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命题人:阳桃 审题人:袁浩 本试题卷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商朝分封方国首领为侯、伯,方国依旧自然分布在原地;西周封邦建国,特别设计了统治集团控制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这种“分封”的变化 A. 形成了君主专制统治秩序 B. 破坏了原有的社会血缘组织结构 C.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血缘关系统治的主要方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西周封邦建国,特别设计了统治集团控制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可以得出这种“分封”的变化破坏了原有的社会血缘组织结构,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是在秦代建立的,A项错误;周王把土地分封给贵族使用,是间接控制地方,故C项错误;从商朝“方国”诸侯“自然分布在原地”到西周分封打破自然分布,重视“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体现了从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转变的趋势,D项错误。‎ ‎【点睛】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与商代相比,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但仍没有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2.战国时魏国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此后各国相继效仿并不断推陈出新。由此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B. 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 C. 贵族政治逐渐衰落 D. 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战国时期各国纷纷采取奖励农战的作法,以功劳作赏赐,不再以“亲、故”为标准,可知宗法制正走向瓦解,D项错误,符合题意;军功授爵的标准,破坏了世卿世禄制,使贵族政治逐渐衰落,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和扩大统治基础,所以ABC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 ‎3.“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对诸侯王国进行了调整,对参加叛乱的吴楚等七国进行处置,继续大力推行削藩,令“诸侯不得复治国”,废除诸侯王国的经济特权等。这些做法 A. 解决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B. 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 C. 使诸侯国与朝廷的矛盾尖锐化 D. 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重建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大力推行削藩”,“令‘诸侯不得复治国’”,“废除诸侯王国的经济特权”等,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弱化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重建, D项正确。汉代解决地方对中央威胁是在汉武帝时期,A项错误;这些措施并未废除封国制,不是针对“行政体制”进行的调整,B项错误;这些措施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缓解了诸侯国与朝廷的矛盾,C项错误。‎ ‎【点睛】推恩令使地方诸侯数量增多,力量削弱,无力再与中央对抗。‎ ‎4.秦朝、隋朝兴建的重大工程如长城、运河,当时被认为是“暴政”的典型,今天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这反映出 A. 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B.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评价 C. 今人评价比古人评价更准确 D. 历史评价比历史叙述更为客观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所讲到的“秦朝、隋朝兴建的重大工程如长城、运河,当时被认为是‘暴政’的典型”,说明了当时的评价者着重评价了这些重大工程的消极影响,没有全面的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并不客观,因此,依据材料就无法得出“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这个结论,故可排除A;对于同一历史事实,由于评价者所处时代不同、所站的立场不同、运用的方法不同、依据的材料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评价,故选B;CD的说法犯了绝对化的错误,故可排除;‎ ‎5.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上述变化主要表明 A. 吏治渐趋清廉化 B. 部门间关系更融洽 C. 官员日趋专业化 D. 中央集权显著加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书门下从“决策”的“首脑”机关到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结合所学可知,,即中央官员日趋成为皇帝的办事人员,职责日益明确具体,日益专业化,故C项正确;“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是中枢机构的职能发生了变化,不是“吏治清康”,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唐初具体政务由尚书省负责,唐中后期以来“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中书门下和尚书省事务重合,部门关系并不触洽,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中枢机构职权的变化,不是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的加强,故D项错误。‎ ‎【点睛】从三省六部制到二府三司,宋代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6.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 A. 旨在扩大宋朝疆域 B. 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 C. 打破了市坊的界限 D. 有利于解决地方割据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宋朝“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有利于更有效地控制地方及官员,故D项正确;宋代实行“守内虚外”的方针,改革地方管理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主旨不是要扩大疆域,故A项错误;材料提供的是地方建制的原则、方法,无关官员的“文武分权”问题,故B项错误;“打破了市坊的界限”是宋代城市商业的发展状况,与材料论述的是地方行政制度无关,故C项错误。‎ ‎7.清朝雍正帝创立秘密立储制度,由皇帝亲书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密封在锦匣内,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不再公开立皇太子,直到自己驾崩之后,由谁来继承皇位才真相大白。雍正就是用这种新的制度选立了乾隆皇帝。这一制度创立反映了 A. 传统宗法观念的彻底瓦解 B. 贵族政治发展到了新阶段 C. 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 D. 