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命题人:王凡友 审核人:周盟 2019 年 4 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 45 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共 55 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2.第Ⅰ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1.5 分;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卷纸 上。 第Ⅰ卷(共 45 分) 1. 周襄王七年(公元前 645 年),晋国“作爰田”,把一部分公田赏赐给立了军功的贵族 和出身平民的士兵作私田;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 594 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 始向私田征税。这主要说明( ) A. 土地私有制逐步得到认可 B. 争霸战争是经济改革的根本因素 C. 晋鲁率先进行封建化改革 D. 经济改革是加强王权的主要手段 2. 春秋时期,诸侯贬斥狄戎为豺狼禽兽的记载不绝于书;战国时期,时人认为夷夏之间并 无高下优劣之分,“居楚则楚,居夏则夏,积靡使然也”。对夷狄态度的变化反映出 ( ) A. 诸侯争霸、王室衰微 B. 一脉相承的文化风尚 C. 各地区往来日益频繁 D. 官僚政治是大势所趋 3. 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 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 ) A. 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 B. 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 C. 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 D. 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 4. 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建立卫国,管理殷民七族;周公之子伯禽受 封于奄国故地,建立鲁国,管辖殷民六族;成王之弟叔虞受封于唐国故地,统治夏墟。 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 A. 防止宗族内部产生利益纠纷 B. 联合旧贵族扩大统治基础 C.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固统治 D. 促进民族交流与文化认同 5. 从春秋后期开始,齐国大夫田氏长期专擅国政。公元前 386 年,周安王册命田和为齐侯, 田氏正式取代了姜氏在齐国的统治,史称‘‘田氏代齐”。这表明( ) A. 册命齐侯凸显君主的集权统治 B. 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 C. 周王室开始丧失天下共主地位 D. 官僚政治已经取代了血缘政治 6. 孔子为人的道德修养设定了贤人、君子、仁人、圣人等由低到髙的理想人格目标,并强 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反映出孔子( ) A. 重视人的主体地位 B. 强调理性思考 C. 主张维护等级秩序 D. 反对贵族专权 7. 夏商周时曾采用过不同的历法,分别称为夏历、殷(商)历和周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 期,周王室及姬姓诸侯国多奉行周历,其他诸侯国则是三历并行。这说明( ) A. 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 B. 同姓子弟是分封制的主体 C. 大一统国家体制尚未形成 D. 周文化得到了天下的认同 8. 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 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 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这一现象表明( ) A. 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 B. 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 C. 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 D.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9. 西周初年青铜铭文和文献记载,周公辅佐成王、平定东方、封建诸侯,是人臣典范。春 秋战国诸子百家著作中开始把周公与禹汤文武并论,出现越来越多更为详细的周公的言 论。汉代以后周公的圣人形象得到进一步充实。对此演变,合理的说法是( ) A. 周公本人政治经历复杂多变 B. 后人借助周公阐发自身主张 C. 历史人物同期记载才更真实可信 D. 新史料的发现弥补前代研究不足 10. 公元前 334 年,魏惠王在徐州朝见齐威王,并尊齐威王为王,同时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 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公元前 323 年,魏、韩、赵、燕、中山五国国君称王而相 互尊重,史称“五国相王”。这 反映出当时( ) A. 宗法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 诸侯之间矛盾趋于缓和 C. 周天子的地位下降 D. 山东诸国实力强大 11. 西汉文帝时,申公、韩婴皆以传《诗》被任命为博士;景帝时,胡母生、董仲舒以传《公 羊春秋》被任命博士。由此可以推知汉初( ) A. 经学地位上升成为入仕之途 B. 品行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 C. 黄老之学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D. 儒学逐步取得了独尊地位 12. 西汉前期嫁过五次的女子不厌再嫁,寡妇的尊长不劝其守节,到了西汉中后期“从一而 终”的观念才开始内化心中。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社会主流观念的变化 C. 传统儒学的影响 D. 自然经济形态的反映 13. 北魏后期,许多北方的汉族士大夫认为南方已不是正统所在,中原才是传统文化的中心。 这种认识反映了( ) A. 北方经济重心地位仍然较稳固 B. 儒家文化自南向北的传播趋势 C. 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趋势加强 D. 南方三教合一的趋势日趋明显 14. 汉代钱范被誉为“万钱之母”,如图为东汉五侏钱的铜质钱范,其出现的重大意义在于 ( ) A. 成为后世铸造工艺的典范 B. 