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十一 20世纪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学案(江苏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十一 20世纪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学案(江苏专用)

进入现代以来,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对破坏力极强的经济危机日益无能为力,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机制,二战后得到了更为灵活的发展。‎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一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二是其措施基本上以立法形式出现。‎ 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某些局部利益,但根本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私有财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的特点;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具有“共产主义”的特点,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 ‎“斯大林模式”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却严重地制约着苏联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苏联则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道路上留下了经验教训。‎ ‎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及运行机制的变化 ‎(1)19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一直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新政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重视发展第三产业与“新经济”。‎ ‎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和实践 ‎(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胜利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2)20世纪30年代,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二战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成效都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 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一、自由放任——经济大危机 ‎1.表现:政府基本不干预经济,企业和国家间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2.影响 ‎(1)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和科技的发展,适应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加快了西方对外殖民扩张,导致东西方世界贫富差距加大;到帝国主义阶段后,不适应性日益明显。‎ 二、由自由放任向政府干预的过渡——胡佛的有限干预 ‎1.措施:核心是以维护自由放任政策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共同维持生产和投资,稳定工资和物价。“干预”经济的措施主要有削减个人和公司所得税,鼓励企业投资,提高关税,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企业、农场、各州发放贷款),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等,但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坚决避免“极权主义”。‎ ‎2.影响:没能缓解经济危机;一定程度上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三、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罗斯福新政 ‎1.措施 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农业生产;实行以工代赈、社会救济;等等。‎ ‎2.影响 ‎(1)使资本主义世界逐渐摆脱经济大危机的威胁,进入政府干预经济时代。‎ ‎(2)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胡佛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和结果 ‎(1)措施 ‎①对内经济政策 扶助大企业。从1929年11月起,胡佛政府通过扩大信贷和减低公司所得税的方法,给资本家以财政援助。成立“复兴金融公司”,把35亿美元借贷给银行、工业和铁路企业,帮助资本家渡过难关。‎ 通过新关税法。1930年6月国会通过《霍利—斯穆特法》,大幅度提高关税。新关税法是为了保护美国的农产品市场,实际上,它保护了美国垄断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利益,使他们免受外国进口产品的竞争。‎ 在农业方面,胡佛政府还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减少“过剩”农产品,缓和农业危机。再有一项就是通过复兴金融公司向农场主贷款。‎ ‎②对外经济政策 胡佛政府采取措施保证美国投资安全,并稳定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使美国的商品和投资获得出路。‎ ‎③社会维稳政策 一方面胡佛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通过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扩大就业,维护社会安定。另一方面,由于胡佛政府和美国人民的坚决反对,美国法西斯势力从胡佛到罗斯福执政期间都始终未能得逞,这为美国经济的复兴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2)结果:胡佛以上反危机措施,使美国的经济危机得到一定程度的减缓,有效遏制了法西斯势力。但是,胡佛由于未能采取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等政策,使反危机措施不能明显奏效,但这恰恰给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经验。‎ ‎2.罗斯福新政中的政治体制新政和外交新政 ‎(1)政治体制新政 ‎①措施:积极扩充总统的权力;构建“大政府”,设立新的总统办公室;扮演“议长”角色,频频使用否决权;使最高法院成为“罗斯福法院”。‎ ‎②作用:使美国国家体制发生重要变化,将“总统中心”或“总统主导”巩固下来并制度化,使以国会为中心的近代总统制向以总统为中心的现代总统制过渡得以实现。‎ ‎(2)外交新政 ‎①措施:从拒绝承认苏联到美苏建交;从“恶邻外交”到“睦邻外交”;从孤立主义到加入反法西斯同盟并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作用:美国与苏联建交,既有抵制德、日、意法西斯的考虑,又有向苏联出售农产品的考虑。美国对拉美地区实行“睦邻外交”,既有防止法西斯势力渗入和影响拉美的目的,又有更好控制拉美地区这一重要的原料供应、商品输出和投资市场的目的。美国介入反法西斯战争,成为“民主国家兵工厂”‎ ‎,全速开动军事工业和相关民用工业,既可达到支援反法西斯国家的目的,又可达到彻底解决国内失业问题的目的。‎ ‎3.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1)政治机制上:罗斯福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也使美国总统的行政权力急剧膨胀。‎ ‎(2)经济机制上:罗斯福新政初步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时代,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社会保障机制上: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弱势群体开始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 20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真题典例】‎ ‎1.