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统测(期末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统测(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 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B. 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C. 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 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封建”阶段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夏商周时期;“帝制”是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到辛亥革命;“民治”指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夏商周时期的政权与血缘纽带关系密切结合,政权和族权相结合,故B正确;夏商周时期并不存在君主专制制度,故 “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说法错误,故A错误;中央直接控制地方最初是通过郡县制实现的,周代分封制并不是“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故C错误;“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是“帝制”阶段的特点,例如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三者不同的含义和阶段入手,总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其中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特点符合题意,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2.清徐栋《牧全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 A.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 B.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 C.县令是百姓日常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 D.宰相制度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但地位低于郡守,故A错误。元朝只有中书省长官是宰相,故B排除。县令是百姓日常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故符合“在外则县令”,故C正确。秦朝负责管理全国军务的是太尉,故D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3.唐太宗说过,政之清浊,犹如江河,关键在其源头;他规定皇帝的诏书,必须通过中书门下审查并盖上红印,才可以下发。这反映了唐太宗 A. 认为限制皇权具有必要性 B. 重视唐代民主政治建设 C. 意识到顶层制度的建设事关全局 D. 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信息“政之清浊,犹如江河,关键在其源头”反映了唐太宗认识到国家顶层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为此唐太宗规定“皇帝的诏书,必须通过中书门下审查并盖上红印,才可以下发”,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皇帝决策的失误,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故A、B项错误;D项是宋朝采取的措施。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名师点睛】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其职权和运行机制是: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如审议通过再交给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不同的职能。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4.“既要保持皇权的绝对高度集中,又要解决决策低效的矛盾,这在洪武(朱元璋年号)年代并没有通过制度变革的方式得到完成和实现,但它为后世嗣君的政治变革指明了方向并预留了空间。”下列说法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 设内阁是君主集权体制的一次调整 B. 朱元璋的勤政引起了明朝制度变革 C. 明代政治变革预示了社会进步趋势 D. 朱元璋的改革为集权提供制度保障 【答案】A 【解析】 材料“保持皇权的绝对高度集……洪武(朱元璋年号)年代并没有通过制度变革的方式得到完成……为后世嗣君的政治变革指明了方向”反映了明太祖废除宰相,加强皇权,这为明朝后代君主设内阁“指明了方向”,故A正确;朱元璋的勤政与明朝制度变革之间没有直接因果联系,故B错误;明代政治变革的趋势是加强君主专制,而不是民主政治,这并不代表社会进步趋势,故C错误;D选项说法不符合材料“洪武(朱元璋年号)年代并没有通过制度变革的方式得到完成”,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洪武(朱元璋年号)年代并没有通过制度变革的方式得到完成……为后世嗣君的政治变革指明了方向”,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废除宰相到设内阁的变化过程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5.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在此,费正清 A.支持了“鸦片故争是一场商业战争”的观点 B.揭示了鸦片战争是英国对华侵略扩张的实质 C.阐释了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战争结果 D.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鸦片战争本质的认识。根据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可知,英国为了向中国倾销鸦片,牟取暴利,而发动的殖民战争,而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却认为“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种观点支持了“鸦片故争是一场商业战争”,否认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A项正确,BD项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名师点睛】鸦片战争的背景 中国 英国(根本原因) 政治 封建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君主立宪制 经济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工业革命;抢占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对外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与掠夺 军事 军备落后 坚船利炮 思想 天朝上国 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 6.下图是19世纪中国政治腐败情况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清朝政治腐败与经济发展水平趋向一致 B. 外来侵略使清朝政治腐败问题愈演愈烈 C. 太平天国运动明显扭转了清朝政治腐败状况 D. 甲午战争后清朝政治腐败问题有所遏制 【答案】C 【解析】1860年后清朝推行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这些都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曲线图反映出1860年后清朝政治腐败程度呈现下降趋势,两者并不一致,故A错误;1860年后列强侵略日益严重,如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但1860年后清朝政治腐败程度呈现下降趋势,而不是“愈演愈烈”,故B错误;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是1851年到1864年,它沉重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曲线图反映出1860年后清朝政治腐败程度呈现急剧下降趋势,两者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故C正确;甲午战争在1894年,而曲线图反映出1900年左右后清朝政治腐败程度呈现上升趋势,故不能说明甲午战争后清朝政治腐败问题有所遏制,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曲线图的关键变化趋势,学生可以分析出1860年后清朝政治腐败程度呈现下降趋势,1900年左右后清朝政治腐败程度呈现上升趋势,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影响入手,即可对选项逐一分析,进行正确判断。 