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莆田第二十五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 1.楚国是活跃在汉水和长江流域的一个国家。楚国君主的心病是,在周朝的政治体系中他们的封号太低,与其强大的国力并不相称。第六代楚君熊渠曾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由此可知 A. 楚国在军事上已经具备问鼎中原的实力 B. 周楚两国征战给双方都带来深刻的影响 C. 楚国“不服周”的态度纯属夜郎自大 D. 商周沿袭而来的“天下观”在传播中受阻 【答案】D 【解析】 楚国的封号与其强大的国力不相称,楚君熊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说明楚国利用蛮夷的身份摆脱礼制的制约,进行兼并战争,商周沿袭而来的“天下观”在传播中受阻,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步及“问鼎中原”的信息,排除A;周不是诸侯国,并且材料也没有涉及征战的信息,排除B;根据“与其强大的国力并不相称”可知,楚国具有一定实力,并非夜郎自大,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2.周代经常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 A. 源远流长历代延续 B. 因地制宜注重方法 C. 分类精准成效显著 D. 政府主导手段增多 【答案】D 【解析】 周、汉、宋并不是相延续的朝代,所以无去体现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源远流长历代延续,故排除A;题意中的中国古代扶贫工作并没有不同地区的不同内容,无法说明因地制宜注重方法,排除B;题中的内容没有体现中国古代扶贫工作进行精准分类,也没有反映扶贫工作的成效,排除C;周、汉、宋的扶贫工作主要以政府为主导,扶贫手段增多,故D正确。 3.西汉初年,贾谊主张重新恢复“尊尊”贵贵”、“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君子”的制度,甚至对衣着服饰,也要求“服位有等”,“使人定其心,各著其目”。这表明 A. 汉承秦制的历史必然性 B. 贾谊反对以刑罚治国理政 C. 汉初社会秩序亟待重建 D. 儒家思想已成为统治思想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贾谊主张重新恢复……的制度”“使人定其心,各著其目”,可见汉初社会秩序亟待重建,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秦汉制度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从材料来看,没有涉及对法治的态度,故B不符合题意;汉武帝起,儒家思想才成为统治思想,故D不符合题意题意。故选C。 4.以下是有关“司隶校尉”一职的史料记载,据此可以断定,司隶校尉 史料 出处 “司隶校尉,(汉)武帝初置”,“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郡国,无所不统。” 《北堂书钞·设官部》 汉宣帝时,盖宽饶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不避,大小辄举,所劾奏众多,……公卿贵戚及郡国吏繇使至长安者,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 《后汉书·百官志》 “司隶校尉,周官也。(汉武帝)征和中……乃依周置司隶。”“……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 荀绰《晋百官表注》 A. 始设于汉武帝时期 B. 负责监察各级官员 C. 与刺史的地位相当 D. 其职责在不断扩张 【答案】B 【解析】 根据“司隶校尉,周官也”可知司隶校尉在周代就开始设置,故排除A 项;根据“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郡国,无所不统”、“公卿贵戚及郡国吏繇使至长安者,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可知司隶校尉负责监察各级官员,故选B项;刺史主要负责监察地方官员,而不是监察京师官员,故排除C项;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司隶校尉主要负责监察,职责并没有不断扩张,故排除D项。 【点睛】司隶校尉,是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地方监察官。始置于汉武帝征和四年(前89年),汉成帝元延四年(前9年)曾省去,汉哀帝时复置,省去校尉而称司隶。东汉时复称司隶校尉。 5.宋代“职”“官”分离,另有“差遣”负责具体事务。朝廷通过授予“职”来体现文官的特殊地位,其多为进士出身,如太宗时期入龙图阁者,“一经此职,遂为名流”。据此可知宋代 A. 国家机关行政效率提高 B. 中枢权力机构不断完善 C. 科举制度功能得以加强 D.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朝廷通过授予“职”来体现文官的特殊地位,其多为进士出身,”可见朝廷凸显文官的地位,而文官的来源是科举制度,可见,科举制度功能得以加强,C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宋代“职”“官”分离,另有“差遣”负责具体事务。可见国家机关的官职分类发生变化,但不能看出其行政效率提高,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北宋官员权力的分化,B选项排除;贵族政治主要是依靠血缘关系世袭官制,而材料中没有提及,D选项排除。 6.清嘉、道以来,侠义公案小说繁盛。《施公案》叙述了被康熙称为“江南第一清官”的施世纶在忠勇之士协助下“剿寇”、不畏权贵秉公“审案”的战事;其情节增加了私访遇险之事,和以往的公案侠义小说相比更显曲折。据此可知该小说 A. 迎合了杜会主流价值取向 B. 是文化政策相对开明的反映 C. 倡导侠士的反抗斗争精神 D. 真实再现了施公办案的场景 【答案】A 【解析】 侠义公案小说将民众对惩暴护民、伸张正义的清官与铲霸诛恶、扶危济困的侠客的憧憬和向往纳入封建纲常名教所允许的范围之内,由清官统率侠客,既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民众的心愿,又颇适应鼓吹休明、弘扬圣德的需要。故答案为A项;清朝曾实行“文字狱”文化政策并不开明,排除B项;侠士的反抗要在清官的统帅下,要被纲常名教允许,排除C项;小说首先是不真实的有一定虚构成分,其次再现办案场景是表象,排除D项。