命题点: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2018·高考全国卷Ⅲ,T34)‎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时间 类别   ‎ ‎1929-1930年 ‎1930-1931年 烟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据上表可知,当时美国(  )‎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题干材料三个行业工人的周工资都在下降,反映出劳资矛盾加剧,理解这种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 析错点:美国工人最低工资标准是在1933年开始的罗斯福新政中订立的;材料只反映出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政府财政支出的变化无关。‎ ‎【答案试解】 C ‎2.命题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2015·高考全国卷Ⅰ,T34)该规定出自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题干材料“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可知,该规定出自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 析错点:《全国工业复兴法》制订公平经营章程;《农业调整法》规定提供农副产品补贴;《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答案试解】 B ‎【预测演练】‎ ‎1.(命题点:胡佛政府缓解经济危机的措施)大危机发生后,美国总统胡佛迫于舆论压力,在农业、财政金融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反危机措施,如部分收购农产品,发放信任贷款,‎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等,其核心是坚持推行自愿联合和赞助的政策。负债的农民、失业工人和破产企业界人士,要求联邦采取比总统乐于赞助的更为勇敢的行为。这表明胡佛政府(  )‎ A.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应对危机的措施效果明显 D.全面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解析:选B。胡佛采取的措施的“核心是坚持推行自愿联合和赞助的政策”,这说明胡佛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限,依然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选B项,A项错误;材料“负债的农民、失业工人和破产企业界人士,要求联邦采取比总统乐于赞助的更为勇敢的行为”,说明负债的农民、失业工人和破产企业界人士均对胡佛的反危机措施不满,体现了胡佛反危机的措施未产生明显效果,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胡佛政府依然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未全面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排除D项。‎ ‎2.(命题点: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特点)1933年罗斯福宣誓就职后,敦促国会出台了一系列紧急立法,就社会经济中的紧急情况制定对策。在美国经济形势危急的情况下,任何原则、规矩都不得不向美国政府的紧急应对危机权力让步,联邦最高法院也不例外。这表明(  )‎ A.政府实行专制 B.三权分立失效 ‎ C.总统权力扩大 D.国民经济崩溃 解析:选C。在经济危机下总统的权力扩大,与材料中“在美国经济形势危急的情况下,任何原则、规矩都不得不向美国政府的紧急应对危机权力让步,联邦最高法院也不例外”相符,故选C项;罗斯福新政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新应用,并非专制,排除A项;材料“国会出台了一系列紧急立法”“联邦最高法院”表明仍然实行三权分立,排除B项;“经济形势危急的情况”不等于经济崩溃,排除D项。‎ ‎ 苏联经济政策与模式的形成 一、政府干预排斥市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斯大林模式”‎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表现: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义务劳动。‎ ‎(2)影响: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十月革命的成果;引起人民不满,引发新的政治、经济危机。‎ ‎2.“斯大林模式”‎ ‎(1)表现:实行单一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影响:开辟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压制了地方、企业和人民的积极性,忽视市场经济规律,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关键因素。‎ 二、政府干预下的有限市场——新经济政策 ‎1.表现: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租借制的形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实行工资制。‎ ‎2.影响:实践上,提高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理论上,实现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 合,找到了一条使苏俄(联)正确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的不同 政策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固定的粮食税 农业集体化 工业 全部国有化 解除部分国有化,部分恢复私人企业 工业化,片面发展重工业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允许自由贸易 计划经济 经济运行机制 绝对计划调节 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生产资料所有制 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共存 单一的公有制 作用和实践结果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前期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使苏联经济发展逐渐失去活力 ‎2.多角度认识新经济政策 ‎(1)认识 ‎①从形式看,新经济政策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从阶级关系看,新经济政策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巩固工农联盟。‎ ‎③从整个经济制度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无产阶级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之后,对多种所有制形式采取的特殊政策,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多层次经济结构。‎ ‎④从战略策略看,新经济政策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道路失败后所做出的战略退却,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从直接过渡向间接过渡的转变。‎ ‎⑤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即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新经济政策被取消的原因 新经济政策遇到的最大障碍主要还是主观上的。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①新经济政策与布尔什维克传统意识形态的矛盾 与新经济政策相违忤的最重要的特征,恰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形成的思想意识,这可以说是布尔什维克传统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表征。‎ ‎②新经济政策产生的混合经济与布尔什维克政治体制的矛盾 转向新经济政策之前,苏俄的政治体制是在国内战争中形成的高度集权的靠行政命令的体制。转入新经济政策以后,行政命令体制并未改变;实行新经济政策,需要遵循价值规律、市场规则,需要灵活对待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但一味集权,一味按行政命令办事,一味偏袒国有企业,就必然与新经济政策发生矛盾与冲突。‎ ‎③新经济政策所开辟的现代化方向,同俄国传统村社、传统文化观念的矛盾 村社的存在,在价值观念和制度层面同布尔什维克政权发生尖锐矛盾,这是一个整合新旧价值观的巨大的复杂问题。