7.《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在《罪己诏》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帝国主义列强“不侵我土地”的根本原因是 A. 瓜分狂潮中列强已将中国领土瓜分完毕 B. 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C. 清政府已完全变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 帝国主义侵华主要方式已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D 【解析】《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当时列强并未将中国领土瓜分完毕,故A错误;虽然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但列强并未停止对华侵略,义和团运动并不是列强“不侵我土地”的根本原因,故B错误;清政府变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这并不能说明列强不再侵华,不属于根本原因,故C错误;《辛丑条约》表明清政府称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这说明列强不再直接侵占中国,而是采取“以华治华”的方式,控制清政府来间接统治中国,即帝国主义侵华主要方式发生重大改变,故D正确。故选D。 8.1895年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1900年10月孙中山又领导发动了惠州起义,“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 三民主义逐渐为民众所接受 B. 清政府的反动性日益暴露 C.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清廷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B 【解析】三民主义提出于1905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清政府卖国求荣、镇压革命的反动性日益暴露,群众对于孙中山领导的惠州起义的态度变化,故B正确;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不符合题干时间,故C错误;清廷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是在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错误。故选B。 9.1909年,清政府开始推行地方自治,各省纷纷成立自治团体,有些地区的商人还按街区地段组织了为数甚多的基层自治团体。这表明了 A. 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 B. 近代民主政治的成型 C. 实业救国思想的践行 D. 君主专制政体的瓦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清政府开始推行地方自治,对地方的控制削弱,集权统治削弱,故A项正确;清政府仍然实行君主专制,近代民主政治还未出现,故B项错误;地方自治与实业救国思想无关,故C项错误;清政府仍然实行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晚清救亡运动•自发组织 10.1919年上海学联告同胞书:“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研究五四运动,从史料价值的角度看,该材料 A. 是一面之词,故不可作参考 B. 是时人之言,故可做参考 C. 具明显倾向性,故不可作参考 D. 是爱国青年之词,故可作参考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出自“1919年上海学联告同胞书”,是当时的人记录的材料,可以作为参考,B正确。当时的人记载的资料,具有参考价值,A错误。本题材料叙述较为客观,C错误。材料可作为参考,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是谁写的,而是因为记载的时间,D错误。 11.《蒋总统集》记载,某一时期“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此时期国民党成分的变化反映出( ) A.国共实现了党内合作 B.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知识分子的进一步觉醒 D.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可知这一现象是由于第一次国共合作,代表工农的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所致,A符合题意;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采用党外合作,不会导致国民党党内成员成分变化,B错误;CD题干无法体现,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 【名师点睛】“党内合作”与“党外合作”的区别: 党内合作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方式。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所以叫党内合作。而党外合作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方式。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外部进行合作。 12.蒋介石曾称赞“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则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 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B. 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蓬勃发展 C. 抗日战争的爆发 D. 新中国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肯定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可知,蒋介石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的利益,其立场一直未发生变化;第一次国共合作在1927年就已经破裂;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是在1931年提出来的,因此ABD均与材料涉及的时间不符。1927年后,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得到很大的发展,蒋介石把它比作太平天国的割据力量,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 13.(题文)从1936年起,中共开始提倡与各方党派、团体和军队结成一个反日大同盟。在中共的倡导下,“全国抗日解放联盟”、“人民抗日同盟”和“全国救亡社”等民间组织应运而生。一些颇具说服力的口号如“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和“立即对日开战;停止剿共”等广为流传。这表明 A.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生态 B. 蒋介石被迫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C. 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得到各个阶层的支持 D. 国共两党开始酝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此时中国的倡导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提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和“立即对日开战;停止剿共”等口号,可见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A项符合题意,正确。B项出现在西安事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各阶层支持中国的政策,C项排除。材料提及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倡导的,不是国共两党酝酿,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故选A。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伟大的抗日战争·全民族抗战 【名师点睛】抗日战争的特点全国各阶层人民广泛参与;中国共产党以大局为重,高瞻远瞩;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抗日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 14.