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6年级语文教案: 第16讲 课内文言文复习(上)
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六年级 辅导科目:语文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时间 A / B / C / D / E / F段 主题 第16讲 课内文言文复习(上) 教学内容 1.复习课内文言文《论语八则》和《天时不如地利》,掌握其中的重要实词。 2.深入理解文章所体现的思想观点,了解孔子、孟子的基本情况。 教法指导: 1、 教师用导入环节,做趣味互动,与学生通过这个历史故事,找到与课内文言文知识点相关的特点,进行探索思考。可PK、讨论,激发学生互动、探索的兴趣。 2、 结合上节课课后预习,完成练习。可以合作,生与生相互讨论、探索,也可PK,谁说的最准确。比一比谁是答题王!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家族,任凭朝代如何变迁,这个家族都受到优待、尊重和礼遇,延续千年而不变,你知道是哪个家族吗? 是孔子的后裔,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眷顾和优渥。虽迭经改朝换代,但其地位并没有受到影响,直至册封为世袭衍圣公,并在曲阜为其兴建了规模宏大,衙宅合一的衍圣公府。衍圣公府一般称为孔府,大门上的一副金字对联,体现了这个封建贵族世家特殊地位的真实写照:“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师:为什么孔子家族能够受到如此礼遇呢?你能说说孔子有哪些贡献吗? 兴办私学,广收弟子;整理典籍,弘扬文化;创立儒家,宣扬仁政。 【知识梳理】 教法指导: 1、专题知识梳理模块,请大家采取灵活的策略来处理本部分。由于本讲课程学生还未学过,是新授课程课,讲解时尽量放慢速度,力求学生都能听懂,可适当延展难度,但不要过难。 2、如遇学生基础好,已经熟知课内文言文的,老师可采用回顾式、分组PK式、思维导图式、提问式等方式进行知识梳理。注意由于学生年龄段不高,知识梳理时尽量多使用一些联想式、图画式和简单、直白的语言,便于学生理解。 3、注意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每个知识点讲完,随时关注到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讲授语言。其余部分,可根据课堂学生程度和进度,略讲。 一、《论语》八则 (一)背景介绍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其中,孔子被称为“圣人”。 (二)句子理解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注意“说”通“悦”) 孔子说:“学习之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也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学习而时常温习,为什么能让人感到“悦”?这是一种怎样的“悦”? 经过温习,才能真正地将新知识据为己有,这种快乐是掌握知识之后的快乐,感觉到自己学会了,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 (3)为什么强调“自远方来”?孔子仅仅为与老友相聚而感到高兴吗? 古代地广人稀,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但如果仅仅因为这种人所共知的原因,并不需要孔子拿来强调。这“朋”显然是指志同道合的人(不一定是旧相识),这样的人聚在一起,会谈论他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这种朋友显得异常珍贵。其次,更重要的是,这位来自远方的朋友,风尘仆仆地赶来拜访孔子,意味着什么?其一,孔子的思想与理念,已经传播到遥远的地方;其次,孔子的思想理念已经被对方认同,至少是获得对方的重视,才使得远方的友人不辞千里之遥前来拜访他。这是一种被认同、受尊重的价值感与成就感的体验,这才是让人振奋、让人快乐的真正原因。 (4)你怎么理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什么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为什么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有修养的人不会因此感到生气? 不被别人所了解,或被人误解,甚至遭受不公正的对待,是每一个人都难免会遇到的,人们常会因此而恼怒、不快,怨天尤人。这里孔子则要求能“人不知而不愠”。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人不知而不愠,反映了孔子基本的人生态度:“求诸己”,一切从自己做起。 孔子这样讲,也是讲他自己的体会。孔子一生就是不为人所知。他周游列国,常遭冷遇,不为当权者所知所用;他的行为,也常被人讥笑,不为普通百姓所了解。有的弟子想不通,问:“为什么人们不了解夫子呢?”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只求努力学习,以求把握天命。人们的不了解,当权者的冷遇和一些人的讥笑,都丝毫没有影响他弘道行仁的决心和努力。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很明白的道理,为什么孔子认为这就称得上是智慧了?你怎么理解这里所说的智慧? 要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虚荣的风气。一个懂得“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人,是真正的智者,正因为他深知自己所知有限,所以,他永远也不会停下自己求知的脚步。而且,不知就说不知,他诚实的态度,最终也会赢得别人的信任。而一个不懂装懂的人,他失去的是宝贵的获取真知的机会,而且,他装出来的懂不过是一道虚幻的光彩,终有一天,那光环会退去色彩,那时,“以不知为知”者可笑的马脚就会格外醒目地显露在众人面前。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一句话是从学习的什么角度来说的?你怎么理解“知之”、“好之”、“乐之”之间的境界高低?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知道”偏重于理性,对象外在于己,你是你,我是我,往往不能把握自如。所以,当需要我们身体力行进行实践的时住,往往难以做到。比如说我们都“知道”锻炼身体很有好处,很有必要,但要天天早上起来坚持锻炼身体,那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喜好”触及情感,发生兴趣。就像一位熟识的友人,又如他乡遇故知,油然而生亲切之感,但依然是外在于我。比如说我们很多人都会说自己“喜好”看书,这是确实的,但“好”的程度有所不同,大多数人这本看看,那本翻翻,觉得有些累了,扔在一边,明天再读。这就是“好之者”,甚于“知之者”,但还没有进入“乐之者”的境界。 “乐在其中”才是“乐之者”的境界。这种境界有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词语来形容,这就是“陶醉”。陶醉于其中,以它为赏心乐事,达到物我两忘,合二而一的境界。比如颜回,住在贫民窟里,用竹篮子打饭,用瓜瓢舀水喝,人们都忍受不了那种贫困,而颜回自己却乐在其中。又比如孔子,发愤起来就忘记了吃饭,高兴起来就忘掉了忧愁,甚至连自己快要老了也不知道。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①这一句话中的“必”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不能,因为孔子要强调必然性,无论是怎样的几个同行的人,都有自己值得学习的地方。 ②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看待他人,与他人相处的方法? 