但素质低下的苏联党政军干部队伍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的策略,难以通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如此,放弃新经济政策,采取急攻近取的直线进攻,取消村社,推行集体农庄,就势不可免。‎ ‎④工业化方针引发危机,直接导致新经济政策被抛弃 ‎1925—1926年以来,苏联工业化建设明显提速,对粮食、原料需求激增,超过了苏联农业生产的承受能力,直接导致经济危机、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强调,必须对农业进行全面组织和改造,以达到工业建设要求。斯大林认为富农和其他敌对势力的破坏导致粮食收购危机,把继续推行新经济政策看作是推行资本主义,只有建立集体农庄,才是走向社会主义。1929年,大规模集体化运动开始。‎ ‎3.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1)内容: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 ‎(2)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资金十分短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可供借鉴,苏联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将全部生产资料收归整个社会所有,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排斥在社会主义之外。‎ ‎(3)过程 ‎①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②1929年下半年大规模、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 ‎③1937年,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3%。‎ ‎(4)成就: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和劳动力,有力地配合了工业化。‎ ‎(5)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弊端 ‎①农业集体化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国家无法为集体农庄提供必需的农业机械和财政支持。‎ ‎②当时,多数农民不愿加入集体农庄,农业全盘集体化违反自愿原则,用行政命令或变相暴力强迫农民立即加入集体农庄。‎ ‎③农业全盘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造成苏联农业长期不景气。‎ ‎ 苏联模式 ‎【真题典例】‎ ‎1.命题点:苏联模式的特点与原因 ‎(2016·高考江苏卷)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中“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接下来的几年里”,出现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从生产关系方面寻找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 析错点:“缺少机械操作员”不可能使“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正在进行集体化”与“一五”计划“接下来的几年里”时间不符,集体化已完成;“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的说法不对,苏联的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 ‎【答案试解】 C ‎2.命题点:苏联的工业化成就 ‎(2016·高考全国卷Ⅱ,T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中1928年以后四年间苏联的变化,找出吸引美国人的原因。‎ 析错点:“经济危机”基本未对苏联造成破坏;“保证”与史实不符;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排斥“公有制”。‎ ‎【答案试解】 B ‎【预测演练】‎ ‎1.(命题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苏俄从1919年2月开始每人每天由国家定量分配粮食,6月, 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被查禁,市场被取缔。 有些城市居民不得不悄悄去农村用口袋背粮回来,于是“背口袋”活动盛行起来。“背口袋”活动盛行从根本上反映了(  )‎ A.取消自由贸易的政策不得人心 B.农民未认真遵守余粮收集制 C.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解析:选D。由材料“1919年”可知,这时苏俄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采取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因此俄国兴起了“背口袋”活动。人们背着口袋往城市运粮,莫斯科居民所需粮食的2/3是这些人解决的,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故选D项。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2.(命题点:“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苏联(俄)某领导人将实现社会主义和谋求国家强大的战略同步实施,提出:只有在胜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才能消灭俄国的落后;只有走“捷径”,采取强制措施,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这种认识(  )‎ A.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推动了斯大林体制的形成 C.违背了苏联当时基本国情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解析:选B。根据材料“在胜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才能消灭俄国的落后……采取强制措施,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可知,集中一切有限资源搞重点建设,便于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这种认识推动了斯大林体制的形成,故选B项;根据材料“将实现社会主义和谋求国家强大的战略同步实施”可知,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排除A项;谋求国家强大的战略适应苏联当时基本国情,排除C项;材料“只有走‘捷径’,采取强制措施,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说明这种认识与新经济政策的精神不同,排除D项。‎ ‎ 二战后苏联的改革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二战后苏联改革——对市场调节的再次尝试 ‎1.表现:赫鲁晓夫改革中下放权力、承认“物质利益原则”等;勃列日涅夫改革中推行新经济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中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等。‎ ‎2.影响:前两者都取得一定成效,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导致改革最终失败。戈尔巴乔夫改革虽突破政府干预,但缺乏宏观决策和配套措施,最终失败。‎ 二、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的调整——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结合 ‎1.内容 ‎(1)20世纪晚期: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如出售国企,减少财政支出、福利补贴)。‎ ‎(2)21世纪初,美国金融危机后,再次加强国家干预。‎ ‎2.影响 ‎(1)西方各国逐渐走出经济危机阴影,资本主义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出现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繁荣局面;缓和了阶级矛盾。‎ ‎(2)未能根除经济危机。‎ 战后苏联针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 项目 ‎“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改革 劳动者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真题典例】‎ ‎1.