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33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33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教案)

第33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考纲要求] 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教育事业的发展。‎ 考点一 现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一、科研的起步与成就 ‎1.国防科技 ‎(1)1958年建成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2)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3)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医学: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3.农业科技: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背景:“文化大革命”造成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越拉越大。‎ ‎2.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 ‎3.意义: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1.表现 ‎(1)核技术方面:核武器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农业、科研等方面和平利用。‎ ‎(2)空间技术领域:1984年,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3)航空航天事业: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2003年10月,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 ‎(4)信息技术领域:1983年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2002年,研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 027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5)生物工程领域:相继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2.意义: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漫画历史] “两弹一星”‎ ‎[知识图解] 现代中国的科技 ‎[巧思妙记] 用“一、二、一”数字归纳法认识科技的力量 主题 社会发展的驱动力——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史料一 我们要不要搞原子弹啊,我的意见是中国也要搞,但是我们不先进攻别人。别人要欺负我们,进攻我们,我们要防御,我们要反击①。‎ ‎——毛泽东 史料二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②,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③。‎ ‎——据新华社电 ‎1.史料一主要阐述了新中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 ①说明新中国研制核武器主要是出于防御目的。‎ ‎2.史料二主要是说明卫星发射成功的国内、国际意义。②反映了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发展空间技术的开始。③说明卫星发射成功鼓舞了亚非拉和世界人民,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及垄断空间技术的局面。‎ 根据史料二分析卫星发射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影响。‎ 试答:(1)时代特征: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 ‎(2)影响: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新中国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原因和条件 ‎1.制度前提: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前提。‎ ‎2.政策支持: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环境条件:社会的稳定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 ‎4.主观因素 ‎(1)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辛勤劳动,以及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的精神。‎ ‎(2)老一辈革命家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人民群众对基础工程的大力支持。‎ ‎5.外部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考点二 文化事业与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提出 ‎(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 ‎(2)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2.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3.含义: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4.影响:文学创作繁荣,电影和戏剧创作百花争艳。‎ ‎5.破坏:“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样板戏”一枝独秀。‎ ‎6.复苏:改革开放后,在“双百”和“二为”方向指导下,文艺创作再现勃勃生机。‎ 二、教育事业的发展 ‎1.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 ‎(1)废除旧的教育制度 ‎①方针:《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②措施:改造旧教育、旧学制,创建新教育管理制度。‎ ‎③作用: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 ‎(2)建立新的教育制度 ‎①措施: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 ‎②性质:新中国教育是为人民大众服务。‎ ‎③‎ 意义: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 ‎2.“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1)表现:“停课闹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教育革命”的展开和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办法。‎ ‎(2)影响: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3.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2)措施:恢复高考、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以及教育立法的较大进展。‎ ‎(3)成就:各级各类教育跨上了新台阶: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成人教育成绩显著,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发展迅速。‎ ‎[误区警示] “双百”方针概念的理解 ‎“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文艺科研领域应该有思考与辩论、创作和批评的独立与自由,但要在宪法范围之内。‎ ‎[轻巧识记]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归纳为“一、二、二、三”‎ ‎[误区警示] 两种教育制度 刘少奇倡导的“两种教育制度”是全日制学校和半工半读学校两种教学形式不同的教育制度,它们都是为推动教育方针的实施而实行的,都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 ‎[轻巧识记] 现代中国的教育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1)一个方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2)两种制度:全日制与半工半读教育制度。‎ ‎(3) 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一片混乱;新时期蓬勃发展。‎ ‎(4)四项决策:恢复高考、科教兴国、“三个面向”、义务教育。‎ ‎[图解历史] 新中国的教育事业 主题一 中国文化发展的引领——“双百”方针 ‎ 史料一 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①。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 ‎——邓小平 史料二 这一政策就是要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也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②。