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知新意味着什么?孔子希望我们学习掌握什么方法? 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岁寒象征什么?松柏又象征什么?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岁寒,是每年天气最寒冷的时候。凋,是树木落叶子。到了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就知道其他植物大多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比喻某些志士仁人有坚忍的力量,可以耐得困苦,受得磨折,而不至于改变初心。 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欲速”为什么反倒“不达”?“见小利”为什么会导致“大事不成”?孔子并没有具体说其中的原因,你能替孔子说清吗? “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一味求快,就会犯揠苗助长的错误,急功近利,让所有人都变得浮躁,反而无法达成最终的目标。只顾眼前的利益,就会忘记真正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合理途径。这两种情况都是很危险的。 8、吾常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有人认为这里孔子主张学习比思考更重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你怎么理解这段话中孔子讲到的“学”和“思”的关系? 不学习而冥思苦想,花费了再多功夫也不管用,还不如钻研书本,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这里没有否定“思”的重要性,而是说一个人如果好高骛远,终日耽于幻想而不坐下来好好读书,要想有所成就是不可能的。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 二、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背景介绍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2、词句疏通 (1)文章中的“天时”“地利”“人和”分别指的是什么?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 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3、文章分析 (1)你认为孟子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教君王如何攻击别的国家吗?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道”的本意是“道路”,后来引申为“方法、法则”的意思。结合孟子的政治主张,孟子这里谈到的“人和”之“道”具体指施仁政、爱百姓,这是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道”。因此,本文的写作意图是规劝当时的统治者施行仁政。 (2)在战乱不止,各国之间你死我活的战国时代,如果说施行仁政的大道理,君王会不会采纳呢?孟子采用了什么办法? 通过军事引起君王的兴趣,再通过层层说理慢慢将君王引入自己设下的“仁政”的“圈套”。 (3)孟子是如何从军事角度说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第二小节、第三小节与第一小节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举出事实论据,分别举例论证:第二节从进攻者的角度论述“天时不如地利”。第三节从防守者的角度论述“地利不如人和”。这两节是正反对比论证,加强了说服力。 (4)孟子讲完军事之后,将“人和”最重要的道理类比到了治国的领域之中,在第四小节作者主要采用了讲道理的方法,属于道理论证。文中的排比句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增强语势,更有说服力。“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5)孟子又是如何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的? 正反对比论证。“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句话是主张打仗的还是不主张打仗的,为什么? 看似教君王怎么打仗,其实文字背后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是不会随随便便打仗的,君子爱好和平,只有万不得已才打仗,而且赢得了民心的君子一定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典型例题】 教法指导: 1、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以小测验形式,随堂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可以讨论合作,完成题目;也可以生生PK,比一比谁是答题王! 2、针对学生不会的题型,教师需要趣味解答,也可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帮助解答。 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多处用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显得很有气势。 B.第二段用了一个守城的例子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 C.“域民”三句从反面论证了“人和”的重要。 D.第四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得道”的作用。 2、下列用现代汉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委而去之:把城交给他人,去找新地方。 B. 池非不深也:池塘不是不深。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都,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D.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认为“战必胜”的必要条件是“得道”。 B. “君子”是指文中所说的“得道者”。 C. 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 D. “得道者多助”的“道”在文中指“仁政”。 答案: 1、B 2、D 3、C 【巩固提升】 教法指导: 1、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讨论合作,完成题目;也可以生生PK,比一比谁是答题王! 2、 针对学生不会或不熟悉的题型,教师可趣味解释,也可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帮助解答。 3、注意:此部分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和熟练度,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把控答题的进度,营造出课堂的紧张度和刺激感。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①”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②,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工师:古代官名,主管各种工匠的官。