极大提高了钱币铸造效率 C. 统一铸币加强了中央集权 D. 确立后世铜钱的基本范式 15. 周代经常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 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 作( ) A. 源远流长历代延续 B. 因地制宜注重方法 C. 分类精准成效显著 D. 政府主导手段增多 16.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形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东汉末年,在法律思想 上出现了刑、礼比较的争论。曹操不单纯强调刑为先或礼为先,主张“治定之化,以礼 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这反映了,当时( ) A.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 B. 法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C. 儒学哲学化倾向日趋明显 D. 礼法并施思想有所发展 17. 下图是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思想发展状况的叙述。据此推测他叙述的是( ) ★经学传承系统的延续与宇宙支持系统的建立 ★凸显君主的意义和儒学的意识形态化 ★对君主的制约与对权力的超越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制定律令与裁决刑事的原则和教条 ★思想一致的时代 A.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变化 B. 汉代儒学的发展 C. 宋明理学的兴起 D. 明清之际新思想的萌芽 18.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说过,对国家统一的终极性诉求使中国对集权的容忍度远远大于别 国。由此可知( ) A. 大一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 B. 中央集权塑造了国人的文化心理 C. 国家统一有助于中央集权制度 D. 集权制度是中国人的终极性诉求 19. 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提出“节原文化带”这一理念,意即陆上丝绸之路已由最初的商贸 动机,生成为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例如宗教、建筑、音乐、雕像、服饰 和语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直至水乳交融。这说明陆上丝绸之路( ) A. 形成了高级文明形态 B. 侧重于塑造文化特色 C. 促进了文明融合发展 D. 缔造出灿烂草原文化 20. 西汉时期,薛泽、庄青翟、赵周三位丞相在位之时,正值武帝朝多事之秋。他们本应有 所作为,但《汉书》只记录了他们的谨小慎微,认为不过是凑数的丞相。这表明( ) A. 中朝决断国事 B. 外朝负责执行 C. 君主集权加强 D. 宰相能力平庸 21. 表:概述了唐代相关制度。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唐代如表( ) 制度 概述 均田制 计口授田,丁年十八授田,六十为老还官 租庸调制 项目分明,有田则纳粮,有身则服役(纳绢代役为庸),有家则征调(丝麻) 帐籍制 每岁一造(人口)帐,三岁一造(户口)籍,户口异动,田亩还授,一一在 册 A. 固化社会分工,限制阶层流动 B. 税则明确,旨在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C. 政策简单划一,忽视地方差异 D. 为民制产,构建农业社会的理想蓝图 22. 唐代前期的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很少。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开元二十二年间,宰相中科举 出身者有十八人,占这一时期宰相总数的三分之二。唐宪宗以后,进士在宰相和高级官 员中更占据了四分之三的绝对优势,终唐一代再没有发生变化。这反映了唐朝( ) A. 宰相权力不断加强 B. 社会阶层日益固化 C. 士族势力逐渐削弱 D. 官僚体制渐趋成熟 23. 史料 出处 “今水潦移于江南,迫隆冬至,朕惧其饥寒不活。江南之地火耕水耨” 《史记•平准书》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 《汉书•地理志》 “江西良田,旷废未久,火耕水耨,为功差易” 《晋书•地理志》 “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鱼与稻,以渔猎为业” 《隋书•地理志》 如表是我国从汉至隋江南稻作农业的相关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 农业生态破坏现象严重 B. 江南农业耕作方式粗放 C. 经济重心呈现南移趋势 D.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4.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 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可见,作者强调( ) A. 专制统治的必要性 B. 唐室政治的合理性 C. 地方政府的独立性 D. 中央集权的重要性 25. 魏晋南北朝时,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醉心于有与无、 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或无情等形而上的问题的讨论,一时蔚成风气。这反映了 ( ) A. 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B. 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繁荣 C. 三教合一的局面开始出现 D. 理学形成拥有深厚民间基础 26. 有史学家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 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主要是指( ) A. 便利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 B. 政治中枢决策规范化 C.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D. 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 27. “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其秉国钧者惟内史(中书)、纳言(门下),而尚书令 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这表明( ) A. 三省官僚体制已经成熟 B. 皇权不断强化 C. 三省权力重心在尚书省 D. 行政效率提高 28. 