命题点:赫鲁晓夫改革 ‎(2018·高考江苏卷)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满分秘籍]‎ 扣题眼:从1957年判定属于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撤销7个全联盟部,将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意在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析错点: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材料未反映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也未涉及所有制的问题。‎ ‎【答案试解】 C ‎2.命题点: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的弊端 ‎(2019·高考全国卷Ⅱ,T35)‎ 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吨)‎ 类别 ‎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年实际产量 钢 ‎1.45亿 ‎1.15亿 煤 ‎3.9亿 ‎3.35亿 肉 ‎2 500万 ‎1 230万 蔬菜与瓜类 ‎4 700万 ‎1 300万 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满分秘籍]‎ 扣题眼:观察表格信息,从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理解认识当时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根源。‎ 析错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指标而非经济政策;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将重点放在农业,而勃列日涅夫改革将重点放在工业上;1970年正值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苏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没有改变。‎ ‎【答案试解】 A ‎【预测演练】‎ ‎1.(命题点:二战后苏联农业改革的影响)下表反映了苏联1965—1975年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 灌溉土地面积(万公顷)‎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民月工资(卢布)‎ ‎1965‎ ‎980‎ ‎883‎ ‎53‎ ‎1975‎ ‎1 660‎ ‎1 228‎ ‎120‎ 苏联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 A.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机遇 B.农民劳动积极性有所增加 C.美苏争霸中实际超越美国 D.农业集体化起到促进作用 解析:选B。第三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开始了,故A项错误;经过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农民和集体农庄获得了一定自主权,农民劳动积极性有所增加,故出现表格中现象,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苏联农业和农民问题,“美苏争霸中实际超越美国”不合题意,故 C项错误;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基本完成了,故D项错误。‎ ‎2.(命题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弊端)苏联长期是谷物净出口国,但自1972年起,‎ 除灾年从西方进口大量谷物外,正常年景也需进口相当数量的谷物,为此每年都要支付大量外汇和黄金。与此同时,苏联继续向东欧和古巴、蒙古提供大量粮食援助。据此可知(  )‎ A.西方的“滞胀”危机迅速波及世界 B.苏联的发展模式亟须转型 C.苏联已无力维系社会主义阵营 D.布雷顿森林体系遭到打击 解析:选B。“但自1972年起,除灾年从西方进口大量谷物外,正常年景也需进口相当数量的谷物,为此每年都要支付大量外汇和黄金”是由于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太落后,因此,苏联需要转变发展模式,故选B项;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滞胀”危机没有影响到当时的苏联,排除A项;“苏联继续向东欧和古巴、蒙古提供大量粮食援助”,表明苏联有力量维系社会主义阵营,排除C项;布雷顿森林体系遭到打击与苏联无关,排除D项。‎ ‎ 20世纪70年代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 ‎【真题典例】‎ ‎1.命题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 表中数据表明(  )‎ 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 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 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 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表格,找出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中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所占比例的状况。‎ 析错点:观察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收入国家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减少是因为高收入国家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是对农业的忽视;中低收入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最高,其次是工业,农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少,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没有实现均衡发展;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没有实现平衡发展。‎ ‎【答案试解】 D ‎2.命题点:20世纪70年代法国国有化措施的影响 ‎(2019·高考全国卷Ⅲ,T35)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 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 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 ‎[满分秘籍]‎ 扣题眼:据材料反映的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现象,分析这种经济现象与国家干预经济的关系。‎ 析错点:国有化的方法导致通货膨胀,不会实现物价下降;在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现象下,国有化只会导致通货膨胀继续;材料“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并不代表放弃了经济自由。‎ ‎【答案试解】 A ‎【预测演练】‎ ‎1.(命题点: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特点)20世纪4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订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以上举措反映出的发展理念是(  )‎ A.加大宏观调控与国际协调 B.实行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 C.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D.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解析:选A。材料“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订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体现了加强国际间的政策协调,故选A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侧重对经济发展规划引导的政府干预经济模式,排除B项;“根本上消除”表述绝对,排除C项;“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订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表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D项。‎ ‎2.(命题点:“福利国家”规模的缩减)1988年,英国政府实行养老金改革。国家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一律推行职业养老金制度。