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1专题2 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学案
专题二 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 知识主线串联·网络构建 主题一 古代经济的核心——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农业 (对应学生用书第7页) ■主题纵向贯通················································································ 时期 知识呈现 原始 社会 农业起源 (1)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2)耕作方法为刀耕火种 (3)工具有石器、木器、骨器 (4)土地属氏族公社所有 夏、商、 西周 奠定农业社会基础 (1)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 (2)耕作方式为石器锄耕 (3)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4)经营方式为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 春秋 战国 传统农业初步形成 (1)铁犁牛耕,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 (2)注意精耕细作,使用垄作法,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 (3)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4)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从秦 汉至 宋元 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1)牛耕普及 (2)出现耦犁、耧车、曲辕犁等生产工具 (3)出现代田法、耕耙耱技术等耕作技术 (4)汉代修建漕渠等,出现翻车、筒车等水利灌溉工具 明清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1)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植棉,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 (2)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 ■主题考向探究················································································ 考向一 以“时空观念”为核心,迁移考查主干知识 1.(2017·全国卷Ⅲ)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A [据材料中的数据信息来看,从土地规模(亩)、户数和户数比例数据比较分析,“户数比例”最多的家庭拥有的土地亩数较多,可知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拥有较多土地的户数占的比例并不大,不能反映土地集中现象突出,B项错误。均田制是政府将掌握的无主土地进行分配,材料中的数据无法体现均田制是否遭到破坏,C项错误。材料中的数据无法体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情况,D项错误。] 2.(2016·全国卷Ⅱ)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特征分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宋代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宋初统治者实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结果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许多人失去了土地,故选B项。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唐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商业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土地兼并严重,与坊市制度崩溃没有关系,故排除C项。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使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因此政府管理失控不符合宋代史实,故排除D项。] 新课标全国卷对农业的考查,偏重于古代农业政策与农业发展状况,这也是复习备考的核心所在。从命题的角度看,注重从经济文明演进的角度考查农业发展的影响;从农户角色的变化角度考查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复习备考时,一要注意抓住小农经济“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基本特点,以及其对整个社会文明的历史作用;二要掌握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带来的深远影响;三要理解宋代到明清时期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尤其是租佃关系的发展变化。 考向二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深化考查学科基本素养 3.(2015·全国卷Ⅰ)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材料中的“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等信息,反映了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上升,故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有所反映但不是材料的主旨,C项结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 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不可能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D项说法错误,故排除B、C、D三项。] 4.(2015·全国卷Ⅰ)下面是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表格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表格信息。由表格数据分析,在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河南的状元人数多于江苏,而到了明清时期,江苏科举考试的状元人数远超河南。河南地处北方的中原地区,在唐宋时期经济发达,江苏地处江南,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兴盛,故选B项。] 考试大纲规定“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唯物史观对历史学科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发现,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变革。它的基本原理之一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前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考向三 以“多元情境”为载体,突出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和史学研究方法 5.(2016·全国卷Ⅰ)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图片信息。图片反映的是集体生产,故排除A项。仅依据题干图片无法说明农业的“不断发展”,故排除B项。汉代,土地私有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故排除C项。田庄是汉代地主阶级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以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以超经济的人身控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有着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是能够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的经济实体,图片正是这种田庄经济下的集体生产情形的反映,故D项正确。] 新课标全国卷在重视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拓展挖掘教材之外的知识,以补充完善古代史的知识体系。