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各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守为攻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A. 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B. 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 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D. 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答案】D 【解析】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军队发动的正面战场的战役,与八路军配合没有直接联系,故A错误;材料“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守为攻指导作战”并不能说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其抗战路线仍然是片面抗战路线,故B错误;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故C错误;材料“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说明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故D正确。故选D。 15.有位国家领导人曾经这样评价某次会议:“这是中国光辉灿烂的人民的新世纪的开端。这是全中国人民空前大团结的会议。这个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这次会议 A. 制订了新中国的施政纲领 B. 提出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 C. 通过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D. 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答案】A 【解析】“这个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是中国光辉灿烂的人民的新世纪的开端”,说明这一会议与新中国的诞生有关系,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符合题意,在这届政协会议上,通过了《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施政纲领,故选A;B错在了“提出了”,这一会议等于已经初步确立了这一制度,故B错误;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故C排除;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等于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形式,故D不符合题意。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于1953年制定,当时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选民主要是农村人口)按每80万人选代下表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下表人。这一规定 A. 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制度 B. 突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C. 为进行三大改造和工业化提供了法制保障 D. 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转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比例来看的确是在适当照顾城市,这就突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故B项为最佳答案;A项中的“固化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制度”、C项中的“为三大改造和工业化提供法制保障”、D项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材料中都无法体现,故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17.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可以看出是直接选举,这种选举只有在村民委员会选举时才可能出现,故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故C项正确;A项是国家的根本大法;B项是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D项1949年通过,具有临时宪法性质,与材料信息不符。 18.实现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最先表明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方针的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C. “一国两制”构想 D.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 【答案】B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未提出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故A错误;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故B正确;“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是1981年叶剑英发表,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B。 19.1970年2月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曾说:“我们朝着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的方面采取我们所能采取的那些步骤,那些肯定是符合我们利益,符合亚洲的和平和稳定的利益的。”尼克松说这番话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强大 B. 美苏争霸中美国转为战略防御 C. 中苏两国友好关系的破裂 D. 中美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1970年处于美苏争霸第二阶段,美国处于劣势,转为战略防御,为了遏制苏联,美国不得不开始对华政策的转变,故B正确;1970年中国处于文革时期,综合国力并不强大,且中国的原因不是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的主要原因,故A错误;中苏两国友好关系的破裂在20世纪50年代末,不符合题干时间,故C错误;中美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错误。故选B。 20.恩格斯曾评价某一历史事件:“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这一历史事件是 A. 梭伦改革 B. 克里斯提尼改革 C. 分封制的瓦解 D. 万民法的实施 【答案】A 【解析】梭伦改革在政治上,按每年收入多少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与材料“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相符,故A正确;克利斯提尼改革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行政选区,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错误;分封制的瓦解与“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无关,故C 错误;万民法是由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转变后,为适应对外扩张而实行的,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 21.随着罗马国家进入帝制时期,婚姻制度也发生变化,从“有夫权婚姻”变成了“无夫权婚姻”。“无夫权婚姻”,指一个女子随着婚姻的缔结并不改变原来的身份关系,不必依附在夫权之下,仍然保有其原有的法律上的资格;在离婚上形成了协议离婚的原则,强调属于妻子的财产永远是妻子的。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契约精神渗透到婚姻家庭生活中 B. 市民法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C. 家庭关系中夫妻地位逐渐平等 D. 