专制皇权得到进一步强化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秘密立储制度有效排除了统治集团或个人的干扰,由皇帝全权决定储君人选,是皇权强化的重要表现,故D项正确。秘密立储制度是清朝一项独具特色的制度,打破了嫡长子观念的束缚,但不能推断出在清朝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观念彻底瓦解的结论,表述绝对化,排除A。秘密立储制体现的皇权加强,而不是贵族政治的发展,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是强调秘密立储制体现的皇权加强,排除C。‎ 点睛:本题以秘密立储制度为切入点,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不再公开立皇太子,直到自己驾崩之后,由谁来继承皇位才真相大白”,结合秘密立储制度的内涵和皇权加强的史实即可知道正确答案。‎ ‎8.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治理。翌年,台湾亦升格为省。嗣后,清政府在东北改将军体制为行省建制,在西藏东部设立具有行省性质的特别行政区。在内蒙古逐次设立州、府、县,盟、旗的地盘渐渐被压缩。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国家意识有所提升 B. 传统治边政策延续 C. 确立中央集权统治需要 D. 侧重军事管辖和边防稳定 ‎【答案】A ‎【解析】‎ 受到近代民族国家之统合意识的支配,此时清政府改变了早中期的“边疆民族自治”之治边模式,开始实施行省管理,说明此时清政府国家意识的提升,A正确;材料中政策是对传统政策的改变,B错误;材料主要是从民族国家角度出发,不是加强中央集权,C错误;军事管理和边防稳定不是此次地方行政设置管理的主因,排除D。‎ 点睛:从民族—国家统一体的角度看,于对外层面,国家是民族的政治组织形式,维护、争取国家利益就是为了民族利益,任何国家代表都应是其民族利益的代表。但在对内层面,一个国家之内,国家与民族两者未必能够等量齐观。国家表现为政府等具体的组织形式,民族则是由其领导的社会大众。‎ ‎9.北京一次会试期问。台湾举人汪春源上书朝廷沉痛指出:“弃此数千百万生灵于仇眺之手,则天下人心必将瓦解.此后谁肯为皇上出力乎!”此上书的历史背景是 A.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B. 《北京条约》割九龙给英国 C. 《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D. 《辛丑条约》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北京一次会试期间”,“台湾举人上书”痛陈割让土地生民的弊端,结合所学可知C项正确;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民族意识尚未觉醒,普通举人不知道条约签订和相关内容,更没有“台湾人”上书皇帝,反对外国侵略的行为,AB两项不符合题意;《辛丑条约》没有“弃此数千百万生灵于仇眺之手”的割地内容,D项错误。‎ ‎10.农民反对“新政”是晚清最后十年民变中引人注目的内容。新式学堂、劝学公所常设在寺庙、祠堂之内,遭致农民的普遍憎恶;此外,还有层出不穷的反对清丈土地、反对钉门牌、反对调查户口、反对禁种罂粟之类的斗争。这反映出清末新政 A. 具有鲜明的封建专制色彩 B. 未对基层民众产生广泛影响 C. 受到思想和经济因素制约 D. 催生了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新式学堂、劝学公所常设在 寺庙、祠堂之内,遭致农民的普遍憎恶”可以得出新政受到农民守旧思想的制约;材料“还有层出不穷的反对清丈土地、反对钉门牌、 反对调查户口、反对禁种罂粟之类的斗争”反映出农民因经济利益而反对新政,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A与新政的内容不符;材料反映的是农民的普遍反映,说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B不正确;农民反对新政,不能说明其具有民主革命意识,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清末新政的相关内容,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新式学堂、劝学公所常设在 寺庙、祠堂之内,遭致农民的普遍憎恶”、“还有层出不穷的反对清丈土地、反对钉门牌、 反对调查户口、反对禁种罂粟之类的斗争”的理解和掌握,结合近代化的阻碍因素加以回答即可。‎ ‎11.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某刊物登载的漫画《鹊巢鸠占》。此漫画所反映的事件 A. 反映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B. 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开始觉醒 C. 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情感 D. 推动了国共联合抗战的实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片信息可知,漫画反映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我国东北,结合所学可知,C项正确;日本全面侵华是在1937年,排除A项;图片信息无法体现“开始觉醒”,排除B项;九一八事变前后,国共正在内战,1935年华北事变后,国共双方的努力推动了联合抗战的实现,D项错误。‎ ‎【点睛】抗日战争唤起了民族救亡的新高潮,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12.下表为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关于各方面态度的史料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对蒋介石的处置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 B. 各方面逐渐达成和平解决的一致意见 C. 美国政府开始实行“扶蒋反共”政策 D. “西安事变”激化了国内各方的矛盾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可以看出,“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外不同力量纷纷发声,明确提出了看法,故A项正确;材料中可以看出各方意见并不一致,B项错误;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提出是在二战结束后,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了各方的态度,没有说明各方之间的矛盾激化,故D项错误。‎ ‎【点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13.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某次战役。此次战役 A. 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 揭开了全国战略反攻序幕 C. 基本上解放长江以北地区 D. 加速了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图中三支作战野战军和战线分布可知,这次战役是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结合所学可知,D项正确;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是在1947年,图中人民军队是在进攻国民党的长江防线,不是战略防御,A项错误;揭开人民军队战略反攻序幕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项不符合题意;基本上解放长江以北地区的是三大战役,C项错误。‎ ‎14.在各级人大召开的基础上.1953年1月组成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3月,全国政协邀请各界民主人士500余人进行15次座谈宪法草案初稿。此后.公布了经过修改的宪法草案后.全国有1.5亿人参加讨论。材料表明 A. 新政权建立充分体现民意 B. 新中国体现依法治国理念 C. 新中国制宪程序的民主性 D. 