如第5题以农事图为载体(汉画像石),考查人教版、岳麓版教材未涉及的知识点——汉代庄园经济,体现了新高考“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的素养立意的命题趋势。 考向四 以“史鉴功能”为抓手,隐性考查社会热点问题 6.(2016·全国卷Ⅲ)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A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明朝雇工与雇主关系的变化。明朝雇工由百年以前“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到“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的变化,反映了雇主与雇工之间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导致此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商品经济对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日益深刻的渗透,则是最重要的原因,故A项符合题意。这一变化反映的是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而不是强化,与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无关,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排除B、C、D三项。] “用工荒”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现象,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新现象。第6题材料讲到农村地区雇工的懒惰、骄纵,其背后隐藏的是农村劳动力的供求矛盾以及农村的劳资矛盾,这些矛盾属于社会矛盾。高考试题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考查明末“用工荒”的原因,将社会热点融于历史问题的考查之中,非常巧妙。 7.(2015·全国卷Ⅰ)《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 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分析问题。战国时期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会努力改进耕作技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农业收益的增加,会进一步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C项正确。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之一,故排除A项。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B项说法错误,排除。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大土地所有者通过多种形式尤其是土地兼并,来不断扩大地产,故排除D项。] 8.(2015·全国卷Ⅱ)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从东汉末年开始,受中原地区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原人民开始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宋时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因此农业技术的进步是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C项符合题意;A、D两项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和影响,故排除;土地集中加剧是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关联不大,故排除B项。] 9.(2013·全国卷Ⅱ)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与宋代有关的知识及理解“不抑兼并” 及其产生的影响。宋初中央集权高度加强,A项说法不正确;由材料中的“不抑兼并”可知宋代土地兼并缓和的说法错误,C项不正确;宋代土地兼并严重,使得租佃经营有较大的发展,大量失去土地的自耕农租种地主的土地,使得自耕小农衰退,也使得流民问题得到缓解,故B项说法也不正确,应选D项。] ■主题深度剖析················································································· 1.中国古代庄园经济 (1)土地来源:古代中国的庄园主要是由商人、豪强地主、官僚等用欺骗、敲诈、强占等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的土地,形成大土地私有制。 (2)经济形态: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庄园主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布置庄园,使耕种与纺织等手工业结合,把庄园建成一个独立而封闭的世界。 (3)剥削方式:庄园除有一部分奴仆劳动外,大多由徒附、宾客、族人通过租佃的方式耕作,他们一般向庄园主交纳实物地租。除实物地租外,他们也须无偿地为庄园主服劳役,如砍伐林木、看家护院、充当“部曲”等。 (4)管理形式:中国古代庄园主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力,没有司法管辖权,唐代以后庄园主对庄园劳动者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削弱。 2.图解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3.唐宋以来封建租佃关系的新变化 (1)隋唐时期一般地主庄田的出租大致会与佃户签订类似内容的契约,租佃关系采取契约的形式,定额地租已经产生和流行, 反映唐代佃客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了明显的减弱。 (2)宋代的租佃关系较之唐代又有了更大的发展。宋代租佃关系的第一个特征是土地出租者与租佃者之间广泛采取了一种契约的形式;其次,在租佃制下,佃户已经有了迁徙的自由,并且,宋代的租赁契约已经不限于土地,甚至生产工具等。明清时期封建租佃关系的又一重大变化,是永佃制和押租制的出现和普遍化。这一变化是在宋代以来土地租佃关系变化的基础上出现的,它们的出现表明了佃权从地权中分离,并进入流通领域。佃权和地权一样可以买卖和抵押,而且还可以参与剩余产品的分割。 (3)明清时期租佃关系的另一重大变化是,越来越多的佃农逐渐摆脱严格的隶属关系的束缚,在法律上逐渐具有和地主同等的地位,同地主一样是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他们有选择地主的权利,有充当和不充当佃户的自由,可以自由离开土地,终止租佃关系。 4.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趋势 ■主题仿真模拟················································································ 1.(2017·河南省重点高中联考)下表是根据东汉《四民月令》统计的田庄内商业贸易(部分月份)状况。该表格可以说明东汉( ) 二月 可粜粟、黍、大小豆、麻、麦子,收新炭 三月 可粜粟,买布 四月 可粜穰及大麦,收敝絮 五月 可粜大小豆、胡麻,籴大小麦,收敝絮及布帛 A.土地兼并现象盛行 B.地方经济独立性强 C.田庄自给自足特征 D.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C [《四民月令》统计的是田庄内商业贸易(部分月份)状况,没有涉及土地兼并,故A项错误;表格信息中也没有涉及地方经济, 故B项错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东汉田庄进行各类粮食及农副产品买卖的情况,地主田庄的多种经营,保证了各类生活资料基本上都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依赖外界供应,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地主田庄的多种经营及其自给自足的特征,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2.(2017·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模拟)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 ) A.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 B.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C.