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35*2=70分) 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分封制。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因此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故A项正确。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对方的关系,而且周朝时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的,排除B;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C;从题中的“武王弟”“周公长子”“召公奭”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多为贵族,但没有反映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2.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 宗法制度的瓦解 B. 分封制度的崩溃 C. 等级制度的颠覆 D. 礼乐制度的破坏 【答案】D 【解析】 依据“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结合所学可知,周礼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材料中诸侯墓出现九鼎,说明春秋时期礼乐制度的破坏,故D项正确;宗法制度注重血缘关系,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B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表述不准确,应排除。 3.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 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答案】B 【解析】 A项说法太绝对,历史事实也可以通过实物证据来呈现。不是所有的历史叙述都不客观,有些历史叙述是可以还原历史事实的,所以C项错误。D项本身不说法不准确,多种历史叙述如果都相同也不一定就是事实,且与题意要求不符合。通过材料内容可知,对于宋太宗是否去过宫中这一事件有两种不同的记载,所以B项正确。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史学研究的方法 点睛:本题通过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来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需要学生明确材料内容的真实含义,理解它是在对同一史实描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的史学家在争论什么。历史叙述总是带有作者的主观性,材料中的两种叙述正是反映了这个方面的现象。 4.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 “家天下”观念政治影响 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 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执政的基础,故A项错误;材料“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家天下”观念,故B项正确;官员考核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德行和政绩,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5.“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 A. 青铜兵器 B. 铁制农具 C. 祖先牌位 D. 皇帝宝座 【答案】C 【解析】 “宗”强调敬族敬先,所以可能表示祖先牌位,而和青铜兵器、铁制农具、皇帝宝座均无关系,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6.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 A. 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 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 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 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答案】 【解析】 C 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在这一制度下太子亡就应该由太子的嫡长子,也就是明太祖的嫡长孙继承王位。 7.《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井田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分析出,“武王”可以获取信息为周朝,“封黄帝之后”反映的信息是分封制;结合所学,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对同姓和婚姻关系、功臣、夏商等前代贵族的后裔进行分封,故C项正确;禅让制是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故A项排除;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故B项排除;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故D项排除。 8.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 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描述了秦汉时期军国大事先由群臣商议,然后宰相上奏皇帝,皇帝最后做出裁决。这种商议的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所以本题选D。A项表述与材料“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相矛盾。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对材料的理解错误,并不能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决策产生的方式。 9.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井田制 D. 宗法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据材料中“不与古同”可以排除先秦时实行的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BCD均错误。材料中“罢侯置守”指废除分封制,罢去诸侯,实行郡县制,设置郡守,答案为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10.“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三省六部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西周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A不对,分封制是“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的原因,而不是引起题干所说变化的原因。B不对,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它不属于地方行政制度。D不对,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官制,不属于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下封国被取消,因此“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 考点:本题考查郡县制。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郡县制和分封制的联系和区别。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11.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C 【解析】 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排除A;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这一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准确表达的能力,以武则天时代的皇权与相权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古代专制制度下,皇权对相权的压制和控制,考生需要对每一个选项逐一排查,发现与题干不一致的地方,然后选择表达最严密和准确的选项。武周时将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二者为政务中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与凤阁、鸾台协商处理政务之意,故意味着参与议政的人员增多,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弱化,而皇权等于得到了强化。 12.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 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答案】D 【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只有河朔型藩镇可以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其它类型藩镇的官员都是由中央任免,受到中央的节制,且赋税必须上供,这些都是维护唐朝中央权威和统治的体现,故D项正确;材料中除河朔型藩镇外,其它类型的藩镇,赋税有都不同程度的上缴,因此不能说明藩镇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各藩镇间互相攻伐的状况,故B项错误。河朔型藩镇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威胁到中央权威,故C项错误。 点睛:藩镇割据重要影响是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本题考查角度新颖,是反其道而行之,重点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13.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B 【解析】 通过材料中北宋和南宋宰相祖辈任官情况可知,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高级官员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而南宋时有所减少;两宋时宰相祖辈担任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没有政治背景的平民有机会担任宰相职务,体现了当时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的变化,C不正确;身份地位较为低下的人出任宰相,得益于科举制的推行,D说法不正确。 点睛: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 14.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 转运使 B. 兵部员外郎 C. 知府 D. 枢密副使 【答案】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北宋”“位同宰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因此,枢密副使“位同宰相”,D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政治制度的特征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但是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系统的基础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知识进行拓展和进一步的提升。 