‎ ‎——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史料三 “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③”‎ ‎——1964年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批语 ‎1.史料一主要论述了文艺发展的途径和方针。①强调文艺家要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体现了创作自由对文艺创作的重要性。‎ ‎2.史料二阐述了“双百”方针的目的和方向。②说明文艺工作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促进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 ‎ ‎3.史料三论述了文艺界存在的主要问题。③反映“双百”方针受到“左”倾思想的干扰,夸大了当时文艺存在的问题。‎ 结合史料,“双百”方针的曲折与新生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试答: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要处理好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 全面认识“双百”方针 ‎1.从“双百”方针的内涵看,“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研究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针。‎ ‎2.“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 ‎3.“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是要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和艺术、学术民主,其实质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4.“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到了“左”倾错误干扰造成的。‎ ‎5.从历史经验教训上看,学术问题、文艺问题的政治化会无法实现“百家争鸣”;政治生活不民主,学术界、文艺界就无法实现“百花齐放”。“双百”方针能顺利贯彻执行,社会文化就能兴旺发达。‎ 主题二 经济发展与腾飞的基础——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史料一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浙江初中三册语文课本收录的文章统计表①。‎ 类别或 者内容 马列经典著 作和政论 本土 文学 农业、‎ 工业 传统 教育 篇数 ‎15‎ ‎13‎ ‎9‎ ‎4‎ ‎2004年,广东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新教材中特设了“走近经济”单元,收录了经济学家王则柯的《钱》、茅于轼的《市场经济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等文章②。……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有92篇,占所有课文的20%,内容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而且,选文所涉及的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③。‎ ‎——中国新闻网《六十年语文书变迁》‎ 史料二 ‎ 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规定考生必须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恢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生;修改政审标准,贯彻“重在表现”的原则;严格考试制度,抵制和反对营私舞弊、“走后门”等不正之风④。‎ ‎——《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史料三 1949-2008年新中国的教育⑤。‎ ‎1. 史料一主要反映了教材选文内容的变化。①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以马列原著和政论为主。②新时期教材内容突出经济类。③表明重视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文化。‎ ‎2.史料二主要阐述了恢复高考制度。④ 表明高考制度规定了对考试、录取中不公正现象的抵制。‎ ‎3.史料三图主要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发展成就。⑤从1949年、1978年以及2008年三个时间段,说明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成就。 ‎ ‎1.根据史料一,概括语文教材内容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变化的原因。‎ 试答:(1)变化:由以马列原著和政论为主到突出经济;由偏重本地和工农业建设的文章到所选编外国文学作品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 ‎(2)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被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科教兴国、“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提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 ‎2.史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试答:(1)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迅速发展,基本普及义务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展更为迅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 ‎(2)原因: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提出;改革开放,综合国力的提升;优先发展教育思想的提出,党和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行;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和渴求;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领域出现的两次发展高潮、原因及启示 ‎1.两次发展高潮: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前、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2.原因 ‎(1)政治上:党和政府积极支持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成立中科院,提出“双百”方针,改造和发展教育。在“文化大革命”后,实施了“863计划”,重新贯彻“双百”方针,实施“211工程”计划,加大支持教育事业的力度。‎ ‎(2)经济上: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66年,要求科学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如研制“两弹一星”就是为了营造一个安定的国内环境,搞好经济建设。此外,“双百”方针的提出,就是为了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文化大革命”后,由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需要,要求我国的科技文化要进一步发展,以适应新形势,因此,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如“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等。‎ ‎3.启示: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要提高国民素质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答题术语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事业 ‎(1)科学技术:“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和空间技术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2)“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旺的方针 ‎(3)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文化大革命”给中国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教育重新获得生机,“科教兴国”‎ 战略极大地推动着中国教育的持续发展 考纲 卷别  ‎ 现代中国的科技 现代中国教育文化 全国卷Ⅰ ‎——‎ ‎——‎ 全国卷Ⅱ ‎——‎ ‎2017·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影响 ‎2015·新中国初期的教育特色 ‎2013·新中国初期的教育特征 全国卷Ⅲ ‎——‎ ‎2017·新中国初期的教育成就 考向一 从时代背景角度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发展的特征 ‎1.