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7.1867年,奕䜣奏请朝廷在同文馆内增设天文算学馆,大学士倭仁等人一再上折反对。清政府最终下达上谕,既教促总理衙门抓紧办理同文馆招生事宜,又令倭仁择地另设一馆,与同文馆招专各员互相砥砺,共收实效”。据此可知,清政府 A. 恪守传统,拒绝西方文化 B. 顺应潮流,推进洋务运动 C. 日渐西化,开启制度变革 D. 首鼠两端,迟滞改革进程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新式学堂遭到顽固派的抵制,但毕竟最终还能如期开办纳,说明清政府能够顺应潮流而推进洋务运动,故排除D,B符合题意;新式学堂能开办,说明清政府并非完全拒绝西方文化,故A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只学器物,不变制度,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 8.据下图,从1900年新政启动,至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先后发生的民变多达一千三百余起。据此可以推断 清末十年民变次数统计 A. 废科举导致矛盾激化 B. 转型时期社会流动性有所增强 C. 反洋教斗争愈演愈烈 D. 军阀混战引发大量的社会冲突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此时期民变多达一千三百余起,这说明新政激化了阶级矛盾,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社会流动,而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故为社会转型期,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科举制废除的时间是1905年,而材料反映的是1900—1911年间的民变;C选项错误,材料说的民变没有特指反洋教斗争,义和团运动时反洋教斗争激烈;D选项错误,军阀混战指的是清末民初时期到抗战之间的中国境内军阀割据混战的事件,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9.1907年农商部奏定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办1000万元以上之实业者赏男爵,2000万元以上者赏子爵。此前曾国藩不过是侯爵,李鸿章不过是伯爵,而子爵、男爵有很多百战功高之将士所不可企及。此章程出台是为了 A. 激励广大将士建功立业 B. 发展实业以挽救统治危机 C. 削弱汉族地主官僚实力 D. 优化政府官僚体系的结构 【答案】B 【解析】 1907年农商部奏定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目的是鼓励华商兴办实业以增强国力,挽救统治危机,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鼓励华商办理实业,并非激励广大将士建功立业,排除A;清政府出台此章程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并非削弱汉族地主官僚实力,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优化政府官僚体系的结构,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农商部奏定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10.1922年李大钊加入国民党时,曾向孙中山声明自己不能退出共产党,孙中山明确表示说:“这不要紧你尽管一面作第三国际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这说明孙中山 A. 认可中国共产党是参与世界革命并独立存在的团体 B. 认为中国共产党力量弱小还不足以影响到其地位 C. 开始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D. 欣赏中国共产党员的个人能力而不考虑其他的因素 【答案】C 【解析】 题干的关键信息是“你尽管一面做第三国际的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共产党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体现了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故C正确;根据“你尽管一面做第三国际的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可知,孙中山允许共产党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故排除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项中“不考虑其他的因素”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 11.1937年《国民政府令》宣布,陈独秀“爱国情殷,深自悔悟,似宜宥其既往,借策将来。故依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68条,将其有期徒刑8年减为3年”。已入狱3年的前中共领袖因此获释。这件事 A. 得益于社会各方人士积极营救 B. 归因于陈独秀狱中省悟深刻 C. 表明国民政府共赴国难的姿态 D. 表明国共两党之间尽释前嫌 【答案】C 【解析】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以陈独秀“爱国情殷”的理由将前中共领袖释放,表明国民政府联合共产党共同抗日的态度,故C符合题意;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不是陈独秀获释的主要原因,排除;D表述太绝对,由于阶级立场不同,国共两党不可能尽释前嫌,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37年”“爱国情殷”,联系所学抗日战争的背景分析解答。 12.读如表,文盲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扫盲工作情况统计表 A. 为人民服务的政权性质 B. 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 C. 工业化建设的人才需求 D.