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平和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地理试卷 第I卷(选择题)‎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A地早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瓜果、花卉,现在成为市区。导致A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早期到中期:市场需求的增加 ②早期到中期:农业科技的发展 ‎③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的发展 ④中期到现在:城市化的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该城市传统工业区规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早期到中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早期到中期——交通的发展 ‎③中期到现在——产业的升级 ④中期到现在——环保的需要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 D 2. C ‎【解析】‎ 早期到中期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是因为市场需求的增加,为满足城市市场需求。由种植业发展为市区,说明城市规模扩大,是城市化的发展。早期到中期传统工业区规模增大,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结果。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区规模减小, 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升级。‎ ‎【1题详解】‎ 图中A地早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瓜果、花卉,现在成为市区。导致A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早期到中期,是因为市场需求的增加,为满足城市市场需求,①对。农业科技的发展不是作物类型变化的主要原因,②错。中期到现在, 传统工业区面积减少,③错。由种植业发展为市区,说明城市规模扩大,是城市化的发展,④对。D对,A、B、C错。‎ ‎【2题详解】‎ 读图,该城市传统工业区规模变化,早期到中期规模增大,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结果,①对。交通的发展不是主要原因,②错。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区规模减小, 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升级,③对。传统工业污染严重,缩小规模保护环境,阻碍经济发展,④错。C对,A、B、D错。‎ 读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分布图,图中Ⅰ为海洋性气候区,Ⅱ为海洋性过渡气候区,Ⅲ为大陆性过渡气候区,Ⅳ为大陆性气候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关于图中甲地区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大陆性过渡气候——纬度位置 B. 海洋性过渡气候——经度位置 C.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地势 D. 大陆性气候——地形、地势 ‎4. 下列关于各类气候区气候资源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Ⅰ类地区纬度低,太阳能资源丰富 B. Ⅱ类地区雨热同期,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 Ⅲ类地区气温高,热量丰富 D. Ⅳ类地区气温年较差大,利于农作物生长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河流形状和陆地轮廓,图中甲地区是四川盆地,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受周围山地阻挡,冬季风影响小,形成亚热带气候类型,C对。大陆性过渡气候分布在Ⅲ区域,A错。海洋性过渡气候区分布在Ⅱ区域,B 错。大陆性气候区分布在Ⅳ区域,D错。‎ ‎【4题详解】‎ 关于各类气候区气候资源的评价,Ⅰ类地区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能资源丰富,A对。Ⅱ类地区雨热同期,降水季节变化大,B错。Ⅲ类地区冬季寒冷,气温低,C错。Ⅳ类地区气温年较差大,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水分不足,不利于作物生长,D错。‎ 下表为海南省某市某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在2016年6月10日至6月14日不同时段停放车辆统计表。读表回答各题。‎ ‎6:00‎ ‎10:00‎ ‎12:00‎ ‎14:00‎ ‎16:00‎ ‎20:00‎ ‎6月10日 ‎28‎ ‎3‎ ‎7‎ ‎6‎ ‎12‎ ‎22‎ ‎6月11日 ‎27‎ ‎7‎ ‎6‎ ‎6‎ ‎9‎ ‎19‎ ‎6月12日 ‎28‎ ‎7‎ ‎9‎ ‎4‎ ‎6‎ ‎26‎ ‎6月13日 ‎23‎ ‎4‎ ‎7‎ ‎8‎ ‎6‎ ‎24‎ ‎6月14日 ‎26‎ ‎8‎ ‎7‎ ‎5‎ ‎5‎ ‎17‎ ‎5. 有关该租赁点的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 A. 位于某公园入口处 B. 位于某学校入口处 C. 位于某住宅小区入口处 D. 住于某大型商场入口处 ‎6. 城市自行车租赁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自行车租赁管理系统实时查询全市每个租赁点车辆使用情况,其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 B. GPRS C. GPS D. GIS ‎【答案】5. C 6. 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点主要是城市功能分区和地理信息技术,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抓住表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 ‎【5题详解】‎ 早上和晚上自行车停放多,白天停放少,说明这个点白天人少,晚上人多,四个选项中C最合适,白天住宅小区的人外出上班,晚上下班回家,符合题意,其余选项错误。‎ ‎【6题详解】‎ 地理信息系统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查询检索功能可以实时查询全市每个租赁点车辆租赁情况,其他三个不能查询,D正确。‎ ‎【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的是地理信息技术。GPS,RS,GIS即“3s”的比较和区分 :“3S技术”包括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RS和GPS都是获取信息的手段。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相当于人的眼睛。人的肉眼视力范围是有限的,遥远的物体就看不到了,只能借助传感器来接收遥远的地物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相当于物体发射或者反射的光传到肉眼才被看见一样),从而获得遥感影像。GPS的功能主要是定位和导航。它是借助卫星来获取固定的点或运动的点的信息。其中定位是确定固定点的信息。导航则是获取运动的点的信息,导航仪在哪里它就获取哪里的信息。GIS与前两种技术不同,它主要用来处理空间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RS和GPS获得的空间信息,也可以是其他空间信息。它是在计算机里借助软件来处理信息的。‎ ‎2018年1月下旬,申华从家乡重庆出差去华北地区某市,阳光明媚,顺便到该市一公园游玩。下图中的甲图为公园内十字路口附近的导游图,乙图为申华上午11时(北京时间)拍摄于此路口的照片。