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创新思维政治练习:必修3第十单元课时3 文化创新练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创新思维政治练习:必修3第十单元课时3 文化创新练习

一、选择题 ‎1.客家人“根在河洛”,南迁过程中不同支系的客家人主体承袭了古河洛文化,也不断吸收和融合南方土著民族的古越文化和畲族、瑶族等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风格。客家文化的形成过程说明(  )‎ ‎①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文化在相互交流融合过程中逐步失去其原有的特点 ‎③环境影响文化,文化创新被动地反映环境的变化 ‎④受历史、地理因素的影响,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文化在相互交流融合过程中会将其优秀的一面保留下来,②说法不当;③“被动地反映”说法错误。①④正确且切题,故本题选C。‎ 答案:C ‎2.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作为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她长期在制药厂工作并虚心向老药工请教中药炮制经验,领导科研组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追踪国外最新科研成果,终于提取出有100%抗疟作用的青蒿素。屠呦呦的事迹对文化创新的启示有(  )‎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尊重文化差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要求 ③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坚实根基 ④借鉴世界成果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②表述错误,尊重文化差异不是文化创新的根本要求,创新需要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应排除。①③④观点都正确分析了题干中屠呦呦的创新过程,故符合题意。‎ 答案:C ‎3.戏剧小品是戏剧的一种,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戏剧艺术形式。它以短小、形象、活泼、贴近生活、表演灵活的形式活跃在我国戏剧舞台上,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材料说明(  )‎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发展是创新的必然要求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故选①③。②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④观点错误,创新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答案:A ‎4.央视公益广告 《有爱就有责任》虽简短,但内涵深厚。作品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挖掘外词Family的内涵:Family=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将外词字母幻化成人物角色,演绎了一个孩子在家庭中成长的故事。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  )‎ ‎①要注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融合 ②要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基 ③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④要反对文化渗透,捍卫文化主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解析:题中事例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注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融合,同时要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基,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并没有强调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也未强调反对文化渗透,捍卫文化主权,③④与题意不符。‎ 答案:A ‎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这就要求文艺创作者(  )‎ ‎①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②要充分认识文化创作的时代意义 ③要善于学习、交流和借鉴 ④要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材料表明,文艺创作者要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要充分认识文化创作的时代意义,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排除①;③与题意不符。‎ 答案:B ‎6.唐代书法家李邕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宋代诗人黄庭坚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二者表达的共同观点是(  )‎ A.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 B.失去创新能力的文化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解析:李邕与黄庭坚都强调创新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B符合题意;A、C、D均与题意不符。‎ 答案:B ‎7.莫言说,“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这说明(  )‎ ‎①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是文化创作的源泉之一 ‎②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必须以我为主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 A.①② B.②④ ‎ C.①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创新与借鉴、融合。莫言的作品借鉴了外国文学家的风格,又要逃离他们,说明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必须以我为主,同时也说明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②④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①错误;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B ‎8.有一次,王安石看到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他心想:“明月”怎会叫?黄犬怎会卧在花心上?于是提笔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后来他游历南方,发现南方有一种鸟儿叫“明月”,叫声婉转动听,有一种昆虫叫“黄犬”,常在花心飞来飞去。这下子他才明白,那两句诗是对的。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B.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解析:不同的社会实践产生不同的诗句,表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B入选。A、C、D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B ‎9.中国当代艺术家王林旭首创的超象主义绘画在精神上起源于中国古代“超以象外,得其寰中”的文化思维,在艺术语言上融西方视觉艺术和中国水墨技巧于一体,其作品多次被选为中国国礼。这说明(  )‎ ‎①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完善 ②文化创新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④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A.①② B.③④ ‎ C.②③ D.①④‎ 解析:“超象主义绘画在精神上起源于中国古代‘超以象外,得其寰中’的文化思维”,体现了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③符合题意;“在艺术语言上融西方视觉艺术和中国水墨技巧于一体”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④符合题意;①说法不科学;②说法片面,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答案:B ‎10.