私法的出现保障了女子权利 【答案】A 【解析】婚姻之所以成为一种制度,说明夫妻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定的规范和约束,材料“婚姻的缔结并不改变原来的身份关系……仍然保有其原有的法律上的资格;在离婚上形成了协议离婚的原则”体现了夫妻之间的关系演变成为一定的契约或协议,说明契约精神渗透到婚姻关系中,故A正确;市民法是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法律,即平等的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不是专门针对夫妻关系的,故B错误;“无夫权婚姻”并不能说明家庭关系中夫妻地位逐渐平等,故C错误;罗马共和国时期私法已经出现,而不是罗马帝国时期才出现私法,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婚姻的缔结并不改变原来的身份关系……在离婚上形成了协议离婚的原则”,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契约或协议精神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22.以下两种方式决定现代英国政府可否继续执政,第一种,首相明确地要求平民院就它是否信任政府举行表决;第二种,领衔反对党的领袖明确地向平民院提出对政府的谴责案即不信任案。两种方式均需要平民院举行表决,以简单多数形成其态度。英国的这种政治体制 A. 保留了一定的封建残余 B. 确保了议会的集体统治 C. 避免了国王的权力扩大 D. 保证了议案的有效通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英国的政治体制对于权力的分布有着很细致的规定。对于英国政府的执政问题,主要是由议会和内阁两方面制衡来维系权力的制约和平衡。这也是英国代议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C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并不涉及到封建残余。D选项与题意无关。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代议制的特点 23.(题文)顾炎武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利弊进行比较,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以下哪部法律文献确定的制度最接近顾炎武的设想 A. 《权利法案》 B. 《1787年宪法》 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人权宣言》 【答案】B 【解析】材料中顾炎武认为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地方权力过大,郡县制度的弊端是君主权力过大,可见其观点是协调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这和联邦制相近,既肯定了中央集权又给予了地方上一定的自主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故B项正确;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议会内阁制均属于中央政府组织形式,与材料中地方制度没有关系,故ABD项不符合题意。 24.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宪法)第十一条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域已遭受攻击……”。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 联邦议会有权行使立法权 B. 具备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制衡原则 C. 国家元首形式上对议会负责 D. 联邦议会成为了国家的权力核心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域已遭受攻击”体现了当时德国具备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制衡原则,故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帝国皇帝的权利,没有反映出联邦议会及其与国家元首的关系,故AC项排除;D项错误,帝国皇帝是国家权力的核心。所以答案选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 【名师点睛】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① 行政权:宪法规定德国是联邦国家,其中普鲁士王国占特殊地位;皇帝和宰相是帝国国家制度的中轴,权力极大;议会并无实权;规定了军事警察制度。 ② 立法权:议会实行两院制。联邦议会(相当于上议院),权力巨大,议长为帝国宰相,议员由君主任命,负责法律的审批。帝国议会(相当于下议院),权力较小,具有立法权,但任何法案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无行政监督权。 25.马克思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普选权在此以前一直被滥用,或者被当作议会批准神圣国家政权的工具,或者被当作统治阶级手中的玩物,只是让人民每隔几年行使一次,来选举议会制下的阶级统治的工具;而现在,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选举它们的行政的和创制法律的公职人员。”这里马克思肯定了( ) A.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 B.巴黎公社的选举制度 C.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D.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所学,马克思是指导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理论家,法国、英国等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是其理论的“被当作统治阶级手中的玩物”,而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其“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符合无产阶级理论,符合题意的是B项,ACD项排除。 26.(题文)列宁的话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震惊,因为没有人会曾经预料到这一点。相反,人们倒曾希望列宁的归来会说服中央俄罗斯局遵守秩序,特别是对临时政府持不调和立场的莫洛托夫同志。人们的震惊最有可能是由于列宁 A. 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 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人们希望列宁回来“会说服中央俄罗斯局遵守秩序”,但列宁让大家震惊的是不但没有支持临时政府,还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B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此时已经发生,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与“使人民震惊”不符,排除。故选B。 考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改革·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的成就 【名师点睛】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1)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俄国的改造和实现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2)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3)为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4)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结束了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期,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它还突破了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成功的理论。 27.“美国二战后的巨额贸易顺差以及由此导致的国外清偿力不足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而该政策正是要通过增强西欧的出口能力使之获得美元从而增加从美国进口商品的能力.”材料所反映的美国战后所行欧洲经济恢复计划,主要目的在于 A. 扭转贸易逆差带来的不利 B. 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展 C. 增强西欧出口能力 D. 