人民普遍参与新中国立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政协邀请各界民主人士500余人进行15次座谈宪法草案初稿……公布了经过修改的宪法草案后,全国有1.5亿人参加讨论”,这体现了宪法制定过程中的人民民主的原则,C项正确;新政权建立于1949年,与材料“1953年”不符,A项错误;1997年中共十五大时,我国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理念,B项错误;人民“普遍”参与新中国立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点睛】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15.自1956年11月开始,周恩来总理连续访问了越南、柬埔寨、印度、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和锡兰等国。1960年又访问了缅甸、印度、尼泊尔、柬埔寨、越南和蒙古6国。这表明 A. “一边倒”外交政策取得实效 B. 美国调整了对华政策 C. 新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D. 外交政策的调整服务于国家建设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1956年底开始,周恩来总理多次访问我国周边国家,结合所学可知,这有利于建立和发展睦邻友好关系,D项正确;印度、尼泊尔等国家为资本主义国家,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故A项错误;美国调整对华政策始于尼克松上台以后,这时依然继续对华实行孤立政策,故B项错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改革开放的成果,C项错误。‎ ‎【点睛】一边倒的方针就是要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一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 ‎16.下图选自“砥砺奋进五年”大型成就展,反映的是2013年西安市首次进行社区居民委员会无候选人直选。它反映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B.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创新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设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无候选人直选”,可知这是基层民主的体现,B正确。社区居民选举与ACD无关,排除。‎ ‎17.2001年,海峡两岸达成使用两岸资本并在两岸注册的船舶,各自不悬挂五星红旗和青天白日旗,而只悬挂各自公司旗,开通了两地直航航线。这反映出 A. 大陆提出“一国两制”理论 B. 通过协商解决了香港问题 C.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D. 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C ‎【解析】‎ ‎“海峡两岸达成使用两岸资本并在两岸注册的船舶”说明两岸关系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C正确;A是1980年;B是1997年已经回归;D不符合事实。‎ ‎18.《十二铜表法》规定:“杀人者处于死刑”,“过失致人于死的应以公羊祭神,以代本人”;“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这规定 A. 体现了对生命和财产的尊重 B. 体现加害与过失责任并存原则 C. 消除了氏族社会习俗的影响 D. 维护了罗马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杀人者……”“过失致人于死……”;“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可知《十二铜表法》对主观动机和过失错误分别对待,体现了加害与过失责任并存的原则,故B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加害与过失并存的原则,A项不是材料主旨,故A错误;C项“消除”说法绝对,故C错误;材料未体现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要注意两则材料都强调“故意”和“过失”的区别,说明罗马法体现了加害与过失责任并存的原则。‎ ‎19.18世纪以来,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之一是“国王不能为非”,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这一原则 A. 违背了《权利法案》基本精神 B. 表明国王已经失去自由权利 C. 实质是对国王行使权力的限制 D. 意在为国王的行为开脱责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18世纪以来”,国家政策的是非对错,与国王无关,“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体现了对国王权力的限制,故C项正确;国王不掌实权体现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A项错误;国王失去政治实权不等同于失去自由权利,故B项错误;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是国王无权做决策,不是为国王行为开脱,故D项错误 ‎【点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虚君,议会至上,内阁对议会负责等。‎ ‎20.2017年8月4日新华社电称:’‘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上周接近全票通过一项针对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三国的制裁法案,断绝了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使用总统否决权的选项。”这里.‘断绝了”是指 A. 参众两院接近全票通过法案,总统无权否决 B. 最高法院有权禁止总统使用否决权 C. 总统只能通过全民公决的方式决定法案是否生效 D. 参众两院复议时能够否决总统的否决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否定国会法令,但国会再以2/3以上票数通过法令后,总统的否决无效,故D项正确;美国宪法实行分权制衡,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的法令,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最高法院的作用,故B项错误;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否定国会法令,故C项错误。‎ ‎21.恩格斯在1883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说:“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恩格斯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 A. 建立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 B. 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C. 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标志 D. 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经济生产社会结构是时代政治与精神的基础,社会基础变化必然推动时代政治和思想的变化,故马克思主义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故B项正确。A项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原因,与材料强调马克思主义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不符,故错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标志,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D项是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与材料强调马克思主义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不符,故错误。‎ ‎22.