一种安静、适意的淳朴生活。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从情节结 构看,点出他的生活经验及乐观智慧的人生态度,为下文赏画的内容做铺垫。③从人物形象 看,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叶三虽是个地位卑微的果贩,却凭着对生活的朴素理解,用眼睛, 更用心灵品味美。④从小说的主旨看,有助于表现主题。叶三作为“鉴赏家”对季匋民的画 独具的敏感和见识,恰恰是源于卖果子时逐渐获得和养成的对生活中美的鉴赏力。 (1)本题考查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 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2)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 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 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 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3)本题考查小说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是侧面衬托主要人物、引出主要人物、 推动情节发展,如次要人物是“我”能增强故事真实感。 人物形象分析类做法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或人生 轨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 对人物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人物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筛选归纳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 与众不同之处等)。要概括与主要情节和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 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时要先概括然后结合文章,列举出能表现该种性格的事例。 三、文言文阅读: 7、B:女 通 汝,你 8、C A、来 用 B、被 替、给 C、 都是代词,他 D 表顺承 表转折 9、B “前行持戟盾”与“后行持弓弩”结构对称,中间断句,前后断句,排除 A、C;“汉 军少”为主谓短语,作“见”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 D.句子翻译为:李陵领兵冲出营垒摆 开队伍,走在前面的士兵拿着戟和盾,走在后面的士兵拿着弓和弩.匈奴见汉军人少,径直 向前扑向汉军营垒.李陵挥师搏击攻打,千驽齐发,敌兵应弦而倒. 10、A “任免升降”错,“拜”是“授予官职;任命”或“接受官职;上任”的意思. 11、D “又因替匈奴练兵”错,原文为“使者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陵曰:‘乃 李绪,非我也.’”,李陵并没有为匈奴练兵,练兵的是李绪. (4)①将:率领;以:因为;亡:通“无”,没有;何负于汉:有什么辜负汉朝的.句子翻 译为:我为汉朝率领五千人横扫匈奴,因为没有救援而兵败,有什么辜负汉朝的而要杀掉我 全家? ②目视:用眼睛看或使眼色;数:多次; 循:顺着;阴谕:暗中告诉或暗示.句子翻译为: 立政给李陵使眼色,多次用手沿着他的刀环,握住他的脚,暗示李陵,意思是说可以回到汉 朝. 12、①我替汉朝率领五千步兵横扫匈奴,因为没有救援而兵败,对汉朝有什么辜负的而要杀 掉我全家? ②祸患常常是从一点一滴微小的错误积累而成,而聪明有才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常常被自己所 沉溺的事情所困。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 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 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应考过程中,不少同学一般都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解答文言 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 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 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 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 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 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 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诗歌鉴赏: 参考答案: 13、A 昂扬奋发理解不当 14(4 分)要点: 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赏析: 这首诗与《行路难》是同时期的作品。诗中借景寓情,抨击统治者的昏庸腐败。“梧桐巢燕雀, 枳棘栖鸳鸾”,就是对权贵当道、才能之士被压抑的混乱现象的揭露。 ①、四海,指天下。 ②、漫漫,广阔无边。 ③、被,覆盖。大荒,广阔的原野。两句意为:秋霜覆盖,万物凋零;北风飘拂,原野荒寒。 ④、两句意为:荣华富贵象东流水一样,转瞬消逝;人间万事如波浪起伏,变化多端。 ⑤、徂(cú)晖,夕阳的余辉。 ⑥、帜棘,有刺的灌木。鸳,通“t”。相传 t 雏非梧桐不栖。两句意为:梧桐本是鸳鸾栖息的树 木,现在却被燕雀在上面作窠;帜棘本是燕雀集聚的地方,现在反成了鸳鸾栖身之处。 ⑦、归去来,回去吧。东晋诗人陶明渊明不愿逢迎权贵,弃官还乡,曾作《归去来辞》。《行 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两句意为:还是回家去吧,弹剑高歌《行路难》。 【解析】 本诗创作时间约为李白“赐金放还”而离开长安之前。这时的他,已在长安生活了两三年, 对朝廷和社会弊端有了不少体验。他从自身的遭遇里,看到了“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鸯” 似的不合理的用人现象,愤怒而致产生归隐之念,并发而为诗。开头四句乃登临所见之秋景: 茫茫天地间,但见严霜覆万物,西风吹荒野,道不尽景象的浩大空洞与苍凉萧索。这景象, 既是大自然深秋的画面,又是社会冰冷的写照。诗人不仅身寒而且心寒了。第五、六句,说 明他遭遇的不顺逐。这两句也可看出他不艳羡荣华富贵。第七、八句,说明他不顺逐的际遇 是因“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所致。“徂辉”即落日之余辉,这里暗喻朝政不明。“浮 云”,喻谗毁他的恶势力。第九、十句,进一步说明当时朝廷用人不当的现象。诗人以上下错 位的现象比喻君子失所、小人得志的社会现象,同时也具体说明了本身所遭遇到的正是有才 而不得善待的情况。最后两句说明诗人无奈及无能为力的心情。他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 归隐,同时自由地吟唱《行路难》来发泄对社会不公的抗议。 15、B 16、【答案】B 【解析】①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鷄公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使用 正确。 ②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贬义词。这里形容卡耐基演讲口才新天地能够让人善 于交谈,属于褒义。褒贬误用。 ③无可辩驳:表示道理很明白或事实很清楚,没有可争论的。使用正确。 ④江河日下:指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句意是指夕阳西下是美丽 的山河景色,不合语境。 ⑤毁于一旦: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毁掉,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使用正确。 ⑥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一般指人。这里用来形容色情 行业,对象不当。 故选:B。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 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 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17、【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 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 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A.句 式杂糅,“根据…显示”杂糅,删去“显示”;B.语序不当,“三个月内”应该修饰“完 成”,将“三个月内”放至“完成”前;C.搭配不当,“推动”与“受益”搭配不当,在“和” 后加上“让”;D.表述正确。故选:D。 常见的句式杂糅有: ①包括…组成(A 包括…B 由…组成); ②本着…为原则(A 本着…原则 B 以…为原则); ③超过…以上(A 超过…B 在…以上); ④主要成分是…配制而成的(A 主要成分是…B 由…配制而成的); ⑤有…打制而成的(A 有…B 用…打制而成的); ⑥作者是…合写的(A 作者是…B 由…合写的); ⑦主要原因是由于…而造成的(A 主要原因是…B 由…造成的); ⑧围绕以…为中心(A 围绕…B 以…为中心); ⑨由于…所决定(A 由…决定 B 为…所); ⑩根据…显示…(A 根据…B…显示)。 18、C 19、B 20、C 21、C 六、古诗文默写: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七、语言文字运用:(意思及承接关系对即可) ①而家风家教则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②如果家风不正、家教不严; ③有什么样的家风家教。 八、作文: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多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 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 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 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 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本题中,非洲谚 语强调“但”后面的内容,即:一个人不可能走得很远,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它告诉人们: 做事要有合作、团队意识;众人智慧胜于个体力量;成功来自集体的团结、协作努力。席慕 容的话强调个体走自己的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生之路有些地方可以依靠别人,但有些路 必须自己单独去走、体验,即使路上有坎坷、挫折,也要坚持走下去,因为,这是人生必走 之路,不可缺少、无法替代的成长之路。两则材料说法各有侧重,可以把两则材料综合起来 思考,写人生之路有时需要独行,有时需要合作;也可以立足一则,兼顾另一则思考,但不 能完全把两则材料对立起来看待、理解。从文体上看,本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所以考生可 以根据平时写作训练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 有力;记叙文注意细节描写,以情感人。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