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第二次考试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 3月第二次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1.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 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商朝到西周,王位继承方式由“兄终弟及为主”转变为“父死子继为主”。这说明王位世袭方式发生了一定转变。故答案为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君主寿命的长短,并且它与王位世袭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2.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 郡县制与刺史制 B. 皇帝制与郡县制 C. 皇帝制与封国制 D. 丞相制与刺史制 【答案】B 【解析】“汉承秦制”是指秦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中央和地方的官僚体制,西汉建立后,承袭秦制,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如三公九卿、郡县制、皇帝制度等。故B正确。刺史制度是汉武帝时候创立的,故排除AD,封国制秦没有,故排除C。 3.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 加强了货币管理 B. 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 削弱了诸侯实力 D. 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这从经济上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答案选C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货币政策或者币种变化,无法得出加强了货币管理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合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D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加强了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 4.汉文帝时,晁错提出务农贵粟政策,百姓缴粟600石者,就可封爵。但普通五口之农家,所耕之地不过百亩,全年所收不过100石,根本无600石余粮来换爵,反为富商大贾所乘。这表明在当时 A. 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 B. 重农政策使百姓受益有限 C. 农民贫困导致政府遏制商人 D. 纳粟拜爵为选官主要途径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来是想让老百姓受益的,但由于农民收入低而不能换爵,即材料意在表明重农政策其实使百姓受益非常有限,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错在“垄断”,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遏制商人”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纳粟拜爵只是一个选官途经并非主要途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5.南宋时,明州港呈现出“城外千帆海舶风”“船舶往来,物货丰衍”的繁荣景象,当时有人称“贩海之商,无非豪富之民,江淮闽浙处处有之”。这说明当时 A.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C. 海上丝路贸易兴盛 D. 民间长途贩运发达 【答案】C 【解析】材料“城外千帆海舶风”“船舶往来,物货丰衍”“ 江淮闽浙处处有之”可得出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海上丝路贸易兴盛,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经济重心南移的内容。没有涉及城市的经济功能是什么。材料体现的是海外贸易的内容,而不是民间长途贸易。故排除ABD三项。 6.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说明唐朝时 A.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 人们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C. 茶叶成为农民主要财源 D. 南北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市场广泛,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得出唐朝时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人民消费观念发生变化,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茶叶成为农民主要变化,排除C。南北经济交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 7.从《清明上河图》中看,汴京城十字街口的各种店铺都有明显的招牌商标。在招牌商标广告中,许多商家把“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刻写于牌额之上,公之于众。据此可知 ①市坊制度开始瓦解 ②商标的命名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③工商业者重视商业信用的宣传 ④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监管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C 【解析】市坊制度开始瓦解是在唐朝后期,①不符合题意,选项A、D排除;许多商家把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说明商标的命名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②正确。许多商家把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刻写于牌额之上,公之于众,反映了工商业者重视商业信用的宣传,③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政府对商业的监管,④不符合题意,选项B排除。综上分析,②③正确,故答案为C。 8.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 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 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 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 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傣”“申时行只得遵旨”中可以看出,明朝内阁拥有票拟权力,但必须服从皇权,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内阁是否参与决策政事,故A项排除;内阁没有决策权,且“开始”一说也无从证实,故B项错误;批红权主要是皇帝掌握的,故C项错误。 9.明清之际抨击君主的思潮“无需借助文本的传播,主要是口耳相传,也不受官员士大夫和道德的规范,按照实际生活表现民众的真情实感,编成各种民歌、民谣等,在通衢闹市演唱、传播,以致从官员到民众对皇帝非议成风”。这实际上是 A. 人们对当时封建秩序的大力抵制 B. 民众追求民主政治的体现 C. 封建小农经济逐步解体的反映 D. 市民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清之际抨击君主的思潮,是对既存的封建秩序的抵制和打击,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人们对当时封建秩序的大力抵制,而不是民众追求民主政治,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逐渐解体,C项错误。必然结果一说绝对化,D项错误。 10.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中可知 A. 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 B. 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 C. 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 D. 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初 思想家们针对“明末的道德人心危机”,批评程朱、陆王学说,希望回归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等努力,体现了儒学在危机中的努力重建,D选项正确。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约束道德,清代面临新的时代问题,当时的儒学发展不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孔孟本源的回归,而是经世致用,儒学在明清时期依然是官方正统哲学,ABC三项错误。 11.鸦片战争后,两广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尤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贫富不均 B. 莠民作乱 C. 吏治败坏 D. 