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答案】A 【解析】 从1949年开始,我国进行了大量的扫盲工作,文盲率大大下降,体现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也体现了我国政权为人民服务的性质特征,故A不符合题意;义务教育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实施,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出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故C不符合题意;D选项解释不了1949年到1964年文盲率下降的特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一五计划”规定,五年中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的投资总数为766.4亿元,相当于7亿两黄金。这些投资中,55.8%用于基本建设,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58.2%用于工业基本建设,其中88.8%用于重工业建设。这表明当时我国 A. 国民经济亟待恢复 B. 实事求是制定经济计划 C. 工业布局更趋合理 D. 着力解决社会民生问题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58.2%用于工业基本建设,其中88.8%用于重工业建设”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为了尽早改变落后的工业状况,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即实行一化三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从材料可以知道中国根据国情,实事求是制定经济计划,答案为B。材料中主要显示“一五计划”投资情况,无法显示国民经济亟待恢复。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工业布局问题,C错误。“这些投资中,55.8%用于基本建设” 与着力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相矛盾,D错误。 14.20世纪60年代中期,对苏联斡旋下的美越和谈,中国向越南揭露了苏联出卖越南的阴谋,表示积极支持越南抗战到底。而1971年周恩来则向越南明确表态:“据我们观察,你们从外交斗争中赢得了经验”,“我们要向你们学习”。这表明中国外交 A. 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 B. 从中美敌对到中美建交 C. 从区域对抗到全球合作 D. 从革命外交到务实外交 【答案】D 【解析】 “一边倒”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是中国在50 年代提出的外交方针和政策,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A项;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故排除B项;题意中无法反映中国外交区域对抗的内容,故排除C项;根据“中国向越南揭露了苏联出卖越南的阴谋”、“我们要向你们学习”并结合中国建立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方针可知中国外交开始由革命外交转向务实外交,故选D项。 15.1979年,我国国务院颁发《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确定依据1978年企业利润总额为基数,按比例提取留成比例。通常企业原先的效益越好,盈利水平越高,上缴利润定额就越高。这种做法 A. 打破了统收统支分配制度 B. 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活力 C. 充分发挥了市场调节作用 D. 限制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答案】A 【解析】 根据“按比例提取留成比例。通常企业原先的效益越好,盈利水平越高,上缴利润定额就越高”可知这种做法打破了统收统支的分配制度,故选A项;提高国有企业活力的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而不是由于利润留成规定,故排除B项;根据“确定依据1978年企业利润总额为基数,按比例提取留成比例”可知此时还不是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故排除C项;按照比例提取留成比例的做法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故排除D项。 【点睛】为了适当扩大企业的财权,加强企业的经济责任,把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利益结合起来,以利于进一步调动企业和职工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搞好经济核算,挖掘增产节约潜力,为国家多积累资金,国家对企业逐步实行利润留成办法。 16.苏格拉底认识到当时社会已从原来的“有序”变成“无序”从原来的“治”变成了“乱”。外部世界的失落,促使他转而经营人的内在精神大厦的设计和建没。“内在的精神大厦的设计和建设”指 A. 重建雅典的有序社会 B. 恢复雅典城邦的繁荣 C. 构建民主和谐的社会 D. 重构社会道德价值观 【答案】D 【解析】 当时社会已从原来的“有序”变成“无序”从原来的“治”变成了“乱”,指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重构社会道德价值观,故D符合题意;ABC是外在的社会建设,不属于“内在的精神大厦的设计和建设”,排除。 17.在诉讼中评价当事人品行的做法是罗马法源远流长的传统。当案件审理缺乏证据时,审判员将首先评价当事人的品行,辨别当事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并以此作为判决的标准之一。这表明在罗马法的实施中 A. 人文理性精神严重缺失 B. 希腊法成为参照标本 C. 判决由当事人品行决定 D. 致力于审判的合理性 【答案】D 【解析】 “当案件审理缺乏证据时”,罗马人“评价当事人品行”,并以此作为判决的标准之一,可知D项正确;注重人的品行对案件的影响,可知罗马法中有人文精神,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希腊法律,B项与题意不符;当事人的品行只是判决标准之一,不是决定因素,C项错误。 18.1791年,法国人民大规模纪念伏尔泰,将其灵柩请如先贤祠;1915年,中国出现了新文化运动。两者说明了 A. 社会变革促进先进思想的传播 B. 民主共和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C. 