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桂林十八中2019—2020学年度18级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卷 历 史 (文科)‎ 命题人:苏裕明 审题人:郭靖 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将条形码张贴在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 ‎ 第I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西周政治制度的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最准确的结论是 记述 出处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荀子·儒效》‎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殷周制度论》‎ A.强化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隶属关系 ‎ B.以血缘为纽带把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 C.分封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 ‎ D.周天子通过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2.《尚书·牧誓》云:“牝(雌性的)鸡司晨,惟家之索(尽)。”‎ 这句话不仅是中国古代齐家的戒律,而且是古代政治生活的信条。在这样的政治文化中,男性把持天下就是天经地义,女性参与政治就是名不正言不顺。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奴隶社会宗法制度的延续发展 ‎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C.传统农业生产基本模式的影响 ‎ D.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 ‎3.孟子曾对“伊尹以割烹要汤”“孔子于卫主痈疽(人名),于齐主侍人瘠环(人名)”等说法进行分析考证,认为这都是谣传而非真实的历史,并列举相关事例来说明这些传言不可靠。这说明 A.孟子注重对史料的考证 B.光鲜的事迹才是真历史 C.社会转型致使谣言盛行 D.礼乐制度已经走向崩溃 ‎4.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印作为凭证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逐渐形成玺印制度。图1、图2是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官印。这表明战国时期 图2‎ 齐国“东武城攻师鈢(玺)”‎ 图1‎ 燕国“平阴都司徒”印 A.封建体制开始崩溃 B.集权体制初现雏形 C.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D.玺印具有统一风格 ‎5.汉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朝廷规定“博士弟子不限员”“民有能通一经者,免本身徭赋。”这一政策的推行 A.促使儒学开始走向政治化 B.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C.为察举制推行奠定了基础 D.有利于主流思想在民间推广 ‎6.王守仁是这样阐述他的“良知”概念的:“夫人者,天地之心;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 ‎ 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据此可知,心学 ‎ A.衍生出一定的思想解放倾向 B.体现出浓厚的客观唯心主义 ‎ C.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 D.形成了鲜明的实用主义特征 ‎7.下表为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概况(部分)。表格中的数据反映出明清时期中国的农业 年份 人口(百万)‎ 粮 食 产 量 ( 千吨)‎ 粮食种植面积 ‎(百万公顷)‎ 粮食单产(千克/公顷)‎ ‎1400‎ ‎72‎ ‎20520‎ ‎19.8‎ ‎1036‎ ‎1650‎ ‎123‎ ‎35055‎ ‎32.0‎ ‎1095‎ ‎1750‎ ‎260‎ ‎74100‎ ‎48.0‎ ‎1544‎ ‎1820‎ ‎381‎ ‎108585‎ ‎59.0‎ ‎1840‎ A.成为中国经济领先世界的基础 B.生产力取得了质的发展 ‎ C.支撑了人口的高速增长 D.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 ‎8.下表是清代前期民间年画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部分)。这反映出清代前期 年画名称 主题 ‎《女子自强》‎ 妇人携带两名幼子向教书先生请教年画上文字大意为:女性只有自强,才能与男子共同生存下去 ‎《庄稼稼樯难》‎ 妇女已经大量迈出家门,参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 ‎《妻打男挨》‎ 妻子是一副“悍妇”形象,丈夫则被打得跪地求饶 A.封建礼教内容与时俱进 B.底层女性地位上升 C.女性自主意识日益凸显 D.女性维权意识强烈 ‎9.弗兰克认为1500—1800年的世界经济中心在中国,“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此之后不到半个世纪,西方国家为扭转在华贸易逆差 A. 强推自由贸易政策 B. 发动商业殖民战争 C. 进行不公平的贸易 D. 放弃重商主义政策 ‎10. 史学界认为近代某项运动,“主事者识见有限,缺乏全盘规划”是一场“范围有限的改革”,“并未触动中国传统社会与经济的根本”。该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清末新政 ‎11. 1885年台湾建省,刘铭传上奏称台湾“惟沿海仅数县之地”,“气局未成”,闽台“本为一省”,“仍须唇齿相依”。清政府依奏设“福建台湾巡抚”,并要求福建为台湾提供五年“协饷”。此举 A.化解了列强侵略带来的边疆危机 B.反映了自强求富的指导思想 C.体现了加强东南海防的战略目的 D.扫除了台湾经济发展的障碍 ‎12.下表为19世纪40-90年代中国工业投资变化。据此可知,19世纪后半期中国 年 代 工业部门 投资中心 ‎19世纪40-60年代 船舶修造业 广州、香港、上海 ‎19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出口加工业(包括丝、蔗糖、牛皮、棉花等)‎ 汉口、九江、福州 ‎19世纪80年代 ‎-90年代中期 丝出口加工业、军事工业、制糖工业、公用事业(煤气、供水等)‎ 上海、天津、香港、南京、福州、武汉 A. 工业部门结构齐全 B. 洋务事业遇到了严重挫折 C. 工业布局得到调整 D. 工业投资根植于社会环境 ‎13. 《万国公报》编辑范玮曾言:“至每月发行之《万国公报》,尤明目张胆讲平等,说自由,推美国之民主主义与立宪政体,而叹息痛恨于满洲朝廷之不进步。后来种族思想勃发而不可遏,中华民国成立于一举之间,则广学会之书报与之有劳也。”据此可知 A.舆论宣传促进戊戌变法运动 B.《万国公报》是近代报刊的先驱 C.清政府注重舆论构建与引导 D.公共传媒具有启迪民智的作用 ‎14.