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 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材料反映 出( ) A. 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 B. 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 C. 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 D. 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 29. 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 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 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 场革命( ) A. 极大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 B. 有效解决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 C. 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 D.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30. 东晋南朝时,贾弼之祖孙三代专精谱学。弼之撰《十八州士族谱》,共七百多卷。宋刘 湛、齐王俭、梁王僧孺也都有谱学专著。谱学盛行反映了( ) A. 士族用谱学挽救衰亡的命运 B. 士族注重本家族的谱系 C. 突破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 D. 谱学是选官的重要依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 55 分 31.(28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举制因而成立,但这并不是唯一制约 察举选官的因素。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 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阳嘉元年又建立“诸生试 家法”制度,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在察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举荐;在科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考试成绩。 所以举人可以“投牒自进”,不必非得他人举荐不可。到了北宋,封弥成为贡举考试中的 一项重要制度。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看不到举人的姓名、乡贯等,也就很难作弊了。 隋唐以来,科举出身的官员在高级官员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到宋代已占有绝对优势。 ——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材料三 宋廷对于在任官员的课绩,以对德行、才能、劳效的综合检验为主要内容。“德 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地位,但不易操作;对于才能的核验,宋廷要求官员申报时填写 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在宋代,课绩与监察各为独立系统,但在 现实政治生活中关系密切。宋廷对官吏的考察方式多样:有课绩定等、有廉访会问等, 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以求得多种信息来源的相互印证。 ——摘编自袁行霖《中华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察举制出现的原因。概括东汉察举制的新发展。(8 分) (2) 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发展趋势。科举制的发展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请结 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10 分) (3)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对官吏的课绩和考察分别有何侧重点。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古代 选官用官制度的历史借鉴价值。(10 分) 32.(1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据记载先秦时期丝绸生产已经兴起。从丝绸遗址分布看, 黄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川蜀盆地以及华南地区丝绸业出现比较早。由于历史等方面 因素,丝绸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纺织工具不断革新,在魏晋 南北朝,丝织物品已经达到 20 多种。魏晋之后,丝绸生产重心逐渐向南转移。到宋朝, 江南地区成为全国丝绸重要的产区。明清时期,江南一带出现丝绸专业市镇,丝绸也是 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商品,丝绸贸易成为我国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 ——摘编自朱新予《中国丝绸史》 材料二 17—18 世纪,大量中国的丝绸运往欧洲,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图案,给他们带来 了关于中华帝国的形象化的联想。加上入华传教士书信中透露的信息,以及来华经商商 人的渲染,一股对中国丝绸的狂热爱好便席卷欧洲,从而形成了“中国风”。在 18 世纪 因法国路易十五的提倡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并迅速传播。“中国风”主要体现在 18 世纪 的法国,里昂、都尔等城市是这类丝绸织物的生产重镇。 ——摘编自袁宣萍《17—18 世纪欧洲丝绸中的“中国风”》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绸开发利用的特点和作用。(9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7—18 世纪欧洲丝绸业流行“中国风”的背景和 影响。(6 分) 33.(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著作 编纂思想 《史记》(西汉) 强调“实录”直书”。“述往事,思来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汉书》(东汉) 贯穿五德终始说和五行灾异说等经学观念,着重追述西汉帝业、功德。 