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 ‎ ‎7. 申华利用手机上的软件导航步行去公园,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①GPS②RS③GIS④数字地球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8. 据图推测,申华去往图甲中厕所的最近路线应选择图乙中的 A. A方向 B. B方向 C. C方向 D. D方向 ‎【答案】7. A 8. C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导航步行去公园,一方面主要利用GPS来进行定位,另一方面需要利用GIS对道路信息进行分析,因此①③正确,故答案选A。‎ ‎【8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该时间是1月下旬上午11时(北京时间),此时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向,则日影朝向为西北。根据图乙中的日影,可以推断B线路为西北方向;而根据图甲的信息,洗手间在路口的西南方向,以图中C方向为西南方向,故申华到洗手间的最近路线为C线路。 故答案选C项。‎ 下图我国荒漠化土地类型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读图完成各题。‎ ‎9. 下列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荒漠化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 B. 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水蚀产生的 C. 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有关 D. 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 ‎10. 我国新疆南部、甘肃河西走廊等绿洲农业地区荒漠化发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过度放牧 B. 过度采矿 C. 过度利用水源 D. 过度垦伐 ‎【答案】9. D 10. C ‎【解析】‎ 根据图示各因素所占比重,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云贵高原荒漠化的原因是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黄土高原是因为水土流失严重。绿洲农业地区,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发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过度利用水源。‎ ‎9题详解】‎ 根据图示各因素所占比重,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A正确。江南丘陵地区属于湿润区,荒漠化主要是水蚀产生的,B正确。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有关,C正确。云贵高原荒漠化的原因是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黄土高原是因为水土流失严重,D不正确。‎ ‎【10题详解】‎ 我国新疆南部、甘肃河西走廊等绿洲农业地区,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发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过度利用水源,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加剧,C对。绿洲地区主要是种植业,A、B错。过度垦伐是草原区荒漠化的原因,D错。‎ ‎11.关于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B. 茂密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C. 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 D. 雨林是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答案】B ‎【解析】‎ ‎【详解】茂密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区域性的,而非全球性的。‎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 读图a,沼泽形成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势平缓,排水不畅 B. 地下水埋藏浅 C. 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D. 大气降水稳定,季节变化小 ‎ ‎13. 读图b,种植速生桉后当地环境影响变化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 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使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 B. 速生桉涵养水源能力强,使沼泽面积扩大 C. 速生桉保持水土能力强,使天然次生林和灌木丛林更加发育 D. 速生桉使地面蒸发加强,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 ‎【答案】12. D 13. A ‎【解析】‎ 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2题详解】‎ 从图a中可以看出,当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比较高,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直接是地下水补给,地下水丰富稳定是天然次生林和灌丛增加地表水下渗,涵养水源。故ABC正确。注意材料所示的是 “原产于”热带雨林中,但在我国云南也有生长,云南是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季节变化大,故D不正确,本题要求选不正确的,只能选D。‎ ‎【13题详解】‎ 从图b可以看出,与图a比,地下水位明显降低,天然次生林和灌木丛林明显减少,是因为速生桉大量吸收地下水,蒸腾加强,而不是地面蒸发加强。速生桉涵养水源能力大大减弱,使沼泽面积缩小。故选A。‎ 下图为“吉林省湿地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4. 图中显示吉林省湿地存在的问题是 A. 湿地总面积急剧减少 B. 天然湿地生态功能下降 C. 湿地建设得不到重视 D. 旅游开发导致湿地污染严重 ‎15. 不属于吉林省湿地保护措施的有 ‎①生态退耕 ‎②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南水北调 ‎ ‎④建立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 ‎⑤铺设防渗地膜 A. ①② B. ③⑤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4. B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 图中显示吉林省人工湿地面积增加,天然湿地面积减小,但湿地总面积增加,所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天然湿地萎缩、生态功能下降。故B正确、A错误。人工湿地面积增加说明湿地建设得到重视,故C错误。开发耕地是导致当地湿地的破坏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 ‎【15题详解】‎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为华北、西北供水;铺设防渗地膜影响水循环,降低湿地环境效益。①⑤错误。生态退耕、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等措施有助于保护湿地。故B正确。‎ 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 这种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7. 