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 A [根据材料“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可知,国家允许人口流动,说明国家放松了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故A项正确;藩镇割据是因为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与两税法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两税法只征收地税和户税,税制得以简化,故C项错误;两税法是在土地兼并、均田制瓦解的情况下推行的税法,因此并不能巩固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故D项错误。] 3.(2017·菏泽一模)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材料表明南宋以后( ) A.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经济重心基本转移至南方 C.衣被原料受到政府关注 D.中原成为棉花种植的中心 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知,棉花于宋末元初传至中原地区,这直接导致种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棉花逐渐取代木棉成为人们衣被原料的主要材料,故A项正确;经济重心转移的标志是南方人口的增多以及南方赋税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增大而非棉花的普遍种植, 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政府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并不直接代表“中原成为棉花种植的中心”,故D项错误。] 4.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全国耕地面积约增加了3亿亩,不到50%,而人口增加了近3倍。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一百多年里,垦地最多的是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而人口增长最多的是江南三省(江苏、安徽、浙江)。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高产农作物的传入与推广 B.农业生产技术出现革命性变化 C.国家统一安定与民族融合 D.政府实行鼓励垦荒的土地政策 A [根据材料第一句话可知,明清时期(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全国人口增长的幅度远远大于耕地面积的增加幅度,结合史实可知明清时期来自美洲的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大大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从而满足了人口大量增长的需求;而清中期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西南地区垦荒最多,但江南三省因为是高产作物大量推广地区而是人口增长最多的,从而印证了第一层信息,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依然沿用唐宋时成熟的农业生产技术,并没有出现革命性的变化,故B项错误;国家统一安定与民族融合会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但不会造成西南垦地最多而江南三省的人口增长最多的现象,故C项错误;政府鼓励垦荒不会导致材料中的现象出现,故D项错误。] 主题二 古代农业经济的补充——工商业的发展 (对应学生用书第9页) ■主题纵向贯通················································································ 1.手工业生产 时期 知识呈现 从先秦 到秦汉 形成与发展 (1)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3)汉代开始用煤作为燃料冶铁;西汉时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从魏晋 南北朝 到宋元 发展与繁荣 (1)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北朝烧出白瓷 (2)隋唐: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3)宋元: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 明清 辉煌与滞后 (1)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在某些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手工业产品:明代创制出斗彩瓷和五彩瓷,清代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2.商业发展 时期 知识呈现 先秦 兴起、发展和繁荣 (1)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2)春秋战国时期,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秦汉 重农抑商,步履维艰 (1)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2)商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有所发展 隋唐 范围扩大,贸易繁荣 (1)长安、洛阳等城市商业繁荣 (2)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 (3)出现柜坊和飞钱 (4)对外贸易发达,广州是重要港口 宋元 打破时空,空前繁荣 (1)商品种类繁多,东京城市商业发达 (2)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4)元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商品品种齐全 明清 继续繁荣,“商帮”出现 (1)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专业性工商业城市 (2)大量农副产品,如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4)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 ■主题考向探究················································································ 考向一 以“时空观念”为核心,迁移考查主干知识 1.(2017·全国卷Ⅱ)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A [A对:由图片可以看出,“陶”位于济水之滨,“曹鲁之间”水运交通便利,区域位置优越,促进了商贸的发展。B错:题干没有体现“争霸战争”,且争霸战争不利于经济的交往与商贸发展。C错:交通条件会影响地方经济状况,但不起决定作用。D错:“城市规模扩大”没有涉及。] 2.(2017·全国卷Ⅱ)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C [C对:北朝时,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南方,所以出现题干中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喝茶习俗的现象;唐中期,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的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饮茶习俗得到北方人认可。A错:唐中期北方喝茶习俗已经比较普遍,所以此时不可能是“南茶开始北运”。B错:南北方饮食习惯相互影响,但并没有趋于一致。D错: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是在南宋时期。] 古代商业的发展、城市经济发展、国内贸易的发展都是教材的主干知识,高考命题并没有回避这些主干知识,而是通过创设新情境,通过特定的时空,考查教材知识。 考向二 以“多元情境”为载体,突出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和史学研究方法 3.(2017·全国卷Ⅰ)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B [B对:饮食器具使用标准的差异反映的是一种等级秩序。明朝前中期, 朝廷对饮食器具的使用有严格规定,到明朝后期这种规定被打破,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原有的等级秩序。A错:这一变化与君主专制的逐渐加强没有直接关系。C错:市民兴起的根源也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错:这一说法过于绝对,材料只是说低级官员也使用玉制器皿,不能说明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4.