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习题课件 (1)
sānɡ shà wù bì zhé chì jì 罥 坳 叱 2.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6分) (1)何时 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 死亦足! (2)伐薪烧炭 南山中。 (3)心忧炭贱 愿天寒。 / / / / 如此,这样 阴沉迷蒙的样子 到。这里是“彻晓”(到天亮)的意思 如何 木柴 皇帝的命令 4.文学常识填空。(5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唐朝后期“___________”中,诗人 _________,字子美,人称“________”,诗称“_________”,有代表 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卖炭翁》选自《_______________》,诗人字__________,号 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世。 安史之乱 杜甫 诗圣 诗史 “三吏”“三别” 白居易集 乐天 香山居士 白氏长庆集 5.按要求默写。(5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 推己及人,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呐喊,表现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 胸怀和崇高理想。 (2)《卖炭翁》中刻画卖炭老人矛盾心理,表现其悲惨处境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杜甫是我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诗人。学习本课后,某班以“诗圣著 千秋”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进来。(8分) (1)【活动一:我来拟定】为了渲染气氛,请你执笔为此次活动创作一 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示例:走近千古诗圣,传扬文化经典。 (2)【活动二:我来策划】此次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杜诗欣赏”,你 打算从哪个角度鉴赏杜甫的诗歌,选择该角度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 答。 ①我选择的鉴赏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诗歌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②原因: 杜甫后期饱受安史之乱的困苦,写下诸如《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等作品,其中不乏忧国忧民之句,比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士俱欢颜”等,杜甫在自身安定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却仍然从 诗歌中透露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这是值得我们赞扬与学习的。 (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 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 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5分) A.这首诗通过写诗人自己的悲惨遭遇和困苦凄凉的生活,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 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B.“欺”“忍能”表现了诗人因年迈无力而受欺侮的无奈之情,“公然抱茅入竹 去”“呼不得”“自叹息”写诗人无力追赶、悲叹不已及屋漏难修的愤懑心情。 C.诗的第三段描绘了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写诗人由景生情,回首一路走来凄苦无助、 悲痛难忍的心情。 D.诗的最后一部分,通过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写出了诗人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以 及敢于为遭受苦难的人民发声的宽广胸怀。 B 8.请分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在诗歌中的作用。(5分) 运用环境描写,写傍晚秋雨之前的景色,渲染出一种暗淡阴冷的氛围。推动 情节发展,为下文写“床头屋漏无干处”做铺垫,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 心境。 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5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了秋雨的细密连绵,侧面表现作者凄苦的 生活。 10.(陕西中考)有诗评说,读《望岳》可见“杜子心胸气魄”。请你结合 对《望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解,解读杜甫的“心胸气魄”。 (5分) 【链接】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的“心胸气魄”在他年青时期是胸怀天下、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在他经历“安史之乱”后,则表现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两者一脉相通,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升华。 (二)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 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 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1.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分) 1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身上衣 口中食 C 13.“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这两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 描 写 方 法 , “ 把 ” “ 称 ” “ 叱 ” “ 牵 ” 等 动 词 , 把 宫 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4分) 动作 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三)(杭州中考)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14.两首诗均提及“寒江钓雪”,柳诗通过“独钓寒江雪”表达了作者 内心________的感受,孙诗则表明了对“好作寒江钓雪图”的“画家” _____________的态度。(4分) 15.《渔家》前两句是怎样表现“渔家苦”的?请作赏析。(5分) 通过手指冻僵、哈气取暖的细节描写以及天寒地冻、残月在天、船上积 雪斑驳的环境描写,表现渔家为生计奔波劳作的艰辛。 孤寂 批评 【参考译文】撑船篙的手冻僵了,呵气取暖也没有好,冰冷的月光照在 船上,只见一片模糊的雪影。画家们不了解渔人的辛苦,却偏喜欢画在 下着雪的寒冷江面上垂钓的图画。 如何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见14题) 【思路点拨】《江雪》中“鸟飞绝”“人踪灭”“孤舟”“独钓”等词 语,都表达了作者“孤寂”的内心感受;从《渔家》一诗中的“不解渔 家苦”“好作”可看出作者对“画家”的批评。 【答题技巧】(1)结合背景,把握诗词的情感。这里的背景,一指诗词 反映的广阔的社会现实,二指诗人的人生经历。(2)分析诗眼,透视诗 词情感。诗眼是解读诗词主旨的一把钥匙,阅读诗词,如果能抓住诗眼, 就容易体会诗人的情感。(3)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诗人总是把 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风花雪月等意象中。(4)借助典故, 探寻诗词的情感。用典就是运用古籍中的轶事、趣闻、寓言、传说或有 出处的诗句来以古比今,借古抒怀等。 答题格式:这首诗通过描写……的形象或景物,写出了……的情境或氛 围,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