改变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  ②营造速生薪炭林 ③推广生活用煤用电 ‎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⑤大力发展畜牧业 ⑥加强交通建设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16. A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该地能源消费结构以薪柴、秸秆为主,这种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燃烧值低,大气污染加剧,①对。秸秆焚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②对。燃烧不会导致土壤污染、水污染严重,③④错。A对,B、C、D错。‎ ‎【17题详解】‎ 改变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调整能源结构,①对。营造速生薪炭林,减少植被破坏,②对。推广生活用煤用电,减少薪柴、秸秆燃烧,③对。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④对。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强交通建设,不能解决能源问题,⑤、⑥错。B对,A、C、D错。‎ ‎“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即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 下列省区中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是(  )‎ ‎①四川  ②河北  ③福建  ④辽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9. 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其摆脱“资源诅咒”的主要措施有(  )‎ ‎①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 ‎ ‎②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 ‎③延长生产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 ‎④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8. D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图示省区中,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是四川、辽宁,资源丰富度高,经济发展水平低,①④对。河北资源较丰富,经济水平较高,不相符,②错。福建省资源少,经济水平高,不相符,③错。D对,ABC错。故选D。‎ ‎【19题详解】‎ 只是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不进行深加工,获得的经济价值比较小,①错;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可以摆脱“资源诅咒”,②对;延长生产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收益,③对;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会阻碍经济增长,④错。B对,ACD错。故选B。‎ 读长江中游某支流某河段分布图和该河段河水水位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各题。‎ ‎20. 下列有关左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左图中A等高线的值是65米 B. 甲处易受侵蚀,不宜修工程。‎ C. 丙处的人们可以看见河里的行船 D. 丙处夏季地下水补给河水 ‎21. 下列有关左图中河流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地为冲积扇 B. 甲为三角洲 C. 丁处有沙洲 D. 丙处为冲积平原 ‎22. 结合图分析下列有关乙地开发利用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利用荒地植树造林 B. 地势低平,易淹水,不宜种植水稻 C. 开辟为季节性河边浴场 D. 地势低平,易淹水,不宜种植油菜 ‎【答案】20. A 21. D 22. B ‎【解析】‎ ‎【20题详解】‎ 左图中箭头表示河道位置,两侧等高线数值关于河道对称,丁线海拔是60米,丁左下等高线数值是65米。甲处是河堤,根据示坡线,甲两侧等高线海拔相同,A等高线的值是65米,A正确。甲处是河堤凸岸,不易受侵蚀,沉积为主,宜修工程,B错。丙处的海拔较低,受甲河堤阻挡,人们不能看见河里的行船,C错。丙处海拔范围与河道处相同,夏季降水多,河流水位高,河水补给地下水,D错。‎ ‎【21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左图中河流地貌中,乙地位于河堤内,结合右图水位变化,乙为河漫滩,冲积扇分布在河流出山口处,A错。甲为河流凸岸,B错。丁处侵蚀强,没有沙洲形成,C错。丙处位于河流两岸的平原,为冲积平原,D对。‎ ‎【22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乙地位于河堤内,结合右图水位变化,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露出地表,乙为河漫滩地貌。乙地在河道内,不能开发利用荒地植树造林,影响排洪,A错。地势低平,易淹水,不宜种植水稻,B对。季节性被淹没,不适宜开辟为季节性河边浴场,C错。地势低平,夏季是雨季,易淹水。长江流域种植油菜春季收获,适宜种植,D错。‎ 第Ⅱ卷(综合题)‎ ‎23.据报道,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广人稀,与我国东北自然地理条件较为相似。为促进经济发展,俄罗斯经济发展部计划将在远东地区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造纸业和向外国投资者出租几百万公顷土地(图中阴影所示区域)。下图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 ‎(1)评价俄罗斯拟出租土地所在区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 ‎(2)分析中国热衷于在俄罗斯租地发展农业的原因。‎ ‎(3)说出远东地区大力发展造纸业可能造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1)耕地资源丰富,土地集中成片;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但纬度高,热量不足;易受低温冷害影响。‎ ‎(2)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经济发展迅速,消费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需求大;减轻我国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减少环境问题;中俄邦交友好,租地发展农业是双赢,有政策优势;俄远东地区经济落后,土地价格低。(任答3点即可)‎ ‎(3)森林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旱涝)频繁,环境(水)污染。(任答3点即可)‎ ‎【解析】‎ ‎【详解】(1)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广人稀,与我国东北自然地理条件较为相似。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有耕地资源丰富,土地集中成片。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俄罗斯远东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适宜作物生长期短,作物易受低温冷害影响。‎ ‎(2)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经济发展迅速,消费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需求大。