政府还规定任何职工按期缴付一定费用,到退休时,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这一改革旨在(  )‎ A.减少国家干预,缩减福利规模 B.加强社会保障,缓解失业压力 C.节省政府开支,放弃社保责任 D.扩大政府职能,缩小贫富差距 解析:选A。“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一律推行职业养老金制度”体现20世纪80年代后政府减少福利支出,故选A项;减少福利支出不会加强社会保障,排除B项;“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体现了政府的责任,排除C项;减少国家干预不会扩大政府职能,排除D项。‎ ‎                              ‎ 探究一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英国国有企业的改革 ‎【主题概述】‎ ‎1979年撒切尔夫人担任英国首相后,以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作为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过多干预,对国企进行股份制私有制改革的思路,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绩效,对当代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背景:20世纪70年代绝大多数英国国有企业出现经营不善,产品竞争力差等问题,大多数国有企业处于长期亏损状况,政府的公共开支不断增加 ‎,负担日渐加重,国有企业成为政府的包袱。‎ ‎2.指导思想: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成为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过多干预。‎ ‎3.内容:私有化运动历经试验、 起步、 加快推行和普遍扩展四个阶段,主要是以出售股票或出售国有资产的方式,私有化所涉及的部门越来越多。私有化的主要措施有:‎ ‎(1)财产所有权以一次或多次性全部出售方式转移。如阿美申国际公司、美欧虎公司、英国宇航公司等是部分出售(多数在50%左右);英国电信公司是分割为若干单位分别出售。‎ ‎(2)财产所有权暂时不变,引进私人资本和由私人承包部分业务。国有造船厂和煤矿等采用引进部分私人资本方式;服务性行业,如城市清洁、公园保护、道路保养等采用私人承包方式。‎ ‎(3)推行公民股份所有权和雇员股份所有权。政府提供优惠条件,简化公民购股程序,鼓励私人直接认购股票。‎ ‎(4)对依然留在国营部门内的国有企业改进管理。如严格约束财政资金,迫使其提高效率和减少亏损;扩大董事会的权限,允许其在实现战略目标、经营与投资等重大问题上比以往享有更多的自主权。‎ ‎4.特点:撒切尔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从偏重于运用立法和行政手段的直接管理,转向更多地运用市场经济法则进行间接调节。‎ ‎5.结果:政府筹集了巨资;企业提高了产品、 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技术装备得到了及时更新。‎ ‎6.启示:产权制度的改革是企业制度根本性的改革;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引入竞争机制;国企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综合大题】‎ ‎1.(2019·海安高三期中)英美在20世纪的经济政策调整当中,都做出了建立国有企业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美国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其主要任务是改变田纳西河流域的贫穷落后面貌;降低全国电价,普及电力使用,以促进生产发展与改善民生。这是以谋利为目的的私营公司不愿干的。它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指挥自己的经营活动,偿还国会投资,并将其“利润”投入进一步开发工作。‎ ‎——摘编自刘绪贻《美国通史》‎ 材料二 二战后初期,英国不少为国民经济提供原料、动力和劳务的部门处于极度衰弱的状态,如电力工业,技术紊乱,设备陈旧,收费较高。实行了国有化,就能加强国家投资,解决上述难题,并为以后的发展提供较大的空间。而在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政府认为企业国有化的比重过高有种种弊端,它使企业依赖国家投资,失去进取和冒险精神;企业内部机构臃肿,效率低;并挤占了私人企业的资金。撒切尔政府执政不久,即逐步出售国有企业。‎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所承担的责任。‎ 思维点拨: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改变田纳西河流域的贫穷落后面貌”“促进生产发展与改善民生”“将其‘利润’投入进一步开发工作”等总结回答。‎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英国不同时期对国有企业政策的时代背景。‎ 思维点拨:注意题目要求是“不同时期”,从二战后初期和20世纪80年代两个时期概括总结。紧扣材料“极度衰弱的状态”和“撒切尔政府认为企业国有化的比重过高有种种弊端”,联系教材所学“滞胀”的相关知识进行回答。‎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英美建立、调整国有企业所带来的启示。‎ 思维点拨:寻找解决国家所面临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政策与方法;二战带来的反省。‎ 答案:(1)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促进生产发展与改善民生;积累资金,进一步发展。‎ ‎(2)二战后:英国经济衰退,唯美国马首是瞻;20世纪80年代:凯恩斯主义失灵,英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困境。‎ ‎(3)经济政策的调整应该依据国情,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政策不断调整是因为经济危机和二战带来的反省;资本主义体制的调整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本题可以放开思路,言之有理即可)‎ 探究二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主题概述】‎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或政策体系的总称。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安置等,作用在于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 ‎1.演变 ‎(1)萌芽时期: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工业社会,西方国家以法律形式实施社会保障可以追溯到1883年的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出现,主要包括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制度。‎ ‎(2)成熟阶段:从二战到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大踏步完善的时期。欧洲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建立了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英国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第一个全民免费医疗制度,运行至今。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20世纪60年代通过了数百项涉及民权、税收、教育、医疗、就业、养老、消除种族歧视的政策。‎ ‎(3)新自由主义改革阶段: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速下降,推行以削减税收、削减福利、放松对资本的管制为主要特点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里根和英国的撒切尔夫人。这个阶段,西方国家普遍削减了对福利的支出,并推动社会事业市场化、商业化。在短时间内减轻了企业负担、维护了企业的利润,但是长期来看,却导致社会两极分化越演越烈,成为加剧经济危机的隐患。‎ ‎2.特点:保障项目名目繁多;保障资金有确定的资金来源;保障资金支出依法由政府集中安排;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有明显的宏观调控动机。