民性懦弱 【答案】C 【解析】贫富不均与材料的内容“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不符,故A项错误;“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表明民众生活的水深火热之中,并不是莠民作乱,故B错误;材料说明官员把战争失败归为民性懦弱,是对战争失败的推卸责任,并不是鸦片战争战败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耆英认为不能御敌的原因是“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导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也就是吏治腐败是不能御敌的理由,故C项正确。 12.据统计,1865—1894年中国共有商办新式企业139家,创业总资本约455万两,其中上海有29家,广东有95家,从资本数量来看,上海为244.5万两,广东为184.2万两。这表明当时 A. 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B. 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业生产 C. 新式企业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D. 广东是全国经济贸易的中心 【答案】C 【解析】从材料“1865-1894年中国共有商办新式企业139家,创业总资本约455万两,其中上海有29家,广东有95家,从资本数量来看,上海为244.5万两,广东为184.2万两”的描述中可以分析出,1865-1894年中国新式企业大多分布自上海、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其他地区比较少,这反映出新式企业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故C正确;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1895年甲午战后,故A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业生产,故B错误; 材料没提供可比较的参照物,无法体现出广东是全国经济贸易的中心,故D错误。 13.下图是青岛瑞蚨祥绸缎店利润额折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段上升是因为受到洋务企业刺激 B. 乙段上升因为列强停止对华商品输出 C. 丁段下降是由于受到内外势力双重打压 D. 丙段下降是由于政府限制民间设厂 【答案】C 【解析】丁段是1937年到1949年,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开始到1945年抗日结束,受到日本和本国反动统治的双重打压,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又受到美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统治的双重打压,故答案为C。洋务运动在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而破产,A错误。乙段是一战期间列强是放松了对华商品输出,而不是“停止”,故B错误。丙主要是受到官僚资本的压制,D错误。 14.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政府根本不知道舆论宣传是近代外交的一种形式,即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项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会左右甲午战争的进程,故 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信息“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的误读,排除。 15.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A. 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 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 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 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等内容,可以看出群众以民族大义为重,爱国觉悟显著提高,B选项符合题意。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对社会改造存在多种认识,A选项说法错误。反思个人主义弊端不符合当时的总体氛围,C选项排除。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只有部分群体,D选项排除。 16.瞿秋白(1899-1935)在《赤都心史》中写道:“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人家里,那冷淡枯寂的生活……现在丰富多了,可是非得有钱不可,市场物价因投机商业之故很不稳。然而大概而论,大多数劳动人民也受许多方便利益——工厂工资大增,废劳动券而令得购买于市场的可能。”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十月革命的胜利 B.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C. 赫鲁晓夫的改革 D.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外国势力和本国反动势力的疯狂反扑,苏俄进入艰难的战争时期,所以题干中描述的人民生活状况好转的情况不可能出现,故排除A项;赫鲁晓夫改革是在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此时瞿秋白已经逝世,故排除C、D项。根据“劳动券而令得购买于市场的可能”可知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故选B。 17.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 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 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 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答案】C 【解析】解题时可根据材料“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解答时结合所学知识逐项分析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于1930年写的文章,阐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而“工农武装割据”提出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B。结合所学,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多次武装起义以挽救革命,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改向井冈山进军,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探索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召开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故C正确。结合所学,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井冈山道路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探索出的革命道路,《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创作的关于抗日战争的文章,排除D。故选C。 18.下图为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图(单位:%)其中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9。“一五”计划的投资比例 A. 导致工业布局趋于合理 B. 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C. 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 导致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故B项正确。 材料强调“一五计划”的投资比例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没有涉及工业布局的信息,排除A。“一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排除C。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是在1958年之后,与“一五计划”时间不符,排除D。 19.1959年我国城镇人口增加了1650万人,城市化水平提高了2.2%,到1960年全国城镇人口达13073万,城市化水平达到19.8,三年净增31.4%。材料表明 A. 生产力发展推动城市化 B. 城乡社会结构严重失衡 C. 城市化脱离城市承受力 D.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大跃进时期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加快,超过了城市承受力,C符合题意;A与当时是历史史实不符;材料所述城市化水平达到19.8,不能说明城乡社会结构失衡,B不正确;材料中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大跃进的结果,不是生产了发展的产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限,D不正确。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四次调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承包责任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前两次调整把土地从私有变为公有 B. 前两次调整把分散经营变为合作经营 C. 后两次调整土地所有制未发生改变 D. 四次调整都不同程度地解放了生产力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取代了之前的地主土地私有制,排除A。