1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 【解析】 科举制度是自由投考是要考试的,这样必然就会提升社会文化水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涉及到文化水平但并不涉及到道德水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科举制度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自由投“考”,考试、读书必然就会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16. “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隶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 A. 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 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 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 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归纳、概括,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不同时期对中书、尚书令权力的描述“西汉为少府属官”“东汉隶属少府”“魏晋以来”“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可知,题干材料的核心,即在强调中书、尚书令地位的不断提高。A项“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与题干“而去公卿甚远”不相符合;“居真宰相之任“体现的是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的职权和宰相已经相差无几,但这并不能代表他们就是真正的宰相,B项错误;D项“三省制”不是题干材料核心内容,而且题干材料的描述体现不出“曲折的发展“。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央官制的变迁·中书与尚书令官职 17.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 唐朝的门下省 B. 宋朝的枢密院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说明“给事中”属于管监察的官员,据此可以推断管监察的唐朝门下省,应该符合题意,故选A;B属于军事机构、CD分别是明清时期皇帝的侍从机构,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三省六部制 18. 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 A. 甲说、乙说 B. 甲说、丙说 C. 甲说、丁说 D. 乙说、丙说 【答案】A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题目的时间“宋代”。宋代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从“钱、权、兵”等方面削弱地方与中央官制,所以甲、乙的说法符合题目要求。丙说的“中书省”“行省”是元代的;丁说的“军机房”是清朝的。故选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初的集权措施、分权措施(枢密院)。 19.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 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 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答案】A 【解析】 紧扣题干“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规则,可知唐代三省运作虽以服从君主专制为前提,但基本上仍以政事堂决议为主。BD两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无关,C不符合唐代史实。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20. 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判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 秦朝 B. 西汉 C. 南北朝 D. 唐朝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时有叛国而无叛郡”即可判断是地方分封的诸侯国发动叛乱,威胁中央集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有王国问题,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秦朝没有分封诸侯国,故A项排除。南北朝也没有诸侯国,故C项排除。唐朝后期有藩镇割据,不是诸侯国,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 【名师点睛】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21. 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 征辟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可以分析得出此时门第高低把持了政治仕途,有才华的人士因为出身低微,不能受到重用。这种制度是魏晋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AB项是在汉朝实行的选官制度,D项是在隋唐时期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 考点:古代选官制度 点评:古代的选官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举制最为重要,需要掌握。除此之外,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等也需要了解。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保证官僚机构廉洁高效的监察谏议制度等也需要掌握。 22.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 A. 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 B. 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 C. 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D. 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对知识识记和读图能力。首先根据地图判断出途中四个地名分别是①长安(汉、唐的都城)、②开封(汴梁,北宋都城)、③平城(北魏都城),④杭州(临安,南宋都城)。汉武帝在长安颁布推恩令,孝文帝迁都是从平城迁至洛阳,AB 错误。明朝建国之初都城在南京,故D表述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都城变迁•从汉到明的都城。 23.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C 【解析】 示意图是三省六部制。 24.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 宣政院 B. 中书省 C. 理藩院 D. 行中书省 【答案】A 【解析】 审题“元”“佛教”,元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全国的佛教。 25.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 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材料看,中书省掌民政即行政,枢密院掌军事,三司使掌财政,互不统属,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强化了皇权,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体现的是分权,A项不正确;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军机处的设立,B项不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央官制,D项不正确。故答案为C项。 26. 下面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 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答案】B 【解析】 掌握图中信息是关键。从图中能发现地方机构中有“路”“州”“县”“知州”“通判”等字样,这些信息告诉我们该图反映的应是宋代地方机构示意图。故答案应选 B。 27.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 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 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 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 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答案】C 【解析】 唐代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负责草拟,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相互制约,又相互合作,提高行政效率。同时,通过分权达到加强君权的目的。 28.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 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 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 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 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答案】B 【解析】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政府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又相互协调,所以行政效率较高。 29. 东汉时期“豪强”的基本特征是 A. 拥兵自重称霸一方 B. 依靠巧取豪夺聚敛财富 C. 通过科举获得功名 D. 世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在经济上拥有大片土地;政治上依靠察举制和世卿世禄制,拥有特权,并且世袭,这是豪强地主最突出的特征,故D正确;东汉豪强拥有私人武装,并未称霸一方,在汉末农民起义时才称霸一方,故A错误;其财富不仅仅是依靠巧取豪夺聚敛财富,故B错误;科举制是隋唐出现的,不是东汉,故C错误。 30.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度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是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 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 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 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是片面的 C. 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 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答案】C 【解析】 首先,科举制并非是秦朝时所创,而是隋朝所创。初时也并未以八股为试,而是明清时候才出现的。其次,该网友对科举制的评价持否定态度,主要论述的就是科举制的消极作用。