专制统治扼杀启蒙思想的萌发 D. 革命是思想解放的必要前提 【答案】A 【解析】 法国纪念伏尔泰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以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说明社会变革促进先进思想的传播,故选A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法国纪念伏尔泰和新文化运动都发生在民主革命以后,但不能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故排除B项;1791年的法国和1915年的中国都结束了专制统治,故排除C项;革命是思想解放的必要前提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 19.中世纪晚期到18世纪之间,欧洲人均肉类消费量是下降的。如谷物衡量德意志工人的工资购买力,在1500到1650年间下降了大约50%,该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 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B. 受到“商业革命”的影响 C. 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 D. 受到“价格革命”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根据“如谷物衡量德意志工人的工资购买力,在1500到1650年间下降了大约50%”,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即金银价值下降,物价飞涨,价格革命导致新兴工商业者势力上升,封建地主阶级地位下降,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困难,故D符合题意;AC与人们的购买力下降没有直接关系,排除;商业革命是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引起的欧洲商业和世界市场的一系列新变化,不符合题意,排除B。 20.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麦尔维尔说:“倘若某些在职者的观点与君上意见有别,君主虽未必就责成他们放弃;可若是君上发现其他臣仆能使政府顺利运行……他必然有权任命和使用之。”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国王 A. 政治权力缺乏必要的限制 B. 仍能影响国家的政治生活 C. 成为内阁事实上组织者 D. 拥有绝对行政大权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根据“可若是君上发现其他臣仆能使政府顺利运行……他必然有权任命和使用之”可知,英国国王仍能影响国家的政治生活,故B项符合题意;18世纪中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早已确立,王权受到限制,故A项不符合题意;英国内阁事实上的组织者是下院多数党党魁一一首相,故C项不符合题意;到18世纪中叶,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1.1919年,在禁酒运动的影响下,美国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禁止酒类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但在1933年12月废除了此前的修正案,授予各州管理酒类的优先权,实质上取消了禁酒。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B. 刺激生产和消费 C. 回归自由放任政策 D. 强化各州自主权 【答案】B 【解析】 1933年在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美国取消了禁酒,目的是刺激生产和消费,缓解经济危机,故B符合题意;取消禁酒与刺激生产和消费关系不大,排除A;为了缓解经济危机,美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并非回归自由放任政策,C排除;D不是在经济大危机下美国取消禁酒的主要目的,排除。 22.20世纪50年代,发展中国家不断要求设立联合国特别发展基金,这一设想遭到美国历届政府的抵制。1960年,美国政府支持建立的国际开发协会开始运作,对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的开发项目提供优惠贷款。由此可知 A. 美国对外战略重心发生转移 B. 美苏争夺扩展到经济领域 C. 第三世界的影响力有所提升 D. 发展经济成为时代的主题 【答案】C 【解析】 国际开发协会的运作并不能体现美国对外战略重心发生转移,故排除A项;题意中没有反映美苏争霸的内容,故排除B项;美国由抵制发展中国家要求设立联合国特别发展基金到支持国际开发协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变化说明第三世界的影响力有所提升,故选C项;题意主要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影响力的上升,无法体现时代的主题是发展经济,故排除D项。 23.2007年1月,民主党占多数的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最低工资法案。参议院许多共和党人以增加给小企业减税为条件,否则他们就不批准该法案,最终双方达成妥协。这表明 A. 两党政治扩大了社会基础 B. 中小资产阶级掌控政权 C. 分权制衡有利于合理决策 D. 代议民主体制弊端凸显 【答案】C 【解析】 题意主要反映了美国政党政治的妥协,不能说明两党政治扩大了社会基础和中小资产阶级掌控政权,故排除A、B项;民主党和共和党达成的妥协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最低工资待遇和使小企业获利,说明分权制衡有利于合理决策,故选C项;题意中的内容未能体现民主体制的弊端,故排除D项。 【点睛】19世纪后半叶,美国的两党制度正式确立,虽然交替上台执政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上有所不同,但其本质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24.从1979年10月到1988年底,英国共有27家国有企业全部或部分实行私有化,政府由此取得近200亿英镑的股票变卖收入;私有化并未消除垄断,反而推动国家垄断向私人垄断的转换。这表明英国政府 A. 彻底抛弃凯恩斯主义 B. 