由中西方教育总体差异(见下表),可见(  )‎ 中国 西方 学生在被动地学 学生有学什么的自主权 教育方法有利于打基础 教育方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由想象力 学生基础差 A.中国的教育方式明显优于西方 B.教育发展既要批判继承,又要博采众长 C.应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D.要通过改革使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 解析:中西方教育各有所长,应相互借鉴、求同存异,B正确。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A错误。教育原本就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D错误。C与题意不符。‎ 答案:B ‎11.《中国新歌声》是浙江卫视打造的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是《中国好声音》系列节目的延续。《中国好声音》总导演金磊认为,对于音乐产业来讲,原创力是它的发展源头,原创力量不足,产业必将疲软。重视原创将使《中国新歌声》走得更远。这说明(  )‎ ‎①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中国新歌声》的创新是对舶来品《中国好声音》的彻底否定 ③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文化形式的创新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解析:材料强调原创力对音乐产业的重要性,即创新的重要性,①④符合题意。②“彻底否定”说法错误。③错误,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答案:C ‎12.“一种文化有了深厚的根,才能吸收外来文化。唐朝民间佛经数十倍于儒经,但中国文化并未变成印度文化,因为我们有那么强有力的文化根基。”上述观点旨在说明(  )‎ ‎①要吸收外来文化的一切成果 ②要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③文化创新要保持本民族特色 ④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解析:我们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故①说法错误;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④与材料主旨相符。 ‎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3.‎2017年5月5日,《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多文种图书发布会暨“‘一带一路’倡议与话语体系创新”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用精练的语言解释每个词语的产生背景、核心内容和重要意义等,以国外受众易于阅读和理解的方式进行阐述,通过平面、网络和移动社交平台等多媒体、多渠道、多形态及时持续对外发布,以国际化的视野、新颖的表达方式阐释中国理念,解读中国思想、中国政策和中国发展道路,吸引了海外媒体与读者的关注,成为更好地读懂中国的钥匙。‎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是如何让世界读懂中国的。‎ 解析:本题知识限定是文化生活知识,问题指向《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是如何让世界读懂中国的。解答时,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点:“阐述方式”“传播手段”“表达方式”,从尊重文化多样性、发挥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播作用、创新传播方式等方面加以说明。‎ 答案:①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以国外受众易于阅读和理解的方式进行了阐述,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②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通过平面、网络和移动社交平台等多媒体、多渠道、多形态及时持续对外发布。③面向世界,创新传播方式,以国际化的视野、新颖的表达方式阐释中国理念,解读中国思想、中国政策和中国发展道路。‎ ‎14.在我国百年漫画史中,若论漫画艺术的影响力,恐怕没有哪一个时代能与抗战时期漫画的波澜壮阔、尖锐愤慨相比。‎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广大爱国漫画家以笔为枪,投入到这场“殊死的漫画大战”中。漫画随着炮火发展到全国,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成为漫画家们的绝好创作资源。他们饱蘸着辛酸、血泪和愤怒描画那些作品,铸就了抗战漫画这一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他们不顾自身安危,采用壁画、布上漫画、招贴等形式使漫画走近民众,推动了抗战救亡运动的发展。‎ 抗战漫画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充满民族自信,将抗战必胜和侵略者必败的信念表现得非常充分。抗战让漫画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改变,空洞的题材被抛弃,对外国技巧的模仿被改变,漫画家在战火中更加明白了漫画艺术的使命,从而成长为为民族而战的文化战士。‎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抗战实践与抗战漫画的关系。‎ 解析:本题知识指向明确,即文化创新的知识,要求分析抗战实践与抗战漫画的关系。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根本目的等知识具体分析说明即可。‎ 答案: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抗战漫画诞生于抗战的烽火中,漫画家在抗战实践中创造出了特有的漫画形式。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抗战实践让漫画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改变,推动了抗战漫画的发展。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或: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抗战漫画对抗战救亡运动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路遥所著的《平凡的世界》刻画了中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将他们的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他们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尽管这几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特别是很多年轻的读者,仍然在热切地、投入地读着《平凡的世界》,甚至把它列为对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 ‎《平凡的世界》把苦难转化为一种前行的精神动力,用温暖的现实主义的方式来讴歌普通劳动者。一代之文学因其筋骨的多样性而多姿多彩,因作者的小我与时代的大我互为表里而流淌不息,因其深刻的内涵与时代精神的高度契合而获得永生。在今天,每一位艺术家都希望能够“发现世界不被注意的部分”,从而到达个人艺术的巅峰。但如果企望靠小资的敷衍、靠穿越和玄幻的演绎,从而创作出有筋骨的传世之作,则与缘木求鱼无异。‎ 结合材料,从人民和文艺的关系角度,谈谈《平凡的世界》对文艺创作的启示。‎ 解析:本题属于启示类试题,限定的知识角度为人民和文艺的关系,要求回答的是《平凡的世界》对文艺创作的启示,我们首先要明确人民和文艺的关系,然后结合材料从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等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①人民需要文艺,文艺影响人民。《平凡的世界》丰富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他们的精神力量,甚至影响了他们一生的发展。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作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②文艺需要人民,人民创作并享用文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艺创作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