以下是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签订的条约的部分内容:“共同体的目标应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据此成立的机构是 A.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B. 欧洲煤钢共同体 C. 欧洲经济共同体 D. 欧洲联盟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明确的西欧六国和“共同体的目标”,结合所学可知,C项正确;‎ ‎ “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可知这里说的是三个机构的合并成的欧共体,而不是某一个部分,AB两项错误;欧盟成立时有十二个成员国,并且是一个政治经济实体,D项与题意不符。‎ ‎【点睛】欧共体的目标是实现人员、劳务、商品、资本等的自由流动。‎ ‎23.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时代情绪”,可以用许多学者的论文标题来表达,如《在帝国主义的机制下》《拉丁美洲开发和未开发》《欧洲如何导致非洲的欠发达》。这反映了当时 A. 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加剧 B. 冷战背景下国际形势的紧张 C. 不结盟运动致力于经济斗争 D.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加强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在帝国主义的机制下》《拉丁美洲开发和未开发》《欧洲如何导致非洲的欠发达》”可知,资本主义国家和新兴的民族国家之间矛盾尖锐,冷战背景下国际形势的紧张,故B项正确。二战后,许多的殖民地掀起独立浪潮,因此西方的对外殖民不可能加剧,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不结盟运动,无法说明不结盟运动致力于经济斗争,排除C。材料没有出现国际力量的对比和变化,无法看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加强,排除D。‎ 点睛:抓住材料时间“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关键信息“《在帝国主义的机制下》《拉丁美洲开发和未开发》《欧洲如何导致非洲的欠发达》”,结合冷战背景下的国际形势,从民族独立运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方面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4.有学者指出:“冷战”终结后,全球地缘政治秩序进入自发调整期,国际政治体系宛如一个正在旋转的万花筒,充满不确定性,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材料的主旨是 A. 全球政治体系具有明显的单极特征 B. 经济全球化加剧各国间政治冲突 C. 经济联系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 D. 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实行全球治理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故有利于稳定国际关系,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全球政治体系具有明显的单极特征,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经济全球化加剧各国间政治冲突,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实行全球治理的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干的材料重心,学生应该扣住“但”字,抓住转折性词语的强调作用,即可得出“最有效的减震器”的含义,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1840—194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现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也是中国外交近代转型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推进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内西学东渐的进程;指导了中国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和外交机构的建立;推动了外交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和运用。‎ ‎——摘编自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 材料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是当代中国外交重大创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交理念变化的表现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答案】(1)特点: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征。评析:促进了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指导了外交机构的建立;推进了外交学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等。但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其历史影响从政治、外交及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即可,言之有理、条理清晰即可酌情赋分,原则上4个要点)‎ ‎(2)理念: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等。(原则上答出3个要点,答案相近即可酌情给分)意义: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世界繁荣进步。(原则上答出3个要点,答案相近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1)特点: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一”回答。由材料一中的“中国近代(1840—191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可得出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由材料一中的“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被动对策”可得出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征。评析: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结合所学近代前期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外交转型的相关史实,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即可,具体来说,从积极影响看,近代中国外交的转型从思想上来说,促进了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从具体实践来说,指导了外交机构的建立;从外交了理论来说,推进了外交学的发展;从中国的发展来讲,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等。从局限性看,中国近代外交转型虽然实现,但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更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2)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理念:需要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回答。