‎ ‎【综合大题】‎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欧洲社会保障体系的演变 中世纪 教会负责本教区内的慈善事业 ‎16世纪30年代 法国世俗政府控制公共福利设施和资金募集渠道 ‎1601年 英国政府制定《济贫法》,建立“贫民习艺所”,强迫贫民劳动 ‎1883—1889年 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法令,批准国家建立健康保险计划,工伤事故保险计划和退休金保险计划 ‎1905年 英国通过了“失业工人法”,后又相继制定了“教育法”“退休金法”“劳工介绍法”‎ ‎1911年 英国通过“国民保险法”,包括工人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20世纪30年代 法国通过立法,规定为低收入者提供补贴和援助 ‎1945—1947年 法国连续通过社会保障立法,最终形成了包括个体劳动者和农业劳动者在内的全民社会保障网 ‎1946年 英国通过国民保险法,囊括失业、疾病、生育、死亡、孤寡、退休等方面的保障,几乎每个公民都可享有保障 ‎1948年 ‎1948年,英国宣布成为第一个“福利国家”‎ ‎——摘编自周弘《欧洲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 依据上表内容,围绕“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一个问题,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予以解释。(要求:问题须具体明确,解释须史论结合)‎ 思路点拨:结合表格中时间顺序,利用有关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背景、历程、特点和作用的基本史实进行分析。‎ 答案:示例 问题:欧洲国家为何能在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解释:19世纪以来,欧洲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提供了条件。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同时,工业革命的深入,使社会分化为两大对立阶级,社会矛盾加剧,这也迫使资产阶级要通过社会保障体系来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动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加之工人运动的兴起,这些都推动资产阶级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社保法案。思想上,自由、平等、人权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使全社会日益关注个人的权利和幸福,这为社保体系建立提供了社会文化基础。‎ 总之,社会保障体系在19世纪后的欧洲建立,正是此时欧洲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上发生变化的反映。‎ ‎【技法指导】‎ 解答论证题常见问题 ‎(1)最初学生普遍将其答成判断说明题,常见如“材料中某观点正确”或“材料中某观点错误”,而不是去直接明确一个观点;(2)从材料中选择了一个观点,学生不去用史实支持此观点,而是大谈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往往对自己明确的观点进行否定或对其挑刺;(3)对观点论述走马观花,点到为止,不做深入认识;(4)对观点理解不清,靠堆砌材料或史实,不管是否关联,张冠李戴;(5)阅读不到位,乱挑观点,文不对题;(6)不看试题要求,想当然胡乱下笔;(7)不懂答题要求,答案不完整,史实不关联;等等。‎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宿迁二模)20世纪30年代,据对美国匹兹堡白领阶层和专业人员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家庭白天娱乐活动明显增多:打乒乓球、拼板子、下跳棋、客厅游戏、打桥牌,尤其突出的是听广播。这些现象(  )‎ A.说明当时美国民众生活悠闲 B.折射出美国失业现象的普遍 C.反映出美国家庭观念的重塑 D.表明新政已使美国重新繁荣 解析:选B。材料提供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正值美国经济大危机期间,大多数家庭白天娱乐活动明显增多,尤其突出的是听广播,这折射出美国失业现象的普遍,故选B项;材料提供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此时正值美国经济大危机期间,排除A项;材料只说明大多数家庭白天娱乐活动明显增多,无法体现美国家庭观念的重塑,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供新政的任何信息,排除D项。‎ ‎2.(2019·海安高三期中)1930年,美国通过了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 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一经实施即有33个国家提出抗议,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幅度增加关税,引发了全面的贸易战。当时这种措施(  )‎ A.延缓了世界经济的下滑 B.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崩溃 C.有利于美国经济的恢复 D.体现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 解析:选B。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世界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引发关税战争,加剧了各国经济危机,严重破坏了自由贸易原则,故B项符合题意。关税保护不利于各国对外出口,加剧了国内经济危机,不利于国内经济的恢复,排除A、C两项。1933年罗斯福新政中国家干预的加强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特征,排除D项。‎ ‎3.(2019·金陵中学高三期中)1937年3月21日,美国钢铁公司子公司的董事长被迫签订协定,承认钢铁工人组织的工会。不久,所有美国钢铁公司的子公司都签订了类似合同,他们都同意增加工资10%,每月减少工时为40小时,加班时工资加一半。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美国(  )‎ A.钢铁公司已形成了全行业的垄断 B.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C.政府和劳工对资本家的强大压力 D.市场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它还要求资方保证工人最低工资、最高工时、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和改善劳动条件,材料反映的是在政府和劳工的强大压力下,资本家做出了让步,改善了工人的待遇和减少了工作时间,故C项正确;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经济危机时间是1929-1933年,并且材料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措施推行中出现的问题,无法体现“政治危机”,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市场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排除D项。‎ ‎4.(2019·博雅闻道高三联考)关于罗斯福新政中劳工立法,有学者认为是为解决由人民群众购买力低下而造成的危机。也有学者认为失业保险和救济成为活生生的政治问题,迫使政府重视并用法律来解决。还有学者认为,经济思想产生了直接影响,如“通过强大的工会和最低工资法提高货币工资”来增加收入的思想。这些认识(  )‎ A.只有经济视角的解释可信 B.仅仅着眼于摆脱当时的经济危机 C.未能涉及劳工立法的实质 D.有助于相对全面地理解立法原因 解析:选D。关于罗斯福新政中劳工立法的原因,学者们从经济、政治、思想理论等角度分析,这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相对全面地理解,故选D项;题干中学者的分析都具有合理性,排除A项;根据材料“也有学者认为失业保险和救济成为活生生的政治问题,迫使政府重视并用法律来解决。还有学者认为,经济思想产生了直接影响”可知,这些认识涉及政治、思想领域,排除B项;劳工立法的实质是维护资本主义,题干中的认识与此相符,排除C项。‎ ‎5.(2019·石家庄二模)一种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站在私营企业对立面,不惜用国家政权力量限制私营企业权力。另一种观点认为,“新政”在许多情况下都在帮助改善私营企业地位,有时甚至不惜放弃自由改革理想。据此可知,以上认识(  )‎ A.包含了社会主义学者的新观点 B.都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历史事实 ‎ C.从不同视角评价了罗斯福新政 D.都肯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解析:选C。