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8 合理搭配|北京版 (1)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搭配中的学问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数学 学段: 中年级段 年级 三年级 相关 领域 教材 书名: 数学三年级上册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武静宇 平谷区第五小学 13811572028 实施者 武静宇 平谷区第五小学 13811572028 指导者 王志金 平谷区第五小学 69933027 课件制作者 武静宇 平谷区第五小学 13811572028 其他参与者 王洋 平谷区第五小学 69933027 以下内容、形式均只供参考,参评者可自行设计。 教学过程既可以采用表格式描述,也可以采取叙事的方式。如教学设计已经过实施,则应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将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以及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述清楚;如教学设计尚未经过实施,则应着重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描述清楚。表格中所列项目及格式仅供参考,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搭配中的学问 教材分析: 《搭配中的学问》是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内容,本节课的教学重在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这种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能够把物体进行简单的搭配,虽然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有时会出现重复和遗漏现象,无法做到有序搭配。 7 在搭配策略的探究上可以增加一定的容量和难度。我对教材重新整合,从搭配服装引入新课,不仅组织学生借助学具表示搭配方法、用字母表示搭配过程、还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图示表示搭配方法,提升到用算式表示搭配方法等。逐步抽象出由具体过渡到抽象。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交流讨论中经历有序思考的完成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衣服图片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知识技能:结合“搭配服装”等现实情境,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各种搭配方法。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在尝试、展示、交流过程中,逐步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思考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在探索用不同方式表示搭配方法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联系实际,通过“搭配服装”等现实情境,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搭配中蕴涵的规律。 问题框架(可选项) 提问质疑——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归纳总结——巩固应用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创设以小红上学为主题的活动情景串。包含帮助笑笑“搭配衣服”——“搭配早餐”——“到学校有几条路”三个情境。在解决搭配问题的策略上,力求体现从具体逐渐到抽象的过程,即体现“摆一摆(动手操作衣服卡片)——画一画(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用符号、字母、图示等表示出搭配过程)——算一算(形成数学方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情境:“搭配服装” 7 1、联系生活实际,引出问题 同学们,每天早晨起床你们都做哪些事情呢?(穿衣服、洗漱完毕后吃早饭、走路去上学) 那么,在穿衣服、吃早饭、走路这些事情中,蕴含着哪些数学知识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搭配中的学问。 2.创设情境 小红早晨起床后,她想为自己选择一套衣服,她打开衣柜一看,衣柜里有哪些衣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师无序贴衣服,边贴边让学生说有哪些衣服。 (2)看到这些衣服,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①这些衣服这样摆放有一些乱,大家能不能给它分类整理呢? ②请你快想一想,怎样给这些衣服分类呢? (短袖和长袖都是上衣分一类,长裤、短裤和裙子都是下衣分一类) 过渡语:大家把零乱的衣服这样分类摆放,就显得整齐多了。那么,这些衣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 二、自主探究 (一)设疑,验证 一套衣服是指一件上衣搭配一件下衣。 这些衣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 (二)操作探究 请你和你的小伙伴拿出学具,动手摆一摆。在摆之前,看老师给你的活动建议: (1)小组合作, 利用学具摆一摆,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的搭配方案记录在学习单上。 (学生独立操作、独立思考。教师巡视,全面了解活动情况,及时捕捉资源)。 