在俄罗斯租地发展农业,有利于减轻我国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减少环境问题。中俄邦交友好,租地发展农业是双赢。为发展经济,俄罗斯经济发展部计划招商引资出租土地,有政策优势。俄远东地区经济落后,土地价格低,生产成本低。‎ ‎(3)远东地区大力发展造纸业,消耗的木材量大,可能造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森林资源锐减,生态系统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旱涝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加重等。‎ ‎【点睛】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土地、土壤、气候等因素分析。俄罗斯远东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适宜作物生长期短,作物易受低温冷害影响。远东地区大力发展造纸业,消耗的木材量大,可能造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森林资源锐减,生态系统破坏。‎ ‎2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图乙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请说明理由。‎ ‎(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相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分析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答案】(1)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煤炭质量好,品种多;开采条件好;交通便利;靠近能源消费区。(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E:电力工业,F:建材工业。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3)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主要人为因素: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 ‎【解析】‎ 第(1)题涉及了能源问题,考查了我国能源工业基地的区位因素,属基础知识。‎ 第(2)题,考查了煤炭能源使用过程中的综合利用,以实例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 第(3)题中以对比的形式来反思人类活动中不合理的行为。‎ ‎25.下图为我国某自治区局部图, N 城设立经济特区,该区雅丹地貌显著,拥有矿产、民族文化等优势资源,棉花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70%,优质长绒棉占全国总产量的60%。‎ ‎(1)说出M处河流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2)指出该地减少棉花主产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3)分析该自治区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经济的方向。‎ ‎【答案】(1)逐年减少;全球气候变暖,气候更干燥,蒸发旺盛;又少支流汇入;多沙质土,下渗严重;上游人类生产和生活过度引用。‎ ‎(2)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发耐旱品种;营造农田防护林等 ‎(3)依托丰富得石油、煤、铜等矿产资源,发展石油化工产业、煤焦化工、能源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冶金工业);依托丰富的棉花资源,大力发展棉纺织工业;自然环境独特,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如哈密瓜、葡萄、棉花等);利用独特的民族文化、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地处边疆,与中亚国家相邻,优惠政策,发展对外贸易。(任答对3点即可,其他合适答案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1)根据经纬度,图示区域位于新疆,M处河流年径流量变化趋势逐年减少。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区域内气候更干燥,蒸发旺盛。位于内陆干旱区,少支流汇入。区域沙漠面积广,多沙质土,下渗严重,径流量减少。上游人类生产和生活过度引用,导致下游径流减少。‎ ‎(2)该地棉花主产区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水资源短缺。主要措施是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发耐旱品种,减少水资源消耗。营造农田防护林等,保护水资源。‎ ‎(3)该区雅丹地貌显著,拥有矿产、民族文化等优势资源,棉花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70%,优质长绒棉占全国总产量的60% 。该地依托丰富得石油、煤、铜等矿产资源,发展石油化工产业、煤焦化工、能源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依托丰富的棉花资源,大力发展棉纺织工业。利用自然环境独特,昼夜温差大,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利用独特的民族文化、名胜古迹、雅丹地貌的自然风光等发展旅游业。地处边疆,与中亚国家相邻,利用地缘优势,国家优惠政策,发展边境贸易。‎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岸边的沼泽面积广阔……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当地一家公司拟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 ‎(1)分析图示地区植物繁茂的自然原因。‎ ‎(2)简述内格罗河沿岸形成沼泽的自然原因。‎ ‎(3)简要说明该地区保护性开发的措施。‎ ‎【答案】(1)纬度低,热量充足;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 ‎ ‎(2)降水丰富;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河流支流较多,径流量大,河水易泛滥积水 ;地下水位高 ‎ ‎(3)建立雨林自然保护区;发展雨林观光、生态旅游;森林选择性采伐;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设立国际基金等(任答对4点即可,其他合适答案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1)读图,该地纬度低,有赤道穿过,位于热带,热量充足。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终年高温多雨,所以植被茂密。‎ ‎(2)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丰富。根据等高线,内格罗河沿岸等高线稀疏,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从河流水系特点年地,该河流支流较多,径流量大,水流汇集快,易泛滥积水 。地下水位高,降水多,易积水形成沼泽。‎ ‎(3)该地区保护性开发的措施是建立雨林自然保护区,发展雨林观光、生态旅游。对森林进行选择性采伐,及时抚育更新,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雨林破坏的影响具有全球性,应设立国际基金等,共同保护雨林。‎ ‎【点睛】该地纬度低,有赤道穿过,位于热带。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内格罗河沿岸流域内降水量大,河流支流较多,径流量大,水流汇集快。流域内等高线稀疏,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泛滥积水,形成沼泽。‎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