《隋书》(初唐) 以史为鉴,“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着重探讨前代典籍制度、 吏治得失和君臣之道。 《新唐书》(北宋) 认为据藩镇立国的后晋编修的《旧唐书》不合正统而对其删改;“专事褒 贬”,以伦理纲常品评史事。如赞誉大儒韩愈却只字不提玄奘、僧一行的 事迹。 提取表格中两部或两部以上历史著作的关联信息,围绕“历史编纂”自行拟定一个 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爰田”、“初税亩”都体现的是开始对土地私有制的逐步承认, A 选项符合题意。 生产力发展是经济改革的根本因素,B 选项排除。 封建化改革 属于社会全方位变革,材料强调的是晋国土地私有制的出现,C 选项排除。 政治 机构变革是加强王权的主要手段,D 选项排除。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古 代土地制度演变的准确把握。 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演变的准确把握。 2.【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春秋时期,诸侯贬斥狄戎为豺狼禽兽的记载不绝于书;战国时期,时人认为 夷夏之间并无高下优劣之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频繁的战争和经济交 流促进了民族融合,C 选项符合题意。 诸侯争霸与材料无关,A 选项排除。 中原 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不存在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B 选项排除。 官僚政治与材料 无关,D 选项排除。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 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掌握。 3.【答案】A 【解析】 材料“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反映个体 小家庭(一夫一妻)的出现,使“敬宗法祖”的宗法观念受到冲击,故 A 正确。 材料中的“敬宗之道”是社会观念,未明确涉及小农经济范畴,故 B 项错误。 材料未体现严刑峻法,故 C 项错误。 材料中未体现社会和谐,故 D 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相关正式。关键信息有: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 子则出赘。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 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4.【答案】D 【解析】 题干涉及的重点是分封制,故排除 A。 题干没有体现联系旧贵族的相关信息,排除 B。 分封制是以血缘为纽带巩固统治,与民族交流与文化认同无关,故 C 正确,排除 D。 故选:D。本题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 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5.【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体现的是诸侯王实力增强,周王室势力衰落, 说明西周宗法分封制的崩溃,B 选项符合题意。 册封齐侯体现的是周天子势力衰 落,A 选项排除。 平王东迁后,周天子天下公主的地位就开始丧失,而且材料没有体现,C 选项排 除。 郡县制的推广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D 选项排除。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崩溃,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 准确把握。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好的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 6.【答案】A 【解析】 “孔子为人的道德修养设定了贤人、君子、仁人、圣人等由低到髙的理想人格目标,并 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表明孔子重视人的主体地位,故 A 正确; BCD 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孔子为人的道德修养设定了贤人、君子、 仁人、圣人等由低到髙的理想人格目标,并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孔子的思想,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 是儒学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 7.【答案】C 【解析】 A.西周时期,周天子的权威没有被严重削弱,选项表述不符合事实。 B.材料看不出同姓子弟是分封制的主体。 C.从材料可以看出各诸侯的纪年和历法并没有完全统一,说明当时大一统的局面 没有形成。 D.从材料可以看出,夏朝的和商朝的历法也被运用,说明周文化并没有得到普遍 认同。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古代天文历法发展的表现 和影响因素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古代历法发展的表现,还要搞清楚西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时 代特征。 8.【答案】A 【解析】 材料“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 中原争霸”说明周王室是权威受到挑战,故 A 正确。 B 说法绝对,不合史实,排 除。 C 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D 明显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分封制演变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 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9.【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我们无法得出周公本人政治经历复杂多变的结论,排除 A; 通过材料后面的叙述可知,春秋时期及汉代以后,人们对周公的形象进行了充实, 实质上是后人借助周公来表述自己的主张,故 B 正确; 历史人物同情记载传真实 可靠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C; 材料无法体现新史料的出现,排除 D;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周时期制度的影响以 及材料的理解。 