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09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之纠错笔记系列(原卷版)
“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 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该材料说明 A.新航路开辟主要归功于冒险家 B.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 D.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 【错解】A 【错因分析】不能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材料反映的主旨是新航路开辟时航 海家的动机,而不是突出航海家的作用。 【正解】D 【解题思路】据材料中“西班牙冒险家”“动机”“有没有金矿”可知,对黄金的渴求成为冒险家“探索新 世界”的强大动力,故 D 项正确。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B、C 两项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无法反映 冒险家们积极探索新世界的动力问题,均排除。 易错点击 通过上述典例可发现,同学们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不能结合相关材料来把握,复习备考时可从 以下方面来理解: 经济根源 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社会根源 《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流传以后,很多 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思想根源 人文主义思想提倡冒险精神 商业危机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商路 宗教因素 传播天主教 主观因素 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航海家的冒险精神 客观条件 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的发展 即时巩固 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 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原 因之一是 A.传播天主教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的人文思想 【解析】根据材料“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新航路 开辟的原因之一是传播宗教,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都没有准确反映材料的主旨。 【答案】A 易错点 2 不能客观评价哥伦布的远航 对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 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据 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 A.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 B.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 C.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 D.人类历史迈入工业文明时代 【错解】B、C、D 【错因分析】不能结合材料“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来客观分 析哥伦布的远航。材料反映的是对哥伦布机及其事业的评价应该从时代和历史角度方面来分析。B、C 都是 从某个角度来分析的,不全面。D 项属于事实性错误。 【正解】A 【解题思路】题干信息强调以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来看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同文 明得以交融与发展才是哥伦布及其事业的最大意义,故 A 项正确。B、C 两项都是站在西欧的角度看待哥伦 布远航,是西欧中心论的反映,均排除。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故 D 项错误。 易错点击 通过该典例可看出,同学们对哥伦布的远航不能客观地看待,复习备考时可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1)用“进步与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哥伦布是具有双重身份的历史人物,航行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 义行为上的客观进步性。 (2)作为开拓者,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将全球联成一体,使世界贸 易空前扩大,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了重大贡献,推进了西欧和世界的进步。 (3)作为殖民者,哥伦布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的侵略和屠杀。此后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 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即时巩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2 年,正值哥伦布开辟新航路 500 周年之际,美国明尼达大学法律系对哥伦布进行了一次审判。 身着 15 世纪服装的 12 人陪审团在进行了 3 个小时的审理后,一致裁定:被告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现年 541 岁,意大利人,在 500 年前犯下了谋杀罪、剥削奴隶、专制、灭绝种族的屠杀及国际恐怖主义等七大罪 行。有鉴于此,哥伦布被判处 350 年徒刑。 材料二 我国史学界关于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社会大 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交往作出特殊贡献的人物;也有人认为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对印第安人来 说是一种灾难;有更多的人倾向于以“进步与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认为哥伦布航行美洲具有建立在 非正义行为上的客观进步性。 评材料中关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一 “灾难说”: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对美洲来说是一场灾难。 评述: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对美洲来说是一场灾难。但把印第安人的灾难完全归结到哥伦布个人身上也是不 公正的。殖民侵略是资本主义的扩张性所决定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方式不是个人力量所能阻挡的,可 以说是巨大的利益使资产阶级疯狂,丧失人性。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抢夺大量财富,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 灭绝政策,把大量非洲黑人掠卖到美洲为奴等。 观点二 “贡献说”: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对人类文明交往作出了巨大贡献。 评述: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融合,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 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传 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观点三 “灾难、贡献说”: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一场灾难,但更主要的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评述:综合以上论述进行说明即可。 (任选其中一种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首先,提炼材料中关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观点,材料一主要是否定的观点,材料二有肯定的观 点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其次,运用相关史实论证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给美洲带来的灾难及客观进步性。 易错点 3 不能准确理解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的含义 《大国崛起》中呈现了一张 16 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运货单上显示船上装载了热那亚的 平绒、佛罗伦萨的绯布、伦敦的棉布和荷兰的亚麻布。