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上期期中试卷 高一 物理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1~8是单选题,9~12是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实例中,带下划线的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A.用GPS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 B.裁判员在跳水比赛中给跳水运动员评分 C.研究一列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D.在国际大赛中,乒乓球运动员王浩准备接对手发出的旋转球 2.早在16世纪末,伽利略就猜想落体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不能准确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此他让铜球沿着阻力很小的斜面由静止滚下,“冲淡”重力,验证他的猜想。关于伽利略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测出铜球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B.伽利略测出铜球的瞬时速度与所用时间成正比 C.伽利略实验表明,小球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D.伽利略实验表明,斜面倾角一定时,质量越大的铜球加速度越大 3.一个物体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10t-4t2(x以m为单位,t以s为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个物体的初速度是4m/s B.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 C.物体在1s内的位移是10m D.物体在1s末的瞬时速度是2m/s 4. 如图为一质点运动的x-t图象,下列关于该质点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前2s内质点始终向着正方向运动 B.在t=2s时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在t=1s时质点的速度为零 D.在一个运动周期内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4次 5. 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下落开始计时,重力加速度取。则物体在第内的位移为 A.25m B.125m C.45m D.80m 6. 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G跟质量m的关系式G=mg中,g一定等于9.8m/s2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重力就是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不论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受到重力 7.一弹簧的两端各用10N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6cm。现将其中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5N的外力来拉伸它,则弹簧的伸长量应为 A.6cm B.3cm C.1.5cm D.0.75cm 8.汽车刹车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假设从刹车到停止运动所需时间为10 s,那么运动中的第7 s内的位移大小和最后3 s内位移大小的比值为 A.5∶3 B.7∶9 C.3∶7 D.7∶8 9.如图所示,一铁架台放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轻质细线悬挂一小球,开始时细线竖直,现将水平力F作用于小球上,使其缓慢地由实线位置运动到虚线位置,铁架台始终保持静止,则在这一过程中 A.水平拉力F是恒力 B.铁架台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C.细线的拉力变小 D.地面对铁架台的摩擦力增大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而向右匀速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F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 C.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 D.木板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F 11. 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Ⅰ、Ⅱ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 B.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Ⅰ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Ⅱ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 D.Ⅰ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Ⅱ物体的平均速度 12.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垂直穿过三块紧挨着的木板,穿出时子弹速度几乎为零。设子 弹在木板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 A.若三块木板厚度相等,则子弹依次穿过三块木板的时间之比t1:t2:t3= B.若三块木板厚度相等,则子弹依次穿过三块木板的平均速度之比为v1:v2:v3= C.若子弹穿过三块木板的时间相等,则三块木板厚度之比d1:d2:d3=5:3:1 D.若子弹穿过三块木板的时间相等,则子弹依次穿过三块木板的平均速度之比为v1:v2:v3=1:1:1 二、实验题 13.(7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依次打下计数点1、2...7的间距如图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测得s1=1.40cm,s2=1.90cm,s3=2.38cm,s4=2.88cm,s5=3.39cm,s6=3.87cm。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用字母填写) (2)图中标出的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T=_______s;点4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4=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图中纸带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4.(5分)在进行“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的实验中,用如图(a)所示的两个力拉弹簧使之伸长至某一位置,并适当调整力的方向,使两力之间的夹角为90°。(图中钩码规格相同) (1)换用一根线牵引弹簧(图(b)),使弹簧的伸长量与两个力作用时相同,此时需要挂___________个与图甲中相同规格的钩码。 (2)你对合力与分力遵循什么样的规律作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_。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 B.等效替代 C.控制变量 D.物理模型 三、计算题 15.(8分)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已知木块重力G=6N,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求: (1)当F=25N时,木块不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2)当F=10N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16.(10分)一个气球以4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气球下面系着一个重物,当气球上升到下面的重物离地面217 m时,系重物的绳子断了,不计空气阻力,问从此时起,重物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重物着地时的速度多大?(g取10 m/s2) 17.(10分)用细绳AC和BC吊起一重物,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如图所示。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0N,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N。为了使绳子不断,所吊重物的质量不得超过多少?(g取10m/s2) 18. (12分)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向前匀速行驶,速度为v0=72km/h,发现前方L=23.2m 处有一人骑自行车,司机经Δt=0.5s反应时间后刹车减速。已知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a=8m/s2,若自行车一直保持v=4m/s的速度与汽车同向行驶,试通过计算分析: (1)汽车是否会撞上自行车。 (2)依据(1)中,若不会撞上,求汽车和自行车相距最近为多远。若会撞上,求自行车需在汽车开始刹车的同时至少以多大加速度匀加速前进,才不至于被撞到(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19-2020高一物理期中参考答案 1.A 2.A 3.D 4.C 5.A 6.D 7.B 8.B 9.BD 10.AB 11.AD 12.BC 13.DCBA(2分) 0.1(1分) v4=0.263(2分) a=0.496(2分) 14.5(2分) 力的合成装遵循矩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2分) B(1分) 15.(1)6N(2)2.5N (1)当F=25N时,最大静摩擦力为Fm=0.25×25N=6.25 (2分); 重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 故木块没有启动,则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静摩擦力平衡,即f=G=6N(1分); (2)水平方向上,木块受水平推力和墙壁的弹力平衡,当F=10N时,N=F=10N(1分), 则f=μN=0.25×10N=2.5N(2分); 木块的受到的重力大于摩擦力;故物体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1分) 在水平方向上,木块受水平推力和墙壁的弹力平衡;故摩擦力f=2.5N(1分)。 16.7 s ,66 m/s 规定向下为正方向,则x=217m,v0=-4m/s,a=g=10m/s2. (2分) 根据 x=v0t+at2 (2分) 代入数据解得: 217=−4t+×10t2 (2分) 解得 t=7s. (2分) 根据v=v0+at得 v=-4+10×7m/s=66m/s. (2分) 17.10kg 设重物的质量最大为m,此时C点处于平衡状态,对C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2分) 水平方向上:TBCsin60°=TACsin30°…① (2分) 设AC绳先达到最大拉力150N 即:TAC=150N 由①式解得:TBC=50N<100N,说明此时BC绳子还未达到拉力的最大值,但AC绳子已经达到拉力最大值. (2分) 在竖直方向:TBCcos60°+TACcos30°=mg (2分) 解得: (2分) 点睛:本题是动力学中临界问题,分析临界条件是关键.当绳子刚要被拉断时,绳子的拉力达到最大值,是常用的临界条件. 18. (1)汽车会撞上自行车(5分)(2)(7分) (1)司机在Δt=0.5s反应时间内仍做匀速运动,速度为 则位移为: 当二者速度相等时,设所用时间为,则,即(1) 此时汽车减速运动的位移为:(2) 在整个时间内,人的位移为:(1) 由于,所以汽车会撞上自行车;(1) (2)设在汽车开始刹车的同时至少以加速度开始匀加速前进,经过时间二者速度相等,并且此时恰好相遇,如图所示: 则在相遇时速度相等,即(2) 位移关系有:(3) 代入数据可以得到:。(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