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的形式末节,及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它并没有打倒孔孟的真精神、真意思、真学术,反而因其洗刷扫除的工夫,使得孔孟程朱的真面目更是呈露出来。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把传承传统文化作为首要目标 ‎ B.反孔批儒对儒学新发展具有建设意义 C.实现了本土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 D.使民众思想最终摆脱了封建礼教束缚 ‎15. 1906年,孙中山等人在《军政府宣言》中提出“国民革命”,以区别于前人的“英雄革命”。1924年,国民党在其“一大”宣言中,强调国民革命运动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这表明 A.民主革命内涵不断丰富 B.国民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C.孙中山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D.民众的革命觉悟显著提高 ‎16.根据地的《红色中华》曾撰文指出:“在分田之先必须要做散发财物——将豪绅地主、反动派的衣物,谷,米,猪肉用具等杂物分发给群众的工作,以启发群众斗争,加深群众对分田的要求与认识。”这一举措旨在 A.扩大统一战线以抗击日寇 B.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 C.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调动群众生产的积极性 ‎17.下图是1957年的一幅漫画《给工人叔叔阿姨去庆祝》(画中字:“庆功队”“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该漫画反映了 A.功劳只是工人阶级努力的结果 ‎ B.群众改变落后而貌的愿望强烈 C.庆功队中出现了急躁冒进思想 ‎ D.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已宣告完成 ‎18.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规定,若善意且合法地取得某物,那么就应该根据使用与持有该物的时间而获得其所有权,无论其取得的方式是购买、赠予或其他合法途径,还是因为不知情而误信该物原所有者为其真正所有者。这一规定 A.将诚信原则技术化融入法规 B.兼顾善意与公正的诚信观 C.使用伦理原则进行司法判决 D.诚信未从道德过渡到法律 ‎19. 欧洲路德新教主张“因信称义取代因行称义”,以信仰的得救取代中世纪依靠教会复杂的圣礼、善功、苦行才能得救的说法。这种变化反映 A.否定天主教会决定信仰的思想 B.市民阶级建立廉俭教会的愿望 C.西欧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成熟 D.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条件的成熟 ‎20.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承认宗教信仰自由,对所有犹太人在居住、婚姻、择业、拥有不动产和选举权等方面的限制均被取消。被长期排斥在主流社会外的犹太人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积极适应现代社会,对德国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说明 A.犹太人在帝国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B.外来移民权利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C.帝国宪法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 D.德意志的民主与法治改革很彻底 ‎21.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使命。1875年,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成立(后更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它以争取普选权和合法的议会活动为目标。这反映出德国工人运动 A.背弃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B.继承了巴黎公社的革命原则 C.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 D.引领着社会主义运动的潮流 ‎22.有学者认为在1917年,“由于中产阶级的弱小,自由主义在俄国没有深厚的基础,自由主义领导者们试图维持俄国对战争的参与,但这增加了经济的困境和群众的不满情绪。”据此可知,当时的俄国 A.沙皇专制统治出现危机 B.和平夺权时机已经成熟 C.临时政府的统治不合法 D.革命形势面临新的发展 ‎23.下表为1932年到1936年苏联人均消费统计 这些数据反映出苏联 A.城乡消费差距逐渐缩小 B.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C.实现了向工业国的过渡 D.经济政策的调整效果显著 ‎24.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宣布取消将德国变成“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摩根索计划,取而代之的是“目的应该是恢复有效运作的全球经济,营造自由机构能够出现的政治和社会条件”的政策,这一政策 ‎ A.客观上有利于西欧国家走向联合 B.根源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发展 C.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冷战”局面 D.以维护“世界和平”为政治目标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二战结束后,英国慈善家和社会改革家提出的关于建立惠及大众的免费医疗体制的呼吁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最终于1948年通过了“全民健康服务法案”,该法案的基本原则是:为所需者提供免费医疗。只要是英国居民或是在英国居住一年以上的外籍人士,在生病后都会由政府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政府提供的医疗服务实行基础医疗和医院医疗两级服务制,基础医疗是主体,负责居民非急诊类看病。为了保证医疗卫生体系的有效运行,英国政府还建立了一支分布于各个社区医疗机构的高素质医护队伍。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民医疗服务体系屡经修改,规定某些医疗项目实行收费服务,不过基本的医护费用仍然由国家负担,这个原则并没有改变。‎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第6卷 材料二 ‎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仅有九个妇幼保健院和11个专科防治所。当时,威胁着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是急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各种地方病。为了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领导,1949年11月在卫生部内设立了专管卫生防疫的公共卫生局,统一负责全国的卫生防疫工作。