材料反映了当时 A.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商业革命促进贸易扩展 C.工业革命的迅速推进 D.价格革命加速社会分化 【错解】A 或 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结合材料理解商业革命的含义。新航路开辟引起的商业革命具体 体现在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的增多、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及贸易中心的转移。材料体现的是东西 方贸易扩大。价格革命的主要表现是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材料没有体现,学生搞不清楚价格革命的 表现会容易误选 D。误选 A 的原因是没有弄清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答案】B 【解析】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这不符合题干时间,故 A 错误;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 命促进世界贸易的范围扩大,东西方贸易进一步增强,符合题意,故 B 正确;工业革命发生于 18 世纪后半 期,不符合题干时间,故 C 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价格革命,物价上涨,也没有反映社会分化,故 D 错误。 故选 B。 易错点击 该典例考查学生对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含义的理解,具体含义如下: (1)“商业革命”的表现 资本主义的活动舞台从欧洲扩展到世界各地,“地理大发现”使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 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业贸易中心由 地中海转到了大西洋沿岸。 (2)“价格革命”的表现 贵金属大量流入,西欧市场贵金属持续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依靠 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势力衰落,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和封建制度的解体。 即时巩固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 1600 年,从这里出口了 400 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 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 18 世纪,其产量约为 16 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 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材料反映了 1600 年后到 18 世纪西班牙殖民地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 量激增并大量流入西班牙,引起西班牙的“价格革命”,导致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故选 D 项。西 班牙将掠夺来的黄金用来满足封建贵族的奢侈享乐,导致黄金大量流入英国、荷兰等国,因此没能带来其 国力的增强和贸易的进展,故 A、C 两项错误。直到 18 世纪中后期,英国才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故 B 项错 误。 【答案】D 易错点 4 不能准确理解早期殖民扩张的方式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 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17 世纪,这种“新组织”使 A.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D.荷兰夺取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纽约 【错解】B、C、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合股公司”“17 世纪”并结合所学知识来理解早期 殖民扩张方式。B、C 两项从时间上与材料时间不符。D 项符合荷兰 17 世纪的史实,但与材料主旨不符。 【正解】A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荷兰在 17 世纪建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商业贸易公司,进行殖民 扩张,成为商业殖民帝国,A 项符合题意;B 项出现在 18 世纪;C 项发生在 1588 年;D 项是荷兰在北美建 立的殖民地,与“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不符。 易错点击 该典例考查早期殖民扩张的方式及对带来的影响,复习备考时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一、全面理解早期殖民扩张 阶段 早期殖民扩张 背景 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 主要国家 西、葡、荷、英、法等国 扩张地区 大多只能占有沿海地区,未深入内地 方式 公开的殖民掠夺 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 活动 抢夺金银、贩卖黑奴、垄断商路、欺诈性贸易 结果 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灾难 二、荷兰早期殖民扩张 项目 概况 条件 ①政治条件:1581 年,荷兰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为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地理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 ③经济优势: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的地区之一 表现 ①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 ②参与殖民争夺,在非洲、亚洲、美洲建立大量殖民地 结果 17 世纪荷兰成为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即时巩固 “英国和荷兰商人组织了两个非常强大的股份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 1600 年,荷兰的联合东印度公 司,成立于 1602 年。政府特许状赋予公司买卖和建立商埠的权利,为了公司的利益甚至有权发动战争。” 这表明当时的股份公司 A.政府建立但由商人经营 B.是西欧殖民扩张的工具 C.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D.仍不具备资本主义性质 【解析】英国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和联合东印度公司都是一种殖民机构,他们是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原始积 累的工具,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A 选项错误,政府只是支持,建立公司的是大商人;C 选项错误,殖民 机构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D 选项错误,这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一种形式。 【答案】B 易错点 5 对英国在殖民战争中胜利的原因认识不清 从 16 世纪开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曾先后活跃于世界舞台上,但到了 18 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世 界殖民霸权。导致英国“后来者居上”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的发展 B.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增强了英国的实力 C.葡西荷缺乏保持高速扩张所需的资源 D.紧邻大西洋的英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错解】B 或 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殖民战争中取胜的原因。选 B 项是对 材料时间 “18 世界下半叶”这一时间信息及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时间把握不准,选 D 项的原因是未审清 材料设问要求“主要原因”。 【正解】A 【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早在 17 世纪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就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该制度的确 立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英国“后来居上”的最主要原因,A 项表述与题意相符,正确;完成工业 革命是在 19 世纪中期,B 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外扩张中获得了大量资源, C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四国都在大西洋沿岸,D 项表述与题意不 符,排除。 