(2017·全国卷Ⅲ)《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C [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凭借其努力和智慧成为郡、县、乡里程度不同的富人,多得不可胜数。这反映了西汉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信息并未体现人们对“义利”观念的看法,A项错误。材料中的信息并未体现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B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地方豪强势力对郡县的控制,D项错误。] 本主题涉及的高考试题素养立意趋向明显,如第3题通过玉制器皿使用阶层下移来考查经济发展对政治等级秩序的影响。第4题通过对西汉前期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从业者的经济地位的变化考查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备考时要注重对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5.(2013·全国卷Ⅱ)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材料的主旨,同时应理解“大庾岭”这一地理概念,分清岭南、岭北为不同的地理区域。大庾岭为五岭之一,明朝时期由于大庾岭以南和大庾岭以北物产的差异,使得长途贩运贸易兴盛。A、C两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B项结论片面,故选D项。] 6.(2015·全国卷Ⅱ)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明成祖迁都北京,实现了政治重心的北移,客观上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贸易的发展,故选B项。明成祖时期国家早已统一,故A项错误;迁都有利于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徽商和晋商为代表的商帮,故C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这种经济格局一直到明清时也未改变,故D项错误。] 7.(2014·全国卷Ⅱ)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中“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可知B项的结论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主题深度剖析················································································· 1.图解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变化 2.古代中国货币的发展 (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形状很多。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改革币制,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5)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北宋时,随着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额增加,但铁钱的使用极为不便,北宋创印的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宋真宗时,在政府的许可下,由成都十六家富户共同经营。“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影响中国古代都城选址的因素 (1)经济因素。古代都城一般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物产较为富饶的地区,以利于都城的物资供应,这是影响古代都城选址的主要因素。古都长安、南京、洛阳、开封都具有上述优势。 (2)政治因素。古代都城选址多考虑“居中”原则,从中国古代多朝都城来看,长安、洛阳等,都位于国家的中心地区,这样有利于确保国家统治政权的集中,同时又能辐射全国。 (3)军事因素。都城作为一个王朝的统治中心,其军事地位决定了国家的安危,这显然是明成祖选址北京考虑的主要因素。 (4)历史因素。一些都城曾长期处于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从而被视为正统王朝安置国本之地。 ■主题仿真模拟················································································ 1.(2017·唐山一模)在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唐代元稹《织女词》中有“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直到今天,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这种传习( ) A.是手工业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采取的自卫措施 B.由于我国古代手工业没有市场导致的特殊现象 C.保护了手工业工艺水平及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 D.使官营手工业因此聚集众多高水平手工业工匠 A [根据材料“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祖传秘方”可知是手工业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采取的自卫措施,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恰与材料内容相反,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传习不利于手工业工艺的传承,也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C项错误;官营手工业虽然聚集了高水平手工业工匠,但技术传承范围有限,人数不会众多,故D项错误。] 2.(2017·湖北七市(州)协作体联考)唐朝后期,随着商业繁荣,有的节度使开始大肆从事商业活动;有的富商大贾则贿赂官员牒补列将,甚至能升于朝籍。这种状况说明此时( ) A.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 B.重农抑商政策被放弃 C.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D.存在官商合流的倾向 D [材料信息未涉及坊与市,故A项错误;材料中“有的节度使开始大肆从事商业活动”不能说明重农抑商政策被放弃,故B项错误;阶级矛盾与材料中“商业活动”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有的节度使开始大肆从事商业活动;有的富商大贾则贿赂官员牒补列将”表明节度使和富商大贾的固定角色发生一些变化,故D项正确。] 3.(2017·临沂质检)秦朝推行半两钱,汉代采用五铢钱,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此后历代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 A.阻碍工商业的发展 B.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 C.土地兼并逐渐加剧 D.税收政策转向以征收货币为主 B [根据材料“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可知这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故B项正确;“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与土地兼并没有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税收政策转向以征收货币为主是在明清时期,故D项错误。] 4.(2017·郑州质检)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 A.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B.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C.农产品商品化加速 D.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A [根据材料“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 可以看出此地农业发展让位于手工业的发展,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如何,故B项错误;“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描述了手工业发展的状况,没有涉及农业商品化,故C项错误;在当时,虽然手工业发达,但生产方式没有明显的变化,故D项错误。] 