土地改革不是把分散经营变为合作经营,排除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公有化的程度提高,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户使用,也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 C项正确。人民公社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积极性,没有解放生产力,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排除D。 21.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了以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为团长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代表团,将一张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赠给客人,这在国际社会引起极大轰动。此举向国际社会传递出 A. 向市场经济迈进的改革方向 B. 中国坚决奉行对外开放政策 C. 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基本国策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当时的中国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A符合题意;B与材料主旨无关;C说法与史实不符;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展开是在90年代,D不正确。 22.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A. 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B. 判决体现权力来源 C. 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B 【解析】古希腊雅典的公民是雅典城邦的核心力量,有权参与城邦的政治事务,但公民的含义狭小,不包括妇女、儿童、奴隶和外邦人,所以A中的“民众”不等于公民,而D中的“人”也不等于公民,排除AD;只有到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公民才有充分的参与政治的机会,排除C;雅典的陪审法庭作为司法机关,受理公民投诉,对“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进行最终判决”,广泛参与政治生活,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故选B。 23.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 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 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 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答案】C 【解析】“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说明平民和贵族之间有矛盾,结合所学可知,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一开始贵族是享有很多特权的,而平民没有,所以平民就为了追求平等的权利而斗争,斗争的结果是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达到“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也就是说在法律上最终确定了双方平等的地位,故选C;“贵族的特权被取消”本身说法错误,A排除。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标志是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写的《民法大全》,而题干讲的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故B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排除;自由民不仅仅包括罗马公民,而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故D不符合题意,排除。 24.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旨在衡量闲置的劳动产能。观察下图,错误的选项是 A. 大萧条期间美国失业人口大幅增加 B. 新政实施后失业问题得到根本改观 C. 新政实施后美国失业率仍居高不下 D. 二战后期美国逐渐实现了充分就业 【答案】B 【解析】失业率在新政实施后是仍然有波动的,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大萧条期间美国失业人口的确是大幅度增长,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新政实施后美国失业人口总数的确仍居高不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二战后美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逐渐实现了充分就业,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5.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 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 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 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 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着重体现了美国通过黑人爵士乐演唱家来起到沟通的作用,让非洲人民了解到美国,对美国产生好感,结合时间信息“20世纪50年代中期”可知这是美苏争霸的一种具体体现,美国此举是通过文化渗透来达到争夺中间地带的目的。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没有反映材料的内涵,美国此举不是为了内部问题,而是着重于外部问题;B选项错误,这一举动不是显示美国的经济实力,因为这是一场文化交流;C选项错在当时的不结盟运动刚刚开展,而且不结盟运动是国家层面的关系,美国此举与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无关。 26.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 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 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区域性经济组织的相关内容。由表格中的“茶叶”、“石油”、“可可”、“天然橡胶”等可知这些国家都是资源和原材料的出口国,属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所以这些国际组织的出现主要是新兴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行为。故选B。 27.20世纪70年代,日本、联邦德国经济实力相对上升,贸易顺差不断增长,因此这两个国家的币种也成为国际上最坚挺的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日元、马克和美元已经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意味着 A. 世界经济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 B. 美国经济衰落逐渐落后于德日 C. 美元不再被国际经济体系认可 D. 美国大力扶植德日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20世纪70年代日本和联邦德国的经济实力上升,贸易顺差增长,两国的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与美元形成三足鼎立局面,这些现象说明世界经济呈现出了多极化趋势,A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日本、联邦德国在世界贸易和金融中的发展,不能说明美国已经落后于德日,B项错误;美元至今仍然受国际经济体系认可,C项错误;美国扶植德日经济的发展与美日德在世界贸易和金融领域中的三足鼎立局面不符,D项错误。 28.下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表明 A.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话语权逐渐增强 B.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方向 C. 发达国家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 D. 该组织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主要支柱 【答案】B 【解析】图表并没有区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AC项的观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从1945年起一直呈增长态势,2000年在全球193个国家中有184个国家加入了该组织,说明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的发展方向,故B项正确。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最主要支柱有三个,分别是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故D项错误。 29. 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A. 根本利益的趋同 B. 