易错点击 该典例考查了英国在早期殖民扩张中取胜的原因,复习备考时同学们可从以下方面来把握英国早期 殖民的背景、过程及结果: 概况 背景 ①政治保障: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地理优势:位于大西洋沿岸商路中心,地理位置优越。 ③经济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工业基础雄厚。 ④思想优势: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兴起,思想得到解放。 ⑤军事优势:英国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了武力保障 过程 ①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 ②与西班牙争霸:1588 年打败西班牙,开始确立海上优势。 ③与荷兰争霸:17 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三次英荷战争后最终打败荷兰。 ④与法国争霸:18 世纪中期,最终打败法国 结果 英国逐渐形成自诩的“日不落”殖民帝国,18 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即时巩固 众所周知,欧洲著名城市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也最早萌发于地中海沿岸。然而,到了 18 世纪, 远在大西洋的英国却成为资本主义霸主,这主要因为 A.英国地理位置优越 B.英国注重资本原始积累 C.意大利的文化传统 D.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解析】英国积极殖民扩张,注重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所以英国却成为了资本主义 霸主,所以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英国地理位置优越只是客观原因而非主要原因,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排除;意大利的文化传统和英国成为资本主义霸主无关联,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18 世纪英国尚未完 成工业革命,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 【答案】B 易错点 6 误认为黑奴贸易给欧洲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19 世纪初,英国废除黑奴贸易的呼声日益高涨,“因为不断进步的技术所需要的是海外市场,而不是廉价劳 动力的供应”。1833 年,英国议会终于通过了一项在英国本土彻底废除奴隶贸易制度的法令。黑人奴隶贸易 制度在英国废除的原因是 A.欧洲对非洲黑奴劳动力的需求已经不大 B.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C.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D.非洲成为西欧的广阔市场 【错解】A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黑奴贸易对欧洲发展的作用。本题易误选 A 的原因是不认为 黑奴贸易为欧洲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黑奴贸易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原始积累,大量的黑奴被贩卖 到美洲作为劳动力。 【正解】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 据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和“因为不断进步的技术所需要的是海外市场,而不是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可以得出,B 正确,A 与题意不符,排除;英国废除黑奴制度是工业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是民主政治发展的结果, 排除 C;D 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易错点击 通过该典例可以看出,同学们对黑奴贸易理解不到位,复习备考时可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1.背景 (1)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走上了殖民扩张的和殖民掠夺的道路; (2)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建立的种植园,需要大量劳动力; (3)美洲的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和奴役,人数锐减; (4)贩卖黑奴可以获取暴利。 2.内容 “三角贸易”是指欧洲的奴隶贩子把一些枪支、火药、烈性酒、小饰物等商品运往非洲,在那里交换黑奴、 象牙和黄金,再把这些东西运往美洲,把黑奴高价卖掉,然后装上棉花、烟草等货物,运回欧洲。运回的 黄金和象牙又同东方各国交换茶、丝等商品。“三角贸易”以黑奴贸易为中心,把欧、亚、非、美各洲的整个 商业以及英国的工业同国外市场都联系起来。 3.影响 (1)黑奴贸易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给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2)黑奴贸易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 (3)黑奴贸易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 即时巩固 李荣忠在《吉他与流行音乐潮》中指出:“(黑人)在日落以后常聚集在康果广场上,拿着从非洲带来的皮 鼓、五弦琴,敲着、奏着、唱着,用故乡的音乐怀念失散了的亲人,用强烈、刺激性的音响发泄胸中的激 愤……”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A.美国的种族歧视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罪恶的黑奴贸易 【解析】题干说,“黑人……拿着从非洲带来的皮鼓……用强烈、刺激性的音响发泄胸中的激愤”,结合所学 知识,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在非洲和美洲之间进行了持久的黑奴贸易,大量黑人被从非洲贩卖至美洲,背 井离乡,亲人失散。黑人中流行的音乐往往表达对故土的怀念、对命运的愤懑之情,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材料未涉及“种族歧视”,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明显的时间,无法断定是二战之后,故 B 项错误;“吉他与 流行音乐”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没有直接联系,故 C 项错误。 【答案】D 易错点 7 不能准确理解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背景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 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B.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错解】C 或 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结合材料准确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误选 C 的原因是不能理解关键信 息“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 界的其他地区”,材料强调的是需求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正解】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背景。A、D 两项都符合史实,但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材料强调对廉 价服装的弹性需求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B 项符合题意,正确;题意强调人们追求廉价服装,但不是盲目的, C 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易错点击 通过该典例可看出,准确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是解题的关键。具体可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1)政治前提: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率先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2)资本: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3)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4)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和奖励。 (5)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殖民扩张拓展了海外市场。 