1951年向苏联学习建立了城市职工医疗保障体系,此后,覆盖人群与享受水平不断扩大和提高。面对资本稀缺、人才匮乏的约束条件,新中国非常注重卫生政策和卫生体制的本土化创新,提出了“面向工农兵、团结中西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在城市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建立完善、爱国卫生运动有序开展的背景下,政府开始关注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问题。1965年毛泽东作出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卫生工作的重点开始转向农村。‎ ‎——摘编自傅虹桥《新中国的卫生政策变迁与国民健康改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英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特点及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公共卫生事业所具有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特征,并分析其成因。(13分)‎ ‎26.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历史空间是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舞台,同一空间的诸多历史事件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互相关联,构成一个个时间序列。下图反映了这一点。 ‎ 根据材料,请先在上图所示四个历史事件(①—④)之前任意位置增加一个英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历史事件,然后解释这些历史事件序列之间的逻辑关系。(12分。要求:史论结合,解释合理)‎ ‎27.(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晋以来,皇权旁落,朝廷不立,士族专横,歧视寒族,与朝分庭抗礼;权贵兼并,人民流离失所,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阶级矛盾,内部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寒门出身的刘裕依靠寒人武士集团登上历史舞台进行改革。他整顿吏治,重用寒人,罢免尸位素餐的士族或皇族官吏,严厉惩罚亲信、功臣中骄纵不法不恤政事者;削弱强藩,集权中央;抑制兼并、整顿赋役制度,清查士族隐藏户口,禁止豪强封锢山泽、滥征租税、徭役,听任百姓樵采捕捞;轻薄赋,发展商业,或省文易税项,“与民和市”;恢复了秀才、孝廉策试的制度,阻断门阀士族仕进之途;大兴教育,选备儒官,弘振国学,改善社会风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武帝刘裕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裕改革内容的特点及影响。(9分)‎ 高二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A B D A C B A B C D D B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B A B C C D D 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25.(25分)‎ ‎(1)特点:立法手段推动;覆盖面广(惠及大众);种类多:政府高度重视;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每点2分,共6分)‎ 影响: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加大了国家财政负担;(每点2分,共6分)‎ ‎(2)多样性:专科防治;妇幼保健;卫生防疫;卫生政策和卫生体制的本土化创新(写出2点即得4分)。‎ 层次性:先推动城市城市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后进行农村医疔保障体系的探索(3分)。‎ 成因:疆域辽阔,地方病众多死亡率较高;建国前医疗卫生保障制度落后或几乎没有;工业化中优先发展重工业过程出现的城乡差别;政府的高度重视;人口基数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苏联的借鉴。(写出3点即得6分)‎ ‎(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6.(12分)【答案】示例一: ‎ ‎①之前增加“莎士比亚写成《哈姆雷特》”。(3分)‎ 文艺复兴后期,莎士比亚写成《哈姆雷特》,文艺复兴推动了思想解放,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革命提供了思想启蒙,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大增,通过了《权力法案》等限制王权,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确立起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条件。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带动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动力问题,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等发明蒸汽机车,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9分) ‎ 示例二: ‎ ‎①之前增加“《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3分)‎ 牛顿继承前人的科学成就并不断探索,写成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推动近代科学和理性精神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随着光荣革命的爆发、《权利法案》的颁布,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基础。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带动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动力问题,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等发明了蒸汽机车,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9分)‎ ‎27.(15分)‎ ‎(1)汉末魏晋以来,庄园经济发展,控制依附农民,对抗中央;士族垄断控制政权,对抗皇权、歧视寒族,逐渐走向腐朽;国家分裂,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2)特点:复兴中央集权,从政、经上打击限制士族;缓和社会矛盾,改善民生,促进民族融合;影响:改善民生,级和南方社会矛盾,实现南方稳定;推动江南经济发展,有利于经济重心南移;打击门阀政治,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