根据题干内容可知,第一种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限制了私营企业的发展,对罗斯福新政持一种否定态度,另一种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改善了私营企业的地位从而促进其发展,即题干是从不同的视角评价了罗斯福新政,故选C项;社会主义学者主张计划经济,否定私有制经济发展,强调公有制经济,与罗斯福新政截然相反,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采用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使得经济逐渐得到发展,材料中两种观点并没有夸大,排除B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第一种观点否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排除D 项。‎ ‎6.(2019·淮安二模)1921年7月,列宁指出:“解决食品危机的最主要的条件在于成功地收取粮食税”,为此,他要求各省立即采取措施恢复和加强粮食收购机构,建立税收检察机构,并为粮食机关提供“必需的党的权威和国家强制机关的全部权力”。材料反映了(  )‎ A.农业集体化侵害苏俄农民利益 B.新经济政策的执行存在随意性 C.余粮收集制加剧了苏俄的危机 D.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的迫切性 解析:选D。据材料“1921年7月”“解决食品危机的最主要的条件在于成功地收取粮食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材料“并为粮食机关提供‘必需的党的权威和国家强制机关的全部权力’”说明推行新经济政策的迫切性,故选D项;农业集体化开始于斯大林执政时期,排除A项;材料“采取措施恢复和加强粮食收购机构,建立税收检察机构,并为粮食机关提供‘必需的党的权威和国家强制机关的全部权力’”说明新经济政策执行是比较严谨的,排除B项;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材料强调的是推行新经济政策的迫切性,而不是余粮收集制的危害,排除C项。‎ ‎7.(2019·兰州二模)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布哈林认为苏联长期内将是一种落后的社会主义或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主张苏联应该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他的观点(  )‎ A.有助于苏联在短期内快速实现工业化 B.为赫鲁晓夫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C.坚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走集体化道路 D.反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存在分歧 解析:选D。题干中“布哈林认为苏联长期内将是一种落后的社会主义或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主张苏联应该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说明当时还有不同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声音,故选D项;有助于苏联在短期内快速实现工业化的是斯大林模式,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也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描述,排除。‎ ‎8.(2019·三明高三期末)20世纪30年代,“非共产主义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曾排着队去莫斯科探寻‘计划’的秘密”。莫斯科“计划”(  )‎ A.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B.是战胜一切法西斯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 C.是新兴独立国家借鉴的模式 D.推动西方国家向宏观调控的现代经济过渡 解析:选D。根据材料“非共产主义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曾排着队去莫斯科探寻‘计划’的秘密”可知,西方在遭遇经济危机后,向苏联“计划”学习借鉴,推动西方进入国家干预经济新时代,故选D项;“斯大林模式”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种方式,排除A项;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刚刚兴起,排除B项;材料“非共产主义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 主要指代西方社会,排除C项。‎ ‎9.(2019·扬州二模)到1940年,原本落后的苏联东部地区建起了具有全国意义的煤炭、冶金、石油、机械、化工等产业基地,其工业总产值相对于1913年增长了13.5倍,超过了同期全苏工业增长的平均值。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大量引进欧美新技术 B.原有工业布局的逐渐调整 C.苏联人民饱满的建设热情 D.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推动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苏联在落后的东部建立重工业,到1940年其工业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其原因在于建立了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国家得以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故选D项;苏联引进欧美新技术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东部由落后到发展的原因,而B项只是在陈述事实,排除B项;苏联人民饱满的建设热情是一般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 ‎10.(2019·潍坊二模)1962年苏联学者利别尔曼建议,用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手段来刺激企业的生产,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在赫鲁晓夫的倡导下,围绕此建议展开了学术讨论。 这一讨论(  )‎ A.主张恢复新经济政策 B.使苏联经济进入市场轨道 C.动摇了公有制的地位 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选D。依据材料“用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手段来刺激企业的生产,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可知,利别尔曼建议的实质是要给企业部分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故选D项;1921年到1928年实行新经济政策,排除A项;依据材料“用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手段来刺激企业的生产,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可知,利别尔曼建议的实质是要给企业部分权力,这是使苏联经济利用市场因素,而不是步入市场轨道,排除B项;依据材料“用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手段来刺激企业的生产,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可知,利别尔曼建议的实质是要给企业部分权力,这是使苏联经济利用市场因素,这并不能动摇公有制的地位,排除C项。‎ ‎11.(2019·武汉调研)1976—1980年间,苏联的谷物年均产量较1961—1965年增加57%,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4.4%;1981年,苏联的小麦、甜菜、土豆、牛奶等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这一时期,苏联的改革(  )‎ A.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B.激活了集体农庄 C.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 D.调整了所有制结构 解析:选C。根据材料“苏联的谷物年均产量……增加57%”“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4.4%”“1981年,苏联的小麦、甜菜、土豆、牛奶等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可知,工农业产值的增长,表明勃列日涅夫改革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故选C项;勃列日涅夫改革依旧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修正,排除A项;“激活了集体农庄”不能涵盖“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4.4%”,排除B项;勃列日涅夫改革依旧实行的是斯大林模式下单一的公有制,排除D项。‎ ‎12.