即时巩固 圈地运动在 18 世纪达到高潮,英国农村土地高度集中,同时造成农村人烟稀少、村舍为墟,人口大量流失, 而 1801 年英格兰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见下表。这一情况说明 类别 未圈地地区 圈地地区 小麦 大麦 燕麦 小麦 大麦 燕麦 单位面积产量:蒲式耳/ 英亩 18.5 25.9 33.3 22.8 31.8 36.8 A.英国社会底层人民生活条件已大为改善 B.圈地运动导致了英国种植业的全面衰退 C.工业革命推动英国资本主义大农业发展 D.更多富余农产品为工业化提供坚实基础 【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来看,圈地运动的开展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有了更多的富余农产品, 从而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故答案为 D 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排 除 A 项;从表格中的数据来看,实行圈地运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排除 B 项;材料反映的是圈地运动带来 的影响,不是工业革命开展带来的影响,排除 C 项。 点睛:解答图表型选择题,对图片、表格要“三看”:一看图表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图表反映 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图表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对被选项要“三思”:一要思考每一个被 选项是不是符合史实,排除不符合图表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要思考是不是符合题干要求,不符合题干要 求的排除;三要思考是不是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的。总之,要将教材、图表、选项 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答案】D 易错点 8 不能正确理解垄断组织的积极作用 从 19 世纪 90 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 20 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 0.9%的 3 万多家 大型企业占有 3/4 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 586 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 1/3。上述 现象说明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错解】B 或 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结合材料分析垄断组织的作用。选 B 是对材料的误读,材料强调的是 生产的集中。选 D 是对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未掌握到位。 【正解】C 【解题思路】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这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故 B 说法错误; “军国主义”“轻重工业比例”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A、D 两项。材料“占全国企业总数 0.9%的 3 万多 家大型企业占有 3/4 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 586 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 1/3”,体 现了生产集中促进了新兴工业的发展,故 C 正确。 易错点击 该典例考查对垄断组织的认识,复习备考时注意从垄断组织的产生及影响方面来把握,具体如下: 19 世纪晚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 中,产生了垄断。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生后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垄断组织的 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此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同时,垄断资本家 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垄断组织还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 界,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即时巩固 随着垄断组织的发展,企业的管理艺术逐渐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资本主义 19 世纪兴起的泰罗制就是这 样一种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由此可见,垄断组织的发展 A.推动了企业的海外扩张 B.刺激了生产技术的革新 C.提高了企业经营的成本 D.促成了经济模式的变革 【解析】题干说到的是垄断组织的发展导致了企业管理成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以提高劳动生 产率为主要目的,这导致了现代经济模式的出现,故选 D;题干没有提到企业的扩张、技术革新和经营成 本问题,故排除 A、B、C。 点睛:“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这是历史学习最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有时我们所认定的答案以为就是课本 所学或者是自己看到的材料出处,但是却没有关注材料本身所表达的真实意思,而这一真实意思往往不是 我们主观判断的,所以做选择题时,一定注意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尊重材料的原意,而不是先入为主。 【答案】D 易错点 9 不能正确理解科技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 英国工业革命中,在各个行业里几乎看不到政府特许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与重商主义时代相比,大 量生产性的工业公司开始取代传统的商业贸易公司,成为经济舞台上的主角。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 是 A.科技造就了世界领先的生产力 B.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自由资本主义思潮的兴起 D.殖民帝国建立了世界统治 【错解】B 或 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科技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误选 B 的原因是与材料 主旨不符。D 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外部条件,与材料意思不符。 【正解】A 【解题思路】材料是对经济组织的比较,生产性公司的广泛出现是因为英国获得了明显的先进生产力优 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牛顿力学体系对于以机械运动为基础的工业革命技术具有巨大作用,英国科学 和技术带来先进生产力,故 A 项正确。C 项是果不是因;B、D 两项是政治和国际的外部条件因素,不 是本身主要因素。 易错点击 该典例考查工业革命中科技的作用,复习备考中可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更加明显,先后经历了重大的历史性 突破: (1)第一次是 18 世纪 60 年代从英国开始的科技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导致了以蒸汽机和自动纺织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开始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的 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世界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生产成为世界的生产,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 历史成为世界的历史。 (2)第二次是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的科技革命。 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机的广泛使用以及电讯业的迅速发展,使工业化与电气化结合在一起,极大地解 放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即时巩固 导致下表数据所反映的英德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工业年增长率 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比重 1850-1870 年 1870-1900 年 1870 年 1914 年 英国 3.12% 1.6% 31.8% 14% 德国 2.7% 4.8% 13.2% 14.3% A.思想解放程度的差异 B.君主立宪政体的差异 C.利用先进科技的程度不同 D.