本题属于是史学研究类试题,考查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对历史研究方法的掌握。 10.【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徐州相王”、“五国相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天子的地位下降,分封制开 始瓦解,故 C 正确。 A 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BD 材料均不能体现,排除。 故选:C。本题考查分封制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徐州相王”、“五国相 王”。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 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1.【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景帝时,胡母生、董仲舒以传《公羊春秋》被任命博士”可知汉朝对儒学的 重视,体现的是经学地位上升成为入仕之途,A 选项符合题意。 品行成为选官的 主要标准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 选项排除。 黄老之学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说法与 材料无关,C 选项排除。 儒学逐步取得了独尊地位是在董仲舒的新儒学出现,D 选项排除。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演变,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度材料和相关知识 的准确把握。 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儒家思想的演变的 准确把握。 1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汉代儒学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分析材料西汉前期与西汉后期妇女婚嫁观念的变化,得出背后 反映的是汉儒思想的确立。 【解答】 A.西汉时期中国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并未到影响人们的观念的程度,排除 A。 B.西汉的中后期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的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这一时期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伦理思想已经影响了社会的主流观念,故选 B。 C.西汉之前儒家思想的主要思想是针对社会化教育和行为规范的限制,而导致人 们伦理纲常的变化主要在汉武帝之后才出现,排除 C。 D.这一时期的自然经济的形态是男耕女织,并未发生变化,也并未反映出社会观 念的影响,排除 D。 故选 B。 13.【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北魏统一北方后实行汉化措施,推动了民族融合,北方经济得到恢复与 发展,巩固了北方的经济地位,故 A 项符合题意。 B 项,材料未体现儒家文化文化的传播趋势,排除。 C 项,题干未体现民族融合的加强,排除。 D 项,题干未涉及南方三教全一趋势,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结合材料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此题应结合北魏汉化对北方经济的影响 进行分析思考。 14.【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削弱地方割据的经济 基础,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 选项符合题意。 五铢钱与铸造工艺的典范无关,A 选项排除。 材料与铸币效率无关,B 选项排除。 半两钱确立了后世铜钱的基本范式,D 选项排除。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15.【答案】D 【解析】 A.周、汉、宋并不是相延续的朝代,所以无去体现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源远流长 历代延续,故排除 A; B.题意中的中国古代扶贫工作并没有不同地区的不同内容,无法说明因地制宜注 重方法,排除 B; C.题中的内容没有体现中国古代扶贫工作进行精准分类,也没有反映扶贫工作的 成效,排除 C; D.周、汉、宋的扶贫工作主要以政府为主导,扶贫手段增多,故 D 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经济政策发展的趋势 和表现来分析。 解答问题,搞清楚古代经济政策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材料的能力。 16.【答案】D 【解析】 汉武帝之后的儒术糅合了法家思想,“礼”和“刑”之争体现的是儒学内部的争论,而 非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排除 A。 材料中涉及的是对“礼”和“刑”地位的争论,而没有涉及法律的内容,排除 B。 材料中涉及的是对“礼”和“刑”地位的争论,没有体现儒学哲学化倾向,排除 C。 汉武帝之后的儒术糅合了法家思想,由重视“德”和“礼”到重视“刑”,体现 的是儒学思想的发展演变,D 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正值乱世,曹操主张“治 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实际上体现了对“刑”的重视。 解答本题时,学生要能够对西汉以后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 是儒家思想吸收了其他学说的思想,从而形成新儒学。 17.【答案】B 【解析】 “经学传承系统的延续与宇宙支持系统的建立”“凸显君主的意义和儒学的意识形态 化”“对君主的制约与对权力的超越”体现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是汉代儒学, 故 B 正确; AC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看懂图的内容。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董仲舒的思想,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 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 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 18.