因此,该网友对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是有问题的。 31.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 A. 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 B. 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 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 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可知内阁已经名存实亡,不可能权力得到加强,排除A。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大臣品级不高,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本身无决策权,不能等同于宰相,而且早在明朝初期已经废除宰相制度,排除C。结合所学,乾隆从裁撤军机处到恢复军机处,关键在于军机处有利于皇权加强,故选D。 【点睛】清朝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然后经皇帝批准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限制很大)实权尽失,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考生只要理解军机处设立的作用,再结合题干和选项,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32.“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 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 B. 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 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 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将传统时代政治体制的弊端归根于君主专制的存在是不合理的,君主专制存在两千余年的条件是复杂的和特定的,材料主要强调君主专制制度有其客观存在的条件性,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并未强调君主专制的根深蒂固,只是在强调其存在的原因,排除B项;C项与材料“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不符,故排除;故本题选D项。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君主专制存在的条件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以君主专制存在的原因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历史研究的理解。重点考查学生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运用,因此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基本的史观、史法。 33.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 秦朝御史大夫 B. 汉朝丞相 C. 唐朝六部尚书 D. 明朝内阁大学士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说明一定不是法定的官职,故应该是D。历史上出现上述非法定或者制度外的官员,是依照皇帝的好恶来决定的,这恰恰说明皇权专制的加强。ABC中的几个官职都是当时正式设立的法定官职,故都不符合题意,排除掉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 34.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 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 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 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地方权力不断被分割,从而使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故B项是正确的;A项中枢权力体系的完备体现了专制主义不断加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经济联系不大,故C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行政制度 35. 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A. 限制君权 B. 削弱相权 C. 实行君主立宪制 D. 废除三省六部制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题干所给材料叙述了:如果宰相存在就能对君主进行劝谏。符合这一内容的为A项“限制君权”。B项“削弱相权”与材料中“宰相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这一信息不符,故错误。君主立宪制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而材料给出的是对君主进行“劝谏”,这并不意味着树立了人民主权,故C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为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二、材料解析题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 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 材料三: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答案】(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承秦制。 (2)分封诸侯王国。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 (3)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从材料中“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可知汉初实行了皇帝制度;材料中还提到“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可知汉初采取了三公九卿制;从材料中“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可知汉初实行了郡县制。第二小问,这些制度都是在秦朝就已经确立和实行的制度,故渊源是“汉承秦制”。 (2)第一小问,从材料的第一句话“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可知,刘邦为了避免汉朝像秦朝一样二世而亡,采取了分封王侯的制度;材料的后半部分叙述了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在其封地上有两大特权,“自置吏、得赋敛”,即诸侯王和列侯在封地上可以任命官吏和收取赋税。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侯王的权利过大,后来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3)从材料中“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可知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材料中对谋反的诸侯王实行“国除为郡”的措施,即将犯法诸侯王的封地改为郡县;从材料的最后一句,可知采取了颁布律令限制诸侯王的措施。这些措施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意义在于消除地方割据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37.制度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闻名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 (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 【答案】(1) 变化: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2分) 影响: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3分) (2) 理解: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2分) 进步作用: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发展。(2分) (3) 主要不同: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2分) 前者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2分) 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后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制民主政治。(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考生的基本能力。第(1)问的“变化”,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由材料“家窭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和《新唐书》等信息可判断出是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度。“影响”一问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结合所学知识从打破世族特权、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素质等方面解答即可。 第(2)问中的“理解”一问,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以财产等级制度作为划分权利的标准。“进步作用”一问,考查了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来阐述。 第(3)问,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找准比较项,考生可从政治制度针对的对象(世家大族和世袭贵族)、依据(才学和财产)以及影响作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走向奴隶制民主)等角度来进行比较。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的制度变迁•科举制;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制度•梭伦改革 38.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这里说的是: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材料一中“民主”和“民”分别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古雅典哪些人没有公民权? (3)说明材料二中“民主”的含义。根据伯利克里的说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答案】(1)最高统治者,被统治者, (2)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外邦人 (3)人民主权,少数服从多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可知,“民主”是指最高统治者;“民”是指被统治者。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外邦人都没有公民权。 (3)根据材料“政权不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可以分析出答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