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1课后检测: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1课后检测: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作业时限:30 分钟 作业满分:5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 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D ) A.观察物像丙时对应选用甲图中的物镜④ B.从乙图转为丙图,正确的操作顺序为:转动转换器→调节光 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C.若丙图是乙图放大 10 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 来的 10 倍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乙图转为 丙图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解析:据图判断,丙图是高倍物镜下看到的视野,因此对应选用 物镜③,A 错误;从乙图转为丙图,要先把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 再改用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还要调整视野亮度,故正确的操 作顺序为: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B 错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不是面积的放 大倍数,C 错误;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 乙图转为丙图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D 正确。 2.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中,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 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A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扩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扩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解析:光线明亮的教室,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时采用平面反 光镜和较小的光圈;转为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时应改为聚光 的凹面反光镜并扩大光圈,增加进光量,便于看得更清楚。显微镜是 高中生物观察类实验的重要观察工具,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实验器 材,应认真练习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 3.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A ) ①蓝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青霉菌 ⑦葡萄球菌 ⑧链霉菌 A.①⑦⑧ B.①②⑥⑧ C.①③④⑦ D.①②⑥⑦⑧ 解析:属于原核生物的是①蓝藻、⑦葡萄球菌、⑧链霉菌;属于 真核生物的是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小球藻、⑤水绵、⑥青霉菌。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和人肝细胞都为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 细胞质和细胞核 C.颤藻与发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颤藻含光合色素,而 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 D.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 体和核酸等 解析:有的真核细胞没有细胞壁,如动物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红 细胞没有细胞核。发菜是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叶绿体。细菌和蓝藻 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和核酸。 5.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 来的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解析: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其主 要内容是: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 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 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 一性。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原核细胞 是在细胞学说创立之后才发现的。 6.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 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A.神经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属于生态系统 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D.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完全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 解析:细胞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分子、原子等不属 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态系统 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进入到细 胞水平;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 的研究得出的。 7.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A.真核生物是指动物、植物等高等生物,细菌、病毒和真菌都 属于原核生物 B.真核生物是指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原核生物是指由原核 细胞构成的生物 C.人体的血小板、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所以这两种细胞属于 原核细胞 D.真核生物的个体都是肉眼可见的,原核生物的个体都很小, 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解析:A 项中,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 真核生物,真菌属于真核生物;C 项中,人体的血小板和成熟红细胞 无细胞核,但它们均为特化的真核细胞;D 项中,一般真核细胞较原 核细胞更大一些,但是它们的直径一般为 10~100μm,单细胞的真 核生物用肉眼仍不能看清,还需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8.如图为生物种类或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概念图,对 a、b、c 所代表的生物种类或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D ) A.a—真核生物、b—真菌、c—酵母菌 B.a—原核生物、b—细菌、c—乳酸菌 C.a—生态系统、b—群落、c—种群 D.a—系统、b—组织、c—器官 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 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故 D 项错误。 9.以下关于细胞学说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D )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 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细胞是一个绝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 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C.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解析: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 胞和细胞产物构成,但不能扩展到一切生物,例如病毒就没有细胞结 构,A 错误;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需 要彼此配合才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B 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 细胞的统一性,没有揭示动植物细胞的多样性,C 错误;从一般思维 逻辑上很容易推断出,新细胞可来自于老细胞,D 正确。 10.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 4 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 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乙是 甲中 d 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光圈及反 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b 条件下比 c 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B.a 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 d 条件下大 C.a 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由 d 条件下转变为 c 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 动 解析:在目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反之越小,所以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 故图甲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依次是 a 条件下>b 条件下>c 条件下>d 条件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从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应先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否则可能 观察不到细胞;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故应将装片向右上 方移动才能使图乙中物像处于视野中央。 11.下列有关原核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A.没有核膜,遗传物质集中分布的区域称为拟核 B.DNA 为裸露的分子 C.蓝藻有细胞壁,但其化学成分与植物细胞壁不同 D.乳酸菌、大肠杆菌、蘑菇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解析:原核细胞无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遗传物质 DNA 为裸露 的分子,不构成染色体,A、B 两项正确;蓝藻为原核生物,其细胞 壁的化学成分与植物细胞壁不同,C 项正确;蘑菇是真菌,不是原核 生物,D 项错误。 12.成人身体约有 1014 个细胞,这些细胞大约有 200 多种不同的 类型,根据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 600 多种,但是它们都有相同 的基本结构。这说明( A ) A.人体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B.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 C.200 多种不同的类型就是 200 多种不同的组织 D.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与草履虫相同 解析:题干信息的中心意思有两条:第一,人体的细胞多种多样, 即具有多样性;第二,这些细胞虽然多样,但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即具有统一性。 二、非选择题(共 26 分) 13.(10 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到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下列问 题。 (1)一个短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 50 倍,这里“被放大 50 倍” 是指放大该物体的长度或宽度。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 10×,物镜为 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 看到一行相连的 20 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40×时,则在视 野中可看到 5 个细胞。 (3)某同学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 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 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夹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 镜降至接近玻片标本时停止。左眼向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 旋,缓缓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并改正。 “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改为“用专门的擦镜纸擦拭镜 头”;放入植物组织切片后没加盖盖玻片,应加盖盖玻片。 (4)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 左上方,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 在玻片上写一个数字“6”,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 9。 解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2)细 胞在视野中排成一行,换高倍物镜后放大倍数(长度)为原来的 4 倍, 看到的细胞数应为原来的 1/4。(3)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是错误 的,显微镜镜头要用专门的擦镜纸擦拭。切片放入有液滴的载玻片上 小心展平后没加盖盖玻片,制作标本时一定要加盖盖玻片。(4)显微 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即原物体旋转 180°后的形状。要将物像移 至视野中央,遵循“物像在哪儿,往哪儿移”,若物像在左上方,则 向左上方移动玻片,可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14.(8 分)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甲,判断的主要依据为甲无 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 DNA 分子。 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 (3)如图一是在目镜为 10×,物镜也为 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 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图二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 为 40×(放大倍数)。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且多 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 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逆时针。 解析:(1)由题图可知,甲无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故为原核细 胞,乙为真核细胞。(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相似之处为都有细胞 膜、细胞质、核糖体和 DNA 分子,这体现了两者的统一性。(3)更换 物镜后,观察到横向的细胞数目变为原来的 1/4,即放大倍数为原来 的 4 倍,故应是物镜从 10×更换为 40×了。(4)显微镜下成倒立、放 大的实像,故实际的流动方向也应为逆时针。 15.(8 分)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此科研小组研究的内容是生命系统中的细胞层次。 (2)此实验的实验结论是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中最大的层次是生物圈,最微小的层次是细胞。 解析: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 →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最基本最微小的层 次是细胞,最大的层次是生物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