具体来说,新中国成立之初,就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开始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并提出和平发展道路和构建和谐世界等。意义:由材料二中的“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可得出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由材料二中的“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可得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由材料二中的“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可得出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世界繁荣进步。‎ 点睛:从设问角度看,主观题的审题应该包括四部分:一是答题依据,也就是答案来源于哪里,这一题涉及到了三种,即“依据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与“根据材料”,这为考生提供了思考答案的来源;二是答题要求,这一题里有“评析”、“指出”、“概述”等要求;三是答题内容,这一题涉及到了“影响”、“表现”、“特点”、“意义”等;四是答题条件,即修饰答题内容的部分。这些方面明确了,才可以算审题清楚明确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周恩来总理担任总导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概括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这部史诗选择了各个革命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使它成为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历史缩影。全剧六场.包括35首歌曲。部分歌曲名单见下:‎ ‎02《北方吹来十月的风》05《工农兵联合起来》13(遵义城头霞光闪》17《会师歌》21《到敌人后方去》22《游击队歌》25《保卫黄河》‎ 结合中国近代史,从上面歌曲名单中任选一首,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选取的歌曲名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须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一歌曲名:《北方吹来十月的风》历史现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概述和评价:俄国十月革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指明了新的出路。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成为了共产主义者;他们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苹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示例二歌曲名:《工兵农联合起来》历史现象:国民大革命运动《北伐战争)。‎ 概述和评价: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在国共两党的努力下.大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26年开始了北伐战争.工农运动也出现高潮。国民大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醒程度与组织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承要准备。‎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要求学生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特征来分析 ‎【解析】‎ ‎【详解】从题目要求看,一是需要借助中国近代史的知识,二要明确所选歌曲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现象,三要求对该历史现象概述和评价。材料中提示这些歌曲“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解题时要根据个人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掌握情况,选取一曲红歌,在回答时分为三步,即首先写出所选取的歌曲名,第二步明确与歌曲相关的历史现象,第三步,对该历史现象进行概述和评价,须记概述准确,评价全面,史实科学,逻辑严谨。‎ ‎27.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探索实行官邸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汉起,无论是各地被征辟或举荐到中央,或外放到各地的各级官员.大多存在有异地住房的需要。因此.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大约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住房以外一应家具杂用亦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以明代浮安县署为例,知县的家具杂用有六十三种二百余件,县垂、主薄等有六十种,典史仅十九种。洪武时,黄州府有个同知安贞.因“搜造公宇器用”.被部下吏员向按察司检举.按察司又向中央汇报。朱元璋得知后.为安贞开脱.说是:二房宇器用都是公家的.安贞若另迁他官,一样也带不走。”……另外.官员调任或退休时,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 ‎——摘自完颜绍元《古代怎样解决官员住房问题》‎ 材料二 法国很早就开始实施官邸制——“公职人员职务用房制度”。规定: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确定。例如担任部长以上的公职一般可以享受完全免费的职务用房.标准是家庭1-2人住3房套间,3个人住4房套间.4-5人住5房套间。中下级公职人员如果无住房就无法工作者.也参照上述标准分配住房。如果只是一般需要分配职务用房者.则应缴纳正常租金标准一半的房租。……美国官邸制适用范围则是总统、副总统、州长、副州长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城市市长。在美国,各级官员官邸的购买、日常使用和维护费均由政府预算负担,居住者只需每年交纳象征性的租金1美元。此外.除了国际通行的驻外大使配有官邸外一些美国大学校长也住“官邱”。‎ ‎——摘自《看各国如何实施官邱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官员公房制度实行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西方的官邸制与中国古代有何不同?谈谈你对实行官邸制的认识。‎ ‎ ‎ ‎【答案】(1)特点:公有住房有明确的等级规格限制;公有住房及所用物品严禁私自增减;官员离职必须按清单归还所有物品。‎ ‎(2)异:西方官邸要交纳一定的租金;西方除官员外还为一些非官员提供公有住房。‎ 认识:实行官邸制可以减少官员的后顾之忧;官邸的大小应适用而不能奢侈;官邸制有利于减少浪费.促成廉洁之风。‎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住房以外一应家具杂用亦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可知我国古代公房有明确的等级和规格限制;从“同知安贞,因‘搜造公宇器用’,被部下吏员向按察司检举”,可知公有住房及所用物品严禁私自增减;从“房宇器用都是公家的.安贞若另迁他官,一样也带不走”,“官员调任或退休时,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可概括出我国古代官员离职时,必须按清单归还所有物品。‎ ‎(2)不同:根据材料二“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确定”,可知西方的官邸制要交纳一定的租金;“除了国际通行的驻外大使配有官邸外一些美国大学校长也住‘官邱’”,可知西方还为一些非官员提供公有住房。认识:根据材料一、二和相关问题,结合所学可知,官邸制可减少官员的后顾之忧,但官邸不能奢侈,并且官邸制从深远的影响看,有助于养廉。‎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