(2019·中原名校高三质评)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俄罗斯有人认为“勃列日涅夫时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停滞时期”,有人认为是“黄金时代”,有人认为是“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有人认为是“隐含新危机的时代”。由此可见,关于“勃列日涅夫时代”‎ 的认识(  )‎ A.代表了俄罗斯社会共同的认知 B.随着认识角度的拓展日趋全面 C.有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倾向 D.缺少对俄罗斯历史的整体认识 解析:选B。据材料“苏联历史上的‘停滞时期’……‘黄金时代’……‘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隐含新危机的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经济滑坡,因此是经济“停滞时期”,但在与美国争霸中处于攻势地位,因此为“黄金时代”,由此可见对于勃列日涅夫改革认识更加全面,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对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多种认识,而非共同认识,排除A项;材料主要围绕从不同角度谈对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认识,而非对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评价绝对化,排除C项;材料围绕对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认识从不同角度分析,与对俄罗斯历史的整体认识关系不大,排除D项。‎ ‎13.(2019·泰州三模)下表是1977年西方六国国有经济比重(%)表。根据呈现的国有经济的比重可知(  )‎ 邮政 电站 煤炭工业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英国 ‎100‎ ‎100‎ ‎100‎ ‎100‎ ‎75‎ 加拿大 ‎100‎ ‎100‎ 私有 ‎75‎ ‎75‎ 法国 ‎100‎ ‎100‎ ‎100‎ ‎100‎ ‎75‎ 联邦德国 ‎100‎ ‎75‎ ‎50‎ ‎100‎ ‎100‎ 日本 ‎100‎ 私有 私有 ‎75‎ ‎25‎ 美国 ‎100‎ ‎25‎ 私有 ‎25‎ 私有 A.发达国家开始仿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尤以英、法两国最快 C.六国普遍采取了混合经济以渡过经济困难 ‎ D.发达国家依然在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解析:选D。“1977年西方六国国有经济比重(%)表”体现出绝大多数部门是国有部门,可见国家对经济干预强烈,故选D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国有经济比重”体现不出发展快慢的信息,排除B项;从“1977年西方六国国有经济比重”中可以看出多数国家还是以国有经济为主,没有体现混合经济的作用,排除C项。‎ ‎14.(2019·淮安高中协作体高三联考)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A.A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B.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在B理论指导下开始的 C.B理论崇尚自由放任,主张政府做好“守夜人”角色 D.A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复苏的重要原因是经济“滞胀”‎ 解析:选D。由图中所示A、B两种理论产生的时间,可判断出两种理论分别是指自由放任主义和凯恩斯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故A项错误;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故B项错误;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故C项错误;80年代美国等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表明凯恩斯主义失灵,于是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正确。‎ ‎15.(2019·宣城二模)读1983—1984年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表(单位:英镑)。‎ 低收入家庭 中等收入家庭 高收入家庭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无 无 其他补贴 ‎50.1‎ ‎30.1‎ 无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据此分析可知,20世纪80年代初的英国(  )‎ A.治理贫富差距问题富有成效 B.工人阶级家庭收入偏低 C.国家财政赤字现象更加严重 D.大幅度降低福利的规模 解析:选A。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低中高收入家庭的月收入差距很大,但实际收入差距有所缩小,说明政府在治理贫富差距问题上成效显著,故选A项;表格数据说明低收入家庭收入低,但低收入家庭不完全是工人,排除B项;表格反映的是低中高收入家庭的实际收入差距有所缩小,表格中没有体现国家财政赤字,排除C项;表格反映的是低中高收入家庭的实际收入差距有所缩小,表格中没有体现福利规模的降低,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6.20世纪30年代是英国农业政策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1932年英国的农产品价格下降约34%,尤其是谷物、羊毛等农产品价格下降更为明显。其中,小麦在1927—1931年的平均价格降幅达到47.1%,羊毛从1928年的每磅37便士下降至1931年的每磅14.7便士。1931年英国农产品进口量比1927—1929年增长了17%,与此同时,英国国内的农产品也出现了过度生产的情况。在农产品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农产品市场呈现“滞胀”状态。受谷物生产萧条的影响,很多地区的农耕土地在销售以及租赁方面都没有市场。‎ 材料二 1931年11月,英国颁布《园艺产品法案》,该法案规定对一些受外国倾销影响较为严重的无核小水果以及马铃薯征收关税。英国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实行生产性农业补贴,授权农业生产者可以组建委员会对某类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控制,加大农业研究与教育的推广,设立农业研究委员会致力于将农业教育推广到地方层面。‎ ‎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倩《20世纪30年代的 英国农业改革与国家干预》‎ 完成下列要求: ‎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英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国际背景和国内政策因素。‎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为摆脱农业困境采取的措施。‎ ‎(3)据材料三,概括其特点并简析影响。‎ 解析:(1)第一小问困境,据材料一“1929—1932年英国的农产品价格下降约34%”,从农产品价格的变动方面进行回答;由材料一“农产品市场呈现‘滞胀’状态”得出农业市场“滞胀”;据材料一“很多地区的农耕土地在销售以及租赁方面都没有市场”,从土地租售状况方面回答。第二小问国际背景,据材料一“‎ ‎1931年英国农产品进口量比1927—1929年增长了17%”并结合所学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进行回答。第三小问国内政策因素,据材料一“英国国内的农产品也出现了过度生产的情况”并结合所学工业革命后普遍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得出长期奉行自由主义。(2)措施,根据材料二,从加强立法、限制农产品进口、实行农业补贴、建立农业机构(委员会)、进行农业研究与教育等方面概括回答。(3)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从国家干预方面回答。第二小问影响,从推动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加剧国际竞争与矛盾等方面回答。‎ 答案:(1)困境:农产品价格下降;农业市场“滞胀”;土地租售困难。国际背景: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国内政策:长期奉行自由主义。 ‎ ‎(2)措施:加强农业立法;限制农产品进口;实行农业补贴;建立农业机构(委员会);进行农业研究与教育。‎ ‎(3)特点:国家干预。影响:推动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加剧国际竞争与矛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