(2017·高考全国卷Ⅲ)如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解析:‎ 选C。解读题干时间及观察绘画,可知绘画真实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在冬天接受扫盲教育时的热情,属于现实主义绘画,故选C项。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与图明显不符, A项错误;现代主义绘画反传统、反理性,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与图明显不符, B项错误;图画符合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办学方针,不是艺术想象, D项错误。‎ ‎2.(2015·高考全国卷Ⅱ)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解析:选D。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发展战略是与苏联建交,效仿苏联经验,引进苏联的技术和资金,为顺利进行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培养大量懂俄文的人才,故选D项。‎ 考向二 从意识形态构建角度考查新中国教育的目的、特点 ‎3.(2013·高考全国卷Ⅱ)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解析:选A。据材料列举的相关的史实有“开设公共必修课” “举办了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结合“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一背景予以判断,可知这些活动的目的着眼于构建与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新型的意识形态,故选A项。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排除。‎ 考向三 从时空观念角度考查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4.(2017·高考全国卷Ⅱ)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解析:选C。解读题干,可知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故选C项。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与事实不符, 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97-2001年高等学校在校人数的变化,没有体现与生产劳动的结合, B项错误;恢复高考制度只是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谈不上普及, D项错误。‎ ‎1.据统计,中国政府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22位本科教育都是在国内的一流大学完成的;21位元勋有留学经历,获得博士学位有16位,在国外都有所成就。材料说明(  )‎ A.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B.民国高等教育水平已达世界一流 C.近代教育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D.“两弹一星”是留学教育的结果 解析:选C。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发展的因素而不是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民国高等教育水平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近代教育的发展使元勋们受到了较好的高等教育,为其留学深造直至后来的科技贡献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两弹一星”元勋有留学教育的因素,但并不能说是留学教育的结果,故D项错误。‎ ‎2.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活动,35部优秀影片同时展出,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欢迎。这些影片还进入世界市场,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新中国电影创作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这一现象(  )‎ A.是“左”倾错误思潮在文化领域的新动态 B.是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取得的文艺硕果 C.表明文化领域率先打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封锁 D.折射了困难时期中国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 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中现象并未体现“左”倾错误思潮,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双百”方针是对文艺工作主张百花齐放,对科学工作主张百家争鸣,发展、繁荣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科学、文化和艺术事业,故B项正确;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率先打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封锁,故C项错误;电影事业的辉煌与困难时期中国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无关,故D项错误。 ‎ ‎3.样板戏是文革时期被树立为“革命样板戏”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最具代表性的是八部“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著名作家巴金在晚年所著的《随想录》中曾这样叙说,他一听到样板戏就心惊肉跳,成为一种典型的记忆创伤。巴金对样板戏感到“心惊肉跳”的主要原因是(  )‎ A.文革中样板戏创作呈现出虚假的繁荣 B.样板戏使文艺创作万马齐喑 C.样板戏打上了“文革”阶级斗争的烙印 D.样板戏歪曲了历史和红色经典 解析:选C。“八亿人民八个戏”的文艺现实不是虚假繁荣而是现实的凋零,故A项错误;使文艺创作出现万马齐喑现象的是党“左”倾错误的恶性发展而非样板戏,故B项错误;通过剧名就不难知道,这八个戏都是带有鲜明“文革”色彩的,是那个年代阶级斗争恶性发展的产物,故C项正确;样板戏并没有歪曲历史和红色经典,而相反恰恰正是历史的代表和产物,故D项错误。‎ ‎4.2016年6月,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宣布《“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国家最初推动211工程计划的目的是(  )‎ A.普及义务教育     B.多渠道筹措经费 C.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D.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解析:选D。“211工程”是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力争在21世纪初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故D项正确;其余三项项不符合“211工程”‎ ‎,故A、B、C三项错误。‎ 课下达标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年“两会”指出,今年是中国航天大年,新火箭新飞船升空,同时还有新的发射场启用等。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中国历史上曾拟定了57项重点任务的科技发展规划,其中特别强调发展当时最先进科技的重点项目:‎ ‎●原子能 ●火箭和喷气技术 ●电子计算机 ●半导体●自动化 ●精密机械 ●仪器仪表 ●新兴科技 这一规划最有可能制订于(  )‎ A.新中国建立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初期 C.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初期 D.科技体制改革实行之后 解析:选B。从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看,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性成就,半导体则是新中国建立初期重点发展的科技成就,故可以推断是新中国在1956年制订的科技十二年远景发展规划,故B项正确。‎ ‎2.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  )‎ 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C.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 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 解析:选C。