【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中央集权体制的长期存在源于对人们国家统一的追求,体现了大一统成 为中国文化内涵,故 A 项正确。 B 项表述与题干观点不符,中央集权因国人大一统心理而为人所接受,排除。 C 项,材料主旨并非强调国家统一对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排除。 D 项,材料并未体现国人对集权制度的追求,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原因,关键信息是“对国家统一的终极性 诉求…” 本题考查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原因,此题重在理解材料表达主旨进行排 除。 19.【答案】C 【解析】 .陆上丝绸之路“由最初的商贸动机,生成为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说 明陆上丝绸之路促进了文明的融合发展,故 C 项正确。 材料表明,陆上丝绸之路形成了新的文明形态,但不能判断是否属于较高级的文 明形态,A 项错误; 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功能是经济交流,不是塑造独有文化特色,也没有缔造出灿 烂的草原文化,B、D 两项错误。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要掌握丝绸之路产生的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了丝绸之路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 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20.【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 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正值武帝朝多事之秋。他们 本应有所作为”“认为不过是凑数的丞相”的主旨,并正确掌握汉朝加强君主专 制的措施。 【解答】 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朝由皇帝和近臣组成,这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 故 A 不符合题意。 B.题干所给材料强调的是丞相的无为,外朝的执行权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 故 B 不符合题意。 C.题干所给材料中“正值武帝朝多事之秋。他们本应有所作为”“认为不过是凑 数的丞相”表明,汉朝丞相的权力被削弱,君主集权加强,故 C 符合题意。 D.“宰相能力平庸”与题干所给材料中“正值武帝朝多事之秋。他们本应有所作 为”不符,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1.【答案】D 【解析】 材料不能体现“社会分工,阶层流动”的相关信息,故排除 A。 中国古代历来重农抑商,故排除 B。 题干不能体现“地方差异”的相关信息,故排除 C。 材料“丁年十八授田,六十为老还官”、“有田则纳粮,有身则服役(纳绢代役 为庸),有家则征调(丝麻)”体现了人文关怀和政策的灵活性;材料“每岁一 造(人口)帐,三岁一造(户口)籍,户口异动,田亩还授”体现了政策对实际 情况的考虑;据此可知 D 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认识正确”。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 总体难度适中。 22.【答案】C 【解析】 A 说法错误,排除。 B 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阶层流动,排除。 C“进士在宰相和高级官员中更占据了四分之三的绝对优势,终唐一代再没有发生 变化”表明唐代宰相多是科举出身,这打击了士族势力,正确。 D 与题干无关,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唐代科举制、士族势力逐渐削弱,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进士在宰相和高 级官员中更占据了四分之三的绝对优势,终唐一代再没有发生变化”。 本题考查了唐代科举制、士族势力逐渐削弱,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答案】B 【解析】 ACD 与题干无关,排除。 B 在我国从汉至隋江南稻作农业的相关记载中,江南耕作方式一直是“火耕水 耨”,这是一种较粗放的耕作方式,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火耕水耨”。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 24.【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在地方实行推恩令,削弱地方王国,设刺史监察郡县长官,加强了 中央集权,唐代设地方节度使,造成了日后藩镇割据的局面,最终导致唐朝灭亡, 说明中央集权的重要性,故 D 项正确。 A 项,材料强调唐代地方制度不如汉代,专制统治强调加强皇权,排除。 B 项,材料与中央制度无关,排除。 C 项,作者强调削弱地方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唐代的中央集权,关键信息是“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 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 本题考查唐代的中央集权,根据材料结合汉唐地方制度及影响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25.【答案】A 【解析】 “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或无情等形 而上的问题的讨论,一时蔚成风气”表明当时佛教、道家思想盛行,冲击了儒家 思想,故 A 正确;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故 B 错误; C 错在“开始”,排除; 理学出现是在宋朝,材料未体现,故 D 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解题的关键是对“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 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或无情等形而上的问题的讨论,一时 蔚成风气”的分析理解。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儒家思想对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 统一发挥过重大的作用。 26.【答案】B 【解析】 A.