过渡语: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三)展示交流 展示学生作品从无序搭配到有序搭配,引导学生体会无序搭配(少、缺、乱、重复)和有序搭配(好、全)的特点,强调搭配中有序的原则。 1、梳理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 ①交流展示: A、搭配不全的学生(如2、3、4种) 追问:这件长袖搭配完了吗?还能怎样搭配? B、搭配重复的学生(7种等) C、6种搭配的学生 接着问,有没有7种的呢?8种的呢? 7 ②在比较中,让学生感悟要有序思考 质疑:为什么2、3、4种的不全,6种的就全了呢?请问你认为全的标准是什么? 对比:都是6种方法,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他是怎样想的? (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思考,先定上衣长袖,分别和长裤、短裤、裙子搭配。再定短袖,分别和长裤、短裤、裙子搭配) 板书出示: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2、优化记录方法 预设: (1) 图片表示(边操作,边说方法) 我是这样想的:我先选择上衣短袖,短袖可以和长裤、短裤和裙子分别搭配。再选择长袖,长袖可以和长裤、短裤和裙子分别搭配。 (2) 文字表示: ① 短袖—长裤 长袖—长裤 短袖—短裤 长袖—长裤 短袖—裙子 长袖—裙子 ② 长裤 长裤 短袖 短裤 长袖 短裤 裙子 裙子 小结:同样是用文字表示的,第二种方法就简单多了。看来用文字表示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3) 图形表示: 你们能看懂我这幅图表示的意思吗? 小结:利用画图的方法,也能表示6种不同的搭配。看来,利用图形也是一种不错的表示方法,既简单,还能说明问题。 质疑:都用 来表示上衣,怎样区分长袖和短袖呢? 都用 表示下衣,怎样区分长裤、短裤和裙子呢? (4) 字母、数字表示: A B 1 2 3 你能看懂它的意思吗? 7 小结: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经常可以用到文字、图形或符号来表示较复杂的问题。 4.回顾搭配的过程: 下面我们借助黑板上的衣服图片,来回顾一下搭配的过程。 我们先选择上衣短袖, 1个3,3种方法。接着,我们选择长袖,几个3?一共有几种方法呢?(一共是2个3,6种方法。) (1) 如果增加一件上衣,快想一想是几个3?一共是几种方法呢?(一共是3个3,9种方法) (2) 这时,老师的上衣也到黑板上来了,是几个3?几种方法呢? (3) 这时,上衣的数量又变了,黑板上一共有9件上衣,那么又是几个3?几种方法呢? 你们是怎样计算的呢? 小结:你们不仅找到了搭配方法,还利用乘法口诀来计算,多棒呀! 5.选择下衣的搭配方法: 刚才,我们是先选择上衣进行搭配的,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小结: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借助连线的方法有顺序的寻找搭配方案。像这样的问题在数学中叫做搭配问题。 三、拓展应用。 1、营养搭配 师:我们为小红搭配了6种漂亮的服装,她可高兴了,可是在上学之前,她可得先填饱肚子,你们看,妈妈给她准备了哪些好吃的呀。 学生回答,分成主食和饮料两大类,一种饮料搭配一种主食。你可以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搭配呢? 小结:大家可以学以致用,合理的搭配早餐,非常的棒!希望大家可以吃好早餐健康快乐的成长。 2、上学的路线 从家去学校,有几条路可以走?哪条路最近?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蕴藏着数学知识,我们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思考,就能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案,而且既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这就是搭配中的学问。 3、比赛问题 学校组织乒乓球比赛,我们班有3名女生、4名男生参加混双比赛(一男一女),有多少种不同的组队方法?(直接写出算式) 4、总结,发现规律 通过观察前四道题,你发现其中的联系了吗? 7 要想知道两种事物搭配共有几种方法,有什么规律?(两种事物相乘)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课下要留心观察生活,看看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搭配的知识,并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我想只要大家善于观察,多动手勤思考,就能够探索出更多的数学奥秘。 板书设计: 搭配中的学问 不遗漏 不重复 有序 2×3=6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个人:课堂上关注每个孩子的听讲、思考、及回答问题等情况,及时作出积极鼓励的评价。 评价小组:小组活动时关注孩子小组合作情况,及时作出评价。 评价量规 本节课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A为20分,B为15分,C为10分,D为0分。 1、 上课听讲情况A、认真B、一般C、漠然D、不听讲 2、 回答问题情况A、积极B、有时C、很少D、不回答 3、 与小组成员合作情况A、积极B、参与C、被动D、不参与 4、 积极参与学习情况A、积极B、参与C、被动D、不参与 5、 动手操作情况A、熟练B、一般C、不会、D、不参与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7 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和组合。通过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等小组合作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中的广泛应用,并会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在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