为美国商品开辟欧洲市场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二战后美国是巨额贸易顺差,不是逆差,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共产主义,故B错误;从“通过增强西欧的出口能力使之获得美元从而增加从美国进口商品的能力”可知,马歇尔计划是为了增加西欧从美国进口商品的能力,即为美国商品开辟欧洲市场,故C错误,D正确。所以答案选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 【名师点睛】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若考虑通货膨胀因素,那么这笔援助相当于2006年的1300亿美元。当该计划临近结束时,西欧国家中除了德国以外的绝大多数参与国的国民经济都已经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28.下表是关于捷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 A.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 经互会的成立 D. 柏林危机的爆发 【答案】C 【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1948年到1952年捷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大幅下降。1949年苏、罗、捷、保、匈、波六国在莫斯科成立经互会,这导致捷克等四国的主要对外贸易对象由西方国家变为社会主义苏联和东欧国家,故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比重大幅下降,故C正确;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经互会成立的直接原因,不是材料数据变化的直接原因,故A错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这并不能解释1948年数据较高的原因,故B错误;柏林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英、法4国在柏林地区的对抗而引起的国际危机,与捷克等四国的对外贸易变化无关,故D错误。故选C。 29.1969年1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说:“在经历了一个对抗的时代之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谈判的时代。”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意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B.西欧、日本的崛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 C.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挑战了美苏的国际政治地位 D.美国陷入越战泥潭,国内经济出现“滞胀”局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的阶段性认识。尼克松对此有深刻的洞察力,对抗是敌我双方力量均衡的结果,对抗之后,“进入谈判的时代”,谈判表现在各个领域,和很多国家谈判,背后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因此选择B。选项C表述错误,选项D着眼于美国的困境,A不符合题意,因此排除。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两极格局 30.“自由世界”和“西方”两个词汇的使用情况统计表 提到的次数 百分比的变化 1988 1993 纽约时报 自由世界 71 44 -38 西方 46 144 +213 华盛顿邮报 自由世界 112 67 -40 西方 36 87 +142 国会记录 自由世界 6 114 -68 西方 7 10 +43 材料表明 A. 自由世界逐渐丧失影响 B. 西方阵营瓦解 C.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D. 西方全球霸权逐渐收缩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表格可以看出1988年到1993年自由世界的词语呈下降趋势,而西方词语出现的趋势呈上升趋势,可以看出西方以建立“自由世界”为幌子的全球霸权逐渐收缩,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丧失”错误,B项“瓦解”错误;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西方全球霸权逐渐收缩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31.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制度创新推动了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维基百科》 材料二:雅典的民主政治是“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美国民主政治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典型代表,从美国的民主政治可以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何亚华《以美国民主宪政为例看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材料三:将来的正式总统,虽可继续选举袁世凯,但是政治大权应归内阁;因而内阁必由奉党以国会多数派来组织,才能根椐约法发挥政党的责任内阁制作用,使国家走上民主政治的正轨 ——陈旭麓《宋教仁集》 材料四: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七条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十八条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1)据材料一,指出“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在隋唐政治制度方面各有什么表现?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美国的民主政治”中怎样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3)据材料,指出宋教仁设计的理想政治体制有什么特点?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为防止出现绝对的权力作了哪规定? 【答案】(1)表现:突破性创新:创立科举制度;渐进式创新:实行三省六部制。 影响:推动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进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走向成熟,为此后历朝所沿用。 (2)说明:三权分立体制体现了分权的原则;代议制民主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两党制体现了轮番而治的原则。 (3)特点:建立责任内阁制政府;实行政党政治和议会政治;用立法权限制行政权。 (4)规定:坚持主权在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坚持民主集中制;依靠群众监督;服从宪法和法律。 【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科举制的创新性的角度指出“突破性创新”在隋唐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再从三省六部制的渐进性的角度指出“渐进式创新”在隋唐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再结合所学知识从选官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后世影响等方面回答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本题据材料二“雅典的民主政治是‘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三权分立、代议制、两党制等方面说明从“美国的民主政治”中怎样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3)本题据材料三“政治大权应归内阁;因而内阁必由奉党以国会多数派来组织,才能根椐约法发挥政党的责任内阁制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议会政治、权力制约等方面指出宋教仁设计的理想政治体制有什么特点。 (4)本题据材料四“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依靠人民群众……接受群众的监督……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主权在民、人大制、民主集中制、群众监督等方面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为防止出现绝对的权力作了哪些规定。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历史地图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根据上图包含的历史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只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才能发展”这一论断。