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官制,而不是地方官制,所以不是对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管理产生 的影响。 B.从材料可以看出三省六部制度从制度设计层面上来讲,让皇帝决策更加走向规 范化,制度化,体现了中枢决策的规范化特点。 C.材料不涉及到地方官制,没有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D.材料反映的是从制度层面上来看,而不是从宰相权力的角度来看。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三公九卿制度,要求学生结合秦朝和唐朝政治制度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三公九卿制度和三省六部制度的内容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较 强的对比分析的能力。 27.【答案】C 【解析】 A.唐朝三省体制才成熟。 B.材料看不出,皇权不断强化。 C.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省里面尚书省权力比较大。 D.材料没有体现出行政效率高。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度,要求学生结合三省六部制度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隋唐三省六部制度的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经验和所学知识 分析材料的能力。 28.【答案】D 【解析】 A.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A 错误; B.表述绝对化,错误;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C 错误; D.根据“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结合 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使南方政权 得以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说明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D 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经济中心南移的相关知识点,我国古代三次经济重心南移: 1.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永嘉南渡”,将先进技术也带到了江南。 2.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南北经济开始接近平衡。 3.南宋以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本题考查经济中心南移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 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注意对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的把握。 29.【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的意思,秦朝这场所谓的“革命”,它是由统治者推行,并不因为秦朝被农民 起推翻而结束,被后世延用,联系所学,秦朝统一后最大的变革是创新的建立了 中央集权制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影响后世两千多年,故 D 项正确; A 项与中央集权影响相反,故排除; B 项与中央集权下君主专制加强相反,故排除; 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实行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故 C 项错误,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关键理解材料信息中,它是场由上推动,并 不由于秦朝灭亡而改变的“革命”,对中国影响深远。根据选项进行筛选。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能力和所学知识面运用能力。主要掌握秦朝 的中央集权制度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 30.【答案】D 【解析】 东晋南朝时,门阀士族竭力维护自己的特殊社会地位,为严格区分士、庶的地位,于是 谱学盛行,谱学是吏部选官的重要依据,是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故 D 正确。 AB 不是谱学盛行的主要原因,排除。 谱学受重视实际上也是重视门第,故排除 C。 故选:D。 本题实际考查九品中正制的影响。对“谱学盛行”实质的解读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情况,旨在考查是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 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新颖,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31(28 分 )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 4 课 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第 7 课 隋唐 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以德取人”得出儒生参政重视品德,此外还有汉武帝 的推行;第二小问新发展,据材料一“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 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阳嘉元年 又建立‘诸生试家法’制度”得出注重培养官员的实际能力,增加了考试的环节。 (2)第一小问发展趋势,据材料二“在科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考试成绩。所以举人可以‘投 牒自进’,不必非得他人举荐不可。到了北宋,封弥成为贡举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得出 更加公开,注重公平公正;第二小问理由,结合科举制的意义回答,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3)第一小问侧重点,据材料三“对于才能的核验,宋廷要求官员申报时填写非常具体的‘实 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得出课绩考核侧重实绩,据材料三“宋廷对官吏的考察方 式多样:有课绩定等、有廉访会问等,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以求得多种信息来源的相互印 证”得出考察方式多样,结果公开,力求准确;第二小问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注重选贤 任能,追求公平公正,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 【答案】(1)原因:汉武帝的推行;儒生参政重视品德。