据材料“‘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可以得出科学技术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故C项正确;“两弹一星”‎ 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但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也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也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3.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和随后日本首相访华时带来的卫星通信地面站,引起了中国科学家对卫星通信的兴趣。当时周总理不无遗憾地说:“可惜的是,天上现在还没有我们中国的通信卫星!”这一遗憾被打破是在(  )‎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 解析:选B。1984年即20世纪80年代,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通信实验卫星,B项时间相符,故B项正确。 ‎ ‎4.1949年底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材料最能说明当时我国(  )‎ A.打破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垄断 B.贯彻“双百”方针的必要性 C.迫切需要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 D通过教育立法保障人才培养 解析:选C。新中国成立打破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垄断,不能说明1957年的变化,故A项错误;“双百”方针主要是针对艺术和学术问题,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有文化的劳动者”可知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迫切需要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毛泽东的讲话而并非教育立法,故D项错误。‎ ‎5.我国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1956年7年间的4.9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举措是(  )‎ A.逐步建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 D.落实“三个面向”方针 解析:选A。1957年到1966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确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也逐步建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故A项正确;实施“科教兴国”‎ 战略是1995年,故B项错误;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是在“文革”结束后,故C项错误;“三个面向”方针是1983年邓小平提出来的,故D项错误。‎ ‎6.197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宣布,不再实行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提出来地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方针。这是基于(  )‎ A.重新确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认识 B.知识分子积极响应“向科学进军”号召的现实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需要 D.贯彻“双百”方针已达成了预期目标的判断 解析:选A。随着“文革”浩劫的结束和邓小平复出,其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重新确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认识,这就扭转了十多年来对知识分子的不公平待遇,故A项正确;“向科学进军”的口号提出于1956年,显然与题干材料给定的时间点不相符,故B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正式提出于1986,同样与材料的时间段不相符,故C项错误;在这一时期,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双百”方针也还未得以恢复贯彻,故D项错误。‎ ‎7.近年来,80后作家的“青春文学”和魔幻小说兴起,网络艺术风起云涌,丰富着当下文艺创作的题材、方法和传播途径。这一现象表明我国(  )‎ A.网络主导文艺创作 B.传统文学已趋向衰落 C.文艺创作趋向成熟 D.文艺创作走向大众化 解析:选D。材料中出现网络艺术,但不能说其主导文艺创作,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新的文学发展,不能说传统文学走向衰落,故B项错误;材料中仅仅涉及多种文艺创作方式,并未说明其走向成熟,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青春文学”“魔幻小说”网络艺术等方式,说明我国的文艺创作越来越服务大众,故D项正确。‎ ‎8.作家王蒙曾说:“1956年‘双百’方针刚刚提出时便立见成效,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各种各样的作品和新的艺术探索。”这表明“双百”方针(  )‎ A.开创了文艺创作新思路 B.树立了新艺术创作方式 C.鼓舞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D.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析:选C。 材料未涉及开创了文艺创作新思路,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树立了新艺术创作方式,故B项错误;据材料“1956年‘‎ 双百’方针刚刚提出时便立见成效,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各种各样的作品和新的艺术探索”可知鼓舞了人们的创新精神,故C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故D项错误。‎ ‎9.1957年,有人写了体现家庭生活的《我的丈夫》,被人批评为黄色文章,对此,中共中央表示:这篇文章也未必就是黄色的。天天《上甘岭》,没有《我的丈夫》怎么办?这里中共中央的主张是(  )‎ A.在政治问题上可以自由谈论 B.在文艺创作上不应限制过多 C.艺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D.要制定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划 解析:选B。《我的丈夫》体现的是家庭生活,不是政治问题,故A项错误;中共中央对《我的丈夫》的态度是“这篇文章也未必就是黄色的”表明在文艺创作的内容上不应限制太多,故B项正确;艺术上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制定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划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 ‎10.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这(  )‎ A.是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促进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有利于强化公民对新意识形态的认同 D.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解析:选C。 教育领域拨乱反正是在“文革”之后,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是在改革开放后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服务,教育由党来领导,强化了教育的目的,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的色彩,故C项正确;马克思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从中共建立就开始确立,故D项错误。‎ ‎11.《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记载:1976年全国小学生数比1965年增加了29.1%;中学更是加速度发展,1976年全国中学生数比1965年增加6.25倍,初中生增加5.4倍,高中生的增长尤其迅速,共增加了11.3倍。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这种关于“文革”的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B.“文革”使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的观点值得推敲 C.“文革”时期基础教育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D.“文革”时期出现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大普及 解析:选D。根据年鉴的时间可知出版于1981年之后,数据造假的可能性很低,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文革”时期教育得到发展,并不代表是“文革”的作用,“文革”时期和“文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学生人数的增加,是数量上的增长,不能体现质量的提高,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1976年全国中学加速发展可知是“文革”时期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结果,故D项正确。