确立民主制度的道路不同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德国的工业增长率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超过英国,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比重在一战前也超过了英国,反映了英德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由于英国消极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 先进科技成果而德国积极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先进科技成果而导致的,即英德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是利用先进科技的程度不同而导致的,所以本题只有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答案】C 【记忆点一】新航路的开辟及影响 1.原因 (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2)社会原因:欧洲人对黄金的追求,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3)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着传统商路。 (4)技术条件: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扩充。 (5)政治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新航路开辟的概况 时间 航海家 航海家国籍 支持国 新航路 备注 1487 年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欧洲到非洲 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 望角 1497 年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欧 洲 绕 过 非 洲到达印度 在新航路的开辟中第 一个到达印度的航海 家 1492 年 1519—1522 年 哥伦布 麦 哲 伦 ( 船 队) 意大利 葡萄牙 西班牙 西班牙 欧洲到美洲 穿越大西洋、 太平洋、印度 洋,再返回欧 洲 的 环 球 航 行 发现美洲新大陆 卖哲伦的船队最早完 成环球航行,证实了 地圆学说 3.影响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使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商业革命使商品种 类增多,贸易范围扩大,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 (3)殖民掠夺之路: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开始对外殖民扩张,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与法国 为代表。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最终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 (4)人类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实了“地 圆学说”的正确性,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打击了教会的威信。 【记忆点二】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阶段 早期殖民扩张 19 世纪的殖民扩张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殖民扩张 背景 新航路开辟,资本主 义工场手工业发展 工业革命的推动,寻求 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进行资 本输出 主要国家 西、葡、荷、英、法 等国 英、俄、法、美等国 英、法、美、德、俄、日等帝国 主义国家 扩张地区 大多只能占有沿海地 区,未深入内地 进行全球殖民扩张,深 入内地 全世界范围 方式 公开的殖民掠夺 炮舰政策,强签不平等 条约 武力扩张,资本输出,划分势力 范围,分割世界 活动 抢夺金银、贩卖黑奴、 垄断商路、欺诈性贸 易 在殖民地进行商品倾 销,掠夺原料 进行资本输出,商品倾销,掀起 瓜分世界的狂潮 结果 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 积累及资本主义的发 展,给亚非拉国家带 来灾难 推动了各国工业资本主 义的发展,客观上促进 了亚非拉国家逐渐走上 近代化的道路 将世界瓜分完毕,使资本主义世 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促使亚非 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认识 (1)对世界市场而言,欧洲殖民扩张进一步打破了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 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促进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2)对殖民国家而言,殖民者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并转化为资本,促 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而言,一方面,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 的落后;另一方面,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 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记忆点三】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1.时间 18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中期。 2.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 (1)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确立,社会稳定。 (2)对外殖民扩张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3)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国内外)。 (4)各行业的技术革新热潮。 3.进程 首先开始于纺织业(标志是“珍妮机”的问世)→冶金、采矿和交通运输的技术革 新→ 蒸汽动力 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瓦特蒸汽机),“蒸汽时代”到来→交通运输业的革命(火车和汽船)→向欧美大陆的 扩展(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 4.影响 (1)经济上,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业时代到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 生产组织形式;改变了人类的经济地理结构和分布,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英国成为世 界工厂。 (2)政治上,确立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到 19 世纪中期);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关系变革, 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产生。 (3)外交上,改变了世界形势,世界各地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开始了全球化时代。 【记忆点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1.时间 19 世纪中后期。 2.特征 同时在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出现以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为标志的技术革 新热潮。 3.特点 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4.主要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3)化工技术的发展。 (4)炼钢技术的改进。 (5)电讯技术发展迅速。 5.影响 (1)发电机等电气的发明和使用,使机器使用更加普遍,并且推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 (2)改变了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出现了垄断组织。 (3)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记忆点五】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 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促进了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2.