主题三 经济生活的行动准则——从“重农”的辉煌到“禁商”的落伍 (对应学生用书第11页) ■主题纵向贯通··········································································· 时期 知识呈现 重 农 抑 商 政 策 战国 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产生 西汉 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发展官营商业——严格 中唐以来 鼓励对外贸易,官商分利,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松动 明清 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固守 海禁 和闭 关锁 国政 策 明朝 海禁政策 (1)内容: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实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维护专制统治 清朝 闭关锁国政策 (1)内容: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 (2)后果: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主题考向探究················································································ 考向 以“史鉴功能”为抓手,隐性考查社会热点问题 (2014·全国卷Ⅰ)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题干材料反映了清初实施海禁以前,中外贸易在民间表现突出,但外国货物在中国很少,外国银钱已在民间流行开来,体现了中国货物出口增多,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优势地位。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外来货币是否干扰了中国市场,也无法体现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或清朝统治出现问题,排除B、C、D三项。]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30多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城市成为中国对外经济联系的窗口与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枢纽。社会热点渗透于高考试题之中,通过考查古代的对外政策,为今天改革开放提供借鉴。 ■主题深度剖析················································································· 影响中国农耕经济向近代化转型的因素 1.制度性因素 (1)土地私有制:古代中国最基本的土地制度是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贯穿封建社会的始终,延续两千多年,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 (2)土地私有制的负面影响: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大量农民丧失土地,造成贫富悬殊,影响国家政权的稳定。 2.政策性因素 (1)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其目的在于鼓励农耕经济的发展,以促进国家财富的积累,服务于当时兼并战争的需要。后来为历代王朝所沿用,成为古代中国的基本国策。 (2)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这两种政策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3.经济结构因素:古代中国经济是以小农经济为核心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的生产主要是满足自我消费和交纳赋税。由于沉重的赋税, 小农经济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4.思想观念因素:自战国以来,古代中国以“农本”作为立国的经济思想,历代统治者始终对工商业采取压制政策,导致民间资本大量流向土地,而非用来经营工商业。 ■主题仿真模拟················································································ 1.(2017·梅州质检)“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材料反映出( ) A.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B.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C.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 D.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 C [材料不涉及工商业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可得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故D项错误。] 2.(2017·济南模拟)公元前114年,汉武帝下令实施“告缗”政策,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财产的商人,告发者可以得到没收物品的一半作为奖励。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产”。这反映出( ) A.汉代普遍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 B.商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政府缺乏保护个人私有财产的理念 D.打击偷税漏税是政府的主要职责 C [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商业政策,不能说明汉代普遍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商税的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财产的商人,告发者可以得到没收物品的一半作为奖励”可以得出政府缺乏保护个人私有财产的理念,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人偷税漏税,故D项错误。] 3.乾隆九年制定的《管理澳夷章程》规定:洋船出入, 严行盘验;夷人有事不能面见督抚等大员,也不准由“熟识商人”代为传达,必须由澳门县丞申报海防衙门。清政府制定这一章程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澳门管理 B.取消外交活动 C.严控中外接触 D.禁止海外贸易 C [加强澳门管理是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加强,属内政范畴,而材料所言具有明显对外交往的倾向,故A项错误;取消外交活动不符合材料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洋船出入,严行盘验”可知,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夷人有事必须申报”反映了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是为了严格控制中外接触,故C项正确;禁止海外贸易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4.(2017·宜宾诊断)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番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 ) A.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 B.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 C.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 D.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 C [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故A项错误;材料“蔽大洋而下……闽人与‘番舶夷商’贸贩商物”反映了海禁政策之下,中外民间贸易的发展状况,而不是海禁政策瓦解,海禁是明王朝长期推行的一种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蔽大洋而下……闽人与‘番舶夷商’贸贩商物”可知,在海禁政策之下,中外民间贸易继续推行,反映了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故C项正确;海禁是明王朝长期推行的一种经济政策,故D项错误。]查看更多