(要求: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答案】【参考答案】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召开了“八七会议”,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星星之火。毛泽东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在“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指引下,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革命的星星之火,已经发展成为燎原之势。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苏维埃政权,红色政权屹立于中国大地。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自己的组织、路线问题上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成为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毛泽东正确领导下,红军会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革命新的局面开始了。 综上所述,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只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才能发展”。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图片信息从中国革命道路探索提取任意一个发明作为论点,如“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只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才能发展”等;论述依据材料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召开了“八七会议”,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星星之火。毛泽东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视角进行分析;最后从结论角度进行总结说明即可。 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戊戌维新期间,清政府正式下令各省督抚选派学生赴日留学……至1899年,中国留日学生已有100多人。1901年中国留日学生人数又增加到280余名,1902年为500多人,1903年1300多人,1904年达2400多人。1905年至1906年,中国人留学日本达到高潮。由于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和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等因素影响,留日学生人数猛增到8000多人。 与19世纪清政府派往欧美的留学生大多学习理工和海军不同,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学习的专业非常广泛,从政法、文史、外语、师范、到理工、农医、军事、商业以至音乐、美术、体育,应有尽有,其中以学政法和陆军为最多。 ——摘自王晓秋《清末为何出现留日热潮》 材料二:从1950年到1966年,中国先后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了万余名留学生,其中向苏联共派出了8310人,占派出总数的78%。 中国向苏联派出的留学生,大多属于工程技术领域的,苏联的高等院校、企业、设计院和科研机构,为中国培养了很多的技术干部和熟练的技术工人。根据苏联方面的统计,1951年到1962年有8000多名中国人,在苏联学习生产技术,有11000多名的中国大学生和研究生,在苏联的学校学习……此外,通过科技合作系统,1500名中国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学者,去苏联了解科学技术的成就和生产经验。 ——摘自《中国向苏联大量派遣留学生》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晚清及新中国初期留学特点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两个时期不同留学特点的主要原因。 【答案】(1)不同:晚清留学目的地主要是日本,学习专业多为政法和陆军,新中国初期主要为苏联;主要学习工程技术等专业 (2)原因:晚清:学习借鉴日本明治维新后富国强兵经验;清末“新政”实行;中日相距较近(来往方便,费用较少,习俗相似等) 新中国初期: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满足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需要;受“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影响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大批留学生赴日本留学。中国留日学生学习的专业非常广泛,以学政法和陆军为最多。材料二指出“从1950年到1966年,中国先后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了万余名留学生,其中向苏联共派出了8310人,占派出总数的78%。”可知新中国初期,中国留学生主要到苏联学习。中国向苏联派出的留学生,大多属于工程技术领域。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晚清时期,由于日本明治维新成功,迅速崛起为东方强国;“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和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等因素影响”;中国留学生大量赴日留学。新中国成立初期到苏联留学的原因主要从新中国奉行的“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等方面分析回答。 考点:晚晴和新中国初期的留学教育 点评:在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教育兴起以后,中国产生过三次留学高潮。第一次留学潮出现在20世纪初,以留日生为中心;第二次留学潮在五四时期,以留美、留法、留苏为中心;第三次留学潮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三次留学潮中,作为“弄潮儿”的留学生们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仅通过工商业等具体部门推动了我国的发展,而且建立中国学术的现代化并带来了西方的思想理念。在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留学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西汉末年,匈奴攻入西域,在西域“敛税重刻”,使“诸国不堪命”,莎车、鄯善等十八国“遣使入侍”,“愿请都护”。东汉明帝派出大军出塞,大败北匈奴,班超屡立战功。战后,他又奉命出使西域诸国。班超率36名随从,首先抵达鄯善。鄯善王对班超使团先热情后冷淡。原来是匈奴使者也到达鄯善活动,使鄯善王莫知所从。班超得知这一情况后,当机立断,夜袭匈奴使团,一举而歼。这次行动促使鄯善王下决心断绝同匈奴的关系,重新和东汉交好。到公元94年,西域南北道终于再次畅通。班超壮年出使,70岁才返回洛阳。班超在西域时,欧亚大陆上几个大帝国同时并存,各国家和地区间的相互往来,那是在所难免的。德国学者斯坦因认为班超对西域的经营使“帝国的声威在全塔里木盆地又树立起来了”。 ——根据何芳川《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班超成功出使西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班超经营西域的意义。 【答案】(1)原因:利用匈奴和西域各族矛盾;皇帝的信任与支持;两汉国力的强盛;张骞个人的优秀品质。 (2)意义:加强了内地与西域各族的联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开辟了中国与西方联系的先例。 【解析】(1)根据材料“班超得知这一情况后,当机立断,夜袭匈奴使团,一举而歼。这次行动促使鄯善王下决心断绝同匈奴的关系,重新和东汉交好。”归纳为班超智勇双 全、东汉对匈奴战争的胜利;“西汉末年,匈奴攻入西域,在西域……愿请都护”归纳为匈奴贵族的残暴统治,西域人民渴望安定生活和中原王朝的保护。 (2)根据材料“西域南北道终于再次畅通”、 “班超在西域时,欧亚大陆上几个大帝国同时并存,各国家和地区间的相互往来,那是在所难免的”归纳为保证了丝绸之路畅通,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帝国的声威在全塔里木盆地又树立起来了”归纳为扩大了东汉的疆域,巩同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再结合所学,从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角度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