军事冲突的加剧 C. 国家实力的消长 D. 敌对意识的淡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是一个大的概念,我们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确立”与“解体”是一始一终,代表着两极格局的开始与结束,说明贯穿两极格局的就是苏联与美国实力的此消彼涨,在两者的冷战中提升自己的实力,以达到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错在“趋同”;B错在违背了“冷战”;D错在“淡化” 30.有学者指出:“国际分工是物质前提……国际协调机制是保障手段。这些均属于技术层面的因素,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而计划经济国家市场化的体制转型,显然归属于制度的层面,是经济全球化真正得以实现的基础性因素,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充分条件。”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经济全球化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B. 经济全球化带来世界范围内的制度变革 C. 技术因素是实现经济全球化最重要原因 D. 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转型 【答案】A 【解析】由国际分工、国际协调机制、体制转型等都是全球化的条件可知,全球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分析的是全球化的条件和原因,不是其结果和影响,BD两项错误;“技术层面的因素,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不是最重要的条件,C项错误。 二.材料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说“我听说过:有官位的人,如果无法尽其职责就应该辞官不干;有进言责任的人,如果言不听,计不从,就应该辞职不干。至于我,既无官位,又无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进退去留,岂不是非常宽松而有自由的回旋余地吗?” 孟子认为君子应有自己的立场和追求,鄙视那种总是遵循“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可惜的是,先秦儒家的那种个人主义传统在后代日趋衰落,个人的权利越来越受到忽视。孟子倡导的独立人格越来越少 ——摘自徐克谦《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 材料二 个人主义是直到近代才从西方文化中演进出来的一种观念,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最终,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俗和法律 ——摘自钱默生《西方个人主义源流探索》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先秦儒家“个人主义精神”的原则,分析这种精神为什么在后代日趋衰落。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个人”是如何“逐级”解放的。 (3)先秦儒学注重“人”的塑造,近代西方追求“人”的解放,指出两者的历史影响。 【答案】(1)原则:人应该保持气节和尊严;别人的意志不能强加于人;人格独立,反对顺从。原因:宗法制观念的影响;君主专制的强化;儒家思想的发展着力强化尊卑等级和人伦秩序。 (2)说明:早期西方哲学家开始探索人的价值;文艺复兴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宗教改革运动把人的信仰从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启蒙运动则强调人摆脱专制统治和宗教愚昧的束缚,确立起民主、平等、法治的价值观念。 (3)影响:前者丰富了祖国的传统文化,促进了民族性格的铸造与道德观念的形成;后者推动了近代社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其中体现的思想观念都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原则,依据材料一,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分析得出,人应该保持气节和尊严;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分析得出,别人的意志不能强加于人;由“孟子认为君子应有自己的立场和追求,鄙视那种总是遵循‘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可分析得出,人格独立,反对顺从。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一,从中国传统政治(宗法制、君主专制)和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发展)等角度分析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知识解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二“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的历史发展进程,梳理人文主义发展线索并加以说明即可。 (3)依据材料一中先秦儒学注重“人”的塑造的特点,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民族性格的铸造与道德观念的形成等角度分析先秦儒学的影响;依据材料二中近代西方追求“人”的解放的特点,从促进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角度分析西方人文主义的影响;最后通过中国、西方人文思想对比,概括出两者的共同点。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摘编自陈钦庄、计翔翔《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二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也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摘编自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品、资本、技术、信息以及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更加频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几种观点激烈冲突: 观点一:经济全球化是富人的俱乐部,是资本的殖民扩张,所以反对经济全球化。 观点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 观点三: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1500年至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关于材料三,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述理由。 【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方式:国际贸易的发展(倾销商品);人口和资本的流动(资本输出);殖民扩张(或武力威逼)。 (2)趋势:经济全球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 (3)同意观点一,反对经济全球化。因为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地位。 同意观点二,赞成经济全球化。因为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能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与稳定。 同意观点三,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可从以上两个角度结合相关论据说明观点。 【解析】 (1)本问有2个小问。第一小问是事件,根据材料一信息和结合所学高中历史知识可以得出其事件如下: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二小问是方式,从材料中“(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可以得出其方式是国际贸易的发展(倾销商品)和殖民扩张(或武力威逼);从材料中“(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得出其方式是人口和资本的流动(资本输出); (2)本问有2个小问。第一小问是趋势,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 “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 第二小问是根本原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可以得出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 (3)步骤一:选择观点。观点三: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以此为例) 步骤二:阐述观点。肯定经济全球化一般从历史潮流和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解读,可以得出的理由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能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与稳定。 否定经济全球化一般从其存在的问题来解读,可以得出的理由是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地位。例如,南北发展差距加大、生态危机加深和全球经济风险加剧等。 步骤三:总结观点。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应该客观理性对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