力求充分激发市场经济活力 C. 信奉平等的价值理念 D. 加强对劳资冲突风险的管控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发达国家陷入经济“滞胀”,为了走出困境,英国政府实行“私有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激发市场经济活力,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发达国家经济“滞胀”后凯恩斯主义失去了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而不能说彻底抛弃,如材料中说对国有企业部分实行私有化;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英国政府解决“滞胀”现象采取的措施,不能得出平等的价值理念;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劳资冲突风险问题。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二、材料阅读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般认为,始于唐代的“古代报纸”邸报,由朝廷直接管理并统一发布,有清一代继续存在并有所发展。清初,衙门中的一些低级胥吏将刊刻抄发邸报作为自己的副业,这些报纸主要刊载宫门抄、谕旨、章奏三部分,因而也被混称为邸报。直至乾隆初年,获准公开发行邸报的仅限于提塘官及其所设报房。清代民间报房的盛行,大体是乾隆中叶以后的事情,所刊内容基本为官报的翻版:19世纪末20世纪初,邸报等传统报纸逐渐走向消亡。 ——摘编自方汉奇《清代北京的民间报房和京报》 材料二 1815年,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当时报与刊不分)由英国人在马六甲出版。到19世纪中期,外国人在南洋和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创办了几十种中文报刊,如第一份以“新闻”命名的报纸《天下新闻》、开中文报纸刊登广告先河的《遐迩贯珍》等。五六十年代,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如《中外新报》、《昭文新报》等。这些报刊“传述各国之事,上自朝廷,下及闾里,尽情议论”。90年代中后期,上百种报刊先后创办,“报馆之盛为四千年来未有之事”。这一时期的报刊以上海为最,遍及各主要城市。20世纪初,近代中文报刊再掀高潮。据统计,仅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报刊就增至700余种,大致有政权机关报、政党报、实业性和社会性报刊等,“共和”、“民主”、“民国”等字样在民初报刊名称上十分突出。 ——摘编自姚琦《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清代传统报纸与晚清近代报刊在刊载内容、办报环境方面的差异,并结台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报刊演进的积极作用。 【答案】(1)差异:内容:传统报纸以朝政信息为主:近代报刊内容多元,涉及中外新闻报道,商业信息广告和时政评论等。 环境:传统报纸受朝廷严格控制,近代办报相对自由,开放度大为提高。 原因:传统报纸:专制皇权加强:农耕时代信息闭塞;思想文化专制 近代报纸:清朝统治衰弱,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西学东渐,受西人办报影响;时代变革,社会进步,教育水平提高,民众信息需求增长。 (2)作用:推动中国近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晚清的腐朽统治,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进民主思想传播和社会政治运动发展;开阔国人视野,提升民众的近代国家、民族意识;丰富百姓的精神生活,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经济商业化、科学普及化等) 【解析】 (1)关于“差异”,根据材料“古代报纸……主要刊载宫门抄、谢旨、章奏三部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述各国之事,上自朝廷,下及问里,尽情议论”可得出清代传统报纸与晩清近代报刊在刊载内容;由材料“90年代中后期,上百种报刊先后创办……‘共和’、‘民立’、‘民国’等字样在民初报刊名称上十分突出。”可知晩清近代报刊相对自由,开放度大为提高。关于“原因”,传统报纸需要从服务于封建专制皇权统治和农耕时代信息封闭的角度分析。近代报刊要从晚清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受西人办报影响和近代教育水平提高等方面说明。 (2)结合所学,中国近代报刊演进的积极作用,可以从推动中国近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传播了民主思想,冲击晚清腐朽统治、开阔国人视野、丰富百姓的精神生活和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等角度作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铁路发展大事简表 19世纪中叶 1830年,蒸汽机车在世界上第一条客货两用铁路(曼彻斯特一利物浦)运行。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 19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美德等国大量修建海外铁路。英国在“一战”前不仅拥有29个国家的100多条铁路,还试图修建纵贯非洲的开普敦至开罗铁路来串联英国殖民地,并破坏了法国横跨非洲、德国连接巴格达的铁路计划。中国,印度等地人民以各种方式反抗列强对铁路的控制。 19世纪末,欧美国家发明电力机车,建成电气化铁路。 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 大规模铁路修建主要集中在开始工业化的新兴民族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开始独立自主发展铁路,60年代开始在非洲援建铁路。世界第一条高铁线于1964年在日本投运,法国、德国高铁后来居上。 21世纪以来 中国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地投资修建铁路。 2005年中国开始建造高铁。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的总里程占全球总里程的60%以上,并与17个国家协商计划在十年内修建三条高铁,连通欧亚高速铁路网络。 ——摘编自钟准《铁路改变世界》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 论题:科学技术的进步与铁路运输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有力地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蒸汽机车率先在英国出现并运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动机的发明对交通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19世纪末,欧美国家建成电气化铁路,大大提高运输效率。这表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铁路运输业的发展。 示例 论题:铁路技术的输出与全球观 19世纪下半叶,英德等国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他们在亚洲、非洲地区大量修建铁路,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财富以满足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遭到当地人民的反抗;21世纪以来,中国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地投资修建铁路,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这表明,不同的全球观理念下,铁路技术的输山对世界的影响截然不同。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设问“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根据所给铁路的发展的四个阶段,可以从科技进步与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关系、交通运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铁路技术的输出对全球观的影响等方面提取论点。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阐述,注意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27.材料 明朝中期土地兼并的情况非常严重,众多王公贵族、官宦亲戚利用特权,大量占夺土地,并且强取强卖,拒不交税,严重影响了明朝的国家收入,这种情况到明朝中后期更为严重,恰时北方的蒙古族女真族常常入寇边塞,黄河也屡次决口,水灾范围数十县,民不聊生。真可谓是内忧外患,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居正开始了他的改革之路。政治上提出了著名的“考成法”。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并且整顿邮政。军事上,张居正为了防御蒙古族入寇边关,派戚继光守荆门,派李成梁镇辽东,又修缮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 经济上实行“一条鞭法”。这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目的是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在水利方面他治理黄河、淮河和运河,使漕船可以直达北京。 这次改革张居正强化了中央集权,使十分腐败的明朝政治有了转机,比起嘉靖年间国库存粮不够一年用的情况,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摘自熊召正著《张居正》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改革的内容,你是如何看待张居正改革的。 【答案】(1)明朝中期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北方少数民族侵扰,边患严重;黄河多次决口,水灾严重,民不聊生 (2)张居正改革旨在解决多年来存在的问题,以巩固明朝政权。整顿吏治,颁布考成法,提高了办事效率,保障了政令畅通。实施边防新政,节约了大量军费开支,改善了汉蒙关系,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推行“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稳定了农业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曾一度有“中兴”的现象。 【解析】 (1)背景:根据材料“明朝中期土地兼并的情况非常严重……严重影响了明朝的国家收入”可知,明朝中期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根据材料“恰时北方的蒙古族女真族常常入寇边塞,黄河也屡次决口”可知,北方少数民族侵扰,边患严重,黄河多次决口,水灾严重,民不聊生。 (2)评价:从改革的目的来看,张居正改革旨在解决多年来存在的问题,以巩固明朝政权。根据材料“政治上提出了著名的‘考成法’。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并且整顿邮政”可知,整顿吏治,颁布考成法,提高了办事效率,保障了政令畅通。根据材料“张居正为了防御蒙古族入寇边关,派戚继光守荆门,派李成梁镇辽东,又修缮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并结合所学可知,张居正实施边防新政,节约了大量军费开支,改善了汉蒙关系,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根据材料“经济上实行‘一条鞭法’。这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目的是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可知,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稳定了农业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这次改革张居正强化了中央集权,使十分腐败的明朝政治有了转机,比起嘉靖年间国库存粮不够一年用的情况,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可知,张居正的改革使明朝曾一度有“中兴”的现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