(4 分)新发展:注重培养官员的实际 能力;增加了考试的环节。4 分) (2)发展趋势:公开性;严密性(更公平公正)。(4 分)理由: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有利于 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6 分) (3)侧重点:课绩侧重实绩;考察力求准确。(4 分)价值:注重选贤任能;追求公平公正;建 立合理的考核制度。(6 分) 32【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丝织业。第一小问特点,材料一“中 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黄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川蜀盆地以及华南地区丝绸业出 现”,可得出时间早且区域多;材料一“丝织物品已经达到 20 多种”,可得出技术不断 进步,品种多;材料“丝绸生产重心逐渐向南转移”,可得出重心逐渐南移;材料一“江 南一带出现丝绸专业市镇”,可得出出现专业化产区;材料一“丝绸也是对外贸易的重 要输出商品”,可得出丝绸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第二小问作用,从国内丰富人们物 质生活、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与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对外促进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等方面分 析。 (2)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丝织业的世界影响。第一小问背景,材料二 “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图案,给他们带来了关于中华帝国的形象化的联想。加上入华传 教士书信中透露的信息,以及来华经商商人的渲染”,可得出中国丝绸纺织技艺高超及 欧洲人对中国的好奇、欧洲传教士、商人及统治者的推动和提倡;结合所学知识,从西 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市场联系的加强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影响,材料二“一股对 中国丝绸的狂热爱好便席卷欧洲”,可得出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材料二“法国,里 昂、都尔等城市是这类丝绸织物的生产重镇”,可得出推动了欧洲丝绸业的发展;结合 所学知识,还带来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的地位。 【答案】(1)(9 分)特点:①时间早且区域多;②技术不断进步,品种多;③重心逐渐南移; ④出现专业化产区;⑤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每点 2 分,任答 2 点,共 4 分)作用: ①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②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③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④推 动了商品经济与市镇的发展。(1 点 2 分,2 点 4 分,任答 3 点,共 5 分) (2)(6 分)背景:①世界市场的发展;②欧洲传教士、商人及统治者的推动和提倡;③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中国丝绸纺织技艺高超及欧洲人对中国的好奇;(每点 1 分,任答 3 点,共 3 分。)影响:①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②推动了欧洲丝绸业的发展;③中国 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每点 1 分,共 3 分) 33.(12 分) 评分标准:认识应至少关联两部历史著作的史实、材料进行论述。 具体参考以下标准: 观点(3 分) 观 点 脱 离 “ 历 史 编 纂”主题和材料,0 分 观 点 不 明 确 , 符 合 “历史编纂”主题和 材料,2 分 观点明确,符合“历 史 编 纂 ” 主 题 和 材 料,3 分 史实(4 分 未能结合所学知识, 能结合所学知识,准 能结合所学知识,准 或运用史实与主题、 材料无关,无助于阐 明观点,0 分。 确运用了某一著作的 相 关 史 实 来 论 述 观 点,2 分。 确运用并关联两部或 以上著作的史实来论 述观点,4 分。 论述(5 分) 两部著作的论述均出 现逻辑混乱,无法论 证观点,0 分。 其中一部著作的论述 逻辑成立,有说服力, 2 分。 多部著作的论述逻辑 均成立,有说服力, 并能指向同一观点,5 分 示例 1: 观点:历史编纂应该直书真实的客观史实。 说明:汉代的《史记》强调“实录”和“直书”,在真实的史实基础上探讨未来的发展 方向和历史发展变化规律,这是历史编纂的典范。随着儒家思想的官方化和社会 化,加上唐宋文人为应对儒学危机发起的儒学复兴运动和古文运动的影响,宋代 的《新唐书》侧重以三纲五常为道德准绳,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主观褒贬过多, 还删改《旧唐书》的原始文献,这不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历史。 示例 2: 观点:历史的编纂思想应呈现明显的时代性。 说明:两汊时期儒学统治地位逐渐确立,《汉书》的編纂贯彻了天人感应等经学观念, 致力于追述汉代功德。初唐《隋书》的编纂反映了当时唐朝统治者正积极吸取隋 朝灭亡的教训,致力于完善君主制度和官僚制度。宋代《新唐书》的編纂则明显 受唐宋儒学危机下儒学复兴运动的影响很大,有明显的纲常正统观念和排佛倾向。 示例 3: 观点:历史编纂有让历史经验服务于现实的社会功用。 说明:旱在汉代,《史记》就已经强调¨述往事”以“思来者”,探讨历史发展变化的 规律。唐朝《隋书》的编纂也尤为重视“以史为鉴”,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以服 务于唐朝君主制度和官僚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宋代《新唐书》的編纂也发挥了强 化正统观念,挽救儒学危机,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45.(15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