‎ ‎12.下图为中国留学生回国人数(单位:万人)统计图。据此可以推知,出现下面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留学回国人数大量持续增长 B.留学生文化归属感越来越强 C.中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D.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解析:选D。“留学回国人数大量持续增加”只是对题干材料反映现象的表述而非原因,故A项错误;“留学生文化归属感越来越强”,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B项错误;“中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这仅是中国留学生回国人数大量持续增长的直接原因,故C项错误;由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这才是其选择归国的主要(根本)原因,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是在社会变革中不断演变和逐步形成的。一方面学习外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制度;另一方面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民国元年,教育部公布了新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教育。”……不久又颁布了有关高等教育的《大学令》。《大学令》中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大学设预科及本科,预科修业三年,本科修业年限按各科性质,三年或四年不等。本科毕业称学士。大学另设大学院,培养研究生。大学设校长一人及各科学长一人;教师分教授、助教授及讲师三种;各科设讲座。大学设评议会,由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组成,负责评议大学的一切重大问题。从《大学令》的整个内容可以看到,这个高等教育体系完全抄袭自邻国日本。而日本的学制又是以欧洲高等教育体系为蓝本。这个学制公布以后没有实行多久,就被美国式的学制所代替,称《壬子癸丑学制》,整个体系都是抄自美国。‎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建立了政治工作机构,开设了马列主义课程,明确了高等教育为工农开门,为生产服务的方向。从1952年起,教育部规定大学从一年级开始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师翻译苏联教材,成立教研室。另外,批判了“通才”教育和理论脱离实际的思想,明确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1952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院系调整。经过调整,综合大学由49所调整为14所,工业院校由28所增加到38所,农业院校由18所增加到29所,医药院校由22所增加到29所……1958年又建立了一批新的工科院校。到1966年以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基础学科、技术学科、社会学科、艺术、体育、外语、师范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1953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中规定,高等教育部颁发的有关全国高等学校的建设计划、财务计划、财务制度、人事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生产实习规程以及其他重要法规、指示或命令,全国高等学校均应执行。‎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顾明远《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 ‎(1)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背景。(13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建立初期高等教育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2分)‎ 解析:第(1)问,可从教育宗旨、教育管理、教育体制渊源等方面归纳其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缺陷、西学东渐等方面分析其背景所在。第(2)问,从教育领导权、教育方向、学校类别等方面归纳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从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1)特点:道德教育和功利性教育并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西方文化教育并举);强调综合人才培养并适应国家需要;仿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学具备教育自主权。(回答任意三点即可)‎ 背景:辛亥革命时期思想启蒙不足,对封建文化批判不彻底,民国初期国民教育水平低下;西方文化和高等教育制度不断传入并深刻影响中国;19世纪末以来,日本、美国发展迅速,成为中国学习西方高等教育的重要对象。‎ ‎(2)变化:中国共产党确立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权;高等教育面向工农,为社会服务;借鉴苏联经验,专才教育逐渐取代了通才教育;重理轻文,理工科院校大幅度增加;教育权集中于教育部门。(回答任意四点即可)‎ 原因:新中国建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外交上实行一边倒,强调学习苏联;大规模工业化展开,急需相关建设人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回答任意两点即可)‎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近现代英语在我国教育地位的变迁 ‎1862年,近代中国的第一所外语专门学校——京师同文馆宣告成立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全国的中小学外语课以英语为主,由此开启了我国全国规模的外语课以英语为主的先河 ‎1933年,教育部规定全国的中小学堂外语课仍以英语为主 ‎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 ‎1999年,英语水平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开始挂钩,“英语热”向社会蔓延 概括指出材料中近代以来英语在我国教育地位的变迁历程,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中一处或几处主要变迁,并分析变迁的原因。(所指出的变迁之处应观点明确,论证应合理充分。)‎ 解析:首先,根据题干要求概括英语在我国教育地位的变迁历程。可以将英语的地位转变分为四个时期: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以前、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分别对应开启了我国全国规模的外语课以英语为主的先河;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重新确定英 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英语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挂钩,“英语热”出现。其次,选取其中一个阶段进行评述。如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政治上,我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经济上,为取得苏联的援助,需要大量的俄语人才;文化上,以意识形态来划界。‎ 答案:变迁:20世纪初,开启我国全国规模的外语课以英语为主的先河;新中国成立初期,英语丧失了我国教育第一外语的地位;到20世纪60年代,英语又重新成为我国教育第一外语;再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英语热”现象。‎ 原因: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政策;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了拨乱反正,并践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苏联经济援助和培养大量人才,亟需大量俄语人才,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一切友好国家开展交流。国际上,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华实行敌视政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华实行友好政策;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苏关系恶化,特别是70年代中美关系逐渐得到缓和,中国的国际环境逐渐改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英语的地位日益提高,出现了“英语热”现象。(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