②镒:古代重量单位,20两为一镒,一说24两。 1、翻译下列句子。 (1)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 (2)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2、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子用工匠加工木料、玉匠雕琢玉石作为比喻,想劝服齐宣王实行自己的王道主张。 B.孟子认为治理国家与教玉人雕琢玉一样,这样做才会学有所用,用必所学。 C.“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君王此时就要发挥他们特长,使其成为治理国家的有用之才。 D.孟子把治玉之理引申到国家管理上,使文章的思想更深刻、更具普遍的意义。 3、本章孟子通过治玉之理,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思想?(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 1、全文翻译: 孟子对齐宣王说:“建造巨大的房屋,就一定要让工匠的首领寻找巨大的木料。工匠的首领得到巨大的木料,大王就会很喜欢,认为能够担当起这个责任。工匠把巨大的木料砍削得太小了,大王就会发怒,认为工匠没有能力担当这个责任了。一个人从幼年开始学习某种技能,到了壮年要凭借这种技能做事,大王说‘暂且放弃你所学的技能而按照我所说的去做’,那结果会怎么样?假设这里有一块玉石,即使重达二十万两那么重,也一定让玉人去雕琢它;到了治理国家的时候,却说‘暂且放弃你所学的技能而按照我所说的去做’,那么,跟指导玉人去雕琢玉石有什么不同呢?” 2、B ,这样会学非所用、用非所学。 3、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尊重这方面专门人才的知识、经验,不能瞎指挥。 教法指导: 1、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以小测验形式,随堂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可以讨论合作,完成题目;也可以生生PK,比一比谁是答题王! 2、 针对学生不会的题型,教师需要趣味解释,也可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帮助解答。 3、注意难点习题,教师可以设置最佳答案奖,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他们的答案和想法。教师解答时注意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含义和道理。 宝山区实验学校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终试题 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本文选自《 》一书。(1分)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1)委而去之(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11.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2分)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2.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 9、《孟子》 10、(1)抛弃 (2)限制 11、得道的君子有不战之时,若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 12、人和 (教法指导:组织学生总结收获,可一起讨论总结,也可分别总结分享。主要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TR进行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总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画思维导图、默想回忆、抢答形式等。教案中给到重难点/易错点等的总结条目。) 1、 请大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边绘画边回忆今天学习的知识点。(画大树型、动物形状等进行梳理都可) 2、请口头总结一下本堂课学到的知识点。 一、 巩固练习 钱若赓断鹅 明万历中,钱若赓(gēng)守临江,有异政。有乡人持一鹅入市,寄店中后他往。还,索鹅,店主赖之,云:“群鹅我鹅也。”乡人不平,讼于官。公令人取店中鹅,计四只,各以一纸,给笔砚,分四处,令其供状。人莫不讶之。食顷,使人问鹅供不(fǒu)?答曰:“未。”又顷,下堂视之,曰:“状已供矣。”手指一鹅曰:“此乡人鹅。”众人怪之,守曰:“乡人鹅食草,粪色青;店鹅食谷粟,粪色黄。”店主伏罪。 1、解释加点字。 索鹅 食顷 2、翻译句子。 钱若赓守临江,有异政 人莫不讶之 答案: 1、索要;一顿饭时间。 万历(明神宗年号)年间,钱若赓做临江郡的行政长官,有优异的政绩。有个乡下人拿着鹅到集市上,寄存在客店中,去别的地方。这个乡下人回来后索要自己的鹅,店主抵赖,说:“这群鹅都是我的鹅。”乡下人不服,到衙门去告状。钱若赓命人取来店里的鹅,共计四只,各给它们一张纸,笔、砚,分在四个地方,让它们写供状。人们没有不感到惊讶的。一顿饭的时间,派人问鹅写完供状没有?差役回答说:“没有。”又过了一顿饭的时间,到堂下看看,说:“鹅已经招供了。”并指着一只鹅说:“这是乡下人的鹅。”人们感到很奇怪,钱若赓说:“乡下人的鹅吃野草,粪便的颜色是青色的;店主的鹅吃谷物粮食,粪便的颜色是黄色的”。店主于是认罪。 二、下节课预习 1、下节课主题:《课内文言文复习(下)》 2、预习作业: 欧阳晔破案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致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①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欧阳晔曰:“杀人者汝也!”囚佯为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②,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囚泣涕服罪。 注释:①安慰。 ②筷子。 1、解释加点字。 欧阳晔治鄂州 晔自临其狱 食讫 留者色变而惶顾 2、翻译句子。 民有争舟而相殴致死者 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 囚佯为不知所以 3、疑犯左手持箸与死者伤在右肺有什么关系? 答案: 1、掌管;到;结束;惊慌地到处看 3、两人面对面时,一人左手正好打在另一人右边肋骨。 宋朝人欧阳晔治理鄂州政事时,百姓中有为了争船互殴而死的人,案件悬了很久没有判决。欧阳晔亲自来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庭院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的和喝的。吃完后,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庭院中,这个人脸色变了,而且恐惧地回头看。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假装不知道什么原因,欧阳晔说:“我观察吃饭的时候人都使用右手拿筷子,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肋骨,不是你还是谁?”这个人才哭着认罪。 预习札记 预习分享主讲人: 是否进行资料检索?是 否 是,检索渠道是,检索反馈 否,为什么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