不同点 (1)主要成就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主要是纺织机械、蒸汽机、火车、轮船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主要是发电 机、内燃机、汽车、飞机、通讯工具等。 (2)规模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英国开始的,之后扩展到其他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 时进行。 (3)科学的作用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大都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 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紧密结合。 (4)生产组织形式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垄断组织出现,出现了国际 联合企业、跨国公司等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5)对生产力和经济格局的影响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欧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 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美国经济实力上升并成为工业强国。 (6)对中国的影响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成为西方资本 主义经济的附庸,同时列强入侵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中国 进行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又一次丧失了追赶世界科技革命 潮流的重要机遇。 一、选择题 1.(2018 年新课标全国Ⅱ卷)如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2.(2018 年新课标全国Ⅰ卷)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 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 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 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影响 C.“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4.1607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 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 A.商业革命不断发展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D.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5.据下图可知 A.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C.中国货币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 D.早期殖民扩张使白银流入欧洲 6.马克思曾说:“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虚 伪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棵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有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 它就丝豪不加掩饰了。”这反映了 A.殖民掠夺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 B.欧洲殖民者创造了近代文明 C.资产阶级文明进程伴随殖民掠夺 D.资产阶级生存离不开殖民地 7.对比下图分析,英国版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429 年英国版图 1763 年英国版图 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B.英国王权不断得到加强 C.英国取得殖民霸主地位 D.英国主导世界市场运行 8.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 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 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材料说明早期殖民制度的本质是 A.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B.通过垄断市场促进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掠夺金银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D.垄断贸易,保护国内市场 9.对于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三角贸易”(见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推动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②给美洲带去廉价的劳动力 ③给欧洲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 ④给非洲带来巨大人口损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 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B.海外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C.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 D.工场手工业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 11.早期殖民垄断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于 1874 年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 组织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形成。下列关于两种类型“垄断”的表述正确的是 A.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B.实质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C.都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D.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2.据统计,18 世纪末,英国棉纺厂中,约 300 家是雇佣人数在 50 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600 家 是雇佣人数在 50 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这客观上反映出 A.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 B.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 C.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密 D.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 二、非选择题 13.(2018 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 1719 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 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 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 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 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 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 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 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 准确全面。)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为经典经济增长描述了六个特征:①按人口计算的产量的高增长率;② 生产率本身的高增长;③经济结构变革的高速度;④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⑤增长在世界范围 的迅速扩大;⑥世界各国增长的不平衡性。相对于传统社会的经济增长,